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实务.docx
- 文档编号:7488328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71
- 大小:557.57KB
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实务.docx
《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实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实务.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实务
第一讲零事故安全生产管理的价值(上)
关于安全生产,从图1-1这幅画会联想到什么?
图1-1从一幅画想到的……
→危险无处不在,头上的苹果掉下来也会把人砸伤;
→要勤于思考,随时发现较有价值的东西;
→安全管理就是让所见所想在自己的企业里有效落实。
触目惊心的数字
安全是相对的,在任何一个场所都可能会存在一些风险。
→“9·11”事件中死去的那些高级白领可能年薪不止百万,曾被认为是最安全的一批人,但是一下子死了3000多;
→全世界每年发生各类伤亡事故约2.5亿起,每天发生的交通事故有2.5亿起,平均每分钟475起;
→由于工作场所的问题、工作环境的问题、工作方法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年死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人数大概在110万左右,每天有3000人死于工作中;
→在我国,2003年各类交通、工业生产各种场所的死亡事故大概有人,2004年死亡人,2005年发生起事故,死亡人数人,2006年发生六十几万起事故……
重视才会有行动,才会有一个好的改变结果,图1-2是新浪网首页的新闻标题。
图1-2新浪网首页的新闻标题
【图解】
第一个内容是和安全有关的《建设部紧急通知加强地铁建设安全管理》。
还有一条是关于山西左云矿难的。
矿难的新闻经常在电视上、报刊上、网络上出现,包括北方、南方都会有这种事情发生,说明安全管理的现状还是很有问题的。
虽然情况有所好转,但是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安全事故所产生的损失:
直接与间接
由于安全事故危及人的生命并要浪费大量金钱,所以需要管理,管理的时候也是要花费成本的。
安全事故会造成成本的浪费,是成本的损失。
(一)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通常指看到的成本,是由于发生了事故进行的一些人员的抢救、补偿、工资或者医疗等费用,这些是要直接掏钱出去的。
这个数字可能并不是非常多,赔偿的费用实际上只占了很小的部分。
(二)间接成本
间接成本通常指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得到的,需要分析整理才得出来的成本。
前几年松花江污染,不只企业要受罚,同时政府治理污染的时候还要投入,俄罗斯方面还要索赔等,而这些后面的成本非常高。
这些间接的成本会包括什么呢?
包括以下几种:
→对人员的培训的费用;
→财物的损失;
→事故调查牵扯的精力;
→为了能够有保障做保险的费用;
→管理费用;
→员工士气受挫而产生的损失等。
(三)安全事故冰山理论
图1-3安全事故的冰山理论
【图解】
图1-3中,冰山露出来的这一部分,浮在海面上,能被人们看到,如同那些直接费用,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冰山下面会隐藏着几倍、几十倍的损失,例如,设备维护、安全事故出现造成设备的损坏维修、负面的社会影响,特别是被国家定义为重大性质的安全事故,会使企业形象变得非常糟糕,还会有一些法律纠纷的费用等。
做安全管理的成本也是非常多的,不只是所看到的,涉及的面很广。
根据美国的一项统计,实施安全健康的管理,投入1美元就会节约4~6美元,意味着当我们愿意花1美元投入到安全改进或事故预防中的时候,将来会节约4~6美元。
所以,应该去花钱预防,而不是花钱买药或送给医院。
有效安全生产管理的好处
图1-4漫画:
有效安全管理的好处
【图解】
图1-4中的漫画是要提醒人们,如果能投资建一个小型的安全培训中心,通过培训,让人员知道如何去安全生产、如何去保证自己在安全的环境中,从而有安全生产的意识和能力。
否则就需要建设一个大型的事故救护站,出了问题再去救。
有效安全管理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减少相关的伤害和疾病,让员工、同事全都健康安全;
→另外一种情况是没有事故发生,士气高昂,生产力也高,还能降低一点工资成本。
员工是宁可拿少一点的工资,也要去一个安全的地方工作的。
如果有潜在风险,对员工工资的投资就要多一些,要付高额的成本;反之,在安全的地方,人员工资可以适当降低。
谁从安全中获益
(一)
谁将从安全生产这个过程中获得效益呢?
(一)员工个人
→明确并消除工作场所的危险;
→保护员工免受伤害和职业病;
→避免工厂的生命损失;
→培养员工的警觉性并能为其自身安全及同事的安全承担责任;
→提升员工士气。
员工可以明确并消除工作场所的危险,把自己的工作场所打造得非常安全,努力做事情,只有员工自动自发工作的时候,管理人员才会省事省力。
此外,可以保护他们免受伤害和职业病困扰,避免工厂的生命损失和死亡事故发生。
同时,也让员工能够共同承担这个责任,安全的工作场所会使员工的士气高昂。
(二)管理人员
作为管理人员,最怕听到的两个坏消息是什么?
一个是出了安全事故,二是质量事故。
出了这两种事情,整个人就得完全投入到解决事情中,这样的事情只是在救火,是没有产出的。
所以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所有的管理人员都会受益,工作会更轻松。
1.管理人员会按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去操作
之前的矿难或者重大事故,经常听到一些附带的消息,说哪个老板逃掉了。
一发生这种重大事情,老板先跑了,因为他怕承担责任。
所以,只有做好安全管理系统,才会有很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的环境。
2.提升工作效率
做老板的、做管理的,都希望下面人干活的效率越高越好,而只有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起来了,效率才会提升。
3.提升劳动生产率和质量保证
安全的环境对质量也起到促进的作用,是互相提升的。
第二讲零事故安全生产管理的价值(下)
谁从安全中获益
(二)
(三)企业
实现安全生产,除了员工、管理人员会受益,企业是更直接的一个受益者,企业的受益是从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体现出来的。
安全成本有直接成本,也有间接成本,安全生产做到了,这两个成本就会节约下来,整体业务就会有提升。
安全生产同样预示着整体业绩的提升。
因为:
→预防事故的成本远远低于处理事故的成本;
→降低事故伤害与职业病发生;
→降低员工的工资成本;
→降低工作时间损失;
→控制设备破坏和产品损失。
什么是安全生产
(一)安全的概念
关于“安全”的概念有很多,例如:
→安全火柴,不会随意点燃,安全在这里是为了消除这些危险;
→安全灯罩,强调一个个体的保护,安全在这里是从保护的角度去做到安全;
→安全的护栏、安全罩,安全在这里强调的是通过隔离的手段,达到安全的目的;
→安全系数、安全度、安全率等。
所谓的安全生产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就是能消除的消除,消除不了就降低,降低不了就想办法保护人,人保护不好就把危险隔离开,通过这些手段达到消除危害、控制危险的作用,这就是安全。
所以说安全的本质是在生产或者经营的过程中,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确保人和财产的安全。
(二)安全生产的挑战
→安全第一;
→领导重视;
→员工的参与。
【案例】
安全生产管理的口号,反映了安全管理观念的不断发展:
→建国初期,是“安全是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生产是根本,安全是一个手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再次强调了安全生产的必要性;
→1985年,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有了关于如何实现安全生产的手段。
点评:
从口号的变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安全管理的方法和理念在不断地提升和改变。
(三)安全认识观的发展与进步
1.从“宿命论”到“本质论”(事故)
对安全的认识观念是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
早时,关于安全事故的认识,是“宿命论”,认为发生安全事故是一定的,能做的是事后的处理。
后来慢慢发展到“本质论”,认为发生事故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并不是老天安排好的,人可以进行相关的管理。
2.从“就事论事”到“系统防范”(事因)
之前对于安全事故强调的是就事论事,发生一起处理一起。
处理火灾就把火灾调查好,泄漏事故就把泄漏事故处理好,只针对单一的事故进行处理,结果不会影响到其他的方面。
系统防范强调事情的发生是有因果关系的,要去查事故发生的原因,然后进行防范,从管理体系等各个方面进行调整。
3.从“安全常识”到“安全科学”(学术)
虽然人们都会有一些安全常识,但是都只是停留在个人层面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安全科学是使之成为一个有着共同认识的科学学科。
4.从“劳动保护”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范围)
以前是针对个人的简单的劳动保护,现在发展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例如,ISO14000、ISO18000、OHS、MS等管理体系,已经从个人简单的劳动保护发展到一个管理体系而存在。
5.从“事后处理”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方法)
从事后处理到考虑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都体现了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同时,企业的管理理念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以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宣传,现在越来越落实。
安全生产原理
安全生产也是有原理的,基于这个原理可以进行有效管理。
(一)系统原理
这意味着人们生活在一个系统中,工作也是在一个系统中。
系统包括输入和输出,输入就是人、财、物、法、环等工厂里面经常提到的五大要素,这些输入经过处理加工,过程中有一些管理行为,最终产生出一个结果,安全或者是不安全,这个结果还会反馈给输入端再进行调整。
这个系统其实就是最常见的PDCA的理论,计划、实施、检查、行动,通过这个理论循环,达到一个有效的管理。
而这个系统原理有以下几个原则:
→整分合原则
系统是一个整体,其中每一个工作环节,例如某一个车间、某一个岗位,各自都是单独的,只有所有的环节都做到位了,才会有好的产出,从而达到目标。
→反馈原则
安全事故发生了,必须从事故的源头来追究为什么会发生事故,应该进行什么样的调整。
→封闭原则
系统相对来说是独立的,是完整的一体。
→动态相关原则
在一个工作系统里,各个环节都是相关的,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一个个体。
(二)人本原理
安全管理更强调人本原理,也有以下几条原则:
→层级原则
企业里面有高层、中层、基层,人本原理指在每个层面,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有自己的职责。
→动力原则
人愿意或不愿意做事情,是有动力的。
也就是说人的工作是有动力的,有精神动力,还有经济动力,或者物质动力,员工有动力去做事情的时候,他才会真正参与进来。
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人最低的需求层次是生存,第二个层次是安全,第三个层次是社交,第四个层次是尊重,第五个层次是最高的层次,叫自我实现。
在安全管理的时候,要考虑员工的需求到底在哪个层次,想办法去满足相关的需求,或者是把哪个需求放在前面让员工往前去冲,用这个办法去激励员工。
→激励原则
人为什么会被激励呢?
其实人是有需求的,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动力,就会想办法去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需求会转化成行为,行为会转化成结果。
人本原理就是要知道怎么去激励人,要知道员工想要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予提供,让员工自动自发地做事情。
(三)预防原理
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一些偶然因素,但是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原因到底是什么?
先预测到,再进行预防,这是预防原理。
预防原理中有一个3E原理。
预防原理要做到本质安全,本质安全就是环境、设备、生产体系,这三者本身不会存在任何的缺陷,是安全的,这才不会产生问题。
(四)强制原理
必须通过一些监督的手段控制,有了事情之后,该奖的奖,该罚的罚,要有强制的措施。
例如,有些车间要求必须戴耳塞,不戴耳塞时,就可以进行处罚,用这种强制的手段来保证安全生产可以落实到位。
企业在投产一个项目、投产一个生产线的时候,所有和生产相关的设施都应该到位,安全设施也应该到位,再去生产。
只有做到这种强制的同步,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第一。
第三讲安全生产四要素
(一)
事故发生的基本特点
(一)事故发生的周期
从事故发生的过程来看,是有一个这样的周期:
孕育——发展——发生——伤害(损失)。
有一些因素存在才会孕育事故,例如现场的一些不稳定状态,人的一些不安全行为,这些会成为安全事故的诱因。
不稳定因素慢慢扩大发展,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到了一定的阶段,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事故发生是有一个周期的,可长可短。
【案例1】
当年齐桓公问扁鹊:
你们家三个兄弟,谁的医术最高?
扁鹊回答说:
大哥水平最高,二哥稍次,我是最差的。
齐桓公又问扁鹊:
那为什么你最有名呢?
扁鹊做了一个解释:
我大哥治病的时候,是在病人没有发生任何病症的时候,就已经采取了手段,把病治好了,给外人的感觉是他不会治病,所以不是名医。
二哥是当这个人稍微的有一点点病症的阶段,对症下药,给别人的印象是他只能治小病,当然也不是名医了。
我是当别人已经病入膏肓的阶段,再采取针灸放血以及各种高难的手段,把病人救活,人们就知道扁鹊是专门治疑难杂症的,于是我就出名了。
点评:
在事故孕育期就制止掉的话,好像显得没有功劳,但实际上这时做是最有效果的,而且成本都要低得多。
【案例2】
某个世界500强电子企业的负责人说,他们的一些员工养成了一种习惯:
明明知道有问题,看到苗头了,但就是不管,心想管了之后别人不知道我的成绩,就把这个毛病一点点的养大,养到最后一天,出了问题了。
这个员工就站出来说,他能处理。
这似乎就能显示出他的重要价值,就像扁鹊一样,要做名医,要治疑难杂症。
在工厂里,会救火的人才受老板重视,有成绩可以表彰,可以说他过去解决了什么样的重大问题。
点评:
很多企业都会有这种文化氛围,但一定要知道,在问题发生的早期进行介入,将更容易处理。
(二)事故发生的特点
1.因果性
事故的起因是在环境系统中,一些不安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到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突变,从一些简单的不安全行为酿成了一个安全事故。
2.偶然性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形式、规模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不确定的。
不确定性让人很难把握事故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3.必然性
危险客观存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事故,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只能延长发生事故的时间间隔、减小概率,而不能杜绝事故。
4.潜伏期
事故发生之前存在一个量变过程。
一个系统,如果很长时间没有发生事故,并不意味着系统是安全的。
当人麻痹的时候,事故就出来了,而且会造成事故扩大化。
5.突变性
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十分突然,令人措手不及。
安全管理一定要有预案,当有突发事件的时候知道如何去应对。
所以,安全管理首先要了解事故发生的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下药、解决。
(三)事故与风险
1.事故
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此外还包括一种事件,就是只是发生了一件事情,没有造成损失,但是,虽然没有损失,会带来一定的隐患。
2.风险
风险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管理上的缺陷。
如图2-1,风险和安全是相对的,整个大的环境中,产生的结果,如果是在绿色(深灰度)的范围之内,就认为它是安全的,超出安全领域,外面黄色区域就是危险的。
图2-1风险与安全的相对关系示意图
例如,走路走得快的话可能导致摔倒或者碰撞,但是步数在什么范围之内是允许的呢?
有的企业规定人员在车间里走路的:
步数是多少,上下楼梯要怎么走,一定要扶着扶手,还有叉车在工厂里面的时速是多少……在这个范围之内就是安全的,超出之后就会有风险,风险就是这两个圈外面的另一个圈,是红色的,就是事故。
引发事故的基本要素
(一)引发事故的四个因素
图2-2引发事故的基本因素
图2-2表明了引发事故的基本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
→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物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存在缺陷。
以上四个因素加在一起就必然会构成一个事故。
这其中由于人的原因造成事故的比例大概占40%左右,由于设备的原因造成的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而造成的事故大概占了40%左右,其他一些外界的因素占20%。
(二)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表现
→违反操作的规程
【案例】
在维修设备的时候,要求必须先断电,断掉开关。
在一些安全管理HSE系统做得比较到位的企业里,任何一台能够转动的设备都会有一个安全开关,安全开关上面会上一把锁;每个人有把锁,这台设备停下来之后,谁去碰设备谁就加一把锁。
有这样的规定,如果谁没有做到,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立即纠正。
→误操作
例如,应该按红按钮,却偏偏按了绿按钮,造成了一个爆炸等。
→不注意
例如,员工在工厂里做事情时,不知道在想什么,三心二意,手里在动,但是脑子没动。
→疲劳
例如,缺乏休息就会精神恍惚,人在疲劳状态下会造成注意力不能集中,易出错。
→个人的缺陷
例如,有些人反应慢就不愿意从事需要快速反应的工作。
个子很矮就不要让他操作需要个头很高的工作,反之也会造成不安全。
(三)环境的不安全和物的不安全
如果把外界环境看作一个整体,外界的不安全因素,可能包括设备或者装备的结构不良、设计存在缺陷等。
→材料的强度不够
→设备的磨损和老化
→作业场所的缺陷
其中,作业场所的缺陷包括作业场所的灯光不足、作业场所比较狭窄、作业场所的噪声比较大等。
也有一些空间粉尘特别大,例如,煤矿企业的坑道里面。
【案例】
制作纸尿片的车间里,粉尘的微粒是非常危险的。
纸尿片之所以吸水,是由于里面有一种吸水的小微粒,吸水之后可以胀大到几倍、几十倍,它很轻,可以在空气中漂浮。
曾经有人做过试验,一个纸尿片可以吸足八杯水,鼓起来,就像蚕茧一样。
这也说明它是有危险的,如果被吸入到人的肺中,就会吸水膨胀,把肺堵住造成肺病。
所以,在这种车间里工作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戴猪嘴式的口罩,要求很严。
→物质的放置不妥当
一些危险品要独立放置或者在特殊的空间里存放,让人群远离污染源。
→安全装置失灵
检查人员要定期检查测试安全装置,如果不测试的话,就很难保证在有问题时能发挥作用。
【案例】
宝洁公司内部的安全设施是非常先进的,安全带的使用有这样的规定:
如果发生了一次高空堕落事件,安全带把人保护了,这条安全带就要扔掉,不管是否完好,以免因防护装备上的缺陷造成事故危险。
(四)管理缺陷
→技术缺陷
一些设计的问题,包括一些设备仪器的管理没有达到要求,还包括最常见的作业方法不安全,有缺陷等。
→组织设计
一个员工进行一项操作,要求做完之后做安全检查,自己做,自己检查,也就是组织设计上的问题,不要由一个人承担全部的责任,做和检查要分开。
→对现场缺乏监控
管理人员做管理不要只坐在办公室里,还要对现场有实时的了解,才能有效控制。
第四讲安全生产四要素
(二)
事故发生的骨牌理论
图2-3事故发生的骨牌理论示意图
→多米诺骨牌理论的产生原因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不稳定因素、不安全因素存在,同时由于人的缺点,人的一些惰性因素,会导致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行为就会产生一些事故,有事故就会带来伤害,这就是多米诺骨牌理论。
→防止事故的方法
当环境问题存在了,人的缺点也体现出来了,不安全行为也就产生了,这时就会出现伤害事故,产生一个伤害结果。
从骨牌理论里面,也可以找到防止事故的方法:
安全管理的目标就是避免事故减少伤害,就是不能让最后这两块倒掉。
如果把不安全行为抽掉,前面的倒下来,也构不成事故,也不会产生危害,就可以达到减少事故的目的。
→安全生产管理的最基本理念
安全生产管理的最基本的理念是:
管理人的不安全的行为。
事故预防与控制
(一)事故伤害的一般机理
图2-4事故伤害的一般机理示意图
【图解】
图2-4表明,管理欠缺会形成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动作,不安全状态中起因物与施害物两种因素综合作用,最终酿成事故,事故伤害了行为人,或者不安全的动作也会伤害行为人。
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结果。
做事故预防和控制就要从三个角度来考虑,也就是所谓的3E原则或者3E措施。
3E是三个英文字母的缩写,包括以下三个角度:
→从技术工程的角度;
→从教育培训的角度;
→从管理强化方面来落实。
(二)如何通过技术的手段预防和控制事故
图2-5通过技术的手段预防和控制事故示意图
【图解】
图2-5中,左边一幅图,一个煤气灶,上面有一个锅,现在想要把煤气灶点燃,如果点错的话就会爆炸,这里有四个按钮,开哪一个呢?
不能确定开哪一个,因为所有的按扭都是一模一样的,没有明确的指示,不熟悉的人不可能一下子就找对,很容易出错。
右边图的结构很简单,一看就很清楚地知道,应该进行怎么样的操作,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指引,开关与火口是对应的。
这就是把操作方法从书面的、口头的,转化到了设备的本身上去,这就是一种工程技术的手段。
通过这种改造,使操作更简单,更清楚,员工做事情的时候不需要动脑子,能减少操作中的失误。
针对人的缺点来防止事故产生,也就是进行工程改造,这种方法叫防呆法,也叫防愚法,即防止傻瓜犯错误的办法。
【案例】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为了防止大臣在朝堂下面交头接耳开小会,就把官帽的翅设计得长长的,只要交头接耳就会碰脑袋;
录音机的卡带上有一个小小的卡片,如果录了一盘磁带,想永久保存这份东西,不被人删掉的话,就把那个小片给它掰掉,直接就避免被误删或误录了。
点评:
通过一些工程改造,让别人想犯错误也犯不了。
用防呆法就直接阻止住了差错的实施。
(三)防呆法或工程手段的具体应用
1.消除潜在的危险
先把有危险的地方去掉,尽量减少生产线上的有危险的物质。
实在不行就降低。
例如,
→生产线上放了10桶酒精,如果爆炸,威力是很大的,现在只放1桶,现取现用,降低危险的系数;
→车间里面的振动噪声非常大,就用一些吸音的装置降低噪音;
→煤矿里面有一些排风装置,就是在把有毒气体、爆炸气体排除掉……
2.利用闭锁装置
冲床要冲压一个东西时,一些钻头是有两个按钮的,单独按一个按钮它不会运作,只有两个手都按到位,并且在手离开工作台的时候,这个设备才会运转,使人的手不至于被压到。
这属于一种闭锁,要求两个动作同时去做,这才是安全的。
3.能量屏蔽
对于噪声可以用屏蔽或者罩起来的办法,让它只在小范围内有影响。
4.距离保护
把特殊的危险品放到一个最偏僻的角落里面,使尽量少的人走到那里,免得人会受到这种伤害。
5.时间保护
化妆品或药品工厂里要求所有的用具要定期消毒或者清洗,因此有一种蒸汽消毒柜,在一个密闭的柜子里面,锁上之后就会形成蒸汽,温度85度以上,30分钟达到杀菌的目的。
操作完之后,如果马上拉开门,蒸汽就会喷出来把人烫伤,所以要有一个时间保护。
基本原理与高压锅很像,就是做完清洗这个环节之后,必须隔多少分钟,里面的压力降低到一个范围之后,才可以去开门,让里面的蒸汽消失掉。
6.设置薄弱环节
保险丝是一个很直观的例子,电流过载时,先把保险丝烧断,不至于酿成大问题。
反过来,弱不了的话也可以强,用特殊材料,例如,耐磨的地方用一些特殊的材料,这些措施都做不到的话,就想办法把人保护起来。
7.警告提示
警告提示是在安全生产上用得最多的。
例如,叉车上有一个灯,会闪会叫,这就是灯光的提示,或者声音的提示、颜色的提示,都可以起到一个安全警示的作用。
【案例】
在宝洁工厂一进车间门的地方,有红黄绿三盏灯,这些灯就起到一个警示作用。
最近没有发生安全事故,亮的是绿灯,大家知道这个车间里面是安全的;当发生了一些小的安全事件但没有造成安全问题的,亮的是黄灯,说明这个车间可能会有危险;只有发生伤、亡等损害事故的时候,红灯就亮起来。
员工在进入车间时,第一眼就已经先看到了,这个环境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先给一个警示的作用。
管理层的承诺与员工参与(上)
(一)管理人员必须对安全做出承诺
不管做什么样的质量管理体系还是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第一项要求基本上都是高层或者是管理层做出承诺,这是一个管理体系能不能到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班组 安全生产 管理 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