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教学反思.docx
- 文档编号:7525169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34.22KB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教学反思.docx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教学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1 数一数
1.设计本节课,尽量从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变,让学生学习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自主探索知识规律,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特征,让课堂上的数学尽量来源于生活,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扎实有效。
2 认识更大的数
1.设计本节课时,为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列举了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借助实物进一步理解千、万、十万之间的关系。
在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后,借助计数器强化数感。
引导学生借助计数器拨珠、数数,进一步理解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把零乱的知识系统化、抽象化,利用想象理解一亿的意义。
2.在建立了“十万、一亿”的表象后,就要学习数位、计数单位、十进制记数法、数位分级等知识,让学生通过举例、交流等方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 人口普查
1.本课的设计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和前面学过的“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进行联系、转化,因为这两者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教师在这节课的任务,就是唤醒学生的旧知,让他们自觉把旧知和新知进行疏通,这样就能主动、轻松地用旧知来建构新知。
2.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内,带着问题自己去探索、发现、讨论、交流和归纳,总结出读法和写法。
这一教学效果,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要好得多。
4 国土面积
1.本节课以教材所提供的“主题图”为蓝本,进行合理设计。
改变材料的呈现方式,让主题情境贯穿始终,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方式。
2.教学中,把发现数学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
这样,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快,学得轻松自由。
3.人性化的课堂,真正实现了学生从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每一种方法都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体现。
5 近似数
1.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近似数的概念。
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2.先通过利用数轴,让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简便方法——四舍五入法;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3.数学教学过程,伴随着数学交流的过程。
课上,除了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外,还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听,与同学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6 从结绳计数说起
1.本节课设计从具体情境入手,让学生在情境图中自主体会古代人们的计数方法,经历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体会数学一一对应、化繁为简的思想。
2.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渗透数学的文化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
7 练习一
1.在教学中教师“讲”的少,学生“说”的和“做”的较多。
我们知道真正的数学学习,不是简单接受外部所授予的知识,而是主体的主动建构。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把思考过程、结果说出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2.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探索环境。
把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
用激励的语言对学生的思考和发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愿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线的认识
1.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认识,表面上看似简单,但对于刚上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其实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在设计这个内容的时候,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爱猜谜语、玩游戏这几方面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线、猜谜语、做手势等活动,来进行体验、记忆,从而进一步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在练习这一环节,我设计了“火眼金睛孙悟空”和“眼观六路小一休”这两道题,学生对于这种类型的练习是非常感兴趣的,因为他们很希望自己能像孙悟空一样厉害、小一休一样聪明。
2 相交与垂直
1.让学生初步感知相交与垂直,初步抽象出相交与垂直的表象。
一方面培养学生从身边和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相交与垂直的理解。
2.本节课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成效显著。
3 平移与平行
1.通过前面的移一移、找一找,这时的学生对平行已建立了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利用自己对平行线的认识,去创造平行线。
让知识在操作、比较中内化,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2.“折一折”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
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折一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就互相平行的折痕进行讨论;然后可以鼓励学生讨论,如何说明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
4 旋转与角
1.在问题情境中感觉数学的趣味美。
旋转产生角,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都经历过,老师给予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他们就能以数学意识,主动地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
“角”也不再是书本上一个“有棱有角”的生硬面孔,而是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生命力。
通过旋转活动角与课件展示,学生对于这些平常见过,但没仔细去思考、观察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来我们身边也有这么多学问,感受数学的趣味美。
2.在操作活动中感觉数学的线条美。
学生通过活动角操作感受周角、平角的形成,进而领悟它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再用自己的身体摆角,进一步感受角的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精神世界里探究,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同时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自己操控,自主探索旋转中形成的各类角的特征,体验周角与平角的形成过程,再用巧妙的疏导和学生的思维产生共振,情感产生共鸣,学生体验角是由线通过旋转形成的。
同时,感受我们的身体中也存在着许多的角,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中的线条美。
3.在体验新知中感觉数学的应用美。
数学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观察一系列的生活中的图片,激起学生主动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尤其是课后让学生去思考运用角的知识,来设计生活中的用品,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美、创造美的舞台。
在解决问题中,不仅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而且领悟到数学的应用美。
5 角的度量
(一)
1.本节课的教学,我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坐滑梯这一场景导入,用姿态万千的滑梯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角的大小,进而学习如何比较角的大小。
2.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经验,会用不同的方法去比较,进而导出1°的角,并且用1°作为角的度量单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6 角的度量
(二)
1.本节课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矛盾冲突,不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步探索,实现了对量角工具的再创造。
2.学生在探索中不断生成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多次感受了量角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认识了量角器,学会了量角的方法,而且在经历量角工具探索过程的数学活动中,多方面的数学品质得到培养,并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7 练习二
1.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线、角与图,引入本章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图形世界的神奇与美丽。
同时在分析线的种类和角的类型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所学图形特征的认知。
2.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让学生感受到线与角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教师要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
3.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视野的开拓,在学生初步认识线与角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和设计,进一步体会线与角的作用,同时也培养学生动手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 卫星运行时间第二课时
1.学生在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中,具有曾经计算过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经验和认识。
前面学生又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学本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完善学生对乘法笔算方法的理解,提高笔算乘法的能力。
2.本节课开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达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接着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列出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
通过学生的尝试练习,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的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经验,探究简便的笔算方法。
教师注意了竖式的书写格式、计算过程和算理的重点讲评。
“试一试”利用例题中的信息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列出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算式,通过计算交流,协助学生认识到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
就在最后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最后通过笔算和口算的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发现算法间的联系,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1 卫星运行时间第一课时
1.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
教师的工作贵在启发,重在信任,让学生有表现自己才干的机会。
2.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比较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已能通过各种思维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案,每种方法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
教师只要稍微指点一下,就很容易找到最简便、最具普遍性的方法。
我认为这样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是非常重要的。
3.在练习设计中,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计算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原本枯燥的计算充满了活力,并且培养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神奇的计算工具
1.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在设计教案之前进行了调查,得知大多数学生都会使用计算器。
有的是家长教的,有的是自己拿计算器按按就会了,所以用计算器计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的按键及功能,教师作补充,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认识与运用上。
4 有趣的算式
1.本节课的设计着重巧妙安排,体验计算器的好处。
2.如何让学生体会用计算器的好处,我设计了一个数目较大的计算。
能主动用计算器计算的学生,选择计算工具的能力较强,很有成就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正确计算,也显示了其较强的计算能力。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交流,自然地发现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好处——快捷、准确,为今后合理选择计算方法作了有效的铺垫。
5 练习三
1.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使算法与算理有效地融合。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独立试做、互动交流和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在学生初步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准确地估算及口算。
1 买文具
1.本节课教学,追求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探求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很有收获。
2.从教学目标定位来看,应该是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
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来看,两样都已初步地感受过,但又不是很深入,例如,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包括带括号的计算顺序,都在平时的练习中碰到过,却不是很多(但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于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已了然于胸了)。
因此本课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主题图中的实例,要求学生列出算式,引导学生观察,贴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要求学生明确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先算它,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把解决问题中的先算什么和四则运算中的先算什么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得出运算顺序,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了计算教学中枯燥乏味的心理。
2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1.在教学中,由故事《朝三暮四》引入,引发学生猜想,通过举例验证得出: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然后又引发学生从结论进行猜想,让学生知道从个别特例中形成猜想,并举例验证,是一种获取结论的方法。
2.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形成新的结论,是一种非常好的获取知识的方法。
通过结论引发猜想,学生很自然地列举了例子进行证明,从而得出“在乘法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的结论。
结论的得出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真实感悟到了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3 加法结合律
1.教学中我安排了三个层次:
首先学生在观察等式、初步感知等式特征的基础上模仿写等式,在模仿中逐步明确特征;然后在观察比较中概括特征,引发学生由几个例子的共同特征联想到是否具有普遍性,从而得到猜想:
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相加,都具有这样的特征;最后通过学生大量的举例,验证猜想,得出规律。
2.学生的独立举例是很有限的,我通过让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注意渗透数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踏踏实实地经历了“列式计算——观察思考——猜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知识研究的基本过程。
学生自己想,自己说,自己举例,自己得出规律,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贯穿始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 乘法结合律
1.探索数学的规律是有一个过程的,对这个过程的认识,并不是教师传授的,而是需要学生自己体验、感受。
对学生已有的体验与感受及时地进行梳理,是提高探索能力的重要一环。
2.在本节课的最后,当学生已经概括出乘法的结合律后,教师并没有立即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练习,而是询问学生:
“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发现乘法结合律的呢?
”通过学生对方方面面的反思,引出教师最后的概括。
虽然,学生要真正理解教师所做的概括还需要大量的体验,但相信经历多次这样的过程,学生就能体会到探索的基本步骤。
5 乘法分配律
1.贴近生活、引导发现。
《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计算多少块瓷砖”这一情境,有助于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方法观察周围事物、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2.构建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堂教学应以营造适宜的课堂生态场景、引领学生体验学习全程为宗旨。
对于“乘法分配律”概念的形成,学生们充分经历了感知建模、体验规律、验证模型、应用规律等过程,突破了教学难点。
3.促进个性化的学习。
跳出数学学习“齐步划一”的课堂框架,实现“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学习不同的数学”,让学生建立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
因此,我没有按统一的要求去指挥学生,而是以一个比较广阔的问题空间为背景,让学生用个性化的方式,表示自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更是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规律意义的个性化感悟。
6 练习四
1.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体验。
在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不要直接让学生进行简便计算,而是通过填空的形式进行比较,使学生初步感觉到运用加法定律可以简算。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运用运算定律的优点,可以培养优化意识,让更多的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运用定律进行简算的欲望,从而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2.在本单元的练习设计上,我力求有针对性,有坡度,同时也注意知识的延伸。
针对平时学生练习中的错误,用加法结合律简算。
通过具体的操作,激发学生的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引导学生注重语言概括。
通过验证表达结论——用自己的话说说——解释字母公式,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定律的含义。
1 去图书馆
1.看行走路线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说出行走的次序,学生容易掌握,该层次让学生自己解决是完全可行的。
运用方向、距离描述是难点,尤其是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四个方向,学生掌握较难,为此,采取同桌协作突破难点,效果较好。
2.本节所采用的情境紧扣时代,合乎情理,学生兴致较高,也为完成教学目标发挥了作用。
2 确定位置
1.本节课的设计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注重了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
这样设计,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的思想。
2.让学生经历了产生数对的必要性,以及实物图——点子图——方格图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对的简洁性等。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进而水到渠成地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知识。
1 买文具
1.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初始内容,难度并不大。
在学习中,如果只是一味地通过练习,强化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是可以的,但是往往有许多学生在笔算的过程中出现以前所描述的错误,特别是商的位置。
问题是教材中没有文字计算法则,教学中要不要归纳?
2.让学生研究讨论出自己在计算中的想法,在学生计算讨论的基础之上总结出的方法,加以归纳,不至于学生的计算方法总是停留于口算的基础之上,不利于后面除法的继续学习,毕竟口算与笔算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竖式常写错的现象,就是对方法的归纳模糊造成的。
经常借助口算结果来确定商的位置,有可能导致学生无法完成方法上的总结与提升,学生难以掌握笔算方法,无法进行后续学习。
因为我们教学要让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有认知偏差的学生有法可依,能够学会计算这一类除法题。
2 参观花圃
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
”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学生的想法中,往往就包含了对算理的理解。
如果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不够明确,我又通过追问的形式,作进一步的引导。
如在学生解决了前两个问题后追问:
“为什么要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
”这样一来,就能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计算教学,只有算理理解了,学生才能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也才能运用计算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因为学生已有《买文具》一课的基础,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所以在本节课中,我主要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探究。
而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又特别关注学生的错例,并把这些错例展示出来,让学生来评议。
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都是有一定原因的,学生在对错例的评议过程中,弄清了错误的原因,从而避免了课堂暴露的问题转移到课后。
3.在计算过程中,同学会考虑把除数换成是整十的数,但是没有同学想到把被除数也换成整十、整百的数进行计算,而我也没有及时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确,这是本节课的一个失误。
对于这个失误,我在课后及时进行了补救。
3 秋游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是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计算方法和试商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加上整堂课都是进行计算教学,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机械,学起来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一般。
2.分析教材,通过具体情境和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调商。
学生在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早已知道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在计算除法时,如果遇到商乘除数的积比被除数大,知道“不够减”,这些都是教学调商可以利用的资源。
3.本课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数学情境,把那些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欲望。
以欣赏秋游图片的方式引出情境图,让学生发现信息,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 练习五
1.除法是数学的核心基础,如何将除法算理融入课堂教学中,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除法涉及算理知识,如果运用传统灌输式的教法,直奔主题,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不应有太大问题。
但若照本宣科地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这样的课是谈不上高效的。
2.本章注重从实际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引出除法算理的探究。
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总结,印象深刻。
5 商不变的规律
1.由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2.在探究商不变的规律时,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体现主导与主体间的关系。
3.探究规律并非一步到位,首先让学生探究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商不变;再让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也不变。
最后举例验证发现同时乘或除相同的数,0要除外,再完善总结出商不变的规律。
6 路程、时间与速度
1.本节课是用情境导入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先比较时间相同和路程相同的两个例子,建立起学生良好的比较观念:
必须有一个量是相同的才能比较,为下面的环节作了铺垫。
然后出示时间和路程都不同的,应该怎样比这个问题,引出了速度的概念,在介绍速度时,我没有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通过练习中的冲突,自己理解速度的单位为什么会由时间和长度单位组合而成的。
2.通过介绍生活中的速度,使得学生进一步感受了速度的快慢。
以下是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不多,放得不够。
感觉学生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学习的,一环紧扣一环,没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和学习。
7 练习六
1.“商不变的规律”是在学习了商是两、三位数的除法之后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让学生认识到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进行简算,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2.注重创设情境。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从现实生活出发,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利用教材上的情境图,放手让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独立解决,然后小组交流,这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思维,而且使学生明确在路程与时间都不相同的时候比快慢,就是比速度。
1 温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教学反思 最新 北师大 四年级 数学 上册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