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讲义.docx
- 文档编号:7509708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75
- 大小:111.29KB
政治经济学讲义.docx
《政治经济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讲义.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讲义
政治经济学讲义
(经济类使用)
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张广兴
第一章导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列选》2卷588页)。
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习本章应当理解和掌握:
政治经济学的由来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内容及其辩证关系;政治经济学的性质、研究任务及学习意义。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由来和发展
迄今为止,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经济活动,约有200多万年的历史。
在经济实践活动基础上萌发出经济观点到形成一些经济思想和某些经济理论也经历了2000多年的时间。
而从理论上概括、阐明经济关系及经济运行规律的政治经济学,则是近几百年的事情。
一、经济的最初含义
1、古代的“经济”含义。
在古代,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曾探讨过某些经济问题。
在中国,“经济”一词始见于《晋书》,后见于隋人王通《文中子•礼乐篇》,其中有“皆有经济道”之句,再后见于明朝冯琦编著的《经济类编》一书。
但古汉语中的“经济”一词,是“经邦济世”、“经国济民”,即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与今义大不相同。
在西方,“经济”一词最初见于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所著的《经济论》,把奴隶主组织和管理奴隶制经济,首次用“经济”一词概括,原意是家庭(或庄园)管理的意思。
现代西方语言中的economy,就是从希腊文“家庭管理”这个词演变而来的。
2、近现代“经济”一词的含义。
有多种。
19世纪,日本的一些学者将西方著作中的economy译作现代意义上的经济一词。
19世纪下半叶,我国从日本引入这一概念,最初有“生计”、“理财”、“经济”等不同译名,最后才统一译为“经济”。
二、经济学的出现
1、奴隶社会的经济学。
经济学的出现,是奴隶社会产生以后的事情。
色诺芬《经济论》的问世,表明西方开始出现经济学。
《经济论》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善良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问题。
嗣后,古希腊杰出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写了一本《政治学》,该书第一篇讨论的是治家的问题。
他详细论述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家务,即奴隶主经济问题。
他的这种观点在欧洲流行了近2000年。
由于最早的经济学出现在奴隶社会,所以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便是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
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竭力维护奴隶制度,颂扬自然经济。
2、封建社会的经济学。
欧洲封建社会的全部精神生活为僧侣所控制,并表现为宗教的经院哲学的形式。
因此,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常常是神学论著中的一个独特部分。
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僧侣本身也参加了这一行列,因此对商品货币行为日益采取宽容和妥协的态度。
应当明确,尽管中西的一些著名思想家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都作了考察,但他们只是在一门统一的、尚未分开的科学范围内形成经济理论的某些要素。
因此,古代世界的经济学还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1、重商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一词,最初是在17世纪初出现的。
1615年,法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安•德•蒙克莱田出版了名为《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他以“政治经济学”为名,目的在于表明他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超出家庭或庄园经济范围,而是涉及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
以后“政治经济学”一词被广泛应用,各派经济学家都纷纷把自己的著作称为政治经济学,表示对整个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
重商主义的经济理论冲破了自然经济的束缚,开始从宏观上考察社会经济现象,并提出一些经济政策,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与确立创造了重要前提,也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但是,他们的研究仅限于流通过程,并且只就考察到的经济现象做些肤浅的解释,未能揭示经济关系的实质,所以,重商主义理论体系只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前史”。
“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全集》25卷376页)。
2、古典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始自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中经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在法国从比埃尔•布阿吉尔贝尔开始,中经以弗朗斯瓦•魁奈为代表的重农学派的发展,到让•沙尔、列奥那尔、西蒙•德、西斯蒙第结束。
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和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最主要的代表作。
它的主要任务是批判封建主义经济制度,阐述资本主义生产和分配的规律,这对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
(1)第一次把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作了初步分析,从而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提出了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观点,从而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3)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剩余价值及其分配,并由此初步揭示了工人、资本家和地主之间的阶级对立。
(4)研究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魁奈的《经济表》是试图说明整个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第一次出色的尝试。
不足之处在于:
认识不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而把它看作是合乎人的本性的绝对和永恒的社会生产形式;理论体系中存在许多矛盾和混乱。
3、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趋尖锐,于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作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理论应运而生。
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占据了统治地位。
与此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日益尖锐,无产阶级也开始作为一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强烈地呼唤着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是在19世纪中叶。
在此之前,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祸害和矛盾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并提出了一系列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
但他们既不能阐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又不能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制度创造者的社会力量。
革命实践迫切要求革命理论的指导。
伟大的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总结无产阶级的斗争经验,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成果,对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变革在于:
(1)第一次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指明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
(2)第一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关系。
(3)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彻底揭露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和二者对立的根源。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列宁对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社会经济制度作了科学的分析,写作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之后,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根据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不断发展均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而要研究生产关系,必须先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
1、物质资料的生产:
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和创造物质资料(物质财富)的过程。
它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这样说的原因是:
(1)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
(2)只有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了,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动才能得到发展。
因此,它构成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中国人的传统问候语:
吃饭了没?
)
2、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基本)要素:
(1)劳动:
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
它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
有两个特点:
一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二是从制造和使用工具开始的。
(2)劳动对象:
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亦即劳动加工的对象。
它有两类:
一是天然存在的,二是劳动的生产物。
(3)劳动资料(或劳动手段):
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还包括除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之外的其他一切生产资料。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叫生产资料,它是生产中的客观要素。
上述三要素之所以是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因为他们是劳动过程最一般、最抽象、最基本的,从而最具有普遍性的要素。
随社会生产和劳动过程的发展,会在简单要素的基础上逐渐加入某些新的要素。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以上诸要素在一定形式下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二、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
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
社会生产方式是社会谋得物质资料的方式,包括两个方面: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
亦称社会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他们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力量。
它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明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2、生产力的构成:
(1)实体性因素,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是生产力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力)。
它在生产力系统中具有特殊地位,起主导作用,是首要的生产力,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和最根本力量。
之所以说劳动力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a、劳动者的劳动是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没有劳动者,就没有生产工具。
b、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没有劳动者,就没有进行生产的要求,就谈不上人们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
物的因素是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它是衡量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
原因是:
a、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是人类劳动过程的特征(人类的生产劳动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就是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
从能够制造生产工具开始,类人猿才完全脱离动物界,变成人类)。
人类有了生产工具,才开始了人类社会生产,才谈得上社会生产力及其水平问题。
b、生产工具的不同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同。
当使用比较落后的生产工具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比较低。
反之亦然。
而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发展,标志着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的提高。
因此,它是生产力水平的测量器。
c、生产工具还决定着劳动组织形式和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因而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马克思说: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全集》23卷204页)
(2)非实体性因素,包括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等内容。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些因素在生产力中的作用日益增大。
马克思说:
“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全集》46卷211页)。
科学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界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巧,就其本身来说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
要想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可通过如下途径:
a、为劳动者所掌握,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
b、物化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应用于生产过程。
c、拓宽劳动对象的范围,改变其品质,等等。
科学管理也是生产力中的一种非实体性因素,它在生产过程中起着组织、指挥的作用。
科学管理能把生产力中的实体性因素和科学技术等非实体性因素按客观规律的要求进行优化组合,从而提高现实的集体生产力。
所以马克思说:
“就像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一样。
这是一种生产劳动,是每一种结合的生产方式中必须进行的劳动”(《全集》25卷431页)。
3、生产力的发展:
原因在于生产力诸因素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
三、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社会形式
人类在和自然界发生关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从来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总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来进行。
1、生产关系:
也称社会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它表现为阶级关系。
它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都受其支配和制约。
2、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3、四环节的辩证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连续不断的再生产,从而社会生产过程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这四个环节既有其独立的作用,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在其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中,首先是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起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
这表现在:
(1)生产为分配、交换、消费提供对象。
(2)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
(3)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水平以及他们的结构和方式。
如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原始人茹毛饮血的消费方式。
其次,分配、交换、消费也反作用于生产,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也起决定作用。
这表现在:
如果分配、交换、消费适应于生产的发展,就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4、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关系。
这些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即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
这样说的原因是:
(1)它是一定生产关系形成的条件和前提。
(2)它决定着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从而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3)它是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的主导环节。
总之,生产关系是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具体体现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领域中,决定着生产的社会性质。
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不同方面,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相互联系、互相矛盾,其对立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是人们谋得物质资料的方式)。
在二者的相互关系上,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指:
(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状况。
有什么性质的生产力,决定有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一定的生产关系总是适应一定生产力性质而建立起来的。
(2)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为:
(1)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性质时,会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枯。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和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同样是既统一又矛盾的辩证关系。
首先是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
表现在:
(1)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2)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其反作用。
表现在:
(1)新的上层建筑能摧毁旧的经济基础,促使新的经济基础形成、巩固和发展。
(2)旧的上层建筑则要维护自己过时的经济基础,阻挠新的经济基础产生。
3、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1)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中研究生产关系。
若不了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就弄不清生产关系存在的依据、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也就弄不清为什么它必须会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若不了解反作用,就不会自觉地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不会主动地通过新的生产关系以促进和保护生产力的发展。
(2)要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研究生产关系及其运动变化,否则就不了解生产关系变化和变革所需的社会政治条件,就不能适时地改革或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关系发展的需要。
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总的来说是唯物辩证法。
具体地说,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法和坚持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统一。
一、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上的辩证方法。
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上运用唯物辩证法,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变化过程,从而揭示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质及其发展运动的规律。
1、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研究社会经济,就要分析、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所包含的矛盾,揭示矛盾双方所处的状态,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和途径。
只有这样,才能揭示经济过程发展的状况和动力及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才能掌握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及其变化。
如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分析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过程。
2、运用量变质变规律来研究社会经济,就要分析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局部的量变积累到何种程度,才能达到以及如何达到质的变化,并对经济过程的发展产生什么根本影响。
3、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来研究社会经济,是要揭示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决不会停留在某一阶段上,而是经历着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
二、科学的抽象法(价值概念的运用,总资本再生产的运用)
1、科学的抽象法:
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具体方法。
它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从现象中抽出本质,从偶然性中抽出必然性,从而揭示客观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
马克思说:
“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全集》23卷8页)。
(抽象力指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
2、抽象法的内容:
一般包括研究的方法和叙述的方法。
研究的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复杂到简单。
它是从实际出发,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找出规律,形成理论。
叙述的方法是从抽象到具体,从本质到现象,从简单到复杂。
它是在研究工作已经完成的基础上,再对所研究的事物从理论上进行深刻的和科学的说明。
三、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1、历史的方法:
是按照社会经济历史的本来面貌及其发展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
2、逻辑的方法:
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经济现象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推理的研究方法。
3、坚持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全集》13卷532页)。
因为逻辑的方法不是纯粹抽象的推理,它必须以历史为基础;而历史的方法也不是历史过程的简单描述,它必须依靠逻辑的方法来提高。
四、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借鉴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开放的科学,它必须借鉴现代经济学的一些科学方法。
如系统方法、数学方法、实证分析法等。
第四节政治经济学的性质、任务和意义
一、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是指政治经济学总是反映一定阶级的经济利益,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强烈阶级性的科学。
政经之所以具有阶级性,是由其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2、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
是指政治经济学不仅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证实,而且它所揭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是对客观实际的科学反映。
政经的根本特点,就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二、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1、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是揭示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
2、规律:
是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
是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3、经济规律的类型:
按其在人类历史上作用时间的长短,大体分为三类:
(1)人类各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2)某几个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3)某一社会形态所特有的经济规律。
4、经济规律体系:
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发生作用的各种经济规律,组成该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
其中,必然有一个基本经济规律。
5、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经济规律存在及其作用的范围和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经济规律之所以具有客观性,因为:
第一,经济规律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客观经济条件,指与一定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第二,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其作用也是客观的。
因此,要尊重经济规律,并按其要求办事。
(2)在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时,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表现在:
第一,人们可以认识和发现客观经济规律;第二,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可以自觉利用它,以达到为社会谋福利的目的。
6、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
(1)经济规律总和人们的经济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
(2)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
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1)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武器;
(2)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基础;(3)是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
复习思考题:
1、概念:
政治经济学;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经济规律。
2、生产力包括那些因素?
为什么说劳动力是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而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主要标志?
3、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4、试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
5、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6、简述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第二章商品、货币、价值规律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剖析商品和货币所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
通过学习,主要应掌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商品和货币的本质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为学习、掌握剩余价值理论和政治经济学全部理论奠定基础。
第一节商品
一、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要从分析商品开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全集》23卷47页)。
具体原因是:
(1)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社会的财富都采取了商品的形式,商品交换关系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
只有从分析商品开始,才能解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而且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范畴,它隐藏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胚芽。
只有从分析商品开始,才能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3)商品是研究资本主义的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
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只有从分析商品开始,才能科学地阐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二、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1、商品:
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属性。
它必须是一个有用物,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它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2、使用价值:
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用价值作为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它才成为商品的一种基本属性。
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是永恒的范畴。
使用价值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对使用价值,可以从质和量两个角度来考察。
从质的角度看,不同种类的物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种类的物品又会有多种使用价值。
从量的方面看,就是如何计量物品使用价值的数量问题,其计量的尺度,根据物品的性质和各地区不同时期的习惯而定。
3、交换价值和价值。
(1)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够在交换中进行量的比较,不是决定于他们的使用价值或供求关系,而是因为它们包含有同质的东西,即它们都是劳动产品,都有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凝结在里面,都有价值。
(2)价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治经济学 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