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正本.docx
- 文档编号:7586620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114.70KB
历史正本.docx
《历史正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正本.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正本
526.英国诗人拜伦在《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中写道:
“但自由啊,你的旗帜虽破而仍然飘扬天空,招展着,就像雷雨似的迎接狂风;你的号角虽已中断,余音渐渐低沉,依然是暴风雨后最嘹亮的声音。
”诗中所反映的这种思潮在当时的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种思潮“之父”是 ( )
A.洛克 B.伏尔泰 C.卢梭 D.雨果
527.罗斯福新政时期,参议员诺里斯曾问罗斯福总统田纳西河流管理究竟是根据什么思想来建立时,罗斯福总统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我要告诉他们,这既不是鱼,也不是鸡,但是不管它是什么,对田纳西河流域的人来说却是极佳的美味。
”( )
A.新政体现了美国政治中的高度实用主义B.新政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思想
C.新政减轻了人民在经济危机中所承受的苦难D.罗斯福总统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
528.某学者写道:
“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
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
……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529.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
“计划经济是一门不仅为更早时期苏联的经验展现出
来,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
A.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独有
B.计划经济体制是各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
C.计划经济体制曾在苏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D.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曾经并正在发挥作用
530.在制度的规定层面上,君主被赋予无限的权力,并且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这种“制度化”的权力似有不断加强之势;而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上的“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象征化”的状态。
材料反映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B.中央集权制的危害
C.专制主义制度的影响D.九品中正制的残余
531.“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与这段话最吻合的一段历史时期是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
532.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破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
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
小岗村,是中国改革的起点。
这份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
小岗村的做法
A.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
C.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D.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533.有学者认为,“罗马法中体现和包含了可以适用于全部人类社会的、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这就是罗马法能够长久不衰的生命活力之所在。
”此语评论罗马法的视角是
A.文明传承 B.阶级分析 C.道德标准 D.社会变迁
534.下表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逻辑关系对应准确的是
历史现象
原因
A
“置市令,掌百姓交易之事”
“京(唐都长安)夜市宜令禁断”
B
唐朝时兰州与河西走廊诸城以中转贸易为主
唐朝始开通陆上“丝绸之路”
C
扬州、越州在漕运粮食布帛以满足唐朝军国需求
中发挥重要作用
隋炀帝修建了大运河
D
唐朝后期益州(成都)“水陆所凑,货殖所萃”,成为大都会
唐蜀郡太守开凿了都江堰
535.行商是清朝实行广州一口通商的产物。
在十三行行商制度下,外商投行后,报关纳税以及出售购办等一切贸易事务均由行商代理,日常生活也受行商约束,如不得擅自出入商馆(商业会馆)、雇佣华人不得超规定之数。
从这一叙述中可以确认
A.十三行是拥有垄断外贸特权的外商组织B.行商是清朝重要的商人资本集团
C.十三行是清朝保障关税、防范外商的工具D.行商兼有商务和外交的双重职责
536.黑格尔曾这样评价苏格拉底,“他的生活和他的哲学是一回事,但他的哲学活动绝不是脱离现实而退避到自由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去”。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的哲学以研究自身的生活为主要命题
B.苏格拉底的哲学关注世界的本源C.黑格尔对苏格拉底的哲学持否定的态度
D.黑格尔肯定了苏格拉底哲学对古希腊城邦的现实影响
537.据资料显示,英国小麦产量在1650年-1800年间提高了77%,英格兰人均农业工人产量1600年-1800年间增加了73%,法国只17%。
1697年-1765年每年出口谷物50万夸特,英国的谷物出口到俄国、荷兰、美洲等地,一时间英国被誉为“欧洲粮仓”。
上述材料表明
A.英国农业领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B.英国的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C.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农业的发展D.英国是当时的世界的经济霸主
538.普朗克说:
“经过我一生中最紧张的几个星期的工作,黑暗中终于露出光亮,一幅未知的远景开始朦胧地显示出来。
”材料中的“光亮”露出的主要意义在于
A.打击了上帝造人的神学观B.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C.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D.推动了人类对宏观世界的探索
539.毛泽东指出:
“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训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对“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发展了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B.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
C.维护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D.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
540.赫·乔·威尔斯认为:
“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封建的政治斗争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541.学者李述森在一篇文章中论述道:
“俄罗斯传统的核心是民族主义,是强国的诉求。
要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
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强制措施将全体居民控制起来,特别是要控制农业,榨取农业。
”材料论及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斯大林体制C.赫鲁晓夫改革D.新经济政策
542.苏格拉底永无休止的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
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据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智者学派强调个人感受,易导致社会混乱
B.苏格拉底强调教育作用,以培养人的美德
C.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式导致诡辩学派产生D.苏格拉底崇尚自由和探索的精神
543.发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宫文物大迁移,
是中国人民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奇迹。
图7是当
年故宫文物南迁路线图,对其各阶段南迁的背景
说法正确的是
路线说明
背景表述
①1933年起,故宫文物开始分批运往上海
A.日本侵占东北,进退华北危及平原
②1936年故宫文物运往南京保存,1937年运往四川
B.武汉会谈结束,日军占领华中重镇
③1947年文物从重庆运回南京
C.重庆谈判进行,国共达成一致意见
④1948年底至1949年初部分文物运至台湾
D.北平和谈破裂,国民党败退至台湾
544.“他们对苏联这项事业先表示怀疑,后表示兴趣。
但他们仍对苏联人缺乏自由、住房糟糕、消费品匮乏的状况感到震惊,不过他们也同意这项事业让苏联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极大的贡献。
”“这项事业”应该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运动D.五年计划的实施
545.“宋代,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
”材料反映出宋代婚聘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理学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科举制度盛行 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545.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指出:
美国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美国的基本价值观念要得到保存,并且要发扬光大”。
美国的责任不仅是保护我们公民的利益,而且还要帮助创造一个新世界,我们的理想不但能生根,而且能开花结果”。
美国这一外交目标不能实现的原因是
A.多极化格局的建立 B.国内进步人士的反对
C.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D.各大政治力量之间相互制约
546.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前三世纪早期
B.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颁布于甲午年
C.乾隆四十年是指乾隆四十岁那年
D.根据当时的报纸记载:
民国四十五年台湾摆脱了日本的殖民统治,回到了祖国怀抱
547.1933年4月,罗斯福政府发布行政命令,要求所有黄金持有者将其持有的金币、金块或金元券移送至联邦储备银行。
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收购黄金。
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
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
A.有利于增强美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B.克服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D.促使商品价格逐步回落从而保障市场稳定
548.有思想家认为,“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错(措)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据所学知识判断,持这一主张的先秦思想家最有可能的是()
A.孔子B.老子C.韩非D.荀子
549.共产国际于1936年12月16日致电中共中央,命令中共必须“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一冲突”,并提出“张学良的发动,无论其意图如何,客观上只会有害于中国人民的各种力量结成抗日统一战线,只会助长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共产国际成为蒋介石政权的重要支持力量
B.共产国际旨在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
C.共产国际肯定了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动机
D.共产国际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起了重要作用
550.《沪江商业市景词·报馆》中一竹枝词写道:
“报登各业各行情,每日纷纷利自盈。
中外电通消息广,纵谈时务愈精明。
”由此可知近代报纸()
A.以宣传外洋事务为主要宗旨B.推动了社会风貌的转变
C.为盈利而大量制造虚假新闻D.以刊登时政新闻为特色
551.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纽约时报》
公布的“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
(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语使
用的次数变化示意图。
该变化反映了
A.美国报界经常变换用语
B.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C.美苏两国矛盾得到缓和
D.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
552.宣城这有建制,肇自于秦,后世千余年屡有变动,甚为繁杂。
朝代
建置名称
历史沿革
地方体制
秦
设鄣郡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汉
设丹阳郡
公元前109年改鄣郡为丹阳郡,辖县十七。
公元139年分设宣城郡
西汉郡国并行。
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唐
设置宣州
武德三年(620年)改郡为州。
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
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州。
领县九。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A.古代地方行政体制决策出现失误,反复无常
B.丹阳承载了宣城地方历史发展的重要信息
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演变趋势D.封建王朝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553.《中国通史》记载: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之快,变化之大,又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以至于一些人对自己刚刚提出的主张、见解还来不及细细品味,就又要忙于修改订正了,多变的时代造成了多变的思想。
”这实际上表明,近代前期()
A.中国广泛吸收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和理论B.中国思想变化多样,缺少统一性
C.中国处在探索过程中,主流思想一成不变D.中国民主政治思想无法实现
554.《新唐书》载:
“及府兵法坏而方(藩)镇盛,武夫悍将虽无事时,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然则方镇不得不疆(强),京师不得不弱,故曰措置之势使然都,以此也。
”这说明藩镇()
A.成为正式的一级行政组织B.拥有军事、选官、民政、财政等权
C.是唐朝军制变革的结果D.严重冲击着皇权的独尊地位
555.明代宣德年间,“国初立法,寸板片帆不许下海,百八十年以来……每遇捕黄鱼之月,巨艘数千,俱属于犯禁,议者每欲绝之,而势有难行,情亦不忍也。
与其绝之为难,孰若资之为用”。
这一材料反映了明代()
A.海禁律令未能严格执行B.政府有条件的海外贸易
C.严格限制民间私人贸易D.奉行重商主义贸易政策
556.“我们现在要团结全国人民,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和应当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这个宪法就是为这个目的而写的。
”从毛泽东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制定五四宪法的根本点是( )
A.保障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
C.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强国
557.明万历六年(1578年)浙人胡宥指出:
“世日降而民日众,风日开而用日繁,必有无相通,而民用有所资,匪(非)商能坐致乎?
守令固当加意于民,商其可不加之意耶!
廛法不兼行,使商悦而愿藏其市,此恤商之道可见矣!
”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明朝调整重农抑商政策B.发展商业以满足社会需求
C.“恤商”之举应该缓行D.万历年间世风日下
558.1901年6月7日,《清议报》刊登的梁启超的一篇名为《立宪法议》的文章中指出:
“立宪政体者,心民智稍开而后能行之。
日本维新在明治初元,而宪法实施在20年后,此其证也。
中国最速亦须十年或十五年,始可语于此。
”梁启超的意思是()
A.中国应走明治维新之路B.民智直接制约着立宪实践
C.立宪之路在中国行不通D.中日国情存在着巨大不同
559.1920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关于民族与殖民地问题的决议》中指出:
“共产国际应当同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暂时合作,甚至结成联盟,但是不要与之混为一体,甚至当无产阶级运动还处于萌芽状态时,也绝对要保持这一运动的独立性。
”在此精神指导下()
A.中共“一大”提出最高纲领B.国共两党实现了“党外合作”
C.中共“二大”改变革命策略D.国民大革命在全国蓬勃兴起
560.1993年4月1日,按照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取消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
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完成谢幕演出。
此举发生的国内背景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定B.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成员
C.中国粮食流通体制出现了严重问题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561.在家庭财产继承上,春秋时期女子基本上没有继承权,男子则主要是由嫡长子继承大部分财产;到了宋代,出嫁的妇女和非婚的私生子也可以合法继承一部分家产。
这种演变表明中国古代()
A.宗法制影响社会方方面面B.分封制是社会家庭财产分配的基础
C.家庭财产继承趋向平等D.家庭财产继承血缘宗族倾向突出
562.吴晗在《朱元璋传》中指出:
“……银子终于取代宝钞成为全国通用的通货。
”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
A.白银更符合商品经济发展要求 B.明朝人钟爱白银
C.宝钞信用降低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563.托克维尔曾指出:
“民主选出来的统治者一般不会有与多数人相反的利益,同时也不会有一定与所有的人都一致的利益。
”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政治制度是()
A.古希腊的直接民主B.英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的民主共和制D.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体制
564.下表是1934年和1935年美国的农产品进口情况。
材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名称
1934年
1935年
牛肉(磅)
138283
684637
猪肉(磅)
626148
2846005
黄油(磅)
535144
21948458
玉米(蒲式耳)
816694
34809120
小麦(蒲式耳)
3330188
13446009
未加工棉(磅)
7328084
36353324
A.罗斯福新政效果显著,农业逐步恢复B.美国农业歉收,粮食满足不了需求
C.罗斯福新政初期的农业政策出现失误D.罗斯福政府干预农业市场,鼓励进口
565.1916年,陈独秀发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文中指出:
“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等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
……存其一必废其一。
”他在这里表达的主张是()
A.中西文化相互对立,不可兼容B.中国应该进行彻底的政治革命
C.抨击尊孔复古,反对复辟帝制D.共和政体与封建文化不可兼容
566.在一次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
他批评了陈独秀不做军事工作的错误:
“蒋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我们独不管,现在已被注意,但仍没有坚决的概念。
比如秋收起义,非要依靠军队不可,这次会议应重视这个问题。
”毛泽东得出这一结论是基于()
A.国民党集团的屠杀政策B.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C.创建红色政权的实践D.中共“二大”的革命纲领
567.《天津条约》签订后,咸丰皇帝曾表示:
“因思驻京一节,为患最巨,断难允行。
至进京换约,如能尽力阻止,更属妥善。
”咸丰皇帝的这番话表明( )
A.外国公使“驻京”是危害最大的条款B.英法“进京换约”的要求是不正当的
C.清政府强硬的反侵略外交政策D.清政府受传统外交体制的束缚
568.英国史家霍布斯邦说:
“若无19世纪资产阶级社会解体在先,势无十月革命以及苏联的成立在后。
”又说:
“发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成为一条全球性的可行之路。
”下列各项中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资本主义社会的解体导致了十月革命的发生和苏联的成立
B.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苏联的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C.作者高度肯定发生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活动
D.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569.公元前431年,伯利克里宣称:
“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
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
”在此,伯利克里宣扬了()
A.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B.应该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的思想
C.雅典民主政体并不排斥有限的特权D.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
570.有位启蒙思想家曾说“……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材料表明
A.启蒙思想的出现是偶然的B.启蒙思想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C.静态的幻象是启蒙思想产生的重要因素
D.启蒙思想没有认清经济与社会的关系
571.1962年3月29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在谈到农业恢复生产是依靠集体还是依靠个人时,他明确指出:
“原则是哪种办法在哪些地方见效快,就用哪种办法。
不要拘泥于形式,不要担心个人多了,集体少了。
”“群众愿意怎么干就怎么干,采取灵活政策,非常办法,个人、集体、集体个人相结合三种办法都可以。
”在这里,邓小平主张
A.反对单一计划经济和单一集体经济B.贯彻八字方针,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
C.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D.纠正“左”倾错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572.著名作家龙应台写道:
“全球化跟国际化这样子排山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个铁轨跟铁轨衔接的地方。
也就是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
然后找到那个点之后,大概就可以在席卷而来的那个全球化的大浪里头,找到自己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了。
”龙应台主张
A.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B.全球化要立足民族化
C.全球化前提是区域化D.全球化要实现西方化
573.西方一本描写宋朝的书《中国转向内向》中说:
“理学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后,整个社会走向宇宙统一规范的文化操控。
加剧了中国儒学中对工具技术的攻击反驳,中国学问一
向就少逻辑,所以中国古代科学虽然发达,但出不了像《几何原本》那样的体系
理论。
”上述材料的中心意思是
A.以人伦为中心的理学束缚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B.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比较发达,但欠缺逻辑性
C.欧洲近代科技伴随实验科学的发展而兴起
D.中国古代科技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封闭性
574.从公元994年起,成都的铁钱监铸钱就停止了,一直到公元1005年,成都没有再铸钱。
但是,市场上并没有出现钱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白银资源丰富B.铁钱数量充足
C.民间发行交子D.战乱后经济萧条
575.《史记·商君列传》载太史公曰:
“商(鞅)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
且所因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
”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从个人品行的视角评价,有失偏颇B.以主观情感评价,忽视对实效考察
C.从生平实绩评价,基本上符合史实D.立足于道德评价,有明显的主观性
576.“……古代以奴隶为财产的市民国家,中世纪以农奴为财产的封建诸侯国家,近代以劳动者为财产的资本家国家,都是所有者的国家。
这种国家底政治、法律,都是掠夺底工具……”。
持上述观点的应当是
A.康有为B.孙中山C.胡适D.陈独秀
577.有学者指出:
“商代邑中居民,甲骨文称为‘邑人’,通常以族氏组织相集约。
”如河南偃师城,“邑中居民各成体系,保持着以族为纽带的较严密分片分等级的居住形式。
”该材料能够反映的是
A.商代已经实行宗法制度B.商代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
C.商代社会各阶层等级差距明显D.商代平民多居住于城市
578.《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
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
......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
"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的兴盛说明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清政府积极开拓世界市场
C.闭关锁国政策的松动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579.1958年1月,毛泽东尖锐批评了1956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的《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说:
“这篇社论……实际重点是反冒进的。
”这说明
A.毛泽东希望加快经济建设步伐B.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展开D.中国紧跟苏联建设步伐
580.据统计,美国在18世纪的后半期,农业人口占40%以上……到19世纪末,农业人口减到5%左右,工业人口已经超过了农业人口……到20世纪50年代,大概1954年的前后,从事信息行业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工业人口。
这组数据直接说明
A.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B.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美国将更多的第一、二产业转移到劳动密集型国家
D.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581.下列对古罗马万民法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帝国时期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