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考题.docx
- 文档编号:7611994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52.98KB
运动生理学考题.docx
《运动生理学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学考题.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动生理学考题
北体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
03运动生理学试题(150分)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动作电位2.红细胞比容3.心动周期4.运动性
心脏肥大5.最大摄氧量6.基础代谢率7.运动技能8.极点9.积极性休息10.连续心音
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肌肉具有以下物理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心肌收缩具
有以下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常成人安静时心率范围为
___________次/分,每博输出量约为______________毫升。
5.肺泡通气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人体各细胞的直接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的分解。
7.感受弱光的
是_________细胞,感受强光的是_________细胞并具有分辨______的能力。
8.产生赛前状
态的生理机理是_________,准备活动的生理机理是___________。
9.决定动作速度的生理
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反应速度快慢取决于以下生理因
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正确的,在答题纸上划“√”,错误的划“ⅹ”)
1.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大小和肌肉的收缩形式有关。
()
2.在肌肉内每个运动单位所分布的区域是交互存在的。
()
3.胸膜腔负压是由于胸廓扩张时造成的。
()
4.心房收缩期与心室收缩期的时间近似相同。
()
5.力量性运动项目举重动员与速度性项目短跑动员骨骼肌中快肌纤维占百分比高。
()
6.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体温高低均能影响氧曲线变化。
()
7.心电图是反映心脏收缩活动时的变化曲线。
()
8.人或动物的觉醒状态是通过非异性投射系统实现的。
()
9.走和慢速跑时主要靠肌肉中的慢肌纤维参与。
()
10.人体运动时每搏输出量总是随运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加。
()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形成动脉血压的因素有那些?
2.简述运动技能的形成。
3.决定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是什么?
4.简述判定运动性疲劳的生理指标?
五、方法运用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评定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2.如何用生理学指标监控运动量?
六、综合分析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机体在运动中如何调节酸碱平衡?
2.体育运动对儿童少年生理机能有哪些影响?
06试题
一、名词解释1、最大摄氧量2、青春性高血压3、极点4、肺通气量5、
运动后过量氧耗
二、简答题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2、牵张反射的分类和意义3、准备活动的
目的4、无氧耐力的限制因素
三、论述:
1、血乳酸指标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实践2、有氧训练的生理学原理3、
超量恢复的生理学原理
名词解释:
历年考题名词解释
1氧脉搏:
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所摄取的氧量成为氧脉搏,可以用每分摄氧量除以心率
来计算,氧脉搏越高说明心肺功能越好,效率越高.
2最大摄氧量:
指人体进行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率
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
3最大通气量:
以适宜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
4无氧功率:
指机体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无氧条件下发挥出最大力量和速度的能力
5超量恢复:
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机能状态,在这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
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
6有氧耐力:
指人体长时间进行以有条件代谢(糖和脂肪等有氧氧化)供能为主的运动能力.
7无氧耐力:
指机体在无氧代谢(糖无氧酵解)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
8个体乳酸阈:
个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
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乳酸拐点)称为个体乳酸阈
9真稳定状态:
在进行强度较小\运动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机体需要的氧
可以得到满足,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运动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真稳定状态
10假稳定状态:
当进行强度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吸氧量已达到
并稳定在最大吸氧量水平,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要.此时机体能够稳定工作的持续时间
较短,很快进入疲劳状态.这种机能状态为假稳定状态.
11进入工作状态:
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人的机能能力并不是一开始就达到最高水平,而是在
活动开始后一段时间内逐渐提高的,这个机能水平逐渐提高的生理过程和机能状态叫做进入
工作状态.
12无氧阈:
指人体在递增工作强度运动中,由有氧代谢功能开始大量动用无氧代谢功能的临
界点,常以血乳酸含量达到4MG/分子/升时所对应的强度或功率来表示.超过时血乳酸将急剧
下降.
13呼吸商:
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的氧的容积之比.
14疲劳:
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特定运动强度,功能
效率逐渐下降的现象叫疲劳.
15运动性疲劳:
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承受一定时间的负荷后,机体的机能能力和工作效率
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的水平上的生理过程.
16每搏输出量:
指一分钟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
17心率储备:
指单位时间内心输出量能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
18心输出量:
左心室在每分钟内射入主动脉的血量.
19运动性心脏肥大:
指由于运动而引起的心脏适应性增大,形态上多以左心室增大,室壁增
厚为特征,机能上表现为运动时能持续较厂时间高效率的工作.安静时出现节省化,心力储备
增强.
20心动周期:
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21心音: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的收缩,启闭的机械震动22心指数:
以每一平方米面积计
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23身体素质:
是人体以适应运动的需要所储备的身体能力要素.
24青春期高血压:
青春期发育后,心脏发育速度增长快,心血管系统发育处于落后状态,同时
由于性腺\甲状腺等分泌旺盛,引起血压升高,即青春期高血压.
25运动电位: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运动电位.
26运动动力定性:
大脑皮层运动中枢支配的部分肌肉活动的神经元在机能上进行排列组合,
兴奋和抑制在运动中枢有顺序地\有规律地和有严格时间间隔地交替发生形成一个系统,成为
一定的形式和格局.使条件反射系统化.大脑皮层机能的这种系统性叫..
27柔韧素质:
指用力做动作时扩大动作幅度的能力.
28准备活动:
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缩短进入
工作状态时程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的进行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
好准备.
29赛前状态:
人体参加比赛或训练前,身体的某些器官和系统会产生的饿一系列条件反射性
变化,将这种特有的机能变化和生理过程称为赛前状态.
30运动性贫血:
经过长时间的系统的运动训练,尤其是耐力性训练的运动员在安静时,其红细
胞数并不比一般人高,有的甚至低于正常值.这个就叫运动员贫血.
31速度素质:
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
32减压反射(颈动脉窦及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正常机体动脉中经常保持一定的血压,
因此颈动脉窦神经和主动脉弓神经不断传递神经冲动进入脑干心血管中枢,提高迷走紧张性
并抑制心交感细胞血管紧张性,结果使心脏活动不致过高,外周阻力不会太高,使动脉血压保
持在较低的安静水平.
33牵张反射:
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收缩,这种反射称牵张反射.
34等动收缩:
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始终与
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称为等动收缩.
35等长收缩:
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称等长收缩,又称静力收缩.36离心收缩:
肌肉在
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称为离心收缩.
37超等长练习:
肌肉的向心收缩(肌肉收缩力大于外力时,肌肉收缩使肌肉缩短)如果仅按在
同一肌肉的离心收缩(肌肉收缩小于外力,肌肉收缩时肌肉拉长)之后,会更有力.利用这种方法
进行力量训练就称为超等长练习.
38运动技能:
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39基础代谢率:
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这种能
量代谢是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
40积极性休息:
运动结束后采用变换运动部位和运动类型,以及调整运动强度的方法或来
消除疲劳的方法称为积极性休息.
41极点:
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由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动员速率明显滞后于躯体
神经系统,导致植物神经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的动态平衡关系失调,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
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一系列的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
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及精神低落等症状.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
42高原环境习服:
人体在高原地区停留一定时期,机体对低氧环境会产生迅速的调节反应,提
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称为高原习服.
43第二次呼吸:
极点出现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植物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达到
了新的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这时人体的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
吸变的均匀自如这中机能变化过程和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44自动化:
练习某一套技术动
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
45激素:
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经体液运输到某器官或组织而发挥其特
定调节作用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
46时间肺活量:
在最大吸气之后以最快速度进行最大呼气,记录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
47心电图:
用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躯体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称心电图。
48运动单位:
一个@-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
(MU)
49运动单位动员(募集):
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频率的结合.
50RM:
最大重复次数,指肌肉收缩所能克服的某一负荷的最大次数.
51瓦尔沙瓦现象:
体操练习中,静力性工作产生憋气,血压随动作的进行和恢复出现特殊变
化的规律.其表现为:
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再上升,而后恢复到动作前水平,血液量也呈现先少后
多,再恢复常量.即
52肌梭:
是一种感受肌肉长度变化或感受牵拉刺激的特殊的梭形感受装置,长几个毫米,
外层为一结谛组织囊。
53肌电图:
用适当的方法(肌电仪)将骨骼肌的兴奋时产生的电位变化引导、放大并记录
所得到的图形。
54肌电:
骨骼肌在兴奋时,会由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和扩布而发生电位变化,这种电
位变化称为肌电。
55静息电位:
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称静息电位。
1兴奋2
兴奋性3应激性4适应性5稳态6运动性疲劳7动作电位8静息电位9等长收缩10等
张收缩11离心收缩12等动收缩13运动单位14兴奋收缩耦联15阈刺激16内环境17
渗透压18等渗溶液19碱储备20运动性贫血21心动周期22压积23心指数24最大心
率25心输出量26射血分数27心电图28减压反射29窦性心动徐缓30运动性心脏肥大
31胸内负压32肺内压33胸内压34潮气量35肺泡通气量36时间肺活量37最大通气量
38通气血流比值39氧离曲线40氧脉搏41氧利用率42最大射氧量43基础代谢44基础
代谢率45呼吸商46代谢当量47服习48运动性蛋白尿49运动性血尿50内分泌51激
素52视力53视野54立体视觉55前庭反射56前庭功能稳定性57牵张反射58姿势反
射59状态反射60运动技能61运动动力定型62自动化63摄氧量需氧量64氧亏65运
动性过量氧耗66最大射氧量67乳酸阈68无氧阈69身体素质70反应速度71动作速度
72位移速度73抗疲劳能力74有氧耐力75无氧耐力76灵敏素质77柔韧素质78赛前状
态79准备活动80进入工作状态81极点82第二次呼吸83真稳定工作状态84假稳定状
态85恢复过程86超量恢复87整理活动88高原服习89连续心音90青春期高血压91
高原训练
补充
:
1自由基2本体感觉3两个信号系统的概念4闭式运动5开式运动6功能性肥大7肌浆
性功能肥大8积极性休息9重力性休克10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11红细胞比容
其他:
1、跳跃式传导的含义?
2、神经?
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
3、兴奋?
收缩耦联的步
骤?
4、引起骨骼肌兴奋的条件?
5、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6、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论)
P43~P497、在运动过程中,肌体是如何调节和保持内环境的?
8、血液的功能/机能?
9、
内环境相对稳定性的意义?
10、血红蛋白在机能评定中的作用?
11、运动性贫血产生的原因和防止的基本措施?
12、骨骼肌和心肌的收缩性有何不同?
※
13、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14、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15、动脉血压是形成
的原因?
16、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7、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P94~P9518、心交感神经、
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什么?
19、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简称减
压反射)。
20、颈动脉提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发射?
21、心钠素的作用?
※22、运动过程
中,血液循环系统是如何变化的?
※23、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4、心率如何去指
导运动实践?
(论述)25、呼吸的过程?
26、呼吸的形式?
27、肺内压的变化?
28、胸内压?
29、血红蛋白(Hb)与O2结合特点在哪几方面?
※30、论述氧离曲线的生理意义及影响因素并举例说明。
(方法应用题)31、CO2运输的过
程?
32、CO2对呼吸的影响?
※33、运动时如何合理运用呼吸方法?
34、憋气的利与弊?
35、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36、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37、血红蛋白的作用?
38、运动技
能产生的原理?
条件反射的形成条件?
P24239、皮肤散热方式?
40、人体在高热高温的环
境中肌体如何去调节体温?
41、人体三大内分泌功能轴?
※42、能源系统的一般特点?
※43、人体运动时肌体是如何
进行能量供应的?
43、运动能量消耗的计算。
44、前庭器的感受装置与适宜刺激。
45、肌梭
和腱梭的功能?
※46、牵张反射.P226~P227※47、状态反射的规律?
※48、翻正反射在训
练中的应用?
49、条件反射的抑制。
50、两个信号系统。
51、运动技能的分类。
52、运动技能与运动条件反射有何不同?
※53、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论)54、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原因?
55、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
56、最大摄氧量的影响
因素?
57、最大摄氧量在运动实践中的作用?
58、乳酸阈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59、
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
60、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础。
61、无氧工作能力的评价。
62、发展ATP?
CP供能能力的训练原则。
63、力量素质的分类。
※64.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
65.功能性肌肉肥大。
66.力量训练的原则。
※67.、速度素质的
分类,影响速度的生理因素?
68、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
69、无氧耐力的生理基础及提高
它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70、柔韧素质的生理基础。
71、灵敏素质的生理基础。
72、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影响因素。
※73、准备活动的生理作
用?
74、准备活动的生理机理。
75、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
※76、极点产生的原因。
※77、第二次呼吸产生的原因78、真稳定与假稳定的区别?
79、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
80、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
81、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82、高原应激会产生哪些反应?
※83、高原训练的生理适应?
84、
仿高原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85、安静状态下运动员的生理学特征。
86、运动时和恢复期运动
员的生理学特征。
87、人体机能评定的方式。
88、生理学评定指标。
89、适宜运动量的生理
学评定。
※90、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91、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92、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规
律。
93、儿童少年素质发展特点。
94、老年人健身运动的原则。
96、运动性免疫机能。
97、
如何运用运动生理学的知识去指导运动实践?
P1198、疲劳产生的原因?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人体的基本胜利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
应激性:
机体和一切活组织对
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发生反应的能力,这种能力和特性叫做应激性。
可以引起反应的环境
的变化叫刺激。
3.神经调节:
特点是迅速而且精确;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而广泛,作用持久。
体液调节:
机
体的某些细胞产生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包括各种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通过细胞外液或
借助于血液循环被送到一定器官和组织,以引起特有的反应,并以此调节着人体的新陈代谢,
生长发育,生殖以及对肌肉活动的适应等重要机能。
4.反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
5.肌肉的生理特性:
兴奋性、收缩性、传导性。
6.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
A刺激的强度B刺激强度的变化速率。
C刺激作用时间。
8.时值:
法国生理学家拉披克提出以两倍基强度的刺激作用于组织引起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
作为衡量兴奋性的指标。
拉披克把这一特定时间称为是值。
屈肌的时值比伸肌短。
9.“全和无‘’现象:
用阈下刺激单个肌纤维,不能引起收缩;若用阈刺激就可以引起收缩,
如果加大刺激(用阈上刺激)肌纤维的收缩幅度并不会增长,这种现象叫“全和无‘’现象。
14.跳跃式传导:
在有髓鞘纤维中,它的兴奋和静息电位部位间的局部电流集中地通过邻近的
朗氏结使之去极化,所以有髓鞘纤维中总是一个朗氏结兴奋,再刺激下一个朗氏结,是跳跃
式的传导。
15.兴奋-收缩藕连:
兴奋由神经传递给肌肉的传递过程。
(神经肌肉传递):
运动神经末梢去极
化,改变神经膜的通透性,使Ca进入末梢内,导致突触小泡的破裂,释放出Ach,Ach经
过突触间隙扩散至终膜与终膜上的受体(R)结合,形成R-Ach复合体,R-Ach是终膜去极
化,产生终板电位(EPP)-(EPP)达到一定的阈限时,作用于肌膜使它发放可传播的动
作电位,肌膜动作电位通过-收缩耦联引起肌纤维收缩。
16.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过程:
A肌膜的电位变化触发肌肉收缩即兴奋收缩耦联。
B横桥的运
动引起肌丝滑动。
C引起肌收缩后的舒张。
17.单收缩的过程:
潜伏期、缩短期、宽息期。
18.强直收缩:
肌肉因成串刺激而发生的持续性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21.肌纤维的分类;快肌纤维(白肌纤维)、慢肌纤维(红肌纤维)
22.主要的生理特征:
慢肌纤维(红肌纤维):
运动神经元(小)、放电频率(低)、收缩速度(低)、
耐力(高)、毛细血管密度(高)、血红蛋白含量(高)、糖酵解酶活性(低)、线粒体酶活性
(高)、肌原纤维ATP酶活性(低)。
白肌纤维与之相反。
23不同运动项目肌纤维百分比:
短跑的快肌纤维占70%;长跑的慢肌纤维占70%。
中长跑介于其中。
24.运动对肌纤维的影响:
A肌纤维的选择性肥大(耐力项目引起慢肌纤维选择性肥大;速度
-爆发力引起快肌纤维选择性肥大)B肌纤维内酶活性增强C肌纤维类型百分组成的变
化。
28.血液的机能:
血液的机能通过循环系统完成的。
A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
B
运输作用。
C调节作用。
D防御和保护作用。
29.渗透压:
溶液促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扩散的力量。
称为渗
透吸引力。
大小决定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分子或颗粒的数量。
30.等渗溶液;以血浆的正常渗透压为标准,与血浆正常渗透压很相似的溶液称等渗溶液。
0。
9%。
氯化钠5%葡萄糖。
31.正常人血浆的PH值7。
35--7。
45平均7。
432最主要的缓冲对NaHCO3_-----H2CO3
20/134.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功能:
A运输气体O2、CO2B缓冲血液酸碱度。
35.血红蛋白的含量;男子12-15克%;女子11-14克%。
36.运动性贫血:
在训练期间(特
别是训练初期)或比赛期间Hb红细胞数减少,出现暂时性贫血想象称运动性贫血。
原因:
A
红细胞破坏增多,B蛋白质补充不足C由于缺铁而引起贫血。
防止:
调整能动量或补充足
够的蛋白质和铁。
37.合胞体:
肌细胞虽有界限,但兴奋波极易彼此之间传播,在活动时有如单一细胞,在生理学上
称之为”合胞体”
38.心肌的生理特性:
A自动节律性。
B传导性。
C兴奋性。
D收缩性。
39.心肌细胞收缩的特点:
A对细胞外液Ca的浓度有明显的依耐性。
B全或无的同步收缩C
不发生强直收缩。
41.心率:
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正常安静时60-100次之间。
42。
心电图的波形及意义、R、S、T。
P波表示:
左右心房除极化时所产生的电变化。
P-R
(R-Q)期间:
表示心房除极化开始到心室除极化开始所需的时间。
QRS波群表示左右心室
先后兴奋除极化所产生的电变化。
S-T段表示心室除极完毕,复极尚未开始各部分之间无电
位差。
T波表示心室复极化过程中的电变化。
Q-T表示心室开始兴奋除极化到全部复极化所
需的时间。
心电图仅反映的是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仅反映
心肌的兴奋,并不反映心肌的机械收缩过程。
47.运动过程中心血管的反映:
A血液的重新分配B心输出量增加C血压发生变化,收缩压上
升,舒张压下降。
48.心力储备:
是指心输出量能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
49.动脉血压的形成:
心室收缩射血,外周阻力,大动脉弹性。
50.心缩期只有每搏输出量的1/3即约20-30毫升的血液流向外周;其余2/3血液留在主动
脉。
51.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A每搏输出量。
B心率。
C外周阻力。
D大动脉管的弹性。
E循环
血量
52.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A心脏收缩。
B呼吸运动。
C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D重力和体位E
静脉管壁的收缩。
53.减压反射:
颈动脉窦及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性反射。
(作用是一种快速控制动脉血压相对恒
定的自身调节。
54.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可促使人体的血管系统的形态、机能和调节能力产生良好的适
应,从而提高人体工作能力。
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A窦性心率徐缓。
B运动性心脏增大。
C
心血管机能改善。
55.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
A外呼吸。
(通气过程和换气过程)B气体运输。
C内呼吸。
56.肺通气的动力是呼吸肌舒缩完成呼吸动力。
呼吸形式:
隔式呼吸(腹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动 生理学 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