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概论复习.docx
- 文档编号:75167
- 上传时间:2022-10-0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6.34KB
文化学概论复习.docx
《文化学概论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学概论复习.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学概论考点整理
第一章概述
1.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文化学是一门关于研究与探讨文化的产生、创造、发展演变规律和文化本质特征的科学。
2.文化学的研究范围是什么?
文化学的研究范围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方方面面。
3.文化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1、文化学的研究将推动文化科学的发展,促进中国文化学理论和文化学科的建设——基本研究目的。
2、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正确地了解文化发展的规律,自觉地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3、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人们正确地了解文化的有序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和变革之间的特殊关系,增强我们在新世纪建设新文化、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4、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认知客观存在在时具有更大的宽容度。
5、文化学的研究能使我们认识到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独特的财富,历史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征。
4.文化由哪些形态构成?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第二章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文化学研究过程中有哪些主要流派?
他们各自的代表人物是谁?
其代表作有哪些?
其主要研究特色或方向是什么?
主要有进化学派、传播学派、历史学派、法国社会学派、功能学派、文化心理学派、新进化学派、结构主义学派。
进化学派的理论先驱是达尔文和赫胥黎,最着名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爱德华·泰勒,代表作《原始文化》和美国的刘易斯·亨利·摩尔根,代表作《古代社会》。
这一学派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
一是宗教信仰及其起源和发展。
二是婚姻家庭中的历史与发展。
传播学派的理论先驱是德国人类地理学派的弗里希·拉策尔和莱奥·弗洛贝纽斯,然后是格雷布纳尔和斯密特。
英国传播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威廉·里弗斯、G·艾略特·史密斯和W·J`佩里,代表作《太阳之子》。
传播学派竭力反对古典进化论的“独立发明说”和“平行发展说”的理论,认为传播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主要内容,全部人类文化史归根结底是文化传播、借用的历史。
历史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着名学者弗朗兹·博厄斯,代表作有《人类学通论》。
这个学派在历史和文化研究中表现出这样的基本特点:
不作大规模的理论综合和概括,只作小范围的实地考察,收集资料,作出记录,进行分析,作出归纳。
法国社会学派的创始人和领导者是法国学者埃米尔·杜尔干,代表作有《社会学研究方法》、。
杜尔干的贡献在于:
一是他是第一个运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文化的学者,二是他创造了“集体观念”的概念,并给以很好的解释。
功能学派的创始人是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代表作分别为《西太平洋的探险队》、《安德曼群岛的居民》,他们比较重视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
文化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露丝·富尔顿·本尼迪克特、玛格丽特·米德、拉尔夫·林顿和克莱德·凯·玛本·克拉克洪。
文化心理学派的代表作除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外,还有本尼迪克特的《菊花与刀》,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林顿的《人的研究》、,克拉克洪的《文化与社会行为》等。
文化心理学派注重于生理学、心理学的人类行为心理的研究。
新进化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莱斯利·阿尔文·怀特,代表作《文化的进化》和朱利安·海内斯·斯图尔特,代表作《文化变迁论》
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施特劳斯,代表作是《结构人类学》,结构主义的中心课题就是从混乱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中找出其结构关系。
第三章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
1.人类不同的文化发展阶段具有何种不同的社会类型?
按照生产技术水平和相应的生计模式,大致可将人类社会划分为采集——狩猎社会、园艺——游牧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以及全球化时代社会五种社会类型。
2.文化积累的本质及意义与文化积累的方式及路径各是什么?
文化积累的本质是指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
意义:
文化积累既是人类特有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文化积累的方式是文化的扬弃。
文化积累的路径有两种:
其一是本民族内部文化的积累。
其二是吸取外来文化的积累。
3文化积累和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所谓文化创新,是指由连续的文化积累和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吸收而导致的一种文化创造。
文化积累对于文化创新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文化创新本身就包含着文化的积累。
4.文化创新的条件,文化创新的内容,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必须以一定的文化积累为基础;文化创新必须符合一定的社会需要;文化创新必须有社会实践。
文化创新的具体内容包括:
物质技术层面的文化创新和非物质的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文化发明,其二是文化发现。
第4章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1.文化的基本特征
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的统一;个体性与超个体性的统一;普遍性与民族性的统一;阶级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累积性和变异性的统一。
2.文化的主要功能
满足需要的功能;认知的功能;规范的功能;凝聚的功能;调控的功能。
3.为什么说文化既是“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的统一”,也是“个体性与超个体性的统一。
”?
文化史是然性与超自然性的统一:
一方面,人类依赖自然、利用自然、顺从自然,以自然作为文化的创造对象和创造舞台,同时也以其自身作为文化创造力的物质载体;另一方面,人类又能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自然、超越自然、发掘自然。
文化是个体性与超个体性的统一;任何一种文化创造总是表现为一种群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个体的创造性的发挥总是建立在时代发展和群体智慧基础之上的;个体生活方式和文化产品的选择自由总是有限的。
4.如何理解文化既是“普遍性与民族性的统一”,也是“阶级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从本质上而言,它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手段,归根结底是为人类的生存服务的,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文化具有普遍性的特征。
然而,文化又是由不同族群、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域所创造的,故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正是二者的有机结合,致使人类文化既呈现出互通性和流动性,又表现出多样性和本土性。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人类文化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因而文化具有阶级性。
同时没有一成不变的文化,文化又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的,不同时期的文化均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文化又具有时代性。
5.如何理解文化的积累性与变异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文化的积累性与变异性是辩证统一的。
没有文化的积累,也就不会有文化的增加和文化的发展;而没有文化的变异,则意味着没有文化的扬弃和自我更新,同样也不会有文化的发展,文化发展本身包含着变异的过程,否则就是重复的累加,谈不上任何发展。
6.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上具有何种价值?
运用文化的调控机制,有利于建构人与自然的亲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文化对个人与群体关系的调控功能,有利于强化群体的认同感和加强群体的凝聚力,有利于促进社会健康的发展。
第五章文化学的研究方法
田野调查法具有哪些基本步骤?
其各个步骤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先是田野调查的准备工作:
第一,要选择和确定专题研究内容。
第二,查阅和摘录田野背景资料;第三,制定详细的田野调查计划;第四,做好调查成员与物品的准备。
然后是实地调查从技术方式上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第一,参与观察法;第二,采访调查法;第三,搜集田野资料。
最后是撰写田野调查报告。
第8章文化的时间与空间
针对中国文化,除了大致可以分为南方和北方这两大文化区外,还可以从地理方位上划分为东北文化区、中原文化区、西北文化区、华北文化区、华南文化区、华东文化区、西南文化区;从历史传统文化的角度可以分为秦文化区、三晋文化区、齐鲁文化区、吴越文化区、荆楚文化区、巴蜀文化区、岭南文化区这七大文化区。
第9章文化符号与象征
1.文化符号有哪些基本内涵?
如何理解人类文化的符号性?
文化符号的内涵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其一,符号是约定俗成的替代物,既不是事物本身,也不是事物的属性;其二,符号能够约定俗成地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具有象征意义;其三,符号可以被划分为形式和内容两个部分:
用来代表事物的物质形式即符号的形式。
符号在代表事物的过程中产生的价值和作用,就是符号的内容;其四,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约定性。
关于人类文化的符号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其一,人类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是以符号为基础的。
其二,所有的人类文化都具有符号性。
2.文化符号系统包括哪些类别?
非语言文化符号系统的类别及特点是什么?
文化符号系统包括语言符号系统、非语言符号系统、综合符号系统。
非语言符号系统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大种类:
1.体势符号特点:
一是体势符号的意义具有鲜明的文化背景,即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性的文化内容。
二是体势符号是一种既可以单独也可以综合地加以表达的文化符号。
三是体势符号具有外显性和多意性。
2.实物符号特点:
第一,实物符号具有相对静止的固态属性。
第二,实物符号具有时代变迁性。
第三,实物符号的文化意义大于实物本身。
第四,实物符号是文化的载体。
3.艺术符号
3.符号人类学对符号研究的实质和意义是什么?
(?
)
符号人类学家对文化符号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相互联系的层面:
一方面,关注符号背后的意义以及各种符号意义所构成的符号结构。
另一方面,关注作为文化载体的符号是如何被社会成员用来表达意义的以及这些意义又是如何互动形成社会文化结构的。
4.文化符号与文化象征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文化象征符号具有哪些基本特性?
文化符号与文化象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化现象。
象征是指文化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它需要具体的场景才能加以解读。
并非所有的符号都具有象征意义。
但是象征无疑是以符号的形式作为载体的,文化象征是指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
象征符号的基本特性:
象征符号是形态性与表意性的结合;象征表意性具有任意性和约定性;象征表意性的外延要远远大于其形态性;象征具有普遍性、多样性以及多义性。
5.象征人类学对文化象征研究的旨趣、范式及其理论贡献是什么?
象征人类学的研究旨趣是通过文化体系中的象征符号来解读其深层文化结构。
在研究范式上,象征人类学改变了以往以结构功能主义为代表,从社会系统的现存结构入手,来探讨人类社会维持和发展状况的思路,而侧重从各种象征和意义入手,来理解特定文化如何影响该社会中个体思考的方式。
象征人类学对象征结构及其文化意蕴的研究表现得最具体、最深刻、最全面。
7.象征的几个重要特点
从人类学的意义上讲,象征具有两极性,象征具有多义性,象征具有综合性。
第10章文化的继承与教育
1.简述社会化与文化继承的关系。
文化的继承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文化如何得以延续、发展的问题。
从内部的微观过程来看,文化的继承过程是依靠人类社会成员由生物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而实现的。
因此,文化的继承是与人的“社会化”过程同一的。
社会化是个体学习和掌握各种社会思想、行为、价值规范和文化体系的过程,是文化的一种传递模式,这个过程的结果就是文化的继承和社会人的实现。
2.简述文化继承与环境、时代的关系。
文化继承与环境之间关系十分密切,环境影响和制约个体的社会化以及社会化过程中怎样成为文化携带者以及成为怎样的文化携带者,进而影响了个体文化继承的方式与内容。
文化继承除了与环境关系密切外,与时代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每一个阶段都有一定的物质文化创造和精神文化创造,而每一代人的继承文化的起点都是不一样的,其所继承的文化都是由其所处的时代决定的。
时代的文化决定了一部分文化的继承的内容和特点,新一代人在继承新时代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淘汰一部分文化。
3.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应该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4.如何理解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存在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一方面,教育促进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教育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创新和进步,离开了教育,也就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学 概论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