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3《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湘教版必修1.docx
- 文档编号:7650846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73.87KB
地理13《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湘教版必修1.docx
《地理13《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湘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13《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湘教版必修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13《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湘教版必修1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
2、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以图片以及生活中的事例引人,引导学生思考,与学生共同探讨,最终得出结论。
2、引导学生自已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建立空间模型。
3、引导学生绘制地球自转运动简图,培养学生将复杂问题简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地球运动,理解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现象的地理原理,形成正确的宇宙观。
2、培养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实际或现象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
难点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过程简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7月22日我国出现日食奇观,此次日食是从1814年至2309年在中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最长可超过6分钟。
整条日全食带扫过区域大,发生在我国人口十分密集的长江流域,观赏人数超过千万,被称为“大日食”。
月食的出现与地球的公转有关,我们今天就来了解地球的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一)地球公转
问题情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1页图1-14“地球公转轨道示意”,思考:
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速度。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讲解1.地球公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2.地球公转的周期:
365天6时9分1O秒,叫做一个恒星年。
3.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形。
速度:
近日点较快30.3千米/秒,远日点较慢29.3千米/秒;近日点对应每年的1月初,远日点对应每年的7月初。
注意该部分可以结合开普勒三定律补充下图讲解,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观察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
读图思考造成北半球冬、夏半年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夏半年地球运行于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慢,天数较多;冬半年运行于近日点附近,
速度较快,天数较少。
课堂小结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黄赤交角
学生活动读图1-15了解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的含义。
总结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的平面叫黄道面。
在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之间就会有一个夹角,我们称为黄赤交角。
课堂例题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标出地轴、赤道面、黄道面、黄赤交角及度数。
(2)在图中画出太阳平行光线,标出太阳平行光线,进一步
找出太阳光线在地表的直射点。
(学生通过动手,对知识的印象更深)
教师讲述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日公转。
由于地球自转倾斜的角度是不变的(一定时期内),所以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即黄赤交角也是不变的(一定时期内)。
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为23°26′。
承转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地轴倾斜方向不变,在公转过程中给太阳直射点也就是地表接
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的位置带来什么变化?
2.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演示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运动。
教师手持地球仪,保持地轴始终指向同一方向,在行间按逆时针方向走动,以中间学生的目光为太阳直射光线,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地球在不同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何变化。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简述演示过程
总结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自23°26′N向南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23°26′S即南回归线。
从冬至日到第二年夏至日,太阳直射点自23°26′S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23°26′N即北回归线。
太阳直射点就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性的往返运动,我们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一个回归年。
在太阳直射点上,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多。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使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配具有回归年变化。
.
课堂活动学生按要求完成活动题。
按如下步骤画示意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1)按等间距绘图,画三条直线分别表示赤道和太阳直射点所能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纬线。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表示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
(3)结合课本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总结如下图所示.
教师绘制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要求学生画出太阳位置、公转方向,标出近远日点的位
置及时间、并说出公转周期和速度。
承转开学时我们布置了一个观察题目,每天中午测一下教学楼前大树的影子长度,大家总结一下影长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变化原因。
学生测量值总结:
影子越来越长,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
(拉近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感受的距离。
)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昼夜长短
介绍原理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昼弧的弧度数越大,表示该地白昼越长。
如图所示,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列是ABCDEF。
北半球纬线上各点的昼(夜)长等于同纬度的南半球各点的夜(昼)长。
问题情境阅读教材图1-16——图1-18,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图1-16中太阳直射点在哪个纬度?
全球昼长有什么分布规律?
极昼、极夜分别出现在哪儿?
(2)图1-17中太阳直射点在哪个纬度?
全球昼长有什么分布规律?
极昼、极夜分别出现在哪儿?
(3)图1-18中太阳直射点在哪个纬度?
全球昼长有什么分布规律?
极昼、极夜分别出现在哪儿?
(4)昼夜长短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5)阅读图中不同纬度的昼弧和夜弧比例,判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与纬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
(1)图1-16表示春分日或者秋分日,此时太阳直射在赤道;全球都是昼夜平分,昼长和夜长均为12小时,无极昼、极夜现象。
(2)图1-17表示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26′N);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上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除去极昼、极夜地区以外,昼长从北向南递减;极昼出现在北极圈以北,极夜出现在南极圈以南。
(3)图1-18表示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23°26′S);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赤道上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除去极昼、极夜地区以外,昼长从北向南递增;极昼出现在南极圈以南,极夜出现在北极圈以北。
(4)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进行着回归运动,直接导致了晨昏线(圈)的摆动,任一纬线圈被晨昏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两个部分,晨昏线的摆动导致了昼弧、夜弧的比例发生变化,使得该纬度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5)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夏半年(春分日到秋分日)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长,南半球纬度越高,夜长越长;冬半年(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北半球纬度越高,夜长越长,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长。
教师讲述每年由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
此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其中,由春分到夏至,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由夏至到秋分,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夏至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夹角最大(23°26′),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
每年由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此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于昼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其中,由秋分到冬至,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由冬至到春分,北半球夜渐短昼渐长;冬至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夹角最大(23°26′),北半球各地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
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圈)经过南北极点,与某条经线圈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
学生总结知识,填写下表
2.正午太阳高度角
介绍原理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夹角,简称为太阳高度。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白天大于0°,黑夜小于0°。
一天中日出时为O°,然后逐渐增大,正午(地方时12:
00)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然后逐渐缩小,日落时为O°。
正午太阳高度角是正午时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夹角,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简称正午太阳高度。
我们比较两地的太阳高度一般选择同一时刻,且一般为正午12时(如下图所示),
A点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四周同心圆减小,到晨昏线减小为0°,直射点A所在的经线正值正午,达一天中最大太阳高度,即为正午太阳高度,它的变化是从A向B和C依次减小。
问题情境阅读教材图1-16——图1-18,思考三幅图中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分布规律?
学生讨论答案
(1)在图1-16中,太阳直射在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侧递减。
(2)在图1-17中,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即23°26′N,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
(3)在图1-18中,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即23°26′S,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
问题情境北京、香港、悉尼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排序,说出判断依据。
以此三地为例,描述回归线两侧春分到秋分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过程。
学生讨论答案
夏至日时,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序是香港、北京、悉尼;冬至日时,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序是悉尼、香港、北京;春分日或秋分日时,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序是香港、悉尼、北京。
判断依据是距离太阳直射点的远近。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从春分日逐渐增大,到夏至日时达一年中最大值,后又逐渐减小至秋分El;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从春分日逐渐减小,到夏至日时达一年中最小值,后又逐渐增大至秋分日。
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春、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更替
课堂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①四季的更替表现为一年中和的季节变化。
②不同纬度的四季划分:
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全年,没有真正意义的季;极地附近的高纬度地区,全年,没有真正意义的季;中纬度地区,四季变化最为。
学生讨论总结答案:
①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②获得太阳辐射能最多冬季获得太阳辐射能较少夏季明显
教师讲述
(1)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夏季为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为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春
秋二季为冬夏的过渡季节。
(2)现在与气候相结合划分(北温带国家普遍采用)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O、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课堂例题设计
①如果黄赤交角缩小则()
A.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B.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缩小
C.热带范围缩小,温带、寒带范围扩大
D.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寒带范围缩小
②若黄赤交角变为23°31′,则引起的地理现象是()
A.极圈的范围缩小
B.地球上直射的范围增大
C.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D.七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
解析:
第①题,这是一道考查黄赤交角与五带分界线的关系问题,有一定代表性,并可通过此题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
首先要清楚黄赤交角与热带、温带、寒带划分界线的关系:
曲于目前黄赤交角为23°26′,
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即为23°26′;南北极圈的纬度为90°一23°26′一66°34’。
地球上五带的划分正是以这两条线为界,即:
南北回归线之间因其有太阳直射机会,为热带。
回归线与极圈间
为温带,是过渡地带。
南北极圈以内,因其有极夜现象,为寒带。
由此可以进行此题的判断
和选择。
如果黄赤交角缩小;南北回归线的纬度降低,有太阳直射机会的地区范围缩小,即热带缩小;那么温带的范围就增大,故该题答案为A项。
相反,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增大,太阳直射的范围扩大即热带增大;极圈的纬度降低,极圈内范围扩大,即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所以,通过此题,我们可以掌握这样的规律:
热带和寒带是随黄赤交角的扩大而扩大,随黄赤交角的缩小而缩小,而温带与其相反。
第②题,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黄赤交角的影响,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范围,也是热带的范围;黄赤交角的大小与极圈的度数是互余关系,而极圈的大小就是极昼、极夜的最大范围。
由题意,如果黄赤交角由目前的23°26′增大至23°31′,太阳直射的范围应变为南北纬23°31′(即变大);极圈的度数应变为66°29′即极昼、极夜的最大范围将变大。
因为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长即黄赤交角越小,同一纬度昼夜长短相差越小,因本题黄赤交角变大故同一纬度昼长与夜长的差值变大,即夏半年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将变大;冬半年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将变小,7月份南半球为冬季,故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将变小;极昼、极夜的天数长短与地球公转的速度和周期有关,不受黄赤交角的大小变化的影响。
故此题应选B、D两项。
答案:
①A②BD
总结
【教学效果检测】
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运动的是()
2.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再过10天以后,地球大致位于公转轨道的()
A.角速度最慢处B.远日点附近
C.线速度最慢处D.近日点附近
3.从元月1日到2月1日,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继续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但是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继续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但是向北移动
4.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条件是……………………()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地球的球体形状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D.黄赤交角的大小
5.读右图,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至位置E点时,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在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D.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6.读右面“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正值北半球的(节气),地球公转速度变(快、慢)。
这天之后,广州的白昼变(长、短),地球上极夜的范围变(大、小)。
这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是。
(2)在图中A、B、C三处地面各竖直立一根等长的竹竿,则当地正午时竿影由长到短排列次序为。
【答案提示】
1、C2、B3、D4、D5、D
6、
(1)冬至快长小北半球
(2)BAC
点拨:
日照图的判读是常见的题型。
做此类题第一步先判断南北两极,第二步观察两极地区的光照情况从而判断图示的节气,第三步根据节气来解其他题。
板书
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
一、地球的公转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教案后记
本节课是新课标教材必修Ⅰ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即高中地理的开篇章节。
教材内容较为抽象,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图表信息,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分析、探讨、认识宇宙中的地球。
本
备课资料
巨石阵“夏至奇观”
6月21日是今年的夏至日。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今晨报道,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21日聚集在英国著名的史前文明遗迹“巨石阵”前,等待观赏著名的巨石阵“夏至奇观”。
“巨石阵”是一处由石头构成的圆圈形建筑物,位于距离英国首都伦敦160多公里的索利兹伯里平原上。
它是英国最出名的史前文明遗迹,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050年。
每年夏至这天,太阳升起的位置恰恰与一块名为“黑尔”的石头排列成一条直线。
因此,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夏至日都会聚集在巨石阵周围,庆祝“夏至”的到来,为生命祈福。
由于上周末天气不错,今年前往“巨石阵”看日出的游客创下了历史纪录,当地时间20日晚,约有36000人开始耐心守候在“巨石阵”前,他们彻夜不眠,裹着毯子,喝着啤酒,激动地等待欣赏长夜过后的灿烂日出。
当地时间21日早晨5点左右,当第一缕阳光冲破云层时,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声。
春分的由来
春分是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
春分,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
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
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
“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秋同义。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
“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见《农桑通诀》)。
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华中地区农谚: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干金。
"春分亦是传统节日。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
《礼记》:
"祭日于坛。
"孔颖达疏:
"谓春分也。
"此俗历代相传。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
"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清代春分前后,宫中词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
"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
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
"明代山东淄川于是日栽植树木,作春酒,酿酷。
《文水县志》载:
"春分日,酿酒拌酷,移花接木。
"
春分节气,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
当长波槽东移,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
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
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
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区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仍需继续搞好排涝防渍工作。
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区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经开始,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要注意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 地理 13 地球 运动 课时 教案 湘教版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