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二期数学教学反思全册.docx
- 文档编号:7424766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43.09KB
部编版五年二期数学教学反思全册.docx
《部编版五年二期数学教学反思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二期数学教学反思全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二期数学教学反思全册
部编版五年二期数学教学反思(全册)
一、目录
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
第1课时观察物体
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
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
(1)
第2课时因数和倍数
(2)
第3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
第4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
第5课时质数和合数
第6课时奇偶性
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
第3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第4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课
第5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
第6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第7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练习课
第8课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第9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
第10课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探索图形
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1课时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
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
第3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
第4课时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第5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6课时最大公因数
第7课时最大公因数的应用
第8课时约分
第9课时最小公倍数
第10课时最小公倍数的应用
第11课时通分
第12课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第1课时旋转
(1)
第2课时旋转
(2)
第3课时平移、旋转的应用
第6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2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3课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第4课时分数加减简便运算
第5课时解决问题
第6课时打电话
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
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8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
第1课时找次品
第9单元总复习
第1课时数与代数
(1)
第2课时数与代数
(2)
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
(1)
第4课时图形与几何
(2)
第5课时统计
二、教学反思
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
第1课时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的课,内容比较抽象,想象空间大,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好时机,所以课堂上充分利用教具,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在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的的协调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从多角度去感悟,强化感知和思维,丰富自己的活动经验。
在从一个方向看到形状图对几何组合体进行还原,学生需要借助空间想象力进行操作,初步经历逆向思维的过程,发现从一个方向看到形状图,会有多种拼组合体。
而后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还原几何组合体,利用例1的经验进行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发现从三个方向观察得到的几何组合体的确定性。
课堂中我给足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这样让学生在合作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亲自探究知识的快乐。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1、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
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几何知识的教学重要的是建立空间观念。
学生在观察平面图形的基础上,通过拼搭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建立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所以让学生先想再进行拼搭验证,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3、通过让学生观察、想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说出从某个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是观察物体的前提。
在这单元的教学中,我以“简单的活动,真实的感受,有效的学习”这一想法为指导,引导学生逐步认识从一个方向和多个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不同组合体。
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观察的方向不同所得的组合体也不同。
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
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
(1)
因数和倍数是揭示两个整数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关系,在课前谈话中我利用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来帮助学生理解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比如,我上课前利用班级中学生的父子关系和朋友关系来说明“朋友、父子”词语的含义,它是指两个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只能造句为“某人是某人的朋友”。
这样的话局把生活中的相互依存关系迁移到数学中的倍数和因数,这样设计较自然贴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又帮助学生理解了倍数和因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充分思考和自我表现的空间,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发现新的知识。
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进行了重组教材,先让学生根据乘法(除法)算式“一对对”地找出18、15、24的因数。
通过“质疑”:
有什么办法能保证既找全又不遗漏呢?
让学生思考并发现:
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对对的找因数,能既找全又不遗漏。
在探究倍数时,我则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学生在自己找因数和倍数练习后又总结了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
我想这应该比教师的传授要好百倍。
第2课时因数和倍数
(2)
本节课通过“反思提炼”这个环节使学生对因数和倍数这两个概念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如果能再举一些反例加以说明,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把接受式学习方法和自主性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提炼深化了对新知识的认识。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活学活用,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提高课堂效率。
第3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
《2、5的倍数的特征》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让学生掌握什么是奇数和偶数,进而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时采用一步步深入的方法进行教学。
首先我让学生随便出几个数,我很快地判断这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让学生一下子就有了学习2、5倍数特征的兴趣。
然后先让学生写几个2的倍数,看看发现了什么,如果学生不能很快的说出规律,那么就让学生再写几个。
后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发现2的倍数个位都是0、2、4、6、8。
那么这个特征总结的对吗?
再利用书中的100以内的数位表进行验证。
最后再随便出一个数进行验证。
这样通过“写一写、找规律、再验证”的几个步骤把2的倍数的特征掌握透彻了。
再根据是不是2的倍数来教学奇数和偶数两个概念。
有了2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思路。
学生很快就掌握了5的倍数的特征。
然后我通过一个小游戏:
根据班级的学号,让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起立。
再让不是2的倍数的同学起立。
通过这个小游戏让学生掌握自然数中除了偶数就是奇数。
然后再让是5的倍数的同学起立,然后问同学们,在这个游戏中谁起立了两次,报告学号10、20、30。
继而同学们掌握了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最后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练习和总结。
整个教学过程既遵循疑探教学的规律,又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
但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
首先应该把教学过程中“写一写、找规律、再验证”这几个步骤简单的板书。
这样教学思路就更清晰了。
还有,在教学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后,应该让学生回到文本,给几分钟时间把本节课内容浏览一遍,对教材进一步掌握。
第4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
在导入环节,我用我们班的实际人数“50”导入新课,再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说说这个数字的特点,这样让学生复习2.5的倍数特征。
然后让学生猜猜50是不是3的倍数,猜想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
由于学生刚刚复习了2.5倍数的特征,知道只要看一个数的个位,因此在学习3的倍数特征时,自然会把“看个位”这一方法迁移过来。
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于是新旧知识间的矛盾冲突使学生产生了困惑,有了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就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愿望,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有效的将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这节课,我感觉最大的缺憾之处,当学生总结出3的倍数特征后,让学生只在100以内数的范围内进行验证,应举出一些更大的数去进行验证,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
第5课时质数和合数
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在课中,我尊重孩子,信任他们,勇敢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首先我是让孩子们快速找出1到20各数的因数,然后引导他们观察,主要是从因数的个数上去观察。
刚开始学生将他们分为两类:
有1个或两个因数的:
1,2,3,5,7,9,11,13,17,19;其余的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因数的。
我给与肯定并告诉孩子在数学上“1”这个数比较特殊,我们把它分为单独一类,有两个因数的归为1类,并将这样的数称为质数,然后让孩子根据这些数因数的特点给“质数”定义一下,学生们通过观察发现这些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就是“1”和“本身”,自然而然就得出质数的定义,理解质数后,合数的理解就很简单了。
其次,教师的鼓励为学生体验成功搭设了舞台。
成功与快乐是学习的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教师不失时机的积极鼓励,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因此,教师要对学生任何成功的言行都要给予及时、明确和积极的强化。
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
在讲“质数、合数”这节课,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判断质数、合数方法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没有以一个“裁判者”的身份出现,而是力求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协商,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但不控制学生的讨论结果。
同时教师也把自己当作学习者,与学生一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由于采用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让学生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关注有差异的学生去发现,去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做”数学,能再课上研究的问题就在课上处理,不只局限于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更多关注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知识能力,最大限度的满足了每一个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第6课时奇偶性
本课在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中,我引导学生用计算的方法去发现规律,并让学生进一步去验证。
在巩固练习环节,让学生在了解“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这些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减法中数的奇偶性的规律,对知识进行了有效的延伸,让学生在兴趣浓厚的情况下又进一步的发现新的规律,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不足之处在于设计的课堂练习题形式单一,如果能设计一些联系实际的问题和开放题,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课堂效果可能会更好。
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一、课前的尝试体验:
在课前进行了预习的布置,并让学生自己用学具盒中的小棒和纸尝试着制作一个长方体。
早读的时候检查了制作的情况,询问了他们制作时的体验,有的说:
我费了好多时间才总算弄好。
有的说:
我怎么粘也粘不好,原来是忘记留边了。
有的说:
“我做出来的长方体一边高点一边低点怎么也不好。
”有的说:
“我用的纸太薄了,做好了一碰就要变形了。
”……这个作业让他们体验了制作过程中酸甜苦辣,在动手的过程中动脑,同时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好处。
全班中还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没有把制作的长方体带来。
有的同学根本就没有做,也表明了一些同学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有待提高。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作用:
1、先学后导体验长方体的特征:
你对长方体了解多少?
长方体有6个面、长方体有棱、长方体还有顶点,学生回答是零碎的。
在学生发表了自己不完整地看法之后,教师抓住学生在交流中出现的关键点加以引导点拨:
从同学们的交流中老师发现,要了解长方体的特点,应该抓住这三个关键点,(板书:
面、棱、点)
2、由学生做老师介绍长方体的特征:
在抓住几个关键点后,教师就围绕三个问题请学生交流,相互补充:
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个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
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个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
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个长方体的顶点有什么特点?
学生在表达的时候往往会加以疏漏,或者表达不确切,教师此时的作用就是和大家一起倾听学生的回答,再由别的同学进行补充。
(有个别学生倾听的习惯还没养成,习惯于别人答别人的,自己做自己的)
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
正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长方体认识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教学。
学生已具有正方体认识的生活经验和对长方体特征概括的能力,因此,本节课着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归纳整理为主,教师要发挥引导的角色,为学生建构知识储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的教学目标明确。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教学注重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注重交流,形成合作意识,学生学习的兴趣较高。
第3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本单元有很多需要借助生活经验来解决的数学问题,很好地体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将我们的数学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了起来。
例如,要计算游泳池贴瓷砖或抹水泥面积、教室的粉刷面积、抽屉木版面积;计算落水管、烟囱以及大厅里柱子的油漆面积等,要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先要从这些物体的应用了解其特征,再根据特征计算出面积。
如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头脑里就没有这个表象,就不能准确解决这些问题。
对五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大都过着筷来伸手饭来开口的生活,对周围的事和物很少关注,即使关注了也缺乏亲身体验。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把实际生活中的情形做成一个模型。
其实,火柴盒是一个很好的模型,整个火柴盒是一个完整的长方体,内盒可以看作一个游泳池、金鱼缸、抽屉等没有盖的五个面的长方体,倒过来可以看作粉刷教室的五个面;外壳可以看作烟囱、落水管、大厅里的长方体柱子等四个面的长方体。
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火柴盒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根据需要随时可以拿出来看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空间观念会慢慢建立起来。
第4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课
上完本课以后总结出本课的下列特点:
1.教学层次清晰。
不论是复习,还是练习,都由易到难,逐步递进。
而练习的设计也是注意坡度,层层深入。
2. 在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同时,能提前渗透表面积的变化的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做好孕伏。
3.练习设计特色鲜明。
例如,在计算横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通风管的侧面积时,不满足于先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再计算四个长方形的面积,以求出长方体通风管侧面积的方法,而是继续引导学生把长方体展开成长方形,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求出通风管的侧面积。
加强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本课存在的问题是练习设计的综合性不够。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练习课,可以综合考虑底面积、侧面积与表面积的联系,设计练习题应融汇旧知与新知,形成知识体系。
也需要通过改变题目中长、宽、高的单位名称,以提醒学生认真审题,先统一单位名称,再列式计算。
总之,一道题目的设计要同时兼顾多个知识点,使每道题目的效益发挥到最大程度。
第5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
整堂课从教学的设计来看,过程严谨,逻辑性强,各环节过渡也比较自然,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首先是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对比处理得不够,这部分理解不到位直接影响学生在学习体积单位的换算时容易产生混淆。
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回顾长度、面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两个单位的理解,通过对比学生也很容易想到如何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为今后学习体积的计算打基础。
其次,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初步感知体积时有个学生已经说出空间一词就应立即板书,抓住这个词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在描述什么是物体体积时,学生出现了困难,教师可举例引导学生描述;在寻找生活中物体体积接近1立方米的物体时,学生说到操行评分表的体积时,应引导学生更深入的理解面和体的区别。
最后出现教学时间不够时,教师应灵活处理练习题。
第三是教师还应多学习教学语言的艺术,在评价学生、激励学生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第6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他们是由认识平面图形上升到认识立体图形,是空间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
当学生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我直接出示了两个立体图形,让学生运用公式求出他们的体积。
通过实际观察、操作等活动,学生清楚地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够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正确地计算有关图形的体积,引导学生进一步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强化记忆。
教学时,我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会是什么样子呢?
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来推断,接着用推导长方体体积的办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使学生感到新知识不新、不难。
实现平稳过渡,使学生树立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信心。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1.如果让学生自己准备学具,自己动手摆一摆,并观察正方体的数量与体积的关系,让学生更直观的明白长乘宽来自一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
2.注意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第7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练习课
空间观念作为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被明确地提出,足以说明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质。
而练习作为一种突出学生实践知识能力运用的教学手段,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将知识点的传授与学生的练习检测联系在一起,形成学生知识融会贯通的掌握,对于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做练习时,更多的学生都是凭着对知识的零散记忆进行解决问题,而我试图想传达给他们的是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策略。
之所以想上这么一节练习课,是受到刘延革老师的启发。
一次外出听课,按计划刘延革老师要给我们上一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练习课》,但由于和原班老师没有沟通好,孩子们都没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因此刘老师当场换了另外一节课上。
不过事后,她又大致跟我们讲了一下她的这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练习课》。
听完之后,我茅塞顿开,想着有机会我也要尝试上一节这么有意思的练习课。
上这堂课之前,我考虑到两点:
一是如何让学生上好练习课,使学生在练习中乐此不疲,提高复习效果,最重要是要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二是练习课要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深入挖掘和新知识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突出平时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关注学生平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和体现典型结构特征及解题思路的数学问题,并适度注意知识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促使学生在自主整理和综合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精制加工,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8课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以学生身边的事例为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魔方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益智玩具,课一开始,就以计算魔方的体积为引子,向学生抛出一个小故事,这样的设计,考虑到了学生的
生活背景,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参与学习活动作好了准备。
2.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猜测、探究,交流,验证等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在丰富的数
学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第9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
今天我们学习了容积和容积单位间的进率这一课。
开始,我复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为新授作好铺垫,导入也是运用体积的知识导入的,目的是让学生去体会容积和体积知识的内在联系,新授中我根据知识迁移的规律,让学生以自学为主,出示自学提纲,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也有方向地去阅读课本,并展开讨论与交流,主动参与认知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时进行适时点拨,循循善诱,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结果学习的很轻松。
运用有关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同时通过比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积与容积、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区别。
使学生明确体积与容积、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所以说,教学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它确实需要融入设计者诸多的个人经验,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再创造,同时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一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充分的课前准备。
第10课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在设计教学时我避开了学生的认知冲突,采用《乌鸦喝水》的故事直接导入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为排水法,然后通过学生实验演示、观察、讨论直至得出结论,整个教学过程看似有声有色。
但是,课后经过丁老师和李蕊坊主及各位坊员对这节课教学过程设计提出的见解及指正,我意识到自己由于胆小怕出问题的思想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没有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数学教育的根本不是教会学生怎样算题,而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我偏离了这一主题。
由于我刚开始对学生思维的限制,学生对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没有进行大胆猜测验证,学生们的创造性没有得到发展,整个课堂便失去了灵动。
虽然整个课堂经过我一步一步引导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没有做到让学生对数学课堂“心动”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节课的缺憾,我意识到教学时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都不要越俎代庖,应该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他们的认知冲突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孩子们的数学课堂,才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数学课堂,只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数学课堂,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数学课堂“动心”。
探索图形
学生的尝试从简单的情况开始,3×3×3的情况则是学生初步感知规则的跳板。
学生利用魔方充当简单的学具,直观的想象让魔方变化出新的数学魔力。
小组内部最大的争议出现在“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究竟有几个,怎么才能数清楚呢?
” 第三个种情况是探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魔方作为几何直观的生动依照让学生观察得知“每个面上只有一个小正方体,大正方体有6个面,所以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6个。
”不难看出,3×3×3的探索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每一类涂色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它再大正方体中所在的位置是有关系的。
但是笔者发现发生只是停留在直接数出各类涂色小正方体的个数,只有少部分的学生主动从乘法角度思考各类涂色小正方体的个数。
换一个角度讲,学生的初次探索是朴素的,还不具备完成往后面情况自主探索的思维层次。
在4×4×4的探索过程中,笔者的发现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学生可以水到渠成解决,但是在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这个问题上,班上出现了不少的分歧。
约23%的学生认为24个,其他的学生出现了18个、20个等错误的情况。
数据反映出学生没有把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所在大正方体的所谓位置的关系理解透彻,即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大正方体的哪个位置上?
每条棱上有多少个呢?
笔者邀请了隶属后一类型的学生上台数一数,学生A前后两次数出来的数量不一致,学生自己也表示无奈。
“除了一个一个地数,还有别的办法吗?
”及时的追问以及小组的再次思考和谈论,帮助学生将每一类的小正方体和大正方体的位置建立位置上的联系和数量上的对应,逐步将学生关注的重点从图形特征转移到数据规律上,方便学生进一步开展想象和研究。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探索规律的课程怎么才能落到实处,怎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数学素养。
笔者通过《探索图形》的教学有了一点想法:
准确定位——充分经历——思维提升。
对于某一具体的实践活动课,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和地位做好准确分析,不要过分拔高教学目标,也不必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五年二 期数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