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20年综述.docx
- 文档编号:7430196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0.65KB
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20年综述.docx
《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20年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20年综述.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20年综述
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20年综述
摘要:
在1985年一2004年20年间,我国中小学校长素质的研究从方法上来说可以分为两种:
思辨型和实证型。
从研究内容上来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方面:
中小学校长整体素质的研究、中小学校长单项素质的研究以及中小学校长素质的相关研究。
目前在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未来中小学校长素质的研究将集中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校长应该具备的素质、校长具备何种素质才能引领学校发展、提升学校质量以及中小学校长如何通过提升自身素质促使自己由原来的纯行政职务型的校长向职业化、专业化的校长转变等方面。
关键词:
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从1985年我国中小学开始实行“校长负责制”到2004年这20年间,校长素质一直是教育管理领域内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为了理清这20年来关于校长素质研究的基本线索,从中发现研究的基本趋势,我们对20年间发表的中小学校长素质方面的文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检索,并以校长素质研究的数量、内容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必要的数理统计工具来分析现有的一些数据做定量研究,探询校长素质研究领域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以期能够为教育管理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和校长们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二、文献来源
专着方面的研究资料主要是从国家图书馆的公共检索网页上检索得到;论文方面的资料主要是从1985年一2004年的《全国报刊索引》中的“教育管理和行政”、“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三个条目以及1985年一2004年《报刊资料索引》中教育分册(第四分册)中“中小学教育管理”一节中的“校长素质”子项目中检索得到。
三、整体分析
20年间专门研究校长素质的着作共4部。
1987年出版的《校长素质》是教育部重点课题,也是校长素质的主要研究成果,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采用实证调查方法研究校长素质的课题,它揭开了专门研究校长素质的序幕。
1999年一2000年又有三部校长素质的专着问世。
2000年之后专门探讨校长素质的专着就销声匿迹了,这应该是正在为再一次的崛起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校长素质研究积蓄力量的时期。
1985年-2004年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的论文较多,共有186篇。
这20年间对校长素质的研究从未中断过,并在1997年一2000年之间达到高潮。
在这期间每年的研究论文的数目都至少达到15篇,1999年更是达到了26篇之多。
这样的一个特点恰与校长素质研究专着中所呈现的特点不谋而合。
这种巧合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中要求“担任校长者必须取得任职资格的合格证,持证上岗”不无关系。
从研究内容来看,除了对校长整体素质的研究之外,还包括对校长单项素质的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心理素质、法律素质和科研素质以及对校长素质与素质教育、学校建设等的相关研究。
其中对校长整体素质研究的成果数量最多,达到总数的64%,并列排在第二位的是对校长心理素质(占8%)以及校长素质与素质教育(占8%)的研究。
其他研究所占比例依次为:
校长素质与学校建设占4%.校长法律素质占3%,校长科研素质和管理素质分别占2%,其他占9%。
从研究方法来看,校长素质的研究主要采用了实证法和思辨法两种方法。
其中,应用实证法的研究只占总量的7%,这是校长素质研究领域内的一大缺憾。
通过对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的不同内容的变化趋势的研究发现,校长整体素质研究的论文数量变化趋势与论文总数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而除了心理素质的研究开始于1985年以外,其他素质的专项研究几乎都是在1991年以后陆续出现的。
这样一个过程反映了我国中小学校长素质内涵不断完善、细化的过程。
四、文献综述
(一)中小学校长的整体素质研究
对中小学校长整体素质的研究20年来从未间断过,并一直都是校长素质研究领域的主体。
它的研究成果中专着4部,论文121篇。
从内容上来说,对校长整体素质的研究又是以1991年为分界点的。
这主要是因为1991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对校长提出了基本政治素养、岗位知识和岗位能力3个方面17条要求。
因此1991年以后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就将以上三个方面作为校长素质最基本的出发点,除此之外,还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而1991年之前的研究成果则没有形成集中的观点和完整的体系。
1.《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颁布之前的研究
1991年以前中小学校长整体素质的研究成果,以国防大学1987年出版的《校长素质》最为经典。
它是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方式。
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
在原定的40条素质中,师生员工认为其中38条是应有素质,其中25项是校长的主要素质。
在所有素质条目中,列前10位的依次是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业务知识五个方面…。
此课题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各方面群众对于中小学校长素质的基本要求,指明了中小学校长素质的合理结构,明确了中小学校长要办好一所学校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以及哪些素质是主要素质。
这是我国研究中小学校长素质人员不可忽视的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受到多数专家的肯定。
但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受到时代特征的影响,它过多强调了校长的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把革命化放在了校长素质中突出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校长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这部专着把中小学校长素质分为八个方面,其他论文中也有把校长素质分为三个方面、四个方面以及五个方面的。
如,任少红认为校长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三个方面:
热爱教育事业,忠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良好的群众观点和平易近人的品质;拥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并在教育理论的管理科学方面有一定的研究。
王蕴琦认为时代要求校长具有五方面的素质:
勇于革新的胆识;善于协调的能力;知人善任的眼光;勤奋学习的品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行动。
1991年以前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管理素质这几个方面。
涉及的内涵相对1991年以后的研究要小一些,很多素质如心理素质、科研素质、法律素质等都没有列入整体素质的行列。
2.《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颁布之后的研究
1991年以后,中小学校长整体素质的研究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无论是着作方面还是论文方面都逐渐达到了高潮,其中着作发表3部,论文发表162篇。
同时研究向纵深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校长素质的内涵正在不断扩大,每项素质又都有了具体而丰富的诠释。
如,曲绍卫等主编的《校长素质论》中除了校长素质中必然包括的几个方面外,还将“自觉依法治校”、“善于决策”等一些新的素质列入校长的必备素质中。
张晓霞则在校长应具备的主要素质中添加了“领导意识”这一项,认为校长的领导意识包括战略意识、超前意识、改革意识、竞争意识和协调意识。
由谢学政、廖秉权主编的《校长素质培养手册》一书中认为校长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个性心理素质。
除了在内涵上的丰富之外,中小学校长素质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
一些研究者把校长素质放在"21世纪”、“跨世纪”等特定的时间范围内来研究。
这种类型的论文从1997年开始发表,到2001年止,共16篇。
如,李大健认为,21世纪中小学校长应该树立自律自重、和衷共济、求真务实、学者、公仆等五种形象…。
周在人则认为,新世纪中小学校长应具备四大基础素质和八大能力素质。
四大基础素质即思想道德、专业知识、能力和健康基础,八大能力素质即决策、统筹、领导教学工作、协调人际关系、创建校园文化、获取并利用教育信息、教育科研和改革创新的能力。
一些研究者将关注的目光放在了“农村”中小学校长应具备素质的研究上。
但论文的数量不多,1991年和1995年各一篇。
2000年出版的由刘淑明主编的《农村中小学校长素质与培养》是一部研究农村中小学校长素质的专着,它是北京市“九五”规划重点课题。
它将农村中小学校长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个案进行深入研究。
课题组指出,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校长应具备如下素质:
(1)时代特征方面,对校长的办学思想、依法治教水平、科学决策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民主作风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2)农村校长素质特殊性方面,更要具备敬业奉献的品质;从农村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具有较强社会交往能力,以协调好与乡村、与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与校内的师生关系等;指导教育教学的业务能力以及良好的自身形象和仪表。
(二)中小学校长单项素质的研究
中小学校长单项素质的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校长心理素质的研究。
20年间共发表论文13篇,主要关注校长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以及如何提高校长的心理素质,同时涉及了实际对校长心理素质状况的调查和校长心理素质对教师工作态度转变的影响等。
林亚丽、陈丽、林宇等都主要是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入手,对中小学校长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要求,只是在侧重点上不同。
如林亚丽认为中小学校长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包括:
正确而深邃的认识;丰富而稳定的情感;坚强而进取的意志;广泛而专一的兴趣;多样而实用的能力;高雅而谦恭的气质;外向而坦荡的性格。
陈丽认为中学校长要具备的心理素质包括:
开放的心态;自觉的改革创新意识;高度的耐挫性;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心理。
吴文菊、卢欣平采用卡特尔16PF测验方法,对辽宁省内的137名重点高完中校长进行了实际的调查研究。
李勇等人则探讨了校长的心理素质对教师工作态度转变的影响。
二是校长科研素质的研究。
研究始于1994年,10年间共发表了专门的研究论文6篇。
其研究时间并不长,研究成果也并不丰富,但它却与时代要求中小学校长应该具备的素质不谋而合,因此发展呈上升趋势。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中小学校长科研素质的构成要素、目前中小学校长科研素质现状、如何提高中小学校长科研素质以及科研素质培训模式的探讨。
由于时间短、成果少,对校长科研素质的研究尚未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
如,刘振兴提出的构成“校长教育科研素质”概念的3项内涵包括校长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学校科研的管理水平,而曹宇则认为校长的教育科研素质包括教育科研理论素质、能力素质、道德素质三个方面。
吴升山经过调查后发现,在中小学校长科研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观念守旧,不能意识到“科研兴校”的意义;缺乏教育科研的能力,既不懂得选题也不懂得如何撰写科研论文。
曹宇和吴升山同时对如何提高校长的教育科研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曹宇站在校长自身的角度提出建议:
解放思想,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实践;加强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勤奋耕耘,逐渐增强能力;加强管理,在造就科研型教师工程中完善自己等。
而吴升山站在教育行政管理者的角度来提建议,认为中小学校长提高科研素质应该:
重新塑造校长人格,让中小学校长具有现代人精神;以培训为切人口,促进中小学校长知识能力转化;建立新的管理机制,激励中小学校长开展教育科研等。
三是校长法律素质的研究。
研究是从1990年开始的,到2001年止,共发表论文4篇。
研究内容很统一,是以中小学校长应该具备的法律素质为中心进行探讨的。
如,褚宏启在法律素质方面对校长有如下基本要求:
正确理解依法治校;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和保护学校。
吴回生认为校长应该具有的法律素质为:
正确的法律意识;一定的法律知识;坚定的法律意识;良好的依法治校的能力。
(三)校长素质的相关研究
1.校长素质与素质教育实施的相关研究
研究成果最早发表于1994年,10年来共发表论文13篇。
研究内容围绕“在素质教育环境下,校长应具备的素质”展开,还有一些零星的对校长素质与素质教育之间关系的研究。
在针对素质教育环境下校长应具备何种素质进行研究时,有的研究结果并没有明显反映出在素质教育环境下校长应该具备哪些新的素质或是更突出什么素质;有的研究则只是在原来的校长素质上加上了素质教育四个字。
但仍有一些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新意的看法。
如,康万栋认为,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小学校长应具有:
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的教育观念,强烈的自主意识和独特的办学思想,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和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等,其中“强烈的自主意识和独特的办学思想”是符合素质教育的特定要求的。
在研究校长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时,研究的结果大都认为,校长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校长素质的高低又是素质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
如,韩思良认为:
校长可靠的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保证;校长不断进取的学术素质是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基础;校长与时代相和谐的职业素质,是素质教育得以实施的关键。
2.校长素质与学校建设、发展的相关研究
此项研究始于1994年,至2004年共发表论文7篇。
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校长素质与学校建设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建设一所好的或是有特色的学校校长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研究的结果比较一致,大都认为校长素质对于学校建设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
而对校长素质的要求则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新的内容。
如,何国明认为,建设特色学校要求校长要具有:
渊博的专业知识、成熟的办学思想、独特的思维方式、完善的个性特征、出众的管理才能。
五、分析与展望
我们在对20年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文献的梳理中发现,中小学校长素质的研究呈现出如下特点
首先,我国中小学校长素质的研究近20年来从未中断,且可谓硕果累累。
但是,仅从专门研究校长素质的着作的数量(4部)与论文的数目(186篇)相比,着作的数目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其次,虽然我国对于校长素质的研究从数量上来说不少,但是从质量上来说却是良莠不齐。
有一些文章的内容很是空洞,对一些素质的探讨只是泛泛而谈,停留在一个比较粗浅的层面上,既让读者们不清不楚,也让校长们不知道该如何操作才能提高自身素质。
第三,从研究方法上来说,实证型的研究方法采用得较少,只有7%的论文采用了实证法,93%的研究属于思辨型的。
这反映了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小学校长素质的时候很少实地去研究一些实践中最为真实的状况,只是站在理性的角度给校长设定了各种各样必备的素质,校长俨然已经成为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完人”,而这些研究对身处中小学一线的校长们来讲,可借鉴的内容很少。
第四,从对校长素质的研究内容来看,对校长整体素质研究的变化趋势与校长素质研究的变化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即校长整体素质的研究是校长素质研究的主旋律。
而其他方面素质的研究则是一个不断涌现的过程,是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也同样是引领实践发展的过程。
通过对中小学校长素质近20年来研究的分析不难看出,校长素质研究的内容与数量的多寡是与国家颁布的政策方针有着密切关系的。
从1991年颁布的《中小学校长岗位条件和要求(试行)》到1999年颁布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校长素质一直以来都是国家教育有关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
2005年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育类重点研究课题中再一次将校长、校长素质作为研究的重点,这必将使得校长素质的研究再次迎来新一轮的发展与繁荣。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理论界对于校长职业化和专业化讨论高潮的到来,可以预见,未来中小学校长素质的研究将集中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校长应该具备的素质,校长具备何种素质才能引领学校发展、提升学校质量以及中小学校长如何通过提升自身素质,促使自己由原来的纯行政职务型的校长向职业化、专业化的校长转变等方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校长 素质 研究 20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