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主题阅读练习.docx
- 文档编号:7321932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6.39KB
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主题阅读练习.docx
《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主题阅读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主题阅读练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主题阅读练习
第三单元主题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糊涂一世阿纳托利·特鲁什金(俄)
一个星期天。
我岳父岳母来了,我们吃过午饭后就坐在一起聊天,像其他人一样,谈论着社会上的贫困、犯罪、盗窃、政府不作为等等问题,我们都认为,生活中的丑恶比比皆是。
我说:
“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有这么多丑恶的东西,就是因为我们不敢站出来大声地说真话,只是在角落里小声地嘀咕。
要是我们每个人都敢实话实说,生活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了。
”
突然,门铃响了。
我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个黑人,西装革履,后面还跟着6个人,其中一个人手里还拿着摄像机。
那个黑人走上前来叽里咕噜地朝我说了一堆话,我一句也没听懂。
这时钻出一个翻译来:
“这是糊涂国国王糊涂二世。
他说祝您家里永远阳光灿烂,好运连连,财源滚滚。
”
我赶紧道谢,然后又问他们有什么事。
翻译回答说:
“国王想拜访一下普通的俄罗斯家庭,看一下俄罗斯的普通家庭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是什么样子。
”翻译说完,又递上了一份国王的礼物,一个小首饰盒。
我当然不是因为这件小礼物,而完全是出于礼貌才没有把他们拒之门外。
我说:
“那快请进吧。
欢迎您的到来。
”
国王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都巡视了一遍,我们家这几口人傻乎乎地对着人家频频点头。
最后大家终于落座了。
国王左右环顾了一下说:
“您的家不太富裕啊。
”
你看,他来之前我们正抱怨着呢。
他这话说得多是时候啊。
但我总不能让我们的国家丢面子吧?
于是我说:
“怎么不富裕?
对一个一口之家来说足够了。
”
国王马上就问其他那些人都是谁。
我灵机一动,指着岳母说是我的仆人,指着岳父说是我的司机。
我老婆一听就撅起了嘴,但为了国家的尊严没有出声。
“这几个人嘛,是我的按摩师和她的孩子们,他们来看看我。
”我最后指的是我的老婆和孩子。
国王一听大吃一惊,差点跳了起来。
他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大小房间又都查看了一番。
“您就一个人住?
那您不在家时,不怕家里的东西被偷吗?
你们这儿没有小偷吗?
”国王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我们大家都笑了起来,摇着头说,根本就没听说过丢东西这样的事。
我说:
“我们俄罗斯家家户户从来都不关门,白天黑夜门都开着,谁爱进谁进。
从来没发生过盗窃的事。
”
“噢,”国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睁得大大地说,“可在我们国家到处都是小偷。
甚至你走在街上,裤子都有可能被人扒去。
”
这次换我们故作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我说:
“怎么这样呢?
这也太野蛮了!
这是什么传统啊?
在我们这儿,你出门前在地上放100卢布,逛一圈回来后,钱还在地上呢。
”
我的话让国王大惊失“色”,差点没变成白人。
随后他又小心翼翼地问:
“那你们偷国家的东西吗?
”
我回答说:
“在我们俄罗斯,偷国家的东西还不如上吊呢!
谁要是偷了国家的东西,谁就再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说不定还会被杀了呢。
”
我刚说到这儿,国王起身就往外跑,他的保镖们最后把我们家又检查了一圈。
国王要告辞了,我对他说:
“您用不着为那些小偷小摸的事烦心。
您的国家跟我们国家没法比。
我们国家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
但我相信您的国家盗窃抢劫的事也会越来越少。
”他们终于走了。
他们走后,我们全家对刚刚发生的这件事又感慨了一番。
半个小时后,我们才想起来去别的房间看看,这时大家才发现,家里凡是值点钱的东西都没了。
我拿过那个小首饰盒一看,首饰盒的底部用俄语写着一行字:
“我是糊涂二世,你是糊涂一世……”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期初联考
1.面对“糊涂二世”的发问,“我”连连说谎。
试分三点概括“我”说了哪些谎话。
[解析]谎称“我”是富裕的“一口之家”;谎称俄罗斯家家户户从未发生过盗窃的事;谎称人人都爱国,“我们国家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
2.文中的“我”令人印象深刻,请简要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解析]爱慕虚荣(爱面子);有正义感;爱国。
3.“国王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都巡视了一遍”,表达这一意思的语句在文中反复出现,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解析]为下文“家里凡是值点钱的东西都没了”打下伏笔,暗示可悲结局;凸显“我”和家人爱慕虚荣的可笑、可怜,增强作品的讽刺意味。
4.小说以“糊涂一世”为题,“糊涂一世”在文中有何含义?
你认为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解析]“糊涂一世”指的是糊涂到了极点;作品的主旨在于揭露因虚荣心(或“爱面子”)而受骗的危害,倡导说真话与正视自己的现实处境。
5.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对这篇小说作简要赏析。
(不少于60字)
[解析]答案示例:
①结构上“前后呼应”(比如前文写“又递上了一份国王的礼物,一个小首饰盒”,后文照应以“我拿过那个小首饰盒一看,首饰盒的底部用俄语写着一行字……”,借此点题并深化主题。
)
②“细节的魅力”(可赏析“我老婆一听撅起了嘴,但为了国家的尊严没有出声”“我们大家都笑了起来,摇着头说,根本就没有听说过丢东西这样的事”“这次是我们故作惊讶睁大了眼睛”等描写)角度作答。
③“结尾的艺术”(“家里凡是值点钱的东西都没了”的可悲结局有些出于读者的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前文一再表述国王的保镖们巡视我们家的墙角旮旯这一细节。
)
④“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小说语言幽默风趣,比如我的话让国王大惊失“色”,差点没变成白人。
又如在我们俄罗斯,偷国家的东西还不如上吊呢!
等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你不信任我[俄]格·戈林译者:
刘煜卿
出租车把我载到一所大楼前。
“劳驾,”我对司机说,“别关计价器。
我到公司里去去就回来,然后我们再朝前开。
”
司机不满地皱了皱眉。
“也许,先结账不是更好吗?
”他问。
“不不,我还要继续坐您的车呢,”我说,“瞧您,不信任我吗?
您想我会溜掉?
”“我什么也没想,”司机说,“什么样的乘客都有嘛,有人会溜,有人不会……”
“哎,就是说,您还是认为我可能会溜?
那好……我把我的帽子押在您这儿。
”
“您说哪儿去了!
”司机生气道,“我要您的帽子干吗?
我信任您……您把公文包留下再走。
”
“啊,什么?
”我冒火了,“行啊,我把我的公文包留下。
只是您要允许我记下您的车牌号码。
”
“您这是干吗?
”司机皱起了眉头,“不信任我吗?
您想我会开车溜掉?
”
“我什么也没想,”我说,“什么样的司机都有嘛,有人喜欢帽子,有人喜欢公文包。
”
“啊,说什么呢!
”司机说,“那好,把我的车号记下吧:
MT-40-20。
不过您得先让我看看,公文包里都有些什么。
”
“这是干吗?
”
“免得过后说不清楚。
”
“看吧。
”我没好气地说,“喏,里边有文件,书,电动剃须刀。
”
“剃须刀是完好的还是坏的?
”
“怎么会是坏的呢?
现在还能用。
”
“什么叫‘现在’呢?
我可不打算在这儿测试。
”
“谁知道您?
”我冷笑一声,“您的胡子还没刮呢,脸有点浮肿,眼睛是淡色的,左颊上有个瘤……”
“在记我的外貌吗?
”司机凶巴巴地说,“那好!
我也不会忘记您的!
蒜头鼻子,圆眼睛,两只耳朵不对称……左边有颗镶牙……”
“好,既然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我也凶巴巴地说,“干脆就来正式的!
这是我的证件:
身份证、通行证、结婚证。
拿去吧!
要知道,您可是在和一个正派人打交道。
把您的证件也给我!
”
“给!
”他说,“这是驾驶证、工会证……”
“身份证当然是没有啦!
”我指出。
“没有。
”他答道,“好,没什么,必要时警察会找到您的!
”
“必要时您也会被传唤的……”
“万一
出事,您触犯的是刑法第144条!
”
“而您触犯的将是第147条第2款。
”他回应道。
我们恶狠狠地直瞪着对方。
“听我说,”我突然改口道,“您不觉得害臊吗?
”
“您呢?
”
“我为我们两个感到害臊!
”我说。
“我也是!
”他说着垂下了眼睛,“收回您的证件吧……”
“您也收回您的……”
“请把您的公文包拿去……”
“谢谢!
”我说,“我会把您的车号忘掉的:
MT-40-20。
”
“让我们都忘了吧!
”他说。
我们亲热地相互拍拍肩。
“我怎么会把您往坏处想呢?
”我说,“您的脸这么讨人喜欢,眼睛是灰色的,脸颊上有颗痣。
”
“您长得也很帅。
”他说,“大眼睛,耳朵干干净净。
要注意保护牙齿……”
“我一会儿就回来。
”我说。
“去吧,”他说,“您不在,我怪闷的……”
我们相互温和地笑了笑,随后我下了车。
快走到入口时,我发现通行证不在了。
“真见鬼!
”我想,“就是说,他还是扣下了我的通行证……没什么……他溜不了的……我也采取了万全之策——我戳破了他的后轮胎……”
1.小说情节单一,但情节的展开与推进独具特色,请结合文本分析。
[解析]小说情节单一却波折起伏,事件单纯却悬念迭生,由一开始的司机与乘客斗嘴,此后争吵渐趋
白热化,然后突然和解,最后以相互算计而结束,结局悬而未决,情节在单一中推进,于波折中进入高潮。
2.结合文本分析小说在表达方式上的特色。
[解析]颇具讽刺意义的对话描写,从侧面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生动的语言描写,将人物的心理(内心)暴露无遗;快节奏的对话描写,丰富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请结合全文分析。
[解析]小说通过叙述生活中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所引发的冲突争执,暗讽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呼唤真诚的人性和善良的回归。
4.有人认为小说结尾出人意料,颇具特色;也有人认为在“我们相互温和地笑了笑,随后我下了车”处结尾更好一些。
你同意哪种观点?
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解析]示例:
观点一:
小说本该在二人相互谅解时而以圆满的方式结局,但最终却将人物的情感反推回去,以人物之间的相互报复与暗算结束,既凸显了讽刺与象征意义,同时也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和曲折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观点二:
在“我们相互温和地笑了笑,随后我下了车”处结尾更好一些,司机和乘客的关系在最紧张的时刻峰回路转,由紧张对峙转入亲密无间,此时结尾,既可彰显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真诚,同时也可唤起人们重建信任的勇气与意识,具有良好的社会劝导意义。
2011年高考语文原创预测题
(一)(新课标)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魔盒大卫·洛契弗特(英)
在一抹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的映衬下,我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
从我三楼的窗户鸟瞰,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
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
这每一下钟声仿佛都在提醒我:
我是初次远离家乡。
这一年,我刚从爱尔兰的克尔克兰来伦敦碰运气。
眼下,一阵乡愁流遍了我全身——这是一种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伤心的感觉。
这是我一生中最沮丧的时刻。
接着突然响起敲门声。
来人是女房东贝格斯太太。
刚才她带我上楼看房时,我们只是匆匆见过一面。
她身材纤细,银丝满头;我开门时她举目望了望我,又冲没有灯光的房间扫了一眼。
“就坐在这样一片漆黑中,是吗?
”我这才想起,我居然懒得开灯。
“瞧,还套着那件沉甸甸的外衣!
”她带着母亲般的慈爱拉了拉我的衣袖,一边嗔怪着,“你就下楼来喝杯热茶吧。
噢,我看你是喜欢喝茶的。
”
贝格斯太太的客厅活像狄更斯笔下的某一场景。
……她一边准备茶具一边说,“你进屋时我注意到了你手提箱上的标签。
我这一辈子都在接待旅客。
我看你的心境不佳。
”
当我坐下和这位旅客的贴心人交谈时,我的忧郁感渐渐被她那不断地殷勤献上的热茶所驱散了。
随后,我告诉贝格斯太太我必须告辞了。
然而她却坚持临走前给我看一样东西。
她在桌上放了一只模样破旧的纸板盒——有鞋盒一半那么大小,显然十分“年迈”了,还用磨损的麻绳捆着。
“这就是我最宝贵的财产了,”她一边向我解释,一边几乎是带有敬意地抚摸着盒子,“对我来说,它比皇冠上的钻石更为宝贵。
真的!
”
我估计,这破盒里也许装有什么珍贵的纪念品。
是的,连我自己的手提箱里也藏有几件小玩意——它们是感情上的无价之宝。
“这盒子是我亲爱的母亲赠给我的,”她告诉我,“那是在1912年的某个早上,那天我第一次离家。
妈妈嘱咐我要永远珍惜它——对我来说,它比什么都珍贵。
……“这盒子已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了。
”贝格斯太太继续说:
“1917年凯撒的空袭,后来德国法西斯的轰炸……我都把它随身带到防空洞里。
房屋损失了我并不在乎——我就怕失去这盒子。
”
我感到十分好奇,贝格斯太太任然津津乐道地说:
“此外,我从来没有揭开过盖子。
”她的目光越过镜片好笑地打量着我:
“您能猜出里面有什么吗?
”
我困惑地摇了摇头。
无疑,她最珍惜的财产当然是非凡之物。
她忙着又给我倒了点热气腾腾的茶,接着端坐在安乐椅上,默默地注视着我——似乎①在思索着如何选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然而,她的回答却简单得令人吃惊——“什么也没有,”她说,“这里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
一个空盒!
天哪,究竟为啥将这么一个玩意当做宝贝珍藏,而且珍藏达40年之久呢?
我隐隐约约地怀疑起来,这位仁慈的老太太是否稍稍有点性格古怪?
“一定感到奇怪,是吧?
”贝格斯太太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这么一个似乎②是无用的东西。
不错,这里头的确是空的。
”这时我朗声大笑了起来——我不想再将此事刨根究底地追问个水落石出。
“没错,是空的。
”她认真地说,“40年前,我妈将这盒子合上捆紧,同时也将世上最甜蜜的地方——家的声响、家的气味和家的场景统统关在里头了。
自此以后,我一直没将盒子打开过。
我觉得这里头仍然充满了这些无价之宝呢。
”
这是一只装满了天伦之乐的盒子!
和所有纪念品相比较,它无疑既独特又不朽——相片早已褪色,鲜花也早已化作尘土,只有家,却依然如自己的手指那么亲近!
贝格斯太太现在不再盯着我了,她注视着这陈旧的包裹,指头轻抚盒盖,陷入沉思之中。
又过了一会儿——还是在那晚,我又一次眺望着伦敦城。
灯火在神奇地闪烁着,这地方似乎③变得亲切得多了。
我心中的忧郁大多已经消失。
我苦笑着想到:
这是被贝格斯太太那滚烫的茶冲跑的。
此外,我心中又升腾起一个更深刻的思想——我明白了,每个人离家时总会留下一点属于他的风味;同时,就像贝格斯太太那样,[][][][][][][][][][][][][],这也是完全办得到的。
(本文有删节)
1.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解析]特点:
封闭压抑,阴沉死寂
作用:
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
2.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
似乎①:
___________________
似乎②:
_______________
似乎③:
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显示人物的情态。
②表示对魔盒作用的肯定。
③反映“我”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3.联系全文,在空格内写一句话,要求连贯、生动,能揭示主旨。
(不超过15字)
[解析]永远随身带着一点老家的气息
4.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看法一:
以“魔盒”为题更合适。
理由:
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③形象生动,具有象征意味。
看法二:
以“贝格斯太太”为题更合适。
理由:
①贝格斯太太是全文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②小说中人物关系单纯,以此为题,更能紧扣中心;③外国经典作品常以人物姓名为题。
5.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
(不超过100字)
[解析]①热爱故土,珍视亲情;②淳朴善良,热情爽直。
③观察敏锐,善解人意。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丈夫走后,对于她来说,剩下的只有可怕的孤独和没有目标的生活。
尽管医生给丈夫做出了癌症晚期的诊断,斯特拉还是心理准备不足。
他们没有子女,但有共同的事业,总是一起分享生活。
现在,大卫走后的第一个圣诞节就要到了,斯特拉越来越深地意识到,现在只有她一个人了。
收音机里播放着圣诞音乐。
屋角有一棵圣诞树。
离假日不到一个星期了,但她却没心情去装饰圣诞树。
突然间,一切都被无边无际的孤独吞没了,斯特拉将脸埋在手中,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
她怎样才能快些度过圣诞节和那没有止境的冬天呢?
这时门铃出乎意料地响了起来,斯特拉不禁发出了一声吃惊的尖叫。
现在还有谁会来拜访她?
她通过门上的猫眼儿诧异地向外看。
在门外走廊上,站着一个陌生的年轻人,胳膊下夹着一个大大的纸箱。
斯特拉鼓起勇气,轻轻地把门开了一条缝。
“泽西夫人?
”年轻人问。
她点点头。
“这里有您的一个包裹。
”好奇心战胜她心中的谨慎。
她推开门,让年轻人进来。
年轻人小心地将那个纸箱放在地板上,然后从他的衣袋中取出一个信封。
当他把信递给她时,箱子里传出了一个声音。
斯特拉吓得跳了起来。
那个人抱歉地笑了一下,将箱子盖打开,让她看里面装着什么。
那是一条狗!
年轻人将小狗抱起来,解释说:
“这是您的,夫人。
它已经有6星期大了,而且已经完全习惯了室内生活。
”从黑暗的盒子里解放出来的小狗快活地摇着尾巴。
“我们本应该在圣诞节前夜将它送来。
”他边说边试图躲开小狗那湿漉漉舌头的“进攻”。
“但是狗舍的工人明天就要放假了。
希望你不会介意早一点收到礼物。
”惊异已经让她无法清楚地思考什么了。
她已经无法说出完整的句子,她结结巴巴地问,“可是……我不知道……我的意思是,谁,谁送的?
”年轻人把狗放在地板上,用手指在她举着的信封上点了点:
“信里写得很详细。
狗7月份就被预订了,它还在娘肚子里时,它就被指定为圣诞节礼物了。
”
所有的解释都在信中。
斯特拉看到那熟悉的笔迹时,完全忘了小狗,她强忍住已经满溢的眼泪去读丈夫的信。
他是在去世前3星期写这封信的。
他说,他已经和狗的主人约定将这只小狗作为他最后一次送给她的圣诞礼物,由他们负责送给她。
她明白了,丈夫送她这只小狗的目的是,让它接替他作为她的伙伴。
这是丈夫对她的爱意的表达,希望她坚强地活下去。
1.这篇小说在不同的杂志上有不同的题目,有的是“礼物”,有的是“丈夫送来的礼物”,有的是“来自天堂的礼物”。
你认为上述题目中哪个最好?
为什么?
[解析]“礼物”最好:
既切合全文情节,又不至于在题目上就泄露天机,使小说失去应用的悬念;而另外两个题目都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悬念。
“来自天堂的礼物”最好:
切合情节,而且饱含对“丈夫”天使般的爱的歌颂之情,而另外两个题目就没有这样的深情。
2.第二段强调“现在只有她一个人了”,这在情节和主题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原文具体回答。
[解析]
(1)情节上:
为下文做铺垫。
正因为是只有一个人,所以圣诞节虽然就要来临了,她却没有装饰圣诞树的心情;也正因如此,当门铃响时她才会“吃惊的尖叫”,后来看到礼物时才会惊异得说不出话。
(2)主题上:
因为只有一个人,“一切都被无边无际的孤独吞没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丈夫送来能够陪伴她的礼物才显得珍贵,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丈夫那伟大的爱。
3.“小狗快活地摇着尾巴”“小狗那湿漉漉舌头的‘进攻’”,这样的细节描写在小说中有什么用意?
[解析]这样的细节写出了小狗的活泼可爱。
只有小狗是活泼可爱的才能达到丈夫的目的:
陪伴孤独的妻子,给妻子带来欢乐。
4.某杂志转载这篇小说,将最后一段删掉了。
假如你是编辑,请你谈谈删掉最后一段的理由。
[解析]最后一段所说的主题意义文章前面已经自然流露,不需要再点明。
点明了,反而失去了小说应有的含蓄,不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两个好朋友叶赛宁【俄】
⑴住在村边的波贝尔老头,拥有一间自己的小屋和一条狗。
他到处行乞,以残羹冷炙聊以糊口。
波贝尔与他的狗简直形影不离,并给它取了一个亲切的名字,叫德鲁若克。
波贝尔串村走巷,叩窗哀求,德鲁若克便站在一旁,摇晃着尾巴,好像期待着也给它一点儿施舍。
人家常常对波贝尔说:
“波贝尔,你干嘛不把狗扔掉?
要知道,你自己连吃的都没有……”波贝尔用忧郁的眼神看着他的狗——一声不吭。
他招呼德鲁若克,从窗子旁走了:
一小块面包也没讨着。
波贝尔垂头丧气,郁郁寡欢,很少跟人交谈。
⑵冬天来了,暴风雪铺天盖地,狂风吹积了一个个巨大的雪堆。
⑶波贝尔带着狗蹒跚地回到了自己的小屋。
小屋破旧不堪,四壁透风,他望了望炉子,望了望,在屋子四角寻找了一阵,可木柴也没有。
波贝尔给德鲁若克套上小雪撬,运回柴火,烧着火炕,抱着德鲁若克,心疼地抚摸着它。
波贝尔坐在火炕旁,思绪万千,往事一幕幕重演。
老头子对德鲁若克讲述着自己的身世,述说着一个悲惨的故事,讲完之后,又痛心地说:
“没关系,德鲁若克,你虽然不能回答,沉默不语,但是,你那灰色的、聪明的眼睛告诉我……你全都明白……”
⑷暴风雪好像开始疲倦了,它的威力越来越小。
水珠儿开始从屋顶上滴答滴答地流下来,雪在消融、减少。
波贝尔看到——冬天在消逝,看着——便对德鲁若克说:
“德鲁若克,春天来啦,咱们能活下来的。
”
⑸红彤彤的太阳温暖地照耀着,小河哗啦哗啦地奔流。
透过小小的窗口,波贝尔看到,窗下的土地发黑了,树上冒出了嫩芽,散发出春天的气息。
可是岁月不饶人,春天的泥泞使得老头子步履艰难。
⑹他的双脚发软,咳嗽使得他胸部抑闷,腰部疼痛,视力完全变得模糊起来。
他躺在高板床上,爬都爬不下来了。
波贝尔吃力地爬呀,爬呀,开始不住地咳嗽,而且满心忧伤。
他对德鲁若克说:
“德鲁若克,我早就预料到了。
看来,我很快就会死的,只是,扔下你去死,我真舍不得啊!
”波贝尔病倒了,一动不能动,更下不了床,德鲁若克则寸步不离床边。
老头子感觉到——死亡临近了,他感觉到了——便搂着德鲁若克,搂着,搂着,难过地哭泣起来。
波贝尔搂着德鲁若克的脖子,将它紧紧地贴在胸前,突然哆嗦了一下——断气了。
⑺波贝尔的冰冷的身体躺在高板床上。
德鲁若克知道,它的主人死了。
它在屋里窜来窜去,神情凄切。
它走近死者身旁,嗅呀,嗅呀,伤心地嚎叫着。
⑻认识他的人开始私下里议论开了:
为什么这个波贝尔不出屋来。
大伙儿一合计决定进去看看,一看就吓得直往后退。
波贝尔的遗体躺在高板床上,小屋里充满一股难闻的尸臭,狗儿坐在床上,坐着——忧伤至极。
⑼人们抬出尸体清洗,收敛入棺,狗儿则寸步不离死者。
遗体送到墓地,埋入土里。
波贝尔——一个谁也不需要的人——死了,没有人为他哭泣。
⑽德鲁若克在坟堆上叫呀,号呀,用爪子刨着泥土。
它企图把老朋友刨开,然后,它和他躺在一起。
狗儿没有离开墓地,不吃不喝,悲痛欲绝。
德鲁若克的力气衰竭下去了,它没有站起来,它再也站不起来了。
它望着坟墓,忧伤地望着,呻吟着。
德鲁若克想刨土但是它的爪子已经抬不起来了,它的心脏感到一阵紧缩……浑身颤栗,垂下了脑袋,垂下了,微微抖动一下……于是死在墓上……
⑾墓地上的小花儿仿佛在切切私语,它们在向鸟儿低声叙述着一个人和一条狗的动人故事。
一只杜鹃飞到墓前,停在枝叶低垂的白桦树上,它在坟墓上空忧戚、痛苦地咕咕啼鸣。
1.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波贝尔与德鲁若克是“两个好朋友”?
请概括说明。
[解析]①波贝尔与德鲁若克形影不离,相依为命;②德鲁若克能倾听波贝尔诉说不幸的身世;③德鲁若克为主人之死哀嚎,寸步不离;④德鲁若克在主人的墓地悲痛忧伤至死。
2.第⑸段中划线语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解析]交代时间,同时也说明春天来临,会给人带来希望;推动情节发展,起反衬作用:
春天的到来并没有给波贝尔带来希望,反而使波贝尔生活更加艰辛,生存状况更加不幸。
3.请结合全文概括波贝尔这一人物形象。
(不超过40个字)
□□□□□□□□□□□□□□□□□□□□□□□□□□□□□□□□□□□□□□□□
[解析]孤苦伶仃,以狗儿为伴,生活艰难,以乞讨为生,被遗忘被冷落,是一个不为人所需的“多余者”形象。
4.请分析第⑾段的语言特点。
[解析]运用拟人手法,虚实结合,连花鸟都在为波贝尔和德鲁若克而哀恸,足见波贝尔的人生何其凄凉,何其悲苦,人与狗的感情又何其深厚;用反衬手法,有情动物反衬无情人间;渲染了悲剧气氛,揭示了悲剧的根源。
5.小说标题“两个好朋友”能否改为“一个人和一条狗的动人故事”?
请结合小说主题,说说你的理由。
[解析]示例一:
不能改,原题好,原题中的“两个”颇含深意,给人以悬念,启人思考,没有第三个或更多一些的人成为朋友,只是“人与狗”结成了一对好朋友,对比反讽世态的凉薄与社会的无情,周围人没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国 小说 欣赏 第三 单元 主题 阅读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