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分析阅读之欧阳科创编.docx
- 文档编号:7488230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8.07KB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分析阅读之欧阳科创编.docx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分析阅读之欧阳科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分析阅读之欧阳科创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分析阅读之欧阳科创编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分析阅读
时间:
2021.02.05
创作:
欧阳科
全书共17章节,共15万字左右,每章节8-9千字。
第一章:
大难不死的男孩。
主要内容:
邓布利多将大难不死的哈利寄托给他唯一的亲人德思礼一家抚养。
主要目的:
交待哈利特殊的身世和背景。
章节安排:
1循规蹈矩的德思礼一家厌恶害怕自己的亲戚波特一家,德思礼先生上班发现今天很多反常怪现象,并且察觉到很可能和波特一家有关。
(起悬念,波特一家为何不招待见,今天为何很多奇怪的现象:
猫头鹰,流星雨,穿斗篷的怪人,和波特一家有什么关系)
2邓布利多和麦格的对话。
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麦格的抱怨引发的对话解释了怪现象是因为他们在庆祝神秘人的消失。
第二阶段,也是麦格此行目的的核心,从邓布利多证实关于波特一家遇害的真相。
第三阶段,邓布利多为何来这,要将哈利寄托给德思礼一家。
3海格把小哈利接来。
邓布利多留下哈利和解释的信件。
三人离去。
读书心得:
1人物的初次登场。
直接登场或间接登场。
德思礼一家和邓布利多都是直接登场。
然而因为德思礼一家是次要人物,登场方式是很平直的叙述描写外貌和工作,比较简单。
而邓布利多的登场虽然也是直接登场,但是用了麦格变成的猫的动作作为引导,并且带有场景氛围的一定渲染(夜晚,无人的街道)和外形的相当的描绘(外貌,穿着)。
海格的登场更为间接一些,之前是邓布利多的对话中提到了海格,然后麦格和他谈论海格时,海格就骑着飞天摩托出现了。
而伏地魔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可是只在对话中被提到,并且有相当的描述。
天狼星更是间接,只是顺带提了一句他是摩托车的主人。
这也可以看出,一般来说小说里出现名字的人90%是有用的人物,不会是纯背景人物。
对于目前不会有戏份,但是未来会很重要的人物应该之前适当时候有所提示,不然登场的会很仓促。
2人物的鲜活。
首先是形象描绘(外貌,穿着,装备,神态,姿态)。
读者很容易将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挂钩,所谓“以貌取人”,因此描绘人物的形象需要突出这个人物有别于众人的气质。
这个气质未必就是人物真实的性格,但至少要是这个人物第一眼看上去给人留下的印象性格相符。
描写的顺序一般是从整体到局部,突出特点为宗旨。
然后就是语言描绘。
什么样的性格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同时在一个人在不同的情景下言语的区别。
对话的作用,一是推动情节的进行,这是最主要的。
二是表现人物的性格,这是重要的补充。
不同人的不同话有时很有可读性和娱乐性。
三是通过某人的话来点明主旨,如一些议论,感想,价值观。
邓布利多和麦格对话中请她吃柠檬雪糕,这是和主要情节无关的对话,可是可以突出邓的从容幽默性格,也符合当时有人庆祝的气氛。
第一章寥寥数笔,德思礼先生的刻板,德思礼太太的尖酸,麦格的严谨又善良,邓布利多的从容,睿智,信赖他人以及海格粗心但温和的性格都很好的体现了。
3叙述的视角。
本章最初是德思礼一家的视角,然后是邓布利多,麦格和海格三个人的视角,最后一小段是小哈利的视角。
如同这部戏中,镜头分别前后转移侧重于不同的人物上。
视角的选择一方面是从故事情节的发展来考虑,另一方面要考虑读者的阅读带入感。
这本奇幻小说的第一本为了将读者从现实世界带入到魔法世界,先从“麻瓜”的视角去描写带入挺好的。
最后从哈利的视角来写,点名了本章的题目,突出了全书的主角,非常好。
实际上,HP每一章的结尾都非常赞。
第二章消失的玻璃
主要内容:
十年后的一天,哈利无意中使爬行馆的玻璃消失,放出了巨蟒报复达利。
主要目的:
哈利的生活处境、性格心境以及他的特别和奇怪之处。
章节安排:
情节简单,明线就是达利的生日,从一大早姨夫姨妈的准备,到必须带哈利一起去动物园,再到高潮爬行馆的玻璃消失。
还有一条暗线,是哈利的特别和怪异。
从姨夫姨妈不愿带他一起出游,到无奈带他出游并警告他别搞出什么名堂,到最后果然“出事了”。
哈利作为巫师的能力是本章暗线。
阅读心得:
1闪亮的开头。
哈利作为本书的主角出场非常的妙,开头用德思礼一家房子里的照片表现了十年时光的流逝中留下的种种迹象中,完全没有哈利的影子。
然后让哈利登场。
这种反差的方式制造的冲突让人印象深刻,同时也符合德思礼一家对哈利的态度。
2用和读者预期的反差来制造冲突的手法对于读者来说很有吸引力。
例如达利在数自己的生日礼物时表现的很骄纵和笨拙,而在弗农姨夫看来那是在精明的算账。
这样也能产生一种别样的幽默感。
3呼应和铺垫,哈利一开始做的关于飞天摩托车的梦是对前一章节内容的呼应。
而和蛇的对话铺垫了第二部的内容。
有些情节和内容呼应的是本章节内容和前后章节内容,有的甚至呼应到了后面几部作品。
这些呼应犹如精致的暗线一样将整部作品缝合的完好精致。
4关于心理描写。
HP中对于直接的心理描写很少,基本靠的是人物的行为和愿望来表现心理状态。
例如作者不会写哈利感到孤独,而是写没有人愿意和达利作对,和怪人哈利波特做朋友。
这样的好处是具象,不易有煽情嫌疑。
因为“孤独寂寞”之类的字眼现代人实在是看腻了,要让读者能够切身鲜活的体会到书中人物的“孤独寂寞”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读者自己从人物的行为和语言中推断和感受到他们的孤独寂寞。
当然,如果行为语言并不足以准确的表达,一些复杂的心理过程还是需要用直接的心理描写。
开门见山的露骨描写需要时机,就像示爱,何时用玫瑰暗表,何时大呼“我爱你!
”,需要作者斟酌。
5用有限的道具元素尽可能以不同的作用出现。
如果一段文字中总是出现新的东西,并且这些杂碎还没什么联系,读者会厌烦。
而出现的元素不多,但是反复产生作用,并且彼此联系能突出人物,能推动情节。
那么这样的元素才有作用。
例如本章中的摩托车,一开始是哈利的梦中,它成为了呼应前章的道具。
同时在和姨夫的对话中,突出了姨夫的死板无趣。
小说犹如舞台剧,道具不太多,内容还丰富,那才好看。
道具和元素也可以是一句话,如何德思礼一家相处的原则“不准问问题”。
6要塑造人物,先明确这个人物的个性,然后再联系他现在所处的情景去体会他的情绪。
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这个人物的言行是生动的。
例如哈利和蛇的那一场。
哈利看到巴西巨蟒懒洋洋的躺着,产生了一种同情。
这种同情是根据自己的遭遇产生的,自己和巨蟒一样,生活无趣、无助、不受重视、得不到关爱,甚至没有多少自由。
如果不体会到哈利的内心,怎么能写出他和蛇的对话呢?
史蒂芬•金说自己很少去构思情节,而是将人物放置于某些场景下,让他们自由的活动去产生故事和冲突。
这种思路或许不是写小说唯一的思路,但绝对是重要的一种思路。
当作者在创造一个人物时,他能创造人物的外貌,身世,生活环境,甚至是性格。
也就是说先创造一个人物的模型,这个模型需要各方面都能自圆其说。
而这个模型未来在不同场景中的活动和言语,只能是作者潜入到人物模型中,根据他的灵魂和个性去探索。
也就是说,“出生后”的人物,他几乎是自由之身了。
难怪乎小说写来写去,其实本质是人性。
人性的丰富是小说好看的根本原因之一。
第三章猫头鹰传书
主要内容:
德思礼夫妇阻止哈利在十一岁生日前夕收到的神秘的来信。
主要目的:
神秘来信是个大悬念,当然,其实和入学有关。
本章安排:
首先交代达利和哈利都要准备开始上中学,然后是哈利意外收到神秘来信,被德思礼一家阻止。
全章的核心事件是源源不断,不择手段要送达的神秘来信。
而人物的行为态度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事件展开,德思礼夫妇、达利和哈利三人对此事的不同态度和行为很有戏剧性。
阅读心得:
1情节事件为导向,这是HP系列最明显的写作倾向。
作者总是尽可能的处处设悬,引人入胜。
本章节以神秘来信为线索核心,围绕它表现不同人物的态度和行为。
德思礼夫妇阻止,哈利愤怒好奇,达利困惑不满。
不同人对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有冲突才有看点。
而对于一些次要相关情节,作者也需要有所交代。
例如本章开头关于达利和哈利准备进入中学以及他们的校服,就有一些描写。
这个和本章神秘来信有很大的间接关系(因为来信是入学通知)。
所以可以多花些笔墨,但由于这个情节比较次要,所以内容主要就是插科打诨。
另外关于费格太太也有一小段的描写,这个是需要的,可以和前章呼应。
而且未后来买下伏笔。
那么次要情节的处理,最需要关注的是它的篇幅。
写多了啰嗦无趣,写少了说不清楚,不写就更无趣。
这些次要情节可以是章节中的不可缺少的小装饰。
装饰需要慎用,和建筑设计一样。
2对同一场景的转换视角描写。
例如哈利和达利在厨房外偷听德思礼夫妇对信件的谈论。
是从哈利趴在地板上从门缝看的视角描写了德思礼先生的皮鞋来回走动。
这就非常的生动。
要获得这种效果,一方面作者要身临其境,另一方面得有各种转换视角的意识。
写作时,作者仿佛将书中要呈现的场景都放之眼下,作者像一只好奇淘气的小鸟一样在场景里高高低低,远远近近处飞来飞去,和书中人物同喜同悲,一起冒险。
3关于哈利十一岁的生日。
生日是一个特殊的时间,特殊的时间里发生特殊的事件会让人更加激动不已。
并且本章在表明哈利意识到在礁石上那晚是自己的生日,先用了达利抱怨错过电视来引出,这样不至于唐突。
而结尾哈利再为自己生日倒计时更是绝妙精彩的一笔。
孤单的哈利在一个孤单礁石上,伴着狂风骤雨闪电雷鸣为自己倒数一个没有礼物没有庆祝的生日。
这和上一章达利的生日反差是多么的大!
哈利的人物形象也更加饱满了,是一个面对各种不公平的生活仍然能相当接受但不至于自怨自艾,甘受折磨的少年。
他受了苦,他也苦恼,但是他不怨恨恶毒。
他受了欺负,他也逃避,但是知道适时的反击。
结尾生日倒计时的结束的一声轰响,又是一个绝好的悬念。
读到这里,读者不往下读会憋死的!
在想象情节的发展中,巧合,对比,反讽,冲突这些用来产生戏剧性效果的手法,如果能用的自然,那绝对不能放过。
4场景氛围可以用来衬托心情,无论是烘托还是反衬。
哈利生日夜里的雷雨大作便是如此。
第四章钥匙管理员
主要内容:
海格给哈利送来魔法学校的入学通知信件,并且告诉了哈利他的身世。
本章目的:
揭露哈利的巫师身份,和特殊的身世,初次解开了魔法的悬念,开启了哈利魔法之旅的大门。
本章安排:
海格的登场,无视德思礼一家,为哈利送上了生日礼物。
接着海格对德思礼一家一直瞒着哈利表示不满,并且揭露了哈利的巫师身份,送上来信。
(送信是海格的本次行动的任务之一)海格向哈利介绍他的不寻常身世。
海格对德思礼冒犯邓布利多愤慨,给达利变出了猪尾巴。
最后的小亮点即使搞笑,也是首次展现魔法的剧情需要所致。
阅读心得:
1关于海格外貌的描写,第一章出现过,主要是为了突出他巨人的庞大体型,未牵涉到面部五官细节。
而这一次海格的登场,却加了“甲虫般黑亮眼睛”的细部描写。
因为前者海格毕竟是个打酱油的,送完哈利就走。
而本章海格是重要的主角,有必要有细部描写。
2让读者意外。
罗琳非常擅长这套,前一章结尾渲染的雷雨交加的阴暗恐怖氛围,加上轰的一声破门而入的还是个外貌粗鲁的巨人。
很容易让人产生恐怖的联想。
然而海格登场的第一句话确实“有没有茶?
这跑一趟可真不容易。
”并且还送上了生日蛋糕。
非常的生活化和轻松愉快。
这种反差,无论是在文中情景氛围上还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的,都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虽然第一章读者已经领略过海格的性格,可是两章之后,读者对海格的印象或许淡化了,这招反差依然有效,需要强调。
这些举动本来就是符合海格性格的,可是在文字渲染上,罗琳确实有刻意制造反差。
这样增加可读性的举动,有人说功利,但我支持)
3永远不要忘记场景里有几个人物!
这本章中,主要人物是海格和哈利,海格前来送信,向哈利打开魔法世界的大门,并且向他解释他独特的身世等等。
他们之间的对话会成为本章的核心内容。
同时,在哈利和海格的互相对话中,穿插了德思礼夫妇的评价和意见。
(没有达利,因为他现在肯定吓呆了)这非常重要。
大狗要叫,小狗也要叫。
首先,这样让读者感觉真实。
次要人物也要说话,也要发表意见。
作者时时刻刻要将自己描绘的场景的整体和场景中所有的出场人物印在脑子里,让他们“自由”的言谈活动。
(所以一个场景里人物避免太多,否则作者脑子都乱了,还指望读者看的舒服?
)
同时,还可以增加全章节文章的节奏感。
用短的次要人物的意见和对话插入,可以避免哈利和海格冗长不断的对话,起调剂作用。
4每一章都有闪光之处。
虽然达利为自己的父亲冒犯校长受了小小惩罚,稍微有些不公。
但是读者读到海格那句玩笑话“我不该发火。
不过,我还是失败了,本想把他变成一头猪,可能他已经太像猪了,所以不用再去变什么了。
”时,多半忍俊不禁。
当然,“我不该发火”这句话也看出海格的一些敦厚性格。
这个小情节,其实是剧情需要的。
既然哈利的魔法世界序幕已经拉开了,他是个巫师。
那干脆本章就小露一手,展示点巫术给读者么瞧瞧吧。
罗琳是在太懂读者心思了!
5每章的开头和结尾。
罗琳非常重视每章的开头和结尾,尤其是结尾。
罗琳每章的小高潮部分很多都是在快结尾的时候才图穷匕见。
并且在高潮之后又多会留下一个小悬念,害读者迫不及待的去看下一章。
可见罗琳真的是太希望读者拿到这书就放不下来了。
纵然被一些严肃对待文学的人认为这写法功利,我倒觉得完全可取。
毕竟,再有营养的菜肴,味道却不够吸引人难道不是一种遗憾?
哪个厨师不希望顾客饕餮享用自己精制的健康佳肴?
第五章对角巷
主要内容:
海格带哈利穿过伦敦的破釜酒吧,来到对角巷,去古灵阁取钱,买学前的物品,尤其是魔杖。
本章目的:
当然是开始介绍魔法世界了,破釜酒吧类似魔法世界的入口大堂,而对角巷就是魔法世界瑰丽的浓缩了。
最重要的是,引出了哈利魔杖和伏地魔魔杖的渊源。
本章安排:
海格带哈利前往伦敦,一路上互相对话透露了一些魔法世界的信息。
然后进入破釜酒吧,哈利备受瞩目,其中奇诺教授登场。
之后进入对角巷,取了钱和魔法石(当然现在还是悬念)。
在长袍店遇到了他未来的死对头马尔福,由此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学院,血统和魁地奇的概念。
最后的高潮是选购魔杖(当然是魔杖选择巫师),哈利的魔杖和伏地魔魔杖的渊源。
阅读心得:
1开头是个亮点,哈利以为昨天关于巨人的一切都是梦,然而醒来的时候,阳光明媚,一切真实又温暖。
这里罗琳还是没有正面描写一句哈利的心情。
可是读者却可以切身体会到哈利“胸中一个气球鼓起的”心情。
梦这个元素在本书中反复出现多次,不是偶然啊。
2伏笔埋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
本章中,奇诺教授是第一个伏笔,他本来是这天来偷魔法石的。
而在古灵各种去除的神秘小包裹是第二个伏笔。
在长袍店和马尔福邂逅,从对话中了解到四个学院和魁地奇也是伏笔。
看看这几个伏笔作者是怎么样处理的。
奇诺教授出现,其实没有伏笔写上几笔也无伤大雅。
可是这里奇诺本事来偷魔法石让他必须出现,但是只要着墨突出他的可怜,悲惨,让人同情就好。
小包裹的伏笔一笔带过就可以,但是需要反复提一两次,是霍格沃茨公事。
至于马尔福引出的四个学院,巫师血统和魁地奇问题。
四个学院和魁地奇因为在后面章节有更详细的介绍,所以这里只是点到为止的介绍,并没有展开。
巫师血统也是表明了海格和马尔福不同的态度即可。
伏笔大多数情况下要克制,点到为止。
并且引出的方式要自然。
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场景的需要来自然引入。
3角色依靠性格说话,而不是嘴。
马尔福的话充分表现了他是一个骄傲自负专横,并且以自己出身地位和血统为骄傲的少爷。
他的性格以及对事物的态度才造就了他会说什么话。
4角色根据环境说话。
哈利不算个自卑的孩子。
可是面对突如其来的魔法世界,他肯定是措手不及。
加上和马尔福的接触,他难免产生了一种畏惧。
他虽然有名,可是他知道自己啥也不知道,他害怕自己不够优秀出色。
这是一个11岁男孩面对环境的正常反应。
所以才有了他向海格倾诉担忧。
总结3、4条,作者要写好小说,一定要时时刻刻将自己的一部分藏在角色的心理,作者创造了他们,懂他们。
然后作者观察他们,记录他们。
书中的角色在作者创造完他们之后就是独立自由的了。
这些角色,他们不是作者的孩子,而是作者的朋友。
5新角色在哪个章节登场,一个章节登场多少的新角色,这个也是需要注意的。
一时间登场太多角色会让读者有些糊涂的,对大众读者体贴点为好。
6马尔福的登场在这里引出了关于学院、血统和魁地奇的元素话题。
这是个很不错的安排。
有时人物引出话题和事件,有时话题和事件引出人物。
角色和话题事件之间相互引导,可以让小说更加流畅。
第六章:
从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开始的旅程
主要内容:
哈利在霍格沃茨特快列车上认识的新朋友,罗恩、赫敏、纳威、马尔福和双胞胎兄弟、金妮等一干人物登场。
本章目的:
主要角色登场以及他们性格的表现是首要的,同时在他们的旅程和对话中引出了邓布利多和尼克勒梅的关系以及古灵阁被盗,罗马尼亚研究龙的查理的伏笔。
本章安排:
德思礼一家送哈利到国王十字车站之后,他正为如何找到九又四分之三站头头疼时,出现了韦斯莱一家。
之后进入站台在火车上结识了他未来的挚友罗恩韦斯莱。
而在候车过程中韦斯莱一家人(韦斯莱夫人、双胞胎、金妮)的形象都有所着墨。
火车上一起吃零食牵扯出了邓布利多和尼克勒梅的伏笔。
中途赫敏和马尔福的插入介绍了两位主要的任务登场。
最后的对话中罗恩通过两位兄长透露了古灵阁最近被盗以及查理在罗马尼亚研究龙的伏笔。
本章最有趣的是伏笔的埋设,以及角色形象的表现还有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话来做到以上两点。
阅读心得:
1对话突出人物性格和态度,并且可以制造可读性。
双胞胎的对话两者兼顾,罗恩对自己家中的兄长的描述也暗含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2对话帮助引导情节发展,罗恩为何要提议对自己的耗子施魔法,这个其实是为了引出赫敏做准备。
而哈利问罗恩两个毕业的兄弟工作去想,也是为了引出古灵阁被盗和查理研究龙的伏笔,为后面的情节铺垫。
可见,罗琳目前完全实践了对话的三个功能:
推动情节,表现人物,增加可读性。
(有一些内涵深刻的哲理阐述是通过对话表现的)因此,角色的对话绝对不是闲扯,一定是有用的,有趣的。
有的对话内容本身就很有趣,而有的对话则是他们进行的方式有趣,或者是对话内容虽然不甚有趣可是出乎读者的意料,一般来说,读者想不到但是有合情理的事物都是有趣的,包括对话。
3在列车上吃零食这个情节,也是有用的。
(邓布利多的卡片)虽然多味豆是在情节上是没啥作用。
4人为什么要写小说,为什么要看小说呢?
我今天突然问自己。
也许应该看看《小说面面观》
第七章:
分院帽
主要内容:
分院帽本想将哈利分到斯莱特林,可是在哈利的坚持下让他去了格兰芬多。
以及开学晚宴。
本章目的:
介绍哈利独特的分院经历以及初步让霍格沃茨的主要人物登场:
校长,几位老师,几位同学,还有幽灵。
纳威的笨拙,邓布利多告诫的房间,斯内普的反面气质。
本章安排:
麦格教授带领着新生等候分院,让哈利一阵紧张猜测是如何的分院测试。
幽灵们登场,一边谈论着皮皮鬼的问题。
测试的方式原来只是简单的戴帽子,分院帽唱歌,分院。
哈利自己选择了不去斯莱特林而去格兰芬多。
宴会上幽灵和各位同学互相聊天,主要突出了其中的差点么头尼克和纳威,因为他在后面故事中会起到一些作用。
哈利注意到了斯内普教授,并且伤疤疼。
邓布利多告诫学生不要去某个房间。
晚宴结束,在去寝室路上遇到了刚才被谈论的皮皮鬼。
阅读心得:
1本章的结构可以看成是:
等待分院——分院——晚宴——晚宴结束。
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时间顺寻。
等待分院和分院前,分院是主题,分院帽是主角。
而之后的宴会上则是幽灵、学生和老师都有动作。
晚宴只是一个场景,晚宴上的各色人物才是主角。
晚宴结束只有皮皮鬼登场。
小说章节中,每个章节是否需要有一两个,甚至三个重点着墨核心,这是肯定要的。
着墨核心可以是某个物品事件(章节绝密日记,挪威脊背龙),或者是某个场景(章节万圣节前夜,魁地奇比赛),或者是某一两个人物(章节魔药课老师,巴格曼和克劳奇)。
小说属于艺术,而艺术超自然。
如果说漫画艺术对任务和场景的描绘使用线条来提炼自然界中的一切视觉现象。
那么小说就是用典型的场景、事件、人物来提炼自然界发生的一切,从而才使小说成为一种艺术话的故事。
正如莱特所说的“完整性”是有机建筑的奥妙所在,那么小说也需要这种完整性,而小说章节中获得完整性的方式就是每个章节围绕着几个核心展开,并且核心之间相互交织融合。
最后每个章节也都是可以相互交织溶解的各个核心。
整体中有部分,部分中有整体,原来这个艺术原则在小说中同样适用。
2在这单个章节中,有几处悬念和伏笔是立刻就可以兑现的。
哈利对分院测试的恐惧和猜测,最后发现不过是戴帽子。
章节开始等待分院时幽灵们对皮皮鬼的讨论,到章节最后皮皮鬼出现捣蛋。
也有些伏笔是在后面几章兑现的。
比如斯内普对哈利不怀好意,这个在后面一章魔药课老师里就兑现了。
邓布利多提到的那个房间在再后一章午夜决斗的结尾也兑现了。
伏笔和悬念就如同缝合在各章节内部和互相之间的针线一样,让整个小说圆融一体。
第八章:
魔药课老师
主要内容:
介绍霍格沃茨的场景背景和各种课程以及老师,然后魔药课上斯内普对哈利各种刁难,可是偏袒马尔福。
哈利和罗恩在海格那发现了古灵阁被盗的报道,被盗时正式海格和哈利去古灵阁的那天。
哈利怀疑盗贼想要的是海格从金库里取得东西。
本章目的:
突出斯内普的坏,以及引出魔法石。
本章安排:
本章安排的非常好,可以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霍格沃茨的背景场景和各种课程的大概介绍,第二就是魔药课堂上斯内普对哈利的刁难和仇视,第三是哈利和罗恩拜访海格。
其中第一部分的描写和第二部分的描写实在很赞,非常连贯。
阅读心得:
1连贯,流畅,在本章开头可算用到家了。
先用对话来引出哈利备受瞩目,然后哈利“希望他们不要这样,因为他要集中精力找去教室的路。
”接着下一段叙述霍格沃茨楼梯之多,之变,以及画中人物在走动,“连甲胄也会行走”。
下一段接着“你拿幽灵也没办法。
”于是开始描写幽灵对新生找路有何帮助或阻扰,写到皮皮鬼总是搞破坏。
接着下一段开头“如果还有什么比皮皮鬼更糟的,就要数管理员费尔奇。
”于是开始某些费尔奇和他的猫。
总算接着一段开头是“然后,一旦你找到了教室,那就要面的课本本身了。
”于是开始描写各种课程,也是分开来写的。
2节奏感,转折和停顿。
每个章节的各个部分都是有自己的旋律的,在更换旋律的时候,最好中间插入一个改变旋律的小段子。
这样很好有好处,起到了过渡和变调的作用。
例如,本章开始介绍各类课程,逐个介绍,这是一种调子。
后面要单独拿出魔药课来做文章,后面的魔药课又是一种调子。
那么中间就插了这么一个心理活动叙述的小段子“哈利发现自己和大家也不过五十步差百步,于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这里许多人和他一样,来自麻瓜家庭,本根没想到自己会是巫师。
他们需要学习的太多,就连像罗恩这样巫师世家出身的人也不见得领先多少。
”接下去是罗恩和哈利的对话,引出来魔药课。
这种做法就像是建筑造型艺术在处理体块交接的方式一样。
建筑、音乐、小说,果然这些艺术都是相通的。
第九章:
午夜决斗。
主要内容:
马尔福和哈利结怨,飞行课上纳威出丑,哈利为纳威出头,挑战了马尔福,显示出飞行天赋被麦格教授发掘。
马尔福骗哈利去午夜决斗。
哈利和罗恩的午夜出行受赫敏阻拦,并且捎带上纳威,四人夜里误闯进了邓布利多嘱咐的禁闭房间,发现里面有一只三头守护巨狗。
本章目的:
哈利的飞行天赋,三头巨头守护魔法石。
本章的安排:
题目午夜决斗是哈利和马尔福之间的,因此他们的冲突是关键。
本章开门见山指出哈利恨马尔福超过了达利。
后面的故事主要围绕着飞行课,和四个新生前往午夜决斗。
为了让哈利在飞行课上显露天赋,作者安排了哈利敏捷的接住了马尔福抛出的纳威的记忆球。
而这个球也在本章开篇邮寄给了纳威。
而后面的午夜决斗也主要是作者为了利用马尔福和哈利的矛盾,将哈利一行人带去见识一下那只三头巨狗。
本章里,哈利的飞行天赋和三头巨狗守卫是关键目的,是作者需要引导故事的走向。
而作者引导故事却又需要不露刀斧痕迹,就需要充分利用已经出场的人物和主要场景以及道具,然后再此基础上合情理的添加一些人物和场景以及道具物品。
其中,新登场的道具,场景和物品,都不宜过多,比如新登场人物不宜一上来就一堆,一般也就三两个最多了,这是为了考虑到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能够有时间有过程的认识人物,加深对他们的印象。
阅读心得:
1作者怎么引导情节,操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哈利 波特 魔法石 分析 阅读 欧阳 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