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金融学》重点总结.docx
- 文档编号:7318424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41.99KB
全面《金融学》重点总结.docx
《全面《金融学》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金融学》重点总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面《金融学》重点总结
金融学重点
什么是货币政策?
其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
(1)宏观政策
(2)调节总需求
(3)间接调控
(4)连续性政策
1.6.什么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选择中介指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一、中介指标及其三大功能
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
其功能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测度功能
通过金融变量来测定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果。
2.传导功能
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承前启后的中介或桥梁来传导。
3.缓冲功能
根据有关信息,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力度,避免经济的急剧波动
二、选取中介指标的基本标准
1.可测性
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该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
2.可控性
该指标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
3.相关性
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控制住该指标就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
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1.利率
以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市场利率水平。
2.货币供应量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货供给量增长水平,以使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增长要求相适应。
3.超额准备金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水平。
4.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直接对基础货币进行调节。
第一节
3.货币的定义?
职能及相互关系?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动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也是货币历史上最先出现的职能。
4.货币制度及构成要素?
一个国家为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稳定,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各个要素所做出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5.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货币材料。
用什么作为货币的材料。
2.货币单位。
规定货币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3.货币种类。
本位币与辅币。
4.法定偿付能力。
无限法偿,有限法偿。
5.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
第二章
1.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对“信用”是否有了专业意义上的理解?
信用是什么?
遵守诺言,取得信任。
从金融的角度看呢?
货币的借贷—债权与债务。
6.一、什么是信用?
1.概念
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与商品经济和货币紧密联系的经济范畴。
是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与商品货币相联系的经济范畴。
7.三、信用的本质
1.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信用是通过一系列的借贷——偿还过程实现的。
价值单方面的转移同传统的钱货对等转移形成鲜明对照。
3.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贷出方为债权人,借入方为债务人,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的统一。
4.是与商品货币经济紧密相联的经济范畴。
不同社会的信用反映了不同社会的经济关系。
3.在不同的信用形式中,你认为最广泛的信用形式有哪几种?
8.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
商业信用始终是信用制度的基础。
银行信用的产生又促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不存在相互替代的问题。
结论:
各种信用形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银行信用不能取代其他信用形式
4请说明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的不同含义,在此基础上,按上述标准对常见的金融工具进行划分。
二、典型的信用工具
1.本票
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见票无条件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的票据。
(商业本票、银行本票)
2.汇票
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见票后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的票据(商业汇票、银行汇票)。
3.支票
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开户银行见票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4.信用证
开证银行以自己的信用作为支付能力保证的书面凭证(商业信用证、旅游信用证)。
5.信用卡
银行对具有一定信用的顾客发行的赋予一定信用额度的证书,是提供消费信贷的重要形式(先消费,后付款)。
6.可转让存单
可流通转让的存款单。
7.股票
股权凭证。
8.债券
在指定时间支付利息和本金的有价证券。
5.请举例说明信用工具的一般特点。
1.偿还性。
2.流动性。
3.风险性。
4.收益性
第4章利息与利率
9.利率的种类,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
1.利率
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资本额的比率。
利率=利息额/资本额
体现借贷资本的增殖程度p54
10.利率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哪些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
利率取决于利润率及分割比例,利息的变动界限是:
零<利率<利润率
二、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的决定(从供求关系角度解释利率的决定)
古典利率理论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三、影响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
平均利润率(马克思)
资金供求状况(西方经济学)
通货膨胀率
利率如何对经济过程进行影响
第6章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其体系的构成?
一、金融市场的定义
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三层含义:
1、金融资产进行交易的有形或无形的场所。
2、反映了金融资产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供求关系。
3、金融资产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行机制,主要指价格机制。
广义的金融市场包括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
狭义的金融市场只指直接融资市场。
2.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
(一)交易双方:
指参与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而形成的买卖双方。
(二)金融工具:
在信用活动中产生,能够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和价格的书面文件。
(三)中介机构:
为金融交易服务的各种中介机构
(四)市场监管
3.3.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
1.有效地动员筹集资金2.合理地分配和引导资金
3.灵活地调度和转化资金4.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
4.4.金融市场有哪些基本分类?
一、分类的原因
金融市场有多种分类法,有着不同的划分标准。
进行分类原因:
1.金融市场本身是一个市场体系,包含着许多子市场。
2.是从不同角度观察、研究金融市场的需要。
3.不同的市场具有不同的地位和功能,金融市场分类则有利于对各个子市场功能与作用的把握。
二、市场的分类
1、按金融交易的期限
货币市场:
交易期限在一年以内。
资本市场:
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
2、按金融交易的程序
发行市场:
金融工具最初发行上市的市场。
流通市场:
已上市金融工具买卖转让的市场
3、按交割时间的不同
现货市场:
现金交易市场,当天成交、当天交割,最迟三日内交割完毕。
期货市场:
以标准化合约为交易对象的市场
4、按交易存在的场所:
分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
5、按交易标的物不同:
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
6、按活动范围来划分:
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5.5.货币市场的功能、构成与工具?
一、货币市场的功能和特点
(一)功能
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临时性的资金融通场所。
短期资产可以十分便利地转换成现金。
是金融当局办理再贴现业务和公开市场业务的场所。
(二)特点
融资期限短
目的是为了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
市场参与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
金融工具具有较强的“货币性”
6.资本市场的功能、构成与工具?
(看书)
7.金融中介结构
8.完整的金融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金融中介机构,亦称金融机构。
包括:
融资性中介组织
辅助性中介机构
保险和养老基金
2.我国商业银行分为哪些类型?
9.3.银行与非银行机构的划分标准?
1.银行
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
此类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专业银行,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构成现代金融制度的核心。
2.非银行性金融机构
不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而是以某种方式吸收资金,并以某种方式运用资金并从中获利。
此类机构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国金融机构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银行性金融机构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而且这种负债可以被存款的持有人当作货币使用。
银行性金融机构可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专业银行三种类型,他们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构成现代银行制度。
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与银行的区别在于不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而是以某种方式吸收资金,并以某种方式运用资金并从中获利。
包括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消费信用机构、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
他们在整个金融机构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是衡量一国金融机构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4.如何看待银行的特殊利益以及特殊风险?
作为金融机构,银行是以某种方式吸收资金,并以某种方式运用资金的企业。
它具有一般企业的共同特征,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追求最大化利润。
同时,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它和一般企业相比,又有其特殊的利益和特殊的风险。
银行的特殊利益。
银行的特殊利益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点:
一是从行业特点得到的好处,即不需要投入很多的自有资本即可进行经营活动,并可获取可观的收益;二是从国家的干预以及与国家政权的密切关系中得到的好处。
银行的特殊风险。
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银行与客户之间是一种以接待为核心的信用关系,之中关系不象一般的商品买卖关系那样表现为等价交换,而是表现为以信用为基础,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
即银行以存款方式向公众负债、以贷款方式为企业融通资金,银行经营活动的这种特殊性,在激烈的竞争中产生了特殊的风险:
1)信用风险,即借款人不能或不愿按期偿还贷款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2)来自资产与负债失衡的风险;3)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4)竞争的风险。
10.国际金融机构主要有哪些?
11.第九章存款货币银行
12.1.商业银行的由来?
1.概念:
吸收存款、能够创造存款货币的银行,即商业银行或存款银行。
13.2.与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区别?
14.3.负债业务、资产业务的构成?
1.含义和构成
负债业务,是银行吸收资金的业务,即形成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包括存款负债、其他负债、银行自有资本。
2.存款负债
活期存款:
又叫支票账户。
定期存款:
大额可转让存单、定活两便存款账户。
储蓄存款:
活期或定期存款,个人退休金存款账户、住房储蓄账户、教育储蓄账户、货币市场存款单等形式。
3.其他负债
银行的各种借入款发行金融债券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再贷款与再贴现
在国际货币市场的借款
4.银行自有资本
股本资本、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在国际货币市场的借款
二、资产业务
1.含义与种类
资产业务,是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主要包括:
现金资产、信贷资产、投资。
1.现金资产
库存现金:
非生利资产,应付客户提款和自身需求。
准备金:
①在央行开设专户,用以进行转账结算:
②按法律规定存款额的一定比例在该账户保存相应的余额;③超过法定部分的存款。
第一准备:
库存现金、央行及同业存款、在途款
第二准备:
短期贴现、同业拆借、投资变现。
存放同业:
在其他银行开立的活期账户,以便于同行之间的收付业务。
托收未达:
银行向外地收取的支票款项,外地银行付款的支票当天不能入账。
15.中间业务的特点?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①是存贷款业务的延伸;
②不需要资本金;
③以服务为特点;
④需要借助于现代化手段。
16.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
商业银行业务的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演变过程。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特点
1.经营对象是货币及信贷资金,由此决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涉及面特别广。
2.银行经营管理状况将会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3.银行管理与工商企业的要求不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人才的业务素质要求更严格。
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17.6.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内容及其演变?
1.资产管理理论
第一阶段:
商业贷款理论(真实票据论,强调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管理)。
第二阶段:
可转换理论。
除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方式外,还可持有随时可以在市场上转换成现金的短期有价证券。
第三阶段:
预期收入理论。
银行回收贷款的资金来源可依赖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强调依据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安排贷款的发放。
2.负债管理理论
将流动性管理的重点由资产方面转向负债方面。
银行负债管理,能以吸收存款等被动型负债方式增加资金来源,而且可以用借款和发行有价证券等主动型负债方式扩大资金来源。
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单靠资产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都难以达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者的均衡,只有同时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协调管理,才能达到银行经营的总目标。
18.中央银行
19.中央银行产生的基础?
其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中央银行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商品信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8世纪初,信用制度和银行体系虽然已成为当时商品经济运行体系的重要支撑。
但新的矛盾不断产生和积累,银行体系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20.什么是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
其各自包括什么内容?
一、中央银行的负债项目
1.流通中货币(货币发行)
含义:
①货币从中央银行发行库,通过各家银行业务库流向社会;②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流入的数量。
发行货币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具有自有资本的性质。
2.各项存款。
包括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
(见教材184表10-3)
3.其他负债。
包括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债或中央银行发行债券。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项目
1.贴现和放款
对商业银行提供资金融通,对政府的放款以及在国外金融机构的资产。
2.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
持有政府证券并从事公开市场业务,通过证券买卖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
3.外汇和黄金储备(即教材中“国外资产”的主要构成)
黄金和外汇储备是稳定币值的重要手段,也是国际间支付的重要储备。
4.其他资产
主要包括待收款项和固定资产。
21.怎样理解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相对独立性问题?
a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程度。
b一方面,中央银行与政府必须相互信任,密切合作;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也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不受政府约束。
c如何确立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是各国中央银行必须面对的独立性问题。
d所谓相对独立性,即中央银行在政府的监督和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
第十一章
22.什么是信用货币?
(看书)
23.什么是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存款货币?
原始存款:
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所形成的存款。
此种存款的增加不会导致货币量的增加。
派生存款:
由于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所形成的存款,又叫衍生存款。
存款货币:
是指存在商业银行的,通过开出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
24.3.商业银行的存款是如何扩张的?
25.4.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受那些因素的限制?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率的高低,制约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法定准备率越高,银行扩张存款的能力越小,反之,则越大。
2.提现率(现金漏损率)
银行客户总会提取现金,导致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
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
提现率高会相应减弱存款派生的能力。
3.超额准备率
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考虑,总会超过法定准备金持有超额准备,超额准备率越高,银行的存款派生能力就越低。
26.6.什么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4.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现金,即教材中的B=R+C)
又称高能货币,是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
其变化通常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
(2)国外净资产数额
(3)对政府债权净额
(4)其他项目(净额)
5.货币乘数(货币供给=货币乘数×基础货币,即Ms=m×B)
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
货币乘数的大小又由以下四个因素决定:
(1)法定准备金率
(2)超额准备金率
(3)现金比率
(4)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
27.7.简述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1.现金通过存款户的提现进入流通
通过存款户的提现进入流通;
若银行的现金不足,则动用银行的存款;
因此,流通中的现金最终来自于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
2.现金增发与现金回笼
现金增发:
商业银行向央行提取的现金多于存入的现金。
现金回笼:
商业银行向央行存入的现金多于提取的现金。
3.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联动
商业银行扩充存款准备将导致央行资产业务的增加;
央行扩大资产业务的结果,必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和现金发行的扩张。
(见教材206页最后一段)
第十五章
28.什么是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29.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多重性以及不同目标之间的矛盾?
二、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即货币政策索要达到的目的。
货币政策具有多重性特点。
1.稳定物价
维持本国货币价值的稳定。
把物价控制在一定的幅度之内(2-4%)。
2.充分就业
即把失业率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
(就业率不可能达到100%,季节性、结构性原因)。
3.经济增长
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集中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
4.国际收支平衡
一国对其他国家的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支平衡。
三、不同目标的相互关系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是一对矛盾,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必然要牺牲若干程度的物价稳定;反之相反。
2.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增长——就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进口商品的需要比出口贸易增长更快,促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消除逆差——压缩国内需求——经济缓慢乃至衰退——失业增加;
促进增长——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3.稳定物价同经济增长
观点之一:
稳定物价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在看法上似乎并不完全一致。
通货膨胀可作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是形影不离的。
观点之二:
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为保持物价稳定提供了物质基础,两者是统一的。
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
如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暂时可能奏效,但最终会使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二、选择性的政策工具
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活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一系列措施。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1.间接信用控制
这类工具的特点是作用过程是间接的,要通过市场供求关系或资产组合的调整途径才能实现。
(1)消费者信用控制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3)不动产信用控制(4)优惠利率
30.第十二章货币供求及均衡
31.2.理解货币需求的含义,了解西方各种货币需求理论,掌握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的精髓。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货币必要量公式中。
1.假设条件:
理论的假设条件是完全的金币流通。
2.论证:
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4.理论的重要理论意义
反映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
5.在掌握这一理论时也要注意:
(1)本论断适用于金属货币流通,而在纸币或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商品价格水平会随货币数量的增减而涨跌。
(2)直接运用本公式测算实际生活中的货币需求还存在很多困难。
(3)仅反映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要量
32.3.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1.收入:
收入与货币需求总量呈同方向变动。
2.价格:
价格和货币需求中的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同方向变动。
3.利率:
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反方向的。
4.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
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
更多的影响货币需求的结构。
6.企业与个人对利率与价格的预期。
对利润的预期同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化,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同货币需求呈反方向变化。
7.财政收支状况。
收大于支有结余,对货币需求减少;支大于收有赤字,对货币需求增加。
8.其他因素:
信用的发展状况,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和服务质量的优劣,国家的政治形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等。
33.4.理解货币供给与供给量的概念。
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存在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即乘数效应。
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现金比率、超额准备比率、定期存款准备率、活期存款准备率以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间的比率等因素。
34.6.正确理解货币均衡与失衡的含义,掌握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与机制。
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如果在货币流通过程中,Md≠Ms,则为货币失衡。
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
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对性。
货币均衡的标志有两个:
商品市场上的物价稳定;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稳定。
货币均衡实现的两条件:
健全的利率机制;发达的金融市场。
35.通货膨胀
36.什么是通货膨胀?
如何进行度量?
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明显、持续上涨的现象。
1.通胀率=物价指数
2.采用的指数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
批发物价指数(WPI)
生产品价格指数(PPI)
国民生产总值(GDP)平减指数
37.什么是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
38.通胀的主要成因有哪些?
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供求混合推动型结构型体制型(我国)
39.如何对通胀进行治理?
1.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基本思路:
通过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从而降低物价。
(2)紧缩的货币政策:
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回笼货币等。
(3)紧缩的财政政策:
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等
2.增加供给政策
(1)供给政策的要点
同宏观的紧缩政策一样,都是立足于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缺口。
(2)与紧缩政策的区别
宏观紧缩政策试图通过减少总需求来消除缺口,
总供给则试图通过增加供给达到平衡的最终目的。
(3)具体措施
大幅降低税率,以刺激储蓄与投资,从而增加商品与服务的供给。
第5章外汇与汇率
40.1.外汇、汇率、基准汇率、套算汇率、直接标价、间接标价、铸币平价、购买力平价
1.概念
概念:
外币和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广义:
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狭义:
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1.汇率的概念
汇率即两国货币的汇兑比率
2.标价方法
以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还是以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是两种不同的标价方法。
①直接标价法(应付标价法)
用一定单位(1或100)的外国货币作为基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
(汇率越高,本国货币币值越低)
②间接标价法(应收标价法)
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汇率越高,本国货币币值越高)。
各种标价法下数量固定不变的货币叫做基准货币,数量变化的货币叫做标价货币。
1.基本汇率
选择出一种与本国对外往来关系最为紧密的货币即关键货币,制订或报出汇率。
本币与关键货币间的汇率称为基本汇率。
2.套算汇率
又称为交叉汇率。
各国在制定出基本汇率后,再参考主要外汇市场行情,推算出的本国货币与非关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学 全面 重点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