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古今中外名人的高效率读书方法.docx
- 文档编号:7506662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40.06KB
学习古今中外名人的高效率读书方法.docx
《学习古今中外名人的高效率读书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古今中外名人的高效率读书方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古今中外名人的高效率读书方法
古今中外名人的高效率读书方法
李白读书法
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
研究一下他的读书法,对我们不无启发。
李白家庭条件较好,藏书颇丰。
自云: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他在自己的诗文中,非常熟练地引用古人古事,可见他扎下何等深厚的根基。
李白读书,胸怀壮志,博古通今,意在实用。
他说:
“白上探玄古,中观人世,下察交道。
”(《送戴十五归衡岳序》)上下相接,一气贯通,这需要多大的魄力!
他又说:
“怀经济之才,抚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
”(《为宋中丞自荐表》)观其一生所为,此言并非虚构。
大概诗人的桂冠,不像如今这祥值钱。
李白虽在少年时代,便已写得一手好诗,但并不标榜自己将来想做个什么诗人,而是口口声声,要探讨社会,要研究人生,要有经济之才,然后凭借自己的本事,去辅佐明主,改变世俗,振兴社谡。
李白这种恩想,深受前贤先哲的影响。
如屈原非常憎恨当时污浊的世道,苦心焦思,希望改革。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他作《史书》的目的,是“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李白踵武圣迹,继承他们的高风亮节。
读书是件苦事,也是件乐事。
李白在《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诗中写道:
“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
从这些诗句中间,可以看出,李白是如何认真钻研,具有一种不达“妙境”绝不罢休的顽强精神。
作者与读者的思想能交流,能给你新知,道你之所未道,能令你惊喜;……难怪陶渊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了。
“掩卷而笑”也罢,“欣然忘食”也罢,都是读书的快乐。
读书的方法很重要,必须讲究,但这点因人而异,又不拘于一途。
“孔明披书,每观于大意。
”(《送孟赞府兄还都序》)这是李白对诸葛氏的赞语。
“观其大意”,并非草草,而是分清轻重、主次,求其精义,得其神蕴,不在细枝末节上纠缠,然后融会贯通,结合实情,再加创造。
李白说自己:
“尝览千载百家之书”,想亦是效仿诸葛氏之法。
也有饱学之士,兀兀穷年,苦吟不缀,咬文嚼字,背诵如流,但毫无创造,顶多是个书篇而已。
何足道哉?
提起李白,人们便想到天才。
诚然,他生性聪敏,异于常人。
但“天才”是不可以模仿,而他的勤奋刻苦,讲究方法,讲究实效的学习精神,则是可以学习的。
朱熹的读书方法
宋朝的著名学者朱熹,是个学识渊博的人。
他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
他在读书方法上,总结归纳“二十四字”阅读法,该法是由“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著紧用力、须教有疑”24个字组成的方法。
⑴循序渐进。
即从基础知识读起,一本本读通,读时对文献中字、词、句、篇等要逐一弄通,在打好基础的同时,有系统、有步骤地从低向高、从浅入深的进行阅读。
⑵虚心涵泳。
即要仔细认真的阅读,反复自我切磋、研磨、体会、切忌马虎从事,或自以为是。
⑶切已体察。
即要结合思想、经验、阅历、需要,去体验文献中的意味,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⑷熟读精思。
即要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和思考,深刻领会其要旨,使书中之话好象出于自己口中,其思想似如自思。
⑸著紧用力。
即要聚精会神、下苦功、花大力。
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毫不松懈,刻苦用功。
⑹须教有疑。
即要善于提出和解决问题,学会“质疑”,阅读要从“有疑”到“无疑”之后,才算真懂,才算掌握其实质。
他特别强调“循序而渐进”。
有的人读书性子急,一打开书就匆忙忙朝前赶。
朱熹批评他们像饿汉走进饭店,见满桌大盘小碟,饥不择食,狼吞虎咽,食而不知其味。
究竟怎样读书呢?
朱熹的方法是:
“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平彼,如是循序渐进,则意志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
”也就是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它们的涵义,一句话一句话地搞清楚它们的道理。
前面还没搞懂,就不要急着看后面的。
这样就不会有疏漏错误了。
他还说:
“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
”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进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总之,“24字法”,是一种精读方法,对于当今社会兴起的读书活动,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大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苏轼的读书方法
苏轼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开风气之先而且成就卓著。
即便在读书方法上也有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
在《又答王庠书》中答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从古到今,影响深远。
苏轼在信中说:
“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意思是说,年轻人读书,每一本好书都读它几遍。
好书内容丰富就像知识的海洋,读书时人的意识指向一个方面,就像打开了一扇窗口,不能使各个方面的知识进入视野,读一遍书只是获取了意识指向的那个方面的信息而已。
所以希望读者每读一遍都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
这种定向专一、反复整取的阅读模式,我姑且命名定位为“模式阅读”。
因为它是一个模式:
带着A目标读第一遍,带着B目标读第二遍,带着C目标读第三遍,带着D目标读第四遍……苏轼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
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
数遍之后,他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
运用此法去读一篇文章,比读一本书就容易多了。
信末说:
“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
”意思是,远不是速成的方法,是十分可笑的。
有人恐怕会把苏轼的谦虚当作浅陋,自以为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何必一意求之、勿生余念呢?
殊不知贪多求快乃生性浮躁,涉猎虽广却是过眼烟云。
巴金的读书方法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
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巴金说:
“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
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
我的脑子不肯休息。
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
这样有许多好处:
(1)不受条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时间。
巴金列举了两个例子:
一个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长期被德军包围的时候,有一位少女在日记中写着“某某型,《安娜·卡列尼娜》”一类的句子。
当时没有电,也没有蜡烛,整个城市实行灯火管制,她不能读书,而是在黑暗中静坐回忆书中的情节。
托尔斯泰的小说帮助她度过了那些恐怖的黑夜。
另一个例子是他自己在十年内乱中的亲身经历。
他说:
“‘文革’期间要是造反派允许我写日记,允许我照自己的意思写日记,我的日记中一定写满了书名。
人们会奇怪:
我的书房给贴了封条,加上锁,封闭了十年,我从哪里找到那些书来阅读?
他们忘了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大仓库,里面储存着别人拿不走的东西。
”这两个事例说明,在一切不具备正常读书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以“读书”。
(2)温故而知新。
通过回忆,将过去读过的书拿出来一点点地咀嚼,就象牛反刍一样,能进一步消化吸收。
每回忆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新的认识,新的收获。
(3)能够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力量。
巴金说:
“我现在跟疾病作斗争,也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得到鼓励……即使在病中我没有精神阅读新的作品,过去精神财富的积累也够我这有限余生消耗的。
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热。
”
贾平凹的读书方法
贾平凹1953年出生于陕西丹凤县棣花村一个农民家庭。
他原名贾平娃,上大学后改名贾平凹。
现任中国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为专业创作员。
贾平凹认为,书之为友不能一日不交;书是财富,要逼者自己静心地读书。
他将自己的读书方法总结为“触一通三”法。
他认为读书面不可狭窄,文学书要读,政治书要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武术、绘画、舞蹈……凡是能找到的书,都要读。
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
他甚至主张连植树造林、做饭炒菜方面的知识都要略知一二才好。
但博并非不要专。
在这种泛览中,他认为只有精专于一,才能触类旁通。
他对孙犁的《白洋淀记事》这本散文集,不只是读一遍完事,而是读了一遍又一遍,每遍都力求从中学到一些写作知识。
这次学开头、结尾,下次学结构、景物描写,再次学语言的运用,这样就逐渐摸索出写散文的门道。
这本书读通了,读其他散文书就顺当了。
对重点书他坚持多遍阅读,先欣赏,次吟味,再研究,然后方有得有悟。
贾平凹尤喜欢读庄子的散文。
他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老庄思想,又有长期在农村生活的基础,因而他的作品在手法上集人、事、理于一体,从内涵看又融道、佛、儒于一炉,逐渐形成了恬淡、诙谐、豁达的艺术风格。
他的成名作短篇小说《满月儿》获1978年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浮躁》获美国美孚飞马奖。
钱钟书的读书方法
钱钟书,1910年生于无锡,曾任文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学问家、翻译家、小说散文家。
他的长篇小说《围城》、长篇学术巨著《管锥编》等都在国内外产生很大的影响。
他的成就和造诣是多方面的。
他的学问渊博,在当代中国可谓出类拔萃。
就其治学之道,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博闻强志,深思慎取。
钱钟书从启学之时,就博览群书。
读中学时,就读了《天演论》等英文原版著作,还啃下了《古文辞类纂》、《骈体文钞》、《十八家诗钞》等,至于他喜爱的小说杂志更是爱不释手,披阅不倦。
考入清华后,他的第一个志愿是“横扫清华图书馆”。
他终日泡在图书馆内,博览中西新旧书籍。
自己的书就用又黑又粗的铅笔划下佳句,又在书旁加上他的评语。
他阅读面之广,连许多教授也叹为观止。
钱钟书的博览,不仅在清华闻名,而且蜚声海外。
1935年夏钱钟书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
这里拥有世界著名的专家、学者,尤其是该校拥有世界第一流的图书馆——牛津博德利图书馆,它不仅有规模庞大的中心图书馆,而且在其周围建有几十个专题图书馆。
钱钟书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尽情阅读文学、哲学、史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书籍,他还阅读了大量的西方现代小说。
由于钱钟书的知识面极宽,“牛津大学东方哲学、宗教、艺术丛书”曾聘他为特约编辑。
钱钟书的博学,归功于他的博览。
他阅读书籍所写的札记,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毫不夸张,他写学术巨著《管锥编》时,所用的资料足有几麻袋。
钱钟书做学问的深思慎取首先表现在对待前人的态度上。
他的《管锥编》以札记形式,纠正了前人的不少谬误之处。
同时也充满了许多自创的新见。
钱钟书以文学的眼光发现不少被文学家忽视遗忘的“文心”,丰富了我国的文艺理论。
其次,钱钟书对当代权威敢论长短。
钱钟书的深思慎取,又是与自己的独创之见相联系的。
他常常以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去丰富中国文学研究的宝库。
他以心理学来阐释古典诗文、小说中的心理状态。
钱钟书主张先博后约,由博返约。
即先广泛涉猎,博览群书,然后再在此基础提炼吸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使他成为一代学术泰斗,也为后学者指出了正确的成功之路。
吕叔湘闲话读书
吕叔湘先生致力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已经大半世纪了,那些至今还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论著,凝聚了吕老孜孜探求、勤奋笔耕的滴滴心血,它们是送给后生学子的一份极为宝贵的财富。
吕老说,只要是写得“有看头”的书他都看。
前几天,他刚读完了黄裳的《霓裳曲》与《珠还记幸》,连称“好”,说是读着那些文章,一些被淡忘了的事,旧目熟谙的友人、一些曾在胸膛里激荡了很久的思想都栩栩再现了。
书缩短了寰宇的昼夜,能将一切带入一个永恒的空间,无论是史前的还是史后的,翱游在这个空间里,辨别、思索、幻想,是一番多么惬意的享受!
吕老对读书人该读些什么书的问题颇有一番见地。
他认为读书人应该读三类书,少一类,便不能称为“读书人”。
“有关自己专业的书”是老人的首推之书。
吕老谈到,这类书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都是一定得读的,它们是一个专业人员的立身之本。
因此老人即使在早几年“被强迫赋闲”的日子里,也时时走进旧书店去翻翻,掏出仅有的几个钱搬些书回家。
被吕老列为第二类的书是“与专业有关的其它门类的书”,“这类书应尽可能多读一点,这对于开拓思路,增长见识、加深学养、提高理解、判断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第三类书籍,则是“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必读之书”。
吕老加重了语气:
每一个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民族,自己民族悠久的思想、文化、科学史;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环境,以及在这种时代、环境里萌生的各种新技术、新思潮,新文化,从中发现我们探索、学习的新目标、新起点、新任务,“否则”即使你是位专家,是位颇有影响的学者,但你决不是个读书人。
说到读书方式,吕老认为读书作笔记是个很好的习惯,“但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养成这个习惯“,吕老坦诚地笑了,我也笑了:
读书方式也是因人而宜的呀。
(郑逸文)
吕叔湘(1904年生),当代著名语言学家。
江苏丹阳人。
曾任西南联大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央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等职。
著有《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文集》等著作多种。
陶行知的读书方法
是我们的益友,诚如冰心老人所言: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活中最大的快乐!
从读书中我还得到做人处事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但是,能达到这种境地的青少年,并不太多。
究其原委,恐怕在于光读不想,只读不问。
猎奇求趣、浮光掠影的读书方法,势必陷入孔子指出的“学而不思则罔”的迷宫,谈不上有所得、称不上“会读书”。
被誉为“平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先生(1891年—1946年),终生从事教育工作,潜心摸索读书方法,他曾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地把多读多想多问的读书“诀窍”,演绎成一首《八个顾问》的现代诗: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
你若想问真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
何时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地何去,
好像弟弟与哥哥。
还有一个西洋派,
姓名颠倒叫“几何”。
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陶先生的“八个顾问”、“八个贤哲”、“八位何先生”,就是我们青少年读书求知的良师益友、至爱亲朋!
我们读书时能与这八位何先生结缘,能有这八位先哲带路,就敢想善问,能思会辨;就会开卷有益、学而致用,开拓创新、不断长进。
现在的书籍五花八门,良莠不齐。
打开一本书,想想作者是“何人”,写“何事”,想引导读者“何去”……就不至于被诲淫诲盗的书籍拉向深渊。
看到一个题目,想想作者将写到哪些题材?
情节将怎样安排?
故事会怎样发展?
再边读边对照自己的想法,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或作者的欠缺。
这种站在自己角度自我审视想问题的读书法,能激发最大的阅读兴趣与最广的思维空间。
读到某一精彩语段或场面,稍作停顿、掩卷思索一番:
作者何以这般想这么写如许说呢?
是基于作者的个人经历?
生活体验?
逻辑思维?
……
我们都说爱读书,我们天天都在读书,但要将书读好,还真不容易。
傅雷读书法
读书不仅仅增加知识——傅雷教子读书
傅雷一生博览群书,他在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等各个领域,都有着极渊博的知识,他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培养也要求极高。
次子傅敏曾回忆说,刚进入初中,父亲就要求他读《古文观止》。
傅雷对儿子说:
“这个古文选本,上起东周,下迄明末,共辑文章220篇,能照顾到各种文章体裁和多方面的艺术风格。
其中不少优秀文章反映了我国古代各家散文的不同风貌,如《战国策》记事的严谨简洁;纵横家说理的周到缜密;《庄子》想象的汪洋恣肆……无论它的说理、言情、写景、状物,均堪称典范,对你的古文学习和修养有帮助。
”他每星期天选择其中一篇详细讲解,孩子读懂后便要背诵。
一次,傅敏由于忙于球赛而未能背出《岳阳楼记》。
垂着头,心中忐忑不安,等着父亲批评。
平时对儿子要求极严的傅雷这回没有发脾气。
使劲吸着烟,半晌才缓缓地说:
“过去,私塾先生要学生背书,子曰、诗云,即使不懂,也要鹦鹉学舌地跟着念和背。
诚然,死记硬背不宜提倡。
然而平心而论,似也有其道理。
七八岁的孩子,记忆力正强,与其乱记些无甚大用的顺口溜,不如多背些古诗古文。
中国的好诗文多得很。
一首首一篇篇地储存在脑子里。
日子长了,印象极深。
待长大些,再细细咀嚼、体味,便悟出了其中意义。
这叫作反刍。
若到了二三十岁,甚至更晚才开始背,怕也难记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都是经验之谈哪!
……”望着已经知错的儿子,傅雷翻开《岳阳楼记》这一篇,让儿子高声朗读,然后意味深长地说:
“范仲淹先生登岳阳楼,将览物之情归纳为悲喜二意,指出古之仁人忧多而乐少。
然后说明自己之忧乐俱在天下,正见他确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真意。
还记得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么?
”“记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傅雷点点头:
“那么你想想看,为什么同样登高望远,同样登岳阳楼,所见之景是一样的,而他的想法与别人不同?
他能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和他的经历、思想有什么联系?
全文是怎样一层层展示它的中心的?
……”
望着父亲那眼镜片后慈祥、智慧的目光,傅敏重重地点点头。
二十多年后傅敏回忆起来,耳边似还响起父亲那熟悉的声音:
“做学问需要切切实实地下功夫,不能自欺欺人呵!
”
长子傅聪是著名的钢琴艺术家。
在傅雷的影响下,从小熟悉了贝多芬、克利斯朵夫等,培养了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并在父亲严格执教下学习音乐,练习钢琴,从而走上成材之路。
1954年傅聪赴波兰参加国际钢琴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并引起轰动。
欧洲的评委们在幕后听到傅聪的西洋曲子里,隐隐约约地揉合了唐诗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式审美的特质,外国评委倾倒了。
东西方文化交融成了傅聪成功的秘诀。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在海外学艺的儿子的部分家信。
它记载了父辈对儿辈的精神上的家训,记载了一位历经沧桑的饱学的长者对才华横溢但又初入人世的青年人的忠告。
这不是普通的家书,是充满了父爱的教子篇,是一部青年修养的好读本。
可见,傅雷是把读书与做人,读书与艺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他希望儿子能做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事实也真像老人所期望的那样,傅聪在异国飘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书信中,从父亲所推荐、所分析的一系列书籍中吸取了丰富的精神和艺术的养料,从而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对艺术有更诚挚的爱。
不管在人生旅途中遭到怎样的风浪和坎坷,他都始终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孔子的读书方法
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一生好学。
相传他曾将鲁国史官所编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加以整理修订,又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
他从三十多岁起开始从事教育,历时约四十余年,弟子满天下。
他去世后,其弟子把他平时对他们和别人的讲话内容记录整理成《论语》一书。
书中除了有关道德、政治、伦理、立身等问题外,也有不少内容是着重论述学习方法的。
第一,认为人生在世,时时处处应好学不倦,方有长进,而少年时的学习尤为重要。
他说:
“少而不学,长而无能。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
第二,认为一个人光埋头苦学并不够,还要多思,将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才会更加有效。
孔子曾经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说:
一个人如果只学习而不知思考消化,则茫然一无所得;如果只思考而不知学习,那就更危殆不安了。
第三,认为对于学过的东西,应该时常加以重新温习。
孔子有一句学习方面的名言,叫做“温故而知新”。
意思是只有时常温习过去所学得的知识,并整理而找出头绪,加以巩固,才能不断吸收和了解新的东西。
第四,认为学习一定要谦虚。
由于孔子的学问非常渊博,对于《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的文献、历史都非常精通,有人以为他是天生的。
他不同意,说: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意思是说,我不是天生就知道这些东西的,而是喜好古文献,并以敏锐和全神灌注的精神而追求到的。
不仅如此,孔子还提倡一个人在学习中要多问多听,不懂不要装懂。
不论什么人,只要他在某一方面有专长,就应该虚心向他求教。
他曾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说,如果有三个人同行,其中必有一个在某一方面胜过自己,自己应该选择其好的方面而学习他,对其不好的则加以改正。
列夫托尔斯泰的读书方法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19世纪的大文豪。
他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小说享誉全世界,而他的高尚的人品和渊博的知识,也得到后人的颂扬。
同样,在读书领域中,他也有自己富有个性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方法。
第一,善于总结和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并加以归纳。
1891年,六十余岁的托尔斯泰曾在给一位友人的一封信中开了一份书单,题为《对我产生了印象的书籍》。
在这份书单中他把过去各个年龄阶段所阅读的书籍分成“印象深”、“印象很深”、“印象极深”这样三个层次,这说明他还是很善于总结和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的,这可以视为托尔斯泰第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读书方法。
第二,托尔斯泰认为读文学作品,一定要注意作者的性格。
他在1853年的日记中写道:
“读书,尤其读纯文学的书——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该作品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性格上。
”既关心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更关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性格”,这可以视为托尔斯泰第二个值得引起重视的读书方法。
第三,托尔斯泰喜欢朗读文学作品,并在诵读中感受或评判一篇文学作品的好坏。
托尔斯泰在休息、闲暇或与友人聊天的时候,经常会动情地朗读起他所喜欢的一些文学作品,并经常因朗读而感动地掉下眼泪。
有时候,他在朗读之后,还会加以评说。
象托尔斯泰这样喜欢朗读别人的作品,然后再加以评说的情况,在其他著名作家的身上并不多见,但这对于加深一篇文学作品情愫和内涵的理解,却有极大的好处,这不妨可视为托尔斯泰第三个值得引起重视的读书方法。
除了以上三点以外,托尔斯泰还有一些读书方法也应值得注意。
例如,他在阅读书籍之外,还经常喜欢与人谈论,交流思想和读书心得等等。
杰克·伦敦读书法
小纸条成了百宝囊。
凡是到过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家中的人都觉得很奇怪:
窗帘上、衣架上、柜厨上、床头上、镜子上、墙上……到处贴满了形形色色的小纸条,初到他的房间里的人还以为那是什么特殊的装饰品呢。
实际上,这些小纸条并不是空白的。
上边写满了各种各样他搜集来的材料:
有美妙的词汇,有生动的比喻,有五花八门的资料。
杰克·伦敦从来不愿让时间白白地从他眼皮底下溜过去。
睡觉前,他默念着贴在床头的小纸条;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他一边穿衣,一边读着墙上的小纸条;刮脸时,看镜子上的小纸条;在踱步休息时,他一边回忆小纸条上的内容,一边到处寻找启发创作灵感的词汇和资料。
不仅在家里是这样,外出时也一样。
外出的时候,杰克·伦敦把小纸条装在衣袋里,只要一有空就随时随地掏出来看一看,想一想,记一记。
由于他这样锲而不舍地搜集、积累材料,一点一点地把材料装进了自己的脑子里,再加以灵活运用,因此,他写出了一部部光辉的著作。
小朋友,“聪明在于勤奋,作文在于积累”,杰克·伦敦的小纸条成了他的“百宝囊”,你们也用笔记本,搜集材料,建个自己的“百宝囊”,作文时把材料从“百宝囊”里搬出来,何愁写不好作文呢?
歌德的读书方法
歌德是德国18至19世纪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也是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
除了《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等文学名著外,他在自然科学方面也很有贡献,曾撰写过有关植物形态学和颜色学方面的论文。
由于他的博学,又善于思索和总结人生的种种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古今中外 名人 高效率 读书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