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赏析.docx
- 文档编号:7527656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4.21KB
《行行重行行》赏析.docx
《《行行重行行》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行重行行》赏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行重行行》赏析
《行行重行行》赏析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行行重行行》,我先把它读一遍: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首诗从开头到“越鸟巢南枝”的“枝”,押的是平声支韵,接下来从“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到结尾就换了仄声韵。
其中“远、缓、反、晚”四个韵脚都是上声,而“饭”是去声。
这是因为,古代没有上声和去声的区别,“饭”也可以读成fan。
我曾说,《古诗十九首》所写的都是人类感情的“基型”和“共相”。
所以你们看这里很妙: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是一个男子的口吻还是一个女子的口吻?
是一个行者的口吻还是一个留者的口吻?
中国古代传统的习惯总是喜欢先把它确定下来,所以才有很多人总是想方设法给这十九首诗确定作者。
上次我说过,有人认为其中的好几首都是枚乘写的。
那么枚乘既然是个男子,就可以确定这几首诗都是有寓托的,都是表示某种国家、忠爱之类的意思。
可是现在我们最好先把这些都放
下,只看诗的本身,我们就会发现:
正是由于我们不知道这首诗所写的是男子说的话还是女子说的话,是行者说的话还是留者说的话,结果反而给这首诗增加了许多的“潜能”。
“潜能”是西方接受美学中的一个词语,意思是作品中有一种潜存的能力,或者说,它潜藏有很多使读者产生联想的可能性。
另外,从《行行重行行》我们还可以看到《古诗十九首》那种质朴的特色。
它没有很多花样,走了就是走了,不管是送行者说的也好,还是远行者说的也好,总而言之是两个人分离了。
“行行重行行”,行人走啊走啊,越走越远。
我以前讲过,中国的旧诗有古体和近体之分。
近体是从南北朝以后才逐渐形成的,规定有比较严格的格律,如“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等。
因为中国文字是独体单音,读起来缺乏韵律,所以必须写成平仄间隔的形式,读起来才好听。
不过,在古诗里没有这种法则。
而且,如果你的内容果然很好,你的声音果然能配合你的感情,那么即使没有这些法则也一样能写出好诗。
“行行重行行”,就完全不符合格律诗的法则。
首先,这五个字里有四个字是重复的;其次,这五个字全是阳平声,一点儿也没有声音的起伏和间隔。
然而我说,正是如此,这五个字读起来才形成一种往而不返的声音。
——这话真是很难讲清楚。
那远行的人往前走再往前走,前边的道路是无穷无尽的,而后边留下的那个人和他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了。
这就是往而不返,从这里边就使你感受到一种把两个人越拉越远的力量。
如果说,“行行重行行”写出了两个人分离的一个基本的现象,那么“与君生别离”就是写由这种现象所产生的痛苦了。
所谓“生别离”,可以有两种讲法,现在我们先说第一种。
人世间的别离有生离也有死别,二者哪一个更令人悲哀呢?
大家一定会说:
当然是死别,因为生别还有希望再见,而死者是再也不能够复返了。
但现在我要举《红楼梦》中的一个例子来做相反的证明。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死了,贾宝玉糊里糊涂地和薛宝钗结婚了,但他心里老想着黛玉,所以他的病总是不好,神智总是不清楚。
于是有一天薛宝钗就痛痛快快地告诉宝玉说:
“你不要再想你的林妹妹了,你的林妹妹早就死了!
”宝玉当时就昏过去了。
大家都责备宝钗不应该故意给宝玉这样大的打击,宝钗却说:
“倘若总是不敢对他说明真相,那么他心里就永远不能安定,病也就永远不能好。
今天我告诉了他,他虽然如此痛苦,可是从此以后他这种思念就断了,他的心也就安定下来了。
”你看,宝钗这个人是很有办法也很有道理的。
后来,宝玉的病果然就好了。
所
以,死别往往是一恸而绝,而生离则是在你的有生之年永远要悬念,要悲哀。
哪一个更痛苦呢?
“生别离”的“生”还有另外的一种讲法,就是“硬生生”——硬生生地被分开了。
现在我打开我手中的这本书,这不叫“硬生生”地分开,因为这两页本来就不是黏结在一起的,不用费力就把它们分开了。
但我把这根粉笔掰开,这就叫“硬生生”地分开,因为它本来紧密地连接为一体,我是用力量硬把它分开的。
这对于物体来说当然无所谓,但对于两个亲密无间的人来说,就是很大的痛苦了。
那么“与君生别离”的这个“生别离”到底用哪一种讲法更好呢?
我以为两种都可以。
因为这首诗的特点就是在语言上给读者提供了多方面理解的可能性,你只须用你的直觉读下去就行了,也许这两种感受同时都存在。
接下来“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说的是已经走了一段时间之后的事情。
你看,这就是十九首之往复缠绵了,他在叙述了离别和离别的痛苦之后,又停下来进行一个反思。
这个“涯”字读yí在这里是押的“支”韵。
他说现在我们之间的距离已经有万里之遥,我在天的这一头,而你在天的那一头,那么今后还有再见面的可能性吗?
他经过反思所得出的判断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道路如此艰险而且遥远,要想再见面是很难的了。
要知道:
假如仅仅是道路遥远,那么只要你有决心走下去,也许还能有一半的希望,然而现在存在了双重的困难,不但道路如此遥远,而且充满了艰难险阻——所谓“阻”,既可能是高山大河的自然界的险阻,也可能是战乱流离的人世间的险阻。
人的能力是多么有限,怎能敌得过这些无穷无尽的险阻呢!
说到这里,可以说已经不存在什么见面的希望了,就如陈祚明所说的“今若决绝,一言则已矣,不必再思矣”。
然而诗人却不肯放下,他忽然从直接叙事之中跳了出来,用两个形象的比喻来表现他的无法决绝——“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这是“比兴”的方法,“胡马”和“越鸟”两个形象用得真是很有姿态。
在古诗和汉魏乐府中,经常运用这样的方法:
在绝望的悲哀之中突然宕开笔墨,插入两句从表现上看上文与下文都不甚连贯的比喻。
例如《饮马长城窟行》,在一路叙写离别相思之苦以后,突然接上去“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两句,似乎与上下文全不衔接,也未作任何指实的说明。
可是,这两句能够使读者产生多方面的联想,作多方面的解释,因此,就使前边所写的现实的情事蓦然之间都有了一种回旋起舞的空灵之态。
这其实是一种很高明的艺术手法,也是古诗和汉魏乐府的一个特色。
而且,在古诗和乐府中,这类比喻多半取材于自然现象。
例如,“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都是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是向来如此、难以改变的事情,用这些形象来做比喻,且不论其喻意何在,只是在直觉上就已经给读者一种仿佛是命里注定一样的无可奈何之感了。
所以,古诗和汉乐府中的这一类比喻,
往往既自然质朴,又深刻丰美。
对“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两句,古人有不同的讲法。
李善的《文选注》引《韩诗外传》说:
“诗云‘代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
”但这“不忘本”又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
从远行者的角度来看,当然是从正面写他的思乡念旧之情;从留居者的角度来看,则是说胡马尚且依恋故乡的北风,越鸟尚且选择遥望故乡的南枝,你作为一个游子,怎么能忘记了故乡和故乡的亲人呢?
这是从反面来作比喻的。
第二种说法认为,它来源于《吴越春秋》的“胡马依北风而立,越燕望海日而熙”。
这是取同类相求的意思。
就是说,“云从龙,风从虎”,所有的东西都有它相依相恋不忍离去之处;而我和你本来也是相亲相爱的一对,怎么竟然会分离这么久而不能再结合到一起呢?
还有一种说法,是隋树森引纪昀所说的“此以一南一北申足‘各在天一涯’意,以起下相去之远”。
这种说法是把出处和取意都抛开不论,只从字面上看,胡马和越鸟一南一北,在直觉上就使读者产生一种南北睽违的隔绝之感。
有这么多不同意见并不是坏的,它说明,正是由于这两句的比喻给予读者十分简明真切的意象,所以才会产生这么多的联想。
在这些联想中,既有行者对居者的怀念,也有居者对行者的埋怨;既有相爱之人不能相依的哀愁,也有南北睽违永难见面的悲慨。
此外,由于前面说到“会面安可知”,似乎已经绝望,所以这两句放在这里还给人一种重新点燃希望的感觉,鸟兽尚且如此,我们有情的人难道还不如鸟兽吗?
而且你们还要注意,这两句虽然用了《韩诗外传》和《吴越春秋》的古典,但它同时也是民间流传的比喻,你不用考证古典也一样可以明白。
对这两句,如果你想向深处追求,它可以有深的东西供给你,如果你不想向深处追求,也一样可以得到一种直接的感动。
它把古、今、雅、俗这么多联想的可能性都混合在一起了,这是它的微妙之处。
我以为,《古诗十九首》本来是民间流传的诗歌,但后来经过了文士的改写和润色。
就像屈原改写九歌一样,那并不是有意的造作,而是这些诗的感情很能感动人,当文士吟诵这些民间诗歌时,内心中也油然兴感——即所谓“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因此产生了共鸣,从而才亲自动手来加以修改和润色。
我想,这也正是《古诗十九首》既可以深求也可以浅解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从“行行重行行”到“越鸟巢南枝”是一个段落,前边都是平声韵,接下来从“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就换了仄声韵。
从内容上来说,经过“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这么一个想像的飞扬回荡之后,现在他又回到了无法改变的现实之中,因此就产生了更深的悲慨。
词人冯正中有一句词说“天教心愿与身违”,事实与你的盼望往往是不相符合的。
日子正在一天一天地过去,尽管你不放弃希望,尽管你打算等到海枯石烂的那一天,可是人生有限,你能够等得到那一天吗?
在这里,“相去日已远”和前边的“相去万余里”似乎是一个重复,但实际上并不是简单重复。
因为“万余里”虽然很远,但毕竟还是一个有限的数字,而且它所代表的只是空间,并没有时间的含义,而“日已远”三个字则进一步用时间去乘空间,所得数字就更是
无穷无尽了。
而且更妙的是,这“日已远”三个字又带出了下一句的“日已缓”,从而使人感到:
离人的相思与憔悴也是一样无穷无尽的。
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许就是从此句变化出来的。
但柳永的那两句却未免带有一些着力刻画的痕迹。
而且那个“悔”字还隐隐含有一些计较之念,不像“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在外表上所写的只是衣带日缓的一件事实,内中却含有一种尽管消瘦也毫无反省、毫无回顾的意念。
倾吐如此深刻坚毅的感情,却出以如此温柔平易的表现,这就更加令人感动。
如果说前边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两句之中含有一种希望的想像,是向上飞的;那么接下来的“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两句之中就含有一种失望的想像,是向下沉的了。
我以为,这两句是这首诗中最令人伤心的地方。
因为,前边所写的离别只是时间与空间的隔绝,两个相爱的人在情意上并没有阻隔,所以虽然离别,却也还有着一份聊以自慰的力量,而现在连这种自慰的力量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他说,天上太阳的光芒那么强烈,但也有被浮云遮住的时候;那么,美好亲密的感情就没有被蒙蔽的时候吗?
而且那远行的游子不是果然就不回来了吗?
这个“游子不顾反”的“顾”字,有的版本作“愿”,但我以为应该是“顾”。
因为,“不顾反”和“不愿反”的意思是不同的。
例如汉乐府《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说的是一个贫苦人家,丈夫不得已而出外谋生,但他惦记着家中的妻子儿女,刚出东门又走了回来,可是回来看一看,家中实在无法生活,最后还是得走。
所以这是“不顾”——不是不愿回来,而是不能回来,暂时顾不上回来。
当然,这里的“游子不顾反”其实很可能就是因不愿反所以才不回来。
但思念的这一方不埋怨他“不愿反”,却替他着想,说他是“不顾反”,这就是《古诗十九首》在感情上的温柔敦厚之处了。
那么“浮云蔽白日”所比喻的是什么呢?
有的人把这首诗看作思妇之辞,比如张玉谷《古诗十九首赏析》就说,“浮云蔽日,喻有所惑,游不顾反,点出负心”。
那么,“白日”就指的是游子;“浮云”
则指的是游子在外边所遇到的诱惑。
《西厢记》里的崔莺莺送张生时说,“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像此处栖迟”,就是这个意思。
可是,我在讲词选的时候曾提到过西方的符号学,符号学理论认为,当一个符号在它的传统文化中使用了很久的时候,它就形成了一个code——语码,使你一看到它就会产生某些固定的联想。
“浮云蔽白日”就是这样一个语码。
从《易经》开始,“日”这个符号就是国君的象征。
所以饶学斌的《月午楼古诗十九首详解》说:
“夫日者,君象也,浮云蔽日所谓公正之不容也,邪曲之害正也,谗毁之蔽明也。
”这是以“白日”比喻国君;以“浮云”比喻谗间的小人。
可是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白日”是比喻被放逐的贤臣,如李善《文选注》引陆贾《新语》说:
“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彰日月。
”然而实际上,游子、国君、逐臣三者本来是可以相通的。
因为在中国的伦理关系中,君臣关系与夫妻关系很为相似。
如果那个行者是游子,则可能是说他在外另有遇合,不再想念家中的思妇了;如果那个行者是逐臣,则可能是说
国君听信谗言放逐了他,使得他再也不能回到朝廷中了。
杜甫的诗说:
“每依北斗望京华”,又说“此生哪老蜀,不死会归秦”,那种对朝廷和君主的思念,实在并不亚于思妇对远行游子的思念。
上次我引过钟嵘《诗品》的话,说十九首是“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所谓“惊心动魄”,不一定非得是豪言壮语或者光怪陆离。
这首诗中接下来的“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两句,就真正是惊心动魄的——纵使你不甘心放弃,纵使你决心等到底,可是你有多少时间用来等待呢?
时间在不停地消失,一年很快就到了岁暮,而人生很快也就到了迟暮。
一旦无常到来,一切都归于寂灭,所有相思期待的苦心都将落空,这是多么令人恐惧而又不甘心的一件事!
事实上,这又是人世间绝对不可避免的一件事。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这是多么平常而且朴实的语言,然而却带有如此强烈的震动人心的力量!
但这首诗还没有就此打住,接下来的结尾两句“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令人看了更是伤心。
这两句也有多种可能的解释,我们先看“弃捐”这个词。
汉乐府有一首《怨歌行》说: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这首诗相传是班婕妤所作。
汉成帝宠爱赵飞燕,不再喜欢班婕妤,于是班婕妤主动要求到长信宫去侍奉太后,并写了这首诗。
诗中说,当初我们俩的情意像白团扇这么圆满,这么纯洁,然而我经常恐惧的是:
到了秋天,天气凉了,你就把扇子扔到盒子里不再使用了。
“弃捐”,就是被抛弃的意思。
显然,这是弃妇之辞。
所以“弃捐勿复道”的意思是说:
你抛弃了我,使我如此伤心,从此我再也不提这件事了。
可是,如果我们不从弃妇的角度来看,则还有另外一个可能的解释,即“弃捐”的本身就是“勿复道”。
意思是:
我们把这种不愉快的话题扔到一边,再也不要提它了。
这样解释也是可以的。
但为什么要“弃捐勿复道”呢?
因为,说了不但没有任何用处,反而会增加自己的悲伤,而且,对于那种无可挽回的事,也只能自己默默承受,一切唠叨和埋
怨都是多余的。
这里,也是表现了古诗感情之温柔敦厚的地方。
“努力加餐饭”也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种是自劝,一种是劝人。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结尾的几句是“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因此张玉谷《古诗十九首赏析》就说:
“以不恨己之弃捐,惟愿彼之强饭收住,何等忠厚。
”这显然是解释为劝对方加餐的意思,这样解释也未始不可。
而姜任惰《古诗十九首释》则说:
“惟努力加餐保此身以待君子”,又引谭友夏的话说:
“人知以此劝人此并以之自劝。
”另外张庚《古诗十九首解》也说:
“且努力加餐,庶几留得颜色以冀他日会面也,其孤忠拳拳如此。
”我比较同意自劝的说法,因为这样可以较自然地承接上面的“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两句——如果你在人之老和岁月之晚的双重恐惧之下还不肯放弃重逢的希望,那么惟一的一线指望就是努力保重自己的身体,尽量使自己多活一些岁月以延长等待的时间了。
然而对于一个相思憔悴的人来说,要想加餐何尝容易!
因此,就需要“努力”。
所以这平平常常的“努力”两个字之中,充满了对绝望的不甘心和在绝望
中强自挣扎支撑的苦心。
如果把这一句解释为劝人,只是表现了一种忠厚之心;而把这一句解释为自劝,则用情更苦,立志更坚。
要知道,一个人为了坚持某种希望而在无限的苦难之中强自支持,甚至想要用人力的加餐去战胜天命的无常,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而是一种极高贵极坚贞的德操了。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可能遇到悲哀和挫伤,如果你丝毫不作挣扎努力便自己倒下去,虽然你的遭遇令人同情,可是你的态度并不引起人们尊敬;但如果你在最大限度地尽了人力与命运争斗之后,即使你倒下去,也给人类做出了一个榜样。
何况,万一真的由于你的努力而实现了那个本来好像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岂不更是一件意外的喜事!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就隐然流露出这么一种可贵的德操。
我以为,对于具有这种德操的
人,无论是逐臣还是弃妇,是居者还是行者,抑或是任何一个经历过这样的离别却仍然一心抱着重逢的希望不肯放弃的人,这首诗所写的情意都有它永恒的真实性。
上一次我讲过,《古诗十九首》写出了人类感情的“基型”与“共相”,《行行重行行》这首诗就可以作为第一个典型的例子。
另外,在赏析这首诗的过程中,大家一定已经体会到,这首诗在语意和语法上具有含混模棱的特点。
比如“胡马”两句、“浮云”两句、“弃捐”两句等,都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但这并不是这首诗的坏处,反而正是它的好处。
因为这种含混模棱的现象,造成了这首诗对读者多种感受与解说的高度适应性,因此具有更多的西方理论所说的那种“潜能”,从而能引起更多的丰富联想。
对这样的诗,我们一方面要掌握它情感的基型,另一方面则要从多种不同的看法与感受来加以探讨和解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行重行行 行行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