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学年高二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生物试题.docx
- 文档编号:7593286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386.04KB
江苏省苏州市学年高二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生物试题.docx
《江苏省苏州市学年高二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学年高二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生物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苏州市学年高二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生物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
生物试题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种化合物中,组成元素种类不同的一组是( )
A.糖原和纤维素B.核糖核苷酸和三磷酸腺苷
C.淀粉和脂肪D.脱氧核糖和脱氧核糖核酸
【答案】D
【解析】
A.糖原和纤维素都是多糖,组成元素组成都是C、H、O,A项不符合;
B.核糖核苷酸和三磷酸腺苷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B项不符合;
C.淀粉的组成元素是C、H、O,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C项不符合;
D.脱氧核糖的组成元素是C、H、O,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D项符合;
答案选D。
2.人体不同的活细胞中,均能进行的生化反应是( )
A.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
B.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血红蛋白
C.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有机物
D.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脱氧核糖核酸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细胞分化、DNA复制等知识点,解题要点是识记细胞呼吸的过程,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细胞中的各种化学反应。
A.人体的活细胞都要进行细胞呼吸,都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A项正确;
B.只有红细胞中才有血红蛋白,其它细胞中不合成该蛋白,B项错误;
C.人体细胞不能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有机物,C项错误;
D.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脱氧核糖核酸的过程是DNA复制,该过程只发生在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中,D项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是对发生在细胞中的各种化学反应过程的识记,理解细胞分化的实质,对于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因,在所有细胞均要表达,而赋予不同细胞特异生理功能的基因,在不同类型细胞中选择性表达。
3.豌豆是一种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现将高茎豌豆(母本)和矮茎豌豆(父本)杂交,过程如下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高茎豌豆(母本)必须除去雄蕊
B.矮茎豌豆(父本)不必除去雌蕊
C.除去雄蕊应在花蕊未成熟时进行
D.上述杂交过程中仅需要套1次纸袋
【答案】D
【解析】
A.豌豆为闭花授粉,因此在做杂交试验前对母本去雄,A项正确;
B.父本豌豆,不需要去掉雌蕊,杂交时只需要父本的花粉,B项正确;
C.母本花粉未成熟时去雄套袋,等发育成熟时,授予父本的花粉,C项正确;
D.母本花粉未成熟时去雄套袋,母本受粉后,再套上纸袋,D项错误;
答案选D。
4.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分别由基因B和b控制。
现有非糯性水稻杂合子自交,其遗传图解如下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雌雄配子数量比为1:
1B.①表示等位基因分离
C.②表示基因的自由组合D.F1的性状分离比只与①有关
【答案】B
【解析】
A.根据减数分裂中精子形成和卵子形成的特点可知,雄配子数量远多于雌配子,A项错误;
B.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型为Bb的植株能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雄(或雌)配子(即B:
b=1:
1),B项正确;
C.②表示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C项错误;
D.F1的性状分离比与①②都有关,D项错误;
答案选B。
5.下列有关遗传学经典实验中的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B.沃森和克里克通过同位素标记法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C.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观点
D.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答案】B
【解析】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
B.沃森和克里克以DNA大分子为研究材料,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B项错误;
C.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
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采用的是类比推理法,C项正确;
D.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发现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D项正确;
答案选B。
6.下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该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
C.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D.若染色体①有基因B,则④有基因B或b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有关知识,解题要点是对细胞分裂图像的分析判断。
A.据图分析可知,细胞中着丝点分裂,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中有同源染色体,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项正确;
B.此时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B项正确;
C.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C项错误;
D.染色体①和④属于同源染色体,若①上有基因B,则④有基因B或b,D项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分析判断图示细胞处于哪种分裂哪个时期:
首先看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处于减二时期,若有则可能为有丝分裂或减一分裂时期;其次看染色体的特殊行为:
若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上,则为减一时期。
7.—个含3000个核苷酸对的DNA片段,其中碱基A占全部碱基的20%。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DNA片段含有1800个胞嘧啶
B.该DNA片段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该DNA片段复制3次可以得到8个相同的DNA片段
D.该DNA片段第3次复制需要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8400个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DNA复制相关知识点,解题要点是识记DNA分子复制的特点。
A.DNA分子中,A+C占碱基总数的50%,若A占20%,则C占30%,即该DNA片段含有1800个胞嘧啶,A项正确;
B.该DNA是双链结构,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项正确;
C.正常情况下,该DNA片段复制3次可以得到相同的DNA片段23个,C项正确;
D.由题干分析可知,该DNA分子中含胸腺嘧啶1200个,则第三次复制过程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1200×2(3-1)=4800个,D项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易错点是关于DNA复制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计算:
①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则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为m×(2n-1)个。
②若进行第n次复制,则需消耗该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个。
8.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需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含35S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因搅拌不充分,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35S
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解题要点是对该实验内容的理解。
A.由于噬菌体属于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因此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故A错误;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时,保温时间要严格控制,保温时间过短,噬菌体没有侵入细菌,保温时间过长,细菌会裂解死亡,释放子代噬菌体,故B错误;
C.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放射性应该在上清液中,沉淀中的放射性的原因是搅拌不充分,噬菌体和细菌没有分离,故C正确;
D.35S、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为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解题关键是识记和理解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9.将牛催乳素基因用32P标记后导入小鼠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小鼠乳腺细胞的遗传物质中含有8种核苷酸
B.基因表达时所涉及的密码子与氨基酸种类一一对应
C.该基因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
D.细胞连续分裂n次后,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l/2n+l
【答案】C
【解析】
A.小鼠乳腺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含有4种核苷酸,A项错误;
B.基因表达时所涉及的密码子有64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61种,两者间并非一一对应关系,B项错误;
C.转录时以DNA一条链为模板,以碱基互补配对合成mRNA,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C项正确;
D.据题干分析可知,细胞连续分裂n次后,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2/2n,D项错误;
答案选C。
10.下图为艾滋病病毐(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繁殖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RNA和蛋白质都可进入宿主细胞
B.HIV逆转录所需的模板、原料、酶、能量均由宿主细胞提供
C.病毒的转录和逆转录都发生在宿主细胞的细胞核中
D.HIV侵染淋巴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答案】A
【解析】
A.由图分析可知,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RNA和蛋白质都可进入宿主细胞,A项正确;
B.HIV逆转录所需的模板是HIV的RNA,原料和能量由宿主细胞提供,B项错误;
C.由图可知,病毒的逆转录发生在宿主细胞的细胞质中,C项错误;
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HIV侵染淋巴细胞的过程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是相对的,D项错误;
答案选A。
11.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来自缅因大学的杰弗里•霍尔、布兰迪斯大学的迈克尔•罗斯巴克和洛克菲勒大学的迈克尔•怀特因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获得此奖。
研究表明,下丘脑SCN细胞中PER基因表达与此生理过程有关,其表达产物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相关变化过程如下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A.垂体细胞中不含有PER蛋白,故也不含有PER基因
B.图1中①过程是转录,产物可自由进出核孔
C.图2不需要解旋酶,原料为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D.图3表示翻译,酵母菌内与图2中的过程同时发生
【答案】C
【解析】
A.同一个体的体细胞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形成,细胞中所含基因是相同的,所以PER基因存在于所有正常细胞中,但在垂体细胞中不表达,A项错误;
B.转录的产物mRNA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但核孔也有选择性,B项错误;
C.图2表示转录过程,参与该过程中的RNA聚合酶有解旋作用,故不需要解旋酶,此过程需要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C项正确;
D.酵母菌是真核生物,转录和翻译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进行,D项错误;
答案选C。
12.某雌蛙的基因型为AaBb,其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l、C2),—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S1、S2)。
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染色体数目、贮存的遗传信息以及细胞体积,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B.细胞体积C1与C2相同,S1与S2相同
C.染色体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D.核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答案】A
【解析】
A.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所以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减数第一次分裂,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所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遗传信息不同,所以遗传信息S1与S2不同,A项正确;
B.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C1与C2体积相同,初级卵母细胞由于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所形成的两个子细胞S1与S2体积大小不同,B项错误;
C.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次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也相同,即C1与C2相同,S1与S2也相同,C项错误;
D.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核DNA数目C1与C2相同,减一分裂后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中核DNA数目也相同,即S1与S2相同,D项错误;
答案选A。
13.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
不考虑配子产生过程中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该致病基因可能是隐性基因或显性基因
B.该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
C.Ⅱ3和Ⅱ4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D.Ⅰ1和Ⅱ4的基因型一定不同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解题的关键是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据图分析,该病致病基因可能是隐性基因或显性基因,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无论该病是何遗传方式,Ⅱ3和Ⅱ4的基因型一定相同,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则Ⅰ1和Ⅱ4的基因型一定相同,故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是对遗传系谱图的分析判断,可用假设法对图中各个体的基因型进行分析,如设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则I1基因型为aa,I2基因型为AA或Aa,II3和II4基因型均为aa;设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I1基因型为AA或Aa,I2基因型为aa,II3和II4基因型均为Aa,依此类推,分析答题即可。
14.某种疾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科研人员对某女性患者的家系成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患者,“一”表示正常)。
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
祖父
祖母
姑姑
外祖父
外祖母
舅舅
父亲
母亲
弟弟
+
-
-
+
-
-
+
+
-
A.该致病基因不位于性染色体上
B.该家系成员中男性患者的基因型都相同
C.该家系成员中女性患者的基因型都相同
D.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杳
【答案】C
【解析】
A.据表格数据分析,父母患病而弟弟正常,判断此病为显性遗传,祖父患病而姑姑正常,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项正确;
B.该家系成员中男性患者的基因型都是杂合子,B项正确;
C.该女性患者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其母亲的基因型一定是Aa,C项错误;
D.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D项正确;
答案选C。
15.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
B.图中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移接
C.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导致了基因重组
D.B(b)与D(d)间发生了基因重组,且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D
【解析】
A.据图分析可知,该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故该细胞可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A项错误;
B.图中的变异为基因重组中的交叉互换型,B项错误;
C.图中的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导致了基因重组,C项错误;
D.图中的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项正确;
答案选D。
16.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9%,aa个体占49%,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同。
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A基因的频率和自交产生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A基因的频率变化情况依次为
A.不变、不变;增大、不变B.不变、增大:
增大、不变
C.增大、不变;不变、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答案】A
【解析】
据题干分析可知,该种群中Aa个体占42%,则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30%,a基因频率为70%,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9%,A基因的频率为30%;该种群个体自交产生后代中AA占19.5%,A基因的频率为30%。
答案选A。
17.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外来物种的入侵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遗传中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答案】D
【解析】
A.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A项错误;
B.外来物种入侵会改变现有生物的生存状况,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和速度,但不一定加快进化的速度,B项错误;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C项错误;
D.种群的基因频率的不断改变造成了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淘汰不适应的个体并使适应的个体产生后代,因为自然选择一直存在,所以基因频率在世代间的改变是连续的,D项正确;
答案选D。
18.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可通过突触前膜的多巴胺转运体摄取回收利用。
多巴胺主要负责调节大脑的情感,并与某些成瘾性行为有关。
可卡因是一种中枢兴奋剂,下图为可卡因对突触问兴奋传递干扰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释放多巴胺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了突触前膜摄取回收多巴胺
C.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并使其兴奋,此时膜内是正电位
D.吸食毒品后表现出的“歇斯底里”与语言中枢H区兴奋性过高有关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解题要点是对图形的分析判断。
A.多巴胺的释放是通过细胞膜的流动性,通过胞吐完成,A项正确;
B.据图分析可知,可卡因与突触前膜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回收入细胞,B项正确;
C.多巴胺与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即变为外负内正,C项正确;
D.吸食毒品后表现出的“歇斯底里”与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兴奋性过高有关,D项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是对图形的识别和分析判断,结合所学知识:
兴奋通过突触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等相关知识,对图进行分析推理,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19.下图为种群数量的增长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可提高K值
B.曲线X表明种群数量在理想条件下快速增长
C.曲线Y表明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环境阻力的制约
D.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解题要点是对种群数量变化中的增长曲线的分析判断。
A.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可以使K值升高,故A正确;
B.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即曲线X,B项正确;
C.由于生活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环境阻力也会增大,故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呈S型曲线,C项正确;
D.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D项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是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曲线X、Y之间的差值部分表示由于环境阻力的存在,即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目。
20.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与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低倍镜可以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B.制作生态缸时,定时加入适量饵料,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可观察到部分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
D.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需要提前做预实验,以免资源浪费
【答案】B
【解析】
A.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到,A项正确;
B.为保证物质循环,制作的生态缸是密封的,B项错误;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但由于变异频率低,一般情况下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只有少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C项正确;
D.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需要提前做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以免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D项正确;
答案选B。
二、多项选择题
21.下列各项中,属于核糖核酸(简称RNA)可能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有
A.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
C.识别并转运氨基酸D.传递生物体遗传信息
【答案】ACD
【解析】
A.某些RNA可作为催化化学反应的催化剂,A符合;
B.某些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项不符合;
C.tRNA能识别并转运氨基酸,C符合;
D.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传递到蛋白质,D符合;
答案选ACD。
22.下图表示发生在细菌体内的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的过程有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B.物质①中最终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C.酶1、酶2、酶3都具有解旋DNA的功能
D.多聚核糖体提高了合成一条多肽链的速度
【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基因本质和基因表达的知识点,解题要点是对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识记。
A.据图分析可知,图中表示的过程有DNA复制、转录和翻译,A项正确;
B.以同一条mRNA为模板翻译出的多肽中氨基酸序列相同,B项正确;
C.酶1为RNA聚合酶具有解旋作用,酶2为解旋酶,酶3为DNA聚合酶,没有解旋作用,C项错误;
D.多聚核糖体可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提高了蛋白质合成速度,D项错误;
答案选AB。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是对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的分析理解,读懂图示过程的含义,并能准确地用生物学术语来描述相关内容。
23.DNA聚合酶有两种方式保证复制的准确性,即选择性添加正确的核苷酸和校读(移除错配的核苷酸)。
某些突变的DNA聚合酶(突变酶)比正常的DNA聚合酶精确度更高。
下列有关突变DNA聚合酶(突变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大提高了DNA复制的速度
B.作用的底物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C.降低了基因突变频率,有利于进化
D.组成突变酶的氨基酸数目可能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BD
【解析】
A.突变酶能减少DNA复制时出现的错误,大大提高了DNA复制的精确度,而不是速度,A项错误;
B.DNA复制所需原料是四种脱氧核苷酸,B项正确;
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酶比正常DNA聚合酶精确度更高,能减少DNA复制时出现的错误,这样不利于生物的进化,C项错误;
D.基因突变后,该基因所控制合成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和数目可能没有改变,D项正确;
答案选BD。
24.家蚕结黄茧和白茧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I、i影响,即当基因I存在时,基因Y的作用不能显示出来。
现有两组杂交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Y与基因I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实验一的F2中结白茧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0/13
C.实验一的F2中结黄茧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5/9
D.实验二中两亲本个体可能的基因型组合有IiYy×iiyy、IiYY×IiYy,IiYY×iiyy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解题要点是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A.由题干实验一的F2表现型比例分析可知,控制家蚕体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A项正确;
B.由题干可知,实验一的F2表现为结白茧个体中杂合子占10/13,B项正确;
C.由题干分析可知,实验一F2中结黄茧个体的基因型为1/3YYii和2/3Yyii,自由交配,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5/9,C项正确;
D.实验二中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可能为YyIi×yyii或IiYY×IiYy,D项错误;
答案选ABC。
[点睛]:
本题解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苏州市 学年 学业 质量 阳光 指标 调研 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