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文档编号:7452847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262.89KB
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大纲.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大纲
内蒙古财经大学
《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China'sForeignTradeOutline
课程号:
920319
制定单位:
商务学院
执笔人:
杨文兰
审核人:
申秀清
制定(修订)时间:
2012年7月
《中国对外贸易》课程说明
一、课程概述
中国对外贸易是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课,属于区域部门经济学范畴。
本课程主要研究的内容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与改革,重点介绍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基本实践和基本知识。
另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被认为是继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革命,因此,本课对WTO的基本内容、基本规则进行详细阐述,使学生熟悉新的“游戏规则”,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体制及新条件下遇到的问题(如贸易摩擦)等内容进行研究,最终使学生对于新环境下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加深认识。
二、课程的性质
国际贸易与商务英语的专业主干课程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以下专业素质:
1、了解这一学科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对WTO各协议条款及规章制度的历史产生背景以及发展的历程能从正确的角度进行阐述。
2、通过所学课程,能对我国“入世”后贸易的发展状况进行简单的分析。
3、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国际贸易及其它相关经济课程增加知识的储备量。
4、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养成以下非专业素质:
(1)培养敏锐的洞察力。
(2)勤于思考的精神。
(3)培养国际化意识
四、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
国际贸易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大学三年级学习
五、开课学期
第五学期
六、课程的总学时和学分
36学时2学分
七、先修课程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
八、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限选课程,它是其他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知识的补充与延伸,同时是国贸基础理论、政策在中国实际情况下的现实表现与应用。
九、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
1、老师课堂讲授为主,并辅以课后作业与专题小论文形式。
2、师生互动,学生讨论、提问,教师点评、回答。
3、对于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具有探讨性的问题,采取学生分组辩论的形式。
一十、课程考试方式与课程评定
闭卷、
考试+平时成绩(考勤、作业、课堂表现、讨论、小测验)
十一、课程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黄晓玲、宋沛编著《中国对外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徐复《中国对外贸易》,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王平、钱学锋《WTO与中国对外贸易》,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5
李大雁,《WTO知识学习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
韩立余,《世界贸易组织(WTO)案例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十二、参考资料
1、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4)。
2、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于学及赋税原理》,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4)。
3、托马斯、孟: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4)。
4、李斯特: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4)。
5、俄林:
《域际和国际贸易》,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4)。
6、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4)。
7、陈同仇、张锡嘏:
《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
8、李滋植、王绍媛:
《国际贸易》,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9、唐海燕:
《国际贸易》,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年。
学时分配表
章、节
学时数
讲课学时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习题课
其它
第一章(共3节)
2
第二章(共4节)
2
第三章(共3节)
8
第四章(共5节)
3
第五章(共3节)
2
第六章(共4节)
2
第七章(共4节)
2
第八章(共5节)
2
第九章(共3节)
2
第十章(共4节)
2
第十一章(共3节)
2
第十二章(共3节)
2
第十三章(共2节)
2
总复习
1
课程总学时数
34
课程分数
第一章导论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了解对外贸易基本概念、对外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基本特征。
掌握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体制和贸易体制发生的重大变化。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与发展阶段应当是本章学习中掌握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中国对外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中国对外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一、对外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
(一)有关对外贸易的基本概念
(二)对外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
二、中国封建社会对外贸易
(一)西汉时期
(二)唐朝的对外贸易
(三)宋朝对外贸易
(四)明朝对外贸易
(五)清朝的对外贸易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
(一)1840—1937年。
(二)1937—1949年。
第二节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
一、1949年—1978年的对外贸易
(一)对外贸易的建立
(二)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对外贸易(1979-2000)
(一)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二)贸易顺差逐年扩大.
(三)外贸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增长率
(四)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显著提高
(五)国民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存度较高
(六)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七)进出口市场不断扩展
(八)对外贸易方式多样化
(九)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
(十)沿海地区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基地
三、加入WTO以后的中国对外贸易(2002年以后)
(一)高速增长阶段(2001-2008)
(二)世界性金融危机以后的阶段(2008-至今)
四、影响和制约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
第三节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一、对外开放概述
(一)概念
(二)对外开放的内容
(三)对外开放的方向
二、中国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
(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
(二)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步骤
(三)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要点
三、中国对周边国家地区的开放
(一)东北开放带
(二)西北开放带
(三)西南开放带
四、中国的沿江开放和内地开放
五、西部大开发和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
(一)西部大开发的提出
(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
(三)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
思考题
1、对外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
2、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
3、什么是“沿江开放”和“沿边开放”?
我国沿边开放中重点建设了几个沿江开放带?
第二章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主要学习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深刻理解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熟悉国际分工理论。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贸易理论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
(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四)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发展对外贸易
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对外贸易
(一)科学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与对外贸易具体要求
第二节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对外贸易在中国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
(一)对外贸易在社会再生产中处于特定的中介地位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处于辅助地位
(三)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一)促进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
(二)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
(三)促进经济增长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四)提高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五)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
(六)增加劳动就业的机会
(七)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
第三节西方经济学家有关国际贸易的理论(略)
思考题
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说这一理论是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理论依据?
2、改革开放前后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分别处于何种地位?
为什么?
3、为什么说对外贸易在社会再生产中处于特定中介地位?
为什么?
第三章WTO和中国对外贸易改革与发展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主要学习有关WTO的基本知识和国际规则,研究中国加入WTO的战略意义、掌握中国加入WTO的谈判进程以及基本原则。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中国加入WTO的基本义务、权利及基本承诺
第一节GATT概述
一、GATT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产生背景
(二)GATT的产生
(三)近半个世纪“临时适用”的协议
二、GATT的成果与局限性
(一)成果
(二)局限性
第二节WTO
一、产生背景
二、《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构成
三、WTO的宗旨
(一)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
(二)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度稳定增长
(三)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五)保证发展中国家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六)建立更加完善、更有活力的和更持久的多边贸易制度。
四、WTO原则和例外
(一)非歧视原则
(二)贸易自由化原则
(三)一般禁止使用数量限制原则
(四)公平竞争原则(反对不公平贸易原则)
(五)允许正当保护的原则
(六)地区贸易原则
(七)透明度原则
(八)豁免和紧急行动原则
五、机构
六、职能
(一)实施和管理协议
(二)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
(三)解决成员方之间的贸易争端
(四)审议各成员的贸易政策
(五)与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
(六)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七、WTO争端解决机制(DSB)
(一)产生
(二)争端解决机构——DSB
(三)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
(四)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的基本程序
八、WTO的贸易政策评审机制(TPRM)
(一)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含义与目的
(二)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产生及要点
(三)国别审议的程序
(四)对世界贸易环境的评议
(五)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作用
(六)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的贸易政策的审议
第三节WTO的业绩和作用
一、第一届部长级会议:
新加坡会议
二、第二届部长级会议:
日内瓦会议
三、第三届部长级会议:
西雅图会议
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
多哈会议
五、第五届部长级会议:
坎昆会议
六、第六届部长级会议:
香港会议
第四节中国与WTO
一、中国入世谈判历程
二、中国入世的法律文件概览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WTO”议定书》
四、基本权利
(一)全面参与多边贸易体制
(二)享受非歧视待遇
(三)享受发展中国家权利
(四)获得市场开放和法规修改的过渡期
(五)保留国营贸易体制,世界贸易组织允许通过谈判保留进口国营贸易。
(六)对国内产业提供必要的支持
(七)维持国家定价
(八)保留征收出口税的权利
(九)保留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法定检验的权利
(十)有条件、有步骤地开放服务贸易领域并进行管理和审批。
三、基本义务
(一)遵守非歧视原则
(二)贸易政策统一实施
(三)确保贸易政策透明度
(四)为当事人提供司法审议的机会
(五)逐步放开外贸经营权
(六)逐步取消非关税措施
(七)不再实行出口补贴
(八)实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
(九)以折中方式处理反倾销反补贴条款可比价格
(十)接受特殊保障条款
(十一)接受过渡性审议
四、基本承诺
(一)逐步降低关税
(二)逐步开放服务市场
思考题
1、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相比有哪些特点?
2、中国贸易政策是怎样与WTO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
3、中国为加入WTO对经济贸易体制进行了哪些重大改革?
第四章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对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状况进行总体分析,通过对进出口贸易进行总体态势、商品结构、地区结构、贸易差额分析,总体了解中国货物贸易的发展情况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大经贸战略、以质取胜战略以及市场多元化战略
第一节货物进出口贸易概述
一、货物贸易的含义和特点
(一)货物贸易的含义
(二)货物贸易的特点
二、货物贸易的统计指标
(一)货物进出口贸易规模统计
(二)货物贸易的商品结构
(三)货物贸易的地区结构
(四)贸易差额
(五)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六)对外贸易依存度
三、货物贸易的分类
(一)一般贸易
(二)加工贸易
(三)其他灵活的贸易方式
四、有关货物贸易的国际规则和法律法规
(一)有关非关税壁垒的协议
(二)规范特定产品的多边贸易规则
(三)保护国内产业的有关协议
(四)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
第二节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的综合分析
一、中国货物贸易的发展阶段
(一)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
(二)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的快速增长阶段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的高速增长阶段
二、中国货物贸易发展的综合分析
(一)增长态势分析
(二)贸易差额的态势分析
(三)商品结构的态势分析
(四)市场结构的态势分析
三、中国货物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贸易扩张主要是数量扩张型增长
(二)较高的出口依存度和不断恶化的贸易条件
(三)贸易方式不合理
(四)产品结构不合理
第三节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一、我国制定对外贸易总体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
(一)我国制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二)指导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二、我国货物贸易发展的总体规划
(一)1980年制定的战略目标
(二)1980年制定的战略目标
(三)2001年中国对货物进出口贸易制定的新的发展战略规划
三、大经贸战略
(一)大经贸战略的基本含义
(二)大经贸战略的内容
(三)大经贸战略的目标
第四节出口贸易(货物)战略
一、出口商品战略
(一)出口商品战略的提出与演变
(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二、市场多元化战略
(一)我国目前出口市场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市场多元化的基本内容
三、以质取胜战略
(一)以质取胜战略的提出
(二)以质取胜战略的内涵
(三)以质量取胜战略的重要意义
第五节进口贸易战略
一、进口商品战略
(一)我国进口商品战略的演变
(二)“十五”期间的进口商品战略
二、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思考题
1、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相比具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大经贸”战略?
实现大经贸战略的目标有哪些?
3、当前我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五章中国服务贸易发展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的国际规则,研究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掌握在服务贸易开放的主要承诺。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中国加入WTO后在服务贸易领域中的承诺。
第一节服务贸易和有关服务贸易的国际规则
一、服务贸易概述
(一)GATS对服务贸易的定义
(二)服务贸易的特点
二、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及形式
(一)产品移动壁垒
(二)资本移动壁垒
(三)人员移动壁垒
(四)信息移动的壁垒
(五)经营权限的限制
第二节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一、发展服务贸易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发展服务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
三、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水平差
(二)内部结构不合理
(三)整体竞争力较弱
(四)服务贸易立法不健全,严重滞后
(五)统计分析资料和数据不完备,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口径
第三节中国服务市场的开放
一、中国服务市场开放原则
(一)坚持以中国的现实国情为出发点
(二)逐步开放原则
二、中国服务市场的开放承诺
(一)银行及其他金融业
(二)通信服务
(三)运输服务
(四)分销服务
(五)旅游服务
(六)专业服务
三、中国服务市场的开放实践
四、中国服务贸易的管理
思考题
1、如何理解GATS对服务贸易的定义
2、什么是服务贸易壁垒?
它一般有哪些形式?
3、加入WTO过程中,我国对服务市场的开放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第六章中国技术进出口贸易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了解技术贸易的含义及特点,对中国技术引进形式、存在问题等进行全面分析,并对中国技术出口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WTO规则下我国如何对技术进出口进行管理
第一节技术贸易概述
一、技术与技术贸易的概念
二、技术贸易的特点
(一)技术贸易的标的是无形的
(二)技术贸易双方转让或接受的是技术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
(三)技术贸易双方当事人在提供和使用技术过程中往往有较长的合作关系
(四)技术贸易的特殊的作价方法
(五)技术贸易所涉及的法律广泛而复杂
三、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第二节中国技术引进及分析
一、技术引进的由来和发展
二、技术引进的形式
(一)许可证贸易
(二)工程承包
(三)顾问咨询
(四)合作生产
(五)技术服务与协助
(六)BOT方式
三、我国技术引进的概况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技术引进(1950年~1978年)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技术引进(1979年~至今)
四、我国技术引进的意义与作用
(一)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三)有利于培养现代化人才
(四)有利于繁荣国内市场
五、我国技术引进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引进的方式比较落后
(二)重复引进现象十分严重
(三)科研机构与企业生产相脱节
(四)引进中未能考虑我国国情
六、我国技术引进的基本方针
(一)引进适用软件技术
(二)进口关键设备
(三)避免重复引进
(四)引进后要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
第三节中国技术出口
一、我国技术出口概述
(一)我国技术出口的发展阶段
(二)我国技术出口的结构
二、我国技术出口的特点
(一)发展速度快
(二)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三)成套设备出口向大型化发展
(四)市场向多元化发展
(五)技术出口方式多样化,融资方式多样化
三、我国技术出口的发展目标
第四节技术进出口管理与政策
一、技术引进管理
(一)我国对技术引进的管理规定
(二)技术引进管理模式
二、技术出口管理
(一)我国对技术出口实行的是按目录分类管理的方法
(二)技术出口管理模式
思考题
1、技术引进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意义和作用?
2、我国技术引进中存在主要问题?
3、我国技术引进的基本方针有哪些?
第七章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了解我国利用外资现状、意义及作用,研究我国在利用外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的对策。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对中国吸引外资的影响
第一节利用外资概述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渠道和形式
(一)利用国外的直接投资
(二)利用国外的间接投资
(三)其他投资方式
二、利用外资的意义和作用
(一)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
(二)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促进我国产业升级
(四)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五)引进先进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经验.
(六)促进生产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和扩大劳动就业
(七)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八)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第二节 中国利用外资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一、WTO“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
二、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方针
(一)外资结构
(二)外债规模
(三)外资投向
(四)投资环境
(五)讲求经济效益
第三节 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
一、外债管理政策
(一)关于外债的借用和偿还问题
(二)对外债的宏观管理
二、税收优惠政策
三、外汇管理政策
四、自主经营政策
五、国民待遇与利用外资政策
第四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一、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意义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点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理分布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
(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分析
三、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
(一)要进一步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市场的多元化
(三)确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和基本类型
(四)完善对外投资的相关政策法规
思考题
1、我国利用国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2、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第八章 中国对外贸易行政管理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了解进出口经营权、进出口配额、进出口许可证等方面的管理,掌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个方面管理权的变化。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WTO有关方面规定
第一节 对外贸易管理概述
一、中国对外贸易管理的演变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统制贸易管理(1949年-1978年)
(二)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对外贸易管理(1979年至今)
二、我国对外贸易管理的手段
(一)法律手段
(二)经济杠杆
(三)行政干预
三、加强对外贸易管理的必要性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对外贸易国家管制的必要性
(二)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实行对外贸易管理的必要性
第二节 进出口经营权管理
一、中国进出口经营权制度的演进过程
(一)国家垄断经营阶段
(二)国家审批阶段
(三)国家登记核准阶段
二、登记核准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进出口登记制度的申请者
(二)登记条件
(三)要求提交的材料
(四)办理进出口经营资格登记和核准的程序
第三节 进出口商品管理
一、货物进口管理
(一)禁止进口的货物
(二)限制进口的货物
(三)自由进口的货物
(四)关税配额管理的货物
二、货物出口管理
(一)禁止出口的货物
(二)限制出口的货物
三、国营贸易和指定经营
(一)国营贸易
(二)指定经营
第四节 进出口配额管理
一、出口商品配额管理
(一)出口配额的种类
(二)出口配额管理的政策规定
(三)配额的分配与招标
二、进程商品的配额管理
(一)一般商品进口配额管理
(二)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
第五节 进出口许可证管理
一、进口许可证管理
(一)实行进口许可证的商品范围
(二)一般许可证管理
(三)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
(四)机电产品的进口管理
二、出口许可证管理
(一)实行出口许可证制度的商品范围
(二)出口许可证管理商品
思考题:
1、什么是配额管理?
其分类有哪些?
2、什么是许可证管理?
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商品范围是什么?
3、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管理的主要行政手段有哪些?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宏观管理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对外贸易 课程 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