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精品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765380
- 上传时间:2022-10-12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8.41KB
最新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精品教学设计.docx
《最新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精品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精品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是学生基本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对于整十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会相对容易些。
新授内容的计算方法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是以“十”为计数单位的,运用旧知迁移,直观操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便于学生形成口算技能,也是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奠定扎实基础。
学情分析
根据平时的观察、了解,一年级上学期学习“>、<、=”时,学生已经积累了“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经验,所以对本节课“比多、比少”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另外,一年级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无论是计算还是解决实际问题,都要充分借助学具操作,让学具的操作真正地为算理和算法的教学服务,因为有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及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时操作学具的经验,所以本节课学生们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会自觉的运用迁移,应该比较容易轻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并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实际问题;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经历提出问题、合作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抽象、概况、推理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3、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及加减两步式题。
理解口算的算法和算理。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本节课我采用引导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反馈教学相结合来进行教学。
力图在学生接触本节课新知时,通过前测及让学生尝试提出“比多、比少”的问题、试摆方块、试说、试做等过程,充分暴露学生所遇到的学习障碍和矛盾,及时收集处理反馈信息,强化学生对“比多、比少”问题的算理及解法的理解。
一、旧知复习,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学习找准生长点
(一)说一说。
1.10、20、30、()、()
2.80里面有()个十,()个十是50。
(二)算一算。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5=2+7=5+4=
30+5=20+7=50+4=
二、合作交流,通过两个班级捡易拉罐问题探究新知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
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易拉罐?
理解“比多、比少”问题的意义。
1.动手操作。
(1)摆学具。
请大家用手中的火柴(代替易拉罐)摆一摆。
(二班捡15个,一班捡10个)
(2)尝试列式。
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3)动手操作。
借助你手中的学具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排列两个班级所捡的易拉罐,再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
2、先学生汇报交流,后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来展示:
思考:
求二班比一班多捡多少个易拉罐,也就是求什么(15比10多多少)?
用什么(减法)计算?
为什么?
板书:
15-10=
3.沟通联系,理解算理和解法。
(1)追问:
你知道一班比二班少捡多少个易拉罐吗?
(2)思考交流,再次进行展示。
(3)对比小结。
这和前面的“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易拉罐?
”是同一个问题,只是说法不同。
(4)操作学具,探究算法。
学生操作火柴探究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板书:
15-10=5(个)
(二)解决第二个问题,明确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算理与算法。
谈话:
如果现在二班捡易拉罐28个,一班捡易拉罐6个,那么二班比一班多捡多少个?
怎样列式?
列出算式,独立解决。
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写出答案。
板书:
28-6=22(个)
(三)解决第三个问题,明确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理与算法。
谈话:
如果二班捡易拉罐45个,一班捡易拉罐20个,一班比二班少捡了多少个?
怎样列式?
列出算式,独立解决。
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写出答案。
板书:
45-20=25(个)
三、巩固提高。
1、自主练习(按要求用手中的火柴摆一摆,算一算)
2、对比练习。
56-4=37-3=65-4=98-8=56-40=37-30=65-40=98-80=
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轮流汇报结果,教师给予鼓励
学生分组,反复动手操作方块。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小组合作,提出合作要求。
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交流。
学生边交流边摆火柴演示。
学生认真观察老师在黑板上展示的过程,理解意义。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动手操作学具,独立解决。
学生自己列式,借助学具独立解决。
学生交流算法,明确算理与算法。
学生自己列式,借助学具火柴独立解决。
学生交流算法,明确算理与算法。
学生自己列式,借助学具火柴独立解决。
学生交流算法,明确算理与算法。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订正。
学生同桌交流完成。
两道复习题,对数的组成,数数、计算等知识的回顾,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对本课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中计数单位“十”的强化。
计算题的复习则是通过计算比较,发现数位不相同两个数,计算时方法有所变化的意识。
学生在反复摆学具的过程中就能很直观地看出二班比一班多5个。
让学生借助学具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排列两个班所捡的易拉罐,更直观形象,学生会在操作中观察感悟到“求二班比一班多捡多少个易拉罐,就是求15比10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接着追问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这和前面的问题是同一个问题,只是说法不同,进而让学生不断地沟通“比一个数多几”和“比一个数少几”的联系,从整体上理解“比多、比少”问题的算理及解法。
让学生操作火柴这种学具,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另外在帮助学生探究计算方法时,更直观想象,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算理。
让学生通过摆、算,进一步理解“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量关系和其中的算理。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学的快,忘的也快的特点,安排学习后的对比练习,更能加深学生对“比一个数多几(少几)”问题的理解。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比一个数多几(少几)”问题的算理和解法,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及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
让学生总结提升,巩固新知。
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2、3、4、7题。
板书设计
100以内的加减法
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易拉罐?
15-10=5(个)28-6=22(个)
一班比二班少捡了多少个易拉罐?
45-20=25(个)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
重点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巩固加减法意义。
我设计了举旧知识复习,计算,看图解答等环节。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深入。
但如何上好这枯燥无味的课程呢?
大家都清楚,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火柴这一学具,形象具体的来讲解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既节省了时间,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令我比较满意的地方。
当然,人无完人,虽然我认为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基本达到了我所期望的水平,基本能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但是在这节课中我个人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1、教学重点难点突破的还不够。
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的有些快。
尤其在教学例题时,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时,没有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就急于说出算法,这使得我没有关注到,是不是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了题意。
2、练习题的层次性欠佳。
我所设计的练习题,围绕教学中的难点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但是练习的层次性不强。
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
3、我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对学生的激励效果不够。
学生做练习题时,没有及时、充分地表扬一些回答问题出色的学生。
所以,课堂气氛显得不够热烈,个别学生做题不认真,还不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当时在场听课的几位同事也给我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
他们的评价是,在教学上有两个亮点:
第一,能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用生活中具体的事物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使学生以较好的状态进入学习;第二,基本能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用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的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100以内加减法的算法。
当然,也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学会等待,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过短,急于说出计算方法,使一部分学生没能很好的理解怎样计算;第二,课程中只选用火柴这一单一学具,显得有些枯燥,缺乏多样性,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我感触颇深,对我启发很大:
1、在课堂教学中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学会耐心等待,等待学生的激情、发现、错误、评价和感悟。
让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个性得以张扬。
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更加精彩;2、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学会采用身边的各种东西来进行教学,用我们身边常用的事物,形象直观的来进行讲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真正的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这样才真正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3、向身边的同事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听课,多思考,多学习,不断进行交流研讨,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能够达到一个新的台阶和高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冀教版 小学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两位数 一位数 整十数 教案 精品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