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铜川市房地产市场分析.docx
- 文档编号:7518429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37
- 大小:863.84KB
4 铜川市房地产市场分析.docx
《4 铜川市房地产市场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 铜川市房地产市场分析.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铜川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4铜川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4.1铜川市概况
4.1.1城市总体概况
1.区位概况
铜川,古称“同官”,因与“潼关”同音,治所又设在铜水之川,故更名铜川,陕西省省辖市。
位于陕西省中部,北距延安247公里,南距西安90公里,是关中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西安市行政中心北移,铜川与西安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区位优势将更加凸现。
2.城市性质
铜川是陕西重要的以能源、现代建材业为主的工业基地,开放型的产业城市、生态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铜川是《中国21世纪议程》八个试点城市之一、联合国计划署(UNDP)列为支持中国21世纪议程地方能力建设的三个试点城市之一、中国轻洁能源试点城市、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和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试验区之一。
3.交通
铁路
铜川是通往人文初祖黄帝陵及革命圣地延安的必经之地,市内有西铜铁路,咸铜、梅七(梅家坪--七里镇)两条支线铁路与陇海大动脉相连,09年省国资委和铜川市政府达成协议,规划建设西铜高铁,该城际铁路由西安北客站出发,经三原至铜川,将加速铜川尽快融入西安都市圈。
公路
铜川市内西铜高速,西黄(西安—黄陵)高速穿境而过,西黄第二条高速将于2010年10月通车,届时从铜川到西安的行程将缩短至半小时。
此外,西铜高速双向四车道加宽扩建为双向八车道2010年也将建成通车。
随着西安市行政中心北移和地铁线、西安-铜川城际铁路、西黄第二条高速公路的建设,铜川将融入西安的半小时生活圈,辐射渭北的区位优势,成为西安的“大北郊”。
4.人口及面积
截止2009年底,铜川市总人口数为86万,其中非农人口45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3%,面积3882平方公里。
5.自然环境
铜川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8.9-12.3℃,极端气温最高38℃。
冬季气候干燥寒冷,雨雪稀少。
夏季温度、湿度适宜,雨水充沛。
春秋为过渡季节,气候多变。
受地势地貌影响,铜川市气候差异明显:
西部和北部是广阔的山区,年均日照2412.4小时,气温8—9℃,降水650—740毫米;中部和东部沟原相间,年均日照2345.7小时,气温10—11℃,降水量589—650毫米;南部地势平坦的,年均日照2351.1小时,气温11.8—12.3℃,降水量539—555毫米。
6.资源
铜川市自然资源丰富,农、林、牧综合发展。
其中,林地244.45万亩,牧草地152.07万亩;已查明矿产、非金属矿产资源、金属矿产、能源矿产近20种。
煤炭储量30多亿吨,全市年产原煤1100万吨,占全省原煤总产量的30%。
井田总面积387.2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1.15亿吨,优质石灰石储量10亿吨,耐火粘土、陶瓷粘土等储量均居全省前列。
同时,铜川市又处在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苹果种植面积近40万亩。
7.行政区划
铜川市现辖3区1县1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3882平方公里。
表4-1铜川市各区县面积
区名
面积(平方公里)
王益区
162.2
印台区
626.8
耀州区
1545.75
宜君县
1476
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
71.2
8.工业
铜川位于渭北高原边和关中边缘地带,拥有以煤炭、建材、陶瓷、铝冶炼、纺织、机电、医药、食品、化工等为骨干的30多个工业门类,是陕西和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
近几年,铜川市工业总产值占铜川市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率逐年上升,从2004年的50.6%到2008年的59.9%,增幅达18.3%,可见铜川市工业在带动铜川经济发展的同时已日益成为铜川经济的主要支撑。
9.文化古迹
铜川市具有完整的历史文化序列,互融的人文自然景观,且自古为我国西北瓷业重镇,黄堡镇耀州窑为中国陶瓷史上六大名窑之一,其刻花青瓷被誉为宋代青瓷之冠,曾选为“贡瓷”。
石刻文化博广精奥,药王山近百通的北魏造像碑及医方碑、书艺碑,宜君数十处北魏石窟,玉华宫“金刚佛座”、“佛足印石”,郊区的“陀螺尼经幢”等。
名人贤达,历代辈出,唐医学家孙思邈、史学家令狐德、书法家柳公权,北宋画家范宽等均为耀州人士,并保留很多和这些历史人物有关的文物史迹。
久负盛名的“两址两山”即玉华宫遗址、耀州窑遗址和香山、药王山曾得到众多文人墨客的赞美与喜爱,赞美玉华宫千顷松涛的诗句“万重松海千层岫,飞雉投林野谷幽”;“青花粉彩誉宋元,十里窑场不夜天”展现了耀州窖当年一派兴盛、热火朝天的场景;“五岭高千仞,药王出一峰”突出了药王山的高大雄伟;“三山天作堑,两峡石为关”凸显了金锁关作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险要位置。
4.1.2铜川市经济运行情况
1.铜川市地区生产总值
图4-1铜川市GDP及增长率(单位:
%)
上图显示,铜川经济发展平稳较快。
不剔除价格因素,近五年铜川市生产总值增长异常迅速,GDP增长率均在18%以上,其中由于2008年的经济危机以及2009年国内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2009年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
但是,经济总趋势良好。
2.固定资产投资
图4-2铜川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单位:
亿元)
从上图可以看出,铜川市近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逐渐加大,其中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2006年,增幅达两倍以上,我们认为,铜川市棚户区改造、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老市区沉陷区塌陷区的整体搬迁工程实施是造成这两项投资增大的主要原因。
3.建筑业
图4-3铜川市建筑业增加值(单位:
亿元)
从上图可以看出,近五年铜川市建筑业增加值在逐年上升,特别是2005年以来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建筑业市场的繁荣。
图4-4铜川市全年房屋竣工面积
上图显示,随着铜川市对于棚户区、沉陷区改造的重视以及力度的加强,近几年房屋竣工面积实现平稳的上升态势,我们预计随着新区规划建设的进一步实施,铜川市年房屋竣工面积将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图4-5铜川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单位:
元)
上图显示,铜川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在稳步提高,这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5.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
图4-6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单位:
亿元)
可见,铜川市金融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金融机构存款规模继续扩大,2007年储蓄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受国际市场及周边市场行情的影响,物价呈现频繁波动及最终的总上涨趋势。
总体来看,2004-2008年铜川市居民储蓄呈现上涨趋势,这为房地产、商业等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6.人口增长状况
图4-7铜川市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单位:
万人)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4—2005年铜川市市人口增长平稳,2006年人口骤减,以后又保持稳步的增长趋势,我们预计随着铜川市新区的规划建设,人口数量将继续保持上升,进而会对房地产等相关产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7.财政、金融
图4-8铜川市财政收入
从上图可以看出,铜川市近5年财政收入及支出都逐年上升,主因在于经济的发展及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的大力投资,此外,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也逐年上升,金融机构的资金规模逐渐庞大,这些都将有力满足各种社会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的资金需求,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8.旅游
图4-9铜川市国内外游客年人数
上图显示,铜川旅游业发展迅速,铜川市具有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及人文风情,加上政府几年来对旅游业的大力扶持,必将带动商业、旅游地产项目的需求,这对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1.3铜川市房地产市场政策环境
1.拆迁安置政策
2005年,铜川市启动实施了沉陷区、滑塌区群众整体搬迁工程,并大规模开发建设廉租房,通过出售价、出租价控制,出售、出租给沉陷区和滑塌区的特困群众。
2010年开始铜川市将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企业棚户区改造工程。
2010年铜川市安置房项目铜煤1号、铜煤2号、“锦绣园”项目已分别启动,项目建成后可安置棚户区搬迁居民23000户。
此外,铜川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0年开始进一步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加大棚户区改造工作力度,2009年铜川市棚户区新开工建设安置住房170万㎡,其中铜川矿务局和陕煤建司开工100万㎡,市上开工70万㎡,并力争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年内将要开工的棚户区改造项目还有梅乐园、荔枝园、新华小区、飞龙小区、柿树苑小区、兴业小区等。
解读:
过多政策性住房的开发建设在改善居民安居工程、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势必影响商品住宅市场的发展及运行,同时也将对铜川市房价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铜川商品房开发将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2.住房补贴政策
①《关于购买新区住房享受住房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铜川办发[2004]44号:
凡市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宜君县及所属企业的工作人员,于2007年6月30日(现延期至2010年6月30日)前在新区购买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从正式入住新区的下月起可向所在工作单位申请享受购房补贴。
②根据《铜川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铜政发〈2007〉68号)的规定,申请廉租住房补贴的条件是具有本市常住户口,连续享受城市低保六个月以上且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8平米以下的城市最低收入家庭。
解读:
该政策刺激了住宅市场的消费需求,进而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同时对于新区良好的居住氛围形成及人气的提升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进而带动新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3.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暂行办法
详见:
铜川市政府令第25号。
解读:
该政策有力的防止了投机炒房行为的发生,同时,规范了公有住房及经济适用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使其在改善居民住宅条件方面真正发挥自身作用。
4.《关于印发铜川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通知》(铜房发133号)
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购房人因特殊原因需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的,由房产管理部门按原价格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进行回购。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购房人上市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的,应按照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之间差额部分的50%上缴市级财政专户,同等条件下,市房产管理部门有优先回购权。
解读:
该政策有效防止了一些人对于经济适用房这一政策性住房的买卖投机行为,对于稳定房价、规范住宅市场的运行规则及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5.铜川市房产管理局关于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新建住宅物业保修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的通知
解读:
该政策明确了房地产开发建设单位对已售新建住宅物业的保修责任和保修方式,并详细规定了履行保修责任的程序和方式、方法。
旨在实现新建住宅的安全使用,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6.铜川市房产管理局关于加强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管理的通知
各房地产开发企业委托中介服务机构销售房屋的,受托机构必须是依法设立并取得《铜川市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备案证书》的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
各开发企业还应当与受托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订立书面委托合同,委托合同应载明委托期限、委托权限以及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权利、义务。
如开发企业擅自委托未取得备案证书的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未签订委托合同的,铜川市房产管理局将停止办理该开发企业所有项目的相关业务,并按照有关规定对开发企业进行相应处罚。
解读:
该政策一方面规范了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的经营运行,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房产管理局对于本市中介服务机构的积极扶持。
7.铜川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
解读:
该政策主要是为了建立和完善城镇住房供应保障体系,保障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规范廉租住房管理。
8.铜川市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试行办法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应在开工前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提出书面定价申请。
经济适用住房基准价格由开发成本、税金和利润三部分构成。
经济适用住房实行成本监审制度。
详见:
《铜川市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试行办法》。
4.1.4城市发展规划
铜川市《总体规划》确定铜川市规划面积为150平方公里,近期(2010年),城市规划建成区实际居住人口规模控制在4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2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城市规划建成区实际居住人口规模控制在5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5平方公里。
并将于规划期末,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5%。
合理布局各类城镇,积极发展中心镇,逐步形成城镇空间结构沿交通干线和资源分布带发展的“一主二次”的城镇发展轴,即主轴沿210国道沿线发展,次轴分别为梅七铁路线和305省道沿线。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铜川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陕政函[2007]97号)》。
城市规划坚持“大力发展铜川新区,积极建设绿化产业走廊,完善改造调整老城”的建设策略,通过城市“南扩北疏”的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形成“一城二区一廊,三河六园多带”的山水园林带状组团城市形态。
一城即铜川市区。
二区即北市区(由王益区、印台区范围的老城区组成)、南市区(由耀州城区、新区组成)。
一廊即黄堡——董家河镇的城市绿化工业走廊。
三河即漆水河、沮河、赵氏河的生态环境治理和绿色通道建设。
六园为玉皇阁水库休闲度假娱乐园、药王山风景保健医药园、新区和耀州组团之间的沮河两侧城市生态憩园、耀州窑遗址陶瓷文化园、老城区城市综合公园、北市区翠溪城市森林公园。
多带既利用城区的沟壑、坡塬小溪等地带,大量植树造林,山体退耕还林,形成纵横交错的多条带状绿化系统。
Ø新规划的城市九大功能组团:
1、北市区--商贸服务居住组团;
2、黄堡--传统工业园组团;
3、耀州窑遗址--陶瓷文化旅游组团;
4、董家河--冶金、建材产品工业组团;
5、耀州城区--多功能综合组团;
6、药王山--省级风景名胜区;
7、新区--城市的主城区;
8、玉皇阁水库--城市休闲度假娱乐组团;
9、坡头镇--城市三类工业园组团。
Ø五大基地:
第一个基地:
陕西省第二个能源化工基地。
以铜川为中心,依托渭北的260亿吨煤炭,规划在建的500千瓦发电基地,陕有色、陕投资集团已经落户铜川,正在对能源的挖掘做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个基地:
西北现代建材基地。
依托优质的石灰石资源,打造西北最大的建材基地,2009年水泥的产能达到1700多万吨,未来3年力争实现3000万吨产能。
第三个基地:
航空铝材基地。
中国铝业、陕西有色集团已在铜川建成,一期投资150亿元,现已开工建设。
第四个基地:
全国果业基地。
旨在打造人均5亩的全国果业基地。
目前铜川市已建成200万亩果业基地。
第五个基地:
精品旅游区。
依托铜川的景区,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北部的休闲度假区。
分析:
铜川市城市总体规划折射出铜川市未来人口、经济、环境、交通等都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人口的密集、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交通的便捷,铜川市房地产市场将迎来一个新的契机及发展。
4.1.5王益区、新区概况
1.王益区
①发展现状
——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规划面积13.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1平方公里,全区城镇人口17.6万,城镇化水平81.3%。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市区日供水能力1万吨,供水普及率87%;市区天然气入户率65%;人均城镇道路面积达4平方米;市区建成区绿地率38.52%,绿化覆盖率44.6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7平方米;已建成方舟、华天、电信广场等一大批城镇基础设施,改造棚户区面积50.45万平方米。
——产业发展具备一定规模。
建成青年路商业步行街、正大商贸、百盛国贸等商贸中心,黄堡和王家河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水泥产业得到优化升级,现代建材、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陶瓷加工四大产业有了较快发展。
——城镇职能初显。
区域内基本形成分工明确的城镇职能体系。
其中市区以三产服务为主,黄堡镇和王家河镇以现代建材、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陶瓷加工四大工业产业发展为主。
②存在问题
——基础设施落后。
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不足,市政基础设施滞后,城镇功能发挥不够,辐射带动能力弱,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
——环境问题突出。
小城镇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暴露,生态恶化趋势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普遍存在环保欠账,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滞后,综合环境质量较低。
——规划编制与管理不到位。
城市规划区规划编制及监督和执法权力缺失,违法建设现象突出,城镇建设缺乏特色风貌。
③面临机遇
——国家和陕西省的一系列政策法规。
对于王益区城镇化发展的引导、推动、规范提供了政策支持,特别是省政府实施“关中百镇建设”,“一百个重点镇建设”和“一轴一环三走廊”城镇化体系建设,为王益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铜川市“5523”战略。
对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促进,为区域转移农业人口,从事二、三产业提供了机遇,为提高城镇化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王益区实施“工业强区、三产兴区、农业突破”三大战略。
经济社会进入新一轮增长期的上升阶段,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消费需求的升级,经济增长空间的扩张,使县域特色经济发展活力和内在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必将带动城镇化快速发展。
④发展目标
截止2012年王益区城镇化建设目标为:
——城镇体系建设。
加快城镇建设与发展,逐步建成一轴两廊城镇带,即北市区为轴,黄堡镇、王家河镇为两廊,辐射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化体系。
到2012年,全区城镇总人口达到18.1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5%以上。
——城镇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
到2012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70亿元。
精心打造“一轴两廊四园区”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以川口至河滨路为中轴的第三产业聚集带,以黄堡、王家河两个工业园区为中心的现代建材、陶瓷加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四个产业集群区。
——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
建成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和污染治理、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城镇体系,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气化率达85%,城镇人均公园绿地达8.3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4.1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88%。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到2012年,全县(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100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城镇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32平方米和30平方米。
⑤区域建设
——构筑城镇市政基础设施网络。
稳步发展城镇天然气,提高气化入户率,建设以市区为中心辐射各城镇的天然气输送网,基本满足城镇居民生产生活需要。
——完善城镇公共设施配置。
合理建设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市场等服务设施。
——提升城镇商贸业发展水平。
形成川口、红旗街、五一路3个商业中心区,建设青年路、玉华路2条商业街。
川口、体育桥、公园路和黄堡镇、王家河镇等5个专业市场。
——建设黄堡、王家河工业园区。
——推进房地产业发展。
按照中、省、市廉租房保障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加大城镇廉租住房建设力度,逐年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加快下山出沟、棚户区改造工作力度,促进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协调、持续发展。
积极推动区域商业网点改造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加快王家河、桃园、南北公房、史家河等住宅小区建设,优化美化人居环境。
Ø结论:
王益区作为铜川市老市区,在经济发展、商业、娱乐配套、绿化等方面都已经达到很完善的地步,随着政府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的加快,在城市面貌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铜川在城市中设置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城市雕塑。
对穿城而过的漆水河,规划实施了河滨景观综合改造工程,总投资1.8亿元,全部建成后将形成14万平方米绿地、10万平方米水面和大量休闲空间,成为市区一道亮丽风景线。
良好的人居环境必然带动房地产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也终将会成为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的重点区域。
2.新区
铜川新区建于1992年,1993年由省政府批准并享受省级经济开发区的一切优惠政策,是陕西省“一线两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铜川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将建设成为现代气息浓厚、建筑风格独特、城市功能完善、产业支撑力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园林式城市。
铜川新区位于铜川南部,北距老市区25公里,南距西安及西安咸阳国际航空港均70多公里,210及208国道和梅七铁路从新区东侧通过,交通便捷,且有良好的区位投资环境。
A、新区规划年限:
近期1993—2005年,远期2005—2015年;
B、新区规划面积:
近期规划面积(到2010年)19.12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到2020年)35.80平方公里;
C、规划控制范围:
东起耀州区药王山、北至桃曲坡水库,西到赵氏河西岸,南至梅家坪车站,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规划建设用地范围:
东起梅七铁路线,西至赵氏河,北起上高埝,南到惠家堡,东西宽约7公里,南北长约6.5公里,总面积45.5平方公里;
D、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7.2万人,远期25万人。
远景可容35万人;
E、道路及城市组成要素规划布局:
新区道路网和放射网相结合,围绕中心成东西向七条,南北向八条主干道,规划三处综合性市级公园,六座医院,五处广场,新区南北,东西主轴交汇处形成城市中心的大地广场。
经科学规划和十年建设,新区7.2平方公里启动区已初具现代化城市规模,城市框架基本形成,水、电、路、气、讯、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为入区投资开发者提供了完善的配套服务。
在开发建设的同时,新区将生态环境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中,城市绿地率达35%以上,绿化覆盖率50%以上,一座宜人的绿色生态城市正在崛起。
Ø结论:
铜川新区作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铜川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各界客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投资和发展空间。
铜川市政府坚持把投资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在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加快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完善服务功能的同时,出台了一系列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政策措施,营造了一流的投资环境。
随着新区城市规划的实施,经济、人口、绿化、配套设施等的不断提高与改善,必然带动区域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壮大,新区必将成为铜川市房地产市场投资开发的热土,具有很大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潜力。
4.1.6铜川市房地产市场总体概况
1.铜川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①铜川市房地产市场状况
“十五”期间,铜川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成为住宅建设的主力军,住宅建设开工面积140万平方米,竣工100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从2000年的8.2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11.55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2000年的14.9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21平方米。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9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的20%左右,房地产业增加值达到3.3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5%以上。
房地产开发队伍不断壮大,房地产开发企业已发展到34家。
按照铜川“十一五”规划,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加到26平方米以上,新建住宅建筑面积120—150万平方米,并力争使12000—15000户居民迁入新居,住房成套率达到85%以上。
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23亿元,完成房地产交易额10亿元,保持房地产价格稳中有升,房屋销售率95%以上,保持基本无空置房。
结论:
上述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铜川市房地产市场,特别是住宅市场的开发火热,人均居住面积及住宅建筑面积均得到很大提高,同时,规划也指出下一步房地产开发各项指标的实现目标,我们预测,在未来几年里,铜川市房地产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向上的发展趋势。
②铜川市房地产市场数据一览
表4-2铜川市房地产市场数据一览
铜川市房地产市场数据一览(单位:
万平方米)
年份
开工面积
竣工面积
建设廉租房
拆除危旧房
2006
26
20
5
8
2007
30
22
15
8
2008
40.44
28.63
15
8
分析:
上面的数据显示,06年以后,铜川市房屋开工及竣工面积均处于上升态势,特别是08年增幅较大,分别为34.8%和30.14%,可见铜川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开发及建设阶段,在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政策打压及调控的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铜川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铜川市 房地产市场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