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健康行业外部驱动力整体营收及发展不利因素分析.docx
- 文档编号:7604686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84.61KB
中国大健康行业外部驱动力整体营收及发展不利因素分析.docx
《中国大健康行业外部驱动力整体营收及发展不利因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大健康行业外部驱动力整体营收及发展不利因素分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大健康行业外部驱动力整体营收及发展不利因素分析
中国大健康行业外部驱动力、整体营收及发展不利因素分析
现阶段,我国大健康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
一方面,在人口老龄化,人民健康意识的提升下,健康服务/产品的需求日渐增多。
另一方面,政策、资本、技术等因素的变化加速大健康产业变革。
在需求与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大健康产业结构、服务供给模式、产品形态也随之变化,如医疗+互联网形成了在线问诊,医疗+5G促进了远程医疗、健康医疗智能硬件、基因检测等领域发展。
此外,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融合也在加速,如AI+医疗形成的辅助诊断,以及医疗旅游、医药供应链金融等。
大健康产业链主要包括:
1)上游药械制造(医药工业),提供药品、耗材与医疗器械;2)中游药械流通提供产品的流通与分销服务;3)下游医疗服务/零售药店直接面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与产品;4)此外,还有产业支持类机构或企业,如监管部门提供监督管理功能,科研院校输出医生及先进技术,信息化平台优化机构管理效率连接上下游产业,支付系统如医保支付与商保支付确保居民在疾病来临时有足够的经济来源,以及产业链、融资租赁、地产等多种产业支持角色。
中国大健康产业链及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
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大健康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一、大健康产业外部驱动力
对比发达国家,我国大健康产业细分严重失衡,医院医疗服务及医疗用品占比95%;相比而言发达国家的医疗服务与用品占比仅为20%。
因此,与健康相关的细分市场未来将面临高速增长,具体如养老、健康管理或慢病管理等产业。
该类市场的增长主要源自需求端的爆发,如人口结构老龄化、环境污染与快节奏的生活习惯导致的亚健康或慢病人群的增多。
同时,为应对高速增长的医疗需求,我国也出台了多项政策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健康中国2030”、“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创新药研发”、“鼓励社会办医”、“推进互联网医疗”等指导性文件。
艾瑞预计未来,养老产业、生物医药、民营医院、医药电商、健康管理等细分领域将成为热点市场。
1.政策方面
近几年,围绕优化医疗结构、提升行业能效、降低医疗支出等层面的政策层出不穷。
为医疗健康行业技术、模式、产业创新提供了行业机会与有力支持。
药械制造重点政策分析(部分代表政策)
发布时间
政策
主要内容
2017
《关于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情况的公告》
公布数据自查情况
2017
《国务院关于药品医疗器械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
提高药物审核标准,推进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
2018
《深度学习辅助决策医疗器械软件审批要点》
确定医疗机械软件的适用范围、审批要点和技术考量
2018
《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有关事项的公告》
保障仿制药在质量和疗效上与原研药一致
2018
《关于优化药品注册审评审批有关事宜的公告》
药品优先审评审批,基于安全性风险控制需要药品检验工作
2018
《关于印发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查处中药饮片违法行为,完善技术管理体系
2018
《全国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指导意见》
完善零售药店分类标准及管理办法
2019
《深度学习辅助决策医疗器械软件审批要点》
为相应医疗器械软件注册申报提供专业建议
2019
新《药品管理法》
对无证生产经营药品的黑窝点以及生产假药的这些行为规定了更高的处罚力度
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2.社会方面
203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预计达到2.4亿。
在医疗健康消费金额统计中,2012年65岁以上年平均消费1072元,是55-64岁的1.46倍,是15-24岁的5.64倍。
在患病率层面,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56%,其中骨折发生率接近1/3,每年医疗费用预估需要人民币150亿。
此外,受环境污染、遗传、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我国民众亚健康人群持续攀升,76%的白领呈现亚健康,且慢性病患病率达到23%,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6%。
1950-2100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3.经济方面
2019上半年大健康行业融资事件共发生207起,融资金额43.4亿美元,预期整年事件数量将略低于2018,融资金额基本持平。
2018年医疗健康行业VC/PE融资案例数量和规模大幅增加,融资案例数量695起,较2017年增长52.7%,融资规模79.1亿美元。
大规模交易(1亿以上融资占比45%)频发,带动医疗健康领域融资规模稳中提升。
2019上半年,投融资事件主要发生在制药、肿瘤药,体外诊断、基因检测,医疗器械,AI,互联网医疗等几大板块。
随着药品保障供应制度日益完善,政策上医药研发创新类,社会办医利好类,以及互联网、AI等科技医疗类政策的加速推进,资本市场将更加青睐医疗行业创新领域与非公医疗机构。
科创板也为大健康产业上市提供了新的平台,截止到2019年末,共有如心脉医疗与南微医学等16家企业上市科创板。
还有31家医疗健康企业申请科创板,分布于创新药研发、生物医药、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医学影像、CRO等多个领域。
2011-2019H1中国大健康产业融资事件数
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2018&2019H1中国大健康产业细分领域融资事件数占比
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4.技术方面
大数据、AI技术、云计算、5G、区块链等技术的成熟,将有效赋能大健康产业,为优化医疗结构、提高服务能力提供快速改善的可能性。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从体系搭建、机构运作、临床研发、诊断治疗、生活方式五个方面带来变革性的改善。
在就医流程方面,将实现从“治疗”到“预防”的习惯的改变,最终降低从个人到国家的医疗费用。
在产业层面,医疗大数据的介入,可以优化医疗体系,通过区域信息化、在线问诊、远程医疗等技术连接上下级医院机构,实现电子病历/医疗资源共享等架构,最终提升医药供给效率和能力。
AI辅助药物研发主要服务于新药研发。
整体来看,国外创新药市场比较成熟,国内制药企业主要是仿制药和改良药,近年来,恒瑞、海正、复星等国内药企研发投入力度加大、研发领域也逐渐向肿瘤等复杂疾病集中,提升了创新药研发市场景气度,为国内AI制药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
在新药研发过程中,最初筛选的近万个化合物可能最终只有1个通过审批,新药研发平均总耗时10-15年,花费80亿元。
新药研发周期长、成本高、失败率高等特点促使深度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被药企接受。
部分案例表明,AI可使单个研发环节周期缩短80%。
二、大健康产业整体营收
大健康是继IT业后的阳光产业,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而在我国,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目前,中国健康产业的年收益约为900亿美元,而美国健康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1万亿美元。
发达国家与中国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对比
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发达国家与中国健康产业年收益对比
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2014年到2018年,中国的大健康产业整体营收保持增长,2018年营收规模超过5万亿元,预计2020年将超过9万亿元,增幅达32.1%。
中国与全球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情况基本一致,同样由于社会结构变化而需求不断增长,具有可持续增长性。
2014-2018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整体营收情况
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大健康产业主要以医药产业和健康养老产业为主,市场占比分别达到50.05%、33.04%;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比重最小,只有2.71%。
中国大健康产业细分市场占比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中国医药产业链金融市场规模155.4亿元,渗透率不足2成。
主要原因在于,1)医药行业市场认知低、确权难、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业务推行速度较慢;2)客户主要来自药械制造和药械流通两类企业,制造类企业净利率、毛利率相对较高,虽然与金融机构合作能力高,但由于市场较为分散,导致金融业务拓展较慢。
分别来看,针对药械流通领域,虽然行业集中度高、需求大,但是行业毛利率、净利率低(净利率通常在2-6%之间),因此现阶段与金融机构合作能力有限。
此外,药械流通头部企业相对强势,多自行获取商业保理资质来服务其产业链上下游,金融机构利润空间较小。
未来,受行业监管,新增细分领域及集中度提升等趋势影响下,医药产业链金融市场渗透率将快速提升。
随着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医药产业链融资将呈现如下两个趋势:
一是借款主体从核心企业真正渗透到产业链上下游;二是真正的核心竞争要素将从核心企业的主体信用转移到数据分析能力上来。
2014-2018年中国医药产业链金融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医药行业应收账款账面金额为9526.7亿元,同比增长17.1%,高于2017年5.3个点。
近两年,应收账款增长主要来自药械流通企业,增速可达15-20%。
而药械生产企业增速略有减缓,但受产业链资金压力影响,仍将维持10%的增速。
此外,药械流通企业账面应收账款可能低于实际金额。
此类情况在政策严管后略有好转,2018年医药行业应收账款实际金额可能为1.6万亿元。
同时,随着“带量采购”政策的推进,医药行业应收账款规模将持续上升。
2014-2018年中国药械产销应收账款规模
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三、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不利因素
1.消费市场没有完全打开
一方面,虽然我国大健康市场人口基数偏大,伴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和老龄化的到来,人们对大健康的需求会不断的攀升,潜在的市场规模随着需求会更加庞大,但是目前的消费群体,仍然受限于中老年及病患者,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不断开拓健康市场。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产业了解和认识不够,甚至很多人并不懂这个行业,认为这个行业就是卖药、卖医疗器材的。
但是其实健康行业的范围很广,除了制药公司,还有那些保健品、健康食品、甚至洗脚足疗等行业都是属于健康行业的范畴。
2.产业链分散、商业模式落后
目前,我国大健康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大健康产业链在各个环节上都显得比较分散,对应的资源分布也相对分散,这意味着必须通过大量的资源整合将各个环节有效地连接在一起。
而当前的市场竞争力正在由产业运营优势向资本运营优势转变,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势必需要寻找相应的资金、资源、技术和渠道等方方面面的有效结合途径。
除此之外,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商业模式也比较单一和落后,落后的商业模式势必会成为制约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桎梏。
发展大健康产业,消费者是基础,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决定市场的容量。
大健康毕竟属于新兴产业,市场还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大多数健康厂商规模较小,缺乏对竞争力产品、核心技术、健康服务传播路径等的系统整合,不能通过提供完整的健康解决方案和成功的商业模式,让消费者真正持久的拥有健康。
因此,产业的发展必须闯出一种以“设计+推广产品+技术+服务+信息”的创新商业模式,同时,传统的健康产业也需要思考如何进行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3.研发和技术创新不足
相对于国际上先进的医疗医药水平,国内外在创新研发上还存在较大差距。
纵观我国大健康产业,低水平的重复生产等问题十分严重,特别是研发和技术创新不足。
技术基础薄弱,个性化服务不足,健康行业仿制现象频出,高新技术缺乏等问题都阻碍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并且大健康产业涉及多个细分领域的相关技术,例如:
人工智能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大数据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布局、现代制药技术在大健康领域的应用等。
各个细分领域都有所属的技术要求,这些技术与健康医疗领域的融合程度将直接决定着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质量。
因此,在大健康产业的部署上,要针对不同的细分领域进行全面的技术研发,不仅要积极引进较发达国家低成本研发的优势,更要充分发挥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力量。
4.产业法规有待完善
我国大健康产业法规不完善,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产品依然存在,标准和信息滞后等等问题,例如在现代中药领域关于医药制造技术的监控细则、健康医疗大数据领域临床数据共享的政策法规、患者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细则等相关政策都需要全面完善。
相关标准体系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消费者的“医疗信任危机”,再加上食品安全和保健品过度宣传等问题凸显,严重威胁我国医疗和大健康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
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就会导致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在健康产业的热潮下,许多地方企业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无序开发、重复建设等现象比较普遍。
-全文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健康 行业 外部 驱动力 整体 发展 不利因素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