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7315744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67.63KB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
1.如果陈子昂有微信朋友圈,他在登幽州台后发布了一条新动态,请观察图片,完成下列任务。
(1)下列诗人中,最有可能看到他朋友圈这条动态信息的是( )
A.曹操
B.王湾
C.陆游
D.龚自珍
(2)网名为“路人丙”的朋友在新动态下留言说:
“观此诗足见伯玉(陈子昂)之怀才不遇。
”你觉得他这句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3)陈子昂的两位友人看到新动态后,在微信中进行了讨论。
请依情境补充对话内容。
我觉得还是加上“之”和“而”好。
因为从朗读的角度看,________。
(4)后人将《登幽州台歌》与《登飞来峰》进行了比较,作出一副对联,请将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
唐陈子昂临幽州台,感喟怀才不遇,读来沉郁顿挫
下联:
________登飞来峰,抒写________,诵之________
【答案】
(1)B
(2)幽州台是古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作者所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正是说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不可能见到,而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来表示自己的怀才不遇。
(3)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词“之”和“而”,多了停顿,拉长了语气,更能体现诗人此刻的情感
(4)宋王安石(王荆公);壮志雄心;慷慨激昂
【解析】【分析】
(1)《登幽州台歌》的作者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A项,曹操(东汉末年);B项,王湾(唐代诗人)C项,陆游(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D项,龚自珍(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据此,陈子昂与王湾都是唐朝人,故答案为B。
(2)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借助“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达自己无法见到燕昭王那样的贤君明主,抒发了诗人抑郁悲愤、怀才不遇的孤寂郁闷的心情。
由此可知,网友丙的理解是正确的。
(3)这首诗词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
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句式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句式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漫声长叹的情景。
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4)《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据此运用拟写对联的方法作答即可。
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
⑴ B;
⑵幽州台是古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作者所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正是说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不可能见到,而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来表示自己的怀才不遇。
⑶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词“之”和“而”,多了停顿,拉长了语气,更能体现诗人此刻的情感;
⑷宋王安石(王荆公);壮志雄心;慷慨激昂。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再进行概括即可;
⑶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衔接的判断能力,要注意理清内在的逻辑关系;
⑷本题考查拟写对联。
对联分上下两联,这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
2.古诗词鉴赏。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歌后两句写出了________的景象,全诗传达出诗人________的心境。
(2)“独”是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说说诗中“独”字的妙处。
【答案】
(1)夜深人寂、明月相伴;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
(2)“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雅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解析】【分析】
(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描绘了夜深人静,诗人月下独坐,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2)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独坐幽篁里”,这句话的意思是:
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
开头一个“独”字便给读者留下了突出印象,这个“独”字也贯穿了全篇。
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
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故答案为:
⑴夜深人寂、明月相伴;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
⑵“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雅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感情的把握,首先明确诗歌内容,找出诗句中包含的意象,体会表达的作者感情。
⑵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结合诗句内容,明确句意,揣摩写出的内容。
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表达的感情。
3.选出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A. 首句紧扣诗题,点明地点。
“千寻”二字极言其高,其意为在飞来峰上有一座千丈的高塔。
B. 第二句通过具体描写突出飞来峰上的“千寻塔”之高。
其意为听说千寻塔上的可以见旭日冉冉升起。
C. 第三、四两句可以第一、二句的铺垫为基础,引出全诗主旨,是前两句内容的升华。
D. 末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其意为观赏景物站在最高处,就不怕浮云遮住视野,有“一览众山小”的感受。
【答案】D
【解析】【分析】本诗反映的是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知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诗歌的内容进行理解。
对选项要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
4.诗歌鉴赏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异曲同工,写法极为相似。
(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
(1)指困难、挫折、障碍等。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诗意的理解。
“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意思是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这里的浮云可以理解为一些消极的词语,如挫折、磨难、艰辛等。
(2)本题在默写的时候注意要写好每一个汉字,不能写错别字。
(3)本题考查诗歌所蕴含的哲理,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
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
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
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故答案为:
(1)指困难、挫折、障碍等。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点评】
(1)本题考查对“浮云”意象的理解。
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
(2)本题考查学生的古诗词背诵能力。
在背诵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
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
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默写。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的基本能力。
解答时要结合生活实际分析,重点理解,准确把握即可。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
“龙钟”一词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1)夸张,“龙钟”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亲人无限眷恋而情不自禁流泪的神态。
(2)表达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解析】【分析】
(1)“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
很明显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龙钟:
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赏析该词,可以从其表现诗人的神态角度去分析。
该词表现了诗人对亲人无限眷恋而情不自禁流泪的神态。
(2)此题注意抓住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故园”“泪”“报平安”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
⑴夸张,“龙钟”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亲人无限眷恋而情不自禁流泪的神态;
⑵表达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与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认真阅读,正确理解指定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即可作答;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
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
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早作
(宋)裘万顷
井梧飞叶送秋声,篱菊缄香待晚晴。
斗柄横斜河欲没,数山青处乱鸦鸣。
【注】①井梧:
井边的梧桐树。
②缄:
包藏。
③斗:
北斗星。
④河:
银河。
(1)诗中“井梧飞叶”与“________”的景致非常具有秋天的味道。
诗句“________”点明了文题中的“早”字,意为此诗是诗人在黎明破晓之时创作。
(2)诗人怎样营造出山中清晨宁静的氛围?
请结合第四句做分析。
【答案】
(1)篱菊缄香;斗柄横斜河欲没
(2)以声衬静。
鸦鸟乱鸣划破了清晨的寂静,以鸦鸣声来衬托出青山深处的黎明的静谧。
【解析】【分析】⑴分析诗中所写景物抓住“秋天的味道”一词,“菊”是秋天的花,据此写出短语。
根据注释,“斗”指北斗星,北斗星还在天边一角,说明是凌晨之“早”。
综述为:
篱菊缄香;斗柄横斜河欲没。
⑵从诗人所写景物及其特点,结合具体的诗句来理解分析。
作答时,要抓住“表现手法”一词,从作者描绘景的动态来理解以动(声)衬静的方法,结合诗句具体说明即可。
本题用鸦鸟乱鸣打破了清晨的寂静,来衬托出大山深处的黎明前的清幽和静谧的特点。
故答案为:
⑴篱菊缄香;斗柄横斜河欲没
⑵以声衬静。
鸦鸟乱鸣划破了清晨的寂静,以鸦鸣声来衬托出青山深处的黎明的静谧。
【点评】⑴本题考查把握内容。
答题时应注意,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
具有秋天的味道的景物:
梧桐落叶,菊花盛开;黎明破晓之时:
斗柄横斜河欲没,天快亮星星稀疏。
⑵本题考查分析以声衬静写法的作用。
动静结合指在诗中诗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的一种手法,以声衬静写法更加突出幽静,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就是代表。
本诗用鸦鸣声来衬托黎明的静谧。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桑茶坑道中
【南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_______________。
(1)诗歌第二句用两个“满”字,描绘了初春时桑茶坑道中________的情景。
(2)根据诗歌前三句,推断诗歌最后一句应该是( )
A.一牛吃过柳阴西
B.不脱蓑衣卧月明
C.收篙停棹坐船中
【答案】
(1)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春意盎然、富有生机
(2)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诗歌鉴赏能力。
(1)考查诗句中文字的表现力。
“草满花堤水满溪”用两个“满”字,描绘了初春时桑茶坑道中嫩草与春花铺满地,欣欣向荣、春意盎然的景象。
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
(2)考查对诗歌最后一句内容的判断能力。
首先要读懂诗歌前三句的意境,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由雨而晴,由湿而干,溪水由浅而满,花草于风中摇曳,大自然充满了春的律;第三句写出了牧童柳荫下酣睡的自然悠闲的,所以第四句应该是“一牛吃过柳阴西”,这样就形成了这首诗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原始朴素的美感。
另外由“童子”角度考虑,下文也应该是“一牛”,“一牛吃过柳阴西”这是因为“童子柳阴眠正着”。
这是情节的前因后果。
故答案为:
(1)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春意盎然、富有生机
(2)A
【点评】诗歌鉴赏的技巧,一是读作者,了解作者生活的朝代和作者的思想;二是读背景,了解文本的写作背景;三是读注释,通过注释来了解诗歌内容;四是能找出诗歌的关键句,进而推出作者要表达的中心。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作答。
8.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________的画面。
(2)请简析“烟笼寒水月笼沙”中两个“笼”字的妙处。
【答案】
(1)凄冷、迷蒙
(2)“笼”是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和谐地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勒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景象,创造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
【解析】【分析】
(1)这首诗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一幅朦胧而又清亮凄冷的水乡月夜图画。
“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烟笼”“月笼沙”是说迷蒙。
“寒水”是说凄冷。
(2)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
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
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
读诗的我们感觉到一种冷清愁寂的气氛,这也是此时诗人心情的写照。
故答案为:
⑴凄冷、迷蒙;
⑵“笼”是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和谐地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勒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景象,创造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中景物所展现的画面,作答时要理解诗意;
⑵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
炼字赏析常见答题格式:
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作用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莫笑”二字,表达诗人对农家淳朴厚道民风的赞赏。
B.颔联写诗人困顿之后的豁然开朗,道出了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C.颈联描写“春社”的祭祀活动,表达了诗人对乡土风俗的喜爱。
D.全诗紧扣“疑”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1)D
(2)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解析】【分析】
(1)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一个“游”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
故选D。
(2)“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今后若有机会乘月明之夜外出闲游的话,我会拄着拐杖随时前来敲门叙谈。
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漫游山村心情的表述。
游村的感受如何呢?
山村的迷人景色、村俗的朴实淳美,这些都给诗人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
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故答案为:
⑴D;
⑵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点评】⑴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准确理解诗歌内容,能读懂诗句,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大意,理解诗人寄予的情感并能从诗歌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炼字、炼句的角度进行赏析点评。
《游山西村》全诗紧扣一个“游”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
而不是紧扣“疑”字。
⑵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
①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②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③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④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通过诗中的典故可以看出,作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想做官而没人引荐的苦衷,表达出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的愿望。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请解释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在该诗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
【答案】原意——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我站得最高。
衍生意义——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解析】【分析】“在该诗中的意思”就是诗句的本义,即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后来衍生的意义”就是此句比喻义,即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告诉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故答案为:
原意——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我站得最高。
衍生意义——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点评】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
1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③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⑤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节选)
(1)①句照应《木兰诗》前文的“________,________";②~③句可用后面的“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
(2)写木兰的征途和战地生活时,诗中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表现了木兰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 )
A.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B.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
D.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
【答案】
(1)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写征途,渲染悲凉气氛,借以烘托木兰思念亲人的感情;写战地生活,渲染紧张森严的气氛,借以烘托木兰的豪情壮志。
(3)A
【解析】【分析】
(1)①句照应前面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②~③句可用后面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来概括。
(2)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细读文本可知,第三段为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不闻爷娘唤女声“表现了木兰的思亲情怀。
同时“关山度若飞“一句写出行军的迅速和不易。
渲染紧张森严的气氛,烘托出烘托木兰的豪情壮志。
(3)本题考查概况文中主旨的能力。
文章主要讲述的就是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主要表现的是木兰这个形象,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至于B、C、D三个选项中涉及的内容文章中没有体现出来。
故选:
A。
故答案为:
⑴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⑵写征途,渲染悲凉气氛,借以烘托木兰思念亲人的感情;写战地生活,渲染紧张森严的气氛,借以烘托木兰的豪情壮志。
⑶A。
【点评】⑴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掌握。
结合上下文分析即可分析作答。
⑵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的考查。
思路:
这句话写出了…的景物特征,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⑶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分析选择即可。
12.诗歌鉴赏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诗歌前两句中“送”、“动”字用得很巧妙,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效果。
(2)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与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有什么联系?
【答案】
(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萧萧梧叶”“秋风”本没有情,寒冷也没有声音,但巧用了“送”“动”就化无声为有声,使客观事物也带上了情感。
(2)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表现了儿童欢快的情趣,这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比,以乐景写哀情,更突出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凄苦心情。
【解析】【分析】
(1)考查诗词炼字效果。
回答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同时注意修辞手法的使用。
此处用到的是拟人的修辞。
“萧萧梧叶”“秋风”巧用了“送”“动”就使客观事物也带上了情感。
“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一个“送”字和一个“动”字,都用得十分传神,前者写“惊”秋之意,后者抒“悲”秋之情。
(2)考查诗歌情感表达。
回答时要把诗句内容和蕴含的情感分析出来,同时注意表现手法的使用。
三、四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客情”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无忧无虑,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和愁思。
这种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的凄然情伤、低回不已,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是以乐景写哀情,更突出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凄苦心情。
故答案为:
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萧萧梧叶”“秋风”本没有情,寒冷也没有声音,但巧用了“送”“动”就化无声为有声,使客观事物也带上了情感。
⑵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表现了儿童欢快的情趣,这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比,以乐景写哀情,更突出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凄苦心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炼字效果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结合诗句内容,同时注意修辞手法的使用进行分析理解。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诗中的意象、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 年级 语文 下册 诗歌 鉴赏 阅读 训练 答案