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家长观念规范幼小衔接.docx
- 文档编号:7635872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5.54KB
转变家长观念规范幼小衔接.docx
《转变家长观念规范幼小衔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变家长观念规范幼小衔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转变家长观念规范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转变家长观念形成合力
幼小衔接是教育界一直关心和讨论的话题,因为从学前期向学龄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孩子身心要发生一定的变化,孩子对入学的态度、情感反应与适应准备将直接影响其能否尽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为了做好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大班教研组开展了“幼小衔接转变家长观念形成合力”,以及通过家园互动顺利帮助孩子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我班很多家长是经商的,部分是教师、上班职员。
受职业、学历的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期望也不尽相同。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
1、过急教育:
家长抱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想方设法让孩子多学一点东西。
2、放任教育:
家长的家教责任意识淡薄,认为对孩子管吃、管穿、管花钱,把孩子送到学校大门便可以了。
3、茫然教育:
面对过早教育出现的极端、利弊早有耳闻。
如何让自己孩子学得好,也玩得好,便成为这一部分家长的担忧。
4、填鸭教育:
家长认为幼儿不会有什么创新,同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间接经验,而忽略孩子直接从生活中获得的经验,不顾孩子的愿望,让他们学这学那。
5、传统教育: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家长依照前辈人的观念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是一个教育过程,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园与家庭密切配合,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也就是教师向家长传递新型的教育理念。
通过家园互动,从而改变家长已有的错误观念,把握新型的教育观、知识观,并积极参与幼儿教育,共同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打好基础。
一、转变家长观念,树立正确幼小衔接观
帮助家长更新、端正、树立好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比较分析幼儿园与学校两类教育机构的差异以及因家庭教育的误区形成的衔接“陡坡”,使家长认识到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性和着眼点。
估I
⅛i翼議李时商为I-IJ
M⅛>⅛*
邯X比休f⅛Tι∣t('11?
.■445小討.⅛1⅛⅛45⅛W
学月力式
仪∣5N⅛活劝为主
UI评⅛J.W1⅞!
#■■?
<;ΛΛλ⅛'mf]⅛½ħ'
呼議吋何
⅛Ift1&30刊H绘&凶的晡駅外,佈疽2小詁的宙i学牛VIVM川VLIhA√∣球
Il1.⅛
诂桥M.商张fl⅛.Γ='ftU⅛K唁介.促週纠儿l⅛'Γ-祈尸矗的忤QtW⅛∙和叶話册低.⅛m■?
:
打.*
教梅峪幼此將悴IE-程*及对鮮抉.慨M魁JL丽曲
一亍H√rRIiI.
(If'LQt,Λg艸//佗事!
P∏*I难需∏□W⅛
二是家庭教育误区加剧“陡坡”的存在。
家长重智力教育、过度保护等观念造成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相应不足,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小学生活。
从平时与家长的沟通来看,我发现大部分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在认识上存在误区,63%的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就是提前识字、学算术、学拼音等,进行知识的准备,仅有23%的家长认为习惯、能力的培养较重要。
作为一个大班的教师,面对班级中孩子家长们出现的这个现象,我虽然不能立刻去改变他们的做法和想法,但是我却有意识地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通过幼儿园的宣传和教育影响来帮助家长去改变现有的一些不利于孩子发展和成长的观念和做法。
并在大班阶段利用各种手段来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注重幼儿入学愿望和兴趣的培养,注重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养,注重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养成。
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我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
注重幼小衔接知识的宣传。
到底什么是“幼小衔接”,如何在幼儿园阶段通过有效的幼小衔接来帮助幼儿顺利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期呢?
这是摆在我们老师和家长面前一个迫切的丞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我们班级家长的文化层次和受教育的水平各不相同,他们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些家长虽然学历较高,但是毕竟他们之前没有关于幼小衔接方面的相关经验积累;而另一部分学历相对较低的家长则会普遍出现重孩子知识学习、轻习惯培养的现象,容易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盲目跟从现象。
为了使家长在教育观念上有一定的转变,我经常利用空余的时间去关注我们班家长们谈论的话题,一旦发现他们存在有不科学合理的想法和做法时,我会及时介入他们的话题,以一个经验教师的角度来向家长介绍一些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同时结合我们自己的班级主页,我将一些大班阶段需要家长配合的幼小衔接方面的内容以“科学育儿”知识的形式介绍给家长。
使家长们能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幼小衔接方面应该帮助孩子做些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让家长能真正从思想上得到改观,从而重视对孩子好奇心的保护,重视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
有了这些有针对性的知识宣传,家长们都积极地在网页上与老师进行互动,从他们的言语中我看到了我们的家长的观念正在逐步的发生着变化。
他们不再像开学时那样总是交流孩子要学些什么的问题,多的是交流自己在培养孩子兴趣和习惯方面的一些经验。
第二、注重一日活动中良好规则的建立和习惯的培养。
在小中班阶段,我们班的一些家长们习惯了放纵孩子的缺席行为,总认为上幼儿园缺课不来也无所谓。
所以导致了班级的某些孩子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在家长面前寻找不来幼儿园的种种理由。
进入大班后,我更加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常规要求。
在学期初的家长会上,我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希望家长在没有特殊情况下,要配合老师坚持送孩子来园,避免无故缺席,为将来上小学做好适应性的准备。
通过了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家长们都很配合我们的工作,在孩子生病时或有特殊情况不能来幼儿园时会主动向老师请教说明。
那些总喜欢找理由缺席的孩子也能坚持每天来上幼儿园了。
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之一。
进入大班阶段后,我经常鼓励孩子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同时要学会去帮助别人,并能养成一定的生活规律。
从吃点心、进餐、午睡、起床到盥洗和洗手,我们都要求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和时间控制,同时要求家长配合老师,在家中也染供孩子养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这样才能使孩子今后能很快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令孩子终身受益。
在实践中,我一直在探索在大班阶段如何让孩子更加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除了平时将自己的预设活动设计得丰富多彩,运用灵活的手段组织教学之外。
我经常会引导孩子自己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和孩子一起去解决问题。
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们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各种活动也表现出了积极兴趣,但是却出现了一些孩子急于表现、喜欢插嘴的问题。
于是,我加强了对孩子举手和发言习惯的培养,让孩子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忍耐和等待,学会认真去倾听他人的回答,学会自己回答时不重复他人的答案等。
这些都是一个小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学习品质。
通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培养,我们班的孩子在倾听、举手发言、回答问题等学习习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第三、注重学习活动中知识的整合。
在大班的《学习活动》参考用书,涉及到了各个领域的知识点。
为了让孩子的所学内容能与小学的内容更好地衔接好,在大班阶段我更加重视学习活动中一些知识点的整合。
如,将一些早期阅读的东西引入到故事、儿歌活动中,使孩子们能对汉字产生认识的兴趣,能够认读一些简单的汉字。
又如:
在一些涉及科常内容的活动中融入数活动知识和科学知识,让孩子感知数群、按特征进行分类排序,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原理等。
在将这些知识点进行整合的同时,我也非常注重知识的循序渐进和逐步深入,让孩子在幼儿园阶段能了解一些小学阶段即将接触的内容知识,这样当他们进入小学时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第四、注重合作能力的培养。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幼儿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
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是幼小衔接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我们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他们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
如:
在建构游戏中,我经常让孩子先合作商量确定建构的主题,然后再一起合作来完成这个主题的建构;在自主游戏中,我要求幼儿间必须共同商量分配的角色、然后友好合作、互相配合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在美工区里,我经常为幼儿提供一些比较大的纸张,让孩子进行几人或者小组合作作画,在作画的过程中幼儿必须学习相互协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这样他们才能共同创作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在运动活动中我常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共同协作、取得胜利。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也经常鼓励孩子一起来整理玩具,合作分发东西等。
通过这样的锻炼,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相信进入小学以后他们同样能与新伙伴合作好。
总之,学前教育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我们幼儿园教师要在帮助一些家长转变观念的同时一定要规范地做好“幼小衔接”,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入学前后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同时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奠基阶段,其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认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纲要》的论述无疑成为我们开展家长工作的指导思想。
幼儿园家长工作首先要做到的是家园共育,而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必须深入学习领会《纲要》精神,既要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又要在实践中加强研究与探索的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策略。
那么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使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合力的作用下获得更为理想的发展,我园对此做了一些尝试,下面本人就谈谈有关家长工作中“家园共育”开展的感受和体会。
一、家园有效沟通,达成教育观念上的统一
(一)提供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促进家园有效沟通。
为了促进家园的沟通更加有效,首先就是要为家长们提供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
因此,我园改进了家长会的形式,原来的家长会多半是一言堂的模式,现在我们改用了家长座谈会、茶话会、家长沙龙、经验分享会等形式。
其目的就是想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大家在平等对话中产生共鸣,从而消除隔膜,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例如:
在召开学期家长会之前,教师提前向家长们做一份问卷调查表,搜集到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点,在召开家长会的时候教师则有针对性地向家长抛出问题,集体讨论后想出
最佳的解决办法,同时家长们也可以分享自己好的教育经验及方法。
这样的参与式讨论让每位家长都能积极参与,有机会发表见解,融洽地对话与交流,更能有效地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二)创新多种沟通方式,促进家园相互信任。
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方式有很多,最常用的是家园联系手册、家访、家长开放日及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机交谈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进驻千家万户,尝试利用电脑与家长沟通也别具魅力。
目前我园为教师配备了计算机设备,实现了与互联网的信
息链接,我们经常利用网络直接与孩子的父母进行交流,孩子的父母能十分详细地了解自
己孩子的在园情况;每个班级还建立了班级QC群,家长、老师们在QQ群里能自
由畅聊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问题,总能比较及时、快速地解决到家长们的困惑同时我们还开通了“宝宝直通车”系统,为每个幼儿都建立了“幼儿个人成
长档案”,老师们可以将孩子在园不同的活动情况用文字、照片或者视频的形式上传至幼儿档案中,让家长们能够了解得更全面、细致,这样的交流沟通,家长与老师们彼此都觉得既具体又贴心。
而对幼儿而言,在家中能看到老师发来的照片或者视频,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这样既时尚又便捷的方式,能更好地
推动家长工作的开展。
当然,电访的沟通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
幼儿的性格特点普遍存在着他们
的“两面性”,在家和在园的情感、行为截然不同。
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对于自
己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而回到家庭中,由于父母教育行为存在着某种偏差或经验不足,又或是一些父母在外地工作,长期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许多行为习惯或个性上产生问题。
在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话对家庭教育进行指
导。
如:
有的幼儿在园样样都吃而在家中从来不吃蔬菜或具有严重的挑食现
象,家长对这种问题束手无策,作为老师,除了在幼儿园利用多种手段加强对其教育,当幼儿回到家中后,我们还可以利用电话跟家长聊一聊,及时沟通教育策略,对孩子进行督促纠正。
又如:
幼儿爸爸妈妈长期忙于工作忽略孩子的性格及心理疏导,导致孩子比较内向等现象,这时我们可以与其爸爸妈妈进行电话沟通,指导家长在工作之余要多陪伴孩子,关注其心理的健康成长。
这样,我们的家长工作将更具有实效性,家长们也会更加认可老师的工作,那么,家园的相互信任感就会慢慢建立起来了。
(三)了解幼儿园教育内容,实现家园共育。
为了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首先我们应该要让家长全面地了解幼儿园的
教育内容,以便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教育。
为此,我们做到了“四公布”:
(1)召开新学期初家长会议,公布学期幼儿培养目标及幼儿园工作行事例让家长清楚地了解到每个月每一周的活动内容,以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活动。
(2)在家园联系栏里每月公布月工作目标。
让家长每月都能清楚地了解到
班级的工作重点,并做出相应的配合。
(3)在展示墙上公布每月的主题教学内容,让家长和幼儿及时地进行关注。
(4)每周公布一周活动安排,并且在消息栏或者家园栏中增设了“请您配合”一项,请家长及时地协助完成教育目标。
如第六周小班教师针对本月主题活动“车子叭叭叭”在“请您配合”中写到:
“请家长带领幼儿一起参观汽车4S店了解相关知识,并收集各种纸盒制作亲子手工汽车,并带来幼儿园进行车展活动。
”又如中班的环保活动,老师在消息栏中提到:
“为了树立幼儿的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心和义务感,我们将开展‘小小义工活动’,请家长配合为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垃圾袋带来园”。
短短几句话既使家长明确了教育目标,又使家长知道了为配合目标的落实自己应如何做。
二、家园有效互动,促进家园同步教育
(一)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这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互动合作”是瑞吉欧教育取向的一个重要理念。
瑞吉欧教育主张:
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
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
我们就很好地利用了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协助完成教学任务。
如:
在小班主题教学《车子叭叭叭》活动中,我们发动家长搜集各种车辆图片及孩子的玩具车带到幼儿园来,并按类型布置成“停车场”或者“车展店”等,供孩子们认识、探究。
在中班主题教学《幸福一家》活动中,我们发动家长搜集大量的全家福照片等带到幼儿园来,老师则将幼儿活动室布置成
了一个个温馨的小家,这种教育效果是老师单靠说教的方法所不能达到的。
又如:
我们开展了区域游戏活动,每个班都设置了不同的区角,通过利用家长资源,老师收集了很多与区域主题相关的废旧物品,经过清洁处理后投放到孩子的区域活动中供孩子们操作探索,有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自主性都加强了不少!
由于家长的参与,我们的工作不仅省时省力,而且通过这样的互动参与,加深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家园间的感情,也促进了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可见,只有家园的互动合作,才能更好地带动幼儿园教育活动。
(二)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进一步实现家园互动。
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能更好地实现家园互动。
因此我们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每个班级都推选2至3名家长为家长委员,从教育教学、卫生保健到伙食、安全等各项工作全方位让家长参与、监督,同时,在平时各大、小型活动时,也邀请家长委员参与策划、组织。
另外,家长委员还承担组织班级家长小组活动的任务,定期组织家庭小组开展不同形式的、以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为载体的小组活动,这样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工作,以加强对老师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度,也更有效地团结班级其他的家长们。
这样的形式,不仅能使其作为教育主体者的地位得到有效落实,而且能大大激发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的热情,使家园互动充满活力。
(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促进家园有效共育。
(1)指导家长科学育儿,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
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
一是有效利用宣传媒介,定期举办家长讲座,并邀请比较资深的教育专家前来幼儿园讲课,更新家长们的教育观念,为家长们及时指导教育误区,提供有利的教育方法。
如:
针对大班幼儿的家长,我们专门开展了相关“幼小衔接”的家长学校讲座,让大班幼儿的家长提前了解到孩子入学前该做哪些知
识及心理方面的准备,家长们则有针对性地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好一系列幼小
衔接工作,而不是盲目地给孩子灌输式大量的题目、课外班等等;又如:
针对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的了解,我们专门邀请资深讲师杨智钧教授来我园对家长进行指导帮助,以此让更多的家长走出育儿的盲区。
这样类似的学习,家长们每
次都非常认真地对待,对家长们的指导性比较强,也是很可取的。
另一个是家庭亲子小组活动指导。
我们每个班级都建立了家庭亲子小组,
每个小组由家长委员来担任,长,教师们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主题、各大、小型活动、节庆日及社会感恩方面为基本内容,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来制定活动方案供家长们参考,组长带领各自的组员们定期组织家庭亲子小组活动,教师以轮流的形式参与各小组的活动并及时进行指导。
这样既能推动家园教育活动的共同开展,又能推动亲子间、家庭间的感情,更是促进了班集体的团结,让家长的教育意识逐渐增强,使家园教育进一步形成合力。
(2)以幼儿园活动为载体,促进家园有效共育。
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是家园共育的重要方式。
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家长做旁观者,而是重在参与,发挥家长这一重要教育资源的作用。
家长参与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主要以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为载体,来推动家园共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比如,请家长助教参与幼儿的教学工作。
在大班的主题教学“牙齿咔咔咔”中,老师邀请了一位牙医爸爸来当“家长助教”,为幼儿介绍了牙齿的构造及护齿方法,而且带领了幼儿了解了细菌的滋生,让幼儿对牙齿及细菌又有了更新的了解,比教师说教的方式效果好多了!
再如,布置“亲子作业”,让家长配合老师完成教育工作。
在我们的阅读课题教学与思维课题教学中,老师常常会布置“亲子作业”供家长、孩子一起完成,家长在家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指导幼儿阅读的正确方法,或者引导幼儿思维的方法,在无形之中将教学活动融入到家庭亲子活动当中,家长们也在这其中与老师教育观念逐渐达成一致,以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其次,让家长参与幼儿各种大、小型表演或各竞赛型活动中,以达到家园
目标一致。
我们邀请家长来班上与孩子共同制作食品、手工,一起开展游戏、
娱乐及体育竞赛活动等等。
教师在引导家长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从家长处获得了有关的教育物质资源方面的支持,而且也使家长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家长的参与还提高了幼儿学习与探索的积极性,丰富
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这种参与大大提高了家长和教师双方的教育水平,共同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使得家园共育工作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信任、支持、与宣传。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充分发掘、利用家长这个丰富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努力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密切家园关系,更加有效地促进家园共育工如何达到幼儿园家园共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转变 家长 观念 规范 幼小 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