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docx
- 文档编号:7486411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36
- 大小:44.14KB
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docx
《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第十章物质运输和人体内的能量供给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学科
课型
年级
课题
第一课时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班次
教学
媒体
视频:
人的血液构成及功能
教学
准备
新鲜的血;观察实验所需的人血涂片玻片标本;血常规化验单。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通过观察血液分层演示实验,说出分层现象和血液的组成。
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尝试说出血细胞的大小及特点。
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说出各项化验数据与诊断疾病的关系。
过程
方法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解读讨论——教师引导总结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诊断疾病,关注人体的健康。
教学
重点
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
难点
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说出各项化验数据与诊断疾病的关系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谈谈:
你对血液的认识。
大家谈了这么多经验,
你想过吗?
血液由什么组成?
为什么是红色的?
伤口流出的血液为何凝固?
伤口为何化脓?
身体不适到医院看病,
为何要出血化验?
失血过多为何要输血?
......
二.新课教学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活动一:
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
观察血液分层,请同学们对照书上图文,能准确说出血液的成分。
血浆
组成血小板
血细胞红细胞
白细胞
血液能不断地流动,你认为这与血浆的成分有关吗?
[视频]:
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其中90%以上是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提问]:
请你推测血浆的功能。
[小结]:
血浆起到了运载血细胞,运输氧气和养料
活动二: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
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血细胞。
1、哪种血细胞数量最多?
2、各种血细胞分别有哪些形态特征?
活动三:
解读血常规化验
你做过血常规化验吗?
注意过检查项目有哪些吗?
为什么化验单上的三病的辅助手段呢?
[讲解]:
请同学先阅读正常成年人血细胞的数量,填写书上的血常规检查表。
三.梳理知识
学生纷纷谈论:
从小到大经历的——受伤流血、抽血或验血的事,以及从媒体获取的有关的知识。
学生思考
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
它在人体内不停的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说出在血液中放入少量的柠檬酸钠溶液,可以防止血液凝固。
学生回答略。
通过观看初步了解血液各成分的作用。
推测血浆主要成分是水。
血细胞特征比较图表。
要求学生通过读图和阅读课文P40相关内容进行填表。
[讲解]:
以学生边回答,教师边补充、辅以图片、视频资料进行讲解。
[红细胞]:
特征与功能。
1.成熟的无核,圆饼状。
(电子显微镜下红细胞图片)
2.含血红蛋白,呈现红色,能运输氧气。
(播放视频:
血液中的红细胞)
3.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会得贫血症。
(介绍贫血有缺铁性和营养性两种)
[白细胞]:
特征与功能。
1.体积比红细胞大。
2.有核,种类繁多。
(白细胞的形态图片)
3.有的能吞噬病菌。
(播放视频:
白细胞吞噬细菌,白血球的功能)
[血小板]:
特征与功能。
1.体积最小,没核。
(电子显微镜下血小板的图片)
2.可以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的原理)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除去纤维蛋白原,剩余的黄色透明的液体部分叫血清
进行初步诊断四位患者的血细胞含量是多于还是少于正常值。
能说出A患者的红细胞数量少于正常值,是贫血。
B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多于正常值,可能是身体内有炎症。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血常规化验正常值及意义的资料进行思考
医生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可以初步确定患者的病情。
请同学们主要分析A、B两位患者,猜测一下他们患有什么病?
C、D两位患者的可能病症。
(不要求学生掌握)
血液组成
生理
功能
血
液
血浆
血
细
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知识源于生活,通过直接经验来感受对血液的认识,激发兴趣。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后记
学科
课型
新授课
年级
课题
第二课时输血和血型
班次
教学
媒体
视频:
血型鉴定表
教学
准备
四种不同类型的模拟血液和A、B标准血清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过程
方法
实验法,讨论探究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教学
重点
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教学
难点
关注自愿无偿献血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如果你是医生,面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你如何抢救?
二.新课学习
输血和血型
1、分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1)献血者的年龄及身体素质方面的要求。
(2)需要进行血型鉴定,确定献血者的血型是否能献给伤者?
人体有哪几种血型?
(3)人的一次性输血量的范围是多少?
献血对人体有影响吗?
2、分组实验,模拟“血型鉴定”
血型鉴定的结果如表10—2。
[
指导:
1.将四种“血液
样本”分别标上“赵”、“钱”、“孙”、“李”,表示他们是大出血病人,急需鉴定血型和输血。
2.学生4人一组,阅读“背景知识”,讨论血型鉴定方案。
3.将两种“血清”分别标上“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模拟鉴定实验。
4.将血型鉴定结果填人表l0—3中(在相应血型的空格中打“√”)。
[来源:
Zxxk.Com]
表10—3“血型”鉴定结果表
3、讲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
(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九条规定:
血站对献血者额采集血量一般为200mL,最多不超过400mL。
这是为什么?
献血以后应该补充哪些营养成份?
(2)自愿无偿献血是血液安全的基础
三.梳理知识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练习
1、课堂评价
2、课外阅读—输血技术的探索
3、社会实践:
调查你认识
的人中哪些人献过血,了解献血对身体健康有无影响。
撰写“无偿献血——无私奉献”的调查报告。
建议:
(1)收集无偿献血的相关资料,包括无偿献血的意义和注意事项等。
(2)调查报告中要体现出无偿献血者朴实无华的行为
讨论交流: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体内血量的相对稳定,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有重要意义。
一般情况下,人体一次性失血如果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约400mL),对身体健康就没有太大影响,如果一个人一
次性失血超过血液总量的30%(约1200mL)以上,就会严重影响人的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这时就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
[来源:
学科网ZXXK]
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
法
》。
该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十八至五十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来源:
Zxxk.Com][来源:
学科网]
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
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图10一4),阻碍血液循环,甚至导致死亡,因此,输血前要进行血液鉴定。
人的血型是遗传的,一般终身不变。
血型有多种,最常见的是血型。
血型可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
可以利用A型标准血清(即A型血液的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即B型血液的血清)鉴定人的血型。
模拟“血型鉴定”
目的:
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
器材:
模拟配制的“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和“A型标准血清”“B型标准血清”,载玻片,吸管等。
背景知识:
医院鉴定血型通常采用“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分别与未知血型的血液进行配制实验,通过观察有无红细胞的凝集现象确定血液的血型。
本活动为模拟鉴定活动,上述红细胞凝集现象在本实验中表现为“沉淀”现象,即“有沉淀产生”模拟“有凝集现象”,“无沉淀产生”模拟“无凝集现象”。
交流实验结果
1、讨论:
根据血型鉴定结果,赵、钱、孙、李四人分别应输入什么血型
的血?
2、一般情况下,输血时应该输同类型血为原则;只有在没有同类型血的情况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入异型血。
在这种情况下,
型血可以输给各类血型的病
人,型血的病人也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
液。
下列病人可以接受的血型和不能接受的血型可以归纳为下表。
你能完成下面的输血一览表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1、血型的类型;[来源:
Z|xx|k.Com]
2、输血的原则;
完成P48自我评价练习,组内互评和交流。
小组讨论思维拓展
查找有关无偿献血资料(课后)
板书
设计
输血和血型
(1)血型:
A型、B型、AB型、O型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只有在没有同类型血的情况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入异型血。
在这种情况下,O型血可以输给各类血型的病
人,AB型血的病人也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
液。
教学
反思
后记
第二节血液循环
学科
课型
新授三课时
年级
课题
班次
教学媒体
FLASH
视频文件
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
教师:
解剖、观察器材,血压计
学生:
搜集心脏病和高血压资料,秒表
调查高血压患者的生活习惯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观察心脏的外形和解剖结构,培养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2.说出心率和脉.搏的基本知识;探究心率影响的因素,提高探究能力
3.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压知识,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通过心率和血压的测量,提高实践能力和保健意识;查阅高血压的病因及危害,提高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调查患者的生活习惯,提高调查能力
过程
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操作,探究实践和调查;及教师的指导,
来改进学习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介绍绍血循环史,提高探究科学的兴趣;切脉诊病的学习,
增进爱国主义思想;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合作意识和求实精神。
教学
重点
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压知识
教学
难点
1.描述心脏的结构
2.说出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3.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第一课时血管和心脏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人会因创伤引起出血,如擦破了皮肤,渗出少量的血液或是严重点缓慢流出暗红色的血液,但有些严重事故则会导致伤口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这是为什么呢?
同学们说得对,这是因为伤及了不同种类的血管。
二.新课教学
(一)血管和心脏
1.血管
你能说出人体中有哪几种血管吗?
看书P50血管的相关知识,完成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填表题:
血管名称
结构
功能
管壁特点
管内血流速度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出示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请学生说出三种血管的概念既功能。
动、静脉管壁模式图。
毛细血管图片。
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最快;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
能说说三种血管的分布吗?
你能感觉它们的存在吗?
[小结]:
动脉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静脉有的位置较深,有的位置较浅;毛细血管分布最广。
毛细血管的特点与其功能有什么联系?
[播放FLASH]:
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把手放在胸前感受心跳,准确的说出心脏的位置。
2.心脏的结构
[出示]:
心脏在身体的位置图片,你知道血液为什么能在血管中流动吗?
[讲述]:
对,心脏的搏动推动了血液的流动,心脏究竟有哪些结构呢?
[播放视频]:
人体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
猪心脏的结构。
实物投影仪下进行演示。
[播放]:
心脏的结构。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心脏的四个腔和相连的血管。
瓣膜的作用是什么?
心脏结构的填图题。
四.反馈练习
自由发言,提及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对照图片集体说出: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认真自学阅读,完成《实验与评价手册》P26填表题。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静脉:
把血管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毛细血管:
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管。
学生直观地发现动脉管壁厚。
直观发现血管管壁很薄,血管内的红细胞单行通过。
有同学切脉、摸颈部,感觉到动脉的搏动;观察手背部的“青筋”——静脉;观察眼睑内表面的毛细血管。
讨论总结:
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对血管的相关知识进行及时巩固。
按要求进行感受,大多数同学说出心脏位于胸腔偏左下方。
小声议论:
与心脏的跳动有关。
激起学习兴趣。
大体了解心脏的结构,知道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
根据书上“心脏的形态”模式图识别与心脏相连的四种血管,心脏的四个腔及瓣膜,感受心室壁的厚薄。
说出瓣膜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
学生进行抢答,熟悉与心脏四个腔相连的血管名称,为下面理解血液循环打下基础。
1.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C)
A.主动脉B.肺动脉C.肺静脉D.腔静脉
2.心肌壁最厚的是(A)
A.左心室B.右心室C.左心房D.右心房
3.心脏瓣膜的作用是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从(A)
A.心房→心室→动脉B.心房→心室→静脉C.心室→心房→动脉D.静脉→心室→心房
板书
设计
1.血管
2.心脏的结构
教学
反思
后记
通过讨论、观察、实验,我们真正认识了循环系统的组成及血管和心脏的特点和功能,请学生总结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知识点。
第二课时心率和脉搏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医叫扁鹊……(讲有关扁鹊切脉的故事),你知道扁鹊为什么有把握救活太子吗?
有脉搏就说明有心跳,心脏跳动有规律性,什么是脉搏?
心跳和脉搏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心率和脉搏的知识。
二.新授
(二)心率和脉搏
1.探究:
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小结]: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就跳动一次。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
[讲述]:
动脉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搏动,可以用手在皮肤外按摸到这种搏动,即动脉脉搏。
[指导]:
切脉的方法。
出示切脉的照片,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排按摸左手腕部外侧桡动脉处感受桡动脉的搏动。
[探究实验]:
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指导]:
运动形式可选择原地踏步、下蹲等。
姓名
安静状态脉搏次数
1
2
3
平均值
运动状态脉搏次数
1
2
3
平均值
2.脉搏:
人的某一器官发生病变,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并在脉搏上表现出来。
三.知识梳理通过本节课的体验、探究、交流、讨论,你获得了哪些方面的知识,请同学总结,教师多媒体出示知识要点。
四.布置作业
调查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对心脏健康的影响。
生摸了脉搏。
一般都能回答出:
心率是一分钟心跳的次数。
以《实验与评侧手册》的实验探究报告为主线,设计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列表或绘制曲线图表示运动与心率的关系。
通过实验证实:
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一样。
尝试切脉,感受脉搏。
有的同学按摸颈动脉,也可以感受到脉搏。
了解我国传统切脉诊断疾病的原理,为祖国的悠久医学成就感到自豪。
实物投影仪下展示各组的曲线图。
你们发现心率与脉搏有什么关系?
增强民族自豪感。
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已有的经验来建构知识:
内容筛选,简化补充,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板书
设计
1.探究:
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2.脉搏
教学
反思
后记
通过交流讨论使得探究活动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长知识。
拓宽小组同学的设计思路,增进同学间沟通与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问题意识。
第三课时人体的血液循环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心脏和全身的血管组成了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这个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它到底是怎样流动的呢?
1618年,维廉·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讲述血液循环的发现后引出本课课题——血液循环
二.新授
(三)人体的血液循环
1.描述血液循环概念
[出示]:
流动的血液图片。
心脏不停地跳动,促使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循环流动,运输氧气、养料和代谢废物。
这一过程就是血液循环。
2.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注意观察管径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管中?
注意:
观察结束后,将小鱼放回鱼缸。
[提问]:
你是如何判断出你观察到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讨论]:
血液在不同的血管中是怎样流动的?
[小结]:
在显微镜下先找到管径最小的毛细血管,它是由动脉分支而来的,最终又汇入静脉中。
3.学生观看视频,了解血循环途径
[播放FLASH]:
血液循环。
[出示]:
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
[自学]:
书P50有关血液循环的途径,写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
[播放FLASH]:
血液循环的过程。
分步骤演示体循环和肺循环。
[提问]:
请说出体循环和肺循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及血液性质的变化。
[小结]:
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播放FLASH]:
血液循环。
[小结]:
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算一算]:
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70毫升。
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4000毫升。
数一数自己的心率,计算一下:
你体内的全部血液循环一遍需要多长时间?
一天(24小时)之内循环多少遍?
一天内由你的心脏泵出的血液总共有多少?
通过计算你会发现,拥有一个健康而强壮的心脏是多么重要!
[小知识]:
虽然心脏里充满了血液,但是心肌的血液供应却不能直接依靠心腔中的血液,而是要通过冠脉循环,指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及其分支,进入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我们已经知道,心脏左右两部分是完全隔开的,由这两部分泵出的血液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
[出示]:
动、静脉血的图片。
说明在身体内流动的血液有两种性质。
动脉血——血红蛋白含氧较多,血液呈鲜红色;静脉血——血红蛋白含氧较少,血液呈暗红色
4.血压
[小故事]:
17世纪英国人海尔斯做了一个实验。
他先把兔腿结扎,切开动脉,插上铜管,再连上一支直立的玻璃管。
然后将结扎解开,于是血液流入玻璃管,形成高达2.5米的血柱(即比兔仰卧时的心脏高出2.5米)。
这证明血管中的血液是有压力的。
[讲述]:
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叫做血压。
有关血压的内容,说出18.7/12kPa的意义。
你听说过高血压吗?
知道什么是高血压吗?
[补充]:
世界卫生组织在1999年将判断是否患有高血压的标准规定为收缩压≥18.7kPa和舒张压≥12kPa,成年人高血压诊断都应依照这个标准。
三.检测评价
四.课后延伸了解你的父母、祖父母是否患有高血压。
调查他们的不良生活习惯,收集有关高血的危害和高血压与生活习惯相关的资料,以理服人地向他们提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合理化建议。
在书上勾划下血液循环的概念。
观看,初步认识血液循环。
小组实验,用低倍镜观察尾鳍内的血管及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情况,尝试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完成《实验与评价手册》P29实验报告。
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回答:
毛细血管管径最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
把已学过的知识用于直观地观察活动中,进一步理解血液的流动方向:
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脏。
对血液循环有初步地印象。
阅读课文,观看图片,认清心脏的四个腔及相连的血管,按照箭头方向写出血液循环的途径。
通过观看听讲,对体循环和肺循环进行再认知。
上讲台指图说出,体循环在身体的毛细血管网处进行气体交换,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在肺部毛细血管网处进行气体交换,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仔细听讲解,进一步理清循环途径。
很有兴致地进行计算:
按心率75次/分计算,体内全部血液循环一遍需要0.76分钟,一天内循环1895次,一天内心脏泵出的血液总量为7560升。
认识到冠脉循环是给心脏本身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的。
通过图片直观地发现动脉血、静脉血颜色的不同。
立即反映出这是测量血压。
饶有兴趣地听小故事,了解早期科学家对血压的认知实验。
通过阅读和平时的日常生活知识,能说出这个人的收缩压为18.7kPa,舒张压为12kPa。
自由发言,把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说给全班同学听。
课堂完成P55自我评价及小组内互评;小组讨论思维拓展。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能力及调查能力,同时成为健康知识的传递者,避免青少年学生沾染不良生活习惯。
板书
设计
1.血液循环:
(1)体循环:
左心室(静脉血)→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物质交换)→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血)
(2)肺循环:
右心室(静脉血)→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物质交换)→肝静脉→左心房(动脉血)
(3)动脉血:
含氧气较多,颜色鲜红。
(4)静脉血:
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
2.血液循环的意义:
不断运来氧气和养料;又不断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3.有关血压的知识
(1)血压的表示法及正常参考值。
(2)血压计的使用及怎样测量血压。
教学
反思
后记
本节内容依据《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观察、解剖、探究、调查、实践、分析、对比等多种方法优化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把分组讨论与知识探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每个问题的引入和启发,对每个环节的点拨和释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初一学生对血液成分的变化,因为缺少化学知识还是难以理解的,所以我在放手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时还是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为加深学生的理解、认识提供了视频资源,这样既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去探究、分析、讨论,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把生物教学与学生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实现了从生物到生活,从生活到社会的跨越。
学生们会把在生物课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也会用生物学知识参与社会活动,为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施展出他们的聪明和智慧,作出他们的贡献。
这既是我所期待的,也是我正在努力的。
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 人体内 物质 运输 能量 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