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
- 文档编号:7381147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82
- 大小:136.54KB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政治、政治学、政治史和政治思想史
二、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三、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主要内容
四、中西方政治思想的差异
五、参考书目
第二章古代西方政治思想的遗产
一、古希腊的政治思想
二、古罗马人的政治思想
三、中世纪的基督教思想
四、中世纪日耳曼人的社会传统
第三章希腊城邦政治学说
一、希腊城邦政治学说产生的背景
二、希腊城邦政治学说的特点
三、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四、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罗马法学政治观
一、背景与特点
二、罗马法学政治观的思想先驱——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
三、罗马法学政治观的主要代表——西塞罗
第五章基督教神权政治论
一、神权政治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基督教神权政治论的特点
三、教父学派及奥古斯丁的神权政治思想
四、神权政治论的主要代表——托马斯·阿奎那
第六章君主专制论
一、君主专制论的形成背景
二、马基雅维里的非道德政治观及君主专制论
三、布丹的君主主权论
第七章近代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产生
——17世纪英国的政治思想
一、17世纪的自然法观念
二、霍布斯的政治思想
三、洛克的政治思想
第八章近代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发展
——18世纪法国的政治思想
一、综述
二、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
三、卢梭的政治思想
第九章近代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完成
——19世纪以英国为代表的古典自由主义
一、古典自由主义综述
二、边沁的功利主义政治观
三、约翰·密尔的政治思想
四、古典自由主义的衰落
第十章20世纪西方民主理论的演变
一、精英理论的崛起
二、精英理论与民主理论结合
三、经验民主理论的发展
四、对经验民主理论的批评
第十一章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
一、个人主义的原则
二、自由及其限度
三、平等的原则
四、自由主义民主
五、自由主义的国家
六、西方自由主义的局限与未来——对西方自由主义的反思
第一章绪论
一、政治、政治学、政治史和政治思想史
不管是学习西方政治思想,还是学习中国政治思想,都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政治?
亚里士多德说,政治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说:
“在我们的时代,人类命运的涵义是通过政治语汇来昭示的,”即是说,悠悠万事,唯政治为大,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个人的前途,都与政治有关。
有人甚至认为,一个人不管是在读诗,还是在谈情说爱,他必定同时也在表达一种政治观点。
爱尔兰诗人叶芝(1865~1939年)反对这种说法,他是爱情至上:
“那姑娘亭亭玉立,什么古罗马、俄罗斯,还有西班牙政治,我那有心思读下去。
”
那么,政治囊括的范围到底有多大?
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其一,政治是一种活动,它支撑着人类生活的框架,没有政治活动,人类的生活就会没有秩序;不过,其二,政治尽管能为人类多方面的生活建立秩序,但政治并不等于生活本身,它必须与生活保持一定距离,如果你的情人跟你在一起总是大谈政治,岂不大煞风景;其三,政治也并非千篇一律,它随着时代和地点的不同而千变万化。
说到政治,我们不能不提到政治学。
传统的看法,政治学是研究国家、政府以及它们为行使其职能而建立的各种机构的学说,在研究中带有人们的主观价值或道德判断,因而不能算是科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行为科学的出现,人们对政治有了新的理解,认为政治活动是人类的一种行为,可以客观地去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认为政治学是一门科学,可以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来对政治进程进行系统的研究。
不过,要想在政治科学中确定普遍规律,决不像在物理学等实验科学中那样迅速,那样有把握。
所以爱因斯坦说,政治学比物理学更困难。
政治史和政治思想史从人类历史上看,任何政治制度或体制都是一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有其确实的生命周期,也就是说有其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这就是政治史。
政治思想史与之不同。
在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基础之上产生的政治思想,即使在这种制度与实践已经成为历史之后,仍然能够传承下去,并且在新的环境下得到进一步发展。
这应该是政治思想史与政治史最大的差别。
因此,尽管在政治史上每一个阶段的政治制度与政治实践的发展都具有完全不同的基础,但后面阶段的政治思想都会从前面的阶段吸取大量遗产。
例如,当希腊城邦政治已经成为一种永远也不可能重新复活的历史的时候,人们仍然能够了解、研究和发展产生于这个时代的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如果说,人类的政治实践具有时间、地域和民族的差别,那么政治思想却很少受到这种差别的影响,它能跨越时代与地域的隔阂,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这样,政治思想不仅受到政治制度与政治实践的制约,同时反过来也会影响政治实践与政治制度。
与社会科学的其他部分相比,政治思想大概是实践指向最强的学科之一。
西方政治思想史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把对政治实践的影响和指导作为其基本使命。
具体来说:
首先,政治思想可以对政治实践起直接的指导作用。
柏拉图的理想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理论,自由主义的理念等等,都是一种政治架构的设计,对人们的政治实践活动都有直接的理论指导作用。
其次,政治思想可以对某种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进行合理化的论证,从而使之得到民众的认可,也就是使之合法化。
第三,政治思想可以对现实政治和政治制度进行批判。
在整个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批判的理论可能要占更大的比重。
批判的理论,一方面,可能促使人们转向对另一种新政治实践的探索,另一方面也可能唤起民众进行直接的政治反抗而改变现存制度。
总体来看,从近代以来,政治思想对于政治实践的影响里有一种日益增强的趋势。
十分明显,到20世纪,西方政治思想所影响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欧洲和北美,扩展到整个世界,自由、民主、平等这些基本的政治规范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认可的政治价值规范,这些价值规范已经改变了、并且还在继续改变着世界其他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过程。
二、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对象
西方政治思想史主要研究:
西方政治思想家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组织的学说;
西方各种政治思想流派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相互影响;
各种政治思想对现实社会政治发展所起的不同作用。
三、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主要内容
西方政治思想史一般分为三段:
古代西方政治思想,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当代西方政治思想。
我们所讲的西方政治思想史包括:
古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15世纪):
古代西方政治思想的遗产(总论),古希腊城邦政治学说,罗马法学政治观,基督教神权政治论,共四章;
近代(16~19世纪末):
君主专制论,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产生——17世纪英国的政治思想,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发展——18世纪法国的政治思想,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完成——19世纪以英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共四章;
当代(20世纪):
20世纪西方民主理论的演变,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共两章;
以上十章,加上绪论,共十一章。
西方政治思想从近代到当代还应包括另外一条线索:
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的(科学的)社会主义—→当代西方的民主社会主义和列宁、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
不过,这条线索我们略而不讲。
四、中西方政治思想的差异
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主要有三点不同:
其一,从思想方法上来看,注重理性与逻辑的思想方法是西方政治思想的一个基本特点。
这种思想方法的核心是不允许在思想中存在逻辑上的矛盾。
在西方政治思想家那里,即使上帝也必须遵循逻辑规则。
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相比,如果说中国的政治思想主要是通过对于自然的类比、通过对人事的推演而得出各种政治结论的话(微言大义),那么西方政治思想则始终从某种假定的前提出发(例如自然状态、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观念),通过逻辑推论而得出包括秩序、权利和义务,平等和自由等等一系列的政治范畴,并由这些范畴构成一套严密的理论体系。
其二,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偏重于“术”——统治术,不管是儒家、法家、道家都是这样;西方传统政治思想也讲统治术,但其重点则在于说明国家的起源与本质,政体的分类及优劣。
其三,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主张“为民请命”、“为民做主”,即所谓forthepeople(民享),但bythepeople(民治),即是最开明的学者也没有提到。
为什么?
中国是大国,无法实行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制;中国实行宗族家长制,主张圣人、贤人治国,加之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儒家思想(与之对立的是民间的梁山好汉思想),反对多数统治,又长期统一,缺少西欧封建制时期以贵族特权限制王权的封建议会制,而议会制意味着间接民主制,它是联结西方中世纪贵族民主与西方近代民主的桥梁。
这样,中国又没有实行间接民主制的传统。
五、参考书:
1,何汝壁伊承哲:
《西方政治思想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分古代、近代、现代三部分,按人物编写;
2,岳麟章:
《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版,按人物编写,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
3,韩承文徐云霞:
《世界近代政治思想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按人物编写;
4,马啸原:
《西方政治思想史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按专题编写,作者系云南大学政治系主任,教授;
5,萨孟武:
《西洋政治思想史》,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第4版,作者系台湾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
6,乔治·霍兰·萨拜因:
《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权威著作;
7,萨尔沃·马斯泰罗内:
《欧洲政治思想史》(15—20世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8,唐士其:
《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约翰·麦克里兰:
《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10,徐大同:
《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思考题:
1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与西方政治思想有哪些差异?
为什么?
第二章古代西方政治思想的遗产(总论)
近现代西方各国文化,有一种内在的一致性,这就是它们都是在古希腊罗马文化和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换句话说,近现代西方文化,其源有二,一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它代表了理性主义,一是基督教文化,它代表了信仰主义。
作为西方文化一部分的西方政治思想史也是如此。
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史,是在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古罗马和基督教的思想,以及日耳曼人的政治传统和法律传统,才逐步发展起来的。
可以说,缺少了上述其中任何一个部分,今天的西方政治思想都会是另一个样子。
一、古希腊的政治思想
古希腊人为后代西方政治思想提供了基本的思维模式、概念、理论框架以及关于政体分类等方面的基本思考,除此之外,还有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
首先,古希腊人对西方政治思想的一个根本性影响就是决定了西方人认识政治问题的基本模式,这就是我们前述的注重逻辑和理性的思想方法。
这一思想方法在古希腊政治思想的开创者苏格拉底所创立的“辩证法”中得到了充分应用。
“辩证法”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通过对话发现对方思维中的逻辑矛盾,从而在寻找解决这种逻辑矛盾的过程中得到对话双方都认可的正确结论。
古希腊思想方式中的理性,在“自然法”的观念中特别明显地表现出来。
古希腊的思想家相信,在自然界和人类世界中存在着某种规律,这就是自然法。
它规定制约着万事万物(类似于中国人所说的“天道”和“天理”),使人们知道,什么当为,什么不当为。
自然法体现于人身上,这就是人都有理性。
在希腊政治思想中,与自然法相对立的是传统的习俗和制度,它们常常是不合理的,因而不能体现自然法和人的理性。
自然法的观念一经产生,随即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成为人们对于现实生活中不合理的政治现象和制度进行批判的重要武器。
西方人从抽象的自然法观念开始,推论出自然权,再推论出近现代的人权。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见到和感到的更多是剥削和压迫,谁见过真正的平等?
西方人正是从不平等中推论出应当平等,从不民主中推论出应当民主,从缺乏人权的现象中推论出人应该有人权,这正是自然法这一抽象观念的产生对人类事业的伟大贡献。
另一方面,古希腊城邦的存在前后有几个世纪的时间,上百个小国在几个世纪的过程中基本上能保持它们各自独立的存在,而不是在相互之间的战争中被消灭与兼并,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由于各城邦基本能保持独立,从而也就能够在几个世纪的时间内以相对完整的方式完成一系列的政治演变。
城邦较小的人口和地理规模当然是是这一演变速度相对比较快的一个原因。
问题在于,由于各城邦演化速度并不相同,结果人们在同一时期内便可以找到处于不同演化阶段的城邦,而这种演化本身就为政治思想家们的思考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素材。
由于政治体制的素材十分丰富,古希腊政治思想家,如亚里士多德,对其的理论总结也就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说服力,例如国家的起源,政体的分类及标准,政体的优劣等等,就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从而奠定了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理论框架。
最后,古希腊人最早尝试了民主政治(尽管一般认为是奴隶主的民主)的实践,也最早提出了民主政治的理论,尽管这种民主政治有着种种缺陷,尤其是缺乏作为现代政治理论基础的关于个人权利的观念,但古希腊、特别是雅典的民主政治仍然成为后世众多思想家理想的家园。
二、古罗马人的政治思想
西方人常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罗马是古希腊文明的继承者,但它继承的并不是希腊文明的全部,同时,它又增添了许多希腊文明原先没有的内容。
罗马在其城邦时期结束以后,无论是在共和时期还是在帝制时期,与古希腊城邦的一个最大差别,就是其人口和地域都要无可比拟地大得多。
这一事实决定了在罗马的政治生活中直接民主制根本不可能被采用,因此希腊人对民主政治的种种思考在罗马基本上便没有得到继承。
另外,罗马这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建立,以及当时它与世界其他政治实体之间交流的缺乏,也导致了另外一个后果,就是罗马的政治思想家无法进行像古希腊那样的比较政治体制的研究。
因此,关于政体的理论,除了在罗马共和制向帝制过渡后那一短暂时期外,也不再吸引罗马人的注意。
罗马政治家最关心的,是在一个庞大的国家,如何能保证国家的官员和民众能以国家利益而不是以个人利益作为其行动的出发点。
罗马人的办法,是在完善各种法律制度的同时,建立法制国家。
罗马对于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最大贡献,就是它的法律制度和法制国家的观念。
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个人权利和利益的保护,对于公与私的界限进行初步划分;二是它所体现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前者大概与罗马作为一个主要依靠农业的国家,从而必须保证农业生产者的土地所有权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有关。
这种对个人的权利和私有财产的保护,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罗马的平等观念受到希腊城邦衰落时期斯多葛学派平等思想的影响,但主要是罗马国家法制化的产物。
随着罗马疆域的扩大,罗马法的所辖范围和人口也不断扩大,从十二铜表法到市民法,再到万民法,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都先后成为罗马的公民,公民的权利超越了地域和民族界限,成为一种普遍的平等权利。
这种法制下的普遍的平等权利既是罗马国家能够长治久安的原因,其观念也成为近代普遍人权观念的来源之一。
三、中世纪的基督教思想
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帝国时期,早期基督教中关于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曾有力地促进了罗马人的平等意识,然而更重要的,还在于基督教具有一种特别的政治观念。
从根本上来说,基督教是一种来世的宗教,它不是把人在现世生活的精神和物质满足,而是把人的灵魂在来世天堂的得救作为最高目标。
在基督教看来,人世间的种种制度与事物,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兄弟之爱外,都不值得信徒去追求,政治生活自然也被包括在内。
基督教思想认为,国家所满足的不过是人类的低等需要,国家本身甚至是人类某些邪恶的本能的产物,其存在本身就意味着人性的堕落。
因此,人的本质不可能在政治生活中而只能在宗教生活中得到体现。
基督教的这种政治观对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尤其是自由主义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就是把国家视为一种“必要的恶”,一种“必要的祸害”,从而强调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区分和对立,强调对国家行为的监督与控制。
美国政治家杰斐逊曾说过,如果人人都是天使,那就没有必要建立政府;而政治之所以必要,就是因为人并非天使的缘故。
基督教对于西方政治思想第二个方面的重要影响在于使自然法观念常识化、通俗化。
在古希腊思想中,自然法观念还只能为少数哲学家所理解。
而在基督教会看来,由于世界万物都是上帝的作品,所以自然法同样也应该是上帝意志的一种体现。
另一方面,基督教的经院哲学家如托马斯·阿奎那还认为,基督教信仰虽然高于理性和哲学,但不悖于理性,并能为人的理性所认识、理解和论证。
这样一来,由于信仰与理性是相通的,那么即使不可能让人们都变成哲学家而理解自然法,人们也可以通过信仰而发现自然法,自然法就不再是玄妙高深的理论,而与基督徒即西方人的日常宗教生活常识相联系。
正因为基督教思想为西方政治思想奠定了这样通俗的方法论的基础,致使自然法的观念到19世纪都一直在西方政治思想中占有根深蒂固的地位。
四、中世纪日耳曼人的社会传统
日耳曼人政权在西欧建立以后,在接受包括基督教在内的一些西欧传统思想和制度的同时,也为这一传统带来了许多新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日耳曼法的传统。
日耳曼法的核心因素是在领主与亲兵、封臣之间有一种权力与义务观念,以及构成这种权利和义务关系基础的契约观念。
前面提到,在古希腊城邦时期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权利思想。
在罗马帝国时期,虽然公民私人权利的概念得到了确立,并且在罗马法中有所体现,但更多还是停留在抽象的意义上。
对与公民权利与国家行为之间的关系,人们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认识。
日耳曼法恰恰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它独特的贡献。
按照日耳曼人的社会传统,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关联的,具体来说就是一种领主与封臣之间相互服务的个人关系。
这就是原本意义上的西欧封建关系或称封建制度。
在典型的封建关系中,领主为封臣提供封地,并对其进行人身和财产的保护,封臣则为领主提供劳役、贡品、军队等。
这是一种基于双方同意的契约,也是一种双向的权利和义务。
就是说,封臣有权利得到领主的保护,但前提是必须对后者承担契约所规定的义务;反过来,领主有权利要求封臣为其提供契约规定的各项义务,但前提是他必须为后者提供充分的保护。
这种契约关系的典型体现,就是1215年英国的《大宪章》。
在西方政治思想中,这样一种契约观念被引申为“统治必须基于臣民的同意”的观念,它此后成为英国宪法的主要原则之一,并且也为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中最重要的理论——社会契约论,提供了现实的思想基础。
可以说,从古希腊开始,经过罗马帝国和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代,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思想框架和理论素材,已经大致准备好了。
思考题:
古代西方政治思想的遗产?
第三章希腊城邦政治学说
参考书:
柏拉图:
《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一、希腊城邦政治学说产生的背景
现代西方相当一部分政治观念,如自由、正义、共和制等,都渊源于古希腊人对城邦制度的认识与思考,所以讲述西方政治思想史,无不从古希腊讲起。
1,从学理上看,古希腊政治学是从古希腊哲学中分离出来的。
最初,古希腊人的所有知识,包括各种自然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统统都被纳入到哲学之中。
只有当古希腊哲学走向系统化、成熟化时,古希腊的政治学才能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系统的科学。
一般认为,古希腊哲学开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泰勒斯(B.C.624~548年),到公元前5世纪的苏格拉底(B.C.469~399年)时,希腊哲学成熟,再到公元前4世纪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才建立了古希腊政治学。
2,古希腊城邦政治的成熟与衰落,产生了城邦政治学。
希腊各城邦中,最重要的城邦当然是雅典。
雅典城邦政治的黄金年代是在希波战争(B.C.494~449年)的后期和战后一段时期,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B.C.431~404年)之后,雅典城邦政治即进入衰落和危机时期。
柏拉图(B.C.427~347年)和亚里士多德(B.C.384~322年)的城邦政治学也就在这时才形成。
所以,古希腊城邦政治学既是城邦政治制度发展成熟的结果,也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城邦政治的历史和危机进行研究和反思的结果。
没有城邦政治制度,就没有城邦政治学。
城邦政治学是对城邦政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二,城邦政治学说的特点
或者说,什么是城邦政治学?
在古希腊人看来:
1,政治就是治理城邦,政治学就是关于治理城邦的学问,政治学的目的在于追求城邦的善德和善业;
2,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城邦的整体利益,城邦高于个人,个人必须绝对服从城邦。
城邦存则自由存,城邦亡,自由民将沦为奴隶;
3,小国寡民的城邦是实行理想政治的基础,理想的政治只能在疆土和人口有限的城邦中才能实现;
4,人是城邦政治的动物,只有在城邦政治生活中才能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个人既不能脱离城邦社会,也不能脱离城邦政治;
5,正义是城邦理想政治的追求目标,正义的政治才是理想政治,正义为最高的道德准绳;
6,把奴隶与野蛮人排除于政治之外,奴隶不能从事城邦政治,所以奴隶不是(政治意义上的)“人”。
从城邦政治学起,政治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政治学从探讨国家的起源、本质、目的出发,进而研究政体的优劣,统治办法的利弊,统治者的素质,理想的政治等理论和实际问题。
政治思想不再是零散的、不完整的火花,开始具有系统、完整的理论形式。
三、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柏拉图(B.C.427~347年)生于雅典一个贵族世家,通常认为柏拉图反对民主政治的原因在于他的贵族出身,但这实际上是由于他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
苏格拉底(B.C.469~399年)生活的年代正是雅典民主政治危机四伏的年代,贵族与平民斗争十分激烈。
苏格拉底38岁时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B.C.431~404年),结果雅典战败,民主派的威信受到很大打击,雅典出现“三十僭主”政治。
公元前403年,三十僭主政治又被推翻,民主派重新掌权,苏格拉底被指控为不敬神和败坏青年,并被判处死刑,由于他不愿逃跑,在狱中服毒自尽。
关于苏格拉底之死,有复杂的政治原因,主要是雅典民主政治在伯利克里之后开始败坏,苏格拉底对民主政治采取批评态度,招致了民主派的忌恨;其次,三十僭主的首领克里提阿斯,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此外,苏格拉底在宣传自己的思想观点时,对许多雅典名人采取了嘲讽态度,甚至在审判他的法庭上也直言抗争,以其不妥协的态度,激怒了陪审团。
(现代人视此事为“民主的暴政”)
其实,苏格拉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很有贡献的人物,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他以前的哲学,都是力图从自然界去探索宇宙的本原、人生的奥秘,去寻找事物生成的终极原因,苏格拉底则认为,寻求事物生成的终极原因,不应求诸外,而应求诸内,应求诸人的心灵和思想。
西方哲学从他开始,从向外探索转入向内探索,从自然哲学转向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这当然是人们认识的一种深化。
柏拉图20岁起(公元前407年)拜年逾六旬的苏格拉底为师,前399年苏格拉底被处死,对柏拉图是一沉重打击,他说:
“起初,我满怀热情地急于从政。
可是当我注意到了公众生活的混乱,又看到了不断发生的变革运动,终于使我迷惑不解……。
最后我清楚地看出所有现存国家中的政府制度毫无例外都是腐败的。
”
此后,柏拉图周游列国12年,40岁才回到雅典。
前386年他在雅典近郊办阿加德米学园,执教达40年,直至去世。
期间曾两次离开学园到意大利南部的叙拉古,以期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但均遭失败。
柏拉图一生著述甚多,与政治思想有关的,有《理想国》、《政治家》、《法律论》等三书。
《理想国》是其早年著作,《政治家》是其中年著作,《法律论》是其晚年著作。
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什么著作,柏拉图的著作多引用苏氏之言,可见苏格拉底的思想对柏拉图的影响。
《理想国》是柏拉图最重要的政治思想著作。
对于国家的起源,柏拉图认为国家是应付人类经济需要而产生的(属于自然产生)。
他提出了经济互助论,认为人类因为需要互相协助,才组成了一个团体,这个团体就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 政治 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