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的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docx
- 文档编号:7578699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5.82KB
关于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的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docx
《关于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的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的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的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关于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的探讨
【摘要】目的:
转基因食品指的是利用转基因生物技术获得的转基因生物品系,并以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称为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自从引入以来,争议声不断,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转基因食品是否应该进行标识;如何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等问题始终没有定论。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转基因食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转基因似乎成为一个不可遏制的趋势。
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能够强化政府的监管作用,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持转基因食品市场的平稳发展,所以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本文将实地调查广州市各大超市中的大豆、番茄、玉米及其加工品的转基因标识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广州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知及购买意愿研究,根据问卷体系运用SPSS软件分析了影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了解程度、获取信息渠道、优缺点感知、购买行为与意愿、对转基因食品整体评价和信任程度的因素,从而进行对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的探讨。
结论:
最终提出补充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市场监管;建立溯源系统,完善标识制度;完善安全评价和监测制度;加大宣传科普力度,提高消费者认知的建议。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探讨
Discussiononimprovingthesupervisionsystemofgeneticallymodifiedfood
[Abstract]Objective:
Thegeneticallymodifiedfoodreferstothegeneticallymodifiedbiologicalstrainsobtainedbyusingthegeneticallymodifiedbiologicaltechnology,andthefoodproducedbyusingthe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sasdirectfoodorasrawmaterialsiscalledgeneticallymodifiedfood.Sincetheintroductionofgeneticallymodifiedfood,therehavebeenmanycontroversiesaboutwhethergeneticallymodifiedfoodissafe,whethergeneticallymodifiedfoodshouldbelabeledandhowtoimprovethesupervisionsystemofgeneticallymodifiedfood.Withthedevelopmentofgeneticallymodifiedtechnology,geneticallymodifiedfoodappearsmoreandmorefrequentlyinpeople'sdailylife.Geneticallymodifiedfoodseemstobeanirresistibletrend.Theregulatorysystemofgeneticallymodifiedfoodcanstrengthentheregulatoryroleofthegovernment,protecttherightsandinterestsofconsumers,andmaintainthestabledevelopmentofthegeneticallymodifiedfoodmarket,soitisofgreatsignificancetoimprovetheregulatorysystemofgeneticallymodifiedfood.Methods:
Inthispaper,wewillinvestigatethetransgenicidentificationofsoybean,tomato,cornandtheirprocessedproductsinmajorsupermarketsinGuangzhou.Throughthequestionnaireweinvestigatedconsumers’awarenessandwillingnessofbuyinggeneticallymodifiedfoodsinGuangzhou.Accordingtothequestionnairesystem,weanalyzedthefactorsthroughSPSSsoftwarethataffectedconsumers’awarenessofgeneticallymodifiedfoods,waysofobtaininginformation,perceptionof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behaviorandpurchaseintention,evaluationandthedegreeoftrust.Soastoexploretheimprovementofgeneticallymodifiedfoodsupervision.Conclusion:
Wecometotheconclusionthroughtheanalysisoftheresults.Firstly,supplementrelevantlawsandregulationsandimprovemarketsupervision.Secondly,establishtraceabilitysystemandimproveidentificationsystem.Thirdly,improvesafetyevaluationandmonitoringsystem.Finally,Increasethepublicityandpopularizationofgeneticallymodifiedfoodtoimproveconsumerawareness.
[Keywords]DiscussionGeneticallyModifiedFoodSupervisionSystem
1前言
1.1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的目的、意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极速发展,转基因食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转基因技术从20世纪末开始在作物栽培上实施,得到的转基因作物在生物特性上相较于非转基因作物有更好的营养组成、抗病能力和良好外观等优势,因此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始尝试种植。
新技术的出现,也面临着新的问题。
转基因食品品种繁杂又有着庞大数量,普通市民在日常挑选中难以对其区分。
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问题与市民的利益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这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忧,人类对于转基因技术的认识还有很大不足,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影响和规律还没有掌握,[1]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议也从未停歇。
[2]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不仅是科学理论范畴所研究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针对人们广泛存在的忧虑,必须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
建立一个完善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构建一个更加全面且完善的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从而优化政府食品安全管制的政策选择,进一步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3]
现时,转基因食品的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当今世界人口增长与粮食供应不足的矛盾,全球人口数量越来越多,转基因作为一种有效提高产量以及抗病虫害的技术,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同时,转基因食品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无法抵挡。
[4]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也要正视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不能盲目抵制,在不能判定对人体是否有害的情况下,更要加强监管。
我国对转基因食品制定了一系类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及制度,但是,在调查中发现,人们对转基因的认识并不高,甚至有没听说过过转基因食品的市民。
转基因技术在现代社会已然不能被忽略和制止。
为应对现在广泛存在的争议和各种不确定,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已是大势所趋。
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不仅可以规范食品生产者的生产行为,还可以规范食品销售者的销售行为,从而在生产销售过程中更加谨慎和严格;另一方面,制度会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信息,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转基因食品,从而在更加清晰的状况下选择是否购买该产品,保障市民的基本权利。
最终,建立我国稳定的转基因食品市场。
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有助于规范食品供给链中各个环节不同主体的行为,便于各种监督主体及时高效的进行监督管理。
1.2我国的转基因食品监管现状
转基因技术的定义是指以基因工程为技术手段,根据人们的需求,将外源性基因移植到特定的生物体内,使得来源生物的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优良基因移植到被改造生物体内,改变其基因遗传,表达出人们所需要的特性。
人们把生物的DNA提取后重组,改变了生物原来的性质,使生物按人们所需要的方向转变,从而使其在生物性状、营养价值、物种品质等方面有所改变。
[5]
转基因食品,在广义上可划分为:
转基因生物本身作为食品、作为原料加工后生产的食品,和喂养家畜得到的衍生食品。
其范围之广泛,涵盖了DNA发生全部和部分改变的动植物,和原料为转基因生物的加工成品。
转基因技术的面世,大大缓解了粮食短缺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让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得到新的启示,但同时也带来很多我们未知的问题,不少市民和专家一谈到转基因即色变,对转基因食品感到畏惧。
事实上,转基因技术所带来的争议主要集中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以及对生态圈造成的已知或未知的影响。
至今这些问题还没有一个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转基因食品已经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里。
对此人们应该做的,首先就是完善落实转基因食品的监管制度,抓好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把控。
日益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让政府和民众对这个问题越发地重视。
政府亦出台相关法规政策对食品安全进行整治。
尽管如此,对转基因食品的关注仍然不足,监管政策不全面而且存在很多漏洞。
我国的转基因食品主要有三个部门负责,分别为农业部门,卫生部门,环保部门组成,协同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监管。
[6]其中农业部门是最主要的部门部分。
但农业部门只是在食品管理上负责源头,而食品的加工制作环节销售均未能参与,不能对食品安全性作保证。
除此以外,有专家学者提出,我国在转基因食品管理上规定了多个部门共同协作负责,但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低下,部门之间的法律法规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从而造成了最终执行困难的现象。
目前我国的转基因食品管理体系是以农业部门为主,卫生部门、环保部门以及科技部门都有不同程度地参与对转基因食品管理,各个部门间的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有标准的规定。
目前,我国存在大量转基因食品未标转基因食品标识或未经批准就上市的现象,这是因为转基因标识的监管工作主要有农业部门进行,转基因食品的市场监管则有工商部门负责,所以农业部门没有涉及到转基因食品的市场监管,农业部和工商部门的信息沟通不对称,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导致转基因食品市场乱象的发生。
[7]
1.3发展趋势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现时,转基因食品在食品市场上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转基因食品的发展之快已不可阻挡,在许多国家,转基因食品产业已成为重点发展产业和优先发展领域,并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于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城市化趋势导致耕地减少等原因,利用转基因技术种植农作物已势在必行。
同时中国是最大的粮食消费国,占全球大豆产量的三分之一。
2014年,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排名第六。
据估计,中国近95%的进口玉米和90%以上的进口大豆是转基因的[8]。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到如今仍未下定论,但我们可以从监管制度下手,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用其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把转基因食品的管理从制度上规范严控起来。
转基因作为新兴的现代生物技术,随着各国的监督管理规定的完善,转基因食品技术定以全新的面貌与技术展现在人们面前。
2关于广州市转基因食品现状调查
2.1转基因标识概述
转基因标识表示是消费者直接认识转基因食品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连接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中各个环节的桥梁,转基因标识上应标注清楚含转基因的成分与否、是否通过转基因原料制作,即使加工后已不再含有但原材料含有转基因成分也应标注告知消费者。
通过转基因标识,可供消费者将其与传统的食品区分,并通过此标识认识其是否自己需要的产品。
[9]
中国是最早将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国家之一,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行了大量投资。
共有七种转基因作物被中国政府批复了安全证书,其中仅是拥有抗虫性的棉花和拥有抗病性的木瓜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国务院在2008年设立了重大转基因项目,目的是为了支持转基因技术在我国农业上的研究和实施。
我国科研人员在此项目中克隆了100多个重要的良性基因,成功申请了1000多项专利,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为加强转基因食品销售和转基因标识的管理,2002年我国出台了《农业转基因生物鉴定管理办法》,同时也保护了消费者知情权。
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鉴定管理办法》规定,需实行强制标识的有17类转基因作物中的5种,分别是玉米、大豆、番茄、油菜和棉花。
进一步划分的话,玉米囊括了玉米种子、玉米、以及加工后的玉米油和玉米粉;大豆囊括了大豆种子、大豆、以及加工后的豆粉、豆粕和大豆油;番茄囊括了番茄籽,新鲜番茄和加工后的番茄酱;油菜囊括了油菜(种植用)、菜粕和菜籽油;棉花仅是棉籽。
其他未列入《条例》的产品,可以自愿贴上标签,也可以不贴标签。
[10]
按照管理方法的不同,转基因标识主要分为两种:
自愿标识(voluntarylabeling)和强制标识(compulsorylabeling)。
[11]自愿标识的界定相对宽松,其含义为相关法律无强制规定必须标识的转基因食品,工厂或商家自行选择是否添加转基因标识。
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实行这种标识方式并实施相关规定以确保管理方法的可持续性与可信性。
强制标识是指转基因食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需要强制对食品添加标签,否则要承担相应后果。
强制标识进一步划分为以产品为基础和以过程为基础的强制标识。
以产品为基础的强制性标识又称定量按目录强制标识管理,这种制度只需要检测最终的产品,如果其中不含有转基因成分,就不需要加贴标签,而相反的情况下,按照要求要对其加贴上相应的标签。
[12]以过程为基础的强制标识又称为定性按目录强制标识管理,对食品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环节实施监控,不管最终在产品中还能否检测出转基因成分。
2.2实地调查广州市各大超市转基因食品标识情况
2.2.1调查对象
在我国境内销售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的转基因作物,应有明显标识,如未标识的产品不得用于销售。
而转基因玉米、大豆、番茄、油菜和棉花5类作物17种产品,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都有着明确规定。
[13]本着贴近实际的原则,本文将调查对象设定为广州市大型超市中的以玉米、大豆和番茄为原材料的食品。
2.2.2调查结果
在本次调查行动里,涵盖了以玉米、大豆和番茄为原材料的食品共记152种。
其中,玉米及其为原材料的加工产品共计16种,占本次调查对象总数的10.52%;大豆及其为原材料加工产品共计132种,占本次调查对象总数的86.84%;番茄及其为原材料加工产品共计6种,占调查对象总数的3.94%。
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152种销售产品中有5种标注了转基因标识,占调查对象总数的3.29%;其中,玉米及其为原材料的加工产品均无转基因标识,进行了非转基因标识,有12种产品含有非转基因标识,占玉米类产品的75%,占调查对象总数的7.89%;大豆及其为原材料加工产品有5种进行了转基因标识,占大豆类产品的3.79%,占调查对象总数的3.29%;有60种产品含有非转基因标识,占大豆类产品的45.45%,占调查对象总数的39.47%;番茄及其为原材料加工产品均无转基因标识,进行了非转基因标识,有3种产品含有非转基因标识,占番茄类产品的50%,占调查对象总数的1.97%。
(见表1-1)
表1-1转基因标识覆盖率调查结果
类别
样品名称
品种
转基因标识数量
非转基因标识数量
转基因表示率(%)
非转基因标识率(%)
大豆类
大豆
4
0
1
0%
25.00%
大豆油
45
5
11
11%
24.44%
酱油
63
0
30
0%
36.14%
豆奶
20
0
18
0%
90.00%
玉米类
玉米油
13
0
11
0%
84.61%
玉米及其加工品
3
0
1
0%
33.33%
番茄类
番茄
2
0
0
0%
0%
番茄酱
4
0
3
0%
75.00%
2.2.3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见,目前我国转基因标识覆盖率低,甚至存在无标识未区分的现象。
在调查对象中,转基因标识覆盖率达到了3.29%;非转基因标识覆盖率达到了49.34%;无转基因标识覆盖率达到了40.79%。
三类样品中,仅大豆类产品进行了转基因标识,其余连个品类的产品均无转基因标识。
而玉米类产品的非转基因标识覆盖率最高,达到了75%。
由此可见,食品生产厂商对转基因标识的重视程度低,政府对食品转基因标识管理力度不足,转基因标识管理不规范。
2.3广州居民对转基因食品认知及态度调查
2.3.1研究对象
通过网络,随机选择广州市的206名市民作为研究对象。
2.3.2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去实行,问卷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受访者的基本个人信息(性别、年龄等)作为第一部分填写内容;受访者对转基因食品了解程度(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购买意愿等)作为第二部分填写内容。
通过网络渠道发放问卷,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广州市居民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对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进行探讨。
本次调查的问卷采用问卷星小程序制作,于2020年2月2日-3月5日通过网络渠道的微信、微信群和朋友圈向广州市居民发放问卷,调查期间共收集问卷达206余份。
其中,有效问卷数为206份。
2.3.3统计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比较分析法也叫对比法或者对比分析法,是指通过描述性对比来反映事物数量上的差异和变化。
先运用数理统计法,将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并录入SPSS系统软件中建立数据库,然后对样本进行交叉分析,再对数据作进一步分析和处理。
2.3.4调查结果分析
表2-1性别调查
选项
小计
比例
男
67
32.52%
女
139
67.48%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206
表2-2年龄调查
选项
小计
比例
18-29岁
114
55.34%
30-39岁
15
7.28%
40-49岁
36
17.48%
50-59岁
28
13.59%
60岁以上
13
6.31%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206
本次调查结果总计收集有效问卷206份,采用随机发放的形式。
从年龄上分析,18-29岁的有11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5.34%;30-39岁有15人,占总调查人数的7.28%;40-49岁有3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7.48%;50-59岁有2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3.59%;60岁以上有1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31%。
从性别上分析,男性有6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6.52%;女性有13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7.48%。
由于本问卷主要通过网络发放,使用网络的人群以18-29岁的青年人为主,导致了样本年龄结构分布不均,所以本调查问卷18-29岁的人群占比较高。
表2-3学历调查
选项
小计
比例
小学
3
1.46%
初中
17
8.25%
高中、中专
43
20.87%
大学、大专
132
64.08%
研究生及以上
11
5.34%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206
表2-4市民居住范围调查
选项
小计
比例
城市
121
58.74%
农村
53
25.73%
乡镇
32
15.53%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206
表2-5职业调查
选项
小计
比例
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
19
9.22%
教师、医生、技术人员等专业人士
21
10.19%
一般职工
44
21.36%
学生及无固定收入人员
102
49.51%
退休及其他人员
20
9.71%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206
表2-6市民收入调查
选项
小计
比例
1000元以下
26
12.62%
1000元一2000元
50
24.27%
2000元—3000元
28
13.59%
3000元一4000元
29
14.08%
4000元—5000元
22
10.68%
5000元一8000元
28
13.59%
8000元—10000
14
6.8%
10000元以上
9
4.37%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206
接受问卷调查的人群中,城市居民有121人,占58.74%;农村居民有53人,占25.73%;乡镇居民有32人,占15.53%。
据实分析,广州市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地点,为五大一线城市之一。
由于经济水平明显优越,城镇居民数量相较于农村居民要多得多。
从受访者有近半数以上的学历为大专及本科以上(占比69.42%)的情况上看,受访者整体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
从受访者从事的职业上看,学生及无固定收入人员占比最高,达到49.51%;其次为一般职工,有44人,占21.36%;由于学生为最多使用网络的人群,所以占比高于其他职业的选项。
2.3.5广州市居民对转基因食品认知调查结果分析
此部分内容主要对问卷调查结果做一些简单的统计分析描述,探讨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消费意愿强度、认知多少、评价与信任程度,以研究我国转基因食品管理的发展。
表2-7广州市居民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知调查
选项
小计
比例
听说过
159
77.18%
没听说过
47
22.82%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206
表2-8广州市居民对转基因食品种类的认知调查(多选)
选项
小计
比例
大豆
141
88.68%
番茄
80
50.31%
木瓜
34
21.38%
玉米
103
64.78%
甜椒
51
32.08%
草莓
49
30.82%
水稻
95
59.75%
其他
11
6.92%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59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广州市民都对转基因食品有所认识,有77.18%的市民都听说过转基因食品,而在转基因食品的识别上,总体识别能力较低,大豆为最多市民熟知的转基因食品,占88.68%,其次是玉米,占64.78%。
表2-9性别对是否听说过转基因产品的卡方分析结果
题目
名称
女
男
总计
您是否听说过转基因产品?
听说过
114(82.01%)
45(67.16)
159(77.18)
没听说过
25(17.99%)
22(32.84)
47(22.82)
总计
139
67
206
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完善 转基因 食品 监管 制度 探讨 公共事业 管理 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