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语法知识.docx
- 文档编号:7457927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3.41KB
古汉语语法知识.docx
《古汉语语法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语法知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汉语语法知识
古代汉语语法
(一)
古代汉语的词类
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
根据词与词的结合能力,以及词在句中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等标准,古代汉语有以下词类:
一、名词
名词是人和事物的名称。
如:
孔子、赵威后、国、家、阿房宫、东、年、星、箕畚。
名词不受“不”、“很”、“将”这些副词的修饰,能受“大”、“好”等形容词的修饰,能受数词或数量词的修饰,如“一人”、“良马”。
名词的主要功能是在句子结构中作主语、宾语和判断谓语,也可以作定语,如:
客从外来,与坐谈。
(《战国策·齐策》)(“客”作主语)
却宾客以业诸侯。
(《谏逐客书》)(“诸侯”作宾语)
制,岩邑也。
(《左传·隐公元年》)(“岩”作定语,修饰“邑”;“邑”与“岩”构成名词性词组,一起充当判断谓语。
)
古汉语的名词在功能上的特殊之处是可以作状语。
古汉语名词作状语可分为以下几类:
1.表比拟。
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思是“像……一样地”。
如: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
(《过秦论》)“云”、“响”、“影”分别译作“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2.表态度。
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含有“像对待……”、“把(宾语)当作……”等意思。
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史记·项羽本纪》)“兄”译作“像对待兄长那样”。
3.表动作方式。
某些名词作状语时,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
如: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战国策·齐策》)“面”译作“当面”。
4.表工具。
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含有“用……”的意思。
如:
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
”(《史记·陈涉世家》)“丹”译作“用丹砂”,“丹书”即“用丹砂写”。
5.表凭借。
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依据,有“按照……”、“根据……”等意思。
如:
失期,法当斩。
(《史记·陈涉世家》)“法”译作“根据法令”。
6.表处所。
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或方位,含有“在……”之类的意思。
如:
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相遗以水。
(《韩非子·五蠹》)“山、”“谷”分别译作“在山上”、“在山谷”。
7.表趋向。
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含有“向……”、“往……”等意思。
这类词主要是方位名词,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东”译作“向东”。
8.时间名词“年”、“月”、“日”、“岁”等作状语时,除了起一般的时间修饰作用外,其表示的意义与原来的词义有所不同。
以下三种情况值得注意:
①时间名词置于动词前,表示动作经常发生、频数很密,含有“年年”、“每年”、“月月”、“每月”之类的意思。
如:
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
②“日”充当形容词或变化意义比较突出的动词的状语,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相当于“一天天”、“一天比一天”。
如:
鸾鸟凤凰,日以远兮。
(《楚辞·涉江》)
③“日”用在句首主语前,充当全句的修饰语,往往含有追溯过去的含义,相当于“往日”、“以前”。
如:
日我先君共王引领北望,日、月以冀。
(《左传·昭公七年》)
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词。
如:
走、趋、伐、见、为、有、欲、能、可。
动词的主要特点是:
能受副词修饰,大多数动词能带宾语。
动词最主要的句法功能是能在句子中作谓语,也能作主语。
如: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季氏》)动词“伐”,前有副词“将”修饰,后有宾语“颛臾”。
按能否带宾语,动词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类。
前者如:
患、使、见、伐、问、助、哀等;后者如:
走、行、活、止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
爱、悦、忿恚、喜、惊等,它们能受“甚”这类副词修饰。
有的动词表示主观意愿或客观可能,一般称为助动词,如:
欲、能、可、愿等。
它们能独立作谓语,但经常是作其他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修饰成分,如“臣愿奉璧往使”、“壮士!
能复饮乎”、“欲诛有功之人”等。
动词有使动、意动、为动等用法,详细介绍见后《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二)。
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
如:
廉、勇、强、老、壮、大、恂恂、融融等。
形容词能受一般副词的修饰或少数副词的补充,但不能受副词“勿”等的修饰。
如:
“城非不高也”、“君美甚”。
形容词的主要句法功能是在句中充当谓语、定语,也能作宾语等成分。
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良”作定语)
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同上)(“倨”作谓语)
今杀相如……而绝秦赵之欢。
(同上)(“欢”为宾语中心语)
古代汉语的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并带上使动、意动意义,详细介绍见后(《古代汉语语法知识》[二])。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如:
一、二、三、十、百、千、万等。
表示数目的是基数词。
基数词又包括系数(零、一、二、十等)与位数(十、百、千等)。
系数放在位数前,二者是相乘的关系;位数放在系数前,二者是相加或分数的关系,如:
“十八九”可能是“十”加“八”或“九”,也可能是“十分之八九”;系数与系数放在一起,常常是相乘的关系,如:
“年方二八”即十六岁,“三五之夜”即农历十五的晚上。
表示次序的数词是序数词,古汉语的序数词经常以基数词的形式出现,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数词的主要功能是修饰名词或动词,表示物量或动量,在句中作定语、谓语、状语。
如: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阿房宫赋》)(数词后不加量词,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
)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捕蛇者说》)(“二”即“两次”,作谓语。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前出师表》)(“三”即“三次”,作状语。
)
五、量词
表示计量单位的词叫量词。
古汉语中没有像现代汉语那样丰富的量词。
有的量词是度量衡制度规定的计量单位,实际上也就是表示度量衡单位的名词,如:
丈、尺、寸、仞、斗、升、斛、斤、两、钧等。
有的量词是借用盛器名词来充当,如“一箪食,一瓢饮”中的“箪”与“瓢”。
这些量词都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叫作名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的量词是动量词。
在古汉语中,动量词起源很晚。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中的“回”便是一个专用动量词。
量词一般要与数词组成数量结构使用,在句中作定语或补语。
如: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数量结构“一介”作定语,其后以“之”与被修饰的名词“使”隔开。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短歌行》)(数量结构“三匝”作补语)
六、代词
代词是指具有称代、指别作用的词。
代词的基本语法特点是它的指代作用,跟它所指代的词语的语法特点大致相同,其句法功能也跟它所指代的词基本相同。
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三种,分别介绍如下:
(一)人称代词
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一般分为下面三类:
1.第一人称代词。
常见的第一人称代词有:
朕、余、予、吾、我。
它们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
2.第二人称代词。
常见的第二人称代词有:
汝(女)、尔、而、乃、若。
“汝(女)”、“若”主要作主语、宾语;“而”、“乃”多作定语;“尔”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
3.第三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
之、其、厥、彼、夫。
第三人称代词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
其中,“之”多作宾语,“其”主要作定语,“厥”作定语,“彼”、“夫”可以作主语。
除以上三种人称代词外,古代汉语中还有两个反身代词“自”、“己”。
这两个代词相当于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加“自己”,即“我(们)自己”或“他(们)自己”。
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古汉语中,人称代词最初既没有性的区别,男性女性通用,也没有数的区别,单复数同形。
若表多数,便在代词下加数量词。
如: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论语·季氏》)后来,逐渐有了类似于表示复数的“侪”、“等”、“曹”、“属”、“辈”、“徒”等,它们黏附在第一或第二人称代词、部分尊称与谦称以及人名之后,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史记·项羽本纪》)“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韩愈《师说》)
(二)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是对人、事、物、处所等表示询问的代词。
1.代人的主要有“谁”、“孰”。
二者都可以作主语,“谁”还可以作宾语、谓语和定语。
如: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论语·微子》)“是谁之过与?
”(《论语·季氏》)
2.代事物的主要有“何”、“胡”、“奚”、“曷”。
“何”主要代事物,有时也代人,可以作谓语、宾语、定语,相当于“什么”;“胡”、“奚”、“曷”一般只用于代事物,多充当状语,相当于“为什么”、“怎么”。
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史记·项羽本纪》)“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代处所的主要有“安”、“焉”、“恶”。
它们通常作状语,用于反问,相当于“哪里”、“在哪里”、“怎么”等;也可以充当宾语,相当于“哪里”、“什么地方”等。
如:
“若不厥秦,将焉取之?
”(《左传·僖公三十年》)(“将焉取之”即“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左传·僖公十四年》)
(三)指示代词
指示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代词叫指示代词。
古汉语的指示代词分工较细,分别表示近指、远指、泛指、他指、虚指、无指、分指和逐指等。
1.近指代词
近指代词有:
是、此、斯、兹。
它们大致相当于“这”或“这些”。
例如: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2.远指代词
远指代词有:
彼、匪、夫。
相当于“那”、“那些”。
如: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
”(《诗·小雅·四月》)“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
”(《荀子·接弊》
3.泛指代词
泛指代词指有所指代,但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确定的对象,读者需要从上下文中去体会。
泛指代词有:
之、焉。
如:
“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4.他指代词
他指代词有:
他(它、佗)、馀。
相当于“其他(的)”。
如: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
”(《史记·高祖本纪》)
5.虚指代词
有些人或事物,说话人不知道,或者不愿、不屑于说出,常常用“某”代替,这叫做虚指。
如:
“欲作一屏风,张于某所。
”(《汉书·孝成许皇后传》)
注:
有时候,“某”是谦称,常用在对话或书信中,指自己。
如:
“则某之所论,无一字不合于法。
”(王安石《答曾公立书》)
6.无指代词
无指代词表示没有人或事物,排除一切对象。
常见的无指代词有:
无(毋)、莫、靡。
如: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
”(《史记·高祖本纪》)(“季”,刘邦字。
)
7.分指代词
在一定的范围里,仅指其中的一部分人或事,即为分指。
常见的分指代词有“或”、“有”,意思是“有人”或“有的”。
如:
“书曰:
‘……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
’”(《孟子·梁惠王下》)
8.逐指代词
指同一范围中的全体或每一个,即逐指。
常用“每”、“各”,如:
“子入太庙,每事问。
”(《论语·八佾》)“令外国客徧观各仓府藏之积。
”(《史记·大宛列传》)
七、副词
副词是表示行为和状态的各种特征的词。
古汉语中,副词主要修饰动词、形容词,作它们的状语,有时也能作补语。
在名词谓语句中,副词也能修饰谓语名词。
古汉语中的副词是一个很大的词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时间副词
时间副词又可以分为两大类:
1.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在过去、现在或将来。
有“过去”、“以前”之类意思的,如:
昔、向、乡、初、故;有“已经”或“已完”的意思的,如:
已、既、毕;有“现在”的意思的,如:
今、而今、今朝;有“将”、“将来”、“将要”等意思的,如:
其、将、今、欲、要。
2.表示在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时时间的状态。
略举几例如下: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早晚,如:
早(蚤)、始、方、方始、才、纔、晚。
表示前后两事在时间上有间隔,如:
须臾、俄顷、寻、顷、顷之、少、间。
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急遽、突然,如:
忽、倏、猝(卒)、疾、匆、顿、乍、遽。
表示动作行为或者状态的持续或正在进行,如:
方、正、犹、仍、永、久之、长、恒;
表示动作行为恰值某时或在某时发生,如:
适、会、属、恰、一时、时、随时。
(二)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常用于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所达到的各种程度。
常见的大致有以下几类:
1.表示程度高,如:
至、极、最;大、太;重、甚、痛、颇、酷、特。
2.表示程度在变化之中,如:
愈、益、弥、尤、又(有)、增。
这类副词主要表示程度的加深,有“(比较起来)更加……”或“(比现在)越来越……”的意思。
3.表示程度轻微,如:
少(音sh╫)、稍、差、略、微、仅。
这类副词有“稍微”、“稍稍”等意思。
4.表示程度正合适,如:
恰、恰恰、正。
5.表示程度差不多,如:
庶、庶几、殆、几。
这类副词大都有“几乎”、“大概”、“差不多”之类的意思。
(三)状态副词
状态副词的共同特点是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或方式。
此类副词很多,这里略举几例如下:
表隐秘,即动作行为是在暗地里或私下秘密进行。
如:
窃,间,潜,阴,暗,私,偷。
表坚决、认真,即施动者在发出动作时的态度是坚决的,或认真从事的。
如:
固,决,期,坚,断,誓,死,苦。
表徒劳、枉然。
如:
徒,空,虚,枉,素,白。
表轮流交替地进行。
如:
递,迭,相,更、更相,互,交、交相。
(四)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是指动作的发出者或接受者是全体还是个别,是多数还是少数,有时也指发出动作时是共同发出或各自分别发出的。
范围副词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1.表全体,总括,共同,多数。
表全体,总括。
如:
胜,悉,举,咸,皆,毕,都,殚。
表共同,即强调动作行为是若干主体共同发出的。
如:
偕,齐,胥,佥。
表数量多,即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广,但不强调是全体、全部,有“广泛地”、“大致”、“大都”等意思。
如:
广,率,多,相。
2.表单独,个别、分头。
表单独、仅仅,即仅限于某种情况,或表示与谓语有关的人或物范围之小,有“仅”、“只”“才”等意思。
如:
徒,鲜,仅,唯(惟、维),啻,止,特,独,才,只。
表个别、分头,即动作行为是各自或分头进行的。
如:
各,单,别。
(五)否定副词
表示否定或禁止,按作用可分为以下四类:
表叙述的否定。
它们大多表示对行为或状态的否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不是”、“没有”等。
如:
不,非,匪,弗,靡,末,墨,罔,未,亡(音“无”),无,否,毋,勿。
表禁戒的否定。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要”、“别”。
如:
莫,不,无,毋,勿,休,别。
表疑问的否定。
如:
不,否,未,无。
它们大多位于句末,且构成选择问句。
例: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假设的否定。
如:
非、否。
常用于表条件的假设从句中,有“如果没有……”、“如果不这样”等意思。
例: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六)推度副词
用以对事态、情况等的估计与测度。
可以分为大约推度与肯定推度两类。
表示对事态、情况的大约推度。
其中不少是表示一种模糊概念,含有“大约”、“大概”、“或许”、“可能”等意思。
如:
其,虑,略,约,大抵、大凡,将,可,盖。
表示对事态、行为的肯定推度或判断。
大致有“一定”、“确实”之类的意思。
如:
必,实,信,诚,判,定,真。
(七)判断副词
判断副词用在名词谓语前。
它们出现在判断句中,判断句的系词就常不出现,因而兼有系词的作用。
它们也可用在系词“为”、“是”前,起加强判断的作用。
如:
皆,诚,即,固,乃,必。
(八)连接副词
这类副词常在单、复句中表示前后两项的连接,但主要起修饰谓语的作用,一般不用在主语前,也不起并列的作用,因此是副词而不是连词。
分为两类:
在连接之中表示顺承,有“就”、“便”等意思,如:
乃,则,盖。
在连接之中表示转折,有“但”、“却”一类的意思,如:
乃,顾,还,但,却,反。
(九)劝令副词
这类副词主要是配合上下文义表示劝戒、祈求或命令语气。
如:
尚(要、希望等义),但(尽管、只管义),第(尽管、只管义),千万。
(十)谦敬副词
谦敬副词常用于下级对上级、臣属对皇帝、晚辈对长辈、或同辈之间表示尊敬的语言中。
对人用表敬副词,对己则用表谦副词。
表敬副词如:
幸,辱,惠,蒙,试,垂。
它们一般用来修饰动词谓语,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由别人发出的,从而表示对别人的动作行为的感激和尊重之情。
表谦副词如:
敢,请,窃,备,恭,谬,忝,伏,猥,敬,谨。
它们所修饰的动词大都代表说话者本人的动作行为。
八、介词
介词的作用是介绍,即把表示人、事物的结构介绍给表示活动变化、性质状态的结构,进行修饰、限制。
从语法上看,介词跟它介绍的成分所组成的介词结构,在句子中主要有三种功能:
用在谓语前作状语,用在谓语后作补语,少数介词结构还可以作定语。
按照介词所介绍的不同内容可以将介词分为以下几类:
1.引进与动作相关的时间。
如:
自,从;于,在,向;迄,至,到。
2.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对象。
如:
为、与、于、向、及、因、依、被。
3.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处所。
如:
于、於、乎、自、向、在、往、循。
4.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方式、条件、依据等。
如:
以、将、用、因、缘、循、凭。
5.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目的,含有“因为”或“为了”等意思。
如:
於、用、坐、因、为、以。
6.引进训告或言谈的内容。
这类用法的介词有“以”、“于”,其所在句的动词多为“告”、“语”、“言”、“训”等。
这些介词可以译为“把”或“用”等。
7.引进动作行为处置的对象。
如:
将、把。
九、连词
连词是在词、词组、分句、句子、句群之间起连接作用,表示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词。
连词自身不独立作句子的任何成分,也没有修饰作用。
连词所连接的各部分一般是同性质的,不连接不同性质的两个部分,这是连词和介词的主要区别。
常见的连词有:
并列连词,如:
与、及、又、而、和、兼、且;顺承连词,其作用在于表示所连接的前后两项在时间上的先后顺承,动作与目的、结果的关系,状语与谓语的关系等,如:
而、以、然后、既而、则、于是;转折连词,如:
而、则、乃、顾、抑、然、但、却;选择连词,如:
与、且、若、抑、宁;递进连词,如:
更、又、还、而且、况;让步连词,如:
虽、虽则、即、纵;因果连词,如:
则、以、故、是以、用、由、由是、所以;假设连词,如:
若、如、如若、苟、假、设、使、倘、令。
十、助词
古汉语的助词不多,主要分为作用不同的两类。
一类主要有“之”。
助词“之”主要有两种用法:
一是联系定语与中心语,使它们组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二是用在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此主谓结构独立成句的可能。
另一类有“所”、“者”,它们分别附在非名词词语的前面和后面,使它们变为名词性词语。
“者”字位于动词、形容词、短语或句子的后面,使它们变成以“者”结尾的名词性短语——者字词组,表示特定的人、事、物。
整个词组可译为“……的”、“……的人(事、物)”、“……的原因”等。
如:
“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所”总是位于动词或动词短语的前面,动词或动词短语前面只要有了“所”,就不在是动词性的了。
“所+动词(短语)”常常指该动作所代表的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即动作的受事。
如: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史记·陈涉世家》)
“所”和介词结合也可以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工具、方法、原因、处所、时间、手段或对象等。
最常见的是“所”与“以”结合,可译为“……的原因”、“用来……的(东西)”等。
如:
“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李斯《谏逐客书》)
所字词组又常和“者”字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所……者”的者字词组。
如:
“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十一、语气词
语气词是附着于某一句子、配合语调表示语气的重要的语法手段。
句子按照不同的语气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相应的,语气词也可以分为四类:
表陈述语气的语气词有:
也、矣、耳、而已、焉、其等。
表疑问语气的语气词有:
乎、与(欤)、邪(耶)、哉、岂、其、何、焉等。
表祈使语气的语气词有:
唯(惟、维)、请、其、来。
表感叹语气的语气词有:
哉、夫。
汉语不仅能表达各种各样的单一语气,而且还能够表达各种语气的复合。
语气复合的外在形式就是语气词的连用。
古汉语的语气词连用有两种情况:
各类语气内部的语气词连用;各类语气之间的语气词连用。
前者如:
也已、也已矣、而已矣、耳矣、焉耳。
后者如:
也与、也乎、矣乎、也哉、也夫、矣哉、矣夫、乎哉、也乎哉、也与哉。
语气词连用时,其重点在最后的语气上。
十二、叹词
叹词是表示感叹、呼应或首肯之声的词。
它们总是单独成句,从不与其他词组合。
常见的叹词有:
嗟、嗟乎、噫、嘻、呜呼、俞、诺。
十三、拟声词
拟声词是摹拟声音的词。
它具有形容词的许多功能,但不受副词的修饰。
如: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诗经·魏风·伐檀》)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杜甫《兵车行》)
词类的活用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有些词类改变了其基本的语法功能,充当了其他词类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这就是词类的活用。
古汉语中,词类的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名词活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一定的语法条件,比如:
两个名词连用,排除并列、偏正、同位和主谓关系后,那么,其中一个便是活用为动词,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名词的前面或后面用连词“而”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连接时,一般活用作动词;名词出现在充当补语的介词结构前,而其前又没有紧接动词,便活用作动词;副词“不”后面的名词。
当名词在一定的语法条件下活用作动词,就具备了动词的一些语法功能,同时产生相应的适合特定语境的行动性联想意义。
如:
以古非今者族。
(《史记·秦始皇本纪》)“族”在此为“灭族”,作谓语。
秦师遂东。
(《殽之战》)“东”在此为“向东进”之意,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
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左传·隐公元年》)“髓”意思为“挖地道”。
2.形容词活用做动词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语法条件有:
出现在名词之前,但不构成修饰性的偏正关系;助动词“可”、“能”、“足”、“欲”等后面的形容词;助词“所”后面的形容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就临时具备了动词的一些语法功能,而且在形容词原有的表性质、状态的意义之外临时产生出切合具体语境的行动性意义。
如: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
(《韩非子·说林下》)“小”为“削小”,“大”为“变大”。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墨子·兼爱上》)“慈”为“对……慈爱”的意思。
3.数词活用作动词
代词前面的数词经常活用作动词,助词“所”、助动词“能”、“可”、“欲”等后面的数词活用作动词。
能活用为动词的数词通常是指表数目多少的基数词。
数词动化后,可带宾语,也有不带宾语的。
如: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礼记·中庸》)“百”、“千”意思分别是“一百次地做”、“一千次地做”。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三”意思是“有三次”。
4.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
动词、形容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活用为名词,叫做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
动词、形容词名物化后,除具有名词的功能外,意义也有相应的变化。
如: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形容词“小”、“大”分指“小处”、“大处”。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动词“出”、“入”意思分别是“出产”、“收入”。
将军身披坚执锐。
(《史记·陈涉世家》)形容词“坚”、“锐”意思分别为“(坚硬的)铁甲”、“(锐利的)武器”。
古代汉语语法
(二)
常见句法
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古代汉语中的一些常见句式,从今天现代汉语的角度看去,变成了一些特殊句式。
掌握这些“特殊句式”,也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
一、判断句
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大都不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汉语 语法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