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大纲土木工程学院.docx
- 文档编号:7336921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208
- 大小:141.12KB
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大纲土木工程学院.docx
《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大纲土木工程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大纲土木工程学院.docx(20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大纲土木工程学院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理论力学学时数:
68学时
课程英文名称:
TheoreticalMechanics学分数:
4学分
课程编号:
01010201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开课教研室:
力学教研室课程性质:
必修课
授课对象:
建07级执笔人:
赵元勤
先修课程:
大学物理编写时间:
2007年12月
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审批人:
郑毅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课程教学目的:
理论力学研究力学中最普遍、最基础的规律,是土木工程专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
理论力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既是土木工程专业必要的专业基础,也是许多新兴科学的基础。
2.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工程实际中构件承受荷载静力平衡时的约束反力的计算,理解运动规律,掌握机械运动中动力学普遍定理等客观规律,为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后续课程,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培养学生在应用本课程和其他专业知识去分析工程实际中的力学问题,构思计算模型和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提高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绪论
【教学目的】
了解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目的。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教学目的】
理解静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二力平衡公理,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力平衡汇交定理,作用力与反作用定律及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掌握各种约束类型的约束反力的画法;能熟练准确地画出各种构件的受力图。
【重点难点】
受力图
第一节静力学公理
第二节约束和约束力
第三节物体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
【教学目的】
掌握各种约束类型的约束反力的画法;能熟练准确地画出各种构件的受力图。
了解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力多边形法则);理解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及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掌握力矩的概念及性质;掌握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重点难点】
力对点之矩,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第一节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第二节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第三节力对点之矩
第四节平面力偶
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
【教学目的】
掌握主矢、主矩的概念。
能够应用力的平移定理把平面任意力系向已知点简化;理解平面力偶系和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结果,得到平面力系简化结果;理解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平衡方程解决物体平衡问题的方法。
熟练掌握应用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求解实际问题的方法步骤。
【重点难点】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第一节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
第二节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第三节物体系的平衡静定和静不定问题
第四节平面简单桁架的内力计算
第四章空间力系
【教学目的】
掌握力在空间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力对轴之矩的计算方法,了解空间力系的简化结果和空间任意力系平衡方程。
【重点难点】
力对轴之矩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空间汇交力系
第二节力对点与轴的矩
第四节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主矢和主矩
第五节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第六章点的运动学
【教学目的】
掌握点的运动方程、速度、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掌握点的速度、加速度、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了解自然轴系及点的速度、加速度在自然轴上的投影。
【重点难点】
点的速度、加速度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第一节矢量法
第二节直角坐标法
第三节自然法
第七章刚体的简单运动
【教学目的】
掌握刚体平动的特点和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方程;定轴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分析及计算。
【重点难点】
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方程
第一节刚体的平行移动
第二节刚体绕定轴转动
第三节定轴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第八章点的合成运动
【教学目的】
理解合成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动点、动系的选择方法;熟练应用速度合成定理求解合成运动的速度问题。
掌握四种加速度的概念;掌握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的应用。
了解科氏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
速度合成定理
第一节相对运动牵连运动绝对运动
第二节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第三节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第九章刚体的平面运动
【教学目的】
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特点;理解刚体平面运动的分解;掌握求平面图形任一点速度的基点法和瞬心法,熟练掌握平面运动刚体上各点速度的分析方法(基点法)。
掌握确定某瞬时刚体的速度瞬心的方法;熟练应用速度瞬心法求解平面图形内各点的速度。
掌握平面图形内各点加速度分析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
平面图形任一点速度的基点法和瞬心法
第一节刚体平面运动的概述和运动分解
第二节求平面图形各点速度的基点法
第三节求平面图形各点速度的瞬心法
第十章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
【教学目的】
掌握质点动力学基本定律。
熟练应用质点运动微分方程解题。
熟练掌握质点动力学第一类问题以及质点动力学第二类问题的解法。
【重点难点】
质点运动微分方程
第一节动力学的基本定律
第二节质点的运动微分运动方程
第十一章动量定理
【教学目的】
理解动量、冲量的概念,掌握动量定理和质心运动定理的内容及应用条件。
【重点难点】
第一节动量与冲量
第二节动量定理
第三节质心运动定理
第十二章动量矩定理
【教学目的】
理解动量矩和转动惯量的概念,熟练掌握动量矩定理的内容及应用条件。
熟练掌握刚体绕定轴转动定律。
【重点难点】
转动惯量、动量矩定理
第一节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矩
第二节质点动量矩定理
第三节刚体绕定轴的转动微分方程
第四节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
第五节质点系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
第六节刚体的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第十三章动能定理
【教学目的】
理解力的功、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掌握动能定理;了解势力场和势能。
掌握机械能守恒定理;掌握普遍基本定理的综合应用。
【重点难点】
动能定理
第一节力的功
第二节质点和质点系动能
第三节动能定理
第五节势力场、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六节普遍定理综合应用举例
第十四章达朗贝尔原理
【教学目的】
理解惯性力的概念。
掌握质点和质点系达朗贝尔原理;掌握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结果及应用;了解绕定轴转动刚体的轴承动反力。
【重点难点】
惯性力、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
第一节惯性力、质点的达朗贝尔原理
第二节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
第三节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
第四节绕定轴转动刚体的轴承动约束力
四、学时数安排
章次
内容
学时
学时分配
讲课
实验
多媒体
上机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4
4
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
4
4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8
8
第四章
空间力系
4
4
第六章
点的运动学
6
6
第七章
刚体的简单运动
2
2
第八章
点的合成运动
6
6
第九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
10
10
第十章
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
2
2
第十一章
动量定理
4
4
第十二章
动量矩定理
8
8
第十三章
动能定理
6
6
第十四章
达朗贝尔原理
4
4
总计
68
68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1.建议使用教材:
《理论力学Ⅰ》(第六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书目:
《理论力学》(第二版),刘巧怜主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六、成绩考核方式
1.期末考试采用笔试(半开卷)的方式。
2.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
平时测验及作业占20%和期末考试占80%。
七、大纲说明
1.避免与物理重复,充分利用已学过的知识,适当提高起点。
2.教师应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结合工程实际,以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互补充,以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相互促进,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材料力学学时数:
78学时
课程英文名称:
MechanicsofMaterial学分数:
4.5学分
课程编号:
01010206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开课教研室:
力学教研室课程性质:
必修课
授课对象:
建、桥执笔人:
赵元勤
先修课程:
理论力学编写时间:
2007年12月
开课学期:
第四学期审批人:
郑毅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交通运输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
具有计算构件的变形能和计算变形的初步能力,为工程应用和学习后续有关专业课程、进行结构设计及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2.课程教学要求:
理解应力、应变的概念,掌握杆件的变形、内力的计算方法。
主要掌握杆件在拉伸、压缩、剪切、扭转、弯曲及组合变形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问题的计算方法。
学生在掌握工程中承载杆件及杆系的内力与强度、刚度、稳定性问题分析计算的模型和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提高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上册
第一章绪论及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
理解强度、刚度、稳定性、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的基本概念,知道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重点难点】
强度、刚度、稳定性
第一节材料力学的任务
第二节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第三节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第二章轴向拉伸和压缩
【教学目的】
理解杆件(拉压)变形、轴力、应力、应变的基本概念,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
熟练掌握杆件拉伸或压缩时强度的计算的方法步骤,掌握其变形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
应力、应变,材料的力学性能,杆件拉伸或压缩时强度的计算
第一节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第二节内力、截面法、轴力及轴力图
第三节拉(压)杆内的应力
第四节拉(压)杆的变形虎克定律
第五节拉(压)杆内的应变能
第六节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七节强度条件安全因数许用应力
第八节应力集中的概念
第三章扭转
【教学目的】
理解扭转的概念。
掌握外力偶矩、扭矩的计算方法和扭矩图的绘制方法,熟练掌握圆杆自由扭转时的应力的计算及强度条件的应用,掌握圆杆自由扭转时的扭转角、单位扭转角、极惯性矩、抗扭截面系数、刚度条件计算。
理解扭转时的应变能的计算公式。
【重点难点】
扭矩的计算方法和扭矩,极惯性矩,圆杆自由扭转时的应力及强度条件的应用
第一节概述
第三节外力偶矩、扭矩、扭矩图
第四节圆杆扭转时的应力强度条件
第五节圆杆扭转时的变形刚度条件
第四章弯曲应力
【教学目的】
理解纯弯曲、平面弯曲和等强度梁的概念,熟练掌握计算剪力和弯矩的方法步骤,掌握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的方法步骤。
理解中性轴、轴惯性矩、抗弯截面系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熟练掌握静定结构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及正应力强度条件应用的计算步骤。
掌握弯曲剪应力的计算方法及强度条件。
【重点难点】
剪力图和弯矩图,轴惯性矩,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及正应力强度条件
第一节平面弯曲梁的计算简图
第二节剪力和弯矩剪力图和弯矩图
第三节平面刚架和曲杆的内力图
第四节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及强度条件
第五节弯曲剪应力及强度条件
第六节梁的合理设计
第五章梁弯曲时的位移
【教学目的】
理解挠度、转角的概念和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掌握静定梁的转角和挠度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掌握应用叠加原理计算挠度和转角的方法步骤。
理解弯曲应变能的计算公式。
【重点难点】
挠度、转角,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第一节挠度与转角
第二节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积分
第二节按叠加原理计算挠度和转角
第五节提高弯曲刚度的一些措施
第六章简单超静定问题
【教学目的】
理解超静定问题、超静定度的概念,掌握拉(压)超静定问题、扭转超静定问题和弯曲超静定问题的基本法。
【重点难点】
超静定度,超静定问题的基本计算方法
第一节超静定问题及解法
第二节拉(压)超静定问题
第四节简单超静定梁
第七章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教学目的】
理解应力状态、平面应力状态、主应力的概念,知道应力与应变的关系,掌握两向应力状态下的主应力计算和第一、二、三、四强度理论的内容及适用场合。
【重点难点】
平面应力状态,主应力,强度理论及相当应力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平面应力状态主应力
第四节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第六节强度理论及相当应力
第八节强度理论应用
第八章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教学目的】
掌握斜弯曲、拉、压与弯曲的组合变形、偏心压缩或弯扭组合变形下的强度计算。
掌握连接件的实用计算法和铆钉连接的计算。
【重点难点】
斜弯曲,弯扭组合变形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两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弯曲
第三节拉(压)与弯曲
第四节扭转与弯曲
第五节连接件的实用计算法
第六节铆钉连接的计算。
第九章压杆稳定
【教学目的】
理解临界压力、失稳、长度因数的概念,掌握计算细长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及适用条件。
【重点难点】
临界压力,欧拉公式
第一节压杆稳定的概念
第二节两端铰支细长杆的临界压力
第六节压杆的稳定计算合理截面
下册
第三章能量方法
【教学目的】
理解应变能、余能的概念,初步掌握外力功和杆件变形能的计算方法,了解卡氏定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应变能,卡氏定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应变能、余能
第三节卡氏定理
第四节用能量法解超静定系统
第六章动荷载交变应力
【教学目的】
理解动荷载、动应力、冲击应力、应力循环、交变应力、疲劳破坏、疲劳极限的概念。
掌握等加速运动杆件的应力及冲击应力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
冲击应力,交变应力,疲劳极限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构件加速运动的动应力计算
第三节构件受冲击时的动应力计算
第四节疲劳破坏、疲劳极限
四、学时数安排
章次
内容
学时
学时分配
讲课
实验
多媒体
上机
第一章
绪论及基本概念
1
1
1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13
9
4
9
第三章
扭转
10
8
2
8
第四章
弯曲应力
16
14
2
14
第五章
梁弯曲时的位移
6
6
6
第六章
简单超静定问题
2
2
2
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8
8
8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10
8
2
8
第九章
压杆稳定
4
4
4
第三章(下)
能量方法
4
4
4
第六章(下)
动荷载交变应力
4
4
4
总计
78
68
10
(68)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1.建议使用教材:
《材料力学》(第四版),孙训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书目:
《材料力学》,范钦珊编;《材料力学》,刘鸿文编;《材料力学》,单辉祖编;《材料力学》,牛津大学出版的英文版。
六、成绩考核方式
1.笔试:
半开卷;
2.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
平时测验及作业占15%、实验占15%、期末考试占70%。
七、大纲说明
本课程教学已实现多媒体课件化,部分教师全程采用多媒体与讲授互补教学。
《结构力学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结构力学Ⅰ学时数:
80学时
课程英文名称:
StructuralMechanics学分数:
4.5学分
课程编号:
01010203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开课教研室:
力学教研室课程性质:
必修课
授课对象:
土木工程专业执笔人:
陈岩
先修课程:
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编写时间:
2007年12月
开课学期:
第五学期审批人:
赵元勤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析计算杆件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
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能处理一般的结构静力问题,为学习《结构矩阵位移法》和《结构动力学》后续专业基础课以及有关专业课程和进行结构分析、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2.课程教学要求:
①有关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
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③课堂以讲授为主,同时辅以一定数量的习题课。
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结构分析与计算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安排。
【重点难点】
荷载的分类,结构的计算简图,支座和节点的类型。
第一节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荷载的分类
第三节结构的计算简图
第四节支座和节点的类型
第五节结构的分类
第二章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机动分析的目的,自由度的概念。
掌握计算自由度的计算公式与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和机动分析方法。
【重点难点】
计算自由度的计算公式,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和机动分析方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平面体系得基本组成规则
第三节几何不变体系得基本组成规则
第四节瞬变体系
第五节机动分析示例
第七节几何构造与静定性的关系
第三章静定梁与静定刚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复习到单跨梁反力、内力计算的基本方法,掌握区段叠加法,掌握多跨静定梁和静定刚架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
区段叠加法,多跨静定梁和静定刚架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单跨静定梁
第二节多跨静定梁
第三节静定平面刚架
第四节少求或不求范例绘制弯矩图
第五节静定结构的特性
第四章静定拱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了解拱的受力特征,掌握三铰拱反力与内力计算的数解法,了解合力拱轴线的概念。
【重点难点】
三铰拱反力与内力计算的数解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三铰拱的计算
第三节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
第五章静定平面桁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桁架组成的一般规律与形式,掌握桁架的内力计算的结点法和截面法。
【重点难点】
结点法、截面法、组合结构的计算。
第一节平面桁架的计算简图
第二节结点法
第三节截面法
第四节截面法和节点法的联合应用
第五节各式桁架比较
第六节组合结构的计算
第六章结构位移计算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掌握荷载作用下的结构位移计算和温度变化、支座移动时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熟练掌握图乘法。
【重点难点】
图乘法、荷载作用下的结构位移计算和温度变化、支座移动时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
第三节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单位荷载法
第四节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第五节图乘法
第六节结构在温度变化时的位移计算
第七节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时的位移计算
第八节线弹性体的互等定理
第七章力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建立超静定结构的概念,掌握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方法与步骤,掌握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了解温度变化和支座移动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重点难点】
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方法与步骤。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第三节力法的基本概念
第四节力法的典型方程
第五节力法的计算步骤和示例
第六节对称性的利用
第七节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第八节最后内力图的校核
第九节温度变化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第十节支座移动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第十三节超静定结构特性
第八章位移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等直杆杆端力与杆端位移之间的关系,掌握位移法的典型方程与计算步骤,了解直接由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基本方程及为依法对称性的利用。
【重点难点】
位移法的典型方程与计算步骤。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
第三节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结构
第四节位移法的典型方程与计算步骤
第五节直接由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基本方程
第六节对称性的利用
第九章渐近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力矩分配法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了解无剪力分配法和剪力分配法。
【重点难点】
力矩分配法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第四节无剪力分配法
第五节剪力分配法
第十一章影响线及其应用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用静力法和机动法作梁的影响线,会做桁架指定杆件的内力影响线,能熟练地确定最不利荷载位置及最大影响量,会计算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
【重点难点】
影响线的基本概念,用静力法和机动法作梁的影响线,确定最不利荷载位置及最大影响量。
第一节影响线的概念
第二节静力法作单跨梁影响线
第三节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
第四节用机动法作单跨梁的影响线
第五节多跨静定梁的影响线
第六节桁架的影响线
第七节利用影响线求量值
第九节最不利荷载位置
第十一节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
第十二节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
四、学时数安排
章次
内容
学时
学时分配
讲课
实验
多媒体
上机
第一章
绪论
2
2
第二章
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
4
4
第三章
静定连与静定刚架
8
8
第四章
静定拱
4
4
第五章
静定平面桁架
8
8
第六章
结构位移计算
10
10
第七章
力法
14
14
第八章
位移法
10
10
第九章
渐进法
8
8
第十一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
8
8
机动
4
4
总计
80
80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1.建议使用教材:
《结构力学》(第四版),李廉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书目:
《结构力学》,湖南大学杨茀康李家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结构力学》,龙驭球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六、成绩考核方式
1.期末考试采用笔试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造价 课程 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 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