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Ⅱ文综历史部分试题解析.docx
- 文档编号:7463188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53.18KB
高考全国卷Ⅱ文综历史部分试题解析.docx
《高考全国卷Ⅱ文综历史部分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全国卷Ⅱ文综历史部分试题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全国卷Ⅱ文综历史部分试题解析
均田制,即古代帝王将无主土地按人头划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
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
中国古代北魏至唐前期封建政府推行的土地分配制度。
西晋末年,中国北方在长期战乱之后,户口迁徙,土地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
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
主要规定
(1)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
奴婢同样授田。
耕牛1头授田叨亩,限4头牛。
授田视轮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
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奴婢和牛的授田随奴婢和牛的有无而还授。
(2)男子授桑田20亩。
桑田世业,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可卖其多余的,也可买其不足20亩的部分。
产麻地男子授麻田10亩,妇人50亩,年老及身死后还田。
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土地制度之一,自北魏一直延续到唐中叶近300年。
均田制的实行,对中国的农业经济、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北魏均田制与唐代隋唐均田制在内容、对象、本质、实行情况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本文旨在通过结合特定历史背景来研究北魏均田制与唐代均田制的不同,分析不同土地制度以及经济政策对农业经济发展、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进而提出其对当前中国国情的启示。
一、北魏均田制与唐代均田制比较
北魏均田制和唐代均田制都分别对各自的社会产生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分别存在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制度缺陷。
(一)北魏均田制与唐代均田制推行的背景比较。
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十六国时期分裂割据、战祸连年的局面后,处于经济衰败、农业凋敝的时期,建立北魏政权的拓跋鲜卑民族逐渐意识到农耕的重要性,采取措施将各部落成员定居下来,计口授田。
战乱时期中形成的大量官田荒地,加上从部落联盟大酋长转化而来的北魏皇权拥有极大的权利和威信,北魏均田制得以实行。
唐代的均田制的重新确定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之后,很大一部分公私土地成为无主荒田;经过农民战争的冲击,大地主的势力被削弱、兼并力量也在不断萎缩,推行均田制的阻碍因素较少,因此均田制仍然具备实行的条件。
综上,亟须进一步发展农业、稳定政权是实行均田制的必要条件;存在大量的无主荒地为均田制的实行提供了物质支持;强大的皇权为均田制的实行提供了重要的力量保证。
(二)北魏均田制与唐代均田制的内容比较。
北魏均田制明确规定了授田的对象、土地类型、土地数量,等等。
授田对象分别有男子、妇人、奴隶、地方官吏。
不同的对象获得的土地有所不同:
男子十五以上受露田(即农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男子给桑田二十亩,为“业世田,终身不还”;奴婢受田与良人相同;地方官吏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君臣各六顷。
此外,为了农业轮耕的需要,露天加倍或两倍授给,甚至还规定了种菜的数量“男女十五以上,因其地分,口课种菜五分亩之一”;露田有还有受,年老免课及身死时,交还国家;原有桑田者国家不予触动,不足者可依制补足;露田、麻田皆不准买卖,桑田只能买卖定额二十亩的不足或有余部分;官员离职时必须将田地移交下任,不得转卖。
北魏均田制对于私田只有登记,超过标准可以买卖,低于标准可以补足,实际上对国家的荒田才实行均田制。
相对于北魏均田制,唐代均田制在授田对象、土地方面都有了比较大的变化。
北魏均田制对奴婢、耕牛受田,使得贵族官僚有机会扩大其所占有的土地,因此唐代取消了寡妻妾以外的一般妇人、官户以外的一般奴婢、部曲及耕牛的受田,增加了僧、尼、道士、女冠和工商业者的受田。
通过减少授田对象,可以解决均田不足的问题。
南北朝以来寺院经济发展、寺观普遍占有土地,因此唐代的田制承认了僧、尼、道士的受田地位。
唐代的官吏永业田拥有产权,可以任意出卖、典押、租赁;土地买卖放松,使得官僚地主更容易通过兼并不断扩大自己拥有的土地,为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提供了方便。
综上,北魏均田制能够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制定适合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比较完善的田制:
合理地针对不同的对象授给不同类型不同数量的田地;且限制田地的买卖;相对古代授田制,只要农奴不背叛封建礼法,土地使用权实际上是可以子孙传袭的,这是相当大的进步。
唐代均田制弥补了北魏均田制存在的一些制度缺陷,如官僚地主利用奴婢、耕牛为借口不断扩大占地,但是始终没有触动到官吏的利益,使得官吏受田更多且永业田可以传授,官僚地主通过请受与购买扩大土地所有为大土地制度所有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方便。
(三)北魏均田制与唐代均田制推行情况比较。
北魏曾在京畿一带积极推行过均田制,而且总是从京师推广到四方;然而,总体来看北魏推行均田制很不彻底,很多地区没有实行均田制、农民生活依然困苦:
“京师民庶,不田者多,游食之口,三分居二”就是描述当时在京师附近的地区也没有实行均田制,百姓穷困潦倒、没有田地的情形;豪强权贵凭借权势,将良田占为己有,却将贫瘠的土地分给穷苦的农民,欺诈百姓严重:
“然主将参僚,专擅腴美,瘠土荒畴给百姓,因此困敝,日月滋甚”就是当时豪强权贵欺诈百姓的真实写照。
唐代政府的屯田、营田和牧地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大、土壤肥沃且水利条件好;而地主阶级的土地也不可能用来均田,即便是官田荒地还可以被用来赏赐权贵功臣,因此实际上,唐代用来均田的土地是极其有限的。
但是,唐代确实实行过均田制:
京畿人户过多,唐太宗考虑将其“移之于宽乡”;开元七年、开元二十五年两次颁布均田令、天宝十一载下诏严禁兼并,都体现了封建国家希望维持均田制的愿望;隋唐时期官吏能夺贵族所占之地以还贫民,切实维护均田制;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均田制也无法彻底地实行。
(四)北魏均田制与唐代均田制的影响比较。
北魏均田制在实行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第一,对于政府而言,隐户得以清理、收取租调的范围扩大、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第二,解放生产力,使得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生活安定;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农民自身还有剩余产品,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保证,农业在较短时间内得以恢复;第三,约束土地的兼并。
北魏均田制颁布了法令,限制豪强任意兼并土地,如华州刺史杨潘“借民田,为御史王基所劾,削除官爵”,正是因为均田法令的存在,使兼并土地的行为要受到严厉的制裁,抑制了豪强兼并土地。
但是,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第一,农民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所要求缴纳的租调、所要求服的力役被固定下来,加重了农民的生活负担;第二,对农民来说,实际收益的较规定的要少,分得的实际土地数量与规定的有偏差、土地的质量即肥力、地理位置等等也有所不同。
唐朝均田制在北魏均田制的基础上,在扩大耕地面积、将土地和劳动力结合起来、恢复农业生产方面起积极推动作用,使得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经济空前繁荣,长期、普遍实行均田制还为隋唐盛世奠定了物质基础;在籍的农户不断增加,使得国家能够掌握更多的劳动力,财政税收得到充分的保证;唐代均田制虽然不能够完全限制权贵豪强对土地的兼并,但多少起了一点抑制作用。
(五)北魏均田制与唐代均田制的废止原因比较。
尽管北魏均田制包括私有土地,但是能够用来授给的只有无主土地和荒地,数量十分有限,加上实际上口分田能还官的很少,用来均田的数量实在不足。
加上人口增值,税收负担较重,农民遇到自然灾害就变卖田地,官僚地主兼并土地必然要发生,因此北魏均田制实施不久就遭受到破坏。
唐代均田制衰亡的原因应该归结为土地无限制自由买卖导致官僚地主、权贵豪强不断兼并土地,荒地数量有限导致均田不足,使均田制无法继续实行,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后唐朝经济衰退、服役加重、农民到处流亡给均田制造成了进一步的破坏,最终均田制废止。
综上,商品交换的发展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打破自然经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土地的私有化和商品化;新的官僚贵族和地主商人兼并土地的强烈愿望迫使加速了均田制的灭亡;宋元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很高程度,皇权和地方官僚地主势力的结合更加紧密,从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
同时,由于北魏均田制和唐代均田制都是封建国家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上以榨取租调,一旦出现社会动荡、农民逃亡,均田制的重要作用便随之消失;在分散的劳动和小私有者的前提下,如果土地是公有或国有,那么其财产关系就是隶属与奴役关系,这也决定了均田制必然瓦解。
方田均税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之一,包括方田与均税两个部分:
方田,是一种清丈土地整理田赋地籍的制度。
具体办法是以东西南北各千步,相当41顷66亩160步为一方。
每年9月县令派人分地丈量,按照地势和土质的肥瘠分为5等,依地之等级和各县原来租税数额分派定税。
至次年3月丈量完毕,公布于民。
均税,是对清丈完毕的土地重新定税,做到:
①纠正无租之地,使良田税重,瘠田税轻;
②对无生产的田地,包括陂塘、道路、沟河、坟墓、荒地等都不征税;
③一县税收总额不能超过配赋的总额,以求税负的均衡。
方田均税法的推行,受到豪强阻挠,官吏徇私舞弊,障碍横生,到元丰八年(1085)被迫停止,共推行了14年。
先后所方之田,仅及五路,所清丈的田达2484349顷,占当时全国垦田总数的一半以上,可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丈量田亩的一次壮举
关注热点贴近现实
——喜看2011年高考全国卷文综(大纲版)历史试题的华丽转身
甘肃省平凉一中董志辉
2011年高考全国卷文综(大纲版)历史试题继承了以往高考全国卷文综2历史试题的命题思路和题型结构,考生和历史教师反映,选择题灵活性和干扰性增加,需要较多的时间分析判断;非选择题设问宽泛,与政治、地理学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很难组织答案、得分不易。
但是人们又不得不承认,2011年高考全国卷文综(大纲版)历史试题在凸显历史学科特色的同时,关注热点,贴近现实,从过去刻意回避到今年勇敢面对社会热点,体现新旧课程的过渡,是一个新的突破,华丽的转身
一、试题分析
1、
2011年高考全国卷文综(大纲版)历史试题特征
1、考查内容:
强调历教材史主干知识和重大历史阶段、重大历史事件的考查,切入点不偏不怪。
本套试题主要考查了四部分类著录图书、明朝农业、晚清徐继畲反思君主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十年探索、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787年美国宪法、英国文化对印度的影响、二战中大国关系、苏联体制的僵化、邓小平关于世界战争的观点、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民主思想的关系、关中地区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作用等知识点。
这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复习备考中一定要紧紧把握决定历史前进方向和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主干知识,从内涵到外延认真理解和掌握这些历史概念,特别是涉及到的时间、地点、人物、程度和因果关系等。
2、学科能力:
全面考查历史学科能力,糅合多种史学研究方法。
几乎所有的历史试题都体现了“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新思路”的特征,主要考查概念理解、材料处理、分析阐释和论证探讨等历史学科能力,糅合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近代化史观等多种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遵循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的精神,体现国家意志。
特别是主观题第37题,就是一份集重点知识、学科能力和核心价值为一体的难得的综合套餐,第39题还有效渗透了政治和地理的学科知识。
这提示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整合历史知识,梳理历史线索,研读历史史料,探索历史规律,论证历史启示,形成历史学科的基本研究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自觉关注人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审时度势,理性思考,明辨是非,提高综合素养,让历史闪耀智慧的光芒,实现思想的交融,留下深邃的思索,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知识结构:
突出“古为今用”和文化史的地位。
按照板块划分,中国古代史约44分,中国近现代史约32分,世界近现代史约24分;按照专题划分政治史约36分,经济史约24分,文化史约40分。
经济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活动,在我们今后的的复习备考中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还要特别重视古为今用、博古通今、以史为鉴,强调古今中外知识的整合与联系,形成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网络。
选择题
非选择题
合计
题号
分值
比重
题号
分值
比重
中古史
12、13
8
37
(1)(3)、39
(1)(4)
31
39
中国近现代史
14、15、16、17、23
20
37
(2)(3)
21
41
世界近现代史
18、19、20、21、22
20
20
小计
12
48
4、试题难度:
稳中有降。
全卷基本上继承了2010年来的命题思路和风格,题型结构没有大的变化,仍然是12道选择题和2道主观题,体现了平稳过渡和延续性。
难度值对比2010年有所下降,更能接近中学实际,但学科能力的要求还是得到了全面考查。
【逐题分析】
12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史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
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
【答案】D
【解析】在我国古代图书分类中,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
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张居正一条鞭法的实行更有利于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14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
“呜呼!
可不谓人杰矣哉!
。
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这表明作者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
《瀛环志略》对开阔中国人的视野,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冲破封建思想樊笼起了一定的作用。
15《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
“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贴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
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
”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A.百日维新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D.预备立宪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发动镇压戊戌变法运动后,新政中除京师大学堂等保留外,其余全部废除。
16.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
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
章太炎此举意在
A.提倡反清复明B.抵制保皇势力
C.宣扬传统文化D.激发民族主义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以孙中山、章炳麟(章太炎)为代表的革命派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保皇派展开了一场论战。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本题直击热点,同时又特别强调了革命或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彻底的重要性,对于今天我们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攻坚克难,也有着很现实的意义。
17.图5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经济政策的变化
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
D.中苏关系的变化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十年探索中经济建设。
1960年冬,党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八字方针”的中心是调整,通过调整,适当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到1964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18.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
“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
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引起价格革命。
19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
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
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
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787年美国宪法。
该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并根据三权分立原则,确立执掌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力的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三者之间分权与制衡。
20.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1万册。
这表明当时
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
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
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
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
【答案】B
【解析】本题以19世纪中期印度民族起义为背景,考查西方文化伴随着殖民侵略向世界尤其向东方国家地区的扩张和传播。
2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
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
B.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
C.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
D.一张布雷顿森林会议场景的照片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中国际关系。
“二战”中遭受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大国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但是由于国家利益等方面的冲突,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等方面既合作又斗争。
B、C、D属于经济和政治问题,与题目强调的军事无关。
22.1964年到1982年期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B.破坏法制现象得到纠正
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勃列日涅夫改革。
勃氏改革重点是重工业,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在执政后期,政治生活僵化,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活力衰退。
启示我们今天的改革必须坚持进行,不可半途而废。
23.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
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对世界战争与和平问题看法的改变,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其他三项发生时间与1985年不符合。
37.(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
《尚书》中说: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
见贤焉,然后用之。
“《荀子》中说: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据《孟子》等
材料二
泰西之立国有三:
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无以乱,外可无以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
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
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8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
(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14分)
【答案】
(1)主要内涵:
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
(4分)
理想政治:
君主用贤人,行仁政。
(4分)
(2)异:
王韬:
主张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
孙中山:
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
(4分)
同:
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
(6分)
(3)有一定联系,民本思想是近代思想家认识和形成民主思想的基础和媒介。
有本质差异,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
(6分)
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8分)
【解析】本题以先秦、晚清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为切入点,涉及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早期维新派和孙中山等革命派民主思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史料研读、综合分析和阐释论证等能力。
古今结合,政治、文化结合,既体现文明史观,又体现整体史观和近代化史观,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平中见奇,淡中有浓,学科特征明显。
本题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处于激烈的变革之中,中国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政府的执政理念、管理社会理念都需要创新和转型。
所谓“古为今用”,“读史明志、以史为鉴”,“铭记历史、照亮行程”等,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通过本题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9.(6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祖国西北,地域广阔。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农牧并存的人文特征,使这里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交流融合的家园。
陕、甘、宁等地区曾是周、秦、汉、唐立国之基。
现代历史上,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圣地。
西北的全面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材料一
周、秦、汉、唐定都关中且国势强盛,并非只因为关中农业经济繁盛、四周险塞,关中西北面、北面的山地、高原同样重要。
西周末年,王室失去了山地中“戎”族的支持,被赶出了关中平原。
秦国控制了山地,“遂霸西戎”,积聚起雄视“山东”的力量;视死如归的战士与关中繁荣的农业经济,同是支撑秦统一全国不可忽视的因素。
由山地、高原中“善骑射”的“六郡良家子”组建的军队,也一直是汉朝军队的核心。
隋及唐前期,关中在经济上已然衰落,远不能与“山东”相比,但依靠关陇为主体的府兵,以及国家马场饲养的最多时达到四十万匹的战马,仍足以控辖全国;当唐朝失去对西北山地的有效控制后,国势便一蹶不振。
在历史学家吴于廑看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互动,构成世界范围内农业时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就中国历史来说,唐以后草原与中原农耕地区的互动更为广泛而深入。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中周边地区对秦汉隋唐统一强盛的作用。
(8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互动”对唐以后中国历史的影响。
(12分)
【答案】
(1)北面、西北面山地、高原形成关中的地理屏障;输送了长于骑射的骁勇战士;提供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全国卷 历史 部分 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