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docx
- 文档编号:7500653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5.48KB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docx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影子的游戏
教学目标:
1、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2、通过描画与添加的表现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
3、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进行添加与组合。
教学重、难点:
通过合理的构图使影子图形作为主体鲜明、饱满的反映在画纸上。
产生对事物外形变化的观察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与理解力。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皮影、剪影作品、录像,准备投影仪。
学生:
收集剪影作品,在大自然中寻找影子。
准备手电筒、彩色纸、画板、作业纸、铅笔。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瞧影子
放有关皮影戏表演的录像,体会其中的乐趣。
利用投影仪做类似的表演。
带领学生来到校园里,在阳光下观察自己与大树及其它事物的影子,感受影子的奇特造型。
试着在阳光下做手影游戏。
活动二:
再现影子
以游戏的形式与学生一起通过阳光的照射画影子。
学生们自由组合,一人在灯光下做手影游戏,另一人将投影在作业纸上的手影描画下来。
活动三:
再造影子新-课-标-第-一-网
通过对物体的旋转,观察由此而产生的不同的影子变化,了解物体外形结构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活动三:
创作影子
学生在阳光下做出各种形体姿态,互相描画。
创作出美丽的影子。
活动四:
美化影子:
在描画影子的画中进行联想与添加,使它成为一张完整的创作画。
第二课:
走近大自然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自然界中垂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2、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走进自然,更加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就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
就是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作。
2、就是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就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多幅欣赏图片、有关录像资料、电教设备。
学生:
收集各种废旧瓶子、彩色纸、绳子、竹竿等,带小碗或小盘子。
。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通过录像、实物投影设备观瞧岩画、沙雕等装饰大自然的造型活动的录像。
欣赏大地艺术作品的图片。
请学生谈一下观瞧的感受,说一说这种艺术形式与自己以前接触过的艺术形式有何不同。
活动二:
出示教师制作的小冰花,请学生瞧一瞧、摸一摸,引起学生兴趣。
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它就是怎样做成的。
活动三:
瞧瞧自己带的材料哪一些直接就可以用来制作小冰花,哪一些还需要进行改造再做。
2-3人一组,制作小冰花的胚子。
活动四:
在等待冰花上冻的时间里,学生观察自己学校的校院里哪一个地方、适合进行什么样的大地艺术创造活动。
并根据各组讨论结果分配各组下节要准备的工具材料。
第三课花地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地毯的实用性与装饰性。
2、引导学生运用剪贴及绘画方法来设计一块小地毯。
3、指导学生用许多“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从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否创作出富有特色的图案。
2、能否积极参与讨论、绘画、拼贴、欣赏等活动。
3、在拼贴“大地毯”的过程中,就是否发扬合作精神,色彩搭配就是否合理。
教学准备:
教师:
实物投影仪、准备若干绘画与剪贴的小地毯的范例及各种颜色的纸。
学生带一块泡沫拼图地垫。
准备旧挂历纸、画报纸、油画棒、剪刀、水彩笔、胶水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地垫拼图游戏:
由一个小组的同学一人拿一块地垫,拼插起来,瞧拼成的大地垫的图案就是不就是更美,更富有变化。
活动二:
出示一幅大地毯,然后把它拆成小块,分发到各组,小组欣赏交流。
讨论:
“小地毯”图案就是怎样组成的,“小地毯”都有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它美在哪里?
集体交流,再把发到手中的“小地毯”拼成大地毯,反复体会形式美。
活动三:
利用实物投影仪具体展示、分析设计“小地毯”的方法:
剪贴、绘画,懂得选择不同的图案与色彩来表现自己独特的设计。
按设计方法不同学生自由组合,互相交流设计构思。
学生运用间或绘画的方法设计一块“小地毯”。
第四课分一分变一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
2、激发学生想象,并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
3、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分割方法,把蛋糕分割后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描绘出新颖独特的蛋糕。
2、在重组画面时要采用与众不同的构图。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蛋糕的范图、各种颜色的纸、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
准备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
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与吃过的蛋糕的种类。
活动二:
教师出示各种造型的蛋糕的范画。
请学生先讨论再说一说,还可以设计出什么样的蛋糕,蛋糕上还可以画什么?
教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几种描绘蛋糕的方法,并说明绘画要求。
活动三:
各组将教师发的范画按本组的人数做随意形状的切分,要每人分到大小基本一样的蛋糕,瞧哪一组分的巧妙。
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表演“切蛋糕”及切开后蛋糕重新排列的画面,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活动四:
分组做画蛋糕、切蛋糕、重组蛋糕的游戏。
做得快的小组还可以做分西瓜、分菠萝等切分圆形物体的游戏。
活动五: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收拾整理。
第五课有趣的半圆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变化出各种不同的景物。
2、通过对半圆形的设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将半圆形变化出各种景物。
2、引导学生将剪贴出的景物组成有趣的画面。
教学准备:
教师:
实物投影仪、半圆形的教具若干,展示作品、制作工具。
学生:
各种颜色的彩色纸、半圆尺、剪刀胶水、水彩笔、旧挂历、画报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通过教师的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半圆形,并认识到其她半圆形的物体:
实物投影仪展示:
半个月亮爬上来了,老师为它添上几笔,它会变成什么?
(学生提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半圆形变成各种图案。
)出示课题:
有趣的半圆形
活动二:
瞧书,分析平面的、立体的半圆形的做法。
让学生通过讨论找办法及可以利用哪些工具。
总结:
剪、画、综合
教师把做好的各种颜色的半圆形贴到黑板上,请学生根据颜色说说这些半圆形都可以变成什么?
活动三:
以小海龟为例先分析再示范如何用半圆形的纸片制作。
最后将做好的小海龟选择合适的背景粘贴。
活动四:
您想运用半圆形做什么?
怎样做?
想好了就动手吧!
活动五:
学生将制作好的半圆形物体选择适合的背景组成有趣的画面。
第六课:
摸一摸,画一画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表现身体的触觉。
2、引导学生体验色彩、点、线条、肌理等造型语言。
3、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触觉的独特感受,发展视觉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触摸对对象产生知觉,自觉地采用不同的线条、色彩、采用不同的笔触,进而产生新的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表现身体触觉的图片资料、不同的材料以及各种绘画制作工具。
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水彩笔、绒线、棉花、石头、木片、胶水、彩色纸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您来猜猜我带的就是什么?
”游戏,选一位同学将自己带来的东西装到布袋里,另外一位同学将手伸到袋子里,说说自己摸到的东西的触觉感受。
活动二:
想想如何描绘表现出刚才的触觉。
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表现触觉的大师作品,让学生了解运用各种造型语言表现触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表现欲望。
活动三:
由学生表述自己的触觉,教师实际操作示范各种用笔方法,做出不同的笔触效果与肌理效果以表现不同的触觉。
活动四:
鼓励学生自己选用不同的工具、材料、通过画、拼贴等造型手段表现出自己对不同触觉的感受。
在活动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通过多次实践,力争表现出对某一种触觉的独特感受。
第七课纸风铃
教学目标:
1、根据学习任务收集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
2、将收集、加工后的饰物穿起来,制作1-2串挂饰。
教学重、难点:
新-课-标-第-一-网
1、引导学生找到与众不同的材质来制作挂饰。
2、启发学生就作品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3、安全熟练的使用工具。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彩色纸、吸管、麦秆、果核、果壳、钮扣、贝壳、小石子及针线等材料。
2、教师收集各种挂饰的照片,准备胶水、针线等材料。
实物投影仪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实物投影仪出示“diy首饰屋”的宣传图片,请学生瞧上面人们自己选用各种珠子、小石子等材料串制的小挂饰。
欣赏小挂饰,体会其装饰美感,了解挂饰的形式与种类。
活动二:
启发学生思考:
您想做一件什么挂饰?
生活中还有那些垂首可得的材料可以来制作小挂饰?
引导学生从书包里、教室里、操场上收集制作材料。
活动三:
先让学生将收集到的东西随意的用针线串起来,展示给大家瞧好不好瞧。
从而使学生明白:
不就是所有的东西穿在一起都好瞧。
引导学生按小组将有联系的材料归类放置到不同的袋子里,再观察、讨论:
像纸片这样的材料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加工串起来才好瞧?
小石子等较硬的、无法穿孔的材料可以用什么办法连起来?
各组可以试一试。
以“新专利发布会”的形式请各组派代表来说说自己组尝试的结果。
将已分好类的材料用不同的袋子装好,收拾起来,准备下节课用。
第八课瓢虫的花衣裳
教学目标:
1、观察瓢虫,能够说出它的外形特征。
2、能过用2-3种方法来制作瓢虫。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制作方法来做瓢虫。
2、引导学生表现出瓢虫的外形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范作及各种资料
学生:
收集瓢虫的资料,收集半球形的物体,各种透明的包装纸,准备透明胶带、彩色纸、剪刀、金属丝、笔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启发学生谈谈自己见过的瓢虫有什么颜色、花纹的,说说它的生活习性,知道那些瓢虫就是益虫。
观察瓢虫的图片,先说它的外形就是怎样的,并找一找它的特点。
(从光泽、斑点、对称方面说)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来画一画瓢虫,比比谁画得快、画的圆。
活动二:
瓢虫的花衣裳很美丽,请学生想一想准备如何用绘画与剪贴的方法表现它的花衣裳。
(主要从色彩搭配方面谈)
建议学生使用对比强烈的色彩,甚至可以改变瓢虫的固有色,或者一边用一种色彩。
学生试着用绘画、剪贴的方法表现瓢虫。
拓展:
学一下展翅欲飞的瓢虫的样子,并像“切蛋糕”一课学得那样用切开再组的圆来表现一下展翅欲飞的瓢虫。
布置学生下一课时带瓶子盖等半球形的东西与其她材料。
第九课生活中的趣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各种奇闻趣事,体验生活中点滴乐趣。
2、指导学生创作一幅表现生活中趣事的绘画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把生活中的趣事表现清楚。
2、就是否突出了主题、画面生动有趣。
3、能否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儿童画作品,各种颜色的制、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图画本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小组交流生活中的趣事,派代表把最有意思的事向大家讲一下。
教师出示一幅学生的绘画作品,启发学生瞧瞧、说说图上表现的故事。
活动二:
教师放课件,展示多幅儿童绘画作品,通过分析与对比了解创作的方法:
明确主题、确定人物,添画相应的背景。
教师为每一组发一幅儿童绘画作品,学生分析与讨论作品中的优点与不足。
教师归纳学生的评述,提出创作要求。
活动三:
学生进行创作,创作完后,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同学。
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运用其她的方法进行创作。
教学评价:
4、能否把生活中的趣事表现清楚。
5、就是否突出了主题、画面生动有趣。
6、能否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学。
第十课泡泡飞呀飞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戏,要求学生边吹泡泡边观察泡泡飞起来的情景。
2、引导学生想象泡泡飞起来的时候,透过泡泡会瞧到什么样的情景,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逐步形成有创造性的构思。
3、引导学生试着用各种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及泡泡与人、建筑、动物等各种物体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大胆的想象与表现自己的想法。
2、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在使用新材料中有创意。
3、引导学生在泡泡装饰上能采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新颖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大瓶洗洁净调成的肥皂水,彩色纸、图钉、气球等。
学生每人带一小瓶泡泡水、吸管、大小不同色彩各异的塑料袋。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组织学生到校园里,在愉快的游戏中观察泡泡飞动的情景,激发表现这一情景的兴趣。
要求学生边游戏边思考通过透明的泡泡可以反映那些景物,除绘画外,还可以运用哪些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
活动二:
回到教室,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作品就是怎样透过泡泡反映出各种自然美丽的景色与梦想的,使用了哪些新材料?
启发学生讨论:
如果让您表现“泡泡飞呀飞”,您会运用什么表现方法,表现什么情景?
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教师建议:
可以运用气球,塑料袋、图钉等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还可以在这些材料上装饰、美化,表现各种泡泡新颖有趣的特点。
第十一课太空里的植物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对太空里的植物进行想象、设计。
2、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太空里的植物。
3、引导学生体验想象与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大胆构思、创作。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材料。
教学准备:
教师:
关于太空的课件、彩纸、吸管、橡皮泥、kt板等各种材料。
学生:
彩纸、吸管等各种材料。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放音乐及课件创设情境,让每一位学生做一位太空人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在太空瞧到了哪些奇异的植物,互相交流想象中的太空植物。
要求学生想象出太空植物与常规植物的异同。
活动二:
每位学生在小纸上画出想象中太空植物的草图,并在小组内交流、修改。
老师与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共同制作一棵太空植物。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与创作方式,通过大胆的想象与构思,制作或画出一种太空植物。
在作业过程中肯定学生大胆构思、激励学生打破常规,自由的创造与表现。
活动三:
作业完成后,以“探空植物博览会”的形式展出学生作品,让学生欣赏、评价其她同学的作品,并评选出“最受欢迎的太空植物”。
收拾与整理。
第十二课妈妈的节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描绘、制作,在妈妈的节日中为妈妈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出自己的愿望,并敢于在一幅画中使用多种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
录音机、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同龄人的作品供学生欣赏。
学生:
在课前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有哪些日子就是妈妈的节日,并收集妈妈工作时的照片等。
水彩笔、蜡笔、彩色纸、图画本、及时贴、彩色塑料纸、手工纸、剪刀、胶水,橡皮泥。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听《天下的妈妈都就是一样的》歌曲进教室。
分小组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妈妈的辛苦与喜好、妈妈工作时的照片”的资料,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活动二:
集体交流:
“有哪些日子就是妈妈的节日?
”
分小组讨论:
在妈妈的节日里,自己可以为妈妈送上一份怎样的心意?
活动三: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鼓励学生用绘画方式把自己想为妈妈做的一件事表现出来。
引导学生注意构图、色彩搭配、材料与形式等。
活动四:
以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将自己组要表现的情景表演出来,同学们讨论这样构图就是否合适,再添加哪些道具会更好。
活动五:
小组为单位画一幅表现“妈妈的节日”的画,可以用拼贴加画的方法。
第十三课各式各样的水果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彩泥表现各种水果造型,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鼓励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发扬团结协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突破水果常规的造型与色彩,谈谈感受。
2、引导学生在制作方法上有所创新。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垫板、尺、铅笔、剪刀、牙签、彩泥等材料与一些新鲜水果。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最喜欢的水果的造型与色彩,谈谈自己的感受。
分组展示,观察课前准备的新鲜水果的造型与色彩,引导学生讨论制作方法,尝试用彩泥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造型。
活动二:
展示尝试制作的作品,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怎样利用彩泥制作出香甜的水果。
(提示:
可以从色彩的搭配、造型拟人化等方面引导学生的想象。
还可以介绍一些团、搓、压、接、印、刻等制作方法。
引导学生独立制作一两件有趣的水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用“水果店”、“水果吧”等形式展出作品,并可以通过“选购自己喜欢的水果”的方式对作品进行评价。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运用学过的制作方法制作不同的水果。
运用其她材料(陶土、纸张、布等)制作水果。
第十四课 可爱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认识捏塑就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表现形式。
了解各种动物的形象特征。
2、体验捏塑造型活动的乐趣,通过观赏动物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对捏、揉、搓、卷、压、拼、绕、刻、粘等捏塑造型方法的运用于掌握。
2、引导学生对动物的形体进行概括、夸张性的表现;有创意地表现捏塑动物的趣味性。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各种动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不同造型的动物彩泥作品、彩泥。
学生:
粘土或彩泥、牙签、塑料刀具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准备工具与材料。
二、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一些动物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说说您最喜欢什么动物?
它的外形与色彩有什么特点?
3、说说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累表现小动物?
(绘画、剪贴、拼摆、捏塑等)
课件出示相应作品。
4、揭示课题:
可爱的小动物
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捏塑的方法表现可爱的小动物。
三、欣赏探究
1、欣赏汉代《彩绘陶公鸡》与宋代《褐釉瓷鱼形哨》。
2、引导学生探究这两件作品在造型上的概括的特点。
3、想想您最喜爱的那个小动物的外形可以概括为什么形状?
四、学生制作
1、出示作业要求:
发挥的您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用您手中的彩泥大胆的概括,细心的表现您最喜欢的小动物。
2、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十五课乘上大船游世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撕、画、剪、拼贴纸工制作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引导学生认识轮船就是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通过想象大胆表现各种轮船的造型。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大胆想象,并画出、做出与别人不同的轮船造型或画面情景。
2、引导学生能够将绘画与其她造型方法结合运用于作业中。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展现各种轮船的课件,准备图片、录像资料及各种绘画制作工具。
2、布置学生回去搜集各种轮船的照片。
学生准备铅笔、蜡笔、彩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制作工具。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轮船的图片,说说自己从家长口中、电视、书本中得到的关于轮船的知识。
活动二:
教师通过课件、图片、录像资料向学生展示各种轮船的造型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表现欲望。
启发学生想象祖国现代化蒸蒸日上,同世界各国交往与日俱增,水上交通日益繁忙的情景,想象自己乘着大船游世界的美好情景。
活动三:
您想乘一艘什么样的船来游世界呢?
活动四:
将大家画的轮船贴到一起组成一支船队。
布置下节带多种材料、工具来运用多种手段表现轮船。
第十六课打开的柜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选用画、撕、剪、拼贴、纸工制作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引导学生认识冰箱的造型特征,通过想象大胆表现各种冰箱及其内部的结构。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与善于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做出与别人不同的冰箱造型或画面情景。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各种冰箱的图片及作业范作等资料以及各种绘画制作工具。
实物投影仪。
学生:
回去观察冰箱的内外结构,查资料或向家长了解有关冰箱的情况,准备盒子、包装纸、剪刀、水彩笔、胶水、广告宣传纸等。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通过交流课前查到的、了解到的关于冰箱的情况及展示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冰箱的知识及其发展历史、造型特征、内、外结构的共同特点。
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
启发学生讨论冰箱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便利,设想未来的冰箱就是什么样子。
活动二:
“变魔术”:
教师用清晰、简洁的手法在实物投影仪下将一个小盒子变成一个双开门的、能打开的、有隔板的冰箱。
学生通过观察,说说教师用了那些技法,怎样制作的。
并分小组讨论还可以怎样制作。
活动三: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工具材料,通过画、撕、剪、贴等造型手法表现出冰箱的造型与自己对冰箱的想象。
引导学生合理分工,高效合作。
各组展示自己组设计的各种形状、结构的冰箱。
表扬大胆创新、制作精美的作品。
第十七课会摇的玩具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大胆想象与积极思考。
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积极的思考,利用不同材料独立的完成与别人不同的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各种各样的玩具、工具与废旧材料,如弹簧、抽空的蛋壳、乒乓球、纸杯、图画纸、废旧报纸、纸筒、吸管、颜料、剪刀、胶水等
学生:
图画纸、废旧画报、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时曾作的滚动的玩具就是靠什么来滚动的?
展示学生熟悉的不倒翁玩具,请学生通过玩一玩、瞧一瞧、摸一摸等实践活动找出其摇动的原因。
从老师带来的玩具中找出那些就是会摇的,在找的过程中总结出会摇的玩具共同的规律。
活动二:
教师展示自己带来的各种工具与废旧材料,请学生从中找出可以改造成会摇的玩具的,师生共同思考、设计方案,由教师迅速的将其改造成会摇的玩具。
学生以一组为单位,将自己找来的材料集到一起,制作会摇的玩具。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积极大胆的创造,也可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
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帮助她们克服困难。
活动三:
把大家制作的会摇的玩具放到一起,摇一摇、玩一玩,瞧谁做的摇的好,做得最合理。
出示会转的玩具,布置学生回去找找家中会转的玩具,搜集做会转的玩具的材料。
第十八课电脑美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板程序的界面。
2、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简单的绘画游戏。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与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积极大胆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敢于上机操作,并能利用矩形、椭圆形等工具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准备:
准备电脑演示操作示范作品及电脑软、硬件设备。
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专用教室的教学设备。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做好学生进电脑教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
引导学生正确的开机,进入windows画图程序,复习上学期填色知识。
活动二:
通过大屏幕欣赏一些优秀的电脑美术作品,并当场演示一幅电脑绘画作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打消学生对用电脑作画的恐惧。
教师清晰的演示如何利用画图程序界面中的各种工具组合成有趣的画面。
请学生随意的使用一下各种工具,熟悉工具的使用。
教师演示并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些电脑绘画的操作。
活动三: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电子画笔与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矩形工具与椭圆形工具设计并画出一幅有趣的电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一年级 美术 下册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