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主要事迹材料.docx
- 文档编号:7555661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13KB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主要事迹材料.docx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主要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主要事迹材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主要事迹材料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主要事迹材料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主要事迹材料】
一、教学目标与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
民族团结的概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培养学生以唯物主义历史观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通过以上教学目标的实现,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团结的历史。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结合教师提供的资料,培养学生运用识读、表述和归纳等方法,积累必要的历史知识。
(2)运用教科书中插图,培养学生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
(3)通过畅谈少数民族大发展,让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加工,最终得出自己的新见解,使学生逐步掌握探究式学习方法。
【分析】通过搜集资料、课堂学习、思维拓展等学习过程,落实目标,提倡学生在进行探究学习的同时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与同学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2)通过对孔繁森先进事迹的学习,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分析】教师要抓住情感教育的时机,使学生认识搞好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为维护国家的统
一、民族团结做出应有贡献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适合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师生互动建构新知识。
其模式为:
提出问题
自学探究
合作交流提炼总结。
1.本节课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了解不是太多,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史料和图片,并补充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从史料中获得历史知识的方法。
2.“民族区域自治”内容的教学,可多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3.利用教学内容挖掘思想感情教育的内涵,如通过对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的了解,树立尊重、平等的意识,培养待人宽容豁达的性格。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主要围绕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和各民族共同发展两个问题来展开。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党和政府加强国家和经济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与帮助的力度,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大发展的新气象。
知识网络框架:
【说明】框架内的拓展指知识内容和教学空间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通过“了解西部,热爱西部,建设西部”的活动,拓宽知识面,增强民族责任感;通过课外搜集、整理资料,提高学生获取信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探究中。
可利用歌曲、活动、猜谜语等多种方法导入新课。
方法1:
歌曲引入
播放《爱我中华》,体现“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民族团结爱中华的主题。
同学们随着优美的旋律拍手共唱,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导言: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
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各民族相互影响,友好往来。
解放以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我们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民族团结”。
方法2:
活动引入
师:
同学们,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
生:
56个。
师:
你能说出哪些少数民族的名字呢?
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呢?
学生活动:
拿出课前搜集的少数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师:
在祖国大家庭中,各民族友好相处,共同发展。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史实。
方法3:
图片引入
出示导入框的图片,师生拍手共唱《爱我中华》。
教师导入:
这是第四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会歌。
当那优美的旋律在运动场上回荡的时候,每一个在场的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11课“民族团结”。
方法4:
复习引入
引导学生回忆我国秦汉以来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基本史实以及各民族和睦相处、友好互助的关系。
导言: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
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流,友好相处。
解放以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我们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些史实。
五、重点解决和难点突破
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
在教学中,建议通过以下活动来解决重点和突破难点:
重点的解决可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内容,并阅读本目的小字部分,通过小组讨论,掌握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意义。
难点的突破建议教师精讲,同时引导学生回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此为基础组织学生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师加以归纳。
活动内容
1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重点解决)
师: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好国内民族问题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民族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方针政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理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中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内容,说一说党和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呢?
生:
民族区域自治。
师:
请同学们阅读本目的小字部分,说一说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
(学生自主看书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
)
师:
通过看书,你能不能说出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
生:
民族区域自治不是可以脱离祖国的“独立自主”,也不是半独立自治的“自治邦”,而必须在中央领导下实行自治。
生:
一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生:
必须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才能自治。
生:
自治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但必须是在中央政权的领导之下行使权力。
生:
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时,必须确保各民族团结、平等和共同繁荣。
师(小结):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各民族自治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评析】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内容,并阅读小字部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从而解决本课重点。
活动内容
2
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难点突破)
师: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那么党和政府基于什么原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呢?
1.历史基础
师:
首先,我们从历史上的国情来分析。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
生:
我国在历史上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师:
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基础。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斗争,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和灿烂文化。
历史的发展证明,各民族合则互利,分则俱伤。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反映了各民族的意愿,符合各民族共同利益,也顺应了我国统一的历史要求。
2.政治基础
引导学生回顾自1840年以来,中国各民族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史。
生:
1840年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激起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各民族人民都投入到反侵略斗争的行列中。
生: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又一次激起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反抗,各民族人民参加了反抗英法联军侵略的斗争。
生:
1860年的京津保卫战中,蒙古骑兵进行了英勇的战斗,不少蒙古将士的鲜血洒在京津大地之上,僧格林沁所率昭乌达盟蒙古骑兵原有1000人,战后仅剩100余人。
生: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新疆各族人民积极配合清军痛击侵略军,取得了重大胜利。
生:
甲午中日战争中,左宝贵、邓世昌率军英勇抗战,为国捐躯。
生: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实行全民族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师:
同学们的知识真渊博。
各民族长期共同斗争的历史,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自1840年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命运。
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革命斗争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这就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3.经济文化基础
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生:
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唐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
生:
汉元帝时,昭君出塞,加强了汉与匈奴的经济文化交流。
师:
历史上,我国各民族随着联系和交往的增多,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有些少数民族长期和汉族杂居,不同的少数民族也长期共同生活在一个地方,各民族在杂居中进行生产劳动、商品交换和文化交流,这样就形成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相互依存的关系。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经济文化相互依存的有利条。
教师补充:
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确定下来。
1984年5月,我国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在党和国家领导下,经过近50年的实践,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日臻完善。
教师小结:
总之,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领导,又保证了少数民族的自主权利;既增强了民族交往,也符合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利益,充分调动了少数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从而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评析】
本案例通过师生互动,教师精讲,建构新知识,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认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难点得以突破。
六、教学拓展
历史教学不能局限于某一课内容的孤立教学,而应将学习内容从教科书向更广阔的空间扩展,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联系现时生活,设计拓展活动,多方位地拓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本次活动与地理知识、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是拓展学生视野的典型活动。
拓展专题
活动主题:
了解西部,热爱西部,建设西部。
活动安排:
教师提出活动建议:
全班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结组。
1.第一组:
搜集整理“西部概况”资料,并向同学介绍。
2.第二组:
搜集整理“西部资源”资料,并向同学介绍。
3.以“我为西部大开发出谋划策”为主题,全班展开讨论交流,并整理成文。
4.历史课代表主持本次活动。
主持人认真准备,了解各小组活动情况,写好发言稿。
活动过程:
多媒体出示图片:
雄伟的喜玛拉雅山脉;富庶的成都平原;壮美的雅鲁藏布江;奇特壮观的“长江第一湾”;如诗如画的阿坝;雄浑、厚重的陕北高原。
主持人导入:
中国西部,古人曾感叹她遥不可及,高不可攀。
即使在边塞诗人的眼里,也从豪迈中流露出无奈的苍凉。
想当年,往西北去,“西出阳关无故人”;向西南走,则又“难于上青天”。
可到了交通、科技发达的今天,你可以乘飞机翱翔蓝天,像雄鹰那样俯瞰西部的壮美与秀丽,纵览沧海桑田般的变迁,放眼西部即将进入新世纪的辉煌。
同学们,你们想领略喜玛拉雅山脉的雄姿吗?
你想欣赏如诗如画的阿坝吗?
你想了解神秘的西部吗?
那就请你来参加“了解西部,热爱西部,建设西部”的活动吧!
主持人:
接下来请第一组展示他们的成果,介绍西部地区的概况。
第一组代表出示成果并向全班同学介绍(介绍略),小组其他成员加以补充。
主持人:
听了第一组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祖国西部的大概情况,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我想请第二组同学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一下西部的自然资源。
第二组代表出示成果并向全班同学介绍(介绍略),小组其他成员加以补充。
主持人:
虽然西部目前还比较落后,但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有道是“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西部”,开发西部,成为当今的热点话题。
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瞻远瞩,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总揽全局,站在历史的高度,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
作为祖国大家庭的一员,我们也要为西部开发献计献策。
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对开发西部提出建议。
小组充分讨论后,各组代表发言。
小组代表1:
我们小组经过讨论,提出两点建议:
(1)俗话说:
要想富,先修路。
西部交通建设比较落后,应加快建设并给予投资者更多优惠政策。
(2)西部地区离广大的消费市场较远,投资者将花去大量财力用于运输,这无疑增加了投资成本,因此政府应给予优惠政策。
小组代表2:
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大力发展旅游,不仅可以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还可以通过旅游带动人才,带动投资。
目前,西部许多旅游景点和自然风光不为人所知,因此还应加大宣传和包装力度,以吸引游客和投资者。
小组代表3:
西北干旱缺水,水是影响西部地区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建议西部节约用水,大力推广以户为单位的小水窖集雨工程,推广喷灌、滴灌技术以改变大水漫灌方式,这是解决西北缺水问题的现实可行的方法。
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要加大开发力度,实施“西电东送”工程,促进西部发展。
小组代表4:
要重视保护环境和资源。
西部地区存在森林资源乱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矿产资源开采过度等情况。
在开发西部地区时,我们应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小组代表5:
各项工程建设要实行招标投标的办法,公平竞争,不给腐败分子留下可乘之机,杜绝“豆腐渣工程”。
主持人:
各组发言完毕,下面请老师做总结发言。
师:
同学们的建议非常好。
每一个同学都积极参加了讨论,为西部建设出谋划策,老师从中看到每位同学都是关心国家大事、具有民族责任感的好孩子,老师感到很欣慰。
(学生们热烈鼓掌)
主持人宣布:
让我们共同走进西部,关注西部,振兴西部,为共创祖国西部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吧!
本次活动到此结束。
【评析】
本案例运用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活动,视具体情况进行简评、概括,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样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族团结 主要 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