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重点整理.docx
- 文档编号:7332310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55.02KB
印刷重点整理.docx
《印刷重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重点整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印刷重点整理
只是把课件整理了一下,并非都是重点。
一、国内印刷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印刷工业领域的发展更多依靠粗放型增长方式来获得,从而带来了能源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显然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废:
废气、废液、废渣。
“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
我国印刷工业的产业带:
以深圳、东莞、广州、汕头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32家)
以上海、浙江、江苏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45家)
以京、津、冀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8家)
以云南、四川、陕西为中心的西部地区
此外还有中部地区及东北地区
全国54家(0.14%)包装印刷龙头企业占行业总产值的20%.
现代包装产业的四大支柱----纸、塑料、玻璃、金属。
纸制品增长最快,原料来源广泛。
它不像玻璃那样易碎,消耗能源大;也不像金属那样重,不便携带,价格贵;更不会像塑料有那么多环保问题。
因此,纸张印刷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极广,且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途和潜力的包装印刷材料。
国际卫生组织和环保专家也认为今后购物必须用无毒、无害的“全纸类环保袋”。
商品过度包装三大弊病:
1.浪费、造成大量废弃物
2.精美包装瞬间变成垃圾,但全部转移至消费者
3.鼓励了不正当竞争
微型瓦楞包装
在英文字母D,K,A,C,B,E,F,G,N,O的排列顺序中,从E楞到O楞称作微型瓦楞。
E型高1.16mm;G型高0.55mm;N型高0.4--0.5mmO型高0.3mm;
微型瓦楞的优势在于
1.更好的印刷适性,堆积强度高,抗震性能强
2.缓解了要求包装减少耗用资源的压力
3.降低了包装成本
4.改变了超市的销售方式
5.利于环保,更易于再生
瓦楞纸箱包装:
今后发展方向:
1.向全面发挥包装功能方向发展.
2.生产设备向高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3.生产模式逐步推行集中制板、分散制箱发展.
4.向低克重、高强度、轻量化发展.
5.节省资源、保护环境.
6.开发新品种,拓宽纸箱应用范围,注重瓦楞纸箱结构的调整.
当前包装业存在的六大问题
1.低水平重复建设,大而不强(31元/1000元),必然恶性竞争。
2.地区布局不合理。
(南强北弱、东快西慢)
3.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抓技术进步、采用新技术力度不够。
4.劳动力素质不高、高级技工匮乏(0.6%)。
5.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够,执行不力。
6.环保意识不强。
3R+D
减量化(Reduce)
再利用(Reuse)
废弃物的回收再生(Recycle)
能降解(Degradable)
二、印刷基础知识
印刷术的定义
指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印刷是四大发明之一,是文明的象征
“十一五”期间的28字方针
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多样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
“十二五”期间:
数字化;绿色化;创新化。
(一)印刷五大要素
一.原稿
1.定义:
制版、印刷的楷模和依据,是制版和印刷的基础。
2.分类:
3.要求:
(1)印刷厂严格审查原稿。
(2)不同的原稿要求的侧重点不同:
文字原稿清楚正确,线条原稿轮廓清晰,连续调原稿层次丰富色彩纯正。
二印版
1.定义:
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
2.印版的组成:
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
3.印版的分类:
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
三油墨
1.定义:
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成像物质。
2.组成及作用(注意颜料和染料)
3.分类
(1)按印版类型分类
(2)按承印物分类
(3)按干燥方式分类(4)按其他方式分类
4.要求
(1)良好的印刷适性。
(2)良好的作业适性。
(3)良好的印后稳定性。
四承印物
1.定义
能接收油墨或吸附色料后形成所需印刷品的各种材料。
2.纸张的组成及作用
3.纸张的规格
(1)规格:
平版纸、卷筒纸
(2)尺寸:
(3)专业术语:
重量、定量、令重、令/吨等。
印张:
一张全张纸印一面为一个印张。
是书本印刷的计量单位。
色令:
一令纸一面印一个色为一个色令。
计算色令
4.纸张的分类纸张11类,纸板6类.
5.纸张的性质
(1)纸张的物理性能
(2)纸张的光学性能
(3)纸张的印刷性能(4)纸张的化学性能
6.纸张的保管
防潮、防晒、防热、防折、防火、防鼠等。
7.纸张的包装
(1)平版纸的包装方法
(2)标志内容
五印刷机械
1.定义:
用于生产印刷品的机器、设备的总称。
2.分类:
(1)按印刷方式分类。
(2)按承印物的类型分类。
(3)按印刷幅面分类(4)按印刷色数分类。
(5)按自动化程度分类。
(6)按输纸方式分类。
(二)印刷的特点:
1.思想性;
2.加工性、工业性;
3.严肃性、政治性;
4.时间性;
5.艺术性;
6.机密性、保密性;
7.技术性、大众性、科学性。
(三)印刷的工艺过程
1.印刷工艺的三个阶段
2.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3.阅读印刷工艺施工单
4.纸张的准备
5.油墨的准备
6.辅助材料的准备
(四)印刷术的分类
按照纸型分类:
单张纸印刷机、卷筒纸印刷机
按照印刷色数分类:
单色机、双色机、多色机
按结构分类:
机组式印刷机、卫星式印刷机、B–B式印刷机
(五)四种印刷方式的比较:
凸版印刷
(1)定义:
图文部分高于空白部分,而且所有的图文部分在一个平面内。
(2)特点:
直接印刷方式,产品轮廓清晰、墨层厚实、墨色鲜艳,印刷速度慢。
(3)印版:
活字版、铜锌版、感光树脂版、橡皮凸版、柔性版等。
(4)用途:
书刊正文、封面、商标及包装装潢品。
凹版印刷
(1)定义:
空白部分高于图文部分,而且所有的空白部分在一个平面内。
(2)特点:
直接印刷方式,油墨比较稀,特制的刮墨机构,墨层厚实、线条分明、光泽强,耐印率高,制版工艺复杂、成本高、不易仿造等。
(3)印版:
照相凹版、雕刻凹版
(4)用途:
高档彩色画、有价证券、塑料薄膜等。
孔版印刷
1)定义:
图文部分由孔洞或网眼构成,空白部分由阻墨掩膜构成。
(2)特点:
直接印刷方式,承印物范围广,印刷幅面灵活,产品立体感强,覆盖力强。
(3)印版:
誊写版、镂空版、丝网版等。
(4)用途:
商标、广告、书籍外封、喷花、玻璃、陶瓷等。
平版印刷
1)定义:
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几乎在一个平面内.
(2)特点:
间接印刷方式,利用油水不相混溶原理,网点呈色,速度快,层次丰富、质量高。
(3)印版:
蛋白版、平凹版、PS版、多层金属版。
(4)用途:
适合印制套印准确、层次丰富、大幅面的彩色印件。
三、色彩的再现原理
(一)三原色理论
什么是原色光、间色光、复色光?
(图)
原色光:
不能分解成其它色光的原始色光。
(红光R绿光G蓝光B)。
间色光:
两种原色光混合得到的色光。
(黄光Y品红光M青光C)。
复色光:
两种间色光混合得到的色光。
(橙光紫光等)
(二)加色规律(加色法):
*等量混合:
R+G=Y;R+B=M;G+B=C;R+G+B=W
*不等量混合:
R+(1~0)G=Y~R之间一系列中间色;
R+(1~0)B=M~R之间一系列中间色;
G+(1~0)B=C~G之间一系列中间色;
G+(1~0)R=Y~G之间一系列中间色;
B+(1~0)R=M~B之间一系列中间色;
B+(1~0)G=C~B之间一系列中间色。
结论:
R+G+B=F。
R、G、B混合可以得到多种颜色。
(三)色料三原色
色料呈色原理:
色料对可见光选择性吸收和反射的结果。
(四)色料混合规律(减色法)
*等量混合:
Y+M=R(W–G–B=R),Y+C=G(W–R–B=G),
M+C=B(W–G–R=B),Y+M+C=K(W–R–B–G=K)。
*不等量混合:
M+(1~0)C=B~M一系列颜色;M+(1~0)Y=R~M一系列颜色;
Y+(1~0)M=R~Y一系列颜色;Y+(1~0)C=G~Y一系列颜色;
C+(1~0)Y=G~C一系列颜色;C+(1~0)M=B~C一系列颜色。
(五)颜色的分类:
彩色:
对可见光不均匀的吸收和反射所形成的颜色。
消色:
对可见光均匀的吸收和反射所形成的颜色。
无色设计:
不用彩色,只用黑、白、灰色。
类比设计:
在色相环上任选三个连续的色彩或其任一明色和暗色。
(六)层次
层次的意义:
阶调浓淡的表示方法。
层次的划分:
高光、高调、中调、低调、实地。
层次的表示方法:
(七)网点
网点的作用:
(1)网点对原稿的色调层次起到忠实传递作用,是表现浓淡不等连续阶调的最有效的办法。
(2)网点在平版印上是形成图文基础的最小感脂单位。
(3)网点在印刷色彩组合中,决定着墨量的大小,起组织颜色和图象轮廓的作用。
(4)网点是原稿复制再现的必要条件。
注:
平版印刷进行的先决条件是把原稿的连续调变为半色调。
网点的四大特性
1、网点百分比十成
2、网点线数
(1)定义:
指网屏上单位宽度内单向平行线的条数。
(2)与印刷的关系:
网点线数愈高,表现的层次愈细腻。
(图)
(3)选择网点线数的依据:
产品的类型及用途,用纸质量,视距远近,印制要求及方法等。
(4)网点线数的测量:
网点线数尺。
3、网点形状
4、网点角度
(1)定义:
网点对角线或排列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图)
(2)合理的角度安排:
度差有两种:
30º、22.5º主色调安排为45º。
角度不合理的危害——龟纹
(3)网点角度大小的判断:
用放大镜目测或用网线规测量。
(八)色彩配合的一般原则
对比色的调和原则
类比色的配合原则
冷色的配合原则
暖色的配合原则
中性灰、橙、黄色的调和原则
注意的几个关系:
主从关系、均衡关系、空间关系、真实感。
(九)四色印刷呈色原理
注意事项
(1)呈色原理不同
色墨调配呈色颜料的并列与叠合是随机的;网点叠合呈色利用减色法原理;网点并列呈色是减色法和加色法共同作用的结果。
(2)形成的色效果不同
网点并列形成的颜色浅;色墨调配与网点叠合形成的颜色深。
(3)对油墨的要求不同
色墨调配与网点叠合对油墨透明度的要求高。
(4)滚压的次数不同
色墨调配呈色滚压的次数少(一般为一次);网点叠合呈色与网点并列呈色滚压的次数多。
(5)表现的层次不同
网点并列多集中在画面的高调区域;色墨调配与网点叠合多集中在画面的中、低调区域。
四、平版印版的适性
1、平版印版的种类:
(1)按照印版结构分类:
平凹型印版(5-8um):
PVA版、多层金属平凹版
平凸型印版(3um):
石印版、手工浆糊版、蛋白版和PS版。
(2)按照主要成分分类:
石版、珂罗版、蛋白版、PS版、多层金属版、无水印版等。
(3)按感光材料的特征分类:
即涂型和预涂型。
2、结构:
3、PS版
PS版的特性:
(1)制版工艺简单,速度快,晒版质量不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
(2)印版具有图文分辨高、层次丰富、网点光洁完整、吸墨传墨性能优良和重复性能等优点;
(3)PS版藏水能力强,水墨平墨容易控制,适合印刷精细产品;
(4)印版耐磨性强,耐化学性质稳定;
(5)铝板质轻,表面的氧化膜坚硬,印版耐印率高;
(6)PS版具有预涂的特点,因此可连续、大量的生产。
PS版的制作工艺流程:
(1)铝板表面处理阶段
铝板挑选——除油——水洗——浸酸——水洗——电解糙化——水洗——阳极氧化——水洗——封孔——水洗——干燥——包装。
(2)预涂阶段
铝板涂布感光液——加热干燥——裁切——包装。
(3)晒版工艺阶段
原版密合——曝光——显影——除脏——涂阿拉伯树胶——干燥。
4、印版检查
印版质量检查的内容1——检查色别:
(1)以网点面积或特征来区分色别
例如:
人物肖像产品:
面部主要以品红和黄版为主;
人物肖像特征:
头发、眼睛、眉毛、胡子等;
特殊文字:
重要的节假日为红色等。
(2)以印版网点角度来区别色别
黄版——90º主色调——45º
印版质量检查的内容2——网点和版面:
(1)检查色调深浅
用放大镜检查印版与付印样的对应位置,检查情况可分为:
深了、浅了、一样。
(2)检查网点虚实
察看网点虚实、发毛、发灰、变形等。
(3)检查印版规格、清洁度及平整度
检查咬口尺寸;是否居中;印版正反面的清洁;印版的除脏;印版的拿取:
两印版正面对正面。
印版质量检查的内容3——文字线条:
(1)文字检查
内容:
错别字、断笔缺画等(包括标点符号)。
意义:
一方面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造成政治影响;
(2)线条检查
内容:
有无残缺、多划、粗细、种类、颜色等。
场合:
工程图、机械图、地图、表格、发票等。
5、印版耐印力
(1)定义:
所谓印版的耐印力是指印版在一定的质量允许误差范围之内(以肉眼或放大镜鉴别之,能符合客户所要求的质量状况),所能承印多少份额的能力。
(2)印版要求:
印刷数量相匹配,保正印刷质量是关键。
(3)决定印版耐印力的因素:
(1)外部因素:
表面摩擦是印版损坏的最主要的因素
印版的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使印版损坏
润版液的组分和PH值
印版图文部分的剩余墨层不足
(注:
①剩余墨层的概念:
供墨方与受墨方接触分离后,供墨方剩余的墨层称为剩余墨层。
[供墨方和受墨方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转化]。
②剩余墨层的作用:
墨辊表面的剩余墨层是传墨均匀的重要条件;印版表面的剩余墨层起保护印版的作用;橡皮布表面的剩余墨层是造成“双印”的根本原因。
)
(2)内部因素:
(说明:
虽然是内因,但对印刷厂来讲主要的是外因。
)
内因:
一是指印版固有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二是指改进晒制工艺,选用更好的材料(烤版处理:
温度控制在230℃左右,时间控制在5—8min)。
(注意事项:
1、烤版必须在除脏之后进行;烤版与拷贝不同;烤过的PS版不能再生。
2、假象:
纸张脱粉拉毛、油墨颜料颗粒粗或墨皮以及催干剂过量引起的对版现象是印版损坏的假象,一定要分清。
)
(3)提高印版耐印力的途径
(1)选用合适的版式
选用印版的耐印力与印刷数量相匹配。
其他条件都相同时选用平凹版。
选用印刷质量好的印版(如PS版等)。
(2)相应的工艺措施
①严格实施工艺操作规范化。
②合理使用印刷压力,尽量减少表面摩擦。
③尽量满足剩余墨层的保版作用。
④合理使用崔干剂,防止油墨传递过程的早期干燥。
⑤阳图PS版避光保存。
⑥润版液的pH值适宜。
⑦工艺操作必须小心谨慎,防止印版损坏。
⑧合理调节水辊和着墨辊的压力。
⑨停机后印版不应长期朝着水辊。
⑩保护好洁净的金属及其氧化物表面(主要是擦胶),以防高能表面变为低能表面而上脏。
6、上版方法:
挂夹上版法:
套入式上版法或机外上版法,缩短辅助工时,使用在J2101机上。
插夹上版法:
国产大多数单张纸胶印机(如J2108、J2205等)属于此种类型。
弯边上版法:
卷筒纸胶印机属于此上版法。
挂钉上版法:
定位销定位孔上版法,进口高档胶印机和部分国产机(如J2204机)用此法。
以上四种方法第一种基本被淘汰,第二种要求掌握,第三、四种操作更简单。
7、第一色位置的确定原则:
等距离平行原则;
留足裁切尺寸原则;
咬口边图文印齐全原则;
图文轴向定位原则;(举例说明)
产品统一定位原则。
五、水墨平衡
乳化——两种不相混溶的液体混合在一起的现象。
机械作用力——不稳定;
乳化剂的存在——稳定;
分子之间有力的作用——理论依据;
油墨连接料中的游离脂肪酸易水解—增加乳化程度
乳状液的类型:
油包水型W/O;水的体积比<26%
水包油型O/W;水的体积比>74%
共存型W/O、O/W。
在平版印刷工艺中,油包水型W/O是不可避免的,而水包油型O/W必须避免。
平版印刷
平印的本质特征:
印版上的图文与非图文部分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印刷过程一定要有水的参与
印刷部件中多一根橡皮滚筒
平印基本模式
第一步:
先给印版供水,再供墨
第二步:
印版上的油墨先转移到橡皮布上
第三步:
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橡皮布上的油墨再转移到承印物上
影响油墨乳化的因素
纸张性质;
阿拉伯树胶的影响;
油墨性质;
冲淡剂和干燥剂;
润版液的影响;
版面水量及其它因素的影响(水大墨多、墨路长短、机器速度、室温变化等)。
乳化剂
乳化剂——能使两种不相混溶的液体形成乳状液的物质。
乳化剂的种类:
催干剂;冲淡剂;电解质离子NO3—、SO42—;纸张填料、干酪素等;固体粉末:
MgCO3、Al(OH)3。
润版液
1、使用润版液的目的:
润湿作用;清洗作用;补充作用;降温作用。
2、普通型润版液
(1)普通型润版液润湿原理:
润版液中所含物质是非表面活性物质,必须依靠大量的供水来抵抗油墨的浸润。
(2)常用的输水装置的优点:
配置简单,成本低。
(3)常用的输水装置的缺点:
水墨平衡不稳定;供水量的增加或减少调节反应缓慢;水辊复材料(水胶绒或水辊绒套)掉毛;由于传水辊摆动的行程,没有连续湿润;在换色时清洗水辊时间长;水辊容易粘附油墨,因此给水不匀。
(4)润版液中主要离子的作用:
H+:
置换作用,多余H+起清洗作用;PO43–—置换作用;NO3–、CrO42–—氧化作用;K+、Na+、NH4+等—感胶作用。
普通输水装置结构:
坚持先水后墨原则
掌握各组成部分的名称
注意调节顺序和调节方法
3、酒精润版液
(1)酒精润湿系统的结构主要成分乙醇或异丙醇用量8%~25%
(2)优点:
降低表面张力,减少润版液的用量,水墨平衡比较稳定;
降低了油墨的乳化,提高了产品质量;
减少润版惰性,减少过版纸,提高生产效率;
采用无绒水辊可连续输水。
(3)缺点:
润湿的费用将会增加;酒精易挥发,浓度不稳定,易爆炸;不环保。
因此,润湿系统应具有连续、密闭,冷却、自动补给功能
4、表面活性剂
(1)定义:
能够极大的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
(2)分类:
阳离子、阴离子、两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3)HLB值:
也叫亲憎平衡值,是用以衡量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之间关系的标准。
规定油酸的HLB值为1,油酸钠的HLB值为18。
(4)应用(表)
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版液
原理:
大大地降低表面张力。
种类:
2080和6501
优点:
成本低、无毒性、不挥发、普通输水装置和达格仑输水装置皆可。
缺点:
乳化严重,控制难度大。
6、强化水润版液
原理:
利用“场”来控制水和油墨界面的理论。
优点:
减少酒精的用量;无需冷却装置;成本低;无污染;适合短版印件。
缺点:
理论不完善;“场”的稳定性有待于提高。
水墨平衡的定义与分类
1、概念:
供水量与供墨量最小的相互平衡的关系。
2、分类:
力系平衡和质量平衡。
一般墨层厚度为2—3um,水膜厚度为0.5—1um,油墨的乳化量为15%~26%。
3、几点说明:
最简单、最佳的平衡;动态平衡;波动范围有限度。
4、水墨关系的几种形式:
水大墨多(胶印工艺最忌讳的)
水大墨小;
水小墨大;(胶印工艺最喜欢的)
水墨平衡理论体系
(1)以相体积理论为基础的水墨平衡
水墨平衡的含义归纳为:
在一定的印刷速度和印刷压力下,调节润版液的供给量,使乳化后的油墨所含润版液的体积比在15%~26%之间形成油包水程度轻微的乳化油墨,以最小的供水量与印版上的油墨量相抗衡。
(2)以表面过剩自由能理论为基础的水墨平衡(图)
纯水的表面张力为7.2×10-2N/m,油墨的表面张力为3.0×10-2~3.6×10-2N/m,润版液的表面张力为3.5×10-2~4.2×10-2N/m,印版空白部分的表面过剩自由能为7.0×10-1J~9.0×10-1J/m2。
(3)以场型理论为基础的水墨平衡(就象小朋友手拉手一样)
润版液传到空白部分后就形成一个“场”,使水很难进入油墨中,油墨也很难进入水中,达到油水互不浸润的水墨平衡。
水墨平衡的控制措施
(1)生产工艺方面的控制措施
强调规范化操作:
坚持“三平、三小、三勤、三恒、四经常”的操作法;
印前对纸张、油墨、润版液进行预测,使之匹配;
印前、印中、印后全过程质量控制。
印刷材料方面的控制措施
挑选和使用有利实现最佳水墨平衡的印刷材料;
事先预测。
(2)印刷设备方面的控制措施:
间歇式输水——连续式输水。
润版液浓度的控制(事先估计)
决定润版液加放量因素:
油墨性质;油墨的粘度及流动性;图文墨层厚度;催干剂用量;版面图文结构及分布情况;环境温度;纸张性质;机器速度等。
润版液浓度的控制(事后调整)
印刷中原液的增减场合
(1)需要增加原液用量的场合:
①网点扩张,印迹模糊,层次合并不清楚;
②空白部分上脏掉油腻,表现在咬口边的空白区又有脏迹反映。
(2)需要减少原液用量的场合:
①网点面积消瘦;
②网点缩小或丢失而花版,层次不匀;
③金属串墨辊脱墨,版面严重泛黄。
注意事项:
(1)润版液的浓度掌握不当容易造成花版和糊版的工艺弊病,但造成花版和糊版的工艺弊病的原因不一定就是润版液的浓度掌握不当。
(2)很多因素影响润版液的加放量。
我们的目的是尽量保持润版液浓度的恒定。
版面水量的消耗
与油墨发生乳化;(最主要的消耗途径);被纸面吸收;向空间蒸发;被挤压滴下。
※以前三种形式为主,且是不可避免的,后者应尽量避免。
※水分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蒸发掉,保持平衡,可以看出水所起的作用,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载体的作用或护航作用。
六、柔性版印刷
1、定义:
根据我国印刷技术标准术语GB9851.4-90的定义,柔性版印刷是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辊传递油墨的印刷方式。
柔性版印刷源自英文Flexographic,也称柔版印刷或者柔印。
从其字义上看,所有使用柔软印版的印刷技术,均可称为柔性版印刷。
从这个意义上,现在瓦楞纸箱印刷使用最多的橡皮版、柔性感光树脂版,标签印刷使用的薄型柔性感光树脂版等,均应归为柔性版之列,但是,现在大家约定俗成地将橡皮版排除在柔性版之外,只有柔性感光树脂版被认可为柔性版。
2、柔性版印刷的发展历史
(1)起源:
柔性版印刷最初被称之为苯胺印刷,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美国,因其使用苯胺染料油墨而得名。
(2)更名:
原始的柔性版印刷质量非常低劣,使用的印版主要是橡皮版。
其后,柔性版印刷技术使用的油墨开始放弃苯胺染料,而采用低毒性的染料。
1952年,在美国第十四届包装研讨会上,苯胺印刷被更为名“柔性版印刷(FLEXOGRAPHICPROCESS)”,也就是现在的名称。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材料工业的进步,特别是高分子树脂版材和金属陶瓷网纹辊的问世,使得柔性版印刷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柔性版印刷业摆脱了之前低端的形象,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增长速度最快的印刷方式。
柔性版印刷的特点
1)可以使用水性油墨进行印刷,没有VOC排放,是一种环保型的印刷方式。
2)柔性版印刷使用的印版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橡胶版或树脂版,肖氏硬度一般在25~60,对印刷油墨的传递性能良好。
3)采用轻印压方式进行印刷,印版的耐印率非常高。
4)印刷机采用网纹辊输墨系统,省去了复杂的输墨机构,从而使印刷机的操作和维护大大简化。
同时,网纹辊输墨可以对输墨量进行精确控制,输墨控制及反应更为迅速。
5)柔性版印刷设备通常采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印刷 重点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