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docx
- 文档编号:7621313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49
- 大小:49.78KB
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docx
《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
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
二○○二年八月
重庆市1∶50万地质系列图
编纂委员会成员
主任委员:
李后蜀
副主任委员:
汪小昆
委员:
黎力刘安云袁兴平朱永琴邓富银吴时兴
总编辑:
黎力
副总编:
刘安云袁兴平
图幅负责:
朱永琴吴时兴
内容简介
重庆市地跨扬子准地台和秦岭地槽褶皱系两大构造单元,经中元古代——晚元古代早期基底形成阶段、南华纪——三叠纪槽台分野阶段及侏罗纪——第四纪陆内改造阶段的构造——沉积演化作用形成了现今的地质构造格局。
扬子准地台划分为重庆台坳、上扬子台坳、大巴山台缘三个二级构造单元,以及四个三级构造单元和八个四级构造单元。
其褶皱基底由青白口系板溪群组成,南华系——中三叠统主要为海相台地型建造序列,晚三叠世以来发育大型陆相盆地沉积。
盖层除北缘部分为印支褶皱,渝东南为燕山褶皱外,其余大部分均为喜马拉雅褶皱,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台区的断块、表层扭动。
各构造单元构造形态及其在空间的分布各具特征,渝东南为北北东向城垛状褶皱,渝西小部为舒缓背斜、穹隆与向斜,其余大部分地区则表现为北北东——北东向梳状褶皱。
秦岭地槽褶皱系仅划分为北大巴山冒地槽二级构造单元,以青白口系龙潭河组组成褶皱基底,南华纪——寒武纪以冒地槽型沉积为主。
地壳运动以印支运动为主,构造形迹多表现为北西向复合构造。
说明书及图件是在参考、利用、综合研究《四川省区域地质志》以及区内和周边1∶20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等资料的基础上编制的。
前言……………………………………………………………………………………1
第一章构造旋回及构造层划分………………………………………………………2
第一节构造旋回及构造层划分原则……………………………………………2
第二节构造旋回及基本特征……………………………………………………2
第二章构造单元划分其及基本特征………………………………………………5
第一节构造单元划分及命名原则………………………………………………5
第二节构造单元基本特征…………………………………………………………5
第三章深、大断裂及基底断裂……………………………………………………26
第一节深、大断裂…………………………………………………………………26
第二节基底断裂及隐伏断裂……………………………………………………26
第四章新构造运动……………………………………………………………………28
第一节升降运动……………………………………………………………………28
第二节活动断裂及地震…………………………………………………………28
第五章构造—沉积演化简史………………………………………………………29
第一节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扬子地台……………………………………29
第二节南华纪—三叠纪槽台分野阶段…………………………………………29
第三节侏罗纪—第四纪陆内改造阶段…………………………………………30
前言
重庆市地处我国西南部,东与湖北省、湖南省接壤,南接贵州黔北,西与四川省毗邻,北抵大巴山在城口—巫溪北侧与陕西省分界。
地理坐标:
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1′~32°12′,面积万平方公里。
重庆市地处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区结合部。
中、西部属丘陵地貌,北、东、南为边缘中、低山区。
区内水系发育,气候湿润温和,交通方便。
本说明书及图件是在参考、利用、综合研究《四川省区域地质志》以及区内和周边1∶20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等资料(截止1999年)的基础上编制的。
根据区内构造形态及其在空间的分布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从而划分了以城巴断裂带为界的扬子准地台和秦岭地槽褶皱系两个Ⅰ级构造单元。
在扬子准地台中以沙市隐伏断裂和七曜山基底断裂为界划分出了大巴山台缘坳陷、重庆台坳、上扬子台坳三个Ⅱ级构造单元,同时根据各Ⅱ级构造单元中的不同构造形态又划分出了四个Ⅲ级构造单元及八个Ⅳ级构造单元。
在秦岭地槽褶皱系中,仅存一个北大巴山冒地槽Ⅱ级构造单元。
其总的构造面貌为:
渝东北(沙市隐伏断裂以北)构造线多为北西向,褶皱由北往南其强度和密度均逐渐减弱,由紧闭倒转褶皱、斜歪褶皱到开阔褶皱,轴面由倾斜到直立,逆冲断层多发育于背斜核部,其规模从北往南亦逐渐减弱到不发育,据区域资料及专题研究成果,其构造形态定型为印支褶皱造山运动,构造层在城巴断裂带以北为南华系代安河组—寒武系八仙组,以南为南华系明月组—三叠系;渝东南(七曜山基底断裂南东)为北北东向背向斜等宽的城垛状褶皱,断裂较为发育,且具有多期活动性质,酉阳、黔江一带的上白垩统正阳组角度不整合于侏罗系及以老地层之上,表明该区构造形态定型为燕山期的褶皱造山运动;渝西(华蓥山断裂以西)小部为舒缓背斜、穹隆与向斜,这与川中威远—龙女寺古隆起有关,其余大部分地区(华蓥山断裂与七曜山基底断裂之间)则表现为北北东—北东向高窄背斜与宽缓向斜构成的隔挡式褶皱,主要是在燕山期及以老造山运动形成的构造形态基础上,经过喜马拉雅期造山运动改造而形成现在的构造面貌。
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间歇性抬升、表层扭动及断裂活动。
本说明书及图件重点突出了区内各构造单元及其主要构造形迹特征,同时对新构造运动、构造—沉积演化史作了简要的描述。
本说明书采用多旋回槽台说并参考现代构造学的一些新进展和新理论编写。
第一章构造旋回及构造层划分
第一节构造旋回及构造层的划分原则
构造旋回是通过对某褶皱带的角度不整合来确定的。
褶皱幕往往相对集中在某些不太长的地质时期内,这一时期就是所谓的褶皱期或造山期。
同时褶皱幕在时间上表现出周期性和阶段性,即地壳既有较长宁静期(造陆或升降运动),又有较短促的活动期(造山或褶皱运动)。
宁静期和活动期的交替,表现了地壳构造不断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构造层是褶皱带一定发展阶段的建造或构造岩石组合,是构造旋回的物质表现。
构造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壳运动、不整合建造差异、岩浆活动及区域变质等。
构造层内根据平行不整合大型沉积旋回、沉积相及岩石组合差异可进一步划分亚构造层。
根据以上原则,重庆构造旋回及构造层的划分如表1。
第二节构造旋回及基本特征
1、晋宁旋回
该旋回主要形成褶皱基底,组成褶皱基底的沉积建造为:
a发育在古陆内部的冒地槽沉积如板溪群;b发育在古陆核边缘的优地槽沉积如龙潭河组。
分布于秀山附近的板溪群与上覆南华系多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且板溪群为变质岩,而上覆岩石则为未变质沉积岩。
而渝东北分布于城口的龙潭河组及上覆南华系虽均具变质作用,但两者的沉积建造类型有明显差异,且多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局部可见角度不整合接触。
2、澄江旋回
在秦岭褶皱系南缘,澄江运动主要表现为沿扬子陆块边缘的断陷,除晚南华世末局部上升外,全区以沉陷为主。
在扬子准地台上,澄江运动不属于褶皱运动范畴,多以块断显示其特色。
3、加里东旋回
台区加里东旋回没有造山运动。
下古生界各系之间多为平行不整合,为一套滨海——浅海相碳酸盐沉积及陆源砂泥质沉积,其建造系列为藻礁碳酸盐建造——远硅质建造——异地碳酸盐建造——陆源碳酸盐建造。
北大巴山冒地槽褶皱带以城巴断裂带与扬子准地台的大巴山陷褶束相邻。
加里东旋回没有造山运动,此期沉积物主要由震旦系和寒武系组成。
震旦系为炭质板岩、灰岩、硅质岩;寒武系为远硅质建造、陆源碳酸盐建造、碎屑岩建造。
各系间均为整合接触,普遍遭受区域动力变质,并有广泛的辉长岩、辉绿岩脉侵位。
4、华力西旋回
华力西旋回上限为中二叠世末,仍属造陆运动性质,此期的构造继承了加里东期构造格局,但其隆升范围较加里东期广,因此缺失地层较多,泥盆系、石炭系在区内大部分地区缺失,局部有零星出露。
5、印支旋回
印支旋回时限为晚二叠世至三叠纪,台区印支运动分为两幕。
早幕表现为须家河组(香溪组)沉积前的微角度——平行不整合;晚幕表现为侏罗系与三叠系之间的角度平行不整合。
其特点是:
与相邻槽区的主要褶皱回返时期基本同步,是台缘坳陷的主要褶皱运动,台区内部无褶皱运动,只有升降运动。
印支旋回结束海相沉积的历史形成了中生代陆相盆地。
构造阶段
构造旋回
构造运动
构造层
地层序列
槽区
台区
槽区
台区
槽区
台区
地
台
发
展
阶
段
地
台
晚
期
陆
内
改
造
喜
马
拉
雅
∣
燕
山
旋
回
区
内
未
见
其
构
造
层
喜
马
拉
雅
∣
燕
山
构
造
层
区
内
无
地
层
出
露
Q
喜马拉雅运动Ⅰ幕
K2
燕山运动
K1
∣
J1
地
槽
发
展
阶
段
地
台
早
期
稳
定
发
展
阶
段
印
支
旋
回
印支运动晚幕
印
支
构
造
层
T3
印支运动早幕
T2
∣
P3
华
力
西
旋
回
末华力西运动
华
力
西
∣
加
里
东
构
造
层
P2
∣
D
加
里
东
旋
回
晚加里东运动
加
里
东
构
造
层
∈
∣
Z
S
∣
Z
澄江旋回
澄江运动
澄江构造层
澄江构造层
Nh2
Nh2
活
动
带
及
基
底
形
成
阶
段
活
动
带
及
褶
皱
基
底
形
成
阶
段
晋
宁
旋
回
晋宁运动
晋
宁
构
造
层
晋
宁
构
造
层
Qb2
Qb2
表1重庆市构造旋回及构造层划分表
北大巴山冒地槽褶皱带,在境内出露地层有南华系—寒武系,地层只有平行不整合而无角度不整合接触,三叠纪后盖层统一变形,形成了北大巴山冒地槽褶系构造格局。
6、燕山旋回
在扬子准台台缘坳陷地区(渝东北),燕山运动表现为断块运动,但缺少燕山构造层,主要反映了印支期后的继承性隆升。
上扬子台坳是扬子准地台内有燕山运动确切证据的构造单元。
在黔江、酉阳一带的正阳组明显角度不整合于三叠系—侏罗系之上。
正阳组是燕山运动后在山间盆地内沉积的一套红色复陆屑类磨拉石建造。
7、喜马拉雅旋回
泛指发生在新生代的构造运动。
可分为三幕:
第Ⅰ幕发生于古近纪、新近纪之间,第Ⅱ幕发生于早、中更新世之间,第Ⅲ幕发生于中、上更新世之间(后两幕属新构造运动)。
区内未发现古近纪、新近纪的沉积物。
但从周边地区的资料显示,喜马拉雅运动是重庆市范围内最重要的构造运动,它使自南华纪以来的沉积盖层全部褶皱隆升,结束了湖盆沉积历史。
综上所述,重庆市构造格局的形成经历了各个时期的构造运动,特别指出的是,重庆市范围内北东向构造主要受燕山运动先期形成隔挡式褶皱,而后又经受喜马拉雅旋回的褶皱运动,而形成城垛式褶皱或隔挡式褶皱、隔槽式褶皱。
第二章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基本特征
第一节构造单元划分及命名原则
根据《四川省区域地质志》,结合重庆市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等具体特征,构造单元划分原则为:
地台区一般划分到Ⅳ级,地槽区只划分到Ⅱ级,各级构造单元大部分沿用《四川省区域地质志》中的名称。
对地台区Ⅰ级构造单元的划分,主要依据褶皱基底最后一次的形成时期;Ⅱ级单元反映地台发展阶段形成的大型隆起和坳陷;Ⅲ级单元反映地台发展阶段某一地质时期形成的中型隆起和坳陷;Ⅳ级单元反映后期构造变动及盖层特点。
地槽区因范围小,故沿袭四川省的构造单元划分。
重庆市各级构造单元的划分及名称见图1。
第二节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1、扬子准地台(Ⅰ1)
扬子准地台北以城巴断裂带与秦岭地槽褶皱系分界。
区内扬子准地台的基底仅出露了褶皱基底。
在陆核内部发育有裂陷形成的冒地槽,沉积物以板溪群为代表。
800Ma左右的晋宁运动使地槽褶皱回返,形成了扬子准地台。
地台盖层内,下古生界具有稳定型建造组合特征。
加里东运动使大部分地区抬升,故这些地区缺失泥盆系、石炭系、三叠系下统。
早二叠世末,开始台区整体下沉,处于潮间——潮上环境;中晚三叠世间的印支运动,结束了海相沉积历史,从此进入陆相沉积阶段。
喜马拉雅期,台缘褶皱带普遍发生了前陆逆冲推覆,同时盆地发生隐伏滑脱,不少断裂发生走向滑移,在断裂两侧形成扭动构造。
(1)重庆台坳(Ⅱ2)
东以七曜山断裂为界,是四川台坳的东缘,它在古生代是一相对隆起区。
台坳核部在华蓥山断裂以西,其上盖层普遍缺失泥盆系和石炭系;华蓥山断裂以东则普遍缺失部分古生界,且为一北东向的相对坳陷。
早三叠世晚期,该区发育成为半封闭的内海盆地,发育蒸发式建造,受印支运动末幕的影响,三叠纪后本区进入陆相沉积阶段。
①重庆陷褶束(Ⅲ1)
是位于华蓥山断裂与七曜山断裂之间的北东向褶皱带。
陷褶束内出露的中生代地层主要为三叠系和侏罗系,南部边缘有白垩系。
据航磁资料,其褶皱基底由板溪群变质砂岩、板岩组成。
在古生代,该区相对于川中台拱是沉降区,除缺失部分古生界外,其余地层发育齐全。
坳陷中,从早至晚逐渐由南东向北西迁移。
到中生代,本区则逐渐隆升成陆。
该区褶皱为狭长的背斜与宽缓的向斜,背、向斜宽度比为1∶3———1∶4,组成隔挡式褶皱。
构造线以北北东为主,但受基底断裂以及盆地边缘构造的制约,常产生联合或复合,形成弧形或似帚状构造。
万州凹褶束(Ⅳ1)
东以七曜山断裂与渝东南陷褶束为界。
它是重庆陷褶束中凹陷最深的地区,其中心在石柱——丰都一带,据航磁资料分析,结晶基底埋深达17公里,该单元以发育北东向褶皱构造为特征(表2),从南西往北东,主要构造迹线走向由北北东自然弯转为近东西,均消失在七曜山背斜北西侧,其北东角成为向西突出的弧形构造带,即“万县弧”。
次级及低序次褶皱往往呈雁形排列,纵列轴北北东,横列轴同主要构造迹线协同一致。
褶皱形态为宽阔平缓的屉形向斜和梳状高背斜相间排列,组成隔档式构造。
构造断层一般发育在背斜核部。
华蓥山穹褶束(Ⅳ2)
西以华蓥山断裂与川中台拱分界,东邻万州凹褶束。
该区以北北东向构造为主,但两端多呈弧形弯曲。
北端受北西向大巴山台缘褶皱带的约束而发生联合,形成“喇叭状”弧形构造;南端受渝黔南北向构造带的复合,形成近南北向的重庆弧。
该区背斜狭窄成山,向斜开阔成谷,组成典型的隔挡式褶皱(表3)。
断层一般发育在背斜核部。
②川中台拱(Ⅲ2)
位于华蓥山断裂以西。
其内侏罗系红层广泛分布。
据深钻资料,其基底由各种片麻岩及岩浆杂岩组成,盖层之下为花岗岩和变质霏细岩;盖层中二叠系平行不整合于下奥陶系之上,早中三叠世发育蒸发式建造,晚三叠世发育灰色复陆屑建造,侏罗系为红色复陆屑建造。
盖层褶皱多为北东—北北东的短轴背斜或鼻状构造及半环状构造(表4)。
其中可分为2个Ⅳ级构造单元。
龙女寺台穹(Ⅳ3)
穹隆地表以出露侏罗系红层为主,深部埋有中生界以老地层。
穹隆轴向近东西,以穹隆为砥柱,在其东南部,表现为半环状的弧形构造。
自贡台凹(Ⅳ4)
区内为其北东部分,凹陷中心在四川省内的观音场—大塔场一带,是一个侏罗纪—白垩纪的凹陷。
区内地表构造主要呈北东—北北东向雁形排列的短轴背斜和鼻状构造。
(2)上扬子台坳(Ⅱ2)
是渝东南的一个坳陷,西以七曜山断裂与重庆陷褶束分界。
台坳内震旦系—侏罗系发育,线形褶皱发育。
褶皱基底板溪群与南华系冰碛层为角度或平行不整合,震旦系为远硅质建造,寒武系为远硅质及内源碳酸盐建造,奥陶系为异地碳酸盐建造及笔石页岩建造,志留系为海退序列的笔石页岩建造—砂泥质建造。
加里东运动使该区隆升,台坳大部分地区缺失泥盆系、石炭系,局部有零星出露;下、中
二叠统为铝土质建造—碳酸盐建造,上二叠统为海陆交互相的含煤建造;早三叠世为滨海环境,沉积物为内源碳酸盐建造;中三叠统为红色砂泥质建造、蒸发式建造。
受印支运动影响,晚三叠世本区抬升,上三叠统为灰色复陆屑建造,侏罗系为红色复陆屑建造。
在黔江一带,上白垩统与下伏侏罗系角度不整合,表征了盖层褶皱时期为燕山期。
台坳内由西至东,构造线从南北向过渡为北东向。
渝东南陷褶束(Ⅲ3)
西以七曜山断裂为界。
该区近上扬子台坳古生代的坳陷中心,下古生界发育齐全,化石丰富。
板溪群仅于秀山一带出露,为一套冒地槽砂泥质建造夹少量凝灰岩及结晶灰岩,南华系多平行不整合于板溪群之上。
酉阳、秀山一带,一套厚210—322米的冰期——间冰期砂泥质建造平行不整合于板溪群之上。
这一不整合面反映了澄江期该区急剧上升。
陷褶束内,震旦系为礁型碳酸盐建造;寒武系—志留系为碳酸盐建造、砂泥质页岩建造;石炭纪—泥盆纪海侵曾波及本区,少数区残留上泥盆统和中石炭统;二叠系为铝土质铁质建造、内源碳酸盐建造和单陆屑含煤建造;下、中三叠统为蒸发式建造;晚三叠世—侏罗纪,该区受雪峰隆起影响,有上三叠统和侏罗系沉积;上白垩统为山间盆地磨拉石建造,不整合于侏罗系及更老地层之上。
其褶皱为燕山期所形成,并与重庆陷褶束的一系列北北东向褶皱群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
金佛山穹褶束(Ⅳ5)
东以大矸坝断层与七曜山凹褶束为界,南延入贵州省。
该区出露地层以古生界为主,仅金佛山向斜局部有下三叠统,重庆市范围内以龙骨溪背斜及金佛山向斜为主体构造。
由北向南构造线由北北东向渐转为南北向,是南北向构造与北北东向构造联合的结果。
其主要褶皱及断层特征描述如下:
续表2万州凹褶束主要褶皱特征
编号
名称
位置
轴向
轴部地层
两翼地层
两翼倾角
长度
形态特征
(度)
(公里)
23
麻柳向斜
尖子山—于和谦
近东西
J2s
T1l
10—45
35
两翼对称,轴部开阔
24
正坝—温泉冲断背斜
正坝—温泉
N60°—70°E
T1l
T3—J2s
NW30—50
75
受正坝冲断层影响,两翼地层直立倒转,轴面北倾。
断层发育于背斜轴部,T1j逆覆于T2b之上
25
长店房向斜
长店房一带
N60°E
J3p
J2s—J3sn
52—87
约80
轴部开阔,两翼对称
26
明月峡背斜
华蓥穹褶束的南东边缘
N30°E
P3l、T1、T2l
T3xj、J2s
NW30—45SE50—80
大于200
由多个高点构成,轴线平直,轴面倾向北西,轴部狭窄的不对称线形褶皱
27
任市向斜
位于明月峡背斜与假角山背斜之间
N35°E
J3sn、J3p
J2s
3—20
大于30
轴部开阔平缓,两翼对称
28
洛碛向斜
洛碛、木洞一带
N20°—30°E
J3sn、J3p
J2s
10—30
53
两翼近对称
29
桃子荡背斜
东泉—万盛
M20°E至南北向
T1j
T2l—J2x
E40—55
80
由多个高点构成轴部靠近两翼
W55—70
30
莲石向斜
大院—莲石—八面山
近南北向
J3p
J2s—J3sn
E58—75
60
轴部宽缓,两翼不对称
W20—35
31
大盛场向斜
大盛场—三角镇
北段N20°E
J3sn—J3p
J1z—J2s
20—45
121
由大盛场向斜和三角镇向斜斜接而成。
两翼不对称,轴部宽缓
南段N10°W
32
铜锣峡背斜
统景—郭家沱
N20°—35°E
T1j
T2l—J2s
E54—60
35
两翼对称的箱状褶皱
W36—65
33
南温泉背斜
南温泉—铁厂沟
北段N15°E
T1j
T2l—J2s
E20—60
85
两翼不对称,呈向西突出的弧形
南段N20°E
W25—75
34
沙坪—重庆向斜
大湾—土桥
N20°—30°E
J2s
J1z—J2s
25—40
40
两翼不对称
续表2万州凹褶束主要褶皱特征
编号
名称
位置
轴向
轴部地层
两翼地层
两翼倾角
长度
形态特征
(度)
(公里)
35
龙王洞背斜
大田坝—龙王场—马王场
N5°—30°E
T3xj
J1z—J2s
20—45
63
两翼对称
36
悦来场向斜
偏岩—复兴场
N15°—30°E
J2s
J1—J2x
E50—70
35
两翼不对称
W35—60
37
金鳌寺向斜
朝花门—龙登山
NNE—NNW
J3p
J2s—J3sn
E30—50
98
两翼不对称,呈向西突出的弧形
W20—40
38
观音峡冲断背斜
杨柳坝—羊角脑
NNE至南北向
P3m—T1j
T2l—J2s
E40—60
75
由多个高点组成,北段轴向N15°E,南段为南北向,两翼略不对称的梳状背斜,其北段被断层破坏
W40—80
39
中峰寺向斜
中峰寺一带
NNE—NNW
K1w
J2s—J3p
7—15
50
大致对称,呈向西突出的弧形
40
石龙峡背斜
江津—四合场
N10°—20°W
T3xj
J1—J2
E25—47
70
两翼不对称,略呈向西突出弧形
W13—64
41
北碚向斜
合川—北碚—江津—太和
N30°E—N30°W
J3p、K1w
J2s—J3sn
E20—40
170
由北碚、江津、太和三低点构成向西突出的弧形,两翼不对称
W8—25
42
温塘峡背斜
老岩头—牛角湾
N25°E至N20°W
T1—T3
J1—J2s
E30—40
130
由西山坪、甘家槽、云峰场高点构成向西突出弧形
W50—60
43
璧山向斜
澄江—白沙
N10—30°E
J3sn、J3p
J1z—J2s
4—70
120
两翼对称,由多个低点构成向西突出的弧形
至N30°W
44
沥鼻峡背斜
合川三角村—沥鼻峡—花果山
N20°—50°E
T1—T3
J1—J2s
NW70—80
120
由多个高点连接而成,略向西突出的不对称背斜
SE30—40
45
石庙场向斜
石庙坝一带
N10°E至南北向
J3sn
J2s
35—50
70
两翼对称,北窄南宽
续表2万州凹褶束主要褶皱特征
编号
名称
位置
轴向
轴部地层
两翼地层
两翼倾角
长度
形态特征
(度)
(公里)
46
东山背斜
铜梁安溪场一带
N30°E
T3xj
J1z—J2s
SE35—50
55
两翼不对称的箱状背斜
NW14—26
47
万寿场向斜
万寿场以南
N30°E
J2s
J2s
14
9
两翼对称
48
新店子背斜
双石桥—新店子
N40°—60°E
T1j
T3xj—J2s
32—65
26
两翼基本对称
49
蒲吕场向斜
蒲吕场—安溪场
N20°—30°E
J2s
J1z—J2s
3—47
55
两翼基本对称
50
西山背斜
后坝—旧县
N45°—50°E
T1
T2l—J2s
NW60—80
约35
两翼不对称
SE25—35
51
石盘辅向斜
邮亭—峰高
N30°E
J2s
J2s
6—10
约20
两翼宽缓,对称
52
螺观山背斜
路孔河—新华
N30°—40°E
T3xj
J1z—J2s
NW15—20
30
两翼不对称的箱状背斜
SE40—70
续表2万州凹褶束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构造 纲要 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