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
- 文档编号:7369821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30.21KB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
先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数概念中基础的知识,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书写1~5各数。
2、认识符号“=、>、<”,会正确的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3、正确的、迅速的口算。
教学策略
1、通过学生写数字,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注重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培养学生看待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要因材施教。
4、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
5、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6、适当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维。
课时分配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
课题
1—5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感知1-5各数的含义,能按顺序认读1~5各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学具摆一摆,学生养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并书写1~5各数。
教学难点
正确并工整书写1~5各数。
核心问题
按顺序说出1~5各数的人或物。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媒体
课件、实物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出示
3ˊ
自主探究
10ˊ
1、教师课件出示“农家小院”情境图,同时说: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更是个丰收的季节。
你们看!
李奶奶家的院子里热闹极了。
”
2、出示问题:
①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1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地说出数量是1—5的人或物。
2学生看图时,教师指导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才能不重不漏。
学生根据情境图,认真观察。
把看到的信息和同桌说一说
梳理思路,形成问题解决方案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为下面的学习提供背景材料。
既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看到的东西,也能从交流中获取新的信息,培养学生清楚表达实事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交流完善
10ˊ
点拨深入
10ˊ
拓展反思
1ˊ
基础训练
5ˊ
组织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学生在汇报时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数出数量是1~5的人和物。
板书课题《1~5的认识》
2、学生在汇报时,注意表扬学生数数的好方法和观察的全面性。
3、学生先认真观察1~5印刷体,再看书写体,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数字。
4、教师借助每个数字像生活中的什么东西帮助学生记忆数字,做“对口令”游戏。
1、充分借助计数器理解1~5的顺序,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从1数到5.
2、借助点子图加深对数序的理解,让学生边数数边用点子表示。
3、学习1~5各数的写法,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读懂范例,再让学生书空,描红练习,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顺序,让学生掌握数字的书写方法。
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正确规范地书写1~5各数?
咱们在以后写数时千万注意,不能做个小马虎。
1、请你动动手:
拿出小棒,用数量是2、3、4、5的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2、教材P16第1题:
连一连。
3、教材P16第2题:
写一写
2、教材P8练习一第1题:
数一数。
3、教材P8练习二第2题:
连一连。
每小题找5~8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纠正。
学生认一认、读一读。
观察比较
读一读
记忆字形。
做游戏
学生找一找、数一数身边的事物。
观察,书写
同桌之间比一比谁写的规范。
回忆书写要求
摆一摆
全班展示
通过汇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初步感知抽象出数的过程。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建立有序观察的意识,巩固数数方法。
再观察的基础上建立各数的表象,便于学生把握每个数字笔顺的方向、布局。
既达到规范书写数字的目标,又能养成良好的书写的习惯。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为抽象的数字寻求丰富的表象支撑。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抽象的数字寻求丰富的表象支撑。
巩固本节课重点知识,培养学生养成独立
独立书写的习惯
延伸提升1ˊ
下课后数一数校园里1~5的事物,和同学说一说……
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板
书
设
计
1~5的认识
12345
.‥…....﹒﹒﹒﹒﹒
反
思
升
华
课题
比大小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理解并能正确用符号来表示数字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探索出由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并会写“>”“<”“=”.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表示数字的大小。
核心问题
猴子分别和桃、香蕉、梨比较,谁多谁少还是同样多?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媒体
课件图片学具盒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出示
2ˊ
自主探究
8ˊ
1、教师课件出示“小猴吃水果”情境图,同时说:
“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快乐的玩耍着,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到山上摘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
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一分水果吗?
”
2、出示三个问题:
①请你仔细观察主题图,一共有几种水果?
他们各有几个?
②猴子分别和桃、香蕉、梨比较,谁多谁少还是同样多?
③再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
1、教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思考。
2、注意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用学具摆成与书上相近的图形。
学生根据情境图,认真观察,
倾听故事
独立思考、动手操作、整理问题答案
梳理思路,形成问题解决方案
在故事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引出新知。
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探究方向,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
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初步感受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
交流完善
10ˊ
点拨深入6ˊ
基础训练
10ˊ
组织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学生在说图中的事物及数量时,引导按一定顺观察,注意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2、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排一排时,引导学生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3全班展示学生的摆放结果。
1像这样,猴子和桃的数量都是3,猴子和桃的数量同样多,我们就用“=”表示,读作“3等于3”。
(强调:
等于号表示两边的数量相等,所以写的时候要把两条线画得均匀且一样长。
)
2大于、小于的教学方法仿此进行,注意引导学生区分这两个符号。
(例:
“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
板书课题《比大小》
3做游戏《看谁举得对》:
老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
1、教材P17做一做第1,2题。
2、教材P18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先让学生明白“数一数,比一比”的意思,再数一数,然后把相应的只数写在括号里,最后进行比较。
观察
找5~8名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学生补充纠正。
学生摆一摆、比一比,比较完后说说比较的结果。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识记符号的方法。
做游戏
独立完成,如有困难可用学具摆一摆再判断。
先结合图,说说题目的意思,理解题意后放手去比较。
自由比较。
学生利用学过的一一对应方法,分别把猴子和水果进行排列,使学生一眼看出谁多谁少还是同样多,感知有序排列的好处。
。
通过学习,认识并理解“>”“<”“=”的含义,知道读法、写法及其作用,感知符号在数学中的功能和作用。
充分发挥练习题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延伸提升4ˊ
1看看主题图中和生活中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
几小于几?
2今天我们认识了符“>”“<”“=”,我们在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时会经常用到他们。
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评价。
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板
书
设
计
比大小
3=33>23>4
3等于33大于23小于4
反
思
升
华
课题
第几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几”和“第几”。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比较,加深对“几”和“第几”的理解,进而更好地区分基数与序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几”和“第几”,明确数的位置影响数的次序。
教学难点
区分“几”和“第几”。
核心问题
一共有几人在排队?
谁排在第二?
他前面有几个人?
后面有几个人?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授法、比较法
教学媒体
课件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出示
3ˊ
自主探究
10ˊ
1、教师课件出示“排队买票”情境图,同时说:
“暑假快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丁丁为了不耽误爸爸、妈妈的工作,丁丁决定一个人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
2、出示两个问题:
①一共有几人在排队?
谁排在第二?
他前面有几个人?
后面有几个人?
②从图中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1、教师让学生认真看图,巡视指导各小组说的情况。
2、引导:
大家已经是小学生了,应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学生根据情境图,认真观察。
独立思考、整理问题答案
观察图,小组内说一说,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探究方向,帮助学生建立有序观察的意识,进行数数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发展到“会学”,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形成学习能力。
交流完善
10ˊ
点拨深入
10ˊ
拓展反思
1ˊ
基础训练
5ˊ
组织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学生在汇报第1题后,引导学生思考:
这几个□例的数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2、学生在汇报第2题时,教师对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应给予肯定和表扬。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不仅可以用1、2、3、4、5……来表示物体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它们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板书课题《第几》
2、动画展示:
第一个买票的阿姨走了,后面的人一次上前。
提问:
这时有几个人在买票?
丁丁后面的两个阿姨分别排第几?
叔叔排第几?
3、教师要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同学们,想一想一个数字可以表示什么?
你能举例吗?
1、教材P20做一做第1题
2、教材P20做一做第2题
每小题找8~10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纠正。
观察,汇报
集体交流、评正。
学生回忆本节学习内容,回答,举例。
看图,理解,填写
读题,完成填空
通过对比使学生理解序数的含义,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序数含义、基数含义的理解。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再一次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基数和序数。
加深学生对自然数两个含义的理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借助生活中熟悉的情境进一步理解自然数的两个含义。
延伸提升1ˊ
放学回家找到自己家的“全家福”,看看照片中一共有多少人?
每个人排第几?
学生课后独立完成,和家长交流。
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板
书
设
计
第几
几:
表示一共有几个数
第几:
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
反
思
升
华
课题
分与合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过程,体会分与合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养成操作、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理解记忆5以内数的组成。
核心问题
把4个葵花盘放到两个筐里,有几种情况?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授法、操作法
教学媒体
课件、小棒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出示
3ˊ
自主探究
10ˊ
1、教师课件出示情境图,同时说:
“秋天到了,农家小院的奶奶把成熟的向日葵摘下来了,她准备了2个筐。
2、出示两个问题:
①把4个葵花盘放到两个筐里,有几种情况?
②你是怎么分的?
看谁的方法多?
板书课题《分与合》
1、教师巡视适时引导学生用学具动手摆出4的组成所有情况。
2、对于分的情况不全的学生,进行分数方法的指导。
学生根据情境图,认真观察。
独立思考、整理问题答案
梳理思路,形成问题解决方案
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探究方向,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数学情感。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交流完善
10ˊ
点拨深入
10ˊ
拓展反思
1ˊ
基础训练
5ˊ
组织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学生在汇报第1题时引导学生说出4分成的所有情况。
(用课件展示4分成的3种情况)
2、学生在汇报第2题时,注意表扬学生分的全面的好方法。
(如按一定的顺序分,先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
同学们都能够准确有序的分出4的所有情况,教师板书用数学符号表示4的组成。
1、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4的组成。
2、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把5分成两堆,提醒学生注意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数学方法。
3、学生自学的时候,教师巡视进行针对性指导
1、同学们,想一想怎样分数才能又对又快?
(按一定的顺序分,先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
2、让学生试着背一背4的组成和5的组成。
1、教材21页做一做1,2题
师生可以先做游戏,猜一次记录一次。
在学生明白了游戏的方法后,在做游戏。
教材22页做一做2题
(此题比较抽象,教师可以以第一个为例讲解)
2、教材P8练习一第1题:
数一数。
3、教材P8练习二第2题:
连一连。
每小题找6~10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纠正。
自由读
同桌对口令。
全班齐读
说一说式子表达的意思
操作,
同桌交流,
汇报,评议
学生回忆分数的方法。
理解性的记忆
同桌做猜数游戏
独立完成
通过有序思考掌握分与合的规律;通过实际操作汇报,进一步理解5以内数的组成。
感受符号语言的简洁,培养学生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巩固本节课学习重点,达到掌握、理解5以内数的组成的目标。
在游戏中掌握了3的组成,深化理解数的分与合,并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延伸提升1ˊ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2、完成23页第4题
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从而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板
书
设
计
分与合
444
/\/\/\
132231
5555
/\/\/\/\
14233241
反
思
升
华
课题
5以内的加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会读加法算式,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情境,动手操作,探索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
核心问题
小丑手里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媒体
课件、小棒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出示
3ˊ
自主探究
10ˊ
1、教师课件出示“小丑合并气球”的情境图,同时说: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
2、出示两个问题:
①小丑手里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②你是怎样计算的?
1、教师提醒学生可以用小棒动手摆一摆,并巡视学生的计算过程。
2、在求一共有几个气球时,进行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导。
学生根据情境图,认真观察。
说一说图意,补充
独立思考、整理问题答案
梳理思路,形成问题解决方案
通过具体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探究方向,帮助学生体会加法的意义。
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掌握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
交流完善
10ˊ
点拨深入
10ˊ
拓展反思
1ˊ
基础训练
5ˊ
组织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学生在汇报第1题时,教师课件动态演示气球合并在一起的过程,引导学生用加法计算。
2、学生在汇报第2题时,注意表扬计算方法。
如:
一个一个地数出来1、2、3、4,一共有4个气球;右手有3个红色气球,从3后面接着数,4,一共有4个红气球。
同学们都能够明确把两个数合并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的问题要用加法计算,带有加号的算式叫做加法算式。
板书:
《加法》,(出示点子图)把3个点子和1个点子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列式为:
3+1=4,其中“+”读作:
加号;加法算式读作:
3加1等于4.
1、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式子。
2、请你说一说:
在这个式子中3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3课件出示教材25页情景图,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同桌合作完成。
同学们,说一说“3+2=5”还可以表示生活中的哪些事?
1、教材24页做一做
2、教材25页1,2,3题
每小题找8~10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纠正。
学生认一认、读一读。
齐读,指名读
同桌互相说一说
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每小题找3~5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纠正。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独立完成
通过汇报帮助学生感受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理解加法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加法运算过程。
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完整的表达能力。
进一步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为后面的教学作辅垫。
延伸提升1ˊ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时候也用到加法,下课后你就去发现一下生活中哪里会用到加法?
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愉悦。
板
书
设
计
5以内的加法
3+1=4读作:
3加1等于43+2=5读作:
3加2等于5
:
:
:
:
加号加号
反
思
升
华
课题
减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探究,能运用所学的5以内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
教学重点
理解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减法的意义,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核心问题
小丑手里还剩几个气球?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授法、操作法
教学媒体
课件、小棒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出示
3ˊ
自主探究
10ˊ
1、教师课件出示“小丑放飞气球”的情境图,同时说:
“同学们,从图中你们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
”
2、出示两个问题:
①小丑手里还剩几个气球?
②你是怎样计算的?
1、教师提醒学生可以用小棒动手摆一摆,并巡视学生的计算过程。
2、在求还剩几个气球时,进行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导。
学生根据情境图,认真观察。
说一说图意,补充
独立思考、整理问题答案
梳理思路,形成问题解决方案
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是从生活中得出来的。
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探究方向,帮助学生体会减法的计算过程。
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发展到“会学”,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形成学习能力。
交流完善
10ˊ
点拨深入
10ˊ
拓展反思
1ˊ
基础训练
5ˊ
组织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学生在汇报第1题时,教师课件动态演示气球飞走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用减法计算。
2、学生在汇报第2题时,注意表扬计算方法。
如:
从被减数4开始“倒着数”,数1个,剩下的数就是结果;或是用数的组成计算出结果。
同学们都能够明确从4个气球中拿走1个,要算还剩几个,就是从4个里面去掉1个,在数学上用减法计算。
带有减号的算式叫做减法算式。
板书:
《减法》,(出示点子图)从4个点子中去掉1个点子,求剩下几个点子用减法计算,列式为:
4-1=3,其中“-”读作:
减号;式子读作:
4减1等于3.
1、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式子。
2、请你说一说:
在这个式子中4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3课件出示教材25页情景图,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同桌合作完成。
同学们,说一说“5-3=2”还可以表示生活中的哪些事?
1、教材26页做一做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上册 第三 单元 教学 设计 教学内容 15 认识 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