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3单元教案.docx
- 文档编号:7328380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7.07MB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3单元教案.docx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3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3单元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3单元教案
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
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本单元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地球、月球、太阳及其运动规律,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是物质的,组成世界的物质是变化的”这一科学思想。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月球和太阳属于太阳系中三类主要天体:
行星、卫星和恒星。
这三类天体占太阳系全部质量的99%以上。
它们有规律的运动是太阳系天体运行的主要方式,也是地球上很多自然现象的根源,如日影长短和方向的变化、昼夜交替现象、四季轮回现象以及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等。
对这三类天体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贯穿了整个人类自然探索史。
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形状、关注月相变化规律、观察并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发现并应用阳光下影长的变化规律,使学生意识到人类对天体的认识是逐步的、渐进的,对这些天体的认识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而趋于全面。
学生通过观察太阳的运动及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总结出规律,结合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日晷和圭表等计时工具,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互动。
这些活动将进一步结构化学生对地球、月球、太阳的认知,拓展学生对地球形状探索史的认知、对月相变化规律的认知,同时将我国古代计时工具——日晷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推荐给学生。
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
本单元由《地球》《月球》《太阳》《太阳钟》四课组成,这四课在逻辑结构上分为两层,形成平行逻辑结构和延伸逻辑结构,如下图所示。
地球、月球、太阳这三个次级主题由近及远引导学生认识存在于他们身边的天体及其运动和变化,并从规律性的角度来整理这些变化。
第一课侧重于对地球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古今中外的人类从不同的维度认识地球形状,从而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难度,体现出对事物认识的渐进性和发展性。
第二课侧重于对月球的了解和认识,除了认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还要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意识到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第三课侧重于对太阳的了解和认识,重点是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从而了解太阳在天空中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也为第四课打好基础。
第四课侧重于技术,了解古人根据日影变化的规律制作了日晷等计时工具,以及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这四课的侧重点虽然各不相同,但总体上都是先了解某个天体的客观特征,然后探索该天体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并将运动和变化的规律应用于实际。
单元教学目标
了解地球、月球、太阳的基本特征。
通过阅读、探究、模拟实验等活动,了解人类对地球、月球、太阳的认识过程,意识到人类对天体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
知道地球、月球、太阳的运动和变化是有规律的,知道这些规律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影响。
了解人类对地球、月球、太阳运动和变化规律的应用。
5地球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阅读中国古代的盖天说(天圆地方)和浑天说、古希腊人的直观经验以及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情况的推测,并分析这些解释的合理性,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第二部分包括两个动手活动。
活动一,模拟帆船进出港口的现象,结合海边生活的人们的回忆,通过简单的几何学分析和比较,推测地球的形状。
活动二,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通过阅读、标注、分析,体会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的伟大。
第三部分,阅读有关地球的资料,分析地球的主要参数、运动模式等相关信息,并通过在蓝色气球上贴陆地板块贴纸,感受地球上海陆分布情况。
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球形天体上,知道地球大小、海陆分布等基本信息。
2.阅读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科学史资料,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从简单直观的想象到根据经验、事实进行推测,最后通过实践证实的过程,体会随着经验和实践的深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教学难点
将“地球是球形”的常识回溯到历史情境,让学生重新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各种关于地球的图片和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
地球形状模拟器、模型小船、充气地球仪、气球、气筒、陆地板块贴纸、记录用的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出示谜语:
有个圆球真好看,不用发动自己转。
一天能行八万里,春夏秋冬轮流变。
(打一自然物)
谜底:
地球。
(出示地球图片)
引导:
同学们,你了解地球吗?
地球到底有多大?
表人类是怎样在地球上生活的呢?
地球上有哪些资源?
你心目中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地球。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活动一:
阅读资料,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状的过程。
1、组织学生讨论:
古人是怎么认识宇宙的?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4页的资料,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图片和文字,用自己的话说说古人的宇宙观。
学生思考后师生交流:
你认为这些解释合理吗?
(盖天说是中国早期的宇宙模型,其合理部分为符合观察,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是大地的方和天空的國之间如何结合;古希腊人根据船只进出港时的现象作出的猜测,超越了人眼所见“张衡的浑天说和现代宇宙观最接近,但是难以解释日月星辰的周期运动现象;亚里士多德的推测是有依据的,解释也是合理的。
)
(二)活动二:
模拟帆船进港和出港的现象
教师谈话:
人们站在海岸看远处的帆船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
出港的船只总是船身先看不见,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地平线下,这种现象在海边的古希人最先观察到并记录下来的。
据此,古希腊人推测大地是球形的。
下面请同学们通过模拟实验,对希腊人推测大地是球形这件事进行论球是球体演示仪”和模型船,讲解模拟实验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并演示。
..
(1)这个实验至少需要两个人合作,一人操作)模拟实验操作分两步:
第一步将实验演示仪的“海面”调整为平直状态,在桅杄顶部、桅杆中部和船身分别做上记号。
负责操作的学生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移动模型小船,负责观察的学生观察视线要与地球仪的顶端保持水平,并记录三个出现的先后顺序。
第二步将实验演示仪的“海调整为弯曲状态,重复第一步学生分组实验(两人一组),教师巡视指导。
(1)分组活动
艘模型小船在平面上模拟进港(前进出港(后退),观察时平视,注意观察船身和桅杆处的记号会不会消失。
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
进港时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出港时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
(2)小组讨论:
如何才能观察到前进(进港)时先看到桅杆记号,再看到船身记号:
而后退(出海)时船身记号先消失,桅杆记号后消失?
(3)分组活动二:
将实验演示仪的“海面”调整为弯曲状态,模拟小船进港(前进)出港(后退),观察时平视,注意观察船身和桅杆处的记号会不会消失。
并将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
小组讨论:
模型小船在平弯曲面上的航行有什么不同?
模型小船在平面上航行,无论是进港还是离港,都是同时看见帆船的全身,而模型小船在曲面上航行时,离港时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返港时,是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身。
4、师生交流后教师小结:
通过模拟实验,我验证了古希腊人的推测是对的:
地球是球形的)
活动三:
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的经过
观看麦晢伦环球航行的视频,并结合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资料,摘记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的主要停靠点,并完成活动手册第5页的作业。
3、学生分组活动
(1)给出一系列麦哲伦航行路线的主要停靠点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标注出来,猜测这个路线会是什么样子的?
阅读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在下图标注出麦哲伦环球航行的主要停靠点。
(2)让学生对照阅读资料做连线游戏,将小旗用橡皮泥固定在主要停靠点,并用细线相连。
最后取下地球仪上的细线和小旗,观察组成的形状。
球仪上标注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后,你会发现:
当取下连接小旗的棉线时,棉线呈环状。
这是因为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后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西边航行,最终又回到了起点。
)
说明了什么?
(地球是个球体,是可以环绕的。
)
(四)活动四:
阅读地球的相关资料,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
1、出示教材第16页关于介绍地球的文字资料,让学生阅读并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对地球作概括性的描述,如近似球形、自转、围绕太阳公转等。
2、出示地球和太阳关系图提问:
从哪里可以看出地球是一颗行星?
行星应该如何定义?
3、出示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照片上白色部分可能是什么?
蓝色部分可能是什么?
咖啡色和绿色部分可能是什么?
比较蓝色、咖啡色、绿色部分的面积,哪个大?
(白色部分可能是云层或冰川;蓝色部分可能是海洋;咖啡色部分可能是荒漠;绿色部分可能是森林或草原。
其中,蓝色部分面积最大,因为海洋占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
)
(五)活动五:
在气球上贴陆地板块贴纸
学生观察地球仪,讨论地球上的海陆构成。
2、学生比较蓝色气球和地球仪的异同,明确要在气球上贴什么。
3、让学生对照地球仪,在气球上贴各陆地板块贴纸,贴好后比较分布情况,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注意:
地球陆地板块贴纸由教师提供,并要求学生分清亚欧大陆、非洲大陆、美洲大陆、大洋洲大陆南极洲大陆等。
)
另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大陆漂移的组图,让不同小组的学生贴,构成完整的大陆形成过程
三、课堂总结
1、师生交流: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阅读资料。
了解了自古以来人类探索地球的历程是漫长而曲折的,从来没有停止过。
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地球是球形的猜想。
随着科技的发展,卫星照片进一步证实地球是球形的说法。
6月球
1.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阅读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过程,尤其是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到月球环形山的相关内容。
从最初先民用神话故事描述对月球的美好想象,到后来人类用望远镜观察月球,猜测环形山的成因,再到1969年“阿波罗计划”登月,采集月球岩石和土壤,在月球表面进行科学实验,人类对月球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神话阶段、观测阶段和登陆阶段。
第二部分,通过三个动手活动展现人类对月球的研究。
第一个活动是模拟环形山的形成,从不同高度和角度向沙盘里丢大小不同的石子,观察在沙盘里留下的痕迹;第二个活动是在第一个活动基础上,通过观察光线从不同角度照射石子坑而形成的阴影变化来理解人类在地球上观察月球环形山的情景;第三个活动是模拟月相成因,通过模拟活动了解月球能反射阳光,由于相对位置的不同,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不同的。
第三部分,通过阅读了解月球概况以及人类登月探索的意义。
这里强调月球是一颗卫星,自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阳光,以及月球上恶劣的环境。
第四部分,具体着眼于月相变化,通过连续观察月亮,了解月相变化的周期规律。
2.教学目标
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过程。
了解月球概况,知道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
知道月相名称,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3.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过程。
难点:
知道月相名称,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有关月球的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
月球仪、塑料盒、沙、石子、泡沫球、手电筒、排球、月相图。
5.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课题。
1、同学们,夜幕降临,一轮皎洁的明月悬挂在天空,引起人们对月球的无限遐想。
有关月球的诗歌和神话故事有许多,你知道哪些诗和故事呢?
《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故事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从军行》(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同学们的诗和故事中,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这个离我们最近的星球,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近月球,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
做环形山形成和阴影变化的模拟实验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说一说古人对月球的认识。
出示课本17页伽利略观察月球的图片和月球表面的图片,学生认真观察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伽利略观察到了月球表面有什么?
。
伽利略通过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出示:
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直到大约50年前,科学家又得出新的结论,这些环形山大部分是来自宇宙的流星撞击而形成的。
模拟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
实验器材:
托盘、细沙、石子、泡沫球、手电筒等等。
实验方法:
①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②从不同的高度和不同位置往沙盘里丢相同大小的石子。
③再从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丢大小不同的石子。
实验注意点:
本次实验是一个对比实验,分别要从不同的高度和不同位置往沙盘里丢大小相同的石子,再从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丢大小不同的石子,然后比较沙盘里沙坑的情况。
实验现象:
从不同的高度、不同的位置往沙盘里丢相同大小的石子,高度越高,沙坑越大,高度越低,沙坑越小。
从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丢大小不同的石子,石子越大,沙坑越大,石子越小,沙坑越小。
手电筒代表太阳,当阳光从不同角度照射月球上的环形山时,形成的阴影不同,太阳光斜射月面,环形山最为明显,而直射时环形山不太明显。
实验结论:
月球上的环形山主要由陨石撞击形成。
活动二:
模拟月球公转,观察月相变化
出示课本18页上面的模拟月球公转的实验图片。
实验材料:
台灯、排球等。
实验步骤:
①拉上窗帘,关上顶灯,打开台灯并放在教室中央。
②手臂伸直,双手托住一只排球,球的位置比头稍高。
③原地转动身体,让球一直保持在身体的前方。
④观察球面受光的情形。
教师强调:
在这个实验中,落地台灯相当于太阳,排球相当于月球,人的头部相当于地球。
地球转动一周,相当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地球上的人就可以看到台灯的光照在排球上的反光,由于照射角度的不同,可以看到月相的变化。
实验结论:
我们可以看到8个方向的排球受光部分的情形。
可以知道月球按逆时针方向绕着地球公转。
活动三:
阅读月球的相关资料
出示:
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
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
它还是至今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
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分,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月球自己并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
出示18页中间有关月球以及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再看一看,结合有关月球的介绍,进一步体会月球的知识。
补充有关月球的知识
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是27.3天,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自转周期也是27.3天。
由于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所以我们在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而看不见月球的背面,因此模拟月球的排球需要保持静止状态。
出示课本18页最下面一幅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第1次登上月球的情景。
讨论交流:
假如我们要登陆月球或者参加月球基地建设,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需要带哪些物品?
活动四:
连续观察月亮并整理月相观察日记,总结月相变化规律
出示课本19页上面连续观察月亮的要求:
①每晚6点对月亮进行观察。
②将观察到的月亮形状和它的位置画在月相记录单上。
指导学生观察月相和记录月相
月相的画法:
先画一个圆,再通过圆心画圆的一条中心线,阴暗部分涂上黑色,光亮部分涂上黄色,这样一个月相就记录好了。
教师强调:
每天观察月相要在固定时间观察,要记录月亮的相对位置,因为月亮和太阳一样,也会东升西落,同一天中晚上6:
00、9:
00和夜里12:
00,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因此,每天观察月亮的时间要固定。
出示整理月相观察记录要求。
①根据形状认识各种月相名称。
②将你记录的月相对照形状进行归类。
③根据月相观察记录,数一数两次满月大约间隔多少天。
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本次月相观察日记的整理要求。
出示课本19页各种月相名称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认识各种月相的名称。
..
教师相机出示一些月相,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这些月相的名称。
月相变化的顺序是:
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讨论:
经过月相的观察日记的整理,我们发现月亮升起的位置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每天固定时间观察,6点或者9点都可以,这样可以观察到月亮出现在天空的不同位置。
总体是上半夜上弦月出现在西部天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圆,下弦月出现在东部天空或者看不见(一天比一天出现得晚);下半夜则相反,上弦月基本上看不见,下弦月出现在东部天空。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过程,模拟了月球环形山的形成实验,并且在此基础上,观察了环形山投影的变化。
接着我们又模拟了月球的公转,观察了月相的变化,了解了月相变化的规律。
课后,请大家坚持每天观察月相,做好观察记录。
7太阳
1.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阅读有关太阳的资料,了解太阳的主要特征;通过讨论了解太阳离地球很远,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需要8分多钟。
第二部分,根据观察,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提出描述太阳位置的一个重要参数——太阳高度角。
由于地球自转而引起的太阳东升西落是人类观察和利用的自然现象。
通过观察不同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了解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由此感受太阳视运动规律。
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既是研究太阳的重点,也是学生认知的难点。
通过用量角器测量太阳高度角来描述太阳的位置,是突破难点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材鼓励学生通过连续观测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整理出太阳在一天中的视运动轨迹,发现太阳视运动规律。
一年中,同一时刻太阳高度角也不同。
积累观测数据,经排序分析,可以建立太阳视运动模型。
2.教学目标
知道像太阳这样的天体叫恒星,了解太阳的概况。
知道太阳在一天中的高度变化规律和视运动轨迹。
会用量角器测量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角。
3.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了解太阳的概况。
难点:
用量角器测量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角。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相关视频和图片。
学生分组材料:
量角器、线。
5.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出示谜语:
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
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
(打一自然事物)
谜底:
太阳
提出问题:
关于太阳,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说一说有关太阳的知识,教师引导: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太阳,进一步学习探究有关太阳的知识。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任务一:
阅读太阳的相关资料,了解太阳的概况
出示太阳的图片,说一说你了解太阳的哪些知识?
..
发光发热,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温度,太阳表面温度约为5500摄氏度,内部温度可达1500万摄氏度。
体积,它的体积相当于130万个地球那么大。
恒星,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刚刚我们了解了太阳本身的一些知识,那么,太阳究竟离我们地球有多远呢?
出示:
太阳离地球约有1.5亿千米,光每秒的传播距离约为30万千米,请你计算一下,此刻照在你身上的太阳光,是什么时候发出来的?
用路程1.5亿千米除以速度30万千米/秒,得到的答案是500秒,换算成分钟约为8分20秒。
也就是说,此刻照在我们身上的太阳光,是太阳8分20秒之前发出来的。
1.5亿千米究竟有多远?
出示:
假如乘坐速度为1000千米/时的飞机,要连续飞行17年;假如乘坐速度为40000千米/时的火箭,要连续飞行5个月。
小结: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千米,即使利用我们现在地球上最快的交通工具——飞机,也要连续飞行17年。
由此看来,太阳离我们的确非常遥远。
活动二:
描述不同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不同的时候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一样的,怎样才能清楚的表示太阳的位置在一日内的变化呢?
阳光照射到地面上,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
用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
小结:
要想知道太阳的高度,就需要用太阳高度角去描述,不能用尺子去量。
活动三:
用量角器测量太阳高度角
我们该怎样测量太阳的高度角呢?
出示课本21页学生在操场上测量太阳高度角的方法。
测量材料:
细绳子、量角器等。
测量方法:
①一名同学背对太阳站定。
②在人影前端与头顶之间拉直一根线,测出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角度。
学生分小组活动,去室外测量太阳高度角。
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测量过程,并且汇报测量的数据。
交流讨论
问题1: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太阳高度角是不一样的。
那么上午9:
00和下午3:
00的太阳高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一日内,太阳位于上中天时,其高度达到最大值,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以正午太阳高度为对称点,上午和下午的太阳高度呈轴对称。
如上午9点和下午3点的太阳高度相同,只是方向不同。
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问题2:
一天中什么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小?
什么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大呢?
一天当中,正午12:
00太阳直射的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大,接近于90度,而太阳升起和太阳落下的那一瞬间,太阳高度角最小,接近于0度。
三、课堂总结
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的有关知识,了解了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同时学会了测量太阳高度。
8太阳钟
1.教学内容
本课属于技术设计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影子形成的条件以及影子的长短、方向的变化规律,利用手电筒做光源,探究光源、物体、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先用手电筒模拟太阳,观察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发现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真实环境下的影子测量,研究阳光下小棒影子变化的规律,这是一个长时间的测量,连续测量需要一整天。
通过记录相关数据,综合分析这些数据,发现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有规律地变化。
第三部分,日晷的制作与使用。
通过观察了解日晷的构造,通过阅读了解日晷的种类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动手制作,实际体验日晷的作用。
人类发现太阳运行以及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运用这一规律发明了日晷和圭表,来记录时间,最终形成历法。
从探究影子变化的规律开始,到探究阳光下照射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都需要学生在阳光下实际测量,收集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数据。
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活动的本质:
通过实作,收集相关信息;通过分析,发现信息的内在联系;通过模型和数字化,形成技术产品,进而影响人类生活。
2.教学目标
知道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与方向的变化规律。
知道日晷是古代人根据日影变化规律发明的计时工具。
会制作简易日晷,并了解日晷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3.重点与难点
重点:
知道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与方向的变化规律。
难点:
制作简易日晷,并了解日晷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相关视频和图片。
学生分组材料:
铅笔、手电筒、灯、影子模拟器、影子观察器、橡皮、指南针、影子观察记录纸、硬卡纸。
5.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
”
学生说出时间,教师追问:
“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的?
”
(手表,上课的时间表)
“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
”
(学生自由回答)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板书:
8太阳钟。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
物体影子变化模拟实验
实验一:
出示模拟实验插图,全班交流:
实验材料:
手电筒、铅笔、橡皮等。
实验方法:
①用手电筒照射一支竖立的铅笔,观察它的影子。
②改变照射的方向和高度,观察铅笔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③试试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见。
出示学生活动手册的第1题。
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初步研究影子的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讨论交流:
如果我们改变照射的方向和高度,铅笔的影子会有什么变化?
改变照射的方向,铅笔的影子的方向也会随之变化。
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见呢?
当手电筒垂直于铅笔照射的时候,桌子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苏教版 科学 四年级 下册 23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