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docx
- 文档编号:7663275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3.66KB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docx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
关于提高母猪生产水平和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指导意见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
当前,一些地方存栏能繁母猪30-50头或年出栏商品肥猪500头以下的中小规模养殖场,在品种选择、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生产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养殖效益差。
为充分发挥生猪遗传潜力,确保猪肉市场有效供给,促进养殖场户增收,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建议采取如下技术措施,提高生猪生产水平。
一、做好种(母)猪品种选择
母猪是商品猪生产的基础,购买前选好母猪至关重要。
建议中小规模养殖户不自留母猪。
(一)根据市场需求,结合饲养管理水平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母猪品种。
如育肥猪拟运往大中城市销售,或与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合作,对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要求高,就要选瘦肉率较高的引进品种杂交母猪,如长大二元母猪或者大长二元母猪,也可饲养培育品种母猪;如果对瘦肉率要求不高,可以选择地方品种与引进品种的杂交母猪。
养猪技术缺乏、经验少的养殖户,宜选择适应性好,抗病抗逆性能强且生长育肥性能较高的培育猪种及其配套杂交组合。
具备一定生猪养殖经验,有技术积累的专业化养殖户,建议选择长大或大长杂交母猪。
(二)要了解不同品种猪的繁殖性能特点。
相比而言,地方品种和培育品种繁殖性能优势较引进品种明显。
地方猪种性成熟早,排卵数多、产仔多,乳头数多、泌乳力强,发情症状明显,繁殖力高。
引进品种猪发情症状不明显,配种时间不易掌握,因不发情、屡配不孕、产仔少或头胎猪断奶后不发情等原因引起的淘汰率高,泌乳力、护仔性等方面不如国内地方猪种。
(三)注重后备母猪的个体选择。
后备母猪适宜选择4-5月龄,体重50-75kg的个体。
此阶段的猪生长发育、体型外貌、生殖器官及乳头状况等基本定型,易于外观选择。
选择后备母猪的主要外貌特征要求是:
品种特征明显(毛色、头型、耳型等),体形良好、面目清秀、头颈较轻、体格健壮、背线平直;乳头排列均匀整齐,有一定间距,没有瞎乳头、副乳头,有效乳头6对以上;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外阴较大且下垂;肢蹄结实,无明显跛行和蹄裂。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所选母猪的健康状况。
最好对已选好的母猪进行血样采集,送具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后,再根据结果进行取舍。
一般应从防疫制度完善且执行严格的种猪场引进种猪,种猪来源于非疫区。
二、把好商品仔猪的选择关
(一)向种猪场咨询,了解仔猪是何种杂交组合,疫苗免疫情况。
(二)注重体型外貌选择。
凡身腰较长,腹部上收和呈扁圆状而不下垂,臀部突出而丰满,背较平而稍宽以及皮薄毛稀的幼猪,一般都是瘦肉猪的杂交后代。
这种猪育肥时生长快,饲料报酬高。
(三)选购健康无病的仔猪。
凡眼神好,清亮,鼻头湿润,被毛光泽,精神旺盛活泼,并常摇头摆尾,尾尖能卷,叫声清脆,不拉稀,粪成团,说明是健康无病的小猪。
(四)就近购买,避开疫区。
一般不宜到较远的仔猪交易市场上去选购仔猪,宜就近购买,便于了解杂交情况和疾病发生情况。
三、加强不同饲养阶段饲养管理
提高母猪繁殖力,除科学选择好后备母猪外,适时配种与淘汰、实现各阶段精细化饲养是提高繁殖母猪生产效率、实现繁殖母猪高产高效养殖的技术关键。
对于中小规模养殖户,建议就近购买精液开展人工授精,不宜饲养种公猪,尤其在夏季,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更好地保证精液质量,提高受胎率。
(一)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科学配制饲粮:
注意饲粮中能量浓度和蛋白质水平,特别是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的补充,促进后备母猪健康发育,在第2次或第3次发情时配种。
2.合理饲养:
饲喂后备母猪专用料,切忌饲喂生长育肥猪料。
后备母猪需采取前高后低的营养水平,一般90公斤前实行自由采食,90公斤后至配种实行限饲与自由采食结合,日饲喂2.5公斤左右,分2~3次饲喂,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防止后备母猪过度肥胖,推迟发情。
在配种前2周结束限量饲喂,实行优饲催情,日饲喂量增至2.5~3千克,配种后恢复每天饲喂2.0千克左右。
3.合理分群:
后备母猪一般为群养,每栏5~6头,每头占圈面积至少1.5平方米。
4.适当运动:
每天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增强四肢的灵活性和坚实性。
5.促进后备母猪适时发情。
采用每天2次运动,增加光照时间,用成年公猪刺激法刺激后备母猪发情。
适时淘汰不发情母猪。
(二)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空怀母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是保持母猪正常的种用体况,使母猪能正常发情、排卵,及时配种受孕,技术要点如下:
1.供给营养水平较高的日粮,保持适度膘情。
母猪太瘦或太肥会出现不发情、排卵少、卵子活力弱、受精能力低,并易造成母猪空怀。
2.使用短期优饲技术,促进发情、排卵。
在配种前10~14天,后备母猪在原日喂料量基础上,增加料量0.5千克左右,配种结束后停止加料;经产母猪在原日喂料量基础上增加料量0.4千克,并视体况增减料量。
3.分群饲养,适当运动,公猪诱情。
一般每群4~5头,互相刺激,有利于尽早发情、配种。
后备母猪可每天自由运动2~3小时。
用试情公猪追逐不发情的母猪,或将公母猪同圈混养,可促进不发情母猪发情排卵。
4.做好空怀母猪的发情鉴定,以免漏情而造成失配。
发情鉴定方法主要有依据发情征状鉴别和公猪试情法两种。
一般母猪发情前期表现出爬跨其它母猪,外阴部膨大,阴道粘膜呈大红色,有粘液,但不接受公猪爬跨(持续12~36小时);发情中期,母猪压背时静立不动,耳竖立,外阴部肿大,阴道粘膜呈浅红色,粘液稀薄透明,嘴里没有任何声音(对人静立)。
此时为输精的最佳时期。
发情后期,母猪趋于稳定,外阴部开始收缩,阴道粘膜呈淡紫色,粘液浓稠,不愿接受公猪爬跨。
5.适时配种。
对于后备母猪,地方品种杂交母猪的初配年龄和体重一般是7~7.5月龄、体重80~90公斤,引进品种适配年龄和体重一般在8~10月龄、体重110~120公斤。
发情母猪的最佳配种时间是发情中期。
配种公猪精液经镜检,精子活力在0.7以上才能配种或进行人工授精。
6.治疗生殖道疾病。
母猪患有生殖道疾病时,尤其是高产母猪,应及时诊断治疗。
正常生产状态下,有个别母猪长时间不发情或频繁返情,用药物催情和改善饲养管理无效或返情3次以上的母猪应及时淘汰。
母猪一般3-4胎仔数最高,到6胎降低,且产仔性能偏差,这种母猪应淘汰。
(三)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做好妊娠母猪两个关键时期的饲养管理。
第一个时期是在母猪妊娠后第1个月,胚胎容易受环境和不合理的营养刺激而导致脱落死亡,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保持怀孕母猪安静,尽量少受应激,防止死胎和流产。
第二个时期是在怀孕母猪分娩前一个月里,所需营养物质显著增加,此时要注意加强营养,保证饲料质量,适当增加饲喂量。
2.保持妊娠母猪适当膘情。
主要是通过改变饲料量来控制妊娠母猪膘情,防止过肥或过瘦。
体况较好的母猪,妊娠前、中期给予2-2.5千克的饲粮便可,到妊娠后期(84天至产前1周)进行短期优饲。
短期优饲是根据母猪体况每日增加1.0千克的全价混合料。
3.做好妊娠诊断。
配种后18~24天以及39~45天认真做好妊娠超声诊断,及时检测出再次发情或未受孕的母猪。
(四)哺乳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做好产前准备工作。
包括准确计算预产期(猪的妊娠期为114天),准备好接生用的干布,丝线、剪刀、消毒液以及仔猪产箱,保温灯等。
接产人员应先消毒手臂和接产用具。
2.做好母猪分娩前后的饲养。
要特别注意临产前5~7天母猪的状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保证母猪消化道正常,防止便秘、体温升高。
分娩当天母猪可喂1.0~1.5千克日粮,并喂2-3次麸皮盐水汤(麸皮20克、食盐25克、水2千克),产后2~3天的饲喂量为正常饲喂量的1/3~1/2,以后逐步过渡到自由采食。
3.母猪分娩前后的管理。
临产前5~7天将母猪迁入产房,注意观察母猪,加强护理,防止早产。
进入产房前给母猪洗澡,产前将母猪乳房、阴部清洗,再用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洗消毒,保持母猪乳房和乳头的清洁卫生,减少仔猪吃奶时的污染。
4.母猪接产要点。
要做好看护,轮流昼夜值班看守临产母猪,随时准备接产。
待仔猪出生后,立即用布擦干口鼻及全身的粘液,使仔猪呼吸畅通,在距仔猪腹部3厘米左右处接结剪断脐带,并用2%的碘酊消毒断头处。
5.母猪难产的处理。
药物助产:
用催产素每100千克体重注射2毫升,注射后20~30分钟可以产出小猪,如果无效要采用人工助产。
助产人员剪断指甲,用肥皂水洗手,再用消毒液消毒手及手臂,涂上润滑剂,同时将母猪产门洗净。
手并成锥形,手心向上,待母猪努责时,缓缓伸入产道握住仔猪,顺势将仔猪拉出,拉出1头后,如转为顺产就不必要行人工助产了。
术后给母猪注射抗生素以防感染。
6.固定奶头,保证仔猪吃到初乳。
把仔猪放入保育箱,保证仔猪温暖,出生30分钟后,帮助仔猪吃上初乳。
7.做好哺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
主要是严格按饲养标准和需要量饲喂哺乳母猪;一般日喂3次,夏季炎热天气可以在晚上增加一次。
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泌乳期母猪饲料结构要相对稳定,不喂发霉变质和有毒饲料。
8.根据仔猪的体重决定断奶时间。
条件好的猪场,如果保育舍的温度可以保证,而且有比较好的仔猪料,可以选择在28天左右断奶,不主张在中小规模猪场实施早期断奶,断奶仔猪的体重不小于7千克。
在炎热的夏季或寒冷的冬季,可以晚断奶几天。
9.提供良好猪舍环境。
猪舍内和猪床上要保持温暖、干燥、卫生、空气新鲜,每天清扫猪栏,坚持每2~3天用对猪无副作用的消毒剂喷雾消毒猪栏和走道。
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保持安静的环境条件。
(五)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做好防冻保温工作。
对刚生下来的小猪,挤压和低温是主要的不利因素,应保证产房舍温在20℃左右,舍内设置仔猪保温箱,箱内吊250瓦的红外线灯,灯距箱底面40厘米,或在箱内铺电热板或热水保温板。
在分娩后的头3天内,仔猪的适宜温度是32~28C;生后4~7天,适宜温度为28~25C;第8~30天,适宜温度为25~22C。
2.加强分娩护理,减少仔猪死亡。
主要做法是正确推算母猪的预产期,母猪产前1周到产后1周,昼夜值班护理;在分娩舍内设置护仔栏,以保护仔猪和限制母猪活动。
3.保证初生仔猪尽早吃上初乳,增强机体免疫力。
对弱猪一定要采取人工辅助哺乳,直到仔猪能自己站立吃乳。
在3日内做到每只仔猪都固定乳头吃奶。
4.固定奶头。
注意将弱小仔猪固定在前中部乳头,保证全窝仔猪均匀发育。
5.选择性寄养技术。
在母猪产仔过多而无力全部哺育时,应将多余仔猪寄养给其他母猪哺育。
寄养时,在被寄养仔猪身上涂沫药物或保姆猪粪尿,防止母猪咬伤寄养仔猪。
6.补铁、补料。
在仔猪生后2~3天,给每头仔猪肌注补铁100~150毫克,预防缺铁性贫血,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仔。
仔猪生后7天左右,可采用自由采食法补料,提高仔猪断奶重。
7.减少奶仔猪应激。
一是通过补料,做好饲料与饲喂方法过渡。
仔猪7~10日龄时可开始诱食,每天投料5~6次,少喂勤添,及时清除剩余料,自由采食和饮用清洁水。
二是做好环境条件过渡和合理转群。
断奶时可赶走母猪,在原栏留下小猪进行保育;断奶仔猪转群时尽量减少合群。
三是调节畜舍温、湿度。
在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温。
在夏季,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干燥。
四是调教仔猪定点排便,减少传播疾病。
8.做好去势和早期补料工作。
健康小公猪在7-10日龄阉割。
(七)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保育期是猪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也是饲养管理最困难的时期。
断奶时仔猪体重和断奶后7~10天的生长速度会影响仔猪以后的生长速度和全期的饲料利用率。
因而,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确保尽可能高的生长速度,以及良好的健康状况。
1.搞好栏舍消毒。
断奶仔猪进入保育舍前,要对保育舍内外进行彻底清扫、洗刷和消毒,杀灭细菌;仔猪进入保育舍后,及时清理粪便、尿等污物。
2.合理分群与调教。
分群时按照尽量维持原窝同圈、大小体重相近的原则进行,个体太小和太弱的单独分群饲养,以减少因相互咬斗而造成的伤害。
调教仔猪定点休息和排泄。
对不同群的仔猪并栏后喷洒低浓度的农福,以防打架。
3.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
保育舍每圈饲养仔猪15~20头,最多不超过25头,每头仔猪占圈舍面积为0.3~0.5平方米。
4.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刚断奶仔猪一般要求舍内温度30℃,以后每星期降3~4℃,直至降到22~24℃。
相对湿度为65%~75%。
5.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
在断奶后7~10天内的饮水中加入葡萄糖、钾盐、钠盐等电解质或维生素、抗生素等药物,可提高仔猪的抵抗力,防止腹泻。
6.仔猪自由采食,加强饲养管理。
断奶后5~6天内实行少喂多餐(一昼夜喂6~8次)。
断奶后1~2周内继续喂饲仔猪前期料,待仔猪适应环境后逐渐改为仔猪后期料,过渡时以1/3替换,每次替换2天,一周换完。
7.加强观察。
包括观察仔猪的生长、活动、采食和粪便,发现病、弱、僵猪后,将其并入一栏,及时治疗。
四、疫病综合防控措施
(一)控制好传染源。
主要是做好猪场常规消毒,制定严格的猪场管理规章制度。
病死猪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焚烧或深埋)。
猪场外部、供应区及猪群生产区必须严格分开,猪场大门、生产区入口均应设立消毒池及相应消毒装置。
来往人员、物品均应采取相应消毒措施。
养殖场工作人员进出场,应更换固定工作服、鞋、帽,定时将工作服、鞋、帽等薰蒸消毒。
定时清除舍内粪便,保持舍内干净。
猪场应采取全进全出式消毒,猪舍猪栏(包括运动场、仔猪栏等)的消毒要不留死角。
先冲干净猪舍,干燥后加消毒液,消毒液干燥后再冲洗干净,并空栏1周再进猪。
(二)切断病原传播途径。
主要是严格检测公猪精液;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管理制度;作好猪圈(舍)、用具、车辆、粪便、道路和人员的定期消毒。
严格控制人员频繁流动,谢绝参观。
做好卫生、杀虫、灭鼠工作,同时加强对猫、犬及鸟类在场区活动的控制,减少传染病侵入的危险性。
(三)科学合理使用疫苗进行免疫防控。
切实做好猪瘟疫苗、口蹄疫疫苗、伪狂犬病疫苗、喘气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
合理、科学使用现在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
科学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实施强化免疫。
疫苗接种期间,接种人员必须操作规范,注意疫苗的生产日期,保持使用有效疫苗进行接种,禁止在接种疫苗期间使用抗病毒药物。
(四)强化猪群药物预防与保健,控制继发感染。
药物保健是对疫苗预防的补充和应急措施。
秋季气候变冷时,在猪饲料中添加抗呼吸道病药物,冬季寒冷、猪舍潮湿时添加抗腹泻药物,母猪分娩前后使用抗产褥热和乳腺炎药物,以及对新生仔猪、断奶仔猪和转群分栏猪使用药物防病,都能收到理想效果。
用药要注意配伍禁忌和遵守停药期规定。
无论用药物饮水或拌料,要求浓度均匀一致,饮水用药前应停水2-4小时,用药剂量要足够,但是不要盲目加量,注意保证疗程,一般预防用药3-5天,用药期间应注意猪的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五)做好猪场疫病的定期诊断与检测,定期监测猪群常用疫苗的免疫效果。
(六)定期驱虫。
育肥猪群在断奶后7天、出生60天和出生120天各驱虫一次。
母猪群一年4-6次,在驱虫期间每天必须对猪群粪便消毒,杀死虫卵和成虫,增强驱虫效果。
五、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
夏季高温使生长育肥猪的采食减少、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下降;母猪配种率降低、窝产仔数减少和死胎增加。
为此,应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缓解热应激对养猪生产的不利影响。
建议中小规模猪场的夏季防暑降温措施如下:
(一)猪舍防辐射降温措施
由于畜禽舍的热负荷约75%来自屋顶,因此通过对猪舍的屋顶进行防辐射和隔热处理,可达到一定的降温目的。
将猪舍顶部覆盖约10cm厚的茅草,并于其上支起遮阳网,二者相结合减少猪舍的辐射热,使猪舍内温度降低。
(二)冷风机降温措施
猪舍采用冷风机降温,冷风机在送风的同时喷出细雾,高速风使雾粒在落地之前蒸发,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实现降温。
冷风机雾粒覆盖范围内均有很好的降温效果,猪场可根据冷风机的降温长度(约15米)和宽度(8~10米),并结合猪舍的实际尺寸确定冷风机的数量。
(三)水帘降温
通过猪舍安装水帘进行降温,效果最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生猪 产业 技术 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