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军《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docx
- 文档编号:7414163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2.29KB
韩玉军《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docx
《韩玉军《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玉军《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韩玉军《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韩玉军《国际商务》第一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 导 论
一、国际商务的基本概念
1国际商务的含义
国际商务或国际商务学是一门研究为满足个人及组织需求而进行的跨国界交易的科学。
该定义有两层含义:
一是国际商务学研究的是跨国界的活动;二是国际商务学研究的是国家、企业或个人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商业性经济活动,而不是非商业性的跨国经济活动。
非商业性经济活动不在国际商务学的研究范围之内。
尽管不同的学者对国际商务的定义有所不同,如美国学者科斯认为,国际商务包括越过国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活动,几乎包括任何形式的经济资源——商品、劳务和资本转移;加拿大学者艾伦·鲁格曼和美国学者理查德·霍杰茨认为,国际商务是一门研究为满足个人及组织需求而进行的跨国界交易的学科。
这里的交易包括贸易,如进出口,以及对海外企业的直接投资。
但总的来说,国际商务的本质是“跨国界”,最基本的国际商务活动是跨国界的经济交易活动。
国际商务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国际企业或跨国公司。
国际商务主要是指国际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跨国经营活动,或者说国际商务是研究围绕这些跨国经营活动产生的相关事务,包括企业的国际战略、策略,资源配置及经营管理,市场开发与拓展等等。
2.国际商务的类型和特征
(1)国际商务的类型(来源:
静业学习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交往活动日趋频繁,国际商务的形式与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
概括起来讲,国际商务可以分为三大类:
①国际贸易,即货物与服务的进出口;②国际直接投资;③特许经营、合作经营、合作开发、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国际信贷与融资等贸易与直接投资以外的其他国际经济活动。
(2)国际商务的特征
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国际商务从原来单纯的货物进出口贸易,发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各国间的经济合作。
其主要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国际商务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综合反映;
②国际商务以进入和开拓国际市场为目标;
③国际商务复杂多变、风险大。
国际经济活动要比国内经济活动复杂得多,也具有更大的风险。
国际商务与国内商务相比,它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
a.经济经济活动范围不同。
b.受制约或市场化程度不同。
c.经济调节程度不同。
d.经济运行的媒介体不同。
e.经济运行的环境与条件不同。
f.风险大小不同。
二、国际商务的产生与当代背景——全球化
1国际商务的产生与发展
(1)国际商务的产生
国际商务发端于国际贸易。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能够顺利进行产品(商品)的交换。
因此,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国际贸易也真正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使国际贸易成为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面,从亚当·斯密到赫克歇尔一俄林的理论,关注的焦点一直是国际交换,国际分工仍处于垂直分工形态,并且国际贸易依然是主体。
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商务活动如国际金融、运输、保险已经愈来愈频繁,特别是资本输出已初具规模,在这一时期国际商务已相当普遍并达到初级发展阶段。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商务的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商务活动已由国际贸易,扩展为包括对外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等多种方式,特别是二战以后,国际商务的发展更加迅猛。
其发展的历程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①贸易主导阶段。
这一时期,企业国际商务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国际贸易,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国际市场,组织国际商务活动,但以贸易活动为主。
②投资主导阶段。
这一时期,日本、西欧和美国开始进行大规模海外投资,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侧重于发现国际市场机会。
③全球商务阶段。
这一时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国市场的同质化趋势加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急剧增加,国际商务进入全球商务阶段。
在这一阶段,企业的商务活动已突破国家(地区)的界限。
(3)国际商务出现的新的发展趋势
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出现迅速融合,跨国公司大量出现并获得了空前发展,国际商务也出现了以下一些发展趋势:
①生产活动国际化不断加强。
②国际贸易对企业经营更加重要。
③国际商务活动的需求环境逐渐形成。
④无形贸易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重要性突显。
⑤生产经营跨国公司化。
⑥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
2.国际商务的当代背景——全球化
(1)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上各国和地区之间通过商品、服务及劳动力、资本、信息、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寻求资源最优配置的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并不断深化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贸易、生产、科技、金融、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的国际化与自由化。
(2)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学者们的看法不尽一致。
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
①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扩张的必然结果,所以,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资本主义化甚至可以说是美国化,是美国模式资本主义在全球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这是所谓“自由派”观点。
具体来看这种观点包括两种主要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全球化是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另一种看法认为全球化的实质是美国化。
②第二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化、美国化,因此本质上就是经济殖民主义,是帝国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坚决批判与反对,这是所谓“新马克思主义”观点或“左”派观点。
③第三种是怀疑派观点,认为历史并没有显现所谓全球化的事实,充其量不过是出现了高水平的国际化,也就是国家之间经济互动而已,经济全球化是某些理论家的神话。
④第四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21世纪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快速变革的中心力量,这些变革正在重新塑造着现在世界,即著名的“变革论”。
⑤第五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是通向世界和平和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未来新社会的经济基础;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是严峻的挑战,因而应对经济全球化最好的对策就是全球友好合作,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3.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从整体角度看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总的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有:
一是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二是跨国直接投资迅猛发展;三是全球要素资源加快流动。
具体来说,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是:
①生产全球化。
②贸易全球化。
国际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展,世界市场容量越来越大,各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增大。
二战以来,国际贸易占世界生产的比重一直在上升。
③投资全球化。
④金融全球化。
各国金融命脉更加紧密地与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
迅速扩展的跨国银行,遍布全球的电脑网络,使全世界巨额资本和庞大的金融衍生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⑤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
区域经济组织遍及全世界,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
(2)从本质上看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从本质上看,经济全球化呈现如下特征:
①经济全球化不是各国经济同质化,而是世界市场的自由化:
包括商品、服务、技术、信息、劳动力、货币资本的交易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全球化。
②由市场的自由化又伴生国际规则的全球化。
国际规则从两方面产生,一是公开制定的国际公约;二是从发达国家长期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国际惯例,发展中国家只能被动接受,而难以主动改进或者改变。
③在国际经济中,还有附属于经济全球化的所谓的文化全球化,实际上就是消费的全球化(包括精神消费),它是以商业的全球发展为背景的。
这种全球化基本与发达国家率先开发的新型商品与消费倾向吻合。
④金融全球化的速度超过了生产和交换全球化的速度,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波动更容易传导;现代金融体系的缺陷无法有效防止金融投机对实力不强的国家金融安全的威胁;各国金融屏障的撤销,便利了资金泡沫的发生与作用,破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稳定。
⑤经济全球化使国际范围内的贫富差距和收入的不平等不断加剧。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南北差距”越来越大。
4.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原因
(1)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前提条件。
技术的创新、积累和扩散是推动各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2)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分工的深化和市场规模的扩张,推动着生产从国内区域间分工向国际分工发展,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
(3)全球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实现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一个制度基础。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只有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本国经济的运转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4)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动因。
在微观主体世界范围内的趋利活动中,跨国公司逐渐扮演了主角。
这是因为跨国公司本身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
(5)国际局势相对缓和。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各国越来越关注经济利益、经济安全、经济竞争,把发展经济作为国家战略的重点,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国家之间正形成一种新的互动机制,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6)国际经济组织日益发展和完善,在协调各国经济、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发展,稳定国际金融秩序和国际金融市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立,更加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7)各国政府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各国政府为了使本国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占据有利地位,主动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适应和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经济全球化对任何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有利,也有弊。
下面以发展中国家经济为例,来探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就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而言,基本可以概括为:
①经济全球化由于信息技术使空间距离极大地缩短,世界各地的潜在的竞争者,相互争夺正在变得短缺的资本投资和相应的劳动岗位,使民族国家和社会福利国家的政策得以实现。
还使一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国家能富裕起来。
②现代通信技术以及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有助于人们消除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
在跨国的生产网络方面,时间的全球化正在形成。
③全球化意味着世界整体福利的增加和机会的增加。
④全球化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⑤全球化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
经济全球化使整个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各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⑥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
同时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严峻挑战,主要发生在国际竞争加剧以及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难度加大这两个方面。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为:
①增大了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运行的风险。
经济全球化只有利于发达国家而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经济全球化只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而使自己更富强的舆论工具。
②各国各地区的发展差异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在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的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却饱受贫穷落后之苦。
③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权力集中在几乎不受任何监督控制的少数几个经济单位的手里,如跨国以及跨地区的公司企业、全球信息通信网络等。
发展中国家的国家的权力被迫缩小。
④国际游戏规则对发展中国家越来越不利。
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总体上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制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这类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也是被西方发达国家所控制的。
⑤对于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例如日益蔓延的荒漠化、对土地的侵蚀、动植物物种的灭绝、海洋与河流的污染等。
其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把污染产业的生产活动和污染技术利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评价
经济全球化是具有双重性的。
融入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是一把“双刃剑”。
总之,经济全球化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除了正视和积极参与之外,别无选择。
一方面,决不能因为经济全球化可能会给我们带来风险,就置身事外,甘当观潮派。
一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必须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同时必须树立起全球意识,具有世界眼光,以积极的姿态加入全球化进程,勇当弄潮儿,借助世界经济的舞台,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不能对全球化抱盲目乐观的态度,不应把全球化理解为西方强国会自动放弃强权政治和掠夺政策,以为从此便天下太平、世界大同,而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有清醒的认识。
6.反全球化
随着全球化的扩展和深入,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全球扩散,作为全球化时代的衍生品,反全球化运动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当今时代影响范围最大的社会运动之一。
实际上,反全球化是另一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
相对而言,它是弱势与受害群体对全球化黑暗面的微弱抗争,是对全球化的所谓不可规避性的挑战。
反全球化运动已经而且将继续对当今世界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它源于对当今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与反抗,这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所引起的。
反全球化运动的一个特点就是多样性和包容性。
人们参与反全球化运动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目的也是不一样的。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将一切不满归于经济的全球化,归于跨国公司、国际组织以及本国政府支持的新自由主义政策。
归纳起来,在世界范围的反全球化有以下特点:
(1)在南方、外围及第三世界里,反全球化的情况很复杂;
(2)就地区而言,东亚不如欧美,东欧不如西欧;
(3)就产业而言,更多的反全球化力量来自原第一与第二世界的“旧经济”而不是“新经济”部门;
(4)反全球化与冷战后全球范围上升的民族主义、排外主义的力量与情绪普遍联系在一起;
(5)反全球化往往与环境、生态平衡等因素联系在一起;
(6)在一些从全球化中受益较多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反全球化的力量相对较小;
(7)反全球化作为新的政治与意识形态,与全球化的政治与意识形态针锋相对,体现了后冷战时代新的意识形态;
(8)全球化的负面后果直接催生了许多非政府组织,这些非政府组织的宗旨与使命就是反全球化。
三、国际商务的内容与本书的框架结构
1国际商务的研究内容
(1)国际商务环境分析
国际商务环境可以分为总体环境和行业环境。
总体环境也称做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环保、法律等要素。
而行业环境属于微观环境,其主要经济特性包括:
市场规模、竞争角逐的范围、市场增长速度、竞争厂商的数量及其规模、行业盈利水平、行业进入与退出壁垒以及自然要素条件环境等。
(2)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融资理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以往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相互独立的理论将被逐渐融合在一起,特别是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运营中,已经把国际贸易、要素国际流动、国际生产、国际融资等融合在了一起。
(3)企业国际化战略与管理
近年来,研究企业的国际市场定位为所有企业制定国际化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战略计划与管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外部环境的准确预测和对自身优势的清楚认识。
(4)国际市场营销
国际市场营销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手段和技巧,人们对其的研究不断深入与细化。
国际市场营销是一种跨国界的营销管理过程,是企业通过计划、定价、促销和引导,创造产品和价值,以满足多国消费者的需要和获取利润的活动。
研究的深入与细化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
国际市场分析、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和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国际市场营销具有环境更复杂、风险更大、竞争更激烈三大特点。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市场营销对于能否将产品和服务最终推向世界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
(5)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某一组织有效运用其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制定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人员配备、业绩评估、管理发展、报酬、劳工关系等等。
通过影响公司人力资源的个性、发展、素质和生产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够帮助公司削减创造价值的成本,以及通过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而增值。
(6)国际会计与财务管理
会计通常被称为“企业的语言”。
这种语言是以损益表、资产负债表、预算、投资分析和税务分析来表述的。
会计信息是公司与其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之间沟通公司财务状况的工具。
很好地发挥会计职能对于公司的平稳运作是至关重要的。
在一家国际企业中,投资、筹资和货币管理决策需要考虑许多复杂的问题,财务管理就是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解决的主要手段。
好的会计与财务管理能够成为企业,特别是国际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源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商务 韩玉军 国际 商务 笔记 课后 习题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