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1讲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探索教案.docx
- 文档编号:7352526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160.41KB
版高考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1讲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探索教案.docx
《版高考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1讲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探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1讲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探索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1讲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探索教案
第八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曲折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线索1 过渡时期:
1949~1956年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新中国制定并实施了“一五”计划,初步建立工业化的基础,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线索2 曲折发展:
1956~197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20年。
一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严重的“左”倾错误,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巨大损失。
线索3 改革开放新时期: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实施,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融入全球化潮流,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线索4 社会生活的变迁
(1)近代:
鸦片战争后,国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和习俗发生了较大变化。
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运输、大众传媒等伴随着西方文明渗透而逐渐走向近代化。
(2)现代: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吃、穿、住和风俗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交通工具快速发展;报刊、影视和网络技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21讲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探索
[课程内容]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条件
(1)国民经济的恢复
①背景: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形势严峻。
②表现:
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③原因:
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肆意搜刮;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④意义:
经过3年努力,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3)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①时段: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②总路线和总任务:
“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三大改造)。
2.“一五”计划建设(1953~1957年)
(1)目的:
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背景:
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
(2)基本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核心);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条件)。
(3)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4)实质:
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5)意义: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基本内容
对象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目的
适应工业化需要,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实质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2.基本途径和方式
(1)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小农个体经济改变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2)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通过“赎买”政策,最后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3.意义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图示明史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1.中共八大(1956年)
(1)内容
①主要矛盾:
落后的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
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
在“八大”路线的指引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
2.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内容
①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②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
③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2)影响
①“左”倾错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②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造成1959~1961年的严重经济困难。
3.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
1959~1961年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
(2)方针:
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3)结果:
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4.“文化大革命”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图解历史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考点一 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新民主主义社会:
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性质。
2.新民主主义经济:
进入社会主义前,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为领导的,由国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组成的过渡性经济。
3.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指受国家政权控制和监督的资本主义。
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后来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4.赎买政策“赎买”政策指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从现实需要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2.“一五”计划的特点、实质及问题
(1)特点
①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
②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统筹兼顾。
③在投资结构的安排方面,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兼顾其他。
④在发展速度上主要考虑原有企业增产能力与农业发展水平,留有一定余地。
⑤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⑥性质:
这是一条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的总路线。
(2)实质:
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3)问题
①工业化建设: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步伐;1956年出现全局性冒进,基础投资总额过大,造成国家财政紧张。
②社会主义改造:
盲目追求改造速度,滋生了“左”倾冒进情绪;改造中的不良举措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无视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生活需要,改造模式集中、单一。
针对练1
(2018·邢台月考)“一五”计划是在人民政权得以巩固的情况下开始的,它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
到1957年底,156个项目中有135个已施工建设,有68个已全部建成和部分建成投入生产。
材料旨在说明“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
A.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B.完全依赖于苏联经济技术援助
C.得益于苏联的援助和国内环境
D.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答案 C
解析 材料说明“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得到了苏联的援助而非照搬苏联建设经验,故A项错误;材料中苏联对“一五”计划协助力量较大但并非完全依赖苏联的援助,还离不开中国人自己的奋斗,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国内环境相对稳定和苏联的援助推动“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一五”计划完成的作用,故D项错误。
►素养感悟
家国情怀——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民族独立,摆脱了被列强奴役剥削的命运。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施了“一五”计划,迅速壮大了中国的工业化力量,为中国的工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考点二 探索与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八字方针
(1)含义:
调整是指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那些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及劳动生产率。
(2)关系:
调整是“八字”方针的核心,调整的目的是巩固、充实和提高。
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核心问题
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
(2)失误的原因
①历史传统的影响。
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
②急于求成心理。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
③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
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国际环境的影响。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
(3)经验教训
①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②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③国民经济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留有一定后备力量,并兼顾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④必须保持政治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⑤注意从国情、国力出发,在发展速度上,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
针对练2
下图为中国(1952~2008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其中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年困难时期人口大量减少
B.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镇人口
C.城市知识青年大量上山下乡
D.“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
答案 B
解析 观察图片可知,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是在1962年前后。
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大跃进”时期农轻重比例进行调整,发展轻工业和农业,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随着重工业比重的下降,城镇人口比重也下降,故B项正确。
材料 新中国初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可以“一五”计划为标志。
这个经济发展战略,可简单概括为:
主要依靠国内积累建设资金,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入手,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实施“进口替代”政策,通过出口一部分农产品、矿石等初级产品和轻工业品换回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并用国内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代替它们的进口;改善旧中国留下的工业生产布局极端不合理和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畸形状态;随着重工业的建立和优先发展,用重工业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装备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随着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以及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逐步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摘自武力《从二百年的大视野看新中国六十年经济发展》
要求:
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初期经济发展战略的独特之处。
信息:
答案 借鉴苏联模式并得到苏联资金、技术援助;以高速发展为首要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用重工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内资金积累;实施“进口替代”政策;改变原有工业的畸形布局;逐步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
材料 农业集体化运动在广大农村普遍开展起来后,加之城乡差别逐渐显现和自然灾害的出现,农村一些人员开始向城市流动。
1957年前后,农民入城风气达到高潮。
当时正值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关键时期,阻止农民流入城市成为全国上下非常重要的工作。
1957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严厉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来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
1958年,国家就出台了《户口登记条例》,严格限制农村户口人员迁往城市。
发现问题:
新中国50年代的户籍制度与当时的体制与经济发展模式息息相关,教材并未涉及。
思考:
1958年国家出台《户口登记条例》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原因是什么?
反映了怎样的实质?
试答:
答案 原因:
农村劳动力流失,阻碍农业集体化进程;优先发展重工业,依靠农业提供原始积累;新兴的工业城市容纳力有限。
实质:
新中国50年代的户籍制度是当时计划经济体制实施的具体体现。
史料一 下面是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中粮、棉、钢产量在1962年应达到的指标:
(先后提出的三个方案)
方案
粮产量
棉产量
钢产量
方案一(1955年夏)
4600亿斤
4300万石
1100万吨
方案二(1956年1月)
6400亿斤
7000万石
1500万吨
方案三(1956年8月)
5000亿斤
4800万石
1050万~1200万吨
史料二
年代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增长率(%)
30.2
16.2
5.6
28.2
11.4
66
——摘自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表
史料三 摘自1958年《人民日报》刊载的大跃进运动的相关图片
图一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
图二 居民将家中的铁制用具送去炼钢
辨析史料:
上面的三则史料为十年探索时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相关史料。
史料一为中央有关部门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中的三个方案,为第一手史料。
史料二为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表,也是第一手史料。
史料三中《人民日报》为主流媒体,相关报道反映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同样为第一手史料。
三则史料都是第一手史料,但是,在使用或解读时要注意辨别其是否符合当时的社会真实状况。
应用:
(1)对以上史料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
A.史料一反映了八大召开时的中国一直是采取稳步前进的指导思想
B.史料二表明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数据真实有效
C.史料三图一表明当时生产力快速发展,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值
D.史料三图二反映了“大跃进”时期全民炼钢的热潮
答案 D
(2)上述三则史料均为第一手史料,我们在借鉴与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三则史料反映了当时经济建设的趋势是什么?
试答:
答案 问题:
上述三则史料均为第一手史料,能够反映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可信度较高。
但是,还要注意甄别其是否符合当时的真实状况。
趋势:
史料一中方案二反映追求高速度的倾向,表明当时“左”倾思想已经在潜滋暗长;史料二中1958年的数据存在浮夸的成分,“左”倾冒进的思想盛行;史料三中主流媒体的报道表明了官方的价值肯定,“左”倾思想官方化。
三则史料反映出经济建设领域在“左”倾思潮的影响下曲折发展。
1.(2018·课标全国Ⅰ,31)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
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答案 D
解析 D对:
材料反映了1953年资源勘探队进深山开采资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A错:
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局面,与题干时间不符。
B错:
“开始”说法不符合史实。
C错: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196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
2.(2018·课标全国Ⅱ,31)下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
“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
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
”)该漫画反映了( )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答案 B
解析 B对:
漫画以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为焦点,体现了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A错:
说法本身正确,但与材料中“量布做新衣”的信息不符。
C错: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与漫画中“1956年”的时间信息不符。
D错:
不是漫画的主旨且与史实不符。
3.(2016·课标全国Ⅱ,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
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期间,我国重点发展重工业,努力为工业建设提供条件,于是出现住宅建设投资减少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受到抑制的现象,故A项正确;B项表述不符合“一五”计划时期的史实,排除;C项是对材料信息的表面解读,不能反映其实质,故C项错误;“一五”期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故D项错误。
4.(2015·课标全国Ⅰ,31)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
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答案 A
解析 图表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的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英、美两国,实际反映了中国原有工业基础薄弱,急需改变落后工业面貌的愿望,也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特点的体现,故A项正确。
5.(2014·课标全国Ⅰ,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
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题干材料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的粮食计划供应问题。
粮食供应不涉及工商业改造,排除A项;“一五”计划期间没有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排除C项;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年底已基本完成,排除D项。
1.(2019·章丘模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有学者把1949年前的中国称为现代化早期,而将1949年之后视为中国现代化的大规模工业化时期,主要理由是1949年后的中国能够( )
A.组织一切力量实行国家工业化
B.充分激发起全民族的建设热情
C.继续发挥战争中形成的动员能力
D.实现独立自主不再受外国的干涉
答案 A
解析 1949年新中国成立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具备了大规模工业化的前提,故A项正确;充分激发起全民族的建设热情,不仅指工业化,故B项错误;继续发挥战争中形成的动员能力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不再受外国的干涉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2.(2018·太原高三模拟)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政策,统购价格由中央规定,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严禁私商自行经营粮食。
这一政策的制定( )
A.是基于国家工业建设的需要
B.是基于解决人民温饱的需要
C.是基于国家经济困难的应对
D.是基于国家全面建设的需要
答案 A
解析 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政策,是基于国家工业建设的需要,故A项正确。
3.(2019·淄博部分学校模拟)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后某地工农业总产值表。
据此可知,该地( )
年份
工农业
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轻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总产值
实际
所占
百分比
实际
所占
百分比
实际
所占
百分比
1949
1952
1959
1966
12763
17807
87053
148863
11536
15359
21849
26497
90.4
86.3
25.1
17.8
630
1286
17784
20225
4.9
7.2
20.4
13.6
597
1162
47420
102141
4.7
6.5
54.5
68.6
A.重工业比重一直占优势
B.国民经济比例渐趋合理
C.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答案 C
解析 由表中可知重工业比重开始并不占优势,故A项错误;后期重工业比重明显过高,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和“大跃进”运动都是在追求工业化,故C项正确;工业化进程在推进,故城市化也在发展,故D项错误。
4.(2018·怀化模拟)1961年,教育部开始调整北京等地区的高等学校,采取定(发展规模)、缩(缩小发展规模)、并(与他校合并)、迁(迁离北京)、放(下放地方领导)、停(撤销停办)的方法。
这一政策旨在( )
A.摆脱计划管理体制对教育的影响
B.适应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缓解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D.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均衡发展
答案 C
解析 据所学1961年中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结合“定(发展规模)、缩(缩小发展规模)、并(与他校合并)、迁(迁离北京)、放(下放地方领导)、停(撤销停办)”可知是调整高校规模以缓解经济困难,故C项正确。
5.(2018·洛阳模拟)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
在政府的指导下,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某市大米价格0.139元/斤,二十多年价格几乎没变。
对这种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实行大力发展民生的经济政策
B.采用计划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
C.有利于扩大消费搞活市场经济
D.市场上大米等商品粮供应充足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前我国物价几乎未变,这与大力发展民生无关,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前我国物价几乎未变,是因为实行国家计划定价,采取以计划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故B项正确;材料中物价二十多年不变,体现了计划经济特点,非市场经济,故C项错误;联系史实可知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我国农业发展困难,粮食供应并不充足,故D项错误。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上饶模拟)1953年,陈云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道:
“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
况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机械化更需要合作化。
”陈云的这一认识( )
A.科学阐释了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B.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是“左”倾思想在农业领域的蔓延
D.统筹规划了工业和农业同步发展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
况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机械化更需要合作化”可知,陈云的这一认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化三改”提供了政策依据,较为合理地阐述了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故A项正确。
2.(2018·威海高考模拟,31)下表为1952~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领域的计划目标。
这主要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
领域
增长目标
年均增长率
工农业总产值
51.1%
8.6%
工业总产值
98.3%
14.7%
农业及副业总产值
23.3%
4.3%
A.国家工业基础薄弱B.社会主义制度优越
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 道路 社会生活 变迁 21 20 世纪 5070 年代 中国 经济建设 探索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7352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