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光伏温室大棚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
- 文档编号:7372317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36.46KB
陕西省光伏温室大棚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
《陕西省光伏温室大棚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光伏温室大棚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光伏温室大棚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
陕西省太阳能光伏温室大棚示范基地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西安文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十月
第一章综合说明5
1.1概述5
第二章太阳能资源8
2.1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地理分布8
2.2陕西省太阳能资源的地理分布8
2.3项目地理位置9
第三章工程地质9
3.1概述10
3.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0
第四章工程任务与规模10
4.1工程任务11
4.2地区发展概况11
4.3能源供应状况11
4.4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1
4.5工程规模11
第五章建设内容11
5.1功能定位12
5.2建设内容12
5.3技术方案12
5.4产品方案12
第六章效益估算12
6.1产能规模13
6.2建设的主要内容13
6.3产品方案13
第七章方案设计13
7.2布置14
7.3市场分析14
第八章设计14
8.1编制依据15
8.2现状分析15
8.3主要设备15
第九章土建工程15
9.1站址概况16
9..2自然条件16
9..3总体规划16
第十章消防设计16
10.1设计依据17
10.2设计原则17
10.3消防总体设计方案17
10.4工程消防设计17
第十一章施工组织设计17
11.1施工条件18
11.2施工总布置18
11.3施工总体布置原则18
第十二章管理设计18
12.1工管理机构19
12.2电站运行维护19
12.3运行维护管理设计19
12.4拆除19
第十三章水土保持设计19
13.1设计依据20
13.2设计目的20
13.3环境保护20
13.4评价结论及建议20
第十四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20
14.1设计目的、基本原则21
14.2设计范围和主要内容21
14.3主要依据文件21
14.4安全卫生机构设置、人员配备22
14.5安全生产监督制度22
14.6预期效果评价23
第十五章节能降耗分析23
15.1设计原则24
15.2设计依据24
15.3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24
15.4主要节能降耗措施24
15.5节能降耗效益分析25
15.6结论25
第十六章工程投资概算25
16.1编制原则及依据26
16.2编制原则及依据26
16.3基础价格26
第十七章社会效果分析27
17.1概述28
17.2财务评价28
17.3社会效果评价28
17.4结论29
第十八章风险分析29
18.1项目风险30
18.2风险对策30
第十九章结论与建议33
19.1结论34
19.2建议35
附表
第一章综合说明
1.1概述
1.1.1项目名称
太阳能光伏温室大棚示范基地项目
1.1.2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建设规模
1.1.3地理位置
光伏温室大棚示范基地地处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陕西省榆林市,
本项目砷化镓聚光太阳能发电机生产基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林,是陕西省下辖地级市。
1.1.4建设单位概况
1.1.5编制依据和内容
1、编制依据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
(2)《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
(3)《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GD003-2011);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具体内容和范围包括:
(1)太阳能资源
(2)工程地质
(4)光伏系统设计及发电量预测
(5)电气设计
(6)总平面布置及土建设计
(7)工程消防设计
1.1.6项目建设的背景
与传统农业相比,光伏农业大棚更加重视科技要素的投入,更加注重经营管理,更加注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带动区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同时,通过实现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将成为区域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柱型产业。
因此,光伏农业科技大棚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产出清洁绿色能源,还能实现高效种植,为绿色农业生产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农业大棚地理位置以农村、郊区为主,太阳能资源丰富。
在一定的土地空间上,光伏农业大棚实现了农业作物经济和能源发电效益的“双赢” 。
这极大地促进了传统农业向工业化农业的发展,也对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实现了农民、企业、政府的“多赢”局面。
能源问题,农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及相应的政策倾斜。
《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将太阳能光伏生态大棚电站的模式划定为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享受国家财政补贴。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传统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无论从世界还是从中国来看,传统能源都是很有限的。
而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费也势必持续增长。
能耗平均呈指数增长的趋势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一方面伴随着石化燃料消耗的增加,大气中CO2的含量相应增加;地球不断变暖,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将愈来愈快地消耗掉常规石化能源储量。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6))的统计数据,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可供生产40多年,天然气和煤炭分别可以供应65年和155年。
能源的潜在危险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迫使世界各国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
21世纪将是高新技术的时代。
新能源技术将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五大技术一道成为21世纪现代高新技术,而在新能源技术中,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发展最快,也是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
太阳能发电以其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资源的相对广泛性和充足性、长寿命以及免维护等其他常规能源所不具有的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新能源。
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和法律,以支持太阳能发电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1999年以来在世界各国尤其是美、日、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发起大规模国家光伏发展计划和太阳能屋顶计划,极大地刺激和推动了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
近年来,全球太阳能电池总产量平均增长率高达49.8%以上,是比IT发展还快的产业。
虽然目前世界太阳能发电累积装机容量不到世界电力装机总容量的千分之一,但是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专家预测其将在21世纪前半期成为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之一。
第二章太阳能资源
2.1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地理分布
我国幅员辽阔,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据估算,我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约为50x1018kJ,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总量达335~837kJ/cm2·a,中值为586kJ/cm2·a。
从全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来看,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南部、山西、陕西北部、河北、山东、辽宁、吉林西部、云南中部和西南部、广东北部、福建北部、海南岛东部和西部以及台湾省的西南部等广大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很大。
我国1978~2007年平均的年总辐射量、年总直接辐射量、
太阳能丰富区:
在内蒙中西部、青藏高原等地,年总辐射在150千卡/平方公分以上。
太阳能较丰富区:
北疆及内蒙东部等地,年总辐射约130~150千卡/平方公分。
太阳能可利用区:
分布在长江下游、两广、贵州南部和云南,及松辽平原,年总辐射量为110~130千卡/平方公分。
2.2陕西省太阳能资源的地理分布
陕西因受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的影响,全省太阳辐射从北向南减少、从东向西增加。
最大值位于陕北北部,年光合有效辐射达2.85x109~2.93x109J/m2。
陕北中南部、关中东部地区的年光合有效辐射为2.60x109~2.760x109v,以合阳、澄城、大荔一带最多。
关中西部和陕南地区,年光合有效辐射较少,在2.26x109~2.51x109J/m2之间,以商县和山阳一带较多。
秦巴山区和子午岭桥山地区光合有效辐射较少,其值为2.09x109~2.26x109J/m2,镇巴为低值中心。
陕北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为2600~2800小时,几乎是陕南大巴山区日照时数的2倍。
陕北年总辐射和各月总辐射都是全省最多的地方,夏半年各月总辐射都在4.5x108J/m2以上,为太阳能利用和植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能源。
关中地区的太阳辐射仅次于陕北,东部地区的太阳光能也相当充足。
陕南的光能资源较少,尤其是山区雨季到来时光能资源缺乏。
2.3项目地理位置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理位置优越。
第三章工程地质
3.1概述
3.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3结论及建议
场址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VII度,地基土主要为砾砂及凝灰岩等,场地岩土体无振动液化问题。
场地地形较平坦,地表水排泄通畅,泥石流、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但应考虑丰水年的间歇性洪水影响。
需要进一步落实压覆矿产的问题。
建议在下一阶段结合建筑物的布置,进一步查明场址区地基岩土体的地层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并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作出分析、评价。
第四章工程任务与规模
4.1工程任务
4.2地区发展概况
4.3能源供应状况
4.4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4.5工程规模
第五章建设内容
5.1功能定位
5.2建设内容
5.3技术方案
5.4产品方案
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和人们对优质无公害绿色蔬菜产品需求的不断提高,针对目前我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不合理和过量使用导致的农药、重金属残留过量问题,示范园的蔬菜生产必须以科技为支撑,以无公害绿色蔬菜产业化为目标。
第六章效益估算
6.1产能规模
6.2建设的主要内容
6.3产品方案
6.4.产品规格
第七章方案设计
7.1.国产化情况
7.2布置
7.3市场分析
第八章设计
8.1编制依据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T14048-2006)
(3)《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2004)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
(5)《通信用阀控式密闭铅酸蓄电池》(YD/T799-2010)
(6)《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979-2012)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8)其他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规范,设计手册等。
8.2现状分析
8.3主要设备
第九章土建工程
9.1站址概况
分布式光伏温室大棚项目建设所在地榆林市,拟建站址位于相对稳定的地带,区域稳定性满足建站要求,适宜建站。
9..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2、气候
3、地质条件
9..3总体规划
第十章消防设计
10.1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版)
(2)《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3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版)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0.2设计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做到防患于未“燃”。
严格按照规程规范的要求设计,采取“一防、二断、三灭、四排”的综合消防技术措施。
工程消防设计与总平面布置统筹考虑,保证消防车道、防火间距、安全出口等各项消防要求。
10.3消防总体设计方案
本工程消防总体设计采用综合消防技术措施,根据消防系统的功能要求,从防火、灭火、排烟、救生等方面作完善的设计,力争做到防患于未“燃”,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一旦发生也能在短时间内予以扑灭,使火灾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确保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
10.4工程消防设计
第十一章施工组织设计
11.1施工条件
11.2施工总布置
11.3施工总体布置原则
根据示范园区建设投资大、工期紧、高空作业少、建设地点分散及质量要求高等诸多特点,施工总布置需按以下基本原则进行:
1)路通、电通、水通为先
2)以点带面,由近及远的原则以场地及某一区域一定数量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为试点,通过经验的总结和积累,逐步从该区域向两侧或一侧延伸施工,以更高的效率加快基础工程施工和设备的安装。
3)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
4)节能环保、创新增效的原则
农业示范园光伏电站的建设本身就是节约一次能源、保护环境和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一项社会实践,但是,在建设中,对于具体的工程项目的实施,仍然要遵循充分节约能源、切实保护环境的原则。
在整个电站建成运营后,更能显示出开发新能源,对人类所创造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绿色环保效益。
5)高效快速、易于拆除的原则光伏组件支架基础采用预应力管桩,地面以上安装所用的承重支撑体系及维护结构尽量设计成易于加工、易于拆装的标准化构件,不仅能达到快速施工、节约能源的目的外,而且易于拆除、易于清理。
协商确定,并可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第十二章管理设计
12.1工管理机构
负责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请示汇报,取得项目建设批准文件;负责协调项目建设安全、质量、进度、造价控制工作;负责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负责协调、组织项目招标、合同谈判、签约工作;负责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并按工程建设合同向合同方及时拨付工程款;负责生产准备工作;负责组织光伏生态农业示范园投产后工程的竣工决算、
12.2电站运行维护
12.3运行维护管理设计
交接班前后三十分钟内原则上不安排大项目的操作,特别是电气操作。
如遇正在进行重大操作或发生事故,不进行交接班,由当班者负责处理。
接班者未按时接班时,交班者应坚守岗位,并向上一级领导汇报,待接班者接班后方可离开。
建立健全设备缺陷管理系统,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填写设备缺陷通知单,通知检修人员,跟踪缺陷处理过程,认真对维修后的设备进行验收,实现设备缺陷的闭环管理。
建立并实施经济运行指标的管理与考核制度,进行运行分析并形成报告,找出值得推广的“良好实践”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
按规定将各项指标进行统计上报,并保证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12.4拆除
所有的建(构)物及其基础由拆迁公司拆除、清理。
第十三章水土保持设计
13.1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4)《声环境质量标准》;
(5)《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13.2设计目的
本工程的场址选择及建设与当地林业规划、城市建设发展、电力规划、能源开发、土地利用等方面是一致的,且受到国家及当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经过对本工程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分析环境与本工程间的相互影响要素,并采取有效措施使不利影响因素减至最低程度,使环境和水土在本工程建设与运行期内都得到很好的保护,进而使工程与其周围环境之间达到相互和谐发展的目的。
13.3环境保护
13.4评价结论及建议
(1)为保证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能及时到位,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建议建设单位要落实本工程的环保和水保费用,并做到专款专用。
(2)做好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工作,做到文明施工,避免施工期扬尘、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施工结束后施工场地应尽量恢复原貌。
(3)加强对设备的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避免设备带病运行产生高噪声对环境造成影响。
(4)在下一步设计中,优化施工道路设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轻对场地原始地貌的破坏。
第十四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14.1设计目的、基本原则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电站投产后符合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运行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工程项目本质安全程度的提高,根据国家有关设计标准、规程规范进行本项目劳动安全工业与卫生专项设计。
14.2设计范围和主要内容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范围是对主要构筑物、生产设备及其光伏作业岗位和场所的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进行分析评价,主要包括光伏阵列、升压站等。
电站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的重点:
分析评价电站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劳动
安全与工业卫生等方面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从设计、运行、管理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消除或减免措施;提出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建议。
对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只作一般性分析,不作具体评价说明。
14.3主要依据文件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
噪声》(GBZ/T229.4-2012);
(4)《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
(5)《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
(6)《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13);
(8)《安全色》(GB2893-2008);
(9)《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2006);
(10)《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
(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1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14.4安全卫生机构设置、人员配备
安全卫生管理机构必须和整个电站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统一考虑。
工程投产后,设置安全卫生管理机构及安全卫生监测站,负责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保障电站顺利运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从“安全生产、安全第一”的角度出发,管理和监测机构负责整个电站的消防、劳动安全卫生检查、日常的检测、劳动安全及职业卫生教育等,并设置医务室。
其机构人员的配置为1人~2人,可以为兼职人员,归口生产运行部管理。
光伏电站运行人员在开始工作前,需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进入生产现场工作,同时按国家标准为生产运行人员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以便生产运行人员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条件,为电站的安全运行创造一个较好的软件基础,减少和预防由于生产运行人员的失误而导致生产事故。
建立巡回检查制度、工作监护制度、维护检修制度,对生产设备的相关仪器、仪表和器材进行安全的日常维护。
安全卫生管理机构根据工程特点配置监测仪器设备和必要的安全宣传设备
14.5安全生产监督制度
工程投产后,设置安全卫生管理机构及安全卫生监测站,并制定有效的安全生产监督制度,以保证电站顺利运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2)资料收集。
(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4)应急能力评估。
(5)应急预案编制。
(6)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14.6预期效果评价
建议本电站建设全过程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以利于促进企长效安全生产,创造最佳经济效益。
工程可研设计对电站存在的火灾、爆炸、电气伤害、机械伤害、高空坠落伤害、物体打击伤害以及其它设备损坏事故等提出了防范措施。
只要在工程设计、制造、运行、维护各个环节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工程建设中认真落实各项安全对策措施、职业危害防范措施,同时严格监理、施工、安装活动,并在设备运行、维护和维修全过程中认真落实《电业安全工作规程》、《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等规程、规范的有关规定,则可为作业人员提供较为安全的作业环境,可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第十五章节能降耗分析
15.1设计原则
贯彻节约用水的原则,积极采取节水措施,一水多用。
提高电站综合自动化水平,实现全场监控和信息系统网络化,提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创造条件。
满足国家环保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高效、节水、节能,控制各种污染物排放,珍惜有限资源。
设计满足各项环保要求,确保将该农业示范园建成环保生态农业示范企业。
15.2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2)《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
(5)《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
15.3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综上所述,本电站运行期各项能耗指标相对较低,当地水资源、土地、燃料供应容量和供应总量满足运行要求,且对当地能源供应无不利影响。
15.4主要节能降耗措施
(1)建筑节能设计原则
a)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改善公共建筑室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造节约型社会。
b)根据本工程所处气候分区,建筑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要求。
(2)建筑节能措施
配电室等建筑设计采取节能措施,减少土方量,减少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选用绝热性能好的保温材料,对保温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减少散热损失。
a)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利用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利用夏季自然通风。
建筑物的主朝向宜选择本地区最佳朝向或接近最佳朝向。
b)根据本工程所处的建筑气候分区,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达到国家节能标准的规定。
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材料宜选用高效环保型。
c)为减少热量损失,每个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0.7并且符合国家节能标准的规定。
外窗可开启的面积不小于窗面积的30%。
d)外门窗应采用节能门窗。
屋面考虑保温处理。
e)外墙与屋面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15.5节能降耗效益分析
本项目可达到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节约不可再生化石资源的目的,将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可节约大量的淡水资源,对改善大气环境有积极的作用。
可见光伏电站建设对于当地的环境保护、减少大气污染具有积极的作用,并有明显的节能、环境和社会效益。
15.6结论
本工程采用绿色能源-太阳能,并在设计中采用先进可行的节电、节水及节约原材料的措施,能源和资源利用合理,各项设计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光伏电站长期经济高效运行奠定了基础,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节水、环保。
第十六章工程投资概算
16.1编制原则及依据
工程计划施工工期为12个月。
16.2编制原则及依据
(1)文件依据
①《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②类似工程造价指标;
③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次项目设计说明及有关资料。
(2)参考定额
①《陕西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
②《陕西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
③《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定额陕西省单位估价表》;
④《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陕西省单位估价表》。
(3)材料价格
渭南市材料预算定额价目表。
(4)设备价格
国内设备价格均以询价、厂家报价为依据。
16.3基础价格
1、主要材料预算价格
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按陕西省渭南市市场价格水平确定,并计入材料运杂费及采购保管费等。
2、主要机电设备价格
主要设备价格按业主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温室 大棚 示范 基地 项目 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