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考押题金卷历史.docx
- 文档编号:7373725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30.79KB
北京市高考押题金卷历史.docx
《北京市高考押题金卷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高考押题金卷历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高考押题金卷历史
2018北京市高考押题金卷历史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44分)
本部分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宋代学者研究儒家经典,往往撇开旧注,自抒新意,有很大胆的见解,虽经典本身,也有人怀疑。
这一现象表明
A.商品经济勃兴带动文化繁荣B.私学教育发展培养思辨精神
C.民族矛盾尖锐影响学术风气D.程朱理学推动儒学实现复兴
13.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阿指出:
“如果人们只注意执政官的权力,那罗马国家就完全是君主制政体;如果人们只注意元老院的权力,它又完全是贵族政体;而如果只注意民众的权力,它显然又是民主政体。
”这体现了当时的罗马( )
A.民众利益至上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实行贵族政治D.王权与族权的结合
14.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泰格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
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A.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B.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
C.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繁荣D.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15.《康熙江西志》对景德镇御窑的生产有如下记载,“工匠自洗补至入窑,必看坯胎堪否,然后盖匣封固,起火烧造。
如绘画中小器,亦须细看,上下四周,有无疵缪,必体质完美,方可入窑。
不然,则徒劳罔功矣。
”该记载内容主要反映出
A.制瓷工匠工作异常辛苦,常徒劳罔功B.景德镇瓷器工艺先进,产品精湛完美
C.瓷器烧制过程工序复杂,技术难操控D.工匠制作瓷器时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16.中共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历史性会议。
下列各项属于中共十五大内容的是( )
A.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B.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将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D.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17.观察下图,该图反映出明朝末期江南地区的农业( )
A.投资与市场联系B.重视技术革新
C.专业化程度较高D.注重精耕细作
18.陈旭麓先生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
……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属于甲午战后“群体意义的觉醒”有( )
①地主阶级以“自强”为旗号,开展洋务运动
②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商业
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挽救民族危亡
④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义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19.民国二十二年七月,《申报月刊》发表了《中国现代化之前提与方式》一文。
作者“以为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早已过去,本世纪各国的资本主义,都是‘受节制的资本主义’.与之无关的时代背景是( )
A.经济大危机爆发,自由放任政策遭到重挫
B.苏联实施计划经济体制,获得初步成功
C.罗斯福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对日战争迫近
20.面对经济危机,时任美国总统认为,自由资本主义已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富裕的社会,而绝对尊重个人自由则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原因;如果经济危机是社会为了自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这并不是一个过于昂贵的代价。
为此,该总统采取的对策是( )
A.实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B.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C.援助西欧以摆脱经济危机D.推行针对苏联的冷战战略
21.自西周末始,井田制已出现瓦解的迹象,到春秋中期,“公田不治”已很普遍,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到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授田制,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废井田,开阡陌”。
这一变化说明()
A.铁犁牛耕导致土地私有制的产生B.商鞅变法标志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各国变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D.土地制度的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2.《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1940年,是毛泽东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代表作。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被直接吸收、借鉴到这篇文章中来。
毛泽东借鉴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三民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C.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D.毛泽东为全面评价孙中山的历史地位
23.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
A.“第一个发展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甲午战后列强开始资本输出
B.“黄金时代”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C.“短暂发展”出现于南京临时政府统治前期,为持久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D.“日益萎缩”出现的原因之一是二战后美国加紧侵略中国
第II卷(56分)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只有为着保卫祖国而战才能打败侵略者,使民族得到解放。
只有民族得到解放,
才有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得到解放的可能。
中国胜利了,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被打倒了,
同时也就是帮助了外国的人民。
因此,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地位》
材料二:
中国今天的民族革命任务,主要的是反对侵入国土的日本帝国主义,而民主革
命任务,又是为了争取战争胜利所必须完成的,两个革命任务已经联系在一起了。
那种把民
族革命和民主革命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革命阶段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三:
如此伟大的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取得胜利的。
抗战以前,没有抗日的政治动员,这是中国的大缺陷,已经输了敌人一着。
抗日以后,政治
动员也非常不普遍,更不说深入。
---------《论持久战》
材料四:
任何思想离开了三民主义,即不能长存于民族意识之中。
所以,抗战的最高指导原则,惟有三民主义。
抗战的最高指导组织,惟有中国国民党。
我们可以说,没有三民主义就没有抗战。
没有中国国民党就没有革命。
如果中国国民党失败了,这亦就是中国国家的整个失败。
简单地说:
中国的命运,完全寄托于中国国民党。
……培养国民救国道德,即是恢复我国固有的伦理而使之扩充光大。
而最重要的条目,则为发扬我国民重礼尚义、明廉知耻的德性。
这种德性,即,四维八德之所由表现。
而四维八德乃又以“忠孝”为根本。
---------蒋介石《中国之命运》(1943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三,归纳抗战时期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观点。
(2)依据材料四指出,蒋介石民族主义的思想渊源是什么?
你如何看待蒋介石的民族主义思想?
(3)毛泽东与蒋介石的民族主义思想有何共性?
分析二者在如何处理民族与政党利益关系问题上的区别及其对战后中国政局的影响。
40.
(1)梁启超提出,“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西汉时期匈奴单于自称天子,与皇帝是平行的国家元首称号。
唐太宗被北方游牧民族共同拥戴为众汗之上的天可汗,“是后以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即称皇帝天可汗”。
以后辽、金两代皇帝,都兼存农牧两大类民族国家元首的称号,直至元朝与清朝。
其实早在《礼记˙王制》中,既已提出“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因俗而治”的原则。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1)依据材料,简述中国古代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关系演变历程并对作者“多元一体”的观点作简要解释。
近代的民族主义的最基本的特征,便是国际观念,承认各民族的对等,反对异民族的压迫。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大体萌生于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经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的阐发宣教,成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五四运动”显示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个人人权和民族独立观念的迅速地觉醒。
它通过从思想和行动方面团结群众的方法,加速了中国循“民族国家”制度形态而达到统一。
﹣﹣摘引自茅海建著《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周策纵著《五四运动史》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民族主义的特点并分析这一观念从萌生到成熟的历史背景。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1405-1433)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1487-1498)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至少概括15世纪中西探险航行的两个共同点并分析其原因。
历史试题答案
第I卷选择题(48分)
12.
【答案】B
13.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体现了当时的罗马执政官、元老院和民众之间相互牵制,说明当时的罗马权力的制约和平衡,故选B。
14.
【答案】B
材料所述现象涉及雅典人文精神,A项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B项为正确选项,人文精神虽已发展,但并非主流思想,材料可以印证。
c项与材料无大关联,D项最具迷惑性,但材料中的事例只能说明雅典直接民主的非理性,不一定是统治阶级所为。
15.
【答案】D
材料信息的核心内容是记载制瓷工匠认真细致、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如“必看坯胎堪否”“如绘画中小器,亦须细看,上下四周,有无疵缪,必体质完美,方可人窑”,据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
A项理解错误;B项和C项都不是材料所表达的主旨内容。
16.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郑重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明确回答了国际国内普遍关注的邓小平同志逝世后中国怎样继续前进这个重大问题.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点评】邓小平理论是一场以“实事求是“为精神实质的思想解放运动过程中产生或引用的旨在打破精神桎梏,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思想的总汇.邓小平理论与中国在80年代施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密不可分.
17.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观察饼状图、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古代中国的农业。
依据材料提炼信息,抓住时间信息“明朝末期”、空间信息“江南”、内容信息“农业”以及农村家庭投资结构关于“工具、播种、灌溉、肥料”的比重分析,主要反映了当时农村农业的生产特点,选项D符合题意。
18.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考查甲午战后“群体意义的觉醒”的史实.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甲午中日战争影响的掌握.
解答:
抓住题干关键信息“甲午战后”,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9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①错误.
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甲午中日战争后,进一步发展,故②正确.
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符合题意,故③正确.
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义革命发生在五四运动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④错误.故C项正确.
故选C.
【点评】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1)政治:
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列强竞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中国主权,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中国救亡运动高涨.
(2)经济:
宣告了洋务运动失败;使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思想:
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蓬勃发展.
19.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需要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民国二十二年七月”判断出时间,依据信息“以为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早已过去”、“受节制的资本主义”,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解答:
依据题干“民国二十二年七月”可知,时间是1933年,“以为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早已过去”、“受节制的资本主义”,结合所学可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发生,使得自由主义政策失效,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因此题干材料的背景是经济大危机爆发,自由放任政策遭到重挫,故A项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以《申报月刊》发表的《中国现代化之前提与方式》一文内容为切入点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总统认为经济危机作为自由的代价是值得付出的,也就意味着他会选择尊重自由,那么就不可能去干预经济,故A项错误;按前述分析,总统强调自由高于危机,必然采取传统的自由主义,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援助西欧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出现苏联,也没有提及冷战,故D项错误。
21.
【答案】D
材料表明,井田制的废除和土地私有制的建立,从西周末年,到战国后期,经历了几百年漫长的时间,是一个渐进的变革过程,故D项正确。
土地私有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铁犁牛耕起到促进作用,故A项错误;B项理解片面,C项中的“小农经济的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22.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联系所学,新三民主义提出了反帝反封建,而发表于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发表时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帝反封建任务尚没有完成,毛泽东借鉴的原因是因为二者思想的共同之处,符合题意的是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
23.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
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解答:
“第一个发展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A错误;
“黄金时代”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B错误;
“短暂发展”出现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故C错误;
“日益萎缩”出现的原因之一是二战后美国加紧侵略中国,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第II卷(56分)
37.
(1)观点:
①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具有一致性;
②民族主义与民主革命应该结合起来;
③要充分发动民众起来抗战。
(2)思想渊源: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评价:
①有利于团结鼓舞中国人民抗战,具有进步性和爱国性;
②强调维护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具有专制性;
③强调用“忠孝”观念来维护其统治,具有落后性和保守性。
(3)共性:
都要求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
区别:
蒋介石强调维护独裁统治,把民族利益与党派利益等同起来;
毛泽东把保障民众权益与实现民族主义目标相结合;
影响:
中共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国民党逐渐失去权威,空前孤立。
40.考点:
中国古代史综合;中国近代史综合.
【解析】
(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把握西汉、唐朝、辽宋夏金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并正确把握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趋势.
(2)解答本题的依据是题干所给材料的主旨及影响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重大政治事件.
解答:
(1)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西汉时期匈奴单于自称天子,与皇帝是平行的国家元首称号”、“唐太宗被北方游牧民族共同拥戴为众汗之上的天可汗”、“以后辽、金两代皇帝,都兼存农牧两大类民族国家元首的称号,直至元朝与清朝”,可以从西汉、唐太宗、辽金、元至清四个历史时期归纳“中国古代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关系演变历程”即可.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既已提出‘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因俗而治”的原则’”可知,“多元”是指各民族各具特色.依据所学,“一体”是指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近代的民族主义的最基本的特征,便是国际观念,承认各民族的对等,反对异民族的压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摒弃天朝上国观念、民族平等、民族独立的角度归纳“近代民族主义的特点”即可.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大体萌生于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经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的阐发宣教,成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政治运动的推动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
答案:
(1)演变历程:
西汉时期与匈奴政权互不统属;唐太宗时期民族政权接受唐王朝册封;辽金与宋并立,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元~清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多元”是指各民族各具特色;“一体”是指各民族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推动中华民族的形成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特点:
摒弃天朝上国的观念;主张民族平等;建立独立、统一的民族国家.
“历史背景”作答要求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思想宣传鼓动;政治运动的推动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要求层次清晰,言之有理.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及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
“思想宣传鼓动”可包括,西方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涌入与先进的中国人的积极主动的学习吸收.或资产阶级宣传民主思想:
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起到思想启蒙作用;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理论追求民族独立,反对民族压迫;新文化运动弘扬民主科学,宣扬人权、自由、平等思想;
“政治运动的推动”:
甲午战后各阶层爱国救亡运动兴起发展,维新变法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与民族意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倡导“五族共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五四运动促成中华民族新觉醒.
41.
答案:
共同点一:
都把目标投向了印度洋
原因:
印度洋是当时已知沟通东西方往来的海上通道;印度洋地区有着悠久的航海贸易活动。
共同点二:
背后的支持力量都是专制君主
原因:
海外探险航行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君主专制有利于集中资源。
共同点三:
尽可能沿前人原有航线航行
原因:
海外探险航行风险巨大,沿前人原有航线航行有利于节省成本,获取最大收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高考押题金卷历 北京市 高考 押题 金卷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