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政府政策经济学真题00937和答案.docx
- 文档编号:7327963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37
- 大小:60.93KB
到政府政策经济学真题00937和答案.docx
《到政府政策经济学真题00937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到政府政策经济学真题00937和答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到政府政策经济学真题00937和答案
全国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9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生产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没有影响
B.水是一种经济资源,进入生产过程后也是一种生产要素
C.职业经理人年薪中按企业效益分配的奖金是其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D.资本要素就是指厂商用于投资的货币资本金
2.当我们得出某市对某品牌汽车的需求曲线时,需假定除哪种因素外其余均为常数( )
A.该市消费者对该品牌汽车的偏好程度
B.该品牌汽车的价格
C.该地区车辆使用费用的高低
D.该市人均收入水平
3.关于短期成本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均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最低时的产量是相同的
B.边际成本最低时的产量比平均成本最低时的产量大
C.边际成本曲线分别与平均成本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后二者的最低点
D.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分别与平均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后二者的最低点
4.在一定时期内,当社会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造成投资规模过少时,可能引起( )
A.经济紧缩B.通货膨胀
C.利率上升D.可支配收入增加
5.假设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为5%,某居民将出售国债的1万元存入银行,则银行系统可据此创造的派生存款总额为( )
A.5万B.10万
C.20万D.40万
6.根据IS-LM模型,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正确的是( )
A.投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B.消费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货币供给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D.货币需求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7.“管得最合适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是哪位经济学家的思想?
( )
A.亚当·斯密B.马歇尔
C.凯恩斯D.科斯
8.政府制定最低工资线的政策是由于哪种组织的影响?
( )
A.金融机构B.工会
C.国有公司D.商会
9.我国香港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不拥有的权力是( )
A.立法权B.终审权
C.行政管理权D.防务权
10.我国的村民委员会与乡政府的关系是( )
A.前者隶属于后者,是后者的派驻机构
B.前者是自治组织,但接受后者业务指导
C.前者完全自治,与后者无关系
D.前者是县政府的派驻机构,与后者是平级关系
11.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公共决策的领导方式不会是( )
A.行政领导
B.政策领导
C.向国家机关推荐重要领导人
D.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
12.当一国实现了潜在国民收入水平时,仍存在的失业为( )
A.周期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
C.非自愿性失业D.摩擦性失业
13.衡量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时,哪种指标更科学?
( )
A.国民生产总值B.人民生活水平指标
C.经济发展成本效益评价指标D.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14.不是经济的内在稳定器的是( )
A.超额累进税率B.最低工资标准
C.失业救济制度D.农产品收购支持价格
15.当一国经济发生不太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组合是( )
A.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
B.扩张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
C.扩张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
D.紧缩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
16.不属于中央银行的业务范围的是( )
A.收取并保管银行存款准备金B.为财政部开设财政收支帐户
C.为大型国有企业提供贷款D.在债券市场上购进国债
17.一国的国际收支连年出现大量顺差,一般会导致( )
A.本币贬值B.国内物价上升
C.外汇储备减少D.促进出口
18.一些国家认为我国是计划经济国家,价格不能反映正常成本,因此,在对我国产品征关税时按照第三国(市场经济国家)市场上的价格征收,这属于( )
A.海关估价制B.关税壁垒
C.外汇管制D.进口许可证制
19.属于自由贸易学说的理论有( )
A.新生产业理论B.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C.重商主义理论D.绝对优势理论
20.关于亚太经合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亚太经合组织谋求成为一个内部自由化、对外实行保护主义的区域经济集团
B.亚太经合组织承认各成员国的多样性、差异化
C.发达成员更热衷于贸易投资自由化,发展中成员则更热衷于经济技术合作
D.在集体制定的共同目标指引下,各成员可根据自己不同情况制定单边行动计划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1.为何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22.“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几种表现。
23.设置地方政府的原因。
24.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
25.欧洲一体化进程经历的几个阶段。
26.政府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27.当前我国政府在经济管理中为何要重视发挥商会、工会的作用?
(12分)
28.试述公共选择理论对不同决策主体行为的分析。
(10分)
29.一国如何采取政策措施调节国际收支失衡?
(10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8分)
背景资料
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各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
1、危机首先在东南亚爆发并波及港台
短期资金大量进出:
泰国于97年首季有19亿美元的净资金流入,第2季变成62亿美元的净资金外流;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印尼与菲律宾于96年共获得478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97年却变成30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
自1997年初起,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泰国的泰铢受国际投机者的攻击,泰铢不断走软,最终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造成泰铢狂跌。
接着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3国的货币也狂跌。
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影响到它们的股市,大多数东盟国家的股票市值至10月底都下跌了20%以上。
1997年第三季度台湾和香港的金融市场也被攻击。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迅速采取了有力的调控措施,成功地捍卫了港元联系汇率制。
但香港股市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16800多点跌至9000点左右。
2、危机蔓延至东北亚
从10月底起韩元持续下跌,股市跌幅也超过40%。
在金融危机中,韩国的大企业纷纷遭殃,又连累了一大批为其生产配套设备的中小企业。
企业的大量倒闭使韩国银行呆帐和坏帐剧增,信誉大幅度下降,几乎已不可能到国际市场上融资了,到期应偿还的外债却越来越多。
东南亚和韩国的金融风暴很快刮到了日本,使原本就不景气的日本经济愈益恶化。
3、危机深化并波及俄罗斯、巴西
1998年上半年,金融危机给东亚经济造成的巨大杀伤力不断显现,大多数东亚国家的经济跌入谷底。
尽管各国的货币都已大幅度贬值,但出口仍呈下降趋势。
内外投资也呈持续减少的态势:
在国内,由于金融危机造成高利率和货币贬值,私人投资者极其谨慎;海外投资由于担心金融危机造成东亚地区投资环境的恶化,进入的数量锐减,而大量本地资金却因对本地区经济前景捉摸不定而逃逸。
危机造成的另一个苦果是通货膨胀:
1998年6月,菲律宾的通货膨胀率达 10.7%,泰国6月份通胀率亦为10.7%,1998年5月一个月,印尼的通胀率就达5.24%。
由于出口不振、投资乏力和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失业已成为不少东亚国家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韩国1998年4月的失业率比一年前增加了一倍以上,1998年5月,菲律宾的失业率高达13.3%。
1998年8月,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俄罗斯、俄股市、汇市猛泻。
之后不久,巴西金融市场持续动荡汇市和股市大泻。
俄罗斯和巴西的金融动荡表明亚洲金融危机已对世界金融市场产生破坏性影响。
问 题
亚洲金融危机的引发以及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援助的方式让亚洲人明确地意识到,在一个全球一体化的世界中,孤立地进行本国的建设,被动地与世界发生联系,不但是危险的,而且也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全球性经济创造了一个不再是由国家政策主导经济力量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超越国家的地缘经济力量主导国家经济政策的世界。
国际化的发展使得国家政府失去了许多传统的经济控制手段。
请结合上述资料,分析:
30.国际资本流动对一国国内经济的影响。
(6分)
31.一国采取货币贬值的措施会对本国和他国产生何种影响?
(6分)
3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政策协调中的作用与局限性。
(6分)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9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资源稀缺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当前发展水平下,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供给是有限的
B.无论任何时代,相对于人们无限的需要来说,供给都是有限的
C.在经济危机时,厂商将卖不出去的牛奶倒掉是供给有限性的例外
D.大量失业的存在是因为劳动力要素的供给是无限的
2.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形状为()
A.平均收益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边际收益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总收益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D.边际收益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3.关于国民生产总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一国在每年年底时全部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B.它是一定时期各部门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C.它按支出法核算由消费支出、私人投资、政府购买与出口几部分构成
D.它按收入法核算由生产要素收入与非生产要素收入两部分构成
4.如果我国政府实施减税措施,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效果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4B.边际消费倾向为0.5
C.边际储蓄倾向为0.8D.边际储蓄倾向为0.9
5.当利率提高时,直接会引起()
A.货币交易需求增加B.货币投机需求增加
C.货币交易需求减少D.货币投机需求减少
6.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的是()
A.投资减少B.储蓄减少
C.税收减少D.进口减少
7.根据下表所示某汽车厂生产规模和平均成本的变化,该厂商的最优生产规模为()
年生产规模变化范围
5万—10万
10万—20万
20万—40万
40万—60万
长期平均成本上升幅度
-15%
-10%
-5%
5%
A.60万B.40万
C.20万D.10万
8.小王与小李共同出资设立了一家企业,双方通过协议约定共同经营的责任和分配比例,二人都以个人财产对外承担无限责任,企业本身不是民事主体,则该企业属于()
A.无限公司B.两合公司
C.个人独资企业D.合伙企业
9.当社会储蓄不能顺利转化为投资,可能是什么机构出现了问题?
()
A.国有企业B.商会
C.金融机构D.工会
10.下列各项中适合由地方政府承担的财政职能是()
A.转移支付B.制定财政政策
C.征收关税D.消防支出
11.按照公共选择理论,行政官员的“理性经济人”动机会引起()
A.政府机构膨胀B.政治经济周期
C.社会公平得到保障D.选举费用日益膨胀
12.下列国家中,目前属于联邦制的是()
A.日本B.法国
C.美国D.英国
13.下列说法符合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是()
A.从众多个人偏好不可能推导出社会偏好
B.行政官员在自利动机下不可能追求公众利益最大化
C.政府干预经济不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D.市场机制不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14.根据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当发生通货膨胀时,能从中受益的是()
A.银行的食利者阶层B.工薪阶层
C.负债经营的企业主D.农户
15.用于事后调节国际收支平衡表帐目平衡的项目是()
A.保险收支B.特别提款权
C.政府捐款D.侨民汇款
16.以实现合理的竞争秩序与适度的企业规模为目标的是()
A.产业结构政策B.产业组织政策
C.产业技术政策D.产业保障政策
17.政府实施减税政策,会引起()
A.利率上升B.储蓄增加
C.消费减少D.国民收入减少
18.一国采取本币贬值的措施,会引起()
A.国内物价上涨B.扩大进口
C.减少入境旅游收入D.减少外商直接投资
19.不是以固定汇率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是()
A.金本位制的货币体系B.金汇兑本位制的货币体系
C.牙买加体系D.布雷顿森林体系
20.亚太经合组织中,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与经济技术合作两个目标中更热衷于前者的可能是
()
A.马来西亚B.越南
C.加拿大D.中国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任意选答6题,如果考生7题全答,则按前6题计分,每小题5分,共30分)
21.消费者主权概念及其表现。
22.企业作为层级组织的弱点。
23.经济学家关于通货膨胀成因有多种观点,请举出三种观点。
24.中央银行常用的政策工具。
25.政党在公共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26.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27.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价格管制的负面效果有哪些?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28.经济学家所归纳的在经济运行中要做出选择的四个基本问题是什么?
在计划和市场经济体系中,它们分别是如何被回答的?
(12分)
29.试述当经济发生波动时,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机制。
(10分)
30.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必要性及WTO在其中的作用。
(10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8分)
背景资料
北京三个大型农产品市场蔬菜价格监测显示:
2003年10月,蔬菜上市量比9月份上升5.89%,综合平均价格比9月份上升25%,为1992年以来11年中同期最高值。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从8月起全国粮、棉、油、蔬菜水果、主要畜产品与水产品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不同程度上涨,是农产品价格6年以来的首次普遍上涨。
但是,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没有出现大规模抢购,仅有部分低收入群体在储粮,也没有出现取钱挤兑现象。
另据报道,9月份很多企业感觉到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特别是化工原料、建筑材料等。
自2000年以来,我国提出了调整农业战略结构、退耕还林、加大畜牧业和渔业发展力度的政策,几年来,全国粮食种植面积调减了5000万亩左右。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1月份报告,在2003年收获季节结束后,预计全球大米储量将比此季节开始时下降2000万吨,价格将稳步上升。
中国和印度大米产量下降是全球大米储备下降的主要原因。
2003年10月,中国曾在全球市场进口粮食,其绝对量对国际粮食市场影响较大,加之中国转基因食品管理条例开始实施,引起了国际粮油期货价格的敏感反应。
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扬,又反过来推动国内粮油价格上扬。
国际能源机构11月份指出,中国对石油的消费迅速增长,成为亚洲最大石油消费国,是造成全球石油价格继续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建筑业等的拉动下,中国对铁矿石、煤等的消费也持续增长,拉动国际价格上扬。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已进入通货紧缩状态数年,政府一直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
从1998年之后,货币供应量一直是过量的,2003年,货币供应量以20%左右的增长率增加。
在前几年消费低迷情况下,积累大量购买力,近一两年,鼓励居民消费结构转向汽车、住房等的政策开始显露效果。
持续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带来持续的投资扩张,据2003上半年统计,省市两级目前在建的展览场馆等,公开的约有122个,兴建亚洲之最,世界之最的场馆、大厦的有45个,仅这些的预算资金就达2500多亿元。
仅从北京来看,2008年奥运会场馆建设启动,高档接待与休闲设施建设,城市设施向国际标准的提升,都会形成强劲的投资需求。
问题
以上是一些散见于各报刊的资料,大都是关于2003年下半年价格、供求形势及相关影响因素的信息,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31.试简单评述2003年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
(6分)
32.试归纳这种形势的形成原因。
(6分)
33.在这种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国政府应如何调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6分)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9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厂房属于以下生产要素中的()
A.土地B.资本
C.劳动力D.企业家才能
2.下列情况中引起新建商品房的供给曲线向左平移的是()
A.建筑材料价格上涨B.消费者收入增加
c.租赁房屋租金上升D.政府放宽信贷政策
3.下列项目计入GNP的是()
A.政府转移支付B.购买一辆二手车
C.购买普通股票D.购买一块地产
4.下列能够说明外部性概念的是()
A.自然灾害引起农作物欠收
B.不收费道路很拥挤而收费道路车流少
C.吸烟损害吸烟者的健康
D.养蜂人的蜜蜂到附近果园采蜜同时也授粉
5.小王即将大学毕业,他有三种选择:
留校当老师、到外企工作、回老家山区作一名小学教师。
留校当老师每年收入10000元,到外企工作每年收入30000元,回老家山区作一名小学教师每年收入3000元。
他选择回老家山区作一名小学教师的机会成本为()
A.3000元B.10000元
C.30000元D.40000元
6.为扶持粮食生产,政府对粮食制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为了维持该价格,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粮食配给制B.增加农产品税收
C.出售储备粮D.收购当期过剩粮食用于储备
7.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是()
A.厂商在短期内得到最大利润的充要条件
B.某行业厂商数目不再变化的条件
C.厂商在长期内要得到超额利润的条件
D.厂商在长期内亏损最小的条件
8.下列能够使国民收入增加的方式是()
A.增加储蓄B.减少消费
C.减少投资D.增加政府购买
9.如果投资为常数,IS曲线的形状为()
A.垂直于横轴B.平行于横轴
C.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曲线D.难以确定
10.下列行为可以带来外部规模经济的是()
A.管理费用降低B.垄断所带来的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
c.大量高价销售D.扩大企业规模
11.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治理的失业是()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D.自愿失业
12.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的目的是()
A.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B.收集资金弥补财政赤字
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D.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13.法定准备金率提高,会使货币供给()
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
14.政府的各种政策措施中,由于工会在政治经济上的影响而制定的是()
A.产业结构调整的职业培训计划
B.产业合理化政策
c.通货膨胀时的工资-物价指导线政策
D.反垄断政策
15.某行业的商会为维护行业整体利益,谋求行业健康发展制定了行规行约,下列不受其约束的是()
A.行业内该商会会员B.行业内非会员C.行业内工人D.商会理事长
16.下列各种关税中,税率水平最高的是()
A.普惠制关B.特惠制关税C.最惠国关税D.普通税
17.国际组织中,拥有特别提款权这种独特的资金来源的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金融公司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18.为了刺激本国出口,一国政府不可能采取的政策措施是()
A.本国货币对外贬值B.本国货币对外升值
C.买方信贷D.卖方信贷
19.在国际分工中,贸易利益在不同国家间及国家内部分配上是不平衡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垂直分工会对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利
B.发展中国家在垂直分工中会获得更多比较利益
c.发达国家间的水平分工可通过对外贸易乘数作用刺激经济增长
D.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分工可弥补各自资源片面性
20.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为实现统一市场,各国不需要进行协调的是()
A.成员国间繁琐的边境手续B.成员国间的税收制度与税率
C.成员国间同一产品的技术标准D.成员国间的货币政策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1.市场达到均衡的过程中供求的变化。
22.后工业化时期“新经济”的标志和特点。
23.中央银行的职能。
24.从国家结构形式看,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模式有哪些?
25.利益集团影响公共决策的途径。
26.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措施有哪些?
(举出五种即可)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7.不平衡和非预期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及政府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
28.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及发展过程。
29.一国经济政策目标和手段内部存在的矛盾及解决矛盾的途径。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0分)
背景资料
在1978—2003年期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年均9%以上的增长速度。
经过25年增长,中国的GDP已经升到了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的水平,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
但是,不少地方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靠高耗能和高污染的消耗型产业取得。
我国每新增GDP一块钱要比世界其他国家平均多消耗3倍以上、比日本多13倍以上的能源。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加剧了能源、资源短缺的压力,带来了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等问题。
资源的长期开发还导致部分地区的矿产濒临枯竭,许多原来煤炭资源丰富的城市已成为资源枯竭城市。
在中国140个林区中,几乎一半已被采伐殆尽或接近于此。
草场退化使得中国草场的面积减少了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其结果是四分之一的土地沙漠化!
1952年我国人均耕地2.82亩,2003年人均耕地减少到1.43亩。
同时,土地肥力衰退,我国的中低产田比例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2/3增加到上世纪90年代的4/5。
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6个是中国的。
中国目前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
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
每年,因为水质问题而引发的疾病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
在富裕的浙江省,肠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省。
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淮河流域,沿岸居民的死亡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患癌症的几率是全省平均水平的两倍。
此外,到2025年时,环境的恶化还将迫使七千万农民离开土地。
业已严峻的社会动乱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我国在评价经济增长、政府政绩及社会财富的表现时,依据的主要是由国民经济核算所提供的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等。
然而,这些指标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增长与社会生活、自然之间的平衡。
国外专家指出,中国因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而给中国经济造成的总成本占到了GDP的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府 政策 经济学 00937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