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专家文章.docx
- 文档编号:7457221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469.12KB
研修专家文章.docx
《研修专家文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修专家文章.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研修专家文章
推荐省级专家的一组文章
【编者按】:
集中研修期间,各位专家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发挥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
现集中选取部分专家的文章,以供老师们认真学习领会。
追求现代与传统教学基本功相融合
省级语文课程专家徐洁
随着社会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云计算、大数据等铺天盖地而来,多媒体、微课、慕课纷纷进入教师视野……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应被重新审视,以发现其变与不变的趋势、规律,这对于教育改革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是十分必要的。
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思考和回答。
一、新形势下当代教师要有“新基本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出:
“从新的和更加广泛的意义上讲,‘教育技术’是对教与学的全过程进行构思、实施和评估的系统方式,既包括技术的资源,又包括人的资源以及人机之间的交互关系,并以此来实现更有效的教育。
”
教育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利辅助手段,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强大助力,这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需要学习的新知识不断增多,如:
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与应用,包括信息搜集能力、课件应用与开发能力、微课程制作能力、网上交流能力等都是教师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成为现代教师需要掌握的“新基本功”。
现代技术对教育的支持与帮助是显而易见的。
微课程、课件等以其精美的动画、多彩的图案、完整的结构图等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生动,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变得多姿多彩且更加有效。
有老师联合攻关,以单元或相近知识内容为单位把微课程开发成系列,以文言文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学生的易错点为切入口,制作成十分钟左右的微课程,如,《文言文特殊句式之被动句》《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定语后置句》《文言文特殊句式之省略句》等,这既有利于聚焦问题,突破难点,又增加了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针对性,而且,大大为学生提供了便利条件,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调用资源学习。
基于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型人才的需要,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我国也正在推进教育技术发展进程,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提供服务。
在国家的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计算机考试作为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必考科目受到了应有重视。
各级各类培训部门也把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师资培训内容。
这次培训更是突显了教育技术改变教育教学工作这个主题。
二、传统教学基本功只能加强不能弱化
现代教育技术来势汹汹,传统教学基本功现状如何?
有一次,我做评委时,连续听了六节课,发现后五节课竟没有一位执教教师动用黑板,黑板上依然还是第一节课《百合花》的板书。
让人难免误以为课堂上正在学习的仍是茹志鹃的小说。
这种现象并不罕见,目睹多媒体独领风骚,声、光、电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所谓“生动课堂”,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的过度使用中迷失了学科方向,让人不得不作点“冷思考”,也不由得勾起了我对板书的怀念。
板书是最基本的教学辅助手段,是课堂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老师一手漂亮的钢笔字、粉笔字不仅能给学生美的享受,还可以美化教师形象,让老师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尊敬感。
新颖的板书简洁、形象,符合审美情趣。
板书的作用有很多,如:
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授课意图,规范教师的讲授思维,对知识的重点做精要总结,给学生学习的难点做注解,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让学生做笔记等。
教师可用简笔画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对教材理解得更透彻。
如:
讲古代以山之阳、水之阴为南,山之阴、水之阳为北时,学生难以理解。
教师随手画一座高山,山下有一条大河,山河的南面画一轮红日。
学生一看马上就理解了,能见到阳光的是山的南面和水的北岸,所以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亦然。
学生觉得很有趣。
板书设计是一门艺术,其作用是多媒体所不能取代的,屏幕显示的内容稍纵即逝,板书却是一节课中学生都能看到的,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板书作为传统教学手段并不代表着落后,更不是可有可无。
因此,有效利用现代技术,不能把传统教学基本功边缘化。
人们习惯上称传统教学基本功为“三字一话(画)”,即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或简笔画。
目前,教师的写字及简笔画能力尚没有列入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必考科目,没有被真正重视。
让老师们都做到笔画规范、字迹端正、不写错别字,能在黑板上作简笔画则很难。
笔者认为,无论技术多么先进,传统教学基本功只能加强不能弱化,这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
三、让现代与传统教学基本功深度融合
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基本功各自都有优势与不足,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无论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传统的“三字一话(画)”教学基本功都是教师的基本素养。
“三字一话(画)”或现代技术都是教学技术问题,教学技术的有效使用需仰仗教师的先进教育理念。
如果教育理念落后,即使使用再先进的教学技术,表现出来的教学行为都可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无论现代与传统,教师的师德水平都是教师基本功中的关键要素。
有的教师找来别人的课件,不加修改就在自己的课堂上应用,这是歪曲技术应用、师德不良的表现。
作为教师基本功之一的普通话水平应该受到高度重视,这是教师入职的必考科目,对语文老师的要求尤其高。
我所听的《桃花源记》一课,执教老师叫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学生读过之后,老师评价“读得太差了”,但并不指出学生差在哪里,自己也不范读,而是用多媒体播放了名家的配乐朗诵。
刚才读书的学生一直站着,满脸通红,无地自容。
语文教师普通话基本功在于不仅自己会读,还得会指导学生读,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维护学生的尊严,热情积极鼓励学生读好课文。
如果教师的信息技术提升了,而育人、教学能力却下降了,那么就走上了本末倒置之路。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如果这位老师既肯定学生朗读的优点,又充分利用好名家诵读,把名家朗诵作为优秀案例用作给学生进行解读与示范,指出学生朗读中的不足,让学生真正学会朗读,那么就是将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效结合,从而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归根结底是活生生的人的教育,教师的每一项基本功修炼都要面向培养人的目标,绝不可被技术所绑架。
无论现代教育技术多么发达先进,教育总是第一位的,技术不能凌驾于教育之上。
教学形式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因此,“互联网+教育”的说法不妨更改为“教育+互联网”,突出教育为本之意,如此,让教育教学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共生。
“微”风吹来,其力大哉
作者:
市级专家张备战
微课,近几年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在全球迅速走红,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微”风吹来,有何感受?
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面对一种新生事物,我们不能盲从,也不能武断地否定;我们一方面要从教育教学理念上进行反思和学习,一方面要利用现有的条件积极进行实践探索。
根据这一认识,我们不妨梳理一下微课可以带给我们的改变。
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微课的推广和应用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流程为:
教师课上讲授知识,学生课下通过练习内化知识。
有了微课,课堂教学流程变为:
学生课前通过微课学习知识,并通过练习内化知识;课堂上,教师解疑答惑,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教与学的方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称之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着眼于能力培养,提高了课堂效率。
当然,传统的课堂教学也重视学生的预习和自学,但“翻转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学生在微课的帮助下,可以及时解决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学生的自学情况通过微课平台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评价;三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从而实现按需学习。
同时微课可以实现优秀学习资源的共享,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主要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课前预习、课中讲解、课后巩固,节假日的自主学习,缺课学生的补课和异地学习,学习困难生的辅导,等等。
随着信息系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家庭条件的日益改变,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内在需求,微课必将成为课堂教学重要的辅助手段。
亲爱的老师们,借研修平台好好地研究一下微课吧,因为虽是“微“风,但其力大哉!
我们今天怎么用技术
专家团队徐思源
技术应用于教学,我们已经学了做了二十年,现状如何呢?
我的感觉是,态度各异,水平参差。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用不用,一是怎么用。
用不用,到今天还是有争议,特别是语文界。
还有人在大声疾呼,使用信息技术损害了语文教学,妨碍了生成,形成了“电灌”等等。
这实在是不了解技术,不会用技术的结果。
而且,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使用PPT等简单多媒体技术的问题了,还在骂PPT,多少有点可笑。
其实,今天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技术,离不开网络。
吃饭、穿衣、出行、联络、阅读,哪一样不是与网络密切联系的呢?
其实反对者自己往往也在网上浏览阅读、联络交流,甚至借助网络出行吃穿。
为什么一到教学,就一味反对呢?
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人类信息交流、文化传播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就好比纸张替代竹简一样伟大。
身在信息时代,拒绝信息技术,就好像要揪着自己的头发回到古代去一样可笑。
怎么用,我想有两点。
一是努力学习新技术,一是用巧用活老技术。
新技术,主要是网络应用。
现在网络应用条件越来越好,新工具越来越多,虽然学校教学条件不一定能对应,但作为老师,要关注新技术的出现,学习新技术的使用,尽可能多地应用在教学中。
比如大家都在做的微课程、网络思维学习工具TWT、思维导图,还有网络学习平台维基、维客,大家都在用的云盘、QQ、微信等等,也可以用在教学上。
技术更新是很快的,我们要常关注,勤学习,多应用。
老技术,就是我们用了多年的简单多媒体软件、博客、搜索引擎等等。
比如PPT、WORD文档等等。
那些反对技术的,诟病的多是PPT,其实PPT是完全可以做得灵活生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课堂生成的。
大家用来写文章的WORD文档,用来做语文课件也是相当简便灵活生动。
这些,我们在本次研修的课程中都有介绍,把老技术用巧用活,在缺少网络环境的学校教学中,同样可以让我们的课堂生动起来。
说到底,技术只是工具,关键是我们这些教书的人要有自己的理念,有对新事物不竭的好奇心和好学精神。
有理念,你就会主动思考用什么技术、怎么用技术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形成比较理想的语文教学。
有好奇心和好学精神,你就会不断学习新技术,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
教育教学的理念目标是确定的,技术是不断更新的。
我们要守住教育的理念,站稳教学的原点,不断学习新技术,让自己成为新时代的教师,积极建设新时代的语文。
抓住研修机遇着眼未来发展
——写给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老师们
作者:
省课程专家王继柏
在2015年的8月,山东省初中远程研修正式开始了,对于其他学科的老师来说,远程研修,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对于我们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老师们来说,我们都是新手。
虽然在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方面我们比其他学科的老师有优势,可能学的快、应用的也快,但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和深层次的思考是我们信息学科教师普遍缺少的,在今年第一阶段分散研修即将结束、集中研修马上开始的时候,我们初中信息专家组给大家一个忠告——抓住研修机遇着眼未来发展。
理论修养是基础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拓宽了受教育的渠道,实现优质教育的资源共享,从而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山东省2015年的远程研修主题就是技术改变教学,而信息技术“MOOCs与个性化学习”、“微课程及教学应用”、“电子书包与教学应用”“虚拟实验与未来教学”等等无一不是我们需要提升的理论基础。
我们应该抓住此次研修的契机,为我们未来的发展谋划。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手机、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和运用。
而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进行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专业知识是前提
作为我们信息技术学科的老师,今年的分散研修和集中研修中都有很大的关于技术应用的篇幅,尤其是集中研修中的选课内容中有丰富的技术学习的内容,可以说这些都是我们专业的知识基础,可能有很多的老师还不能熟练的应用,很多新技术和新信息都需要了解,蓦然回首间,才发现自己原来已经落伍了,再不学习将被时代的潮流所掩埋。
反思我们自己,对很多软件都停留在初步了解或者简单会用的基础上,根本谈不上熟悉,平时对知识的学习也存在贪多而不精的情况,这些都会制约自己的专业发展。
我们何不借助本次远程研修的机会深刻的学习和熟悉这些技术的运用,为我们自身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坚持不懈是保证
在往年的研修中,我们信息技术学科的老师都是为其他学科教师研修进行技术支持,可以说是配角,今年我们来了,我们也要当主角。
可能我们的研修比其他学科教师更精彩,因为我们有教育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基础,但是我们要认识到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是一项长远的工程,它并不应该在短期内就结束,它的精彩不是暂时的,我们要抓住本次研修的机遇,着眼于未来自身的发展,让精彩不断地在我们老师的身上闪现,让我们信息学科教师群体出现更多的能手、名师和专家,同时让我们这些信息技术学科老师们成为技术改变教学的排头兵。
最后,祝福今年参加研修的所有老师工作顺利,心想事成!
由“井底之蛙;孟母三迁”说课堂
临淄区教研室闫永洁市级专家
当今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是主旋律;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主线也是永恒的追求。
那么怎样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学生自主后的课堂老师做什么?
论述这两个问题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更不是简短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对于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常有这么两种观点:
一种是“萝卜炖萝卜,还是一锅萝卜”;也有的专家反对说“谁规定了非要萝卜炖牛肉,而不能萝卜炖萝卜。
”对于这两种观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都是对的,又都有欠缺。
没有任何“调料”的清汤寡水式“萝卜炖萝卜”,除了萝卜味不会有其它的味道;但是加入了合适“调料”、改变环境下的“萝卜炖萝卜”就不会只有一种“味道”。
试想,一群从没有见过天的“井底之蛙”在井底下讨论天有多大,再怎么讨论,天也就井口那么大。
即使这时,有一只从井口跳入的“井外之蛙”参与了讨论,说井外的天多么大,井底的青蛙因没有井外的体验,也不会相信的,最多会半信半疑。
假如这时有一双大手将井底的青蛙捧出井口,再让青蛙去讨论天,那就别有一番精彩。
这双大手就是老师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时的作用。
“孟母三迁”中的孟母在今天看来更是高明的“生本”教师,她的高明之处是:
不说教,变环境。
在课堂上,我们常见教师这样简单的布置:
“这个问题小组讨论一下。
那个问题小组交流一下。
”但是小组讨论、交流前,教师没有任何的学习情景创设与学习支架的搭建,完全“依靠”了学生,学生的讨论、交流好多时候是无效学习。
“长信宫灯”是小学美术《昨天,今天,明天》一课,让学生欣赏的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关于这件作品的教学可以有以下三种办法:
一是教师直接讲解这件作品的巧妙构思;二是教师布置前置作业,提前让学生上网或查找其它资料,搜集这件作品的信息,分析它的设计工艺及巧妙构思,课上小组反馈;三是教师不让学生预习,甚至是教科书也不让学生提前看,给学生讲这样一场景:
古代某明君,常秉烛夜读,但那时科学技术不发达,没有电,油灯的炭烟又重,污染室内空气。
请同学们给他设计一青铜灯具,既能照明又能清除炭烟。
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画草图;点评完学生作品后,再展示古人作品。
第一种办法是最传统的说教法,效果可想而知。
第二种办法似乎符和当前新课改的要求,但学生没有独立的思考、体验、感受,只是表述别人的分析资料,对作品的巧妙构思不会印象深刻,甚至不以为然。
第三种办法“欲知此事当躬行”,学生因有前面的独立思考、感受、尝试,面对古人的作品会恍然大悟,由衷的惊叹古代能工巧匠的设计与智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行为是需要学习者主题体验和内化的,学生“躬行”相当重要。
同样的还有《蛙声十里处山泉》、《深山藏古寺》等命题绘画的学习,也需要教师提前对学生屏蔽信息,让学生依命题提前尝试绘画,然后再让学生研讨大师的绘画,学生才能深刻感悟绘画作品的巧妙构思。
再如,《招贴画》的学习,也是不需要简单的让学生“合作、探究”招贴画的设计要领;而是一上课,教师提示“看吧”,无声的用PPT较快速度切换向学生展示的各类招贴画,然后,关掉PPT,问学生对哪幅印象最深?
为什么?
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对招贴画“色彩对比强烈,字体醒目简洁---”等设计要领已有深刻体验,教学水到渠成。
杜威有言,当孩子把手伸进火焰时还不是体验,当他的这个动作和他受到的疼痛联系起来这才是体验。
可见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前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启发、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搭建支架,绝不是“放羊式”的“萝卜炖萝卜”。
即使是“放羊”,也要给羊群找一水草丰美之地。
记得于春祥主任有句话“任何直指知识目标的教学行为都是不人道的”。
从生命生长的角度来论,违背生命生长的“高效”最终是会失败的。
个人生活的丰富性、经验的在场性,都影响着学习过程。
教师剪除了这些元素,为达目标的直接讲述、或没任何情境创设的“自主、合作、探究”,则必然低效;当课堂情境,与一部分人的生活场景或兴趣爱好“共振”时,则可能产生“优异”的学生;而当彼此无法“共振”,甚至相悖而行时,则产生了“糟糕”的学生。
当前我们课堂时常缺的就是捧起井底之蛙的这双创造教学情景的“手”,课堂就这么简单。
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工具,优化思想品德教学过程
省思想品德专家团队王有鹏
8月23日全天和8月24日上午,各位学员要学习《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方法篇的课程。
这一课程是本次集中研修的“重头戏”,包括三个模块:
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网络资源;运用信息技术工具优化教学过程;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完善学习评价。
在这三个模块中,“运用信息技术工具优化教学过程”又是重中之重。
下面就重点谈谈这一课程模块,希望对大家学习本模块有所帮助。
一、运用信息技术工具优化教学过程的现实意义
当前,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刘作忠教授概括为:
“教学资源以书本为主,缺乏多样化社会生活资源;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缺乏情景体验和问题探究;教学目标以知识为主,缺乏过程方法和价值观引导;教学效果以考试为主,缺乏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关注;教学关注点以教为主,缺乏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勇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力求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需要教师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工具,优化思想品德教学过程。
可见,运用信息技术工具优化教学过程,对思想品德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工具优化教学过程”模块的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模块的主要目的是,学习、理解和把握思想品德课学科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和策略,提高学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促使学员将信息技术工具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实现思想品德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要求学员了解、掌握信息技术(主要是微视频,思维导图,“TWT”创新思维工具)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策略;完成模块后的练习题;结合所学技术和方法,完成一份必须提交的作业——设计一份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自选内容,完成下学年度创课阶段的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并开发相关的数字资源,包括所用的图片、演示文稿、视频资源、问卷等等。
三、“运用信息技术工具优化教学过程”模块的主要内容
本模块主要内容有三个:
1.运用微视频、微课程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主要讲了三个策略方法:
第一,利用微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情感体验。
第二,利用微视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第三,利用微课程“翻转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思维导图工具促进师生的合作学习。
主要讲了三个策略方法:
第一,运用思维导图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归类整理。
第二,运用“概念图”促进学生对主要知识的理解掌握。
第三,运用思维导图课件改进教学流程。
3.运用“TWT”创新思维工具促进合作探究。
创新思维工具是一种免费的学习软件,其中包括排序工具、因果图工具,论证工具等。
师生借助这一工具可以开展辩论赛等活动,学生有理有节地分析论证,合作探究的实际效果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四、“运用信息技术工具优化教学过程”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教师分别在导入环节、新授环节和结束环节制作了三段微视频:
(一)导入环节
师:
这里是梦想星搭档的舞台,我们不但能看到明星的精彩表演,还能为你梦想成真插上隐形的翅膀。
今天梦想星搭档的主角是我们同学们,那搭档是谁呢?
请同学们根据名片“猜猜看我是谁?
”(呈现下面课件)
师: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刘伟的首场演出。
(播放微视频)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激动的尖叫声,祝贺刘伟成功夺冠。
结合他的名片,谈谈你的想法或感触。
师:
决定命运的不是一个人的遭遇,而是在遭遇面前是否具有不畏艰难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它们,才是我们命运的真正主宰。
(展示课题)
在这里,教师借助微视频,实现了课堂导入的精彩:
第一,把普通的课堂变成了“梦想星搭档的舞台”,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不是直接让搭档刘伟出场,而是采取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猜猜看我是谁?
”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新授环节
师:
自从刘伟决定学钢琴,不知有多少次迎着冷眼与嘲笑,但他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
(根据下列材料制作微视频并播放,然后提出问题)
材料一:
19岁时,成绩优异的刘伟不顾家人劝阻,决定放弃高考,选择音乐。
没有双臂弹钢琴谈何容易?
但执着的刘伟坚持梦想,他说:
“没有手,用脚一样能弹琴。
”仅用三天时间学会弹奏名曲《雪绒花》。
练琴的艰辛超乎了常人的想象。
他每天练习七八个小时,从不用家长监督。
练得腰酸背疼,双脚抽筋,脚趾磨出了血泡。
三年后,他的钢琴水平达到了专业七级。
材料二:
刘伟到一家私立音乐学院,想入学就读时,校长的回应是:
刘伟进我们学校学音乐只能是影响校容。
刘伟对校长的回应是:
“谢谢你这么歧视我,我会让你看看我是怎么做的。
”在他参加《快乐男声》预选赛表演不到一半时,评委就不耐烦地打断了演奏:
“我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眼前的天空会出现5个字:
多大点事啊。
”最终,刘伟取得了《中国达人秀》总决赛冠军。
提问:
1.材料中,刘伟的坚强表现在哪些方面?
这对实现人生目标和克服困难起到怎样的作用?
2.面对冷眼与嘲笑,假如是你,你可能会怎样做?
在这里,学生在欣赏微视频的过程中,激发出对刘伟的感动、敬佩之情,同时也联系生活中的自己,树立自信,增强了情感教育效果;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还有助于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构建知识、加深理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环节
师:
让我们再次掌声欢迎刘伟(播放微视频:
刘伟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梁祝》)
在这里,通过播放该视频,展示刘伟的成就,进一步激发对刘伟的敬佩之情,更让学生明白,坚强的意志对人生意义重大,初步达成本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感目标,感受有梦想就有动力,有努力就有可能,所以,要付出行动,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总之,本课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借助微视频,较好地优化了思想品德教学过程,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微课”在新教育背景下的地位与作用
肖志国省专家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现代教育随着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时代到来,移动学习、微型学习、网络学习等新型学习理念必将引领教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研修 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