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1.docx
- 文档编号:7447760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42.60KB
先进制造1.docx
《先进制造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进制造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先进制造1
摘要:
本文介绍了当今制造技术面临的问题,论述了先进制造的前沿科学,并展望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问题; 先进制造技术; 前沿科学; 应用前景
论文
制造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其生产总值一般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20%~55%。
在一个国家的企业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60%左右。
专家认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
其竞争能力最终体现在所生产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
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顾客需求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这种竞争日趋激烈,因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
1 当前制造科学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制造科学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制造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为满足制造系统敏捷性、快速响应和快速重组的能力,必须借鉴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探索制造系统新的体系结构、制造模式和制造系统有效的运行机制。
制造系统优化的组织结构和良好的运行状况是制造系统建模、仿真和优化的主要目标。
制造系统新的体系结构不仅对制造企业的敏捷性和对需求的响应能力及可重组能力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制造企业底层生产设备的柔性和可动态重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物制造观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制造系统,以满足制造系统新的要求。
(2)为支持快速敏捷制造,几何知识的共享已成为制约现代制造技术中产品开发和制造的关键问题。
例如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集成、坐标测量(CMM)和机器人学等方面,在三维现实空间(3-Real Space)中,都存在大量的几何算法设计和分析等问题,特别是其中的几何表示、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问题;在测量和机器人路径规划及零件的寻位(如Localization)等方面,存在C-空间
(配置空间Configuration Space)的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问题;在物体操作(夹持、抓取和装配等)描述和机器人多指抓取规划、装配运动规划和操作规划方面则需要在旋量空间(Screw Space)进行几何推理。
制造过程中物理和力学现象的几何化研究形成了制造科学中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等多方面的研究课题,其理论有待进一步突破,当前一门新学科--计算机几何正在受到日益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3)在现代制造过程中,信息不仅已成为主宰制造产业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还是最活跃的驱动因素。
提高制造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已成为现代制造科学发展的一个重点。
由于制造系统信息组织和结构的多层次性,制造信息的获取、集成与融合呈现出立体性、信息度量的多维性、以及信息组织的多层次性。
在制造信息的结构模型、制造信息的一致性约束、传播处理和海量数据的制造知识库管理等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突破。
(4)各种人工智能工具和计算智能方法在制造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制造智能的发展。
一类基于生物进化算法的计算智能工具,在包括调度问题在内的组合优化求解技术领域中,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有望在制造中完成组合优化问题时的求解速度和求解精度方面双双突破问题规模的制约。
制造智能还表现在:
智能调度、智能设计、智能加工、机器人学、智能控制、智能工艺规划、智能诊断等多方面。
这些问题是当前产品创新的关键理论问题,也是制造由一门技艺上升为一门科学的重要基础性问题。
这些问题的重点突破,可以形成产品创新的基础研究体系。
2 现代机械工程的前沿科学
不同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将产生新的科学聚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新的要求和期望,从而形成前沿科学。
前沿科学也就是已解决的和未解决的科学问题之间的界域。
前沿科学具有明显的时域、领域和动态特性。
工程前沿科学区别于一般基础科学的重要特征是它涵盖了工程实际中出现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超声电机、超高速切削、绿色设计与制造等领域,国内外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创新的关键是机械科学问题还不明朗。
大型复杂机械系统的性能优化设计和产品创新设计、智能结构和系统、智能机器人及其动力学、纳米摩擦学、制造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超精度和微细加工关键工艺基础、大型和超大型精密仪器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基础、虚拟制造和虚拟仪器、纳米测量及仪器、并联轴机床、微型机电系统等领域国内外虽然已做了不少研究,但仍有许多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有待解决。
信息科学、纳米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和制造科学将是改变21世纪的主流科学,由此产生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将改变世界的面貌。
因此,与以上领域相交叉发展的制造系统和制造信息学、纳米机械和纳米制造科学、仿生机械和仿生制造学、制造管理科学和可重构制造系统等会是21世纪机械工程科学的重要前沿科学。
2.1 制造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制造信息科学
机电产品是信息在原材料上的物化。
许多现代产品的价值增值主要体现在信息上。
因此制造过程中信息的获取和应用十分重要。
信息化是制造科学技术走向全球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人们一方面对制造技术开始探索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信息本质,另一方面对制造技术本身加以改造,以使得其适应新的信息化制造环境。
随着对制造过程和制造系统认识的加深,研究者们正试图以全新的概念和方式对其加以描述和表达,以进一步达到实现控制和优化的目的。
与制造有关的信息主要有产品信息、工艺信息和管理信息,这一领域有如下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1) 制造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递和应用,大量制造信息向知识和决策转化。
(2) 非符号信息的表达、制造信息的保真传递、制造信息的管理、非完整制造信息状态下的生产决策、虚拟管理制造、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设计和制造、制造过程和制造系统中的控制科学问题。
这些内容是制造科学和信息科学基础融合的产物,构成了制造科学中的新分支--制造信息学。
2.2 微机械及其制造技术研究
微型电子机械系统(MEMS),是指集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接口电路、通信和电源于一体的完整微型机电系统。
MEMS技术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微型化、集成化来探索具有新原理、新功能的元件和系统。
MEMS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各类产品的袖珍化、微型化,成数量级的提高器件与系统的功能密度、信息密度与互联密度,大幅度地节能、节材。
它不仅可以降低机电系统的成本,而且还可以完成许多大尺寸机电系统无法完成的任务。
例如用尖端直径为5μm的微型镊子可以夹起一个红细胞;制造出3mm大小能够开动的小汽车;可以在磁场中飞行的像蝴蝶大小的飞机等。
MEMS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技术全新的领域和产业,具有许多传统传感器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在制造业、航空、航天、交通、通信、农业、生物医学、环境监控、军事、家庭以及几乎人们接触到的所有领域中都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微机械是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在纳米尺度上相融合的产物。
早在1959年就有科学家提出微型机械的设想,1962年第一个硅微型压力传感器问世。
1987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制出转子直径为60~120μm的硅微型静电电动机,显示出利用硅微加工工艺制作微小可动结构并与集成电路兼容制造微小系统的潜力。
微机械技术有可能像20世纪的微电子技术那样,在21世纪对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
近10年来,微机械的发展令人瞩目。
其特点如下:
相当数量的微型元器件(微型结构、微型传感器和微型执行器等)和微系统研究成功,体现了其现实的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多种微型制造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半导体微细加工等技术已成为微系统的支撑技术;微型机电系统的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队伍,微型机电系统技术是在微电子工艺的基础上发展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涉及电子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物理学、化学以及生物医学等多种工程技术和科学目前对微观条件下的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微小构件的物理特性和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等尚缺乏充分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基于一定理论基础之上的微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因此只能凭经验和试探的方法进行研究。
微型机械系统研究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有微系统的尺度效应、物理特性和生化特性等。
微系统的研究正处于突破的前夜,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领域。
2.3 材料制备/零件制造一体化和加工新技术基础
材料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是制造业和高技术发展的基础。
每一种重要新材料的成功制备和应用,都会推进物质文明,促进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增强。
21世纪中,世界将由资源消耗型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要求材料和零件具有高的性能以及功能化、智能化的特性;要求材料和零件的设计实现定量化、数字化;要求材料和零件的制备快速、高效并实现二者一体化、集成化。
材料和零件的数字化设计与拟实仿真优化是实现材料与零件的高效优质制备/制造及二者一体化、集成化制造的关键。
一方面,通过计算机完成拟实仿真优化后可以减少材料制备与零件制造过程中的实验性环节,获得最佳的工艺方案,实现材料与零件的高效优质制备/制造;另一方面,根据不同材料性能的要求,如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电磁性能等,研究材料和零件的设计形式。
进而结合传统的去除材料式制造技术、增加材料式覆层技术等,研究多种材料组分的复合成形工艺技术。
形成材料与零件的数字化制造理论、技术和方法,如快速成形技术采用材料逐渐增长的原理,突破了传统的去材法和变形法机械加工的许多限制,加工过程不需要工具或模具,能迅速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又具有一定功能的三维实体模型或零件。
2.4 机械仿生制造
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机械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深度融合将产生全新概念的产品(如智能仿生结构),开发出新工艺(如生长成形工艺)和开辟一系列的新产业,并为解决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和系统中一系列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法。
这是一个极富创新和挑战的前沿领域。
地球上的生物在漫长的进化中所积累的优良品性为解决人类制造活动中的各种难题提供了范例和指南。
从生命现象中学习组织与运行复杂系统的方法和技巧,是今后解决目前制造业所面临许多难题的一条有效出路。
仿生制造指的是模仿生物器官的自组织、自愈合、自增长与自进化等功能结构和运行模式的一种制造系统与制造过程。
如果说制造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延伸了人类的体力,智能化延伸了人类的智力,那么,"仿生制造"则可以说延伸了人类自身的组织结构和进化过程。
仿生制造所涉及的科学问题是生物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在制造系统中的应用问题。
所谓"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其内在机制的驱动下,在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上不断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对于环境适应能力的过程。
仿生制造的"自组织"机制为自下而上的产品并行设计、制造工艺规程的自动生成、生产系统的动态重组以及产品和制造系统的自动趋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现条件。
仿生制造属于制造科学和生命科学的"远缘杂交",它将对21世纪的制造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仿生制造的研究内容目前有两个方面:
2.4.1 面向生命的仿生制造
研究生命现象的一般规律和模型,例如人工生命、细胞自动机、生物的信息处理技巧、生物智能、生物型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以及生物的进化和趋优机制等;
2.4.2 面向制造的仿生制造
研究仿生制造系统的自组织机制与方法,例如:
基于充分信息共享的仿生设计原理,基于多自律单元协同的分布式控制和基于进化机制的寻优策略;研究仿生制造的概念体系及其基础,例如:
仿生空间的形式化描述及其信息映射关系,仿生系统及其演化过程的复杂度计量方法。
机械仿生与仿生制造是机械科学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高度融合,其研究内容包括生长成形工艺、仿生设计和制造系统、智能仿生机械和生物成形制造等。
目前所做的研究工作大多属前沿探索性的工作,具有鲜明的基础研究的特点,如果抓住机遇研究下去,将可能产生革命性的突破。
今后应关注的研究领域有生物加工技术、仿生制造系统、基于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组织工程学,以及与生物工程相关的关键技术基础等。
3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作为国家的关键技术进行优先发展,如美国的先进制造技术计划AMTP、日本的智能制造技术(IMS)国际合作计划、韩国的高级现代技术国家计划(G--7)、德国的制造2000计划和欧共体的ESPRIT和BRITE-EURAM计划。
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个性化与多样化,未来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向精密化、柔性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绿色集成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当前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大致有以下九个方面:
(1) 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艺技术紧密结合,现代制造生产模式会获得不断发展。
(2) 设计技术与手段更现代化。
(3) 成型及制造技术精密化、制造过程实现低能耗。
(4) 新型特种加工方法的形成。
(5) 开发新一代超精密、超高速制造装备。
(6) 加工工艺由技艺发展为工程科学。
(7) 实施无污染绿色制造。
(8) 制造业中广泛应用虚拟现实技术。
(9论文标题:
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制造业生产流程再造研究
StudyonProductionProcessReengineeringBasedonAMTinManufacturingIndustry
论文作者
论文导师方淑芬,论文学位博士,论文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论文单位燕山大学,点击次数95,论文页数139页FileSize1794K
2007-05-01论文网
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Productionprocessreengineering;Petrinet;Thegrey-clusteringanalysesmethod;Thedegreeofsynergy
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种先进制造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提高了制造企业的总体水平。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先进制造技术还未能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原有的生产流程与先进制造技术的不匹配。
因此,如何在先进制造技术日益普及的环境下对生产流程实施再造,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依据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系统工程方法论,对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如何在先进制造技术环境下,并依靠先进制造技术进行再造做了研究。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生产流程再造,首先需要研究先进制造技术与生产流程的相互关系。
为此,在借鉴他人对先进制造技术分类的基础上,对先进制造技术重新进行了分类;确定了从四个方面来反映生产流程的特征,并将生产流程分为订单审核、车间顺序生产、车间制造三个子流程;分析了不同种类的先进制造技术对生产流程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先进制造技术与生产流程协同度的概念,给出了协同度的具体计算方法。
生产流程的模型抽象是生产流程再造的前提,因为没有流程的模型描述就难以发现生产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在对各种建模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将IDEF0与Petri网相结合的集成建模方法,并对生产流程所包括的三个流程进行了模型描述。
在对生产流程模型描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Petri网关联矩阵进行生产流程再造的方法。
即依靠先进制造技术来处理Petri网关系矩阵所蕴含的活动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生产流程再造目标的目的。
生产流程再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成功实施还需要组织变革的支持。
本文在分析生产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关系的基础上,设计了适合再造后生产流程的新型组织结构,并对新型组织结构的特征及相应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适宜的企业文化类型进行了研究。
对生产流程的再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是检查再造方案效果以便于今后继续再造的重要一步。
本文依据基于时间竞争对生产流程的要求和先进制造技术与生产流程协同性的要求,构建了评价生产流程再造效果的指标体系。
在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生产流程再造效果评价的特点和要求,确定了用灰聚类分析法来评价生产流程的再造效果,并给出了评价模型。
最后,本文以某汽车轮毂制造企业为例,在对该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前面的研究结论,提出了该公司的生产流程再造方案,并预测了再造方案实施后相关指标数值的变化,对再造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再造方法是可行的。
本文将先进制造技术与生产流程再造相结合,研究成果对指导制造企业科学地进行生产流程再造,最大程度地保证先进制造技术与生产流程相匹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也丰富了业务流程再造的理论内容。
) 制造以
论文标题:
先进制造技术与竞争力
论文作者韩新民
论文关键词先进/技术/竞争力,论文来源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科版,论文单位,点击次数411,论文页数50~53页1999年1999月论文网本文综述制造技术沿革,阐明先进制造技术既是一项支持企业竞争战略和与环境协调的技术,又是一项系统集成技术。
进而评述传统竞争力框架,探讨先进制造技术在提升传统产业和形成新产业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先进制造技术使竞争力理念创新的观点。
竞争力是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制造技术是支撑制造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这些似乎不曾遭到异议。
近20年来,计算机、信息技术推动了制造技术变革,产生了新一代先进制造技术。
它使制造技术发展成为一项系统集成技术,也使企业竞争力产生了理念创新,而这些均有待企业的认同和实施。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轨迹
制造技术是将原材料、信息和脑力、体力转变为市场所需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用到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是一门应用工程技术。
1.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范畴。
制造技术表征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在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的遗迹中,我们不难寻觅到制造技术发展的过程。
本世纪前,与漫长的人类文明相伴,作坊制造环境逐渐形成了以个体的技巧和经验为基础的生产技艺和工具。
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开始了机器占主导地位的新纪元,在建构流水生产线同时,制造体系过细分工和制造系统的功能分析,产生了以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表面保护、机械加工等为特征的基础工艺技术和装备。
而后相当长的工业化过程,制造技术自身的发展主要是沿袭了上述路径,其目的是提高生产的效率,提升人的“体力”的效能。
方法上采用离散的单元技术的推进,如极限加工技术、精密测量技术、质量与可靠性技术。
6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进入制造领域,从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两方面,为制造技术注入了活力,使计算机辅助特征的制造技术得以发展。
工业化发展本身为自己生产了掘墓者。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模式,改变了产业革命以来的价值观念,使得个性化消费油然而生,社会经济价值人为本。
观也从劳动转向知识,致使小批量、多品种需求成为市场的基本范式。
80年代以后,为适应这种变异,由成组准柔性技术出发,演进、推出FMS和CIMS。
世纪之交,计算机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制造系统的硬件、软件和脑件(人)的系统集成提供了环境,一种集基础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环境与系统工程为一体的制造技术应运而生,我们称之为当代的先进制造技术。
2.先进制造技术是一项支持企业竞争战略的技术。
支撑竞争战略是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的目的和归宿。
产业革命以来,追求规模经济一直是工业化过程的主要目标。
在一个技术变革相对稳定的历史阶段,长的产品生命周期,供少于求的“出清”市场,必然产生经济学称之的长期均衡的价格,出现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的切合,从而,成本竞争成为企业主要战略;节材、降耗、减轻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为制造技术设定了发展空间。
迄今,人类沿着这条轨道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仍方兴未艾,表现为常规工艺的优化,方向是高效化、精密化;特点是在保持原有工艺原理基础上,改善工艺条件,优化工艺参数(注:
房贵如、刘维汉: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外水平比较分析》,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战略研讨会,1995年4月。
)。
60年代以来,美国菲根堡姆博士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戴明博士指导的日本质量统计管理成为全世界最好的系统,丰田等企业率先提出“零缺陷”质量概念,田口玄一博士提出应把产品质量与社会经济损失关联的新判据,这一切,标志着一种新的企业竞争战略——质量竞争战略的创生。
同时,围绕着质量保障技术,精密加工、精密测量与控制技术也有了长足发展。
另外,以“看板”为特点的拉动生产模式,开创了精益生产的先河,使生产组织、管理技术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的核心技术的有机部分。
基于时间的竞争是本世纪后二十年企业竞争战略的主脉络。
客户需求多样化、个性化与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市场不确定性增大,迫使企业必须及时供货,满足消费需求,赢得市场。
另一方面,柔性生产技术和变异设计技术的成熟与工程化,也为时间竞争战略提供了基础。
同时又激起先进制造技术新一轮的发展,使并行工程研究风靡全球。
创新竞争被誉为下一世纪的企业竞争战略,这种战略的基础应该仍是以成本、质量和时间要素为前提,体现后工业社会人的价值定向的偏转,即消买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而且要求产品的特征能表现个性偏好,要求提供一种满足自身需求的“解”。
为此,企业赢得市场需求必须创新,技术上表现为适应快速提供“解”的要求,刺激了系统集成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如用户设计和优化设计的集成设计,设计和制造工艺模拟技术的集成,系统建模仿真与虚拟制造、可重构的加工设备技术等等。
另外,涉及人、管理、组织的变革尤为引人注目。
3.先进制造技术是一项与环境协调的技术。
工业文明在创造人类空前满意消费的同时,也将不可再生资源的匮缺和环境污染带给人类。
近年来,在反思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和工艺技术系统对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认识上,以1992年的《21世纪议程》为标志,有识之士认同制造技术应是一项与环境协调的技术,它应该是一项遵循“可持续发展(SubstainableDevelopment)”原则的技术。
事实上,环境协调和满足个性消费是辩证统一的两个侧面。
无庸置疑,为了使产品消费者充分享受制造业提供的满足,政府和协会应该注意个性需求的共性基础,减少产品生产和使用造成的环境危害。
为此,近年来,各国政府纷纷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干预微观企业的制造,干预市场销售环节,保护消费者权益。
除了立法以外,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变革传统的使用原材料、能源和生产的方式,将环境保护管理从“事后”转移为“事前”,为此,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财力发展“绿色制造技术”,如其中的绿色设计技术,突出了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到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无污染,资源低耗、回收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还有,不可再生材料的替代技术,节能技术,清洁生产工艺,产品拆卸与回收技术,生态工厂循环制造技术均发展迅猛,聚成了先进制造技术的新的一族。
(注:
机械工业部科技与质量司《美国机械与汽车制造技术考察报告》,1996年12月。
)
4.先进制造技术是系统集成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其概念超越了传统制造技术和工厂、车间的边界,包含了从市场需求、创新设计、工艺技术、生产过程组织与监控、市场供应和信息反馈全过程,所以是一项系统技术(注:
路甬祥: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征和技术要素》,《科技日报》,1996年4月4日。
)。
先进制造技术又是一项集成技术。
首先它突出了过程集成、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将设计、制造和物流技术综合,表现为CA费者不仅仅需要购D/CAPP/CAM等的集成(趋向无缝集成)。
其次表现在工程技术与管理的集成,将新材料、新工艺、新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融于一体,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和敏捷生产、取得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经济技术综合效果。
第三是一项技术、人、组织和信息相交的四维集成技术,例如,并行技术突出产品全过程的同步规划和实施过程的并行运作,同时强调组织结构的团队形式以及设计、制造过程的交互。
先进制造技术的集成还体现在虚、实制造空间的集成。
传统制造活动中,虽然设计活动本身涉及虚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进 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