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docx
- 文档编号:7624010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43.91KB
高中地理中图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docx
《高中地理中图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中图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中图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二章第一节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课程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
核心素养
结合实例,解释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水平1:
根据地理资料,说出乡村的土地利用及其内部土地利用分化。
水平2:
运用地理资料,分析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特点,说明城镇功能区的形成及其特点。
水平3:
结合地理实例,分析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说出城镇功能区的发展变化。
水平4:
运用资料,分析区域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指出合理规划城乡空间的意义。
人地协调观:
合理规划乡村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综合思维:
结合资料,分析影响乡村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区域认知:
结合区域资料,分析区域城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因素。
地理实践力:
根据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理论分析城镇功能区设置的合理性及发展变化。
01、预习准备区
精心准备夯实基础
一、乡村和城镇
1.乡村:
一般是以从事
农业活动的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小。
2.城镇:
一般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
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
1.乡村内部功能区
(1)划分依据:
按照功能划分。
(2)乡村内部功能区:
主要有公共空间、居住区和生产区等。
2.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1)公共空间:
是村民进行各种活动和
交流的场所;公共空间周围一般是
居住区,再往外是
生产区。
(2)居住区:
是村民日常居住的地方。
(3)生产区:
是农业生产直接或间接利用的
土地。
1.判断正误。
(1)乡村和城镇的主要区别是人口数量。
(×)
(2)村落一般分布在农业用地的周围。
(×)
2.有关乡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乡村景观复杂,功能多样
B.乡村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
C.乡村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D.乡村以居住为主
答案 B
解析 乡村建筑物密度小,景观简单,功能单一,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乡村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为人们提供粮食、蔬菜等基本生活资料。
3.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在哪里才能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
提示 乡村的中心位置。
三、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1.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特征
(1)与乡村相比,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比较
复杂,组成要素多,空间结构
完整清晰,类型
多样。
(2)城镇中同一类要素和活动的需求往往是相同的,导致它们在空间上
集聚,从而形成了不同的
功能区。
2.城市主要功能区
类型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特征
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组成,多分布于城区或
交通干线旁。
商业区的交通
便捷,人流量大,地价
高,土地利用率
高。
大城市中心还会形成中心商务区
是城市中最
普遍的用地方式;随着经济发展,住宅区开始呈现不同
级别的分化
多分布在城市
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和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
工业区的选址应
远离住宅区,并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
下风向或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形成原因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依据:
城市内部各种功能区之间的
相对位置关系。
模式:
同心圆、扇形和
多核心等。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历史原因
城市发展初期形成的功能分区
延续下来,发展成为现代城市的功能区
经济原因
在城市内部,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价值相差很
大。
城市中心土地价格
昂贵,一般为商业区;随着距离城市中心越来越远,土地价格逐渐
降低,通常为住宅和工业的分布区
交通原因
交通方式和布局不仅影响城市的发展规模,而且影响城市发展的空间形态和各功能区的分布与发展
社会原因
各种社会群体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的不同
行政原因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进行城市规划,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功能区
1.判断正误。
(1)城镇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限。
(×)
(2)经济因素是影响所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
(3)我国目前许多城镇的开发区建设主要是受政策因素的影响。
(√)
2.城镇土地价格较高的位置及对应的功能区一般是( )
A.城镇外围—商业区
B.城镇中心—商业区
C.主干线附近—住宅区
D.郊外—工业区
答案 B
解析 城镇中心,交通便捷,人流量大,地价高,往往形成商业区。
3.城镇功能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与职能是单一的吗?
提示 城镇中的各种功能区以某一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也可能存在其他用地类型。
如住宅区中常存在商店、工厂等,只是商店和工厂用地面积所占比率较小而已。
因此功能区是指某种职能的集中分布区域,也可兼有其他职能。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
1.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从城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等。
2.意义:
合理利用城乡土地,建设资源节约型城乡;建设良好人居环境,构建环境友好型城乡;处理好各种关系,建设和谐的城乡等。
1.判断正误。
(1)城乡用地中土地利用方式相同。
(×)
(2)城乡用地规划中应坚持“合理利用”的原则。
(√)
2.解决德州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中较合理的是( )
A.大力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
B.不设绿化带,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C.在土地利用等方面实行城乡统一规划
D.完善公共交通,禁止私家车
答案 C
解析 大力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会将大量车货流引向市中心,导致交通拥堵;不设绿化带会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应当完善公共交通,但禁止私家车不现实。
3.说明城乡的土地利用和产业活动的主要区别。
提示 城市土地利用以建设用地为主,产业活动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乡村土地利用以农业用地为主,产业活动以第一产业为主。
02、任务探究区
思维探究实践运用
任务探究 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
圆形居多,后墙围拱,坚实牢固。
只有几个门洞与外界相通,若需御敌,只需将大门一关,几名青壮年守护大门,土楼则像坚强的大堡垒,妇孺老幼尽可高枕无忧。
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照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
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
土楼结构有多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内部有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在这样的土楼内,一般下堂为出入口,放在最前边;中堂居于中心,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居于最里边,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除了结构上的独特外,土楼内部窗台、门廊、檐角等也极尽华丽精巧,实为中国民居建筑中的“奇葩”。
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几乎无秘密可言。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简答土楼表示乡村聚落的三种功能区。
(2)说明土楼公共空间位置的特殊性。
(3)简述土楼生产区的组成。
[成果展示]
(1)土楼由公共空间、居住区和生产区组成。
(2)公共空间在土楼核心,或中心。
土楼的核心,距离各住户都很近,利于居民聚会。
(3)生产区位于土楼以外,由耕地、林地、水面及农田设施等组成。
1.城镇和乡村的区别
项目
城镇
乡村
土地利
用类型
以
建设用地为主,包括住宅用地、
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等
以
农业用地为主,包括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及田间道路等
续表
项目
城镇
乡村
经济活动
以
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
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
功能区
结构复杂,有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等多种地域结构模式
初步形成以
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周围是居住用地,居住用地周边是农业用地
2.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
公共空间
居住区
生产区
位置
常位于乡村中心
一般位于公共空间外围
一般位于乡村的外围
特点
公共性、文化性、多样性
村民日常居住的地方
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组成
包括公共建筑、街巷、水井、池塘和广场等
由房屋和院落组成
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及田间道路等
3.乡村空间形态
(1)主要的乡村形态
类型
特点
集聚型乡村
多数房屋和院落集聚在一起,其规模可能相差很大,但内部空间结构相对清晰。
集聚型乡村可划分为团块状村、带状村和环状村
分散型乡村
房屋和院落零星分布,其间距因地而异
(2)集聚型乡村
团块状村
一般位于平坦地区,由众多房屋、院落集聚而成
带状村
多沿河流、山谷和交通线形成
环状村
山区沿山麓以及湖塘的村落常呈环状分布,环状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带状村
4.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1)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社会经济、风俗文化等。
(2)乡村规划
特点:
新建的乡村居住区经过重新规划建设,多呈现整齐划一的格局。
要求:
注意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突出乡村特色。
“梳式布局”是我国岭南地区典型的村落布局形式,村中的建筑顺坡而建,前低后高,像梳子一样纵向排列,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两列建筑之间有一小巷,宽约1.2米至2.0米,是村内的主要交通道路;村落多以水为中心布局,村前多为湖泊或池塘。
下图为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示意图。
据此完成
(1)~(3)题。
(1)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采光和防风B.通风和排水
C.御寒和防沙D.防潮和防盗
(2)岭南地区民居其前后建筑之间空隙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多地少B.地高林密
C.河宽岸窄D.船多车少
(3)岭南地区民居多以水域为中心布局主要是为了( )
A.灌溉农田B.取水防火
C.生活供水D.防御洪灾
科学思维
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及成因
第
(1)题,岭南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因此村落多采用“梳式布局”的主要好处是通风、排水、防潮。
第
(2)题,岭南地区多低山丘陵,多湖泊和水塘,人口多而稠密,土地资源较少,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其民居建设多缩小前后建筑之间的空隙。
第(3)题,岭南地区村落采用“梳式布局”,房屋前后的间隙小,火灾隐患最大,以水域为中心利于防火。
[答案]
(1)B
(2)A (3)B
提升运用能力
“行进在大峡谷,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吟的浪涛。
险恶的地理环境中,傈僳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外,傈僳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多高,地多高,人也多高。
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具有坚韧不拔性格的傈僳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式的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
”据此回答1~2题。
1.“千只脚落地式”房屋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 )
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描述的傈僳族的居住环境,可判断其居住在横断山区的江边,“千只脚落地”式房屋主要是因当地地势起伏大而建造。
2.根据当地环境推测,此聚落形态与规模多为( )
A.密集型 较大B.分散型 较小
C.半聚集型 较大D.密集型 较小
答案 B
解析 傈僳族的乡村由于主要分布于横断山区的江边,故人口少,散居,聚落规模小。
任务探究 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城镇土地供应是有限的,在竞争环境下,租金高低决定了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
下图为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该城市地租最高的区域在哪?
为什么地租高?
(2)B、C、D、E四处为什么形成地租的次高峰?
(3)A、B、C、D、E五处会形成哪种功能区?
为什么?
(4)图中地租等值线的弯曲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
[成果展示]
(1)A处。
因为A处位于市中心,同时有多条干线公路经过,交通通达度最好,因此地租最高。
(2)因为这四处地处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干线公路和外围环线公路交会处,通达度相对较高,租金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峰。
(3)形成商业区。
因为地租高,商业活动更加需要客货流集散,需要便捷的交通,能够支付较高的地租费用。
(4)地租等值线沿交通干线向外凸出,因为沿交通干线交通便捷,因此地租相对较高;交通不便的区域地租等值线则向中心方向凸出。
1.城镇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镇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及位置具体如下表所示:
功能区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形态
占地面积小,
呈
点状或条状
集聚成片
占地面积
大,是城镇的最基本职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特征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
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不断向城区
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
交通干线分布
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
背向发展
位置
城镇中心、
交通干线两
侧、街角路口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中高级
住宅区
低级住
宅区
城镇外缘,环境优美,与高坡、文
化区相联系
内城、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
差,与低地、
工业区相联系
2.中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差异
中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收入阶层
高收入阶层
低收入阶层
建筑质量
面积大,质量高,有些是独立庭院
面积
狭小,质量低,拥挤、密集
布局区位
城镇的外缘
内城和
工业区附近
环境质量
优美
较差
配套公共设施
齐全(如学校、医院、商店和绿地等)
不齐全
3.“六看法”判断城镇三大功能区
(1)看面积:
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2)看距城镇中心远近:
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
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3)看形态:
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或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
片状或团状。
(4)看人口变化:
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夜间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5)看建筑物密度:
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6)看分布趋势:
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
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城镇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4.城镇工业区布局的主要原则
城镇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镇外围,其方位同时要考虑环境因素,以避免污染城镇环境为基本原则。
工业生产会产生
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针对不同的污染类型,进行不同的布局。
(1)风向决定产生大气污染的工业区的布局
风向条件
工业区布局原则
全年单一风向
工业区应布局在
下风向地带
季风影响
工业区要布局在与
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多种风向
工业区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
上风向地带
全年单一风向
季风影响
多种风向
(2)河流流向决定产生水污染的工业区的布局
存在水污染的工业区要布局在城市河流的
下游。
(3)距离决定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区的布局
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区要远离
城区和农田。
5.城镇功能分区的形成
城镇中不同的土地,在不同活动的竞争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其关系如下:
6.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7.经济因素对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而城镇地租水平由
距离城镇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决定,如下图所示。
8.土地付租能力图的判读技巧
该土地付租能力图说明经济因素对城镇功能分区影响的两个具体表现,即
地租水平和付租能力。
地租水平由距离城镇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决定,付租能力由各类活动的
收益决定。
地租水平线
付租能力
功能区
区位选择原因
字母
名称
字母
名称
a
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
最大,距离城镇中心的远近对商业区的影响最大
A
商业区
靠近
城镇中心,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商业付租能力最高
b
住宅
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较小,距离城镇中心的远近对住宅区的影响
较小
B
住宅区
靠近城镇中心,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c
工业
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最小,距离城镇中心的远近对工业区的影响最小
C
工业区
工业生产占地面积较大,
地租成本比较高,远离城镇中心可降低成本
总之,该图判读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
(1)判断地租水平与距城镇中心距离的关系。
根据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可知距城镇中心越近地租水平越高。
(2)判断三类经济活动的付租能力变化趋势。
根据图中三条直线斜率的变化判断商业、住宅、工业三类经济活动的付租能力随着距城镇中心距离的增加都在下降。
根据斜率变化的大小可判断商业最陡,
住宅次之,
工业最缓;三者的下降速度不同,商业最快,住宅次之,工业最慢。
(3)判断三类经济活动的最优区位。
如上图,A段商业付租能力最强,B段
住宅付租能力最强,C段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因此,A段可能成为商业区,B段可能成为住宅区,C段可能成为
工业区。
下图为某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城镇中心距离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
(1)~(3)题。
(1)图中Ⅰ、Ⅱ、Ⅲ三条曲线依次代表的功能区是( )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C.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D.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2)图中可以形成商业区的有( )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④⑥D.①②③
(3)在③处Ⅰ类型功能区付租能力有所提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处( )
A.商品丰富B.居民购买力大
C.交通发达D.环境优美
科学思维
付租能力曲线的判读方法
第
(1)题,读图可知,Ⅰ曲线在城镇中心付租能力最强,为商业区;Ⅱ曲线次之,为住宅区;Ⅲ曲线付租能力最弱,且在外围付租能力最强,为工业区。
第
(2)题,读图可知,①③⑤处Ⅰ曲线(商业)付租能力最强,为商业区。
第(3)题,影响付租能力的因素除距城镇中心远近外,主要是交通通达程度,③处Ⅰ类型功能区付租能力提高,主要原因是交通发达。
[答案]
(1)B
(2)A (3)C
提升运用能力
城市不同功能区发展程度的差异可以通过功能区人口迁移结构反映出来。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某年的不同年龄段人口迁移数量统计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
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D.行政区
答案 C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功能区15~44岁青壮年人口迁入最多,说明该功能区对劳动力需求最大,故该功能区最可能是工业区。
2.该功能区内最迫切需要增加的配套设施是( )
A.养老院B.医院C.商场D.中小学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5~14岁人口迁入量大,主要是跟随父母迁入该地,为了解决5~14岁人口上学的问题,迫切需要增加中小学数量。
任务探究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
城市岛国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附近。
该国不仅重视教育,发展科技,还大力建设公共住房,解决了大部分国民的居住问题。
如今该国的金融、旅游等服务产业辐射六大洲,工业产品在世界范围内也广受欢迎。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新加坡非常重视城市的总体规划。
下图为新加坡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指出高密度住宅区的分布特点及其好处。
(2)指出城市绿地的布局特点及其环境效益。
(3)新加坡成为世界级宜居城市,原因是什么?
[成果展示]
(1)特点:
沿快速交通线呈带状分布。
好处:
方便居民出行。
(2)特点:
分布广泛;镶嵌在各住宅区之间。
环境效益: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候;降低噪音。
(3)环境优美;房屋质量和结构好;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齐全;社会治安好。
1.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方法
(1)加强城乡空间结构的
规划。
(2)合理布局城乡功能区(合理配置城乡功能区的相对位置)。
(3)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4)加强城乡
绿化和隔离带建设。
(5)加强城乡功能区之间的联系。
(6)分散城乡压力,建设城乡新区。
2.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城乡土地利用效率。
(2)有利于改善城乡
环境和居住环境。
(3)有利于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
(4)有利于促进城乡的经济发展。
(5)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
海港城市秦皇岛市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
读图,完成
(1)~
(2)题。
(1)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秦皇岛市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
这样做是为了( )
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
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C.传承悠久历史文化
D.发挥自然环境优势
(2)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向中部发展轴转移。
其目的主要是( )
A.转移企业污染空间
B.优化城市功能分区
C.调整第二产业结构
D.发挥自然环境优势
科学思维
合理利用城市空间的分析思路
第
(1)题,秦皇岛北部是山地,南部临海;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可发挥自然环境优势,来调整城市布局。
第
(2)题,秦皇岛市南部沿海打造休闲旅游、出海港口建设,引导工业向中部、北部发展,可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以优化城市功能分区。
[答案]
(1)D
(2)B
提升运用能力
下图是河北雄安新区城乡空间布局结构示意图,雄安新区采用一主、五辅、多节点空间布局,按1万人/平方千米控制人口密度。
未来,雄安新区将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
据此完成1~3题。
1.雄安新区的空间布局( )
A.有效控制城市占地规模
B.利于各城区之间沟通联系
C.缓解主城区的过度拥挤
D.彻底解决城市的环境问题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分析可知,雄安新区采用一主、五辅、多节点空间布局,而且大量控制人口密度,避免大量人口和经济活动集中于主城区,能够缓解主城区的过度拥挤,故C项正确。
2.白洋淀广阔的水域和新区林带的合理布局将( )
A.使旅游业成为主导产业
B.大幅增加区域降水总量
C.有效杜绝雾霾现象发生
D.营造优质绿色生态环境
答案 D
解析 白洋淀广阔的水域和新区林带的合理布局能够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从而营造优质绿色生态环境,故D项正确。
3.雄安新区发展中要想始终保持良好环境,应该( )
A.吸引高能耗、高产值企业落户
B.提高绿色、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C.预留土地,进行垃圾露天堆放
D.调入水资源以满足绿化的需求
答案 B
解析 雄安新区发展中要想始终保持良好环境,需要保持合理的城市规模,进行城市的合理规划,提高绿色、公共交通出行比例,B项正确。
03、综合活动区
释疑教材拓展视野
图表问题巧点拨
[教材第30页探索]
点拨 1.结合半坡遗址所在的陕西省西安市,为我国北方地区,降水相对较少,所以古代村落选择在河流沿岸;村落建在阶地上,地势较高,不怕夏季暴雨多发的高水位。
2.根据材料总结功能区,从材料中获取其位置信息。
答案 1.在浐河阶地上,既可以为村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也减少了河水上涨可能产生的影响。
2.包括居住区、墓葬区、制陶作坊区。
中央为居住区,中心大型房屋前为公共空间。
居住区外围环绕一条大型壕沟,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为制造陶器的窑场。
[教材第32页活动]
点拨 根据图像可知,集聚型乡村居住区相对集中;在居住区的中心,或某个显著位置处,如房屋之间通道(小巷)的交会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中图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高中地理 必修 第二 册学案 乡村 城镇 内部 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