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 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五.docx
- 文档编号:7522068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8.90KB
七年级语文 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五.docx
《七年级语文 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 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五.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五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0分)
1.家有小女初长成
文/紫云烟
①我喜欢在冬日的午后,躺在阳台的吊床里,享受冬日暖阳的幸福。
一支迂回的小提琴曲,一杯泛着青春的淡茶,一本喜欢的诗集,便可以打发一个寂寞而安静的下午。
②阳光,透过阳台上落地的窗玻璃,照在我的身上,将我暖暖的包围。
我每天就这样享受着一种悠闲,一种宁静,一种很惬意的午后安逸。
③“咚咚咚!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楼上传来。
惬意的午休,就这样被打乱了。
只见女儿怀抱着一本厚厚的书,飞奔而下。
到我身边,把我摇醒。
“‘鼓盆而歌’啥意思?
庄子为什么妻子死了,还高兴的唱歌呢?
”
④我从小提琴的优雅中醒来。
庄子?
鼓盆而歌?
我睁开眼睛,才发现,孩子正抱着一本书架上厚厚的线装书,一脸疑惑坐在我的面前。
⑤我脑子飞快运转,极力从刚才的梦呓里醒来,然后飞快将有关庄子的材料,在脑子里聚集。
唉!
以前读的东西,一瞬间都好像消失了。
我费力地给她讲着,所谓的击盆而歌,并不是说庄子他妻子死了后,不痛苦,而是讲的他面对生死的超然态度,对生命的一种解悟与理解。
可怜的我,看她依旧一脸困惑,一时找不到一种适合给儿童讲解庄子人生态度的方式,使她能明白这个问题。
我看得出她对我的解释,很不满意。
⑥“我还是自己再查资料吧。
”她撅着嘴,一脸的不满与无奈。
一眼看见我手上拿的诗集,乐了:
“我也在看泰戈尔的《飞鸟集》呢。
改天,咱们再来讨论泰戈尔,好不好?
”我张大了嘴巴,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
这,这不是开玩笑吧?
昨天还在我怀里撒娇的小丫头,今天怎么变得这样了呢?
⑦女儿乳名点点儿,从小任性娇蛮,一点也不像我的斯文。
我喜欢文学,而女儿完全遗传了她父亲的基因,好理不好文。
小学时候,作文一塌糊涂,字写得歪歪扭扭。
无奈的我,最后采用了中国最传统的教育方式,逼着她阅读中外名著,逼着她练书法,逼着她背诵名篇,以图来弥补写作的不足。
当然,这其中我们母女之间发生过无数次的战争,每次都在我的高压下,女儿暂时屈服。
可是,让我难堪的是,大量的阅读,并没有提高女儿的写作水平。
女儿的作文,依旧是一塌糊涂,字依旧歪歪斜斜。
名段名篇,经常张冠李戴。
我很感慨我教育的失败。
无奈之下,随她去吧。
⑧我私自觉得,女儿经常暗地里反抗我的高压政策,有时候她故意拿一些奥数题考我,似乎借此来发泄对我的不满。
唉!
这淘气包什么时候能长大呢?
我们母女之间的战争,就这样持续着。
⑨最近,女儿似乎安静了很多。
她经常跑到我书房里,一呆就是一晚上。
我的书橱被她翻得乱七八糟的。
不知道这个家伙又在搞什么鬼名堂。
⑩又是一个午后。
我正沉浸在冬日暖阳的梦境里。
女儿把我从吊床上摇醒。
她一本正经的说,要和我讨论泰戈尔。
我的天!
⑪她从泰戈尔的《飞鸟集》开始谈起,给我讲着她多么崇拜泰戈尔。
我把眼睛又一次睁得大大的。
我惊讶她的小脑子里,现在装得不再是可爱的零食,不再是好玩的电视剧,不再是如何课堂上找个古怪的难题,将老师难住。
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起爱上了文学?
隐隐觉得,女儿开始学会思考,她开始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和思想来定位世界,定位生活,定位人生。
此时的我,好像不仅仅是她的母亲,而且是她的朋友,一个可以同她交流问题的朋友。
我开始觉得,我们母女之间正面临着一种悄然的变化。
此时的我,说不出是欣喜,还是惊讶这个变化来的太突然。
⑫哦,女儿,真得长大了!
(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女儿成长过程中的典型经历。
(2)文章主要写女儿的成长过程,为何在第①段写到我的生活我的喜好?
(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4)我为什么认为“女儿真得长大了”?
结尾一段表达我怎样的感情?
2.给地球降温,别想了
①根据2015年签订的巴黎气候协定,到2020年,我们要将全球气温平均升幅控制在比工业革命之前的气温高2℃以内。
如今只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了,我们真的可以做到吗?
科学家告诉我们,答案是肯定的,给地球降温并不难,让我们看看科学家有什么妙招。
②给地球降温的方法并不少。
温室效应的诱因主要是二氧化碳,给地球降温,首先要考虑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体化起来。
那么该如何固碳呢?
③固碳方法其一,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岩石,也就是碳酸盐矿物。
但直接将二氧化碳气体矿化需要千万年的时间,所以需要先将二氧化碳溶解制成碳酸氢钠溶液,再将其注入地下400米到800米深处的玄武岩层中。
玄武岩常见、分布范围广,并且碳酸氢钠呈酸性,含有大量的钙、镁、铁,在酸性条件下易溶解,与碳酸氢钠发生化学反应。
另外,在地底深处压强大,二氧化碳不会轻易溢出,就像喝碳酸饮料时,如果你不将盖子打开,封存在罐中的二氧化碳是不会溢出的。
④固碳方法其二,植物来帮忙。
绿色植物是碳最好的载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将碳固定下来。
植物固碳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需要大量的树木,如果要解决现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将整个澳大利亚都种满树,或者将海洋表面的10%都种上海藻。
⑤除了固碳,给地球降温还有其他方法。
地球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我们是否能够减少这些能量以达到降温的目的呢?
有人提议将街道涂成白色以减少热量的吸收,有人提议在太空中装面大镜子,将光反射回去。
科学家又有了新的灵感来源——火山。
⑥如果仔细观察全球气温变化记录,将每年的气温变化数据制成折线图,它所呈现的并不是一条平滑的直线,而是有升有降,有些地方起伏的幅度还不小。
在许多气温急剧下降的数据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火山喷发。
⑦火山喷发不但会喷出火山灰、岩浆,还会喷出大量的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进入大气中形成气溶胶颗粒,这些气溶胶颗粒像一层罩子,使阳光难以穿透,还会将部分入射光反射回去,从而产生冷却效应。
1991年,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向大气中喷洒了将近2000万吨二氧化硫,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由于大量气溶胶的注入使得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下降了约0.5℃。
更为突出的例子是1815年印度尼西亚的坦博拉火山爆发后,1816年被称为“没有夏天的一年”。
⑧如果我们模拟火山喷发,向大气中喷洒大量二氧化硫,不就能够给地球降降温了吗?
⑨但火山爆发会产生严重的后果,1816年,美国东海岸、欧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都遭到了洪水的侵袭。
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火山爆发很突然,大量气溶胶突然进入大气,造成气候突变。
如果人为地加入气溶胶,我们可以慢慢来,让飞机全年分散地向地球平流层持续加入少量硫,不集中在某一个地方,这样便不会对某个地区造成剧烈的影响。
并且,地球上硫磺储量丰富,足够我们使用了。
⑩科学家给地球降温的方法如此多,看来全球变暖一点儿也不可怕,我们可以轻松解决。
真的是这样吗?
这些给地球降温的方法真的能够投入使用?
答案是否定的。
将二氧化碳固化,耗资巨大,无法大规模使用,并且谁也不能保证地质变化会不会让封存的二氧化碳溢出。
植物固碳,暂且不说我们是否能够种足够量的树木,这些树木的成长需要时间,而在它们成长的这段时间里,谁又能确定二氧化碳不会持续增加,超出它们的承受范围呢?
用硫给大气增加气溶胶的后果更难以预测。
气溶胶颗粒也许会抵消一些温室效应,但同时它也会对气候产生其他影响。
例如,它不会减缓海水酸化反而可能加剧,因为二氧化硫同样是酸性气体。
另外,气溶胶会使热带过度冷却,两极也会降温,造成无法预测的全球性气候变化。
气溶胶对降雨的影响比二氧化碳要大,如果投放能够完全抵消温室效应的气溶胶,会使全球水循环过程加剧。
其实,地球工程会对地球有怎样具体的影响,我们只是根据模拟实验和经验推测,并不能完全确定,也不知道如果运用了这些方法,造成的后果是否会失控。
假设这些方法确实有用,也能够大规模投入使用,那么问题解决了吗?
并非如此。
一旦人们知道了科学家会采取有效措施,可能就会放肆排放二氧化碳,不再担心后果了,这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地球工程就像是潘多拉的盒子,诱人却危险。
美国地球工程科学家瓦格纳说:
“如果今天需要投票决定是否启动地球工程,我会投反对票,我希望地球工程永远也不启动。
”如果是你,你会投赞成票还是反对票呢?
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说明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段划线句“那么该如何固碳呢?
”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⑦段“更为突出的例子是1815年印度尼西亚的坦博拉火山爆发后,1816年被称为‘没有夏天的一年’。
”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从第②段或第
段加下划线的词中任选一个分析其语言特点。
“温室效应的诱因主要是二氧化碳。
”:
___________________
“气溶胶颗粒也许会抵消一些温室效应。
”:
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只棉手套 冬天的西北风刮个没完,刮到脸上,就像用小刀儿一下一下割着,真疼啊!
松鼠妈妈要生小娃娃了,可是她还没找到一个避风的地方。
松鼠爸爸很着急,他在树枝上蹦来蹦去,想找一个暖和的树洞。
找呀找呀,他找到了一个很大很圆的树洞。
他刚往里一探头,就听到一声粗嗓门:
“对不起,我已经住上了。
”松鼠爸爸一听,就知道是大黑熊。
他赶忙走开了。
找呀找呀,他又找到了一个很小很圆的树洞。
他刚往里一探头,就听到一声尖嗓门:
“对不起,我已经住上了。
”松鼠爸爸一听,就知道是小刺猬。
他赶忙走开了。
风越刮越大了,还夹带着雪花。
松鼠妈妈蜷缩着身子,抱着圆鼓鼓的肚子,蹲在树枝上,愁得直想哭。
松鼠爸爸叹了一口气,跳下大树,又为松鼠妈妈寻找生娃娃的地方去了。
他走在雪地上,这里看看,那里找找,连个草窝都找不到。
他的脚都冻麻了,也不在意。
他只想快点给松鼠妈妈找个窝,好平平安安地生下小娃娃呀!
走着走着,他忽然踩着一个软绵绵的东西,他摇摇大尾巴,把覆盖在上面的雪扫一扫。
啊,露出了一只棉手套!
他知道,这一定是哪个小朋友不小心丢在这里的。
他可顾不了那么多了,赶紧让松鼠妈妈钻进去。
不久,她就生下了五只小松鼠。
五只小松鼠一生下来就淘气极了,这里钻钻,那里拱拱。
最后,五只小松鼠钻进了棉手套的五个指头,正好每只住一间小房子。
小松鼠们呼呼地睡大觉了。
松鼠妈妈睡在娃娃们的身边,守护着他们。
松鼠爸爸也想钻进棉手套暖和暖和,可是里面太挤了,他只好又出来,卧在手套外面,用自己蓬松的大尾巴盖在自己的身上取暖。
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紧。
五只小松鼠依偎着妈妈还喊冷。
松鼠爸爸就用自己的大尾巴堵在棉子套的口上,为他们挡风雪。
他迎着风雪卧在棉手套的外面,他冻得发僵了,也不肯离开一步。
忽然,松鼠爸爸听见远处传来“吱嘎吱嘎”的脚步声。
脚步声越来越近,他看见两只踏雪鞋停在面前。
他仰起头一看,见一个男孩子站在了眼前,他一只手戴着棉手套,另一只手光着。
松鼠爸爸一看就明白了,就是这个男孩子丢了他的棉手套。
真的,他是来取回他的棉手套的。
他蹲下身来,刚要伸手去拿,松鼠爸爸说:
“谢谢你的棉手套。
”
男孩子却说:
“我该谢谢你呀,______。
”
“不”松鼠爸爸说,“我该谢谢你。
你看,我的五只小松鼠和他们的妈妈,正躲在你的棉手套里哪!
要不,他们真会冻死的。
”
“你怎么不进去呢?
”小男孩问。
“里面太挤了,我在外面给他们挡风雪。
”松鼠爸爸很自豪地说。
这时候,小男孩发现松鼠爸爸全身盖满了雪花。
他毫不犹豫地脱下另一只棉手套,轻轻地放在地上,然后转过身来,不声不响地走了。
松鼠妈妈和她的五只小松鼠,探出头来想谢谢他,只见他已踩着厚厚的大雪,“吱嘎吱嘎”地走远了。
松鼠爸爸说:
“好好保存这两只棉手套,明年春天天暖了,我们一定要送还给他。
”
五只小松鼠望着男孩远去的背影一齐喊着:
“我们长大了,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
”
--选自金波的《影子人》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童话的内容。
(2)细节描写能够很好地突出人物。
下面句子中,“毫不犹豫”显现了小男孩的______的品质,而“不声不响”则突出了他______的品质。
这时候小男孩发现松鼠爸爸全身盖满了雪花。
他毫不犹豫地脱下另一只棉手套轻轻地放在地上,然后转过身来,不声不响地走了。
(3)文中两个画线的句子都是描写自然环境的。
请任选一个,说说它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①冬天的西北风刮个没完,刮到脸上,就像用小刀儿一下一下割着,真疼啊!
②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紧。
我选 ______。
作用:
______。
(4)如果你是文中的小男孩,你会怎么应对松鼠爸爸的感谢呢?
请把要说的话补充在下面横线上。
男孩子却说:
我该谢谢你呀,______。
”
(5)这则童话想象奇特。
请从文中摘抄你认为最有想象力的一个句子,并简要赏析。
最有想象力的句子是:
______。
这个句子好在______。
4.野马嘴里有清泉
王宗仁
跋涉在青藏高原上,你最希望看到蓝天上的太阳。
阳光给雪山、冰河、草地铺上一层柔软的锦缎,让你找不着季节的地段,分不清阴山和阳坡,满眼的灿烂!
可是有一个地方例外:
走在沙漠里,你最怕的是悬挂在头顶的太阳。
那天,我和作家王鹏随一支测绘队到柴达木盆地深处,去完成一次采访任务。
盛夏的中午,天空无语,只有太阳像一盆燃旺的炭火,暴烤得每颗沙粒都在狂跳,甚至发出吱吱的脆响声。
望不到边的沙漠像一口烧红的铁锅,仿佛可以把人蒸熟,我们被烈日烤得脊背流油,喉咙冒烟,口渴得要命。
一壶水倒进嘴里,根本不管用,谁都巴不得有一条河或一眼泉出现在面前,美美地喝他个饱。
大多数人的水壶干得可以当锣敲了。
同志们忍着干渴赶路,每隔一会儿,便有人举起水壶摇一摇,让大家听听壶底那一点点水稀里哗啦的响声,进行一番“精神安慰”。
可是,这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大家的嘴唇干得像撒了一层盐粉,上面裂开了一道道细缝,渗着血迹。
哪里有水?
水在哪里呢?
和我们一起进沙漠的蒙古族老人巴图,是个“老高原”,别人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呢,没事一样,不紧不慢地说:
“咱们找向导吧,它会把我们领到泉边去的。
”
“向导?
谁啊?
”我发问。
“它终年在沙漠里生活,能不知道哪里有水吗?
”
“可是他到底是谁呀?
您认识吗?
”
巴图大爷捻了捻胡子,又松开手,说:
“是野马。
”
我们一听泄气了。
野马,我当然见过,它不比一般的马大多少,但奔跑起来飞快,像一辆小汽车。
“野马能当向导么?
”
“怎么不能?
!
”巴图大爷认真地说,“野马离开水能活吗?
哪里有野马,那里必定有水。
”停了停他又说:
“碰不上野马,能见到野牦牛、野驴或藏羚羊也行呀。
它们都能给我们帮忙。
野马嘴里有清泉!
”
说得有理。
于是,我们十多个人散开去找“向导”。
沙丘连绵起伏,热气在晃晃悠悠地升腾着,漠风在不停地扑面而来,我们跑了不少地方,连一片草叶也没有,哪里会有野生动物?
“性急的人总是翻不过雪山的。
耐着性子吧,雪莲花是属于爱花的人!
”喜欢唱民歌的巴图大爷像在念歌词。
大家轮流抿了一口水壶底的那点水,一边在沙海里勘测,一边继续寻找着野马。
终于,我们看见前面的洼地有一群黑影在晃动。
大家像看到了希望,加快步伐走去。
看清了:
腿细,尾短,粗脖子,鬃毛特别长……啊,是野马!
它们正扎着头喝水哩。
像一幅油画,一幅又一幅,丰沛在干渴的沙漠上。
大家似乎听见了吱噜的喝水声,多么诱人的声音呀!
还有一只叫不上名字的鸟站在一匹马的背上,它好自在!
野马发现了我们,长嘶一声,一尥蹄子,没影儿了。
那只鸟飞向了天空。
我们立即去追。
可是,每个人疲劳加干渴,腿脚没有一点劲了。
“同志们追呀,要得到前面的清泉水,只能靠我们自己!
”巴图大爷傲然像一位将军,下了命令。
说也怪,我们浑身忽地长出一股力气,跑步追了上去。
野马没有追上,却在它们刚才停留的地方发现一池清凌凌的水。
池子很小,只有洗脸盆那么大。
水池周围,那湿漉漉的泥土上,长着丛丛小草,还开放着朵朵小花,美极了。
真想不到,茫茫沙 漠里还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有水,有草,有花。
水池边上留着各种形状的蹄印,显然那些野生动物常来这里喝水
我们的心儿早就润吱吱了。
我却有点舍不得张开口喝这水了,便用手指蘸了一滴水,滴溜溜转亮晶晶的一滴水。
它将以强大的抗干渴的力量进入我们的体内,变成汪洋大海征服征途上一切干渴!
巴图老人嘹亮地喊了一声:
“开始!
”大家便同时趴在地上,将嘴伸进水池--瞧,这个喝水法,够“野”了吧1
喝足水以后,我们在一起合计了一下,给这个泉起了个名字:
望柳池。
我们都希望不久的将来,这儿柳树成荫,乌语花香。
之后,我们又把轻便的帐篷撑起来,这儿就成了测绘队的大本营--供水站。
可喜的是,没有多日,当我们告别“望柳池”继续往沙漠深处跋涉后,在别处一群野马的带领下,又找到一眼泉水,大家爱给它起名叫“珍珠水”,它成了我们的第二个水站。
有野马这样的好向导,我们在戈壁滩工作就不愁没水喝了!
(1)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2)结合选文,分析巴图大爷的形象。
(3)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①水池周围,那湿漉漉的泥土上,长着丛丛小草,还开放着朵朵小花,美极了。
②大家便同时趴在地上,将嘴伸进水池--瞧,这个喝水法,够“野”了吧!
(4)从修辞角度赏析画线句子。
盛夏的中午,天空无语,只有太阳像一盆燃旺的炭火,暴烤得每颗沙粒都在狂跳,甚至发出吱吱的脆响声。
(5)“野马嘴里有清泉。
”假如你身处生活的“沙漠”,没有“野马”作向导,你将怎样寻找“清泉”?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5.好雪片片
林清玄
⑴在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即使热到摄氏三十八度的盛夏,他也穿一件很厚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毛衣。
那么厚的衣服使他肥胖笨重有如水桶。
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
⑵很少的时候,他会站起来走动。
当他站起,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来,又摇过去。
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⑶如果是中午过后,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前面,想买一些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盛一盒便当送给他。
他就把吊在臀部的椅子对准臀部,然后坐下去。
吃完饭,他就地睡午觉,仍是歪着脖子,嘴巴微张。
⑷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和衣,甜甜地睡去了。
⑸我观察老流浪汉很久了,他全部的家当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
从他的相貌看,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热带的街头,连最炽热的夏天都穿着家乡的厚衣。
⑹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或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⑺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
⑻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的那一幕:
他的手、他的奖券、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色塑胶套。
这套子竟是崭新的,美艳得无法和他相配。
⑼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使这个简单动作也十分艰难。
⑽“不用装套子了。
”我说。
⑾“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
”老人终于笑了,露出缺几颗牙的嘴,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⑿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
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⒀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
慢慢我理解到了,小红套原来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
每次,我总是沉默着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套子,温暖四处流动着。
⒁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他还没有拿奖券给我,先看见我穿了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
老人说:
“你这样会冷吧!
”然后,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一下,但没有退避。
⒂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不管外表是怎么样的污秽,明净的善意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
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了。
⒃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把全部的家当带在身上,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
但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测的心之角落。
⒄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多未中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
我想到伟大的禅师庞蕴说的:
“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美丽地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仔细阅读(8)—(15)段,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我”与流浪老人之间发生的两件事。
品读文章,请说说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作者极力渲染流浪老人的形象特点有何用意?
读了本文,你觉得老人和我是怎样的人?
赏析划线句,结合实际,请谈谈“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在文中象征着什么?
“好雪”在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1)女儿向“我”询问关于“鼓盆而歌”的疑惑;女儿主动和“我”讨论泰戈尔。
(2)交代了女儿成长的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环境;暗示了“我”对女儿的影响;为下文写到女儿初长成作铺垫。
(3)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女儿对于“我”的回答感到不满的情态;表现了“我”对女儿表现的震惊。
(4)“女儿开始学会思考,她开始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和思想来定位世界,定位生活,定位人生。
”表达了“我”因女儿长大而感到欣喜、幸福和满足。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
解答这类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线索,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抓住人物的主要活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本文主要写了女儿成长过程中的典型经历:
一是女儿向“我”询问关于“鼓盆而歌”的疑惑;二是女儿主动和“我”讨论泰戈尔。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开头段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在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细读开头段,联系上下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
本文第①段交代了女儿成长的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环境;暗示了“我”对女儿的影响;为下文写到女儿初长成作铺垫。
(3)本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语言的能力。
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方法、描写方法、写作手法、遣词造句等方面入手,结合语境来品析。
本题要求从人物描写角度来赏析,首先要明白人物描写角度指的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描写、侧面描写等方法;然后明白采用人物描写方法的目的是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或心情。
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感知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
文中画线句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女儿对于“我”的回答感到不满的情态;表现了“我”对女儿表现的震惊。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及人物情感的理解能力。
解答第一问,要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到符合题意的语句,摘抄出来即可。
解答第二问,要细读结尾段,结合文中女儿的成长过程中的典型经历,抓住字里行间能表达人物情感的语句来分析。
根据结尾段中“女儿开始学会思考,她开始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语文 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五 年级 语文 课外阅读 专项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