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炬老英雄张富清纪事.docx
- 文档编号:7498443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8.74KB
初心如炬老英雄张富清纪事.docx
《初心如炬老英雄张富清纪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心如炬老英雄张富清纪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心如炬老英雄张富清纪事
公文指南:
写公文的几点技巧和感受
一、要有真感情。
这种感情就是对工作的热爱,对工作的追求。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生前曾说过,“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靠用作品来表达我无穷无尽的感情。
如果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温暖,我就十分满意了。
”可见从事文字工作心底若没有一种爱,恐怕很难做好的。
文字的外形是枯燥的、无情的,但它的内涵却是丰富的、多情的。
一篇成功的文字作品就是一曲优美的音乐,就是一幅清新的图画,就是一种心灵的回应。
我们要把文字作为一种文明去崇尚,作为一种精神去敬仰,作为一项事业去追求,作为一种境界去体验,作为一种过程去回味......我热爱滨州,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当自己坐在电脑前,让思想变成文字的时候,我觉得那就是我灵魂的火焰在燃烧,就是我青春的旋律在奏响,就是我生命的河水在流淌。
市国税局办公室从事文字工作的只有三个人,担负着领导和科室的文字工作,绝大部分材料都是加班加点搞的。
有时候已熄了灯、做好了休息的准备,灵感的火花豁然燃起的时候,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再次挑灯夜战、奋笔疾书。
2002年来,我在较好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之外,还完成了近740余篇信息的编发和30多篇调研文章,部分作品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发表,靠的就是一种激情、一种执着!
!
二、要善于积累。
陆游曾经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再清楚不过,要想写得好诗,不单单是在诗词本身下功夫,还得要练好“诗外功”。
我想,文字工作的“诗外功”主要就是一个积累问题。
一是阅历的积累。
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曾写过诗歌、散文,写过一些风花雪月的故事,是小有名气的“校园才子”。
但是,参加工作后,有的“校园才子”在较长的时间内却找不到感觉。
为什么?
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缺乏时间和实践的磨练,缺乏阅历的积累。
“三十以后才明白”。
的确,只有读过该读的书,走过该走的路,经过风雨霜雪,尝过酸甜苦辣,才会有提高,才会有升华。
当然,讲阅历重要并不是否认悟性,也就是一个看门道和看热闹的关系问题。
只要肯动脑筋,善动脑筋,注重积累,对文字的把握就会越来越娴熟,越来越深刻。
二是思想的积累。
这里,既有一个学习政治理论、经济理论的过程,也有一个深入思考、收集思想火花的过程。
一篇文字材料词躁再华丽,结构再合理,如果没有思想、没有观点的话,就是一杯白开水,没滋没味,调动不起人们的积极性。
相反,如果一篇文字材料有思想、有观点,有振奋人心的口号,有发人深省的道理,有清晰明了的思路,就会给人们留下强烈的振憾。
近几年来,韩智勇局长在多个会议上的讲话之所以引起人们强烈的思想共鸣,就是亮出了观点,指明了方向,闪耀着思想的火花、智慧的光芒。
三是素材的积累。
如果说思想和观点是文字材料的灵魂和骨架的话,那么,素材就是文字材料的血肉。
没有血肉的材料是不丰满的,而丰满不是靠一两口饭“吃”起来的,需要一口一口地吃,一点一点地积累。
只有素材多了,写起材料来才会底气足。
当然,还有一个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的积累问题,在炼好“诗外功”的同时,炼好“诗内功”。
三、要注重细节。
一幅美妙绝伦的图画可以被一个污点弄毁,一曲优美动听的乐曲可以被一个杂音破坏,一盘美味可口的菜肴可以被一只苍蝇玷污。
一篇文章不论观点多么新颖,语言多么流畅,结构多么合理,也经受不了一个错词一个错字的伤害,经受不了一个数字一个标点的失误,经受不了一个字体一个病句的侵蚀。
比如:
有的混用了文体;有的乱了结构:
有“一、三四”,却没了“二”;有的在内容上多次重复;有的引用了陈旧的数字和材料;有的在政策的把握上出现了偏差;有的则出现了许多不应该出现的错别字、错误的标点符号和病句,等等。
这样的反面教材不胜枚举,这样的失误完全可以避免。
正面的例子也很多:
李瑞环是伟大的政治家,更是一位语言大师。
他的讲话多数都是自己写的,即便是工作人员写了,他也要自己改几遍,用他的话来说,“语不惊人改不休”。
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细节,从大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努力树立强烈的“精品意识”。
对文字材料,特别是需大范围印发的材料,要经得起人们的推敲,经得起工作的检验,坚决克服“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思想。
工作中,提倡“多看一遍”、“多改一遍”的精神,千万不能让细节的“蚂蚁”毁了我们文章的“大堤”。
四、要时刻学习。
一是向领导学。
很多高水平领导的即席讲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其实,我们整理领导讲话的过程,就是学习领导思路和领导文风的过程,需要用心去体会。
我们写的稿子、特别是领导讲话之类的稿子,都会呈报给领导批改。
领导为什么这样改而不是那样改?
认真对比领导修改前后的效果,时间长了,就会有所提高。
二是向同事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同样是对一项工作的总结,不同的人写了,文稿则肯定不同。
认真做一下比较,而且经常做这种比较,时间长了,你就会看清“庐山真面目”,你就会得到一个立体的认识,动起笔来也会游刃有余。
三是向群众学。
毛泽东说过:
“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
人民的语言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
”群众在不经意间会迸射出语言的珍珠,学好它、用好它,会让我们的文字材料活起来、丰满起来,这是我们文字工作的宝贵财富。
四是向材料学。
事实上,我们可能阅读过许多很经典、很精彩的文章,只是没有深入研究,没有提炼出其中精华的东西。
在古代,在很多领域,如祖传秘方、传世绝技等是不向外传的,但是写文章不同,越是优秀的文章越是在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范围里与读者见面,没有什么“秘方”和“绝技”可言。
文章就摆在你的面前,需要你去推敲、去领会、去领悟!
初心如炬——老英雄张富清纪事
一、
突击!
突击!
突击!
1948年,淮海激战!
西北激战!
为阻敌军支援淮海,我西北野战军布局渭北。
359旅困敌于蒲城永丰,高墙工事在前,三名解放军战士毅然决然:
加入突击队!
“突击队”的名头,“敢死队”的觉悟。
以身探敌阵,一去难复返。
但没有前仆,何来后继?
名列三名战士之一,二十四岁的张富清内心笃定:
我是共产党员,我不上,谁上?
战友们知道,这个陕西汉中的小伙子,不一般。
父亲长兄早亡,母亲体弱多病,张富清年纪轻轻,就不得不去做长工。
屋漏偏逢雨,家里唯一的壮劳力二哥,又被国民党抓了壮丁。
为了家里不失顶梁柱,张富清毅然用自己换回哥哥。
在国民党部队里,张富清做后勤,干不完的杂务,挨不完的毒打。
世道不公之痛,张富清所感岂止切肤?
堪称刻骨。
1948年,西北野战军打来,带给张富清自由,也带给他“共产主义救中国”的信念。
握着解放军给他的回家路费,张富清决定:
不回去了,加入解放军!
359旅,名号唱响南泥湾,敢打敢拼无孬种。
张富清加入718团2营6连,身在其中,毫不逊色。
心中有信念,战斗不怕死,逢难必上,逢险必上。
打壶梯山,突击队有他,炸碉堡,抢机枪,被燃烧弹烧伤,浑然不顾;战东马村,突击队又有他,占了碉堡跟敌人拼,打起来不要命;在临皋,还是他,搜索时发现敌人,抢了制高点,把敌人截住压着打。
入伍日子不长,战功立了不少。
这次突击队还有他,实属必然。
11月27日,夜色浓重。
张富清和两名战友,三人一组,夜袭永丰!
突击队员,一人身上手榴弹二十多颗,炸药包两个,冲锋枪一挺,全套三四十斤的装备在身,沿城墙砖缝攀登而上。
四米多高的城墙,张富清心一横:
不成功就牺牲,牺牲也光荣!
第一个翻越城墙。
敌人惊觉,潮涌而至,八方四围,战成一团。
好个张富清,狭路相逢,勇者无敌,手端冲锋枪,火舌所向,无不披靡,七八个敌人应声倒地。
才想起,刚才头顶一沉?
一摸,一手血:
子弹擦过头顶,头皮卷起半边。
顾不得,眼前敌人又至。
放倒敌人,又见碉堡。
弹雨如泻,眼疾腿快;勇猛灵巧,逼到近前。
论炸碉堡,张富清不是新手:
手榴弹、炸药包,挖个土坑放置好;衣服撕成布条,系在手榴弹拉环上,另一头手里攥紧,撤到爆炸死角。
“轰隆隆”,一个碉堡掀了盖;“轰隆隆”,又一个碉堡报了销。
数不过来的子弹挟着数不过来的枪响,火光映出数不过来的敌人。
不知是过了一整夜,还是只过一刻钟,城墙告破,大军进城。
胜利的曙光,照亮11月28日的清晨。
突击队员张富清,杀敌无数,死里“夺”生。
是役,他以一己之身,炸毁碉堡两座,缴获机枪两挺。
他四下顾盼,却再没见一起突击的两位战友。
永丰一胜,牺牲惨烈,部队一夜之间换了三个营长、八个连长。
但战果重大,影响深远。
为表彰战功,纵队司令员王震亲自为张富清戴上军功章,西北野战军司令彭德怀,握着张富清的手说:
你在永丰战役表现突出,立了一大功哇!
红彤彤的报功书,彭德怀签署,直发汉中老家。
然而,战场上没有功成身退,只有突击、突击、再突击!
身负功勋的张富清,仍随部队一路进军。
战陕中,战陇东,战天水,战西宁……千里奔驰,攻坚克难。
战火连天,物资短缺,连鞋子都要靠编草鞋自给自足;祁连山中,九月飞雪,百余名战友长眠风雪之中。
此时,新生共和国的筹备热火朝天,张富清和战友们却依旧在战火中前进、前进、前进。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新中国成立,西北战火未熄,张富清随部队挺进神秘苍凉的新疆大地。
出哈密,过阿拉尔,入喀什,冒夏暑冬寒,斗特务土匪,修部队营房,且战且垦荒。
孰料,“三八线”烽烟骤起,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奋力冲杀。
远在新疆,还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的张富清,又坐不住了。
朝鲜前线急需补充有经验的指战员,组织上问到张富清,回答毫无悬念。
从喀什出发,到北京集结,“八千里路云和月”。
风沙遮眼,昼曝夜寒。
路况差,大多靠徒步;没水喝,口鼻燥出血。
尽管这次不用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但朝鲜半岛的炮火仍砸在张富清和战友们心上。
他们无心休整,星夜兼程,奔赴战场……
时光流转,世事沧桑。
张富清和他的战友们,千千万万的英雄们,如一场壮阔的流星雨,突入历史的夜空……
二
弹指一挥间。
2018年12月3日。
立冬已过,冬至未至,平静的一天。
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正在湖北恩施的来凤县展开。
在县人社局当班的信息采集员聂海波,接待了一位五十多岁的本地汉子。
本地汉子名叫张健全。
他这次来,是替他老父亲提交材料。
老爷子九十多岁,身体还算硬朗。
张健全知道父亲是个转业军人,但打他出生起,父亲就已经在地方工作。
父亲的行伍生涯,张健全未曾亲见,也很少听说。
这次带来的,也只是些最基本的证明。
聂海波告诉张健全:
这次信息采集要详尽登录老兵们的功勋战绩,凡有相关证明,需一齐带来。
兹事体大,张健全表示要回去跟父亲“汇报”一下。
张健全回来时,手里多了一个红布包。
这个红布包里的东西,远远超出聂海波的预料:
一枚奖章——1950年,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人民功臣”奖章;
一封报功书——通告“在陕西永丰城战斗中勇敢杀敌”荣获特等功,“实为贵府之光,我军之荣,特此驰报鸿禧并致贺礼”,落款是“西北野战军兼政委彭德怀,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副主任张德生”;
一份立功登记表——“48.6,壶梯山,五师,师一等功,师的战(斗)英(雄)”“48.7,东马村,十四团,团一等功”“48.9,临皋,五师,师二等功”“48.10,永丰,二军,军一等功,战斗英雄”。
“……任突击组长,攻下敌人碉堡一个……”
“……带突击组六人,扫清敌人外围……”
“……压制了敌人封锁火力,完成了截击敌人任务……”
“……缴机枪两挺,打退敌人数次反扑……”
聂海波震惊了。
一个仿佛从革命故事里跳出来的战斗英雄,一个满载功勋百战而归的战场传奇,此刻就在来凤,鲜活而平静,几十年无人知晓。
张健全更没想到,这些硝烟中得来的非凡功勋,其主人就是他最熟悉的亲人——父亲张富清。
之后很长时间,张健全都会在默默注视父亲时,回味当时的心情。
是震惊吗?
对生于和平年代的张健全来说,“战斗英雄”四个字,像是历史教材上的措辞,和眼前熟悉而慈祥的父亲,难以联系到一起。
他只能在后来一次又一次的讲述与聆听中,像涂油画一样,一笔一笔、一层一层地为这画卷补回壮烈的色彩,品咂“九死一生”四个字的本味。
不止张健全。
张富清两儿两女,身边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不知道这段被张富清刻意尘封的往事。
或许只有他的妻子孙玉兰是个例外:
因为丈夫头顶的疤,因为他腋下燃烧弹的灼痕,因为他那一口被炮火震得早早脱落的牙齿……这些外人不得而知的伤痕,是张富清隐秘无声的另一份报功书。
一个疑问,在所有人心中盘旋:
张富清,为什么将战功“隐瞒”这么久?
湖北当地媒体闻讯而至。
记者到了来凤,提出采访要求,张富清却一口回绝。
无奈之下,只得出“下策”:
让张健全“哄”老爷子,说是省里来人了解情况。
张富清听说“组织来人”了,同意“公事公办”,几位记者终于得见老英雄。
报道刊出,张富清看到自己“见报”,怒问张健全:
不说是省里来人吗?
咋还见报了?
张健全只得装傻:
可能是他们回去讲给媒体的。
张富清哼笑几声,也不多说。
又过几天,媒体又来约做深度报道,张健全刚一张口,张富清早心里有数:
“组织上”又来人?
不见!
一筹莫展时,一位媒体人给张健全支了“高招”:
告诉老爷子,你今天把自己的事迹讲出来,让媒体宣传出去,就是和平年代给党和人民做新的贡献。
有时候,大实话就是最高的招。
老兵严守的“城门”,逐渐向媒体敞开。
要采访,要拍摄,只要记者们站到他面前,各种要求没有半个不字——为党和人民完成任务,张富清从不含糊。
到了这时,更多的人才得见老英雄的真容:
面色白净红润,轮廓柔和安详,是位和蔼的老爷爷;整洁的藏蓝色夹克,端正的深色鸭舌帽,依然透出军人的一丝不苟。
他说话语速缓慢却坚定,词句如钢钉颗颗敲在地上。
也是到了这时,人们才终于了解张富清隐瞒战功的理由:
“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有多少都牺牲了。
他们的功劳,比我要大得多。
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摆’自己啊!
”
张富清哽咽地说出这段话时,在场的人震撼了。
远在天涯,无数的观众和网友震撼了。
这不同于“惊现报功书”时人们的讶异,而是如此纯粹、朴素的心灵,对人心深处的撞击。
永丰城头,无法再次得见的突击队战友,是张富清心里的痛。
每一场战役中倒下的战友,都是他心里的痛。
每每忆起,泪洒两行。
但战友们更是他心中的榜样——为党、为人民、为国家牺牲一切,死而后已。
这份功劳,在张富清心中,远非一等、特等可以衡量。
在这样的战友面前,张富清永远把自己看作一个无足称颂的“后进生”:
唯有勉力,唯有奉献,唯有继续向前,此生不渝。
从永丰,到来凤,近千公里的距离,跨越数十年光阴,被张富清的传奇人生连接起来。
战场上的星,在来凤依旧默默照耀一方。
三
从恩施机场下飞机,驱车一百多公里,辗转进入鄂西南的最远端。
湘鄂渝三省份交界处,便是“一脚踏三省”的来凤县。
翻武陵山而去,便是张家界风景区,大名鼎鼎;沿酉水而下,便是旅游胜地湘西,鼎鼎大名。
来凤在名胜双峰间的谷地,少为人知。
2019年4月,才刚刚摘去贫困帽子。
张富清到来凤,却与这份“少为人知”大有关联。
历史翻回1953年。
驰援朝鲜战场的张富清历经月余,终于抵达集结地北京,前线却传来战事缓和的消息。
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签订。
张富清被派往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在天津、南昌、武汉学习文化课。
两年过去,张富清在1955年光荣毕业——抉择的时候到了。
转业。
国家百业待兴,需要有文化的军转干部支援地方、发展生产。
在战场上破敌无数的张富清,这次,祖国需要他去做一个建设者。
虽有留恋,欣然领命。
回老家陕西汉中?
挂甲归田,衣锦还乡,似乎是人之常情。
然而,共产党人张富清,突击队员张富清,有别的选择。
“湖北恩施偏远艰苦,情况复杂,很需要干部。
”
服从组织安排!
突击队员再次收拾行囊,向偏远与艰苦发起冲锋。
但这一次,张富清不是孤身一人上路——他没有选择回到家乡,却从家乡带走了一个人:
妻子孙玉兰。
孙玉兰,和张富清同村,比张富清小十一岁。
张富清在外征战,孙玉兰在村里做妇女干部,去张富清家慰问过军属、挂过“光荣牌”,却未曾谋面。
新中国成立后,张富清回家探亲,这才让孙玉兰见了真人。
一个是青春正好,一个是英姿飒爽。
“美人爱英雄”,红线就这样牵起来。
孙玉兰被张富清邀去武汉,她没多想,只当去玩。
到了武汉,却被张富清“正面进攻”:
我要去湖北恩施工作,很远,很艰苦,你愿意跟我一起去吗?
是浪漫?
是情怀?
是责任?
在那个年代,细论这些似乎都有些“不解风情”。
婚事就这样成了,二人在武汉领了结婚证,一路奔恩施而去。
1955年,刚刚起步的新中国,一趟省内旅程,却是那般“山高水长”。
水路的船儿摇啊摇,转到陆路的车儿晃啊晃,下车又是两只脚底板走啊走,朝也赶路,暮也赶路。
终于到了恩施,胜利抵达?
还早呢。
张富清选定的目的地,是偏远困难的恩施下面,最偏远困难的县——来凤。
从汉口到来凤,张富清走了整整七天。
三省交界,山荒路远,县城不过三街九巷、五千多人,生产长期凋敝。
初到来凤,张富清所见并不如“有凤来仪”的名字那般美好。
第一份工作,张富清就摊上“天大的事”——“民以食为天”,出任城关粮油所主任。
当其时,“一五”计划刚上马,搞工业,求发展,粮食供应是大事。
“统购统销”政策下,一边是来凤农业不发达、粮食不好收,一边是粮食需求大、口粮不够分。
一斤粮票,老百姓拿去换五斤红薯,吃得糙总比饿着强。
难!
可突击队员,就是来攻坚克难的。
张富清“生产”“分配”两头抓:
这一头,想方设法搞起大米加工厂,提高精米供应;那一头,严把分配关,人人都平等。
某机关派人来买米,张口就要多分细米,张富清一句话呛回去:
群众都不够吃!
按规矩办。
县里一位领导听闻“提醒”张富清,不要太固执。
张富清一番话掷地有声:
谁也不能搞特殊,不然就是违反了党的政策!
战士对纪律的遵从,党员对人民的忠诚,这两种品质,日渐熔铸成他公仆生涯的底色。
1959年,把粮食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的张富清,接到另一个攻坚任务:
到三胡区担任副区长。
这个三胡区,有点来头。
来凤民谚里,人称“穷三胡”:
土地贫瘠,灌木丛生,农业基础差,许多群众穷得缺衣少食。
又赶上连年大旱,粮食歉收,不少人饿得身上浮肿。
难!
又是困难!
张富清决心上山驻村,亲手抓生产。
告别妻子孩子,住进最困难的农户家,同吃同住同劳动,一扎就是几个月。
三胡的群众不以为意:
你一个区里的干部,走走过场,还真能帮上忙?
再加上张富清一口陕西话,老百姓听不太懂,一句只当半句听。
张富清不着急也不辩解:
口音听不懂,他就慢点说;干活信不过,他就多干点。
挖渠松土,挑粪背种,比干自家活还卖力。
吃,群众吃啥他吃啥,粮票给的比吃的多;住,群众住哪他住哪,吊脚楼里,下面家畜跑,上面人睡觉,人身上还蹦跳蚤。
“张副区长”睡得没二话,天亮起床接着干。
人心都是肉长的。
三胡的群众看在眼里,啥样的心门也敞开了,跟着张富清一起抓农业、促生产,共渡难关。
最困难的时期,县里为减轻负担,精减机构人员。
妻子孙玉兰在三胡供销社工作,张富清动员她“下岗”。
孙玉兰气不过:
我又没犯啥错误,凭啥?
张富清耐心劝解:
你不下岗,我怎么做别人工作?
也罢!
孙玉兰又不是不熟悉丈夫的脾性,只能依了他。
孙玉兰只能捡柴、喂猪、做保姆、干缝纫工,贴补家用。
如果说“张富清在三胡”是一场战役,这枚军功章,必有孙玉兰的一半。
四
突击队员的突击还在继续。
1975年,张富清出任卯洞公社(现百福司镇和漫水乡)副主任。
除了“穷三胡”,民谚还有一句“富卯洞”:
山中有茶树,林中产桐油,河边有船厂,堪称来凤金库。
可这次张富清抱着“肥差”,却挑了最没油水的干法:
选了海拔最高、位置最偏、最穷最艰苦的高洞管理区(现高洞村)驻片,一头扎进大山中。
“我们光当指挥官不行,还要当战斗员。
”和什么战斗?
和贫困斗,和群众面对的困难斗!
突击队员再突击。
这一年,“战斗员”张富清已经五十一岁。
高洞,顾名思义,高。
来凤县城海拔四百多米,高洞海拔一千二百多米,深居悬崖之上、峰岭之间。
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
进进出出,只靠两只脚板;物资流通,只靠肩挑背扛。
每年上缴供应粮,全生产队劳力齐动员,大干一周才算完。
稍大点的物件,肩背无法承担,只能望山兴叹。
困难,再次横亘于前。
进不去出不来的高洞,就像当年碉堡封锁的永丰城。
必须得炸出一条通路来——那就炸!
张富清亲自披挂,领着村民,炸山修路。
跑立项,筹资金,买物资,搞勘探……战场上走不烂的铁脚板,上山下山,辗转奔波。
每天早上,高洞的大喇叭准时催促村民出工,工地上准时出现张富清的身影。
条件简陋,物资短缺,炸山用的雷管炸药都紧张。
搬碎石,平路面,全靠人力。
张富清满面灰土,和村民汗洒一处。
寒来暑往,农忙农闲,一条挂在崖壁上的路,终于慢慢延伸到高洞。
泥土沙石路,虽显简陋,也够让高洞村民出行告别脚板,用上轮子。
孩子们睁大眼睛,第一次见证拖拉机开进高洞,第一次“享受”坐着马车去镇里上学。
正是春潮将起时,小孩子走出去,新希望迎进来。
斗转星移。
张富清开出的这条路,如今已修成盘山的硬化路。
高洞村里,当年参加修路的村民,已经很难追忆起张富清在高洞的只言片语。
但村委会外,白绿涂装的“村村通客车”正在太阳下亮得发光。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之风吹遍。
每每突击在时代前线的张富清,这次也不例外:
调任县建行副行长。
这一边,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处处用钱。
那一边,县建行初创,手指掰开数,上上下下五个人,办公室要靠“借住”,猛一看就是个草台班子。
条件困难,任务艰巨,又是熟悉的剧情。
这,大概就是突击队员的宿命。
当时,正值建行“拨改贷”改革。
贷出去能不能收回来,大家心里没底。
张富清瞅准贷款大户——国有小型煤矿田坝煤矿,隔三差五去矿上,关注生产运营;到年底,索性拿出自己当年农村工作的法宝:
同吃同住。
打背包,下厂房,和工人吃住在一起。
一线的情况,心里有数,账面有谱。
贷款顺利收回。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贷款业务就这样一点点被盘活了。
其中,张富清经手的业务,从没出过问题。
1985年,张富清从县建行退休。
三十载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生涯,宣告结束。
从“一五”计划到困难时期,从改革潮起到开放搞活,新中国前行的每一步,张富清都突击在前。
在他身后,是生产发展的三胡,是终于通路的高洞,是稳健起步的县建行。
留下的,是汗水,是心血,是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日日夜夜,以及,两袖清风。
没留下的,只有他战斗英雄的名号。
从粮油所到三胡区,从高洞村到县建行,说起好干部张富清,太多人能讲上几句,却没人知道,他曾经历过怎样的硝烟战火,于生死一线间斩将夺旗……
十年。
二十年。
三十年。
英雄默默行走在人民中间,如同一颗火红的心融入无边的霞光。
五
家,温暖的家。
来凤县城,一处不起眼的巷口,五层高的老式职工宿舍。
悬挂着“光荣之家”的一扇木门后,是退休后的张富清终于回到的——家。
旧式的格局,泛黄的墙壁,褪色的墙围,漆面斑驳的木家具,无不诉说着岁月;但那一尘不染的清洁、各得其所的规整,又饱蘸生活的热情。
最“现代”的,是客厅一台柜式空调,子女送的,舍不得用,拿干净花布盖得妥帖,再摆上花篮。
张富清的家庭,为他付出很多:
老伴孙玉兰,离开供销社,一边干农活打杂工,一边将两儿两女拉扯成人,个中辛苦,难向外人道;大女儿早年患病,基层诊治条件有限,留下后遗症,至今只能和老两口共同生活;上世纪六十年代,陕西老家,张富清的老母亲弥留之际,两封电报没唤回儿子见最后一面——故乡山高路远,往返动辄十数天,又值困难时期,工作无法脱身。
张富清在日记里痛心写下:
忠孝不能两全。
张富清对家庭给予的“回馈”很少:
做了半辈子干部,家里人没“沾过光”。
对家人,张富清心里有一笔账:
“干好工作,就是对亲人们的最好报答。
”“在党的事业上,我们把大家的事办好,我们的小家才会过得舒服。
”——谁又能否认呢?
今天这个“小家”安居来凤,正是无数个张富清为“大家”奋斗而得。
这其中,自然也有张富清本人的一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心 如炬老 英雄 张富清 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