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docx
- 文档编号:7623008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46.36KB
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docx
《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
第五单元 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 一、健康监测
(一)健康监测的实施
1.监测对象 被抽选出的监测对象应具有代表性,覆盖所在地区城乡各级学校的学生。
为减少样本量,可以普通大、中、小学校不同年级的部分学生为代表。
如小学以一、三、五年级,中学以初一、初三、高二年级,大学以一、三两个年级的学生为代表。
每一性别-年龄组的监测人数不应少于300人。
2.监测时间 一般规定在每年同一时间(如每年的5月至8月底)内进行。
监测人员需事先接受严格培训,掌握统一的方法和标准。
3.监测内容
(1)生长发育状况:
是评价儿童少年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
可从下列方面挑选指标:
①形态指标,如身高、体重、坐高、胸围、肩宽、骨盆宽、上臂围、肱三头肌和肩胛下皮褶厚度等。
②功能指标,如肺活量、血压、脉搏。
③运动素质指标,如50米跑(反映速度),立定跳远(反映下肢爆发力),斜身引体、引体向上和一分钟仰卧起坐(反映肌力),立位体前屈(反映柔韧性),50米×8往返跑、800米或1000米跑(反映耐力)等。
条件成熟时还可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学生的个性、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心理卫生状况。
(2)因病缺课状况:
包括月病假率、因病缺课率及其病因分析等。
(3)疾病或异常:
包括:
近视、沙眼、弱视、龋齿、牙周疾病、肥胖、营养不良、脊柱弯曲、神经官能症等。
可通过测定血红蛋白、检查蛔虫卵等方法,筛查贫血和肠道蠕虫感染。
各地在完成国家、省市区下达的监测任务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和人力、物力资源,适当增加某些监测项目。
为保证监测质量,应对监测全过程进行严密的质量监控。
不仅需对监测对象的确定和抽样原则,监测的指标、内容、方法和过程等进行周密的设计,精心组织落实,而且应严格进行现场复测检验和数据统计前的数据逻辑检验。
具体要求和措施详见第三章第一节。
(二)儿童少年时期患病特点
儿童少年期疾病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并和集体生活、学习条件密切相关。
1.婴幼儿期 常见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蛲虫病和佝偻病。
2.学龄前期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上呼吸道感染仍较多,消化道疾病有所下降,肠道寄生虫病、龋齿、沙眼等患病率有较大增加。
3.童年期(学龄期) 呼吸道、消化道疾病仍居前列,与卫生习惯和生活条件有密切关系的蛔虫、沙眼感染最多见。
近年来沙眼、蛔虫感染率在城市有较大幅度下降,龋齿患病率则略有上升。
与学习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近视和脊柱弯曲异常等患病率比学龄前大幅增加。
结核病、意外事故等与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
4.青春期(中学阶段)
沙眼和蛔虫感染率明显减少,龋患率也呈下降趋势(与乳恒牙交替有关),而与学习负担有关的近视却逐年明显增多。
青春期少女中月经异常(包括痛经)较多见。
风湿病、肾炎、肝炎、结核病、胃病等较前有所增多。
中学生中慢性鼻炎、副鼻窦炎较多,是兵役体检不合格的重要原因之一。
青春期心理行为问题较为突出,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学校常见病预防
(一)视力低下
1.防治视力低下的核心是近视
近视,是指眼睛辨认远方(5米以上)目标的视觉能力低于正常。
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眼轴长度正常,而晶状体屈折力过强,称屈光性近视;
②晶状体屈折力正常,但眼球前后轴过长,称轴性近视。
近视与视力低下的含义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通常用远视力表检查视力,凡裸眼视力低于5.0称视力低下。
各种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弱视和其他眼病均可造成视力低下,但大多数由近视引起。
据调查,在视力低下中近视所占比例,小学生为50%~60%(其余多为生理性远视),中学生为70%~90%,大学生达90%以上。
因此,预防近视是保护学生视力的核心。
2.视力不良和近视的发生规律
历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都证实,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80%以上为近视)随学习年限的增加而上升。
自小学开始,城市学生中的近视构成比一直超过乡村,女生超过男生。
年龄越小,轻度视力不良者比率越高;随年龄增长,重度视力不良者的构成比逐步上升,达到50%~60%;而轻度者的构成比则从7岁时的70%左右逐步下降到19~22岁时的10%~15%。
调查还发现,重点学校学生因学习负担重,视力低下率显著高于非重点学校学生。
3.近视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
儿童少年近视发生发展,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环境因素:
据山西医学院儿少卫生教研室调查,有躺着看书习惯的12~14岁学生近视率为60%,而对照组(无该习惯者)仅30%。
对该年龄段女生的视力及其影响因素的追踪观察发现,引起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首先是睡眠时间短和视近工作时间长,其次是躺着看书。
(2)遗传因素:
学生近视的发生与否有家族遗传因素。
有学者认为,我国有约占总人口2%的高度近视(一6.0D以上)患者,基本上由遗传决定,其中大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上海市进行的双生子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的遗传度为65%,提示在决定近视发生的个体差异中65%受遗传因素影响,仅35%由环境因素决定。
上海市眼病防治所通过家系调查计算出,中、低度近视的遗传度为50.5%,提示近年来学生近视率的大幅增加既与环境因素(如课业负担重,视近负荷增加)有密切关系,也有一定的遗传基础。
提示父母或家族中患有近视的儿童应作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重点对象。
(3)体质、营养和健康因素:
儿童少年的体质、营养和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近视的形成和发展。
青春期少年在生长突增的同时,眼轴出现一定程度延长,因而在学习负担加重和不良学习环境影响下,不仅易发生近视,而且其严重程度会加快发展。
体质孱弱或患重病后抵抗力下降时,如持续用眼导致眼疲劳程度加重,也易发生近视。
还有些研究提示,儿童少年近视与糖、蛋白质、钙的摄入量和体内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如铬、锌、铜、钠)等因素有关。
4.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近视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多种多样。
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应兼顾各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措施:
(1)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预防近视眼的根本措施是限制过多的长时间近距离视近物活动。
日本曾采取让小学生每天减少学习时间的措施。
5~6年后近视眼患病人数降低一半以上。
武汉医学院(1980)对347名学生(694只眼)的调查发现,暑假后32.85%的眼视力有所提高,其中小学生占48%。
中学生占22%,小学低年级视力改善程度最明显。
应合理安排生活制度,缩短近距离工作时间,每天保证一小时以上的课外活动,睡眠要充足。
应充分利用课间10分钟休息,采用活动性休息方式。
每日可3~4次向5m以外的远处眺望;远望时宜选择固定目标,如树木和房屋,每次5~10分钟,避免刺眼的强光刺激。
(2)重视读写卫生:
阅读、书写时坐姿要端正,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0~35cm左右。
阅读时尽可能使书本平面与视线成直角,使书本上每一个字中两笔画延伸到眼所形成的视角最大,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影像最清晰。
因此,在平面桌上阅读时,宜适当垫高书本上端,或使用可调式阅读架,使书本与桌面形成30°~40°夹角。
读写持续时间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每隔1小时左右应短时间休息,变换活动或望远,帮助消除眼疲劳。
边走路边看书,或在震荡大的车厢里看书时,书本与眼的距离不断改变,字体不易看清,同时由于需要不断调节,眼睛极易疲劳。
躺着看书不易保持适当的眼书距离和充足的光照度,易使眼和全身都产生疲劳。
还应避免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地方读写。
(3)开展体育锻炼,增加室外活动:
活动有助使眼压下降。
国外专家研究表明,一次剧烈运动可使眼压平均降低6mmHg并维持1小时;自行车负荷运动试验1分钟后眼压可降低25%;这些变化都有助于预防近视眼。
弹跳活动时全身器官进入运动状态,而且为保证身体下落时的平衡姿态,双眼的几条眼肌须相互协调配合,使物象清晰呈现在视网膜上,从而显著改善视近物活动导致的眼肌紧张状况。
长期坚持爬山、郊游等锻炼,既锻炼体力,陶冶情操,又可在绿色世界中使眼睛得到充分的放松和调节。
眼保健操通过对眼部周围穴位的按摩,可使眼内气血通畅,改善神经营养,达到消除睫状肌紧张痉挛的目的。
实践表明,眼保健操和其他用眼卫生措施相结合,可有效控制近视眼的新发病例,起到保护视力、防治近视的作用。
眼保健操的动作应准确,并持之以恒。
(4)合理饮食,注意营养:
合理营养是预防近视眼的综合措施之一。
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各种营养素平衡摄入,尤其应补充足够的优良蛋白质、钙、磷、维生素,锌、铬等微量元素。
精制糖的摄入应有一定限制。
有研究证明,儿童过量吃甜食可降低巩膜弹性,导致眼轴伸长。
(5)改善学习环境:
教科书儿童读物的字体大小应符合儿童少年的年龄,即年龄越小,字体应越大。
文字与纸张背景的亮度对比应大些,字迹要清晰,便于阅读。
尽量使用色深质软的铅笔,写的字体不宜过小,以减轻眼的负担。
学校应定期检查教室的采光、照明状况;自然采光不足的应增加人工照明;及时检修损坏灯具。
教室墙壁要定期粉刷,黑板要定期刷黑,使其平整无反光。
课桌椅应根据学生身高进行调整,定期轮换座位,保证正确的读写姿势。
(6)定期检查视力:
学校应每年两次进行视力检查,了解学生的视力变化,早期发现视力开始下降的学生,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近视的发生发展。
通过视力表可检出视力不良,进一步通过串镜检查大体区分出视力不良的性质(近视、远视和其他原因),但这些工作都属于筛查,不能代替诊断。
可疑的近视学生应前往医院眼科,通过散瞳验光明确诊断。
(7)健康教育:
利用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用眼卫生的健康宣教,提高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对保护视力重要意义的认识,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
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基础上采取用眼卫生措施:
“读写姿势要端正,眼书距离保持一尺(33cm)左右”;“连续看书一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不要在直射阳光或暗弱光线下看书写字”;“不躺在床上或走路乘车时看书”。
又如“三个一”,即:
“写字时眼距书本或笔记本一尺;胸距桌近缘一拳;手指距笔尖一寸”等。
看电视的用眼卫生要求是:
每半到一小时应休息5~10分钟;眼与电视屏面的距离应为电视屏面对角线长的5~7倍;屏面高度略低于眼睛,画面有良好对比度,亮度适中,室内保持一定照度;看完电视后做些轻松的全身活动;或做眼保健操以缓解眼的调节紧张。
5.近视的矫治
对近视患者应积极矫治,主要针对调节紧张性近视。
矫治措施须符合“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原则。
常用方法有:
(1)阿托品类制剂:
可降低屈光度,缓解消除调节性紧张。
使用方法:
①0.5%或1.0%阿托品溶液点眼,单眼或两眼交替使用,避免给儿童少年的学习带来困难。
用药期间需严密观察用药反应(如过敏性结膜炎、睑皮炎等),发现后及时采取措施。
本溶液有一定副作用,严禁在青光眼或眼压高的学生中使用。
②0.O1%阿托品溶液点眼,剂量低,可有效避免副作用,但长期疗效尚不肯定。
(2)云雾法(雾视法):
给学生戴上凸透镜片后,观看物体时视力模糊,如处在云雾中,对缓解眼睫状肌的调节紧张有一定效果。
做法是:
课外活动时将视力不良学生组织起来,戴+2.0~+3.0D眼镜进行远眺或户外活动。
选择镜片以能识别视力表4.0行视标为准,每次戴镜持续时间为半小时至1小时,6天一疗程,持续2~3周。
(3)科学佩戴眼镜:
轴性近视者使用调节紧张性方法是无效的,需经眼科医生验光后佩戴眼镜。
配镜原则是:
不充分矫正,以佩戴后能获得较好视力的低度凹透镜为宜。
轻度近视者可戴双焦距眼镜,以减轻视近工作时的调节负担。
目前佩戴隐形眼镜(角膜接触镜,0rthokera-tology)的青少年增多,需注意卫生要求,防止出现感染性角膜炎等并发症;一旦发现感染应抓紧治疗,以免导致不良后果。
(4)手术治疗:
可使用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治近视。
目前常用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等。
这些手术对设备、技术条件要求很高,还应注意适应证。
发育尚未成熟的儿童少年不宜使用。
(二)沙眼
1.流行病学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眼病,传播面广,幼儿期和学龄期患病率高。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中小学生沙眼患病率城市约40%~60%,农村约60%~80%。
沙眼发展到晚期,常因并发症而导致视力障碍乃至失明。
新中国成立前,沙眼患者中有1.2%致盲;而所有盲人中的40%因沙眼引起。
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开展全国性沙眼普查普治工作,加之生活水平提高、卫生条件改善,沙眼患病率大幅度下降。
目前我国城市学生沙眼患病率已降到10%以下,北方农村接近20%。
感染沙眼的主要原因是不良卫生习惯引起病原体传播。
沙眼通过接触传染,凡是被沙眼衣原体污染的手、毛巾、脸盆、水及其他公用物品都可传播。
儿童沙眼多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传染。
资料表明,同一农村环境中,无沙眼母亲的子女沙眼患病率为37.7%;而有沙眼母亲子女患病率高达82.5%。
2.预防措施
预防重点是防止接触感染,主要措施有:
(1)积极治疗现患者:
是预防沙眼传播的最主动措施。
在治疗儿童少年患者的同时,还应抓紧治疗保教人员和家长中的现症者。
(2)人员培训:
有计划地定期培训保教人员、保健教师和校医等,使他们掌握防治沙眼的基本知识,以及对沙眼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技能。
(3)加强健康宣教:
以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采用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以学生、家长、教师、幼儿园保育员等为重点人群,传授有关沙眼的病因和防治方法。
注意培养儿童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如勤洗手,流动水洗脸,不共用毛巾和脸盆,不用脏手、衣服或不干净的手帕擦眼睛等。
用过的手帕、毛巾要经常洗晒。
3.治疗方法
治疗沙眼主要使用利福平、四环素族、金霉素等抗生素。
近年来各地通过临床疗效观察证明,酞丁安滴眼液不仅对沙眼衣原体有较强抑制作用,而且能阻止衣原体的繁殖和包涵体形成。
治疗用法:
外用酞丁安滴眼液,日3次,每次1~2滴,4周一疗程对轻度沙眼,有效率可达100%;中、重度沙眼适当延长疗程后,亦可取得显著疗效。
滴眼药水应一人一支,不能混用。
施治者在点眼药前须洗净双手,防止衣原体通过污染手带入眼内。
(三)龋齿
龋齿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脱矿和有机质分解,随病程发展而从色泽改变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
龋齿可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
它是人类中广泛流行的慢性疾病,也是学生常见病之一,流行面广、发病率高、危害大。
因此,WHO将其列为全球范围需重点防治的第三位非传染性疾病。
儿童患龋后不仅引起疼痛,而且影响食欲、咀嚼和消化功能,对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龋齿如不及时治疗,会因细菌的侵入而继发牙髓炎、齿槽脓肿、颌骨骨髓炎等。
龋蚀的牙齿作为各种细菌的藏匿地,还可通过变态反应等方式,诱发诸如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肾炎、心内膜炎等全身性疾患。
1.流行特点
(1)龋患率:
与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密切有关。
发达国家龋患率较高。
美国12岁儿童的恒牙龋患率达90%;欧洲各国小学生龋患率高达98%。
日本二次大战前小学生恒牙龋患率为40%~60%;随着战后经济发展,膳食结构变化,糖消费量大量增加,1957年龋患率上升到70%,1980年达91%~95%。
尽管我国学生龋患率正在上升,但与发达国家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各地儿童的龋患率存在以下特点:
幼儿园儿童高于小学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城市高于农村,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
(2)龋均和患者龋均:
患者乳牙龋均1岁时已达2个,3岁达5个,7岁时达高峰为5.9个,以后逐年下降。
恒牙龋均及患者恒牙龋均6岁时分别为0.3个和1.4个,以后逐年上升,16岁时分别为1.7个和2.9个。
无论龋患率或龋均,乳牙龋都明显高于恒牙龋。
因此,防龋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幼儿园儿童和小学生人群
(3)龋齿的度数分布:
乳、恒龋的度数分布有显著差别。
据北京市调查:
乳牙龋的 浅龋(1~2度)率占47.2%
深龋(3~5度)率占52.3%;
恒牙的 浅龋率则高达85.4%,
深龋率仅占14.6%。
提示:
乳龋发展较快,应适当提高检查密度,及时矫治;恒龋发展相对慢,早期充填可取得较好疗效。
(4)好发牙和好发部位:
乳龋的好发牙是第一、二乳磨牙(第四、五乳牙),尤其第二乳磨牙;恒龋的好发牙是第一、二恒磨牙(第六、七恒牙),尤其第一恒磨牙(俗称“六龄齿”)。
乳、恒龋的好发部位有相同之处,都以咬合面为主;乳磨牙、恒磨牙的咬合面分别占好发部位的60%~70%左右。
因此,向儿童少年宣传刷牙的正确方法时,应强调重点刷磨牙及其咬合面。
2.致病因素
龋齿病因明确。
根据凯斯(keyes)“三联因素论”,龋齿由细菌、食物和宿主(主要指牙的敏感性)等三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
其后纽布罗姆(Newbrum)提出,龋齿的发生、发展是相对缓慢的过程,龋病须有充分的作用时间以完成致病过程,所以在keyes理论基础上补充了一个时间因素,形成“四联因素论”。
(1)细菌:
细菌是龋齿发生的必不可缺因素。
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能产生葡萄糖基转移酶,使蔗糖转化为高分子细胞外多糖;多糖诱发变形链球菌的特异性聚集反应,使之易黏附于牙面。
变形链球菌的产酸能力强,从而导致龋病的发生。
其次,放线菌菌株与根面龋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
此外,乳酸杆菌往往在深龋洞内大量存在,有相当发酵能力,其致龋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应特别注意细菌、菌斑的相辅相成、共同致龋作用。
菌斑(由黏附在牙面上的细菌和糖类食物残屑形成)是细菌在牙面上代谢和致病的生态环境;细菌在牙菌斑深处产酸,酸逐渐腐蚀牙齿,使牙齿脱钙、软化,造成组织缺损而形成龋洞。
(2)食物:
碳水化合物(尤其蔗糖)是主要的致龋食物,不但可酵解产酸,降低菌斑pH值,还可通过合成细胞内外多糖的过程,直接参与菌斑的形成和作用。
儿童爱吃的带有黏性的甜、精细糕点、饼干、糖果等易黏附在牙面,或滞留在牙齿窝沟内发酵,诱发龋病。
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蔗糖消耗量和龋齿患病率间存在高度的正相关。
糖的种类不同,致龋能力也不一样。
糖类的进食时间、频率、方式对龋病的发生有不同影响。
儿童睡前吃糖、饮含糖饮料更易于致龋。
(3)宿主:
指牙齿对龋病的抵抗力或敏感性。
对宿主的抗龋力起重要作用的影响因素有:
①牙齿的形态结构、排列组成,如牙齿的点、隙、裂、沟处易患龋。
②牙齿排列不整齐,拥挤重叠,易滞留食物残渣和细菌,也易患龋。
③唾液的流量越多,流速越快,其清洁牙齿、稀释口腔内酸的能力越强,越有助于抑制龋病发生。
④营养状况。
若膳食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微量元素氟),将显著降低牙齿的抗龋能力。
⑤全身性内分泌功能改变,如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病症,都会影响牙齿的抗龋能力
(4)时间:
时间对龋病发生的影响作用表现在两方面。
①龋病的发生,即从开始形成菌斑到出现一个小的早期损害(大小刚能勾住探针),再发展为龋洞,是一个缓慢的逐步发展过程,平均需18个月。
如能在其不同发展阶段及时干预,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所有牙的龋齿发生都有明显的周期性曲线,一般在牙萌出后2~4年内龋患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提示在牙釉质表面的成熟过程中易患龋。
②2~14岁在整个儿童少年生长过程中,都既是乳牙,也是恒牙的患龋敏感期。
其中6~8岁期间龋患率的下降,是因为乳恒牙交替而出现的假象。
实际上,在该年龄期前后5年左右,都是龋病发病的高峰期。
了解这些特点,对学校口腔预防保健的工作安排及其科学管理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3.龋齿的预防措施
应针对龋病发生的四联因素,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1)加强口腔保健宣教:
教育儿童从小认识口腔保健的重要性,懂得龋齿对健康的严重危害,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学校应和家长密切配合,督促孩子从小注意口腔清洁,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或吃糖果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的习惯。
应强调睡前刷牙比早上刷牙更重要,目的是清除残留食物,减少或控制菌斑。
要指导儿童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
发现横刷现象,应及时予以纠正,因为这一方法不仅不易除掉牙齿缝里的食物残屑,而且易损伤牙齿,甚至导致牙龈萎缩、牙根外露和出血。
应采用竖刷法,即:
刷上牙内外面时从上往下刷,刷下牙内外面时从下往上刷;刷咬合面时前后拉动着刷;各牙面和缝隙均应仔细刷到,尤其要注意磨牙的咬合面。
为有效去除牙菌斑,每次刷牙的时间不宜少于3分钟。
刷牙的最佳时间是进食后3分钟;刷牙后充分漱口。
应根据儿童年龄选择大小适宜的保健牙刷。
刷牙后应将牙刷冲洗干净,牙头向上,放通风处存放。
牙刷不宜使用过久,3个月左右即应更新,以免细菌附着于牙刷,引发疾病。
(2)定期口腔检查:
是防龋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应至少保证有一次。
定期检查有利于及早发现龋齿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龋蚀进一步发展。
每次口腔检查后,学校应认真分析检查和治疗结果,修订预防措施,调整治疗方案。
(3)合理营养和体育锻炼:
日常饮食中应供给合理充分的营养,尤其应注意
摄入钙、磷、维生素(尤其维生素D);适当多补充豆类、乳、肉类、蛋等优良蛋白质,芝麻、鱼虾等富含钙的食物,富含纤维素的蔬菜等。
茶叶含氟量较多,可适量饮用或用茶水漱口。
要限制精制糖摄入,尤其不宜多吃黏稠甜食和黏点心。
它们在牙面、窝沟的停留时间长,致龋作用大。
还应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接受足够的日光,促进身体和牙齿发育,增强抗龋能力。
(4)药物防龋:
主要使用氟化物,是世界公认的有效防龋方法,有全身加氟法和局部加氟法两种。
全身加氟法主要是在低氟地区对饮用水进行加氟处理,使机体摄入氟化物后再转运至牙釉质。
不同地区水源含氟量不同。
为确保氟化饮水的安全性,各地应以氟牙症指数(反映人体摄氟量)作为饮水加氟的依据。
若氟牙症指数大于0.6,不需饮水加氟。
全身用氟法还可通过对食品(面粉、食盐、牛奶、饮料等)加氟、使用氟片等方法。
局部加氟法适应范围更广。
如用0.2%氟化钠溶液漱口,每周一次,每次含漱两分钟,含漱前后清水漱口。
还有牙面涂氟、氟离子透析等。
用含氟牙膏刷牙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对乳、恒牙均有良好的防龋作用。
对年幼儿童,实施中应加强监督,防止大量吞人氟制剂,导致氟中毒。
(5)窝沟封闭:
是WHO推荐的另一重要防龋措施。
牙面的窝沟,特别是磨牙的颌面窝沟和各牙间的点隙裂沟,是釉质发育的薄弱结构,易窝藏口腔细菌并在其中形成菌斑,而且极不易清洁,故最易受到龋蚀的侵害。
窩沟封闭利用合成高分子树脂材料的强大防酸蚀能力,将点隙裂沟封闭,像一道屏障,起到隔绝口腔致龋因素侵害窝沟的作用。
正确选择适应证,对取得良好的封闭效果至关重要。
应重点选择那些牙面深、窝沟窄的牙齿以及那些已患早期龋或可疑龋的点隙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 少年 健康 监测 常见病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