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本面分析的主要内容.docx
- 文档编号:7455032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47.56KB
股票基本面分析的主要内容.docx
《股票基本面分析的主要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票基本面分析的主要内容.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股票基本面分析的主要内容
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对股价的影响
“行业”一词众所周知且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但是很难也从没有人给它下过一个确切的定义。
这里只介绍行业的一般定义:
行业是指作为现代社会中基本经济单位的企业,由于其劳动对象或生产活动方式的不同,生产的产品或所提供的劳务的性质、特点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同而形成的产业类别。
这就是说,行业是由一群企业组成的,这些企业由于其产品或劳务的高度可相互替代性而彼此紧密联合在一起,并且由于产品替代性的差异而与其它的企业群体相区别。
分析上市公司所属的行业与股票价格变化关系的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它是国民经济形势分析的具体化。
我们在分析国民经济形势时,根据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可以知道或预测某个时期整个国民经济的状况。
但是整个经济的状况与构成经济总体与各个行业的状况并非完全吻合。
当整个经济形势好时,只能说明大部分行业的形势较好,而不是每个行业都好;反之,经济整体形势恶化,则可能是大多数行业面临困境,而可能某些行业的发展仍然较好。
分析国民经济形势也不能知道某个行业的兴衰发展情况,不能反映产业结构的调整。
例如,一个世纪前,美国的铁路处于鼎盛时期,铁路股票炙手可热。
但是在今天,约有一半以上的美国人没有坐过火车,铁路股票已不能再引起人们的兴趣。
相反,过去被人们冷落的高新技术产业如计算机、移动式电话等行业的股票现在已是门庭若市。
这些说明,只有进行行业分析,我们才能更加明确地知道某个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它所处的行业生命周期的位置,并据此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如果只进行国民经济形势分析,那么我们顶多只能了解某个行业的笼统的、模糊的轮廊。
其次,进行行业分析可以为更好地进行企业分析奠定基础。
前面已经说过,行业是由许多同类企业构成的群体。
如果我们只进行企业分析,则虽然我们可以知道某个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但不能知道其他同类企业的状况,无法通过横向比较知道目前企业在同行业中的位置。
而这在充满着高度竞争的现代经济中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行业所处生命周期的位置制约着或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汽车诞生以前,欧美的马车制造业曾经是何等的辉煌,然而时至今日,连汽车业都已进入生命周期中的稳定期了。
这说明,如果某个行业已处于衰退期,则属于这个行业中的企业,不管其资产多么雄厚,经营管理能力多么强,都不能摆脱其阴暗的前景。
现在还有谁愿意去大规模投资于马车生产呢投资者在考虑新投资时,不能投资到那些快要没落和淘汰的“夕阳”行业。
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不能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而要分析和判断企业所属的行业是处于初创期、成长期,还是稳定期或衰退期,绝对不能购买那些属于衰退期的行业股票。
上市公司产品分析
1产品的竞争能力分析
(1)成本优势
成本优势是指公司的产品依靠低成本获得高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很多行业中,成本优势是决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企业一般通过规模经济、专有技术、优惠的原材料和低廉的劳动力实现成本优势。
由资本的集中程度而决定的规模效益是决定公司生产成本的基本因素。
当企业达到一定的资本投入或生产能力时,根据规模经济的理论,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将会得到有效降低。
对公司技术水平的评价可分为评价技术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两类。
技术硬件部分如:
机械设备、单机或成套设备;软件部分如:
生产工艺技术、工业产权、专利设备制造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具备了何等的生产能力和达到什么样的生产规模,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如何等。
另外,企业如拥有较多的技术人员,就有可能生产出质优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
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则应考虑公司的原料来源以及公司的生产企业所处的地区。
取得了成本优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便处于优势地位,意味着企业在竞争对手失去利润时仍有利可图,亏本的危险较小;同时,低成本的优势,也使其他想利用价格竞争的企业有所顾忌,成为价格竞争的抑制力。
(2)技术优势
企业的技术优势是指企业拥有的比同行业其他竞争对手更强的技术实力及其研究与开发新产品的能力。
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生产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上。
在现代经济中,企业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能力是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此,任何企业,一般都确定了占销售额一定比例的研究开发费用,这一比例的高低往往能决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
产品的创新包括研制出新的核心技术,开发出新一代产品;研究出新的工艺,降低现有的生产成本;根据细分市场进行产品细分。
技术创新,不仅包括产品技术,还包括创新人才,因为技术资源本身就包括人才资源。
现在大多数上市公司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引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先抢占智力资本的制高点,谁就具有决胜的把握。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高智能、高创造力的高级创新人才,实施创新人才战略,是上市公司竞争制胜的务本之举,具有技术优势的上市公司往往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3)质量优势
质量优势是指公司的产品以高于其他公司同类产品的质量赢得市场,从而取得竞争优势。
由于公司技术能力及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差别,不同公司间相同产品的质量是有差别的。
消费者在进行购买选择时,虽然有很多因素会影响他们的购买倾向,但是产品的质量始终是影响他们购买倾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质量是产品信誉的保证,质量好的产品会给消费者带来信任感。
严格管理,不断提高公司产品的质量,是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具有产品质量优势的上市公司往往在该行业占据领先地位。
2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分析公司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在衡量公司产品竞争力问题上占有重要地位,通常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其一,公司产品销售市场的地域分布情况。
从这一角度可将公司的销售市场划分为地区型、全国型和世界范围型。
销售市场地域的范围能大致地估计一个公司的经营能力和实力。
其二,公司产品在同类产品市场上的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是对公司的实力和经营能力的较精确的估计。
市场占有率是指一个公司的产品销售量占该类产品整个市场销售总量的比例。
市场占有率越高,表示公司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越强,公司的销售和利润水平越好、越稳定。
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是利润之源。
效益好并能长期存在的公司市场占有率必然是长期稳定并呈增长趋势的。
不断地开拓进取,挖掘现有市场潜力,不断进军新的市场,是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主要手段。
3品牌战略
品牌是一个商品名称和商标的总称,它可以用来辨别一个卖者或卖者集团的货物或劳务,以便同竞争者的产品相区别。
一个品牌不仅是一种产品的标识,而且是产品质量、性能、满足消费者效用的可靠程度的综合体现。
品牌竞争是产品竞争的深化和延伸。
当产业发展进入成熟阶段,产业竞争充分展开时,品牌就成为产品及企业竞争力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品牌具有产品所不具有的开拓市场的多种功能:
一是品牌具有创造市场的功能;二是品牌具有联合市场的功能;三是品牌具有巩固市场的功能。
以品牌为开路先锋,为作战利器,不断攻破市场壁垒,从而实现迅猛发展的目标,是国内外很多知名大企业行之有效的措施。
效益好的上市公司,大多都有自己的品牌和名牌战略。
品牌战略不仅能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而且能够利用品牌进行收购兼并。
上市公司所属区位对股价的影响
区位,或者说经济区位,是指地理范畴上的经济增长带或经济增长点及其辐射范围。
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国的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区等就是经济区位的例子。
经济区位兴起与发展将极大地带动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
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与区位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处在经济区位内的上市公司,一般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因为我们对上市公司进行区位分析,就是将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与区位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通过分析上市公司所在区位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产业政策、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来考察上市公司发展的优势和后劲,确定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前景,以鉴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具体来讲,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上市公司的区位分析:
1区位内的自然和基础条件
自然和基础条件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交通、通信设施等,它们在区位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对区位内的上市公司的发展起着重要的限制和促进作用。
分析区位内的自然条件和基础条件,有利于分析本区位内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
如果上市公司所从事的行业与当地的自然和基础条件不符,公司的发展就可能受到很大的制约。
如在水资源稀缺的内陆地区从事大量耗水的工业项目,其项目的前景就难以乐观。
2区位内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其他相关的经济支持
为了进一步促进区位经济的发展,当地政府一般都相应地制定了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提出相应的产业政策,确定了区位优先发展和扶持的产业,并给予相应的财政、信贷及税收等诸多方面的优惠措施。
这些措施有利于引导和推动相应产业的发展,相关产业内的公司将因此受益。
如果区位内的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符合当地政府的产业政策,一般会获得诸多政策支持,对上市公司本身的进一步发展有利。
3区位内的比较优势和特色
所谓特色,是区位间比较的结果,指本区位经济与区位外经济的联系和互补性、龙头作用及其发展活力与潜力的比较优势。
它包括区位的经济发展环境、条件与水平、经济发展现状等方面有别于其他区位的特色。
特色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优势,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本区位的经济,无疑在经济发展中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
比如某区位在电脑软件或硬件方面,或在汽车工业方面已经形成了优势和特色,那么该区位内的相关上市公司,在同等条件下,比其他区位主营相同的上市公司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空间,因为该区位的配套服务齐全、相关人才集聚、信息流和物流都更为顺畅便捷。
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能力分析
1公司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分析
所谓素质,是指一个人的品质、性格、学识、能力、体质等方面特性的总和。
在现代企业里,管理人员不仅担负着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管理职能,而且从不同角度和方面负责或参与对各类非管理人员的选择、使用与培训工作。
因此,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决定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日益复杂,对公司管理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在一定意义上,是否有卓越的企业管理人员和管理人员集团,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成败。
显然,才智平庸、软弱无能者是无法担当起有效管理企业的重任的。
所以,现代企业管理职能客观上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具有相应的良好素质。
换言之,良好的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提高管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是指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品质、素养和能力,它是选拔管理人员担任相应职务的依据和标准,也是决定管理者工作效能的先决条件。
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分析是公司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而言,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如下素质:
(1)从事管理工作的愿望
企业管理是组织、引导和影响他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专业性工作,胜任这一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从事管理工作的愿望。
只有那些具有影响他人的强烈愿望,并能从管理工作中获得乐趣、真正得到满足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之,倘若没有从事管理工作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愿望,个人就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探索管理活动的规律性和方法,亦缺乏做好管理工作的动力,不可能致力于提高他人的工作效率,难以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2)专业技术能力
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处理专门业务技术问题的能力,包括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能够从事专业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够熟练运用专业工具和方法等。
这是由于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不论是综合性管理亦或职能管理,
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
如计划管理要求掌握制定计划的基本方法和各项经济指标的内在联系,能够综合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善于运用有关计算工具和预测方法。
要胜任计划管理工作,就必须具备上述专业能力。
因此,管理人员应当是所从事管理工作的专家。
此外,就管理对象的业务活动而言,管理人员虽然不一定直接从事具体的技术操作,但必须精通有关业务技术特点,否则就无法对业务活动出现的问题作出准确判断,也不可能从技术上给下级职工以正确指导,这会使管理人员的影响力和工作效能受到很大限制。
(3)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
管理人员能否有效影响和激发他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决定于企业组织赋予管理者个人的职权大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影响力。
而构成影响力的主要因素是管理者的道德品质修养,包括思想品德、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性格气质等方面。
管理者只有具备能对他人起到榜样、楷模作用的道德品质修养,才能赢得被管理者的尊敬和信赖,建立起威信和威望,使之自觉接受管理者的影响,提高管理工作的效果;反之,管理人员如果不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甚至低于一般规范,则非但无法正常行使职权,反而会抵消管理工作中其他推动力的作用,影响下级工作的积极性。
(4)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这是从事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在企业组织中,管理人员通常担负着带领和推动某一部门、环节的若干个人或群体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职责,因此,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按照分工协作的要求合理分配人员,布置工作任务,调节工作进程,将计划目标转化为每个员工的实际行动,促进生产经营过程连续有序地稳定进行。
不仅如此,为了充分发挥协作劳动的集体力量,适应企业内外联系日益复杂的要求,管理人员应成为有效的协调者,善于协调工作群体内部各个成员之间以及部门内各工作群体之间的关系,鼓励职工与群体发挥合作精神,创造和谐融洽的组织气氛;同时要善于处理与企业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社会集团及个人的关系,妥善化解矛盾,避免冲突和纠纷,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各界公众的理解、信任、合作与支持,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综合能力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物质与人才转换的开放系统,生产经营过程具有明显的动态性质,即需要随时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和调整。
与这一状况相适应,管理工作经常面对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管理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为此,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之所在,迅速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措施和途径,善于讲求方式方法和处理技巧,使得问题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决策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管理中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面临的非程序性、非规范化问题越来越多,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决策能力,要善于在全面收集、整理信息的基础上,准确判断,大胆拍板,从各种备选方案中果断地选择最优方案,并将决策方案付诸实施。
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所需要的能力构成也有所不同。
一般说来,专业技术能力对基层管理人员显得比较重要,中层管理人员次之,高层管理人员则不需要太强的专业技术能力。
基层管理者日常管理工作中面对的大量问题是技术问题,必须有熟练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胜任。
综合能力对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因为高层管理者承担企业重大战略决策、协调内外环境平衡的职能,专业问题可以委托职能部门的参谋人员去解决,但是最终的决策必须由自己承担。
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对每个管理层次都很重要,但不同管理层次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类型有所不同。
基层管理者需要协调基层操作人员工作协作、配合方面的能力;中层管理人员既要协调上级和下级单位之间的关系,也要承担大量的横向协调职能;高层管理人员主要承担企业外部关系的协调职能,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公司管理风格及经营理念分析
管理风格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所一贯坚持的原则、目标及方式等方面的总称。
经营理念是企业发展一贯坚持的一种核心思想,是公司员工坚守的基本信条,也是企业制定战略目标及实施战术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依据。
一个企业不必追求“宏伟的”理念,而应建立一个切合自身实际的,并能贯彻渗透下去的理念体系。
经营理念往往是管理风格形成的前提。
一般而言,公司的管理风格和经营理念有稳健型和创新型两种。
稳健型公司的特点是在管理风格和经营理念上以稳健原则为核心,一般不会轻易改变业已形成的管理和经营模式。
因为成熟模式是企业内部经过各方面反复探索、学习、调整和适应才形成的,意味着企业的发展达到了较理想的状态。
奉行稳健型原则的公司的发展一般较为平稳,大起大落的情况较少,但是由于不太愿意从事风险较高的经营活动,公司较难获得超额利润,跳跃式增长的可能性较小,而且有时由于过于稳健,会丧失大发展的良机。
稳健并不排斥创新,由于企业面临的生存发展环境在不断变化之中,企业也需要在坚持稳健的原则下不断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策略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如果排斥创新的话,稳健型的公司也可能会遭到失败。
创新型公司的特点是管理风格和经营理念上以创新为核心,公司在经营活动中的开拓能力较强。
创新型的管理风格是此类公司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关键。
管理创新是指管理人员借助于系统的观点,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方式,以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综合效益的不断提高,达到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综合效益,具有动态反馈机制的全过程管理目的。
管理创新应贯穿于企业管理系统的各环节,包括经营理念、战略决策、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管理技术和人力资源开发等各方面,这些也是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创新型企业依靠自己的开拓创造,有可能在行业中率先崛起,获得超常规的发展;但创新并不意味着企业的发展一定能够获得成功,有时实行的一些冒进式的发展战略也有可能迅速导致企业的失败。
分析公司的管理风格可以跳过现有的财务指标来预测公司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分析公司的经营理念则可据以判断公司管理层制定何种公司发展战略。
3公司业务人员素质和创新能力分析
公司业务人员的素质也会对公司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作为公司的员工,公司业务人员应该具有如下的素质:
熟悉自己从事的业务,必要的专业技术能力,对企业的忠诚度,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等等。
具有以上这些基本素质的公司业务人员,才有可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有可能贯彻落实公司的各项管理措施以及完成公司的各项经营业务,才有可能把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当今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不少高科技公司依靠提高产品和技术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加快新产品开发,公司业绩实现持续增长。
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一个方面,其他还有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
管理创新则是产品、技术和市场创新的基础。
在进取型的公司管理风格下,还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公司业务人员,如技术创新、新产品的开发必须要由技术开发人员来完成,而市场创新的信息获得和创新方式则不可缺少市场营销人员的努力。
因此,公司业务人员的素质,包括进取意识和业务技能也是公司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
对员工的素质进行分析可以判断该公司发展的持久力和创新能力。
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
1公司经营战略分析
经营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的变化与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它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经营范围的科学规定,同时又是制定规划(计划)的基础。
经营战略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使命的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经营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地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
经营战略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性质,它从宏观上规定了公司的成长方向、成长速度及其实现方式。
由于经营战略决策直接牵涉到企业的未来发展,其决策对象是复杂的,所面对的问题常常是突发性的、难以预料的。
因此,对公司经营战略的评价比较困难,难以标准化。
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通过公开传媒资料、调查走访等途径了解公司的经营战略,特别是注意公司是否有明确、统一的经营战略。
(2)考察和评估公司高级管理层的稳定性及其对公司经营战略的可能影响。
(3)公司的投资项目、财力资源、研究创新、人力资源等是否适应公司经营战略的要求。
(4)在公司所处行业市场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公司的竞争地位,是行业领先者、挑战者,还是追随者,公司与之相对应的经营战略是否适当。
(5)结合公司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分析和评估公司的产品策略是专业化还是多元化。
(6)分析和评估公司的竞争战略是成本领先、别具一格,还是集中一点。
2公司规模变动特征及扩张潜力分析
公司规模变动特征和扩张潜力一般与其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市场结构、经营战略密切相关,它是从微观方面具体考察公司的成长性。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公司规模的扩张是由供给推动还是由市场需求拉动,是通过公司的产品创造市场需求还是生产产品去满足市场需求,是依靠技术进步还是依靠其他生产要素,等等,以此找出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2)纵向比较公司历年的销售、利润、资产规模等数据,把握公司的发展趋势,是加速发展、稳步扩张还是停滞不前。
(3)将公司销售、利润、资产规模等数据及其增长率与行业平均水平及主要竞争对手的数据进行比较,了解其行业地位的变化。
(4)分析预测公司主要产品的市场前景及公司未来的市场份额。
对公司的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并预测其销售和利润水平。
(5)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公司的投资和筹资潜力。
企业的资产重组与兼并
资产重组作为企业资本经营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热点。
据统计,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中,实施或拟实施的购并、股权转让、资产置换等形式的资产重组公司占五分之一强,并有进一步蔓延扩展之势。
在中国资本市场深化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资产重组是企业资产(主要是存量资产)优化组合、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必然选择。
党的十五大提出“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的战略部署,为大规模的资产重组指明了方向。
在一个拥有健全市场机制、完备法律体系、良好社会保障环境的社会经济中,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可以壮大自身实力,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1)与企业自身积累相比,企业购并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实现生产集中和经营规模化;
(2)有利于减少同一产品的行业内过度竞争,提高产业组织效率;
(3)与新建一个企业相比,企业购并可以减少资本支出;
(4)有利于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优势淘汰劣势产品,加强支柱产业形成,促进产品结构的调整
(5)可以实现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可以实现国有资产的战略性重组,使国有资本的行业分布更为合理。
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类型:
1、大型非上市公司入驻小型上市公司。
实质上这是一种“借壳上市”或“买壳上市”。
在目前条件下,由于受上市额度和上市节奏的限制,上市公司作为一个“壳资源”是非常稀缺的。
这一类的买方大多实力雄厚,如中远(上海)置业、天津泰达、深圳粤海,而被控方则业绩较差,最高每股收益不到0.1元,而且股本较小,流通股不超过5000万股,股权结构较分散或国家股、法人股的股东占绝对地位。
2、上市公司内部资产重组或资产置换。
一些上市公司业绩不佳,但又不愿出让股权交出控股权,为了利用“壳”的融资功能,只好借此法以提高业绩,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增资配股的条件。
采用此法的公司一般规模较大,资产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还靠一个更大的母公司。
因此,通过资产剥离和资产置换,将一些不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股票 基本面 分析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