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斌香港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分析及其启示.docx
- 文档编号:7508637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9.18KB
陆海斌香港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分析及其启示.docx
《陆海斌香港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分析及其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海斌香港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分析及其启示.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陆海斌香港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分析及其启示
香港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分析及其启示
行政管理(社会工作)03级
(1)班陆海斌
指导老师:
徐跃华
摘要本文对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起源、发展、目标进行了系统的回顾,重点探讨了香港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及其理论依据,结合对内地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困境的认识,进一步探寻了内地学校社会工作发展困境的原因。
通过两者的对比发现香港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的优点在于其在嵌合性、稳定性及发展途径上都能够做到与其实际情况相结合。
本文对其可借鉴经验进行归纳,在制度层面到运作层面提出相关的启示,希望这些启示能够对内地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制度
ABSTRACTReviewingthesource,thedevelopmentandthepurposeofthesocialworkofHONGKONG’sschoolssystemically,thispapermainlydiscussestherunningmodeandtheorybasisofthesocialworkofHONGKONG’sschools.Combiningthecognitiontothepuzzledomofinlanddevelopmentofsocialwork,theauthorexploresthereasonsofthepuzzledomprofoundly.ThroughcomparingtheinlandandHONGKONG’s,itisfoundthattheadvantageofrunningmodeofHONGKONG’sschoolsisthatitcanknitthepracticalsituationwellinthecombinability,stabilityandthedevelopingapproach.Thisthesisconcludestheexperienceforreferenceandputforwardtherevelationfromsystemtorunningaspect,hopingthatitwillinfluencetheinlanddevelopmentofsocialworkactively.
KEYWORDSsocialworkofschools;runningmode;system
目录
1.前言................................................................4
1.1研究目的与意义...................................................4
1.2国内外研究概况...................................................4
1.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5
1.4主要解决问题.....................................................5
1.5概念界定.........................................................5
2.香港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分析.........................................5
2.1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6
2.1.1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起源.........................................6
2.1.2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6
2.2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运作模式.......................................6
2.2.1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运作目标.....................................7
2.2.2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运作模式.....................................7
2.3香港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特点.....................................8
2.3.1清晰的理论基础.................................................8
2.3.2工作开展以理论为依据...........................................9
2.3.3管理体制有利于开展工作.........................................9
3.内地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情况...........................................9
3.1内地学校社会工作发展概况.........................................9
3.2内地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困境分析..................................10
3.2.1内地学校辅导工作体系建立时间短暂..............................10
3.2.2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地位未受重视.................................10
3.2.3“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二者观念上的混淆........11
3.2.4内地民间社会服务团体严重缺乏..................................11
4.香港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对内地学校社会工作的启示....................11
4.1学校社会工作运作的宏观制度启示..................................11
4.1.1社会转型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11
4.1.2政府工作和社会工作本身职业化的制度化要求......................12
4.2学校社会工作运作的嵌合性启示....................................12
4.2.1满足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12
4.2.2符合学生个人成长社会化规律....................................12
4.2.3与社会工作整体事业全面发展相嵌合..............................12
4.3学校社会工作运作过程中的多层面发展..............................13
4.3.1政府积极主导,民间组织权利支持................................13
4.3.2积极主动探讨,从试验到普及....................................14
4.3.3服务内容注重普遍化和个性化....................................14
5.结论................................................................15
致谢..................................................................16
参考文献..............................................................17
1.前言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内地学校学生工作的开展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各种实践活动基本上是由学校组织开展的,活动的目标和任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一致,围绕着学校中心工作解决的问题,以及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是在社会经济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的范围内,因此,获得了体制的有力支持,作用也较显著。
这种体制内发展虽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内地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但也造成学校社会工作在内地尚未发展成独立的、专门化和职业化的社会事业。
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传统价值理论的无情颠覆,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他们面临的成长问题日益严重;与此同时,学校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辅导功能衰退,单一的教化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们成长的需要,内地推行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化、职业化的运作势在必行。
然而试图在中国内地建立起完善的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理论和实践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尚停留在理念和口号的阶段,同制度化与普及化仍相去甚远。
中国内地社会工作事业的开展主要是借鉴着香港的经验。
香港学校的社会工作运作模式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改进,已经相当的成熟与完善。
香港在探索学校社会工作的方法、内容以及整体运作模式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内地学习。
1.2本课题研究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外在学校中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开展学生社会工作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可供借鉴的经验。
台湾有李丽日[1]的《国中国小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建构之研究》,内地有张宇莲[2]《香港的学校社会工作》、管向梅[3]的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理念对中国的启示、宣兆凯[4]的《学校社会工作理念与21世纪中国社区教育发展》、文军的[5]《学校社会工作略论》以及沈黎[6]的《关于我国发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几点思考》等等。
上述对香港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的研究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成果,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许多借鉴和启发。
但是,前人研究中比较少涉及具体分析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运作模式,而这种运作模式将决定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及其发展趋势。
此为也没有针对内地学校社会工作发展情况提出香港学校社会工作适合中国内地国情的借鉴经验。
纵观前人的研究,关于对中国内地借鉴香港经验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选择“香港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分析及其启示”作为题目,希望得出可借鉴经验。
1.3研究方法
本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和实地观察法。
在文献研究中,主要对内地外现存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对象主要是个人文献和官方文献,对个人文献的选择主要集中在个人学位论文以及来自个学术期刊的个人论文和专著。
官方的文献主要包括报刊和一些官方公布的数据资料。
选择文献以后,主要运用二次分析的方法对文献进行研究。
1.4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本文通过分析对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起源,发展与特点等资料分析,在次基础上对香港社会工作的运作模式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相关经验;另一方面,对内地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情况进行分析,得知内地学校社会工作运作的概况。
把两组分析进行对比,在运作模式的层面上总结出适合内地学校社会工作借鉴的经验。
对香港某部分适合内地学校社会工作的方法进行推广。
希望能对内地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经验,促进内地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
1.5概念界定
本文所采用的“学校社会工作”概念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理沦、原则和方法,致力于改善学校学习环境和条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以克服其成长中的困难,实现个人社会化和学校教育的目标。
“运作模式”是指学校社会工作基本功能,提供服务的途径,提供服务时的重点关注点和所取得的支持力量。
2.香港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分析
2.1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2.1.1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起源
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发展的产物。
社会工作是盛行于西方国家的一种制度,萌芽于19世纪的欧洲。
当时伴随迅猛的工业化过程,是严重的两极分化和尖锐的阶级对立,社会动荡不安。
面对弱小群体的恶劣生存条件,教会组织本着基督“爱你的邻人”的训诫在教徒中倡导互相扶助,在社会上帮助弱小。
当时的德国政府迅速意识到这种活动对安定社会、稳固政权的积极意义,支持和资助这类活动,并制定政策和法律,使这类活动制度化和国家化,并最终发展成为一整套国家福利制度,盛行于当代欧洲和北美国家。
香港的学校社会工作的发起也有赖于当地教会机构,是在各类宗教团体倡导和推行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政府主要以拨款的方式参与和进行调控。
2.1.2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
香港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首先由社会服务机构开始推行。
1971年,世界信义宗社会服务处、香港明爱、圣雅各福群会、基督教儿童基金会等机构,开始在中小学推行学校社会工作。
1974年,香港政府在部分学校开展另一项实验计划,由社会福利署辖下的家庭服务中心将个案工作服务延伸至学校。
政府在1977年进行评估,肯定学校社会工作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同年,制定了“青少年个人辅导社会工作程序计划”,对学校社会工作给予政策和经费上的承担,确立了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
1982年,全港中学都获得了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
香港政府于1979年发表的《香港社会福利白皮书—进人80年代的社会福利》和1991年发表的《跨越90年代香港社会福利白皮书》都充分肯定了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持续需要,并制定了提供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政策,表明应由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为所有的学校提供服务。
香港政府在1991年的白皮书中承诺,在1995至1996年要达到为每2000个学生提供1名学校社工服务的目标,且已提前一年达到。
到2000年,全港已完全实现了“一校一社工”的目标,工作也从补救性质逐渐转为发展及预防,全港的学校社会工作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
2.2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运作模式
2.2.1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运作目标
根据香港的相关政策规定,学校社会工作的运作目标是:
一是协助学生个人成长,二是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并学习解决个人、家庭或学校生活适应方面的困难,三是关注教育制度及政策对学生的影响,尽力为学生争取足够及适当的教育机会。
社会福利署在《学校社会服务工作指引》中规定学校社工的角色是襄助者、社会教育者、咨询者、资源调配者、研究者、倡导者、调节者。
1991年,政府发表的《跨越90年代香港社会福利白皮书》更明确指出,学校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在学校中找出有需要的青少年,以助他们解决个人问题。
可见,学校社工的职责是解决学生问题,协助其成长。
而且解决问题的着眼点不单单是学生自身的改变,也包括改变周围的教育环境。
2.2.2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运作模式
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运作模式[7]大体有四种:
(1)传统临床模式:
焦点放在被认定有社会适应困难和情绪困扰的个别学生身上,这些困扰被视为阻碍学生在学校发挥应有潜能的主因。
在这个模式下,学校社会工作的目的在于帮助有困扰问题的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和协调人际关系。
(2)学校变更模式:
这种模式的注意力集中在学校的规范和设施条件能否发挥应有的效能。
此模式认为功能欠佳的规范和设施往往会妨碍学生成长,并导致学生问题的增加及恶化,学校社工的目的在顺应社会不断变迁的需要,改变那些功能欠佳的学校规范和设施。
这种模式易造成社工人员与学校的对立,不易实施。
(3)社区学校模式:
焦点是放在社区组织阻挡或不利于学校发展的情况。
在此模式下,学校社会工作的目的在促使社区居民,特别是家长们,了解学校的政策,支持学校的做法,以发展学校的教育方案去协助有困难的学生。
(4)社会互动模式:
焦点在个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重视学生身边如学校、家庭、社区等体系,注重改善学生个人与身边环境的交互关系。
此种模式被认为是前三种模式的结合,最为可取。
此四种模式通常联合使用,依照情况、特殊需要及资源而定。
香港的学校社会工作主要采用第一种模式,采用第四种模式的工作人员在增多,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主导的工作模式。
其中具体操作方法包括:
面谈、家访、开小组、各种教育活动、外在环境的改变、政策倡议及改动。
以下是三个具体例子:
例1个案工作法—某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发现班内某男生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严重口吃现象,不仅阻碍语言发展,人际关系也大受影响。
班主任将此男生交由学校社会工作员处理。
学校社会工作员在约谈该生之后,进行家访,与家长做较深人广泛的会谈,发现该生父亲最近由船员转业工厂工作,由于作息时间规律,有时间对儿子进行前所未有的严格督查,致使该生产生极度焦虑,由于不适应来自父母的过高期望,逐渐发生口吃。
学校社工针对亲子关系给予辅导,并介绍家长运用儿童咨询中心或家长访谈中心的服务。
不久由于亲子关系改善,该生的口吃问题也解决了。
例2小组工作法—以去除考试焦虑并养成适宜的面对考试的态度为目标的小组,通常由8到10名学生组成,学校社会工作员提供成员肯定训练和肌肉松弛训练,逐步矫正他们对考试的感受。
例3社区工作法—学校社会工作者鉴于学区的学童及青少年放学后,多有打架滋事破坏社区安宁的事发生,向政府或社区有关部门提议在该社区实施“放学后社区活动方案”,该方案为学生设计了许多有益活动,使得该区学生于放学之后可以有充分的休闲娱乐活动和自我成长的机会。
2.3香港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特点
2.3.1清晰的理论基础
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有清晰的理论基础。
他们认为学生的问题不仅仅是学生本身的问题,大多数时候是学生所处环境的问题,如家庭问题、学校体制问题,所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不光着眼于学生本身,更要关心学生所处的环境。
学校社会工作就是要从多个角度理解学生的问题,从多方面人手解决学生的问题。
在这方面学校社工的角色是很积极主动的,他有权利深人学生家庭了解情况,如果发现家庭有问题,或者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帮助家庭解决问题,或者将这个家庭转介给有关专家,如果问题是与贫穷有关就帮助这个家庭申请政府的资助。
他还有权利要求修改不合理的学校规定乃至政府政策。
现在内地基础教育改革也强调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配合,但还仅仅停留在口头阶段,鲜有系统做法出台,就是开展较早、目前很普及的家庭教育,也是停留在表面的层次,并没有将学生问题与家庭情况结合起来,特别是没有帮助家庭的行动,须知家庭不一定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需要细致具体的帮助,而不单单是教育。
2.3.2工作开展以理论为基础
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工作手法以理论为基础,主动多样。
工作员十分注意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动向并将之结合到日常工作中,所以受理论指导,不断有新方法提出以解决新问题,成效显著。
主动性表现在社工在校内除了帮助找上门来的学生外,还主动到班级接触学生,找出需要帮助的学生,或者与班主任和教师沟通,请他们转介学生,不仅个别地帮助学生,还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展大型教育活动或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或组织不同主题的小组,利用小组动力解决成员的共同问题,如考试焦虑问题。
在校外,除了注意与家庭沟通外,还关注社区的教育环境,承担学校与社区沟通的任务,特别是注意善用社区资源以辅助学校教育。
内地学校在做学生、家庭和社区工作时方法很少,也缺乏主动性。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多数都处在“守株待兔”的状态,心理教师很少主动接近学生去找出有需要的个体,所以很被动,工作难以开展。
2.3.3管理体制有利于开展工作
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管理体制也很有利于开展工作。
如学校社工不是学校的员工,与学校没有利害关系,所以很容易获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和配合。
由于社工来自助人机构,对社会的各种资源了解颇多,在开展工作时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帮助有需要家庭申请适当的政府援助。
督导制度也有利于对单枪匹马在学校开展工作的社工进行及时具体的帮助和指导,消除无助感,增强工作的信心和动力。
目前内地心理咨询工作就缺乏上述这些优势,令工作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
3.内地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情况
3.1内地学校社会社会工作发展概况
学校社会工作在内地还没有发展成专门化的学科和社会事业,但这方面的活动却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建立和社会工作活动的广泛开展而出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事业和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实践活动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尽管各种实践活动基本上是由学校组织开展的,但由于活动的目标和任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一致,是围绕在学校中心工作,教育管理体制的范围内,因此,获得了体制的有力支持,作用也较显著。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内地学校社会工作尚未发展成独立的、专门化的社会事业。
这既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水平有关,也与社会经济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有关。
如果说,改革开放前,非专门化的学校社会工作在组织形式及工作方法上尚能基本适应社会经济管理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的话,那么,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管理体制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社会资源的主要调配者由国家转向社会,社会组织、阶层分化加剧,办学形式多样化,学校教育职能日趋专门化,原有学校社会工作的运行模式及方法就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必然会对学校社会工作的专门化、社会化提出迫切要求。
3.2内地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困境分析
由于内地专业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建立才十几年的历史,社会对于社会工作的认同这几年才有所好转,所以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仍遭遇到不少困境。
3.2.1内地学校辅导工作体系建立时间短暂
自20世纪80年代,内地的一些大中小学便开展了心理健康辅导,但仅限于个别发达城市与重点学校。
其模式通常仅限于课堂教育,即心理辅导课的开设,与现代意义上的学生辅导工作模式相去甚远。
直至1999年,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正式对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必要性、任务、途径、原则、组织领导、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都进行了阐述并提出意见。
至此,专业学生辅导工作体系才算初步建立,但文件却丝毫未提及学校社会工作。
学生辅导工作体系的建立,是推动学校社会工作的基石,但是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仍困难重重。
3.2.2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地位未受重视
在内地,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地位与专业形象都未获得社会的认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情况也是如此。
究其原因,主要是:
其一,社会工作在内地发展历史很短;其二,本土化遭遇困难,社会参与、社会融合仍有困难;其三,职业资格未获确立,既无香港的社工注册制度,且内地目前仍未将社会工作列为一种职业;其四,缺乏社会工作的专业权威与专业的社会服务机构。
这样,要说服教育体系、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社区接纳学校社工进入学校存在困难。
3.2.3“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二者观念上的混淆
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两者虽有关联,而且互相配合可以达到相辅相成的功效,然而两者之间的差异是不容忽视的。
心理辅导工作注重“人的本体”,而社会工作则注重“人在情景”,这导致了两者的最终差异。
然而,内地教育界却普遍存在对二者观念上的混淆,认为学校社会工作仅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简单重复,既然已有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则无需学校社工的存在。
3.2.4内地民间社会服务团体严重缺乏
近些年来,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成为了学术界的热点,原因之一便是第三部门的严重缺乏及其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香港的学校社会工作历史中,最先的倡导者与推动者便是民间社会服务团体,它们有着特别的敏锐性、灵活性与奉献精神,这是政府机构无法替代的。
然而在内地,由于独特的历史原因,民间团体严重缺乏,少量的现有机构也能力有限。
因此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提供的缺乏,就成了影响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建立的重要因素。
4.香港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对内地学校社会工作的启示
4.1学校社会工作运作的宏观制度启示
4.1.1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陆海斌 香港 学校 社会工作 运作 模式 分析 及其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