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秀教案范例.docx
- 文档编号:7327931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0.53KB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范例.docx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优秀教案范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范例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范例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范例
【篇一:
小学数学教案范例】
小学数学教案范例
1
2
【篇二: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
案例一、“观察物体”的案例片断——观察长方体(二年级上册)
【课堂写真】
最多看到三个面
这节课的观察对象——一个长方体的大纸箱醒目地摆在教室中央,学生们分组坐在教室的四周。
“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大大的长方体。
待会儿你们可以上来观察,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看看每个位置能看到几个面?
”
老师的话音刚落,二十几个学生都纷纷离座,围着长方体。
前面的学生靠长方体太近又挤,挡住了后面学生的视线。
有些学生可能什么也没有观察到,就回到自己的座位。
一会儿,老师请学生汇报观察的结果。
第一个学生走到长方体旁边,指着长方体的一个顶点说:
“我看到这个尖尖的地方。
”“你看到了几个面?
”老师问道。
“看到三个面。
”学生应答。
“很好。
谁和他看到不一样的?
”
“我看到两个面。
”一个学生上来指了指他看到的两个面。
“和他一样看到长方体两个面的同学,请举起手。
”有几个学生举了手。
“还有和他们观察的结果不一样的吗?
”
一个男生上来,演示了他所站的位置只能看到一个面。
这时,老师又请“只看到一个面”的学生举手。
这一次,只有两个学生举手。
“还有没有不一样的观察结果?
”
一个女生又上来,她站到不同于刚才三个同学所站的位置,说:
“从这里只能看到三个面。
”
“你也是看到了三个面。
”老师说。
女生又重复一句:
“只能看到三个面。
”可是老师对她的“只能”没有回应。
老师转向全班,问道:
“有没有看到的不是一个面、两个面或三个面的?
”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学生应答,于是老师接着总结道:
“今天我们得到一个很重要的知识,观察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
正面、上面和侧面
老师打开电子屏幕,边演示“课件”边解说:
“我们看到了长方体正对着我们的一个面;伸伸脖子,又看到长方体的上面;再歪一歪头,还能看到长方体的另一个面。
”接着,她依次向学生介绍看到的三个面的名称,特别说明长方体正对着我们的面是正面。
知道了长方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后,让每个学生在教室里找一个物体,来辨认它的正面、上面和侧面,并分别贴上相应的卡片。
老师强调:
“先找到物体的正面,再确定它相应
的上面和侧面。
”
学生找的物体有铅笔盒、课桌、讲台等。
有一个女生找自己身体的三个面贴上卡片,老师特别展示了她的“作品”,让小组长给她插上一面小旗。
教室中央的长方体也被贴上了很多卡片。
在这个长方体的同一个面上,有贴“正面”的,也有贴“上面”的。
在交流时,一个女生指着长方体的上面说,“这是我贴的正面?
?
”老师也给予肯定。
(上述教学片断的视频大约9分。
)
【案例讨论】
1.这个教学案例把教材中“观察讲台”的情境图变成观察一个长方体的实践活动,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
观察讲台与观察长方体有什么区别呢?
2.案例中组织学生观察长方体的活动过程,对学生个体而言,进行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思考或空间想象?
这个过程对发展学生个体的空间观念有实效吗?
谈谈你的看法或建议?
3.学习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这一课,需要以学生哪些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为基础?
这个案例把新知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了吗?
4.有个女生把“正面”的卡片贴到长方体上面的位置,从而在长方体的同一个面上有的贴“正面”有的贴“上面”,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情况?
发生了这些情况,临场你会怎么处理?
5.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图,怎样来设计这节课的数学活动?
谈谈你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
【教学评析或建议】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是课程改革深入人心的一个重要的观念。
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要以深入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与内涵为前提。
一年级上册学过“位置与顺序”单元,学生已经知道铅笔盒(长方体)有前、后、上、下、左、右等六个面,并经历过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汇来描述身边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
一年级下册学过“观察物体”单元,学生也获得了从不同的位置(或方向)去观
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体验。
这些都是二年级上册再学习“观察物体”的重要的认知基础。
选择观察教室里的讲台,而不选一个抽象的长方体来观察。
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熟悉的讲台比抽象的长方体更容易区别它的前、后、上、下、左、右等六个面,因此也就容易描
述如下的情境图中老师、笑笑、淘气与讲台的相对位置。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和老师的参与,帮助所有学生都认识到:
笑笑站在面对讲台的左面,与讲台距离大约一步的地方观察讲台;淘气站在讲台前面靠右侧,与讲台距离大约两步的地方观察讲台。
接着,第二个学习任务是:
老师、笑笑和淘气分别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讲台,他们看到讲台的形状是不同的。
请“连一连,下面的图形是谁看到的?
允许一些无法独立做出判
断的学生,模仿书中的情境图,
站在老师、笑笑或淘气所站的
位置看讲台,获得直观的体验
后,再完成“连一连”的学习
任务。
第三个学习任务是:
想一想站在不同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想不来的学生,可以再去看一看。
这个学习活动可以引伸,让学生讨论:
为什么最多只能看到讲台的三个面?
所看到的这三个面有什么联系?
讨论这些问题有助于发展学生观察能力与合情推理的经验。
如果看到讲台的正面,就不可能同时看到它讲台后面;如果看到讲台的上面,就不可能同时看到讲台的下面;如果看到讲台的右面,就不可能同时看到讲台的左面。
当我们所站的位置能看到讲台的三个面时,就不可能同时看到与这三个面相对的另外三个面。
所以,不管站在什么位置,最多只能看到讲台的三个面。
而且这三个面不是讲台六个面中的任意三个面,而是具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个面。
也许二年级学生无法完整地表达上述思想,但让他们经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讨论,最后倾听老师的解说,促进他们进行反思性学习,对丰富他们的空间经验与发展他们的内部语言(思维)是有意义和帮助的。
第四个学习任务是:
辨认长方体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
这是名称学习,可以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新的名称与学生已有的长方体物体的前面、上面、左面或右面等概念联系起来。
案例二、“分一分与除法”的案例片断——分桃子(二年级上册)
【课堂写真】
认识平均分
“同学们见过拔河比赛吗?
”
“见过。
”
“我们班也要组织两队进行拔河比赛。
愿意参加‘多拉’队的站在这一边(指讲台右边),愿意参加‘蓝猫’队的站在这一边(指讲台左边)。
”
统计出‘蓝猫’队有11人,‘多拉’队有13人后,老师让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
“就按这样组成两队来比赛,你们满意吗?
”老师问。
“不满意。
”
“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老师又问。
“不公平。
”
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他们队(多拉队)要分给我们一人。
”
“两队各有12人,就是分得‘同样多’。
我们给每队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取个好听的名字,叫‘平均分’。
”老师边说边板书:
“同样多”、“平均分”。
接着,老师先后请两位学生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
又通过实物投影仪先后展示如下两种分物操作的结果,由学生来判断它们是否平均分;并把不是平均分的改变成平均分。
图1图2
学生的应答和表现都得到了老师的赞赏:
“了不起,一下子你们就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
”
动手分一分
“你们想不想动手分一分东西呢?
”老师提出第一个分桃子的问题:
“8个桃子怎么平均分给猴大哥与猴小弟呢?
”每个同学可以利用8张桃子图片,动手分一分。
学生很快就分好了。
四个孩子先后上实物展台边演示边介绍他们不同的分法:
第一个孩子:
“先分4个给猴大哥,再分4个给猴小弟。
”
第二个孩子:
“第一次先分2个给猴大哥,分2个给猴小弟;第二次再分2个给猴大哥,分2个给猴小弟。
”
第三个孩子:
“我是一个一个地分,猴大哥1个,猴小弟1个,这样分4次把桃子分完,猴哥猴弟都分到4个桃子。
”
第四个孩子:
“第一次先分3个给猴大哥,分3个给猴小弟;剩下2个再分给猴哥猴弟各1个。
”
对上述每一种分法,老师都给予积极的肯定。
这时,一位学生提出自己的分法:
“猴大哥让猴小弟,所以猴大哥分3个,猴小弟分5个。
”老师也给予他鼓励,但提醒他要“平均分”。
老师又提出第二个分桃子的问题:
“8个桃子要平均分给猴爸、猴妈、猴大哥与猴小弟,该怎么分呢?
”
交流的时候,有的学生是2个、2个分的,有的是1个、1个分的。
但有一个学生注意到了平均分给2人与平均分给4人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与众不同的分法:
“猴哥分到的4个桃子中拿出2个给
猴爸,猴弟也拿出2个给猴妈。
”
老师提出第三个分桃子的问题:
“8个桃子要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要怎么分呢?
”一个学生说:
“先分给每个小朋友1个桃子;剩下的3个桃子,可以切开,每人分给半个桃子;最后把剩下的半个桃子切成5小块,每人再分给1小块。
”另一个学生说:
“剩下的3个桃子,每个都切成5小块,每个小朋友可以再分到3小块。
”
“行。
”老师在肯定他们分法的同时,反复强调:
“切桃子时,每一块要同样大。
”最后,老师问:
“每人先分1个,剩下的3个不分了。
这样的分法是不是平均分?
”“是。
”学生应答。
老师总结道:
“平均分有时刚好分完,叫没有剩余的平均分;有时有剩余,叫有剩余的平均分。
”
(上述教学片断的视频大约19分。
)
【案例讨论】
1.这个案例的设计意图很明显,把学生对“平均分”的认知与学生“分一分”的实际操作分开,从而把“平均分”这个知识点突出出来,体现出“先知识,后应用”的教学思路。
你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与新世纪(版)“分桃子”这一节教材的编写特点与意图一致吗?
2.案例中,先后三次分桃子的活动,桃子的总数保持不变(8个),只改变平均分成的份数。
也许这种问题变式的设计能节省呈现问题情境所花费的时间,但却削弱了后续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的挑战性。
平均分的挑战性恰恰是在分的数目的不断增加上(教材中的问题
【篇三:
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集锦】
《平均数》教学案例
师:
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1:
我喜欢足球。
生2:
篮球。
生3:
乒乓球。
师:
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
生:
好。
师:
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
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
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儿主意。
听懂了吗?
(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队”。
另一对也写了“凯旋队”)
师:
行行行。
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
生:
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师:
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
记录。
预备,开始!
20秒后,老师喊停,然后统计:
“凯旋队”:
30,“胜利队”:
29。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凯旋队”。
“胜利队”服
不服气?
“胜利队”:
不服气!
师:
为什么?
生:
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
应该每队再选几个。
师:
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
(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师:
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凯旋队”的总数
各是多少,报数。
生;118,124.
师:
现在胜利者是“凯旋队”,可以吗?
生:
不可以。
(这时,老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
师:
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老师决定加入“胜利
队”,欢迎吗?
胜利队:
欢迎!
师:
现在把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
生;140个。
师;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
生:
不同意!
师:
为什么?
生;胜利队有5次拍球机会,我们只有4次,不公平。
师;哦,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还用总数这个统计量来比较,显然不公平,那么,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比出两个队总体的拍球水平呢?
(学生开始思考,相互交流。
)(终于有一个声音出现了:
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可以先求平均数。
)
生;就是用拍球的总数,除以拍球的人数。
案例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节课,是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一课。
在课堂上,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本人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众所周知,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
联系了生活实际,学生平时喜欢的体育活动为例子,进行分析解决有关数学问题,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会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和价值,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本案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求平均数的问题,并引导他们从中发现问题,产生提出问题的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这些都是学生生活里有的,学生熟悉的事物,学生讨论、争论起来就更有兴趣。
二、是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习活动中,学生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
学生或许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经历过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
让学生经历学习的体验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质量。
比如这节课,重要的不是平均数的含义和作为代数公式的运算程序,而是它所包含的统计过程。
让学生经历了统计的
过程,而不是一来就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求平均数。
在上课时创设情景,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课堂,然后通过解决“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能不能比出两个队的排球水平呢”让学生去去发现,在比较时学生认识到必须求出平均数才能比较出谁最好,从而引出怎样求平均数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平均数》教学案例
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王营小学陈晓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优秀 教案 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