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看守所异地建设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7505454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47.73KB
某县看守所异地建设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县看守所异地建设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看守所异地建设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县看守所异地建设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述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某某县看守所异地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
新建
3、承办单位:
某某县公安局
4、建设地址:
某某县正平西街北侧南王马村以东
6、建筑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18468㎡(27.7亩),建筑总面积6000㎡。
7、总投资:
560万元
8、资金来源:
县财政解决和申请上级补助资金
9、项目建设期:
16个月
二、看守所概况
某某县看守所位于龙兴镇寨里村西,始建于1986年,占地面积9.9亩,建筑面积2710m2,其中办公用房面积830m2,功能用房面积1050m2,监舍用房面积660m2,锅炉及附属用房70m2,拘留所用房面积100m2,设计关押量为100人。
由于看守所年久失修,监墙、监舍大面积风化裂缝,基础设施严重老化,存在着诸多隐患和漏洞,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看守工作的需要。
三、编制的依据
1、某某县公安局委托书
2、《看守所建筑设计规范》(JGJ127-2000)
3、《看守所建筑标准》(建标[2002]245号)
4、《山西省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5、《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6、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四、研究范围
某某县看守所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总图布局、建筑工程、公用工程、总投资估算及社会效益评价。
五、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1、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设用地为某某县政府划拨土地,位于某某县正平西街北侧南王马村以东,占地面积18468㎡,建筑总面积6000㎡。
其中,办公楼建筑面积2280㎡,监区建筑面积3556㎡,辅助用房建筑面积164㎡。
2、建设内容
本项目主要建设办公楼、武警营房、监区、监区围墙和辅助用房以及区域内相配套的公用辅助设施等
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560万元。
其中建安工程费428.6万元,公用辅助工程费105.2万元,其它费用26.2万元。
2、资金筹措
本项目估算投资560万元,建设所需资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某某县政府解决220万元;
2、申请上级补助资金340万元。
七、结论
某某县看守所项目建设符合县城总体规划,符合《看守所建筑设计规范》(JGJ127-2000)、《看守所建设标准》(建标[2002]245号)的要求。
某某县看守所选址适当,布局合理,建筑设计体现了“兼顾安全、管理方便、功能齐全、美观庄严、体现文明”的基本原则,建设中充分考虑了看守所的特殊性质,满足了各类用房的功能要求,做到了规划科学、监管到位、避免死角、保障安全。
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一、自然状况
1、地理位置
某某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北部,临汾盆地南缘,汾河下游。
北依吕梁山,西北与乡宁县连界;东北与襄汾县接壤;南靠峨嵋岭,与闻喜县毗连;东与侯马市相接;西与稷山县为邻。
总面积594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
某某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是运城盆地的一部分。
南北两面环山,中部汾河横贯,两岸为河谷平原。
平原占总面积的57.3%,是主要粮棉产区。
河流除汾河外还有其支流浍河、鼓水河。
某某县因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酷似牛形,头南尾北卧于汾河岸畔,故有“卧牛城"之称。
3、气候状况
某某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年均降雨量550毫米,年平均气温12.6℃,年均日照2460小时,无霜期194天。
全年以静风频率居多,风速较小,土壤冻土深度很少超过25厘米。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
1、社会人口
某某县辖8镇1乡1区,220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3万人,占总人口的的85.3%,汉族占总人口的99.62%。
2、历史文化名城
某某县古称绛州,是一座有悠久历史和独特地理环境的古城。
隋代兴建的绛守居园池,是中国园林史上的瑰宝;柏壁曾是唐太宗李世民屯兵之处,秦王堡至今犹存;宋太祖赵匡胤曾微服于绛州,龙兴寺因而得名;明代稷盖庙壁画,乃山西壁画群中珍品。
唐建的碧落碑和绛州堂,元明时代的钟、鼓、乐三楼以及唐建清修的龙兴寺宝塔等组成了某某的古建筑群。
1994年元月,经国务院批准,某某正式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3、交通
境内交通便利,侯西铁路、国道108线、晋禹、大运高速等干线穿境而过,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另有支线公路、环乡公路和乡村路交织纵横,连接着全县所有乡镇和大部分村庄。
4、农业
全县共有耕地52.5万亩,农作物以小麦、棉花为主,经济作物有蔬菜、油料、线麻等。
无公害蔬菜是某某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极高声誉的优势农产品。
某某县先后被确定为全国蔬菜生产标准化示范县、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全国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示范县和全国果蔬十强县。
5、工业
某某县以运城市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县为契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园区工业,形成了以煤焦、建材、冶金等为支柱产业的新型工业化格局。
6、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3.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8亿元,财政总收入3.03亿元。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5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6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30元。
三、新城区开发
为完善城市功能,拉大城市框架,根据2006年7月省政府批准的《某某县县城总体规划》和《某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按照“保护管理好历史文化名城,开发建设现代文明新城”的城市建设新思路,某某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发建设新城区。
1、新城区位于县城北部,北起九原大道,南到北环路,东至轻纺路,西到西环路。
总面积8.72平方公里。
2、新城区主要规划布局行政办公、商业、住宅、文体设施及附属设施等。
新城区将以建设生态、和谐、宜居的现代化城市为目标,尽快发展成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第三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某某县原看守所位于某某县北环路以北,始建于1986年。
当时该区域还处于城郊,位置偏僻,居住人口较少,周边环境有利于看守所的安全和防范,符合看守所的建设条件。
由于受当时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看守所的建筑布局和结构设计不合理,使用面积狭窄,监视死角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目前,看守所的硬件设施、建设规模、工作环境均不符合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颁布的《看守所建设标准》、《看守所建筑设计规范》、《看守所等级评定办法》等相关规定的要求,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看守所工作的需要。
为此,迁建看守所已成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二、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及规范性
看守所是依法羁押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一审判处死刑的罪犯以及判处有期徒刑在交付执行刑罚前、余刑在一年以下的留所服刑罪犯(以下统称在押人员)的机关,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树立党和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
看守所依据国家法律,对在押人员实行武装警戒看守,保障安全,同时,担负着对在押人员进行管理、教育改造,管理在押人员的生活卫生,保证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任务。
因此,看守所建设作为政府行为历来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法律建设逐步完善,为了适应社会治安和对刑事犯罪的需要,看守所的建设不断得到重视和加强。
1990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颁布实施,对看守所的管理和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为此,1991年公安部颁布了《看守所建筑标准》(GA9-91),作为公安部行业标准下发各地,这对加强看守所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保证工程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原标准已不适应现实需要。
2000年7月,公安部、建设部联合制定了《看守所建筑设计规范》(JGJ127-2000),着重解决了看守所建筑设计中的技术问题,但对看守所建设规模的确定,建设内容及项目构成,建筑面积和用地指标的测定以及其他建设要求缺乏规定。
2002年10月,建设部、原国家计委、公安部又联合发布了新的《看守所建设标准》(建标[2002]245号),加强和规范了看守所建设,提高了看守所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看守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维护社会秩序有序稳定的重要执法场所。
对某某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保驾护航作用,为县域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起重要作用,因此看守所的建设和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看守所职能的发挥。
看守所建筑设计应符合“坚固安全、方便管理、功能齐全、体现文明”的基本要求,但由于某某县看守所建所时间早,已使用20余年,基础设施老化,年久失修,监墙、监舍大面积风化、裂缝,多处呈现倾斜现象,监管配套设施不完善、整体布局不合理,部分建筑因地基下沉已成危房等,矛盾十分突出,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
首先,随着近几年某某县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城市建设日趋规范化,也是看守所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问题更加突出。
2000年县城扩建北环路,使看守所紧邻街面大道;2006年某某县新的城市规划中又有一条大街从看守所中间穿过,原看守所已处于县城中间和繁华闹市区,给看守所、拘留所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第二,看守所位于居民区内,在管理和协调上问题诸多,周围居民对此反响很大,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第三,由于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增多,给社会治安带来了许多不安全因素,犯罪率呈上升势头,尤其是经济领域犯罪越来越严重。
因此,原来的监区关押量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急需异地重建安全、合理、科学的监管场所。
四、项目建设的意义
看守所迁址新建后,首先是有利于推进某某县看守所规范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看守所服务社会治安的整体水平。
其次是有利于推进看守所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积极适应新的治安形势给看守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为某某县看守所建设和管理实现标准化、等级化的目标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持:
第三是排除了由于建筑年久失修,监墙、监舍大面积风化、裂缝、倾斜、监区布局结构不合理、使用面积狭窄、监视死角多、地处繁华闹市区、设施老化、隐患多、不安全因素多等诸多问题和困难。
第四是符合200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新县城规划,解决了看守所与居民区和闹市区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远离闹市区和县北环路,消除了城市噪音干扰,便于在押和服刑人员的管理。
第五是可以切实落实好各项措施,确保监所绝对安全,保证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六是新的看守所建成后,能提供开阔的劳动改造场所,有利于调动在押人员的能动性,充分发挥看守所对在押人员的看押、教育、改造功能,进一步提高改造质量,为在押人员更好的接受劳动改造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产场所,更有利于他们的服刑和改造。
同时对于全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也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建设地址及地质条件
一、看守所建设选址条件
看守所建设选址应符合下了条件:
1、水电、交通、通讯便利,地势较高的地带;
2、与各种污染源、易燃易爆危险品、高噪音、高压电线和无线电干扰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3、避开高层建筑、繁华商业区、居民稠密区及外事活动区。
二、建设场地选择
根据公安部《看守所建设标准》要求和运城市公安局《关于对某某县公安局迁建看守所报告的批复》意见,某某县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积极筹措,抽调得力人员成立专门工作组,负责新所筹建工作。
经多方选择和全面系统地考察分析,结合中型看守所、拘留所建设标准要求和某某县新县城规划,决定在南王马村东异地建设某某县看守所。
项目拟建场地地域开阔,地势较高,地表平坦,场地两侧距一砖场约50m。
新规划的正平西街,位于场地南侧,交通便利。
周边无任何污染企业和污染源,远离城区繁华商业区、居民区,符合看守所选址条件。
三、项目地概况
1、地理位置
项目地位于县城以西两公里处,在新规划的正平西街北侧,介于南王马村、段家庄之间。
西临南王马村乡间道路,东、北分别为段家庄、南王马村耕地。
2、地形与面积
项目场地呈南北向长方形,南北长162m,东西宽114m,占地面积18468㎡(27.7亩)。
该场地位于汾河高阶地,地势开阔平坦,便于看守所各功能区的规划和建设。
3、周边环境
项目场地周边分别是南王马村、北王马村、庄头村和段家庄等村庄。
场地西侧50m处有一砖场,除此之外,无其它工矿业企业和污染源,区域环境十分理想。
现有通道均为乡村道路,新规划的正平西街位于项目场地南侧,将成为项目区与县城之间的重要通道,项目地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四、地质条件
根据项目单位提供的《某某县看守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资料,该场位于汾河高阶地,属于河流冲击堆积场地,地势平坦,相对标高介于101.5-101.7m之间。
场地内未发现大的新断裂及其原构造形迹,场地的稳定性收取与稳定的控制。
1、地基岩土构成
根据勘探资料,该场地20.0m以上土层分为耕土(
)、黄土状粉土(
)、粉质粘土(
)、粉土(
)、粉土(
)五层。
7.0m以上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物(
)及冲积物(
),主要岩性为耕土及黄土粉末状,其下至20.0
土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物(
),主要岩性为粉质粘土及粉土。
2、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根据勘探资料,拟建筑物预计基础埋深1.5m,则基础持力层为第②层黄土状粉土层,第一下卧层为第③层粉质粘土层,持力层层地坡度小于10%,故该场地为均匀地基。
3、场地湿陷性评价
根据室内土工试验资料,该场地8.5m以上土层具有湿陷性。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GB50052-2004第4.4.7条,该场地为非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Ⅱ级(中等)。
4、地基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12.2.1及12.2.4条规定,该场地土对混泥土结构及钢筋混泥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5、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根据勘察报告和区域资料,该场地环境类别为Ⅲ类。
本区域为干旱区,地下水远离建筑基础,可不予考虑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6、场地地震效应、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建筑抗震地段、场地类别的划分及液化判别
该区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1)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第3.0.2条及6.0.11条,判定该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2)建筑抗震地段的划分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4.1.1条,判定该建筑场地属抗震一般地段。
3)场地类别的划分
该场地覆盖层厚度按大于50m考虑,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4.1.6条判定该场地类别为Ⅲ类。
4)液化判断
该场地不存在饱和粉土,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4.3.2条,该场地土不考虑液化影响。
5)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根据区域地质地貌及地质构造条件,结合场地条件,该建筑场地属抗震一般地段,且不存在滑坡、泥石流、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不存在液化及震陷土层,该场地较为稳定,较适于建筑。
五、地基基础方案
1、天然地基方案
由于该场地为Ⅱ级(中级)非自重湿陷性场地,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应消除地基的部分湿陷量,因此建议进行地基处理。
2、地基处理方案
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及建筑物荷载要求,建议基础类型采用筏板基础,地基处理采用换土层法或灰土挤密桩形成复合基地。
1)若采用换土垫层法,宜采用3:
7灰土垫层,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5,最小处理厚度为基础下2.0m。
垫层承载力宜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
2)若采用灰土挤密桩,桩径宜采用400mm,宜按等边三角形布桩,桩间距800-1000mm,建议选用第④层粉土层作为持力层,处理深度现地表下9.5m,桩长8.0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
六、场地建设条件
1、公用配套设施
由于项目区与县城相距2公里,各项公用配套设施不尽
完善,但项目建设和运营所需供水、供电等其它基础条件尚能具备。
1)供水:
项目供水源来自正平西街城市自来水管网,其水质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在项目建设阶段,采用自备井供水,保证项目建设正常进行。
2)排水:
本项目排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雨水,采用生活污水和雨水分流排放系统。
雨水和生活污水由区内管网向南排至正平西街城市排水系统。
3)供电:
经与县供电支公司协商,供电线路已架设完毕,正设计安装一台100KVA变压器。
4)采暖:
本项目采暖由锅炉房提供热源,需购置安装一台2.5吨常压热水锅炉。
2、施工条件
项目建场地地势平坦,水、电、路状况良好,具备施工条件。
所需钢材、水泥、木材、塑钢等建材及装饰保温材料均可就近解决,并能满足需求。
砖、灰、砂、石等材料,当地有充足的货源,可保障供给。
施工队伍众多,可通过招标择优选用。
第五章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
一、看守所建设、布局、设计原则
1、看守所建设必须遵守国家经济建设和政法工作的有关规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并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看守所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
3、建筑设计要符合“兼顾安全、管理方便、功能齐全、美观庄严、体现文明”的基本要求。
4、看守所建设应符合当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充分考虑建筑的性质和对周边环境的特殊要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5、看守所总体布局,应做到功能明确,联系方便,各部分之间有机结合,统筹兼顾,互相协调。
6、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看守所的特殊性质,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各类用房,满足各类用房的功能要求,满足看守所安全和管理教育的需要,做到布局合理、监管到位、避免死角、保障安全。
7、区内道路设置均应满足人流疏散、抗灾防灾、消防等特殊功能的要求。
8、看守所建筑设计应符合《看守所建筑设计规范》(JGJ127-2000)和《看守所建设标准》的要求,同时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二、看守所建设规模确定
看守所建设规模的确定,是按照立足现实,适度超前的原则,根据刑事案件管辖区人口数、政治、地理条件,刑事发案率以及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因素确定。
根据公安部《看守所等级评定办法》的有关规定,经某某县公安局申报当地政府同意后报请省公安厅核准,某某县看守所建设规模按中型看守所设计建设。
三、总平面布置
1、布局范围
项目场地位于正平西街北侧南王马村以东。
场地东西宽114m,南北长162m,占地面积18468㎡(27.7亩)。
2、功能区划分
根据规划和工作需要,某某县看守所和行政拘留所在该场地内一同建设,但本次项目不包括行政拘留所建设。
预留行政拘留所占地面积500m2。
根据看守所工作职能、性质、工作环节,结合场地条件,项目区建筑划分为行政办公区和监区两个功能区。
1)行政办公区:
位于看守所出入口的对面,与看守所出入口相距50m,便于接待和管理。
办公区分东西两部分,即看守所行政办公区和武警营房区。
2)监区:
位于办公楼后的中部区域,是看守所建筑构成的核心。
监区分为A、B、C三个区域,周围设置围墙、警戒岗楼和警戒区。
在武警营房二楼与监区之间设置连接通道,便于对在押人员实施武装警戒和管理教育。
3、交通流线
看守所设置一个出口,位于场地南部中间位置,从正平西街进入。
看守所办公楼前布置东西两个停车场,满足武警营房和看守所行政办公以及外来车辆的需要。
区内设置环形消防车道,通道净宽不得小于4m,符合消防和抗灾救灾等特殊要求。
4、绿化环境
看守所绿化总面积应符合当地城市绿化的规定。
监区及警戒区不得种植高大树木。
着重在行政办公区和道路两侧布置花草树木,建设绿化场地,美化环境。
四、建设方案及内容
1、行政办公楼
行政办公楼位于办公区域的北部,与看守所南围墙相距50m,与东西围墙各相距7.8m,东西向布置,坐北向南。
办公楼为砖混结构三层建筑,东西长80m,南北宽9.5m,基地面积760㎡,建筑面积2280㎡。
办公楼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为看守所办公用房,西部为武警营房。
在武警营房的二楼,建设与监区围墙相连接的警戒通道,便于武警实施警戒任务。
办公楼为单面楼,楼内设置一个主出入口和两个辅助出入口,楼道宽度为2.1m,满足消防规范和疏散要求。
竖向交通由三部楼梯组成,主楼梯为双跑楼梯,设置在办公楼的中部,两侧为辅助楼梯。
1)看守所办公区
看守所办公区位于办公楼东部,为看守所民警办公用房,主要包括领导办公室、文印室、档案室、职能部门办公室,驻所检察室、接待室、图书室、会议室、餐厅等。
2)武警营房
武警营房位于办公楼的西部,作为驻守武警工作、生活用房,主要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学习室、文娱生活室、集体宿舍、军械库、训练器材室、仓库、探亲招待室、食堂、浴室、医务室、勤务值班室等。
2、监区
监区位于办公楼的北侧,与办公楼相距10m,占地面积8530㎡。
监区外围设置监区围墙、巡逻通道、警戒岗楼和警戒区。
监区内设A、B、C三个区域,监区建筑各部分的连接为封闭通道,并用防护门隔离,巡视通道应形成网络,便于分区巡视;管理通道以直线布置为宜,避免死角;看守民警值班室应面对管理通道,按套间设置,管理半径不宜超过60m;技术控制室设置在较隐蔽、在押人员接触不到的位置。
监区只设置一个出入口,且不与看守所出入口直接面对。
监区内由北向南布置A区、B区、C区三栋一层建筑,之间距离分别为10.5m、12.15m,满足通风、日照和防灾要求。
各建筑与监区围墙间距为7.75m,符合《看守所建筑设计规范》和《看守所建设标准》要求。
监区围墙用构造柱加基础墙,无墙垛,墙身高度为5.5m。
墙顶部作弧形并预埋电网铁件,设置巡逻道和岗楼。
监室分为普通监室、特殊监室、留所服刑罪犯监室和禁闭室。
普通监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小于2.6㎡,设计关押容量每间8-15人。
特殊监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小于4.8㎡,设计关押容量每间3-5人。
留所服刑罪犯监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大于普通监室的指标,设计关押容量每间6-8人。
禁闭监室每100-150人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得大于6㎡。
室外活动场与监室连体设置,顶部加装钢筋防护网,网顶高度为4m。
1)A区:
A区位于监区的北部,一层砖混建筑,层高4m,坐北向南,东西长71.1m,南北宽17.95m,建筑面积1276㎡,全部设置为监室。
室外活动是在监室的南侧,与监室连体建设,顶部加装钢筋防护网。
东西管理通道位于监室的北侧,宽度为2.65m,其中布置给水、采暖管道和监窗。
南北管理通道将A区分为东西两部分,管理通道为封闭式设置,向南与B去相通,宽度为4m。
通道两侧布置为看守值班室和管教办公室。
2)B区:
B区位于监区的中部,一层砖混建筑,层高4m,坐北向南,与A区相距10.5m。
B区建筑东西长71.1m,南北宽17.95m,建筑面积1276㎡,全部设计为监室。
其它格局与A区相同,管理通道与C区连接。
3)C区:
C区位于监区的南部,一层砖混建筑,层高4m,坐北向南,东西向布置。
南与监区围墙相距8m,北与B区相距12.15m。
C区建筑东西长85.1m,南北宽9.8m,建筑面积
834㎡。
在B区、C区之间的管理通道两侧,布置建设四间其它业务技术用房,一层砖混建筑,建筑面积80㎡。
C区全部为管理用房,主要包括业务用房、技术用房、办公室、值班室、医疗室和生活用房等。
4)室外管理通道:
主要指A区、B区、C区之间的室外封闭式管理通道,建筑面积为90㎡。
3、辅助用房
辅助用房主要包括锅炉房、配电室、门卫室、室外厕所等,总建筑面积164㎡。
其中锅炉建筑面积72㎡,配电室42㎡,门卫室20㎡,厕所30㎡。
4、监区围墙、岗楼
监区围墙是看守所重要的警戒防护屏障。
墙身高度为5.5m,墙体厚度为500mm,总长度370.9m。
围墙顶部作弧形并根据有关规定预埋电网铁件,设置巡逻通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看守所 异地 建设项目 建设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