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德院士一生的最后48小时.docx
- 文档编号:7318121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4.97KB
林俊德院士一生的最后48小时.docx
《林俊德院士一生的最后48小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俊德院士一生的最后48小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林俊德院士一生的最后48小时
林俊德院士一生的最后48小时
倒数第二天
5月30日,由于林俊德院士拒绝做手术治疗,经各科专家及医院领导协商,建议院士做透析治疗。
在病房,林院士问院长:
“透析是否会影响我的工作?
”
“透析可能对工作有一定的影响。
”院长回答。
听完后林俊德院士放弃了透析治疗,说:
“我现在啊,还有一些工作没有做完,手术和透析都影响工作,那就不做了。
”无论大家怎么劝说,他都坚持自己的决定。
18时40分,他要求拔除胃管。
护士长强烈建议留置。
他坚决要求拔掉,并说:
“人不吃不喝可以活7天,没问题。
”
18时48分,家属及护士都建议林俊德多休息,他说自己可以坚持,坚持不上床。
他喝了一点茶水,老伴问他是否想吃饭,他说:
“可以,多少吃点。
”
18时52分,护士长进来,看到林俊德仍在工作,对他说:
“院士,要是累了就休息会儿,千万不要硬撑。
”他大声说:
“好。
”老伴喂他,他非要自己喝。
19时,他再次对护士说:
“希望把胃管拿掉。
”老伴劝他歇一会儿吧,他说好,然后关掉电脑,并要求站着休息。
19时10分,老伴问他是不是要喝中药,他说好,喝了一口说好苦,并开玩笑说:
“给我个糖就可以。
”老伴连忙答应。
19时35分,听从大家意见,他上床休息。
在移动过程中,他指出活动输液架头重脚轻容易倒。
大家解释是由于他工作时离输液架距离太远,够不到。
他点头表示理解。
20时,全家合影。
20时10分,林俊德院士的妹妹对他说:
“小时候玩游戏我总是输给你。
”边说边用手帮他梳头发。
老伴说:
“一直都是自己把自己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从来不让我给他梳。
”妹妹说:
“我从几千里远的地方来给他梳头,他能不愿意吗?
”他笑着点头:
“愿意、愿意。
”并开玩笑说:
“要浪漫。
”大家都笑了。
妹妹说:
“哥哥,孙悟空取经都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你要拿出你搞科研搞工作的那种坚定的精神。
”他坚定地说:
“没问题。
”
他的老同事张研究员一直陪伴左右,林俊德几次让他走,他都笑着说:
“我多陪陪您,要是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
我记得第一次看您的时候,给您提了几斤瓜子,您非要给我3块钱。
从那以后,我就再不买东西去看您了。
”
20时20分,林俊德院士让大家走,让女儿也回去。
他说:
“你们在这,会给我负担,我会很累。
”老伴笑着说:
“好,你们走,老伴留这。
老伴肯定要在。
”他说:
“对!
一直都在。
”
20时35分,同事和学生来看望。
他断断续续地说:
“我不善于交往活动,实事求是搞科学。
咱们花钱不多,做事不少。
咱讲创造性,讲实效,为国家负责。
马兰精神很重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希望大家继承马兰精神,让国家、人民尊重我们。
人的能力有限,时间有限,但只要努力,都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我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
一辈子支持我的就是诚恳,不侵害别人利益,对别人宽容,对自己严格。
我本事有限,但是尽心尽力。
谢谢大家!
”学生要扶他上床休息,他拒绝了。
20时50分,他要跟学生们合影,要用自己的相机。
女儿拿相机给他,他戴着老花镜亲手调试,反复试拍。
21时15分,他与家属和司机合影。
临走,他的学生及老部下依次上前握手,并亲吻他的手背。
21时18分,家人让他休息,被他拒绝,又打开电脑伏案工作。
21时40分,家人问是否喝中药,他同意后喝了小半碗,然后继续工作。
亲属、女儿一直陪在身边。
他坚持用电脑工作,不让他人打扰。
22时01分,护士长到病房,询问他坐了多久,建议不要劳累,要多休息。
他答应并关掉了电脑,准备休息。
22时29分,按照计划应该休息了。
23时20分,林俊德休息。
最后一天
7时44分,他要求起来工作,家属劝他多休息,说戴着氧气面罩给氧行动不便,他同意。
8时3分,下胃管。
医生通知要换血,否则上午这一关难过,但家属遵照他的意愿,放弃换血。
8时52分,医生嘱咐不能让林院士睡着,为了不让他睡着,老伴和妹妹在他耳旁不停地跟他说话。
9时17分,护士问是否需要点水,他点头应答。
9时26分,他突然说:
我要工作。
护士跟他商量说一会儿让他工作,他点头答应,但说话比较吃力。
9时30分,他再次要求工作,护士说等他休息一阵、身体好一点再工作。
他说:
“我等不了了,(你们)太理论化了。
”女儿问他:
“爸,肚子难受吗?
”他摇头,说:
“不,我要工作。
”随后反复要求工作,要求直接工作。
女儿说:
“你要弄什么?
我帮你弄。
”他说:
“不行,我自己来,我要工作。
”并询问护士现在几点。
看着女儿流泪,他望了一会儿,对她说:
“大家要高兴。
”他戴着氧气面罩的声音有些闷,但很坚定。
9时40分,他继续说:
“我要工作。
”女儿说:
“好,我把笔记本支上。
”他说:
“行。
”
他要求坐起来,女儿反对他坐起来,但他坚持要坐起来,并大声地说:
“可以!
”大家跟他商量坐在床上是否可以,他反对,说要下来,坐到工作台上。
医生来问他是否要坐起来,他大声回答:
“是!
”医生建议他不要下床,他坚决要下来在工作台上,说:
“效率高!
”态度很坚决,大家只好准备让他下床工作。
9时54分,他说:
“尽快让我起来工作!
”
9时55分,学生、同事和护士一同把他扶到桌旁。
他说:
“在工作区工作效率高。
”别人问他坐着能行吗?
他很坚决地回答:
“没问题。
”在场的医生、护士、家人和学生、同事多次劝他休息都被拒绝,他说:
“不要强迫我,我的时间太有限了,你们不要打扰我,让我专心干点工作。
”大家多次劝他上床休息,都被拒绝。
他说:
“我的习惯,你们都知道的,我可以。
”
10时30分,在多人劝阻下,他暂时停下了工作,但只愿坐在椅子上休息,不愿上床,说:
“坐着休息,上去就下不来了。
”随后他继续工作。
10时45分,大家再次劝他躺下来休息,但他只愿坐着休息,休息几分钟便又开始工作。
10时54分,他向学生交代电脑中的资料,要求资料从电脑中找,已经按ABC的顺序排好序。
11时09分,在众人劝说下,他依依不舍地离开工作台和笔记本,躺在了床上。
11时35分,亲属、战友、学生一直陪在他身边。
12时15分,基地领导来病房看望,对他说:
“林院士,大家都向您学习,感谢您!
感谢您!
”“院士,爆炸力学这个您开辟的事业,我们继续发扬光大!
”大家都深深地看着他,约2分钟。
12时28分,他说想睡觉。
12时30分,他向女儿强调自己工作上的文件夹名及排序,强调顺序规范。
12时46分,他对女儿和儿子说:
“照顾好你妈,一切简单。
”儿子说:
“您跟我说的话我都记着,您放心,我们一定照顾好妈妈!
”
14时09分,林俊德院士陷入昏迷。
老伴一直紧紧握着他的手,贴在耳边说:
“老林啊老林,这是我第一次把你的手握这么长时间!
40多年了,你把家当旅馆,一心扑在工作上,你现在终于属于我了……”这期间,他时而昏迷时而清醒,反复念叨办公室里还有什么资料要整理,密码箱怎么打开,整理时要注意保密……
19时20分,学生从外地匆匆赶到医院。
老伴伏在林俊德的耳边说:
老林,钟博士来了。
林俊德的手指动了一下。
钟博士拿过林俊德的手贴在脸上说,“林总,你就像父亲一样摸摸我的头吧。
”
最后,20时15分,心电图成直线,林俊德平静地离开了。
马兰魂——追寻林俊德院士的足迹
在马兰花盛开的季节,林俊德院士走了,留给人们的,永远是那个冲锋的背影。
罗布泊深处的马兰革命烈士陵园,如利剑般矗立的高碑上,铭刻着这样一段碑文:
“他们的生命已经逝去!
但后来者懂得,正是这种苍凉与悲壮才使‘和平’二字显得更加珍贵。
”
生如马兰,在大漠戈壁上尽情怒放;魂归马兰,回到那块曾一次次震动全球的奇迹之地——沿着林俊德院士的人生足迹,我们西出阳关,走进马兰。
大漠戈壁中,为祖国献出最美的绽放
对“死亡之海”罗布泊来说,如同蓝蝴蝶般轻盈典雅的马兰,简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生命奇迹。
以马兰为名、为歌、为友、为精神象征……走进林俊德战斗和生活一生的核试验基地,我们似乎走进了一片马兰之海。
如同马兰一样,坐落在大漠戈壁中的这个我国唯一的核试验基地,同样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
自1958年组建以来,我国在这里成功地进行了45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试验。
一次次惊天动地的辉煌,铸造了共和国的和平盾牌,也为我国成为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争得了地位。
林俊德,就是这个基地中的一员。
从1960年大学毕业参军入伍以后,他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领导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科研任务,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核试验水平与发达国家同步,为打破西方大国“核讹诈”,铸就国家强大核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是一个关于赤子与祖国的感人故事。
1938年出生于闽南一个偏僻山村的林俊德,曾因贫困而一度失学。
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帮助下,他才得以继续读书,一直到大学毕业。
“为了省钱,他7年没有回家。
在哈军工进修时,组织上为他申请了20元困难补助,悄悄寄给他家。
他曾对我说,连自己没想到的,组织都给想到了,那么就只管专心工作吧!
”老伴黄建琴回忆,老林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几十年埋头苦干,就是想以自己的工作,报答党和国家的培养。
“为祖国奉献自己毕生精力”,自此成为林俊德一生的坚持。
即使在“文革”中受到冲击,在下连当兵、筛石子修路,甚至被确定为复员对象时,他也没有动摇过。
如果说基于自卫的核力量是我国和平盾牌的底色,那么,祖国和责任,就是马兰人生命的底色。
从一名年轻的大学生到擎起核试验关键技术的工程院院士,52年的漫长征程上,支撑起林俊德无畏前行的,正是祖国这个神圣的字眼。
一朵朵绽放的马兰,以最热烈方式回报为她提供生命之源的大戈壁;一声声震撼世界的东方巨响,则是马兰人以全部心血,为祖国和人民献出的回报。
扎根边塞,风沙中酿就动人馨香
地处我国西部的这片茫茫戈壁,为核试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试验环境。
但对于从事核试验的马兰人来说,则无疑意味着巨大的困难:
夏天地表温度会达到六七十摄氏度,冬天最低温则是零下30多摄氏度;动辄八九级的大风裹挟着塔里木盆地的黄沙而起,试验场常常是沙尘滚滚、遮天蔽日。
在这片大漠戈壁上,仅生存就是一种奋斗。
走进马兰,你就不难理解,扎根戈壁并且能在这片荒凉中散发沁人幽香的马兰,为何能赢得马兰人的喜爱甚至崇敬——她简直就是马兰人的写照。
住地窖,喝苦水,战严寒,斗酷暑,吃着粗粮和草叶,迎着大漠风沙奋勇前行,以一声响彻世界的巨响,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包括林俊德在内的第一代马兰人,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胜利完成了我国第一次核试验任务。
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精神,被一代代马兰人继承和发扬了下来,最终形成了“热爱祖国,忠诚使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集力创新,勇攀高峰”的“马兰精神”。
林俊德,便是这样一位典型的马兰人。
“第一次核试验,任务特别紧急。
”曾与林俊德并肩参加自记仪研制的曹述生老人回忆,“我们干脆住进了车间,跟工人师傅一起动手。
”
氢弹试验,要求进行高空冲击波测量。
新研制出的自记仪能否适应高空的低温环境?
林俊德和同事们背着仪器爬上了天山雪峰,在零下数十摄氏度的寒风冰雪中整夜坚守……
为攻克一项重大国防项目的难关,当时已年逾花甲的林俊德带人在实验区挖了个大土坑,每天爬上爬下做试验,被大家戏称为“民工院士”。
公文包用了20多年,已辨不清颜色;手表磨坏,就用透明胶粘上继续用……与这种简洁朴实到极点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对工作和学术标准的坚持。
他亲自进入核爆炸区寻找仪器;跟学生们一起动手做实验,并且自己做实验记录;在新实验室一时无法投入使用时,他甚至在厕所里做起了实验。
酷爱马兰的林俊德,用自己的全部生命践行了马兰精神。
而马兰烈士陵园中那整齐排列的碑阵,马兰史册中那长长的立功人员名单则说明,践行马兰精神,从来都是马兰人共同的坚持。
“马兰精神很重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希望大家继承马兰精神,让国家、人民尊重我们。
”临终前,让这位科学家念念不忘的,仍是马兰。
林俊德走了。
他将自己全部的生命,献给了马兰这块热土;而他的精魂,也已融入了马兰精神之中,将为一代代马兰人所传承发扬。
抬眼未来,创新擎起和平之盾
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
75岁的垂危老人,在生命的最后三天向自己的一生事业发起最后的冲锋——
整理电脑资料、批改科研论文。
召集课题组人员讨论某重大科研任务……
让林俊德在临终前还放心不下的,是凝聚着他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最新设想的两个重大国防科研项目。
从设计出钟表式压力自记仪到开创地下核爆炸力学测量体系,直至开启诸多重大国防科研项目的新局面,林俊德在52载科研生涯中,走的始终是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整个中国的核试验工程,走的都是这样一条集力创新、勇攀高峰之路。
”基地副政委侯力军说,中央决定独立发展我国的核武器时,无论是知识积累还是物质准备,都可谓是一穷二白,没有相关领域的核科研人员和马兰人不畏艰难、不惧封锁,大力协同、集智攻关,突破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就不会有中国核试验那一幕幕惊天动地的奇迹——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1967年,我国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大当量氢弹核试验。
从原子弹到氢弹,我国只用了2年8个月,而美国是7年4个月,苏联是4年,法国是8年6个月。
这是中国核科研人员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对于这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林俊德说,自己只是国家核科研体系中的普通一员,不过是承担了整个创新发展体系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54年艰苦创新,林俊德所在的基地圆满完成了包括45次核试验在内的各项重大科研任务,以最少的试验次数、最高的成功率和最少的经费投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核试验发展道路。
无法准确统计,在整个核试验过程中,马兰人突破了多少技术难关,填补了国家多少项空白,仅基地研究所一个单位,就获得了2000多项科技成果奖。
擎起这些成果的,是包括林俊德在内的9名院士,37位将军,11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更多军队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各类人才及人才群体……
理解了马兰,我们也理解了林俊德,理解了马兰之魂。
院士林俊德:
最后的冲锋
这是令人动容的一幕:
一位脸上戴着氧气罩、身上插着各种医疗管线的垂危老人,在人们的搀扶下迈向病房中的办公桌……
这悲壮的一幕,凝成了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最后的冲锋姿态。
悭吝的时间不肯给这位可敬的科学家临终的从容。
来不及把笔记本上5条提纲的内容填满,来不及整理完电脑中全部文档,甚至来不及给亲人以更多的嘱托和安慰,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这颗赤子之心便匆匆停止了跳动,距最后一次离开办公电脑只有5个小时。
最后3天争分夺秒和死神赛跑
林俊德院士走了,留给人们的,永远是那个冲锋的背影。
“我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来了。
”5月29日,病情突然恶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意识到自己来日无多,拒绝了医院延长自己生命的最后努力,强忍剧痛坚持下床工作。
于是,西安唐都医院的病房中,出现了这样震撼人心的场景:
在生命的最后3天中,这位75岁的科学家与死神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赛跑。
对于自己的后事,院士只交待了一句话:
把我埋在马兰。
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
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在那里,这位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核试验爆炸力学测量技术的开拓者,与大漠为伴,与马兰为友,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2012年春节刚过,一封关于基地建设发展的长信摆在了基地司令员的办公桌上。
直到基地决定对他所提出的建议进行研究时,林俊德绷着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
然而,熟悉他的基地领导却从他的笑容中看出了令人不安的憔悴……5月4日,解放军总医院的检查结果证实了人们心中的不安:
胆管癌晚期!
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角逐。
然而,这位75岁的老军人,却以最后一点微弱的生命之火,在病房里发起他最后的冲锋。
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
两小时后,已近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
在间或的清醒时,他仍反复叮嘱学生,办公室里还有什么资料要整理,密码箱怎么打开。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
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首次核爆炸关键数据出自他手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深处,我国第一次核爆炸试验。
当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向周恩来总理报告时,总理在电话中谨慎地问:
怎么证明是核爆成功?
“从冲击波数据看,这次爆炸是万吨级当量的爆炸,可以确定是核爆炸。
”一个确凿的数据,在第一时间宣告了我国首次核试验成功。
而提供这组数据的压力自记仪,就是26岁的林俊德和同事们自主研制的。
1960年,从浙江大学毕业的林俊德参军入伍,成为新中国核试验科研队伍中的一员。
没有实验设备,没有技术资料,甚至连压力自记仪该是什么样子都一无所知……1963年5月,林俊德带着3位同事开始了艰苦的攻关。
最终,这个独特地采用发条驱动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以抗核爆炸干扰能力强,轻便易携,测得的数据完整、准确,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
上世纪80年代初,当中国还在进行大气层核试验时,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地下核试验。
为限制我国核武器发展,他们联合签订了关于禁止在外层空间进行核试验的条约,我国核试验从大气层转入地下。
地下核爆炸力学测量是一个新的难题,林俊德和同事们从零起步一点一滴地探索,为我国地下核试验工程设计和试验安全评估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世界核爆史上,记载着这样的一组数字:
美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上千次核试验,法国也进行了200多次,而中国,只用45次核试验,便实现了既定目标……这是什么样的神奇速度?
正是无数像林俊德这样的人,托起了这神奇的速度。
单纯人生路始终恪守严谨
从赤着脚走出福建永春大山深处的那个贫穷青年到从事“惊天动地”核试验的工程院院士,林俊德走过的是一条非常单纯的人生路。
基地研究所政委李文泉说,林俊德不打牌、不抽烟、不喝酒,除科研之外,别无所好,别无所求。
在老伴黄建琴心中,相伴45年,“他去世前住院那一阵子,是我们俩在一起最长的一段时间。
”
生活中异常能“凑合”的林俊德,在工作中却始终恪守着一种异乎寻常的严谨。
学生张博士说,每做一次实验,林俊德都建一个档案,就像病人的病历一样,几十年从不间断。
“生病住院后,他叫我们去拷贝资料,我们才知道,他给每个学生都建立了一个文件夹,记录着每个人的培养计划和施教方案,甚至师生间的交流讨论。
”直到林俊德去世后才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唐博士回忆,从跟老师的第一天起,短的三四年,长的十几年,老师都详细准确地记录下了他们每个人的成长足迹。
“他做人的原则始终停留在"两弹一星"的火红年代。
”基地副政委侯力军说,林俊德有“三不”:
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
52载饱经戈壁风霜之苦,林俊德对自己的一生深感欣慰,“我们这代人留下的不是痛苦的回忆,留下的是一种自信,一种自尊。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林俊德 院士 一生 最后 48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